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与优化设计是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而进 行的探索。本演示将介绍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组成特征以及调控优化的 原理和方法。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它是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介绍农田、作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以及其特征和 相互关系。
定量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指标
讨论评价农业生态系统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关键指标,以加深对系统状态的认 识。
农业生态系统的失衡状态及其影响
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状态时,对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介绍通过优化管理和技术手段,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和具体方法,以实现系统的平衡和效益最大化。
营养元素循环调控的方法
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施肥、有机肥料和微生物技术等方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 中营养元素的高效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009
(2)农渔、牧渔之间: 农渔关系基本同农牧关系。 渔业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质;以肥沃的 塘泥、河泥为农业提供有机肥;农作物 秸秆、田间杂草以及人畜粪便均可作为 鱼饵,使农业与牧业的“废弃物”得到 了充分利用和转化增值,渔业的能量利 用率高。水陆结合,农渔、牧渔相促, 使生物质能得到多级利用,同时鱼塘可 接纳径流,维持系统的养分循环平衡。
•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的标志
一、生态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 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 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 质、信息流的方式与特点。具 体来说,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物 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一)物种结构
又称组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 生物组分由哪些生物种群所组成, 以及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生物 种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 不同的物种(或类群)以及它们 之间不同的量比关系,构成了生 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三)单位农业生态系统
指的是县、乡、农场一级的农业生 态系统。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多样 性和经营上的相对独立性,这类系 统通常包括有农、林、牧、副、渔 各业所构成的亚系统,是一个比较 完全的农业生态系统。在经营上具 有种植、养殖、加工业相结合和农 业、工业、商业一条龙的特点。
(四)农田生态系统
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亚系统, 是形成初级生产的系统。在农区主 要是农作物的生产;在牧区主要是 牧草的生产。狭义的农田生态系统 仅仅指以农作物为主体构成的生态 系统。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亚系统 还有林木生态系统、水产生态系统、 牧场生态系统等。
农业生态系统 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强弱与 其结构状况关系密切。结构决定 功能,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功 能。在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中, 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最佳结 构必然产生最高效率的功能。因 此,“优化结构,强化功能”已 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项 重要经验。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之调节与控制
2021/12/31
第九页,课件共有39页
2、生态失调与生态重建和生态补尝
生态失调即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 压力或冲击超过系统自身的忍耐力 (生态阈值),使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降低,以致消失,从而导致趋向衰退, 甚至崩溃的现象。
2021/12/31
第十页,课件共有39页
生态阈值与生态容量
鲩鱼
(基)
2021/12/31
浮游生物
鲢鳙鱼
(塘)
塘泥
第三十一页,课件共有39页
鲤鱼
例三:以沼气纽带的种养生态工程
太阳 辅助能
水葫芦
绿萍
青饲
鸡
粪
沼
液
猪
水产 蚌鱼
稻 果,菜,豆
珍珠 貂
沼渣沼液 粪
产 品
沼气池
输 出
2021/12/31
第三十二页,课件共有39页
第三节、农业生态工程
• 一、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一)、生物种群的选择:要考虑五个
生态阈值即是指生态系统在不降低和破坏其自我 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 (临界值)。超过此值,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生态失调, 并需要人为地进行生态重建和补偿。
2021/12/31
生态容量即是指生态系 统对某种物质(通常指有 毒或有害物质)的最大容 纳量。
第十一页,课件共有39页
生态重建与生态补尝
方面的因素。
• (二)、人工食物链设计:
• 1、食物链生产环设计:概念(产品产出) • 如:作物秸秆还田增加饲养草食动物; • 如:农田养蜂,增加蜂产品产出。
2021/12/31
第三十三页,课件共有39页
2、食物链增益环设计: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和调控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下面本文将从农业的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农业生物、环境、气候、土壤、水、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和经济因素等多种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如果被破坏,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的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下面是农业生态系统调控和管理的原则:1、遵循生态学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即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综合管理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不仅要重视生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技术管理手段,还需要重视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和政策等全方位的影响。
3、科学方案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需要依据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方案进行。
科学的决策和方案制定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考虑到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结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典型和地域性特点进行调控和管理。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的方法下面是一些涉及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管理方法:1、生物控制技术生物控制技术是通过利用生物学控制方法,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数量,降低化学物质的使用。
例如,利用植物提取酯、杀菌酸等天然物质在农作物上进行施用,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增强植物对害虫抗性。
2、循环农业的应用循环农业是一种以最小化化学物质的使用为原则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生产副产品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生产力。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首先,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农田布局。
对于小麦作物而言,应避免过度连续种植,采取轮作制度,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序列,以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应优化田块结构,减少土地碎片化,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
其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需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
通过合理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技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提高土壤生态功能。
第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需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农业生态系统是整个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增加农业生产力至关重要。
因此,可以采取建立生态廊道、保留或恢复湿地和森林、增加种植农田边缘植物等措施,提供饲养和繁殖场所,吸引天敌和传粉昆虫,限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实现有害生物的自然调控。
第四,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需要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
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是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重要内容。
在农田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水源、设计排灌工程,实现农田灌溉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雨水收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最后,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农田的集合,而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系统。
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调节机制,加强农田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和生态友好。
通过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以及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等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设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5篇)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5篇)第一篇: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一、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1.兼有中心式调控和非中心式调控两种机制。
2.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
(1)从自然生态系统继承的非中心式调控机制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第一层调控。
这个层次的调控通过生物与其环境、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本身的遗传、生理、生化机制来实现。
(2)由直接操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民或经营者充当调控中心的人工直接控制构成第二层调控。
这个层次的人直接调度系统的重要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产技术是这个层次的主要调控形式之一。
(3)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第三个层次是社会间接调控。
这一层次通过社会的财政系统、金融系统、工交系统、通讯系统、行政系统、政法系统、科教系统等影响第二层次的农民或经营者的决策和行动,从而间接调控了农业生态系统。
•二、自然调控1.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是通过非中心式调控机制实现的。
生态系统越趋于成熟,自然信息的沟通越丰富,控制系统所特又的和谐、协调、稳定等特点也就越明显。
2.自然调控过程可分为(1)程序调控:生物的个体发育、群落演替都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会颠倒。
群落得演替与物种间的营养关系、化学关系都有关。
(2)随动调控:动植物的运动过程能跟踪一些外界目标。
向日葵的花跟着太阳转,植物的根向着有肥水的方向伸。
(3)最优调控:生态系统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压力,优胜劣汰,现存得很多结构与功能都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
(4)稳态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干扰中维持不变、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的稳定性。
这种稳态主要靠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及系统的负反馈作用这两种机制来获得。
a.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在一个系统中,具有同一功能的组分数量超过必须的数量,处于备用状态,这称为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
b.系统的负反馈作用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为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回到系统调控中心,对系统未来动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过程称系统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调控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管理的生态系统,既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又有人工管理系统的属性。
它一方面从自然界继承了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类各种技术手段的调节。
充分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及调控途径,有助于建立高效、稳定、整体功能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助于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提高系统生产力。
1、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生态学原理①系统的整体效应②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原理③生态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④限制因素原理2、农业生态系统自然调控机制(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两种机制)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是从自然生态系统中继承下来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反馈调控、多元重复补偿稳态调控机制。
如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对家畜家禽行为的调节作用;林木的自疏现象;功能组分冗余现象;反馈现象等多种自我调节机制。
A.反馈机制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正负反馈机制,能在不同的层次结构上行使功能控制。
a.在个体水平上,通过正负反馈,使得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
b.种群之间,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数量调节也是一种反馈机制。
c.在群落水平上,一方面生物种群间通过相互作用,调节彼此间种群数量和对比关系,同时又受到共同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的制约。
d.在系统水平上,交错的群落关系、生态位的分化、严格的食物链量比关系等等,都对系统的稳态机制起积极作用。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及其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系统在不降低和不破坏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临界值),称为生态阈值。
外界压力包括自然灾害、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自然力,也包括人力的获取、改造和破坏。
生态容量也是一类生态阈值,指的是某种物质(通常指有害物质)的最大容纳量,即系统通过自净作用维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抗毒自净能力。
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9-2-6 草地资源问题
草地资源退化
草地面积逐年减少 草地生物量下降,优良草种减少 草原鼠害严重
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
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 微生物
§9-2-7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乡镇工业污染迅速蔓延 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环境 农药不合理使用危害环境安全 化肥过量使用危害农村环境 残留的农用薄膜致使耕地质量下降 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污染问题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9-1-1
生态系统稳态
3.生态容量:生态系统对某种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的 最大容纳量。即系统通过自净作用维持稳态的能力。 4.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在调控管理和利用生态 系统时必须以生态阈值为标准。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其演替 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态阈值。了解这些阈值,才能合理 调控,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
(二)生态阈值: 任何生态系统,其内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 .定义:系统在不降低和破坏自动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 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 自然灾害 外界压力 不利环境因子的影响 人类的获取,改造和破坏 2.实例: ⑴森林有一定的采伐量,应低于生长量,采伐过度会破坏系统 的稳定性。 ⑵草原有一定的载畜量,超载过度会引起草原退化,水土流失 和畜牧业衰退。 ⑶农田耗地作物的复种指数也有一定限度,复种指数过高会导 致地力衰竭。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9-3-2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二)直接调节控制的途径
1.生物环境的调控: 目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9-3-2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⑴调控气候因子: ①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②实现农田林网化,以改善农田小气候。 ③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玻璃温室、土面增温剂,可局部改变近地和 土壤的温湿度。 ④人工降雨、人工驱云、烟雾和泡沫防霜,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 利气候因子的影响。 ⑵调控土壤环境: ①轮作豆科作物、绿肥、牧草以丰富土壤N素和有机质。 ②秸杆还田或通过牲畜消费后以粪便还田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③传统的耕、耙、起垄作畦,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协调三相比例。 ④化肥,土壤结构改良剂,硝化抑制剂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理 化性状。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c 1.冗余调控:是生物以超过正常需要的功能组 分量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调控方式。如:植物的 花粉数量极大地超过受精的数量,植物的叶片 数量庞大等。
c 2.反馈调控:通过正负反馈协同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三)、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c 生态系统的各个水平都有稳态机制。
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 外界压力:自然灾害、外界环境因子的强烈变化。
人类的获取,改造和破坏 c 实例:
§ 森林有一定的采伐量,草原有一定的载畜量,超过这个限 度,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农田耗地作物的复种指数也有一定限度,复种指数过高会 导致地力衰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如:大面积的毁灭性的砍伐森林,草原过度放牧、农田土壤 的重用轻养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源枯竭,气 候破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生态系统对胁迫的适应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缺乏科学的预见性, 常不能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结果,因而住住采用盲目的, 掠夺式的原始开发办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九章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c(二)功能方面的标志 生物的生产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表现为 生物对环境的调节功能 系统对外界压力的抵御功能
§生态平衡失调时,系统功能衰退,其基本标志是: ¥⑴ 能量流动受阻:生产者由于同化面积减少,生产力下 降,进而各级消费者的食物减少,使食物链紊乱。 ¥⑵ 物质循环中断:物流在某一环节中断或输入比例失调, 则整个系统改变。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 制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介绍农业 生态系统的概述、调节与平衡,可持续性,管理与规划,优势与挑战,契机 与前景,以及结论与建议。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农业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系统。它不仅涉及农作物的种植和 养殖,还包括土壤、水源、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的契机与前景
1 政策理念与国际标准
制定政策和标准,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利益
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带来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3 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农业生态系统将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与建议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加强生态保护,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推动创新农业模式和管理方法,以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
减少污染与废弃物处理 方法
采取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 的污染,加强废弃物的处理与 回收,有助于保护环境。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与规划
1
综合管理与决策
采用综合管理方法和决策支持系统,
区域规划与模拟
2
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通过区域规划和模拟分析,优化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生物调节
多样性保护和生物控制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调节机制。
物理调节
土壤保护和环境条件的维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理调节机制。
化学调节
农药应用与控制以及肥料管理与措施是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化学调节机制。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调控!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阈值
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范围,超出 范围,稳定性就受影响。在范围以内,系 统本身的调节作用能校正自然和人类所引 起的干扰和不稳定现象。 生态系统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外界压力,并 通过自我调控机制而恢复其相对平衡,超出 此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就降低或 消失,这种相对平衡就遭到破坏甚至使系统 崩溃,这个限度就称为“生态阈值 (Ecological Threshold)”。
3.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生物对改 变了的和环境也越容易适应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总是由最适应该 生态环境的种类所组成
自然界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竞争,从中选优 汰劣,使优良个体和种群得以生存和发展, 不断推动生物的进化
4.功能完整性及功能组分冗余
生态系统内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环境媒介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发生波动,生 物可通过吸收、转化、降解、释放等反馈 调节,使生产率、周转率、库存量都相应 地得到调整,使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比 例达到新的协调
反馈环 输入 系统 输出
环境
反馈通常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 是指使系统输
出的变动在原方向上 被加速的反馈。
负反馈 是指系统输
出的变动在原方向 上减速的反馈。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
(一)自我调控机制
生态系统越成熟,信息的沟通越丰富,控制 系统特有的和谐、协调、稳定等特点也表现 得更为明显。自我调控表现在4个方面 程序调控 动物从卵开始发育、成熟、死亡过程, 昆虫的顺序变态过程基本由基因所预编 的程序所控制 生物群落的演替也表现出程控特点
动物通过生殖能力和行为变化可协调种群 密度和资源的关系
密度较低时,白唇鹿雌鹿怀孕达 93%,且23%是单胎、60%是双胎、 7%是三胎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ppt课件
7
2、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特色
我国农业发展道路如何走?50年代提出“四 化”,70年代提出“三化”,80年代提出各种 “潜代农业”,生态农业是其中一种。通过宣传 形成政府行为,开展理论探索和进行试点,生态 农业现已在我国基本认同,并取得举世闻名的成 就。
2
二、生态农业体系
由于现代农业先后实现机械化和化学化,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同程度出现了能 源紧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成本巨增等问 题,农业难以持续发展。为此,各种潜代农业 出现。
1、生态农业在国外的发展 2、中国生态农业的特色
3
1、生态农业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1970年的 M.K.Worthington定义。
11
(2)运行机制不同
中国生态农业的运 行机制是按农业生态经 济原理和相关原则,以 及国家农业政策组织农 业生产经营,既通过农 林牧渔全面发展促进农 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良性 循环;又通过销加产综 合经营促进农业经济再 生产过程良性循环。
12
(3)技术体系不同
中国生态农业的技 术体系是充分合理利用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 剂及农用机械等现代工 业农用产品和装备;强 调农业生产经营应因地 制宜地尽可能将我国传 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 先进实用技术及新兴科 学技术组装配套。
15
例一:农牧渔食用菌沼气生态工程
骨粉 饲料加工
电 发电机
沼气池
粮食,蔬菜,秸秆
排泄物
猪
鸡
蚯蚓
农田
沼气
沼 渣
蚯蚓 蘑菇
粪便
农户
塘泥
生活废物
沼液
沼气
鱼塘
16
例二:基塘农业生态工程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农业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此时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优化既能保护环境,也能提升农业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分析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作物、土壤、微生物等多个环节组成。
现在,农业生态系统的状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土地的开垦和大量施肥农药的使用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导致土地退化;另一方面,采取单一作物种植、机械化耕作等方式虽然提高了产量,但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失去了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1. 科学合理的耕作管理首先,要从土地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和调控。
我们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比如使用合适的耕耘深度、施肥周期、轮作方法等,以提高土壤质量,防止土地退化。
2. 生态防治害虫和病害其次,要从植物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和调控。
采用生态防治害虫和病害的方法,比如利用天敌、雄性引诱灭蝇等方法,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3. 推广智能农业技术再次,要结合科技,推广智能农业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实现精准施肥、喷药等,从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1. 多样化作物种植一方面,可以从多样化种植手段入手。
多样化种植可以破除单一种植方式,增加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发展有机农业另一方面,可以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不仅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对土地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满足当今自然食品消费的需求。
3.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最后,要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
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有效利用,还能够作为有机肥料被再次利用。
综上,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和优化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应用适合自身的科技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发挥农业的最大作用。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第1章绪论1 农业生态学、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2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3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5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第2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1 人工环境的类型2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活型、生态型、生境、生态位、种群、群落、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演替、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概念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典例4 r-对策生物与K-对策生物的比较5 种群的增长型、种群调节的类型6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第3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 营养结构、边缘效应、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2 食物链的类型3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4 食物链解列第4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1 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能值的概念2 地球初级生产力的级别类型3 改善初级生产的方向4 次级生产的作用5 改善次级生产的方向6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种类及作用7 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学类型8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1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2 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5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调节的原则与途径6 生物放大作用第6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1 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第7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 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比较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3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的含义4 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途径5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6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第8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可持续农业第9章中国的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的含义2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3 中国生态农业技体系的特点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农业生态学重点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
展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和控制
适当的调节和控制措施可
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
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和安
农业生态系统Βιβλιοθήκη 节和控制护土壤质量和水资源。
全性,保证食品安全。
有助于减少环境负荷,实
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的方法和措施
1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生物多样性,增加蜜蜂等有益昆虫
旋转作物和轮作
2
的数量,控制害虫。
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的顺序和位置,减少
土壤退化和病虫害。
3
有效灌溉系统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分浪费,提高
灌溉效率。
生态系统控制的实施例子
生物防治
有机农业
湿地保护
利用天敌、病毒和细菌等自
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无化学
保护湖泊、河流和沼泽地等
然因素控制农作物病害和虫
农药的种植方式,保护农业
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水体的
1
农业习惯和技术
传统农业习惯和落后技术是农业生态系统调节和控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
经济和社会压力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和控制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资金,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压力。
3
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应对不确定和复杂的
情况。
未来发展和前景
在未来,我们需要加大农业生态系统调节和控制的力度,采取科学技术手段,
农业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
农业生态系统是指人类依托农场和农田所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生态特征的系
统,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等各种要素。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态系
统调节与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人类福
农业生态学考研必读复习资料 (17)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人类为满足S H 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S H 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二、填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的科学2、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的概念,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受到个学派的赞同。
3、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为()。
三、单选题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的对象时(C )。
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
A.植物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生态学3、生态系统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4、食物链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四、简答题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3、消费者: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
二、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和环境组分构成。
2、稻米→人的食物链总共有()营养级。
3、系统组分本身可以自成系统,称为(成层性)。
4、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和人工环境组分。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三大功能类群。
6、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态阈值
任何生态系统,其内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定义:系统在不降低和破坏自动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
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 外界压力:自然灾害、外界环境因子的强烈变化。
人类的获取,改造和破坏 实例:
森林有一定的采伐量,草原有一定的载畜量,超过这个限 度,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田耗地作物的复种指数也有一定限度,复种指数过高会 导致地力衰竭。
生态容量
生态系统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阈值称为生态容量。 生态容量:生态系统对某种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容
纳量。 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在调控管理和利用生态系统时 必须以生态阈值为标准。 生态阈值的大小决定于生态系统的成熟性。
稳态机制:系统内维持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即稳态)的各种调节作用。
个体的生存,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的延续。
(三)、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生物可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产生不 同的生态型来适应环境。
如:光和养分都不足时和仅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反应。 通过生理调节和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
如:沙漠的植物和动、植物的休眠和植物的落叶。 生物还可通过改变自身的活动规律获得适应和生存。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稳态调控机制, “成本外摊”与“收益外泄”的概念及对策 。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生态系统自调节机制为主线,分析生态系统平衡途径。
[教学内容]
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1 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稳态机制 §2 生态平衡 §3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1 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
一、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类型 二、自然生态系统稳态及稳态机制
(三)、 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3.生态系统一级的稳态机制
多样化的组成。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的数量丰富,食物链结构复 杂,则系统内所包含的正、负反馈机制多,它们使各要素保 持平衡的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 生态位的分化 使各物种和谐相处,互相补充,避免由于某一种或几种生
物的灭绝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一、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类型
(一)随动调控 (二)最优调控 (动过程能跟踪一些外界目 标。向日葵的花跟着太阳转,植物的根向着有 肥水的方向伸。
(二)最优调控
是生物在生存环境中达到最佳状态的调控。 如:蜜蜂建成的六角形蜂巢,其几何形状是最 省材料的,鱼类的流线型结构是减少流体阻力 的最优结构,旱生植物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 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顶极群落的生态位分化
(三)程序调控
生态系统不同的水平层次均形成一种按一定程 式来调控发展的的机制. 如个体水平上,植物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史就是一 种典型的程序调控,是生物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有序调控, 如群落水平上,群落的演替也是一种程序调控.
(四) 稳态调控
二、 生态系统稳态及稳态机制
(一)稳态(homeostasis)
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调节机制,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 与生态失衡防止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和途径。
[教学重点]
系统的调控调控机制及特点、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生态系统自然调控 机制的类型、生态系统稳态调控机制,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维护农业 生态系统平衡的具体策略, “成本外摊”与“收益外泄”的概念。
(三)、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2)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调节(种间牵制)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处于不同的营养级,连接成食物
链和食物网,这种网状的结构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限制平衡各种物种的密度。
2、生态系统有机体(个体)水平的稳态机制
生物有机体的主要调节作用是以生物的生理和遗传的 调节作用为基础的,这种调节作用称为适应。 适应:生物对环境产生的反应,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维持
次生分泌物的作用 可进行生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和调节生物种间的关系。
§2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二、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三、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 维持的某种协调(稳定)状态。 表现为:
定义:生态系统通过多种内部调节作用阻止变化,保持 自身相对稳定性(即保持平衡)的倾向。
自然生态系统是演替系列中最后成熟的阶段,是顶极群 落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的,自我维持的稳定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总是向 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在遇到生态环境较大变化时,由于系统自身的调节 恢复和保持稳定的能力。
稳态机制的类型
1.冗余调控:是生物以超过正常需要的功能组 分量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调控方式。如:植物的 花粉数量极大地超过受精的数量,植物的叶片 数量庞大等。
2.反馈调控:通过正负反馈协同作用
(三)、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生态系统的各个水平都有稳态机制。
1、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一级的稳态机制
(1)种群的自我调节(种内密度制约) 各种群内部都有一定的反馈机制,使种群的密度 与个体之间的增长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关系,稳定 在环境容纳量附近。
如: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动物的迁徙。
(三)、自然系统稳态机制
有些植物还可在逆境中创造小生境而获得生存。 如:红树。
生物适应的结果使生物与环境达到了新的统一,一方 面生物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方面的优越条件,良好的 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生物种可产生各种生态型、亚种和 新种,使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异质性得以丰富和 发展,这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重要作用的。
结构上: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结构协调稳 定; 功能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物质储量恒定; 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达到高度的相互适应和同步协调。
生态平衡的概念
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1.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 生态平衡并非静止不动的,生态平衡应是生物与环境 相对协调的动态平衡。 2.生态平衡的出现是由于生物强大的繁殖力、较窄的适 应力和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使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 各自保持一定的状态,达到正反相当,协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