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血管生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第三节血管生理ppt

(一)微循环的组成
后闸门主要为平滑肌
总闸门 含平滑肌及弹性内膜,受神经支配, 可收缩
微静脉
微动脉
动—静吻合支
后微动脉 真毛细血管网
分闸门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单层平滑 肌受化学 物质影响 可改变血 流方向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名称 血流通路
血流特点 作用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 血流缓慢 物质交换
组织液静水压 1mmHg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8mmHg
经淋巴管回流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 2.有效胶体渗透压 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4.淋巴回流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正常人安静时每天 约生成2~4L淋巴液
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 回收蛋白质 • 维持组织液生成回流的平衡 • 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 • 免疫防御
期出现,100-120mmHg。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在心脏舒张的末 期出现,60-80mmHg。 脉压:pulse pressure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30-40mmHg。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对心房和大静脉 血液的回吸力
左心衰,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体循环淤血
(3) 骨骼肌的挤压:
可使静脉回流速, 回心血量增加。
(4) 体位改变: 直立时,下部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
(5) 呼吸运动:
吸气 胸膜腔负压增大 大静脉及右心房被牵拉扩张
中心静脉压
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实现物质和气体的交换。
血管生理PPT课件

5.呼吸运动
影响动脉血压及静脉回流的因素(小结)
动脉血压
1. 每搏量(收缩压+) 2. 血管阻力(舒张压+) 3. 血液的黏滞性 4. 动脉弹性(收缩压+) 5. 循环血量
静脉回流
心脏收缩力(+) 体位和重力(-) 呼吸运动(+) 骨骼肌收缩(+) 平均充盈压(+)
五、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
所以迂回通路也叫营养通路。
(二)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大约:400 亿根;总面积:1000m2 在不同组织分布的密度不同。
(二)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 各种阻力,主要源于血液成分之间的内摩擦 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
(泊肃叶定律) 8Lη
外周阻力R= πr4
L:血管长度;r:血管半径; η:血液粘滞性
(三)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横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
R是调节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P(血管两端压力) Q(血流量)=
重搏波
↓
1.上升支:(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时 血管壁的聚然扩张;受射血速度、心输 出量及射血阻力、主A 瓣状态(开放是 否完全)的影响。
2.下降支:(射血后期,心舒期扩张的 血管回缩)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及主动A 瓣的功能状态
降中峡:因室内压降低主A瓣突然关 闭,主动脉内血液返流形成
脉搏图和切脉的意义 1,反映心率和心律 2,反映心脏收缩力和血管弹性 3,反映主动脉瓣的情况 4,测定射血时间
特点:经常开放,血流快,很少物质交换。 功能:使部分血液从微循环快速进入静脉。
2,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 ——微静脉
功能:无物质交换;调节体温。
3,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特点: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
影响动脉血压及静脉回流的因素(小结)
动脉血压
1. 每搏量(收缩压+) 2. 血管阻力(舒张压+) 3. 血液的黏滞性 4. 动脉弹性(收缩压+) 5. 循环血量
静脉回流
心脏收缩力(+) 体位和重力(-) 呼吸运动(+) 骨骼肌收缩(+) 平均充盈压(+)
五、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
所以迂回通路也叫营养通路。
(二)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大约:400 亿根;总面积:1000m2 在不同组织分布的密度不同。
(二)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 各种阻力,主要源于血液成分之间的内摩擦 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
(泊肃叶定律) 8Lη
外周阻力R= πr4
L:血管长度;r:血管半径; η:血液粘滞性
(三)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横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
R是调节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P(血管两端压力) Q(血流量)=
重搏波
↓
1.上升支:(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时 血管壁的聚然扩张;受射血速度、心输 出量及射血阻力、主A 瓣状态(开放是 否完全)的影响。
2.下降支:(射血后期,心舒期扩张的 血管回缩)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及主动A 瓣的功能状态
降中峡:因室内压降低主A瓣突然关 闭,主动脉内血液返流形成
脉搏图和切脉的意义 1,反映心率和心律 2,反映心脏收缩力和血管弹性 3,反映主动脉瓣的情况 4,测定射血时间
特点:经常开放,血流快,很少物质交换。 功能:使部分血液从微循环快速进入静脉。
2,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 ——微静脉
功能:无物质交换;调节体温。
3,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特点: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
血管生理 PPT(完整版)

池深刺,针法向少海穴,进针~3寸左右,得气后,使针 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捻转提插手法行针1分钟,留 针。风池,针时令病人仰卧,枕头略高,颈部悬空,以利 进针,针感以放射至前额为佳,亦运针1分钟,留针。合 谷、太冲,以上、下,左、右顺序进针,运针1分钟。留 针30分钟~1小时,其间,每隔5~10分钟运针1次。每 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封闭管道系统内,各个截面的流量相等
即体循环中各段血管总的血流量相等, 等于心排血量。 符合公式:Q=PA/R
2.血流速度 blood flow velocity
血流速度与血量成正比、与同 类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呈反比。
主动脉:20cm/s 毛细血管:0.03cm/s
层流: 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 管的长轴平行;但各层质点的流速不相同。
分配血管
相当于中动脉 管壁由平滑肌组成—收缩性强 功能:将血液输送至组织器官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指小动脉和微动脉
功能:心射血时储存部分血液,缓冲收缩压
功交能流换:慢指血数管通→毛量壁过管利细多富舒于血,有缩物管管平改质径滑变交小肌管换,,径通口,透径调性小节大,阻;血力与流,组速影织度响细快血胞,流接血量触流大阻→力血大 血二功管影管即 管但湍通影心功 风风管即指湍心封数2管心指以功指指、流、能壁响壁体壁各流过响室能池池壁体血流收闭量壁室毛主能血血心阻 血 : 富 血 富 循内 层 :胸 血 肌 :, , 富 循 管 :缩 管 多 富 肌 细 穴 : 管 管每每脏力流心有流有环 富质导流收心 针针有环内时道,有收血为通内内个个射(量射平量平中 含点管量缩射 时时平中流外系管平缩管主过流流质质血、血滑大滑各 弹的和大时血 令令滑各动推统径滑时,舒动动B点点是l血时肌小肌段 性流右小所时 病病肌段的储内小肌所效缩的的o的的产o流储,的,血 纤速淋的释储 人人,血血存,,,释不改血血d流流生阻存口因口管 维不巴因放存 仰仰口管液血各通口放佳变液液fl动动血o力部径素径总 相导素的部 卧卧径总对液个透径的时管对对w方 方 压、分小:小的同管:能分,,小的单,截性小能,径单单re向向的血血,,血 。回量血 枕枕,血位防面大,量加,位位si不不基s压液血血流 流一液 头头血流面心的;血一用调面面ta一一本及,流流量 入部, 略略流量积舒流流部或节积积n致致因c其缓速速相 静分缓 高高速相血期量速分改阻血血e。。素)相冲度度等 脉用冲 ,,度等管压相度用用力管管互收快快, 。于收 颈颈快,壁力等快于配,壁壁关缩,,等 血缩 部部,等的过,血穴影的的系压血血于 液压 悬悬血于侧低血液。响侧侧流流心 的空空流心压流的血压压阻阻排 动,,阻排力阻动流力力力力血 能以以力血,力能量,,大大量 ,利利大量即大,即即。 另进进。压另压压一针针强一强强部,,。部。。分针针分形感感形成以以成对放放对血射射血管至至管壁前前壁的额额的侧为为侧压佳佳压力,,力,亦亦,并运运并转针针转变变11分分成成钟 钟势 势,,能能留留使使针针血血。。管管壁壁扩扩张张
封闭管道系统内,各个截面的流量相等
即体循环中各段血管总的血流量相等, 等于心排血量。 符合公式:Q=PA/R
2.血流速度 blood flow velocity
血流速度与血量成正比、与同 类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呈反比。
主动脉:20cm/s 毛细血管:0.03cm/s
层流: 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 管的长轴平行;但各层质点的流速不相同。
分配血管
相当于中动脉 管壁由平滑肌组成—收缩性强 功能:将血液输送至组织器官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指小动脉和微动脉
功能:心射血时储存部分血液,缓冲收缩压
功交能流换:慢指血数管通→毛量壁过管利细多富舒于血,有缩物管管平改质径滑变交小肌管换,,径通口,透径调性小节大,阻;血力与流,组速影织度响细快血胞,流接血量触流大阻→力血大 血二功管影管即 管但湍通影心功 风风管即指湍心封数2管心指以功指指、流、能壁响壁体壁各流过响室能池池壁体血流收闭量壁室毛主能血血心阻 血 : 富 血 富 循内 层 :胸 血 肌 :, , 富 循 管 :缩 管 多 富 肌 细 穴 : 管 管每每脏力流心有流有环 富质导流收心 针针有环内时道,有收血为通内内个个射(量射平量平中 含点管量缩射 时时平中流外系管平缩管主过流流质质血、血滑大滑各 弹的和大时血 令令滑各动推统径滑时,舒动动B点点是l血时肌小肌段 性流右小所时 病病肌段的储内小肌所效缩的的o的的产o流储,的,血 纤速淋的释储 人人,血血存,,,释不改血血d流流生阻存口因口管 维不巴因放存 仰仰口管液血各通口放佳变液液fl动动血o力部径素径总 相导素的部 卧卧径总对液个透径的时管对对w方 方 压、分小:小的同管:能分,,小的单,截性小能,径单单re向向的血血,,血 。回量血 枕枕,血位防面大,量加,位位si不不基s压液血血流 流一液 头头血流面心的;血一用调面面ta一一本及,流流量 入部, 略略流量积舒流流部或节积积n致致因c其缓速速相 静分缓 高高速相血期量速分改阻血血e。。素)相冲度度等 脉用冲 ,,度等管压相度用用力管管互收快快, 。于收 颈颈快,壁力等快于配,壁壁关缩,,等 血缩 部部,等的过,血穴影的的系压血血于 液压 悬悬血于侧低血液。响侧侧流流心 的空空流心压流的血压压阻阻排 动,,阻排力阻动流力力力力血 能以以力血,力能量,,大大量 ,利利大量即大,即即。 另进进。压另压压一针针强一强强部,,。部。。分针针分形感感形成以以成对放放对血射射血管至至管壁前前壁的额额的侧为为侧压佳佳压力,,力,亦亦,并运运并转针针转变变11分分成成钟 钟势 势,,能能留留使使针针血血。。管管壁壁扩扩张张
高教版中职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管》PPT课件

3.中心静脉压(CVP):
指右心房和腔V在右心房入口处的血压。 正常值:4-12cmH2O
CVP的影响因素:
(1)心脏射血能力 (2)静脉回心血量
问题:人下蹲几分钟后突然站立,会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二)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①心肌收缩力 ②体位改变 ③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图 ④呼吸运动
三、微循环
(2)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心舒期A血量↑ ↓
心缩期血BP↑↑(明显)
(3)心率↑→心舒期↓↓→心舒期A血量↑ ↑
↓
心缩期↓
↓
SBP↑(不↓ 明显)
DBP ↑ ↑ (明显)
(4)大动脉弹性↓ →SBP↑、DBP↓→脉压↑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
↓
Bp变化 如:大失血→循环血量→Bp↓(显著)
生理学基础(第4版)血管电子课件 中 职 高教版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BP)与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的有关概念与正常值▲
血压及动脉血压的概念: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表示法: 脉压差(脉压) 平均动脉压:
掌握!
血压标准(2003年 WHO、美国高血压协会) ▲
血压值
功能:物质交换
四、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
(一)生成与回流
有效滤过压 =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液静水压)
结果:
A端大于0,组织液生成
V端小于0,组织液回流
(二)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与水肿的关系):
1.毛细血管血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4.淋巴回流
血管→舒张(肝、骨骼肌、 冠脉)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

长自身调节
如:收缩能力↑:
★心肌去甲收肾缩上能腺力素受+β神受经体、→体Ca液2+通及道药通物透的性影↑→响
Ca2+内流↑→心缩力↑。
收缩能力↓: 乙酰胆碱+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通道 →Ca2+内流↓→心缩力↓。
2. 心率的调节 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RH: 40~150次/分 随着心率↑ 心输出量↑ RH >150次/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机械特性 —— 收缩性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定义: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衡量自律性上下的指标:频率〔次/分〕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 > 房室交界 > 房结P细胞
P细胞是窦房结的起搏细 胞,与浦肯野细胞相比, 其动作电位的特点:
◄ 分期为0、3、4期,无 明 显的1、2期。
◄ 最大舒张电位 -70mV,阈 电位 - 40mV
◄ 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 小、时程较长
◄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形成机制: 0期去极化: Ca2+内流,〔 L型钙通道〕 3期复极化: Ca2+内流停止,k+外流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较复杂,是多种离子流
态 性心动过速, 如低于60次∕分, 那么为窦性心动过缓。 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次/
分
二、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而造成心室和心房
及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 的动力; ② 心脏内4套瓣膜的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
如:收缩能力↑:
★心肌去甲收肾缩上能腺力素受+β神受经体、→体Ca液2+通及道药通物透的性影↑→响
Ca2+内流↑→心缩力↑。
收缩能力↓: 乙酰胆碱+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通道 →Ca2+内流↓→心缩力↓。
2. 心率的调节 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RH: 40~150次/分 随着心率↑ 心输出量↑ RH >150次/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机械特性 —— 收缩性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定义: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衡量自律性上下的指标:频率〔次/分〕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 > 房室交界 > 房结P细胞
P细胞是窦房结的起搏细 胞,与浦肯野细胞相比, 其动作电位的特点:
◄ 分期为0、3、4期,无 明 显的1、2期。
◄ 最大舒张电位 -70mV,阈 电位 - 40mV
◄ 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 小、时程较长
◄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形成机制: 0期去极化: Ca2+内流,〔 L型钙通道〕 3期复极化: Ca2+内流停止,k+外流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较复杂,是多种离子流
态 性心动过速, 如低于60次∕分, 那么为窦性心动过缓。 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次/
分
二、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而造成心室和心房
及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 的动力; ② 心脏内4套瓣膜的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
生理学:第三节--血管生理(完整版)

1、直捷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这条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速度较快,使一 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回流到心脏。在骨骼 肌内,这类微循环通路较多。
2、迂回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大,血流缓慢,是物 质交换的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真毛细 血管网是交替开放的。
假如不存在外周阻力,心室射出的血液将全部流至外周, 即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全部表现为血流的动能,因而 对血管壁的侧压不会增加。
动 心脏射血
脉
血 压
外周阻力
共同作用 的结果
心 脏 约70ml血 射 血
主 、
仅约23ml血在0.25s内
大
外周血管
动 脉
(由于①强大的外周阻力;②仅0.25s)
0.25s
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每分钟约5-10次的交替性 收缩和舒张。在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组织中在同一时间内 只有20%-35%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
暂储
剩余的约47 ml血
主、大动脉被动扩张,容纳约47 ml血
心
室
主、大动脉弹性回位
舒
张
驱动约47 ml血 流向外周血管
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心缩时,被动 扩张容量增大,将一部分血液暂时贮存起来;心 舒时弹性回缩,将射血期中多容纳的那一部分血 液继续向外周推动输出。这类血管通常称之为弹 性贮器血管。
静 脉 血 流 加 快
5.呼吸运动
吸气时胸内负压加大
胸腔内大静脉和 右心大静脉和右心 房更为扩张 程度↓
静脉回心血量 ↑ 静脉回心血量 ↓
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生理学PPT课件 血 管 生 理

张力
舒张 压略
舒张期存 留血量略
收 缩 压
脉 压
血流 速度
-24-
(2) 心率:
返回》》
舒 张 心期 率 收 缩 期
舒张 期血 外流
收缩 期血 外流
舒张 舒 期存 张 留血 压
脉压
收缩 收 期存 缩 留血 压
-25-
(1)外周阻力
返回》》
外周 阻力
舒张期 血外流
舒张期 存留血
舒 张 压
心缩期 动脉血压
外周V压:各器官V的血压。 中心V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V的血压。
正常0.4~1.2kPa V回流动力 = 外周V压-中心V压 血量↑、微A舒张、V收缩→回流↑ 心射血能力↓→心缩末存血量增多 中心静脉压↑
V回心血量↑
中心V压测定意义:① 判断心功能 ② 指导输液
-18-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血液重力引起静水压 卧:各处V压大致相同 立:各处V压大不相同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00
80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脉压 pulse pressure
-12-
正常值:
正常
高血压 低血压
收缩压
13.3~16.0 (100 ~ 120)
>21.3 <12.0
舒张压
8.0 ~ 10.6 (60 ~ 80)
泊肃叶定律
层流和湍流
(二)血流阻力
阻力的主要因素——口径、长度
血液粘滞度:①红细胞比容;②血流切率;③温度。
(三)血压
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