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真题及答案

、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对的在题号前划”,错的在题号前划X)1、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质大循环。
”2、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3、土壤液态水的流动是由于从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而发生的流动的方向是较低的水势到较高的水势。
X4、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I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活性酸。
X潜性酸5、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高。
”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哪些?在多雨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易于随渗滤水向下移动。
这时溶液中的H+取代土壤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而为土壤所吸附,使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氢饱和度增加,引起土壤酸化,在交换过程中,土壤溶液中H+可以由下述途径补给。
(1水的解离。
水的解离常数虽然很小,但由于H+离子被土壤吸附而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所以将有新的H+离子释放出来。
(2碳酸解离。
土壤中的碳酸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由植物根系、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质解离产生。
(3有机酸的解离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特别在通气不良及真菌活动下,有机酸可能积累很多。
(4 土壤中AL+和H+解离。
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高低反映了土壤中致酸离子的含量。
(5酸性沉降。
一是通过气体扩散,使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称之为干沉降。
另一种是随降水夹带大气酸性物质到达地面,称之为湿沉降。
(6其他来源.农业生产上的施肥、灌溉措施也会影响土壤PH。
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土壤养分供应、土壤结构、土壤生态功能都有重要的影响。
自考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遗骸D. 人为添加答案:B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土壤pH值B. 土壤有机质含量C. 土壤微生物数量D. 土壤温度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颗粒的分类?A. 粘粒B. 粉粒C. 砂粒D. 粗砂答案:D4.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不包括: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C. 地表径流D. 植物蒸腾答案:D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无机磷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无机钾答案:A8.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量施用氮肥B. 过量施用磷肥C. 过量施用钾肥D. 过量施用有机肥答案:A9. 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 过量施用氮肥B. 过量施用磷肥C. 过量灌溉D. 土壤酸化答案:C10. 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土壤盐渍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以下。
答案:52. 土壤的肥力等级一般分为____、中肥、低肥三个等级。
答案:高肥3. 土壤颗粒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____。
答案:粘粒4. 土壤中氮的循环过程包括____、硝化、反硝化等。
答案:氨化5. 土壤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层。
答案:表层6. 土壤中磷的固定作用主要是由于____的存在。
答案:铁、铝氧化物7. 土壤中钾的固定作用主要是由于____的存在。
答案:蒙脱石8.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9. 土壤盐渍化会降低土壤的____。
答案:渗透性10. 土壤侵蚀会降低土壤的____和肥力。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矿物质是: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方解石答案:A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3.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氨基酸答案:B4.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施用化肥B. 降雨C. 土壤侵蚀D. 土壤有机质分解答案:A5. 土壤颗粒大小的分类中,直径小于0.002毫米的颗粒称为:A. 砂粒B. 粉砂C. 黏粒D. 粗砂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磷酸盐答案:B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钾盐答案:A8. 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A. 降雨B. 地下水C. 地表水D. 土壤蒸发答案:A9.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固氮C. 释放磷D. 吸收钾答案:A10.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农药残留D. 生活垃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的_____层是植物根系主要分布的区域。
答案:表层2.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_____的含量。
答案:有机质3.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_____元素。
答案:主要4. 土壤酸化会抑制土壤中_____的活性。
答案:微生物5. 土壤颗粒越大,其_____能力越强。
答案:透水6. 土壤中磷的难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转化为可利用形式。
答案:微生物7. 土壤中钾的可溶性形式主要通过_____作用被植物吸收。
答案:离子交换8. 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层。
答案:表层9.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的循环。
答案:养分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_____来减轻。
答案:植物修复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粘化过程运积母质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凋萎系数土壤热容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2.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黄壤的形成过程及特点4.简述土壤养分来源和损失的主要途径5.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2.请试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3.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土壤pH 和土壤粘土矿物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
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至母质层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直切面的深度一般在2m 以内。
粘化过程:指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定积粘化。
运积母质:指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等。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为根际效应。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分为化学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凋萎系数:指导致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1)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度协调:团粒结构是经过多次复合,每一次复合或团聚,都产生相应直径的孔隙,初级复合的孔径小,多次复合的孔径大。
因此,团粒结构土壤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具有3~5个直径级别的孔隙,即大小孔隙比例协调。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岩石风化B. 植物残体C. 动物排泄物D. 微生物分解答案:B2. 土壤颗粒的大小分类中,黏粒的直径范围是:A. 大于0.002毫米B. 0.002-0.05毫米C. 0.05-2毫米D. 小于0.002毫米答案:D3. 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合种植水稻?A. 沙土B. 壤土C. 黏土D. 砂砾土答案:C二、填空题1.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肥、气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3. 土壤pH值小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大于7表示土壤呈______性。
答案:酸、碱三、判断题1.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对植物生长是有益的。
()答案:×3.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增加有机质、调节pH值等方法进行。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答案: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作物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灌溉、排水、施用有机肥料、种植耐盐植物等。
2. 描述土壤中水分的来源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土壤中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水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同时也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介质。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论述题1. 论述土壤污染的途径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土壤污染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等。
土壤污染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重金属中毒、致癌等。
因此,保护土壤环境,减少污染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组成?A. 物质成分和生物成分B. 矿质成分、有机物和水C. 粘粒、壤土和风化层D. 砂、黏土和壤土答案:B2.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团聚体的作用?A. 提供生理水分B. 保持土壤结构C. 供给植物养分D. 减少土壤侵蚀答案:B3.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水分B. 工程活动C. 岩石性质D. 植被覆盖答案:C4.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中的重要微生物?A. 细菌B. 蚯蚓C. 昆虫D. 真菌答案:D5. 土壤酸碱度的指标是?A. pH值B. 盐度C. 导电性D. 有机质含量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案: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气性,并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有机质还能够吸附和稳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土壤剖面的组成。
答案:土壤剖面是指竖向切割土壤所得的剖面,一般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表土层,又称为A层,它是土壤剖面最上部的一层,富含有机质和大量的根系,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其次是潜在的植物根系活动带,又称为B层,它是一个较深的土层,大部分植物的根系都分布在这个层次中。
然后是剖面中较浅的地下水层,又称为C层,它通常是由部分砂或砾石构成的。
接下来是父岩层,又称为D层,它是由岩石或岩屑构成的,并且没有发育出土壤性质。
最后是底部土壤层,又称为E层,它位于土壤剖面最底部,一般与地下水层接触。
三、计算题1. 一块田地的土壤pH值为5.5,请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中性还是碱性土壤,并解释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pH值通常范围是4.0-6.0,而该土壤的pH值为5.5,处于酸性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 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D )A、CO2B、H2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 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 月B、7 月C、8 月D、7 月或8 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 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的科学。
A. 形成、分类、分布和利用B.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C. 形成、性质、分类和改良D. 分布、分类、管理和保护答案:C2.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碳B. 氧C. 氢D. 氮答案:B3.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
A. 植物残体B. 动物残体C. 微生物残体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的()。
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生物性质D. 综合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答案:D5.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的颗粒。
A. 直径小于0.001mmB. 直径小于0.01mmC. 直径小于0.1mmD. 直径小于1mm答案:A9. 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
A. 降水B. 地下水C. 灌溉水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土壤温度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是()。
A. 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动越强B. 温度越低,微生物活动越强C.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没有影响D.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母质B. 气候C. 地形D. 生物答案:ABCD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
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水分D. 土壤通气性答案:ABCD3. 土壤中氮的主要来源包括()。
A. 大气B. 有机物质分解C. 化肥施用D. 灌溉水答案:ABC4. 土壤中磷的主要来源包括()。
A. 母岩风化B. 有机物质分解C. 化肥施用D. 灌溉水答案:ABC5. 土壤中钾的主要来源包括()。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个、共12分)1、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2、永久电荷—由同晶置换作用而产生的电荷叫做永久电荷。
3、潜性酸—指土壤固相表面吸附态的致酸离子,是活性酸的后背和来源。
4、田间含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5、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
6、O-P—二、填空题(1分/个、总共42空)1、盐基离子分为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致酸离子有;铝离子、氢离子。
2、土壤空隙分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
3、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
4、含水量的表示方法: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水层厚度、先对含水量。
5、水分类型分为:毛管水、重力水、吸附水.三、简答题(6分/个、共10个选6个做、共36分)1、简述土壤空前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答: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其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含量高于大气;(1)土壤空气中的CO2(2)土壤空气中的O含量低于大气;2(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2、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的作用?答:(1)养分较完全;(2)促进养分有效化;(3)高土壤保肥性;(4)提高土壤缓冲性;(5)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3、怎样解释“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的理论依据?答案要点:水分在土壤四大肥力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水分来调节其它肥力因素:(1)以水调肥: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从而影响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存在形态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状况,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进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2)以水调热: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热容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灌排水分来协调土壤热容量,进而调节土壤温度。
(3)以水调气:水气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水多则气少,水少则气多。
土壤学考试卷与答案

土壤学考试卷与答案《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教案资料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 B、H2O C、矿质养分 D、CO2+ H2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 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是根据您的题目要求所写的一篇《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章,该文章仅用于展示格式和排版样例,并不包含真实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正文开始】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土壤的定义,错误的是:A.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的自然体系B.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层的物质基础C.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养分来源D. 土壤是由天然气和石油经过深层压缩形成的答案:D2.土壤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生物答案:A3.下面哪种土壤类型属于高地土壤:A. 红壤B. 黄壤C. 黑土D. 灰壤答案:D二、填空题1.土壤中容积最大的固体物质是______。
答案:矿物质2.____________是土壤中的活性组分,是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空间。
答案:毛细孔隙3.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质地、结构和容重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答案: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物质母质的风化、颗粒聚集、有机质的积累和生物作用四个基本过程。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气候、岩石成分、地形地貌、植被和时间等。
2.土壤的质地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答案:土壤的质地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对于植物生长来说,土壤质地决定了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根系伸展的条件。
同时,不同质地的土壤对于养分的吸附和释放能力也不同,从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
四、论述题请阐述土壤中的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答: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有机质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同时有机质也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此外,有机质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
在有机质分解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等物质,进一步促进养分的释放和转化。
大学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主要矿物质成分是:A. 有机质B. 矿物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B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A. 有机质含量B. 微生物数量C. 土壤颜色D. 土壤pH值答案:C3.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矿物C. 植物残体D. 动物排泄物答案:A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磷酸盐B. 磷灰石C. 磷矿石D. 磷化物答案:A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不包括:A. 降雨B. 地下水C. 植物蒸腾D. 地表径流答案:C6. 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A. 分解有机质B. 吸收水分C. 固定氮素D. 形成土壤结构答案:A7.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汽车尾气答案:A8.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包括:A. 风蚀B. 水蚀C. 冻融侵蚀D. 所有以上答案:D9.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深翻土壤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植物残体B. 动物排泄物C. 微生物分解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
答案:1%到5%2. 土壤的pH值通常在______到______之间,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答案:5.5到8.53. 土壤中氮素的固定主要依靠______。
答案:固氮微生物4. 土壤中磷素的释放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土壤酸化5. 土壤水分的蒸发主要发生在______。
答案:土壤表层6.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促进______的循环。
答案:营养物质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物修复和化学修复8.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9.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是由哪些基本成分组成的?A. 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质B. 矿物质、氧气、氮气和有机质C. 矿物质、二氧化碳、水和有机质D. 矿物质、氧气、水和无机质2. 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矿物质B. 有机质C. 微生物D. 植物残体3.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物理性质?A. 颜色B. 质地C. 密度D. pH值4.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C. 促进植物生长D. 抑制植物生长5. 土壤水分的来源主要包括哪些?A. 降雨和地下水B. 降雨和地表水C. 地下水和地表水D. 降雨、地下水和地表水6. 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风力B. 水力C. 重力D. 所有以上7. 土壤中主要的氮源是什么?A. 氮气B. 有机质C. 化肥D. 微生物8. 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水分D. 所有以上9. 土壤的分类主要依据是什么?A. 土壤颜色B. 土壤质地C. 土壤形成过程D. 土壤肥力10. 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哪些?A. 过度耕作B. 土壤侵蚀C. 土壤盐碱化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土壤肥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描述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解释土壤侵蚀的过程及其防治措施。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土壤改良的方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2. 论述土壤污染的来源、影响及其治理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D6. D7. B8. D9. C10. D二、简答题1.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等条件的能力。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质地、结构、孔隙度)、化学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生物性质(如微生物活动)和环境条件(如气候、地形)等。
大学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土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土壤的物理性质B. 土壤的化学性质C. 土壤的生物性质D. 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植物的关系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的基本组成?A. 矿物质B. 有机质C. 生物D. 空气和水答案:C3. 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是?A. 土壤颜色B. 土壤质地C. 土壤有机质含量D. 土壤水分答案:C4. 土壤中氮、磷、钾被称为?A. 微量元素B. 次要元素C. 主要养分元素D. 稀有元素答案:C5. 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不包括?A. 水蚀B. 风蚀C. 冻融侵蚀D. 化学侵蚀答案:D6. 土壤pH值的测量主要用于评估土壤的?A. 肥力水平B. 盐分含量C. 矿物质含量D. 微生物活性答案:A7. 土壤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是?A. 细菌B. 真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C. 大气沉降D. 火山爆发答案:D9. 土壤质地分类中,砂土的粒径通常大于?A. 0.002毫米B. 0.02毫米C. 0.2毫米D. 2毫米答案:C10. 土壤管理中,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土壤矿物质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生物组成的。
答案:液体;气体12. 土壤肥力的三个主要指标是土壤有机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全氮;有效磷13. 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取决于土壤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结构;质地14. 土壤中,__________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答案:铁(Fe)15.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中__________含量过高,影响正常植物生长的现象。
答案:可溶性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测试题及答案

土壤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氨态氮B. 硝态氮C. 尿素D. 氨基酸答案:B2.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A. 无影响B. 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C. 只影响植物的颜色D. 只影响植物的形态答案:B3.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A. 降低肥力B. 提高肥力C. 无明显影响D. 降低土壤透气性答案:B4.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磷酸盐B. 磷化物C. 磷脂D. 磷酸答案:A5.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钾盐B. 钾酸盐C. 钾离子D. 钾化物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包括:A. 铅B. 镉C. 汞D. 砷答案:ABCD7. 土壤改良的措施包括:A. 施用有机肥B. 深翻土壤C. 种植绿肥D. 施加化肥答案:ABC8.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A. 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B.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C. 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D. 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答案:ABCD9. 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包括:A. 分解有机质B. 固定氮素C. 抑制植物病害D. 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答案:ABC10.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包括:A. 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B. 降低土壤的pH值C. 增加土壤的渗透压D. 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与土壤肥力无关。
(错误)1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植物吸收而减少。
(错误)13. 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正确)14.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越强。
(正确)15. 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元素。
(正确)16. 土壤盐渍化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
(正确)17. 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错误)18. 土壤改良只能通过施用化肥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D)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A)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B)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B)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D)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C)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C)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B)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A)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C)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D)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B)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A)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C)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A)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D)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B)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C)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B)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A)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C)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A)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D)A、CO2B、H2OC、矿质养分D、CO2+H2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B)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B)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D)3+B、Ca2++D、NaA、Fe和Mg和NH42+C、K++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C)+和Al A、Na 3+B、NH+和Al4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A)所表现出的酸度+B、Al A、H 3+C、H+和Al3+D、Al(OH) 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C)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D)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D)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A)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B)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D)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B)A、N、P、KB、C、H、O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B)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D)4+B、NO3-C、NO-D、NH+-A、NH和NO32439、磷是遗传物质(B)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B)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C)2/11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B)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D)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B)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B)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B)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C)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C)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B)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ABCDE)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ABCDE)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ABCD)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ABC)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BCDE)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CDE)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ABCDE)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ABC)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ABCDE)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ABCD)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BCDE)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ACD)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ABCDE)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ABCDE)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ABCDE)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ABCD)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CDE)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ABCDE)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ABCD)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ABCDE)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ABCD)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BCDE)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AC)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ABCDE)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ABCDE)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ABCD)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的原状土体的干重。
3、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变化1℃所引起的热量变化量。
4、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5、土壤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6、BS:盐基饱和度,指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率。
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8、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 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9、CEC :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的交换性阳离子(一价)的总量。
1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 性。
11、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 依变电荷。
12、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 2数量。
13、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