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虫病证脉证治第十九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习题

《金匮要略》习题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名词解释1.五常 2.风气 3.元真 4.客气邪风 5.疢难 6.导引7.吐纳 8.膏摩 9.未至而至 10.阳病 11.阴病 12.五劳 13.七伤 14.六极 15.谷饪 16.五邪 17.厥阳 18.卒厥 19.脉脱 20.四季脾王 21.痼疾 22.卒病二、填空题1.若_________,_________。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2.病人脉浮者在前,_________,浮者在后,_________,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3.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_________,_________,此为卒厥。

4.师曰:夫治未病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肝之病,补用_________,助用_________,益用_________之药调之。

6.清邪_________,浊邪_________,大邪_________,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7.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_________;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_________也。

8.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_________,后乃治其_________。

9.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_________,如渴者,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10.五脏病各有_________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_________为病。

三、单项选择题1.《金匮》认为杂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A.客气邪风侵袭 B.七情 C.房室竭乏 D.五脏元真不足E.虫兽、金刃灾伤2.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至而不去”是指()A.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C.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D.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 E.未得甲子,天大寒不解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中的“六微”是指()A.六种疾病 B.六淫 C.六经 D.六气 E.六腑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5.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A.风邪 B.湿邪 C.寒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6.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于经络之里的病邪是()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饪之邪 E.雾露之邪7.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A.虚劳 B.肝病 C.肾水反侮脾土 D.瘀血 E.痰饮8.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A.鼻头色白 B.鼻头色青 C.鼻头色黄 D.鼻头色赤 E.鼻头色黑9.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其吸促 D.呼吸动而振振摇 E.喘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为()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呼吸动而振振摇 D.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11.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A.头中病 B.骨节间病 C.心膈间病 D.腹中痛 E.肝胆病12.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A.语声喑喑然不彻 B.语声寂然,喜惊呼 C.语声洪亮D.语声啾啾然细长 E.语声低微13.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何者病情最重()A.色青脉石 B.色青脉毛 C.色白脉毛 D.色青脉弦 E.色青脉洪14.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A.表卫不固 B.阳气涣散 C.阴阳离决 D.气血通畅 E.亡阴15.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A.肺气郁闭 B.邪犯肺卫 C.肺气虚 D.金克木 E.风邪恋肺16.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A.邪热消谷 B.脏气为邪气所改变 C.胃阳渐复 D.邪气渐退E.虚阳浮越17.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A.血液郁滞,阳气闭阻 B.气血逆乱 C.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D.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E.气随血脱18.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A.寒邪 B.雾露之邪 C.热邪 D.风邪 E.湿邪19.对虚劳望诊,可见()A.色白 B.色黑 C.色黄 D.色赤 E.色青四、多项选择题1.“治未病”的含义是()A.未病先防 B.早期治疗 C.已病防传 D.适时治疗 E.谨防误治2.《金匮》提出疾病的预防方法有()A.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B.保持五脏元真通畅C.无犯王法,避免禽兽灾伤 D.房室勿令竭乏E.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3.《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提出杂病的治疗原则有()A.治未病 B.虚实异治 C.表里应分缓急 D.新久宜有先后E.攻邪当随其所得4.根据《金匮》对阳病的与阴病的分类,下列何种病属阳病()A.头痛 B.腰痛 C.肠鸣 D.脚挛急 E.哕5.《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对面部望诊指出()A.色青为痛 B.色白为亡血 C.色鲜明者为有留饮 D.色黄者便难E.色赤者为热6.《金匮》指出“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乌梅丸治疗胃病体会

乌梅丸治疗胃病体会

男孩子抓女孩子的头发作文英文回答:As a boy, I have witnessed and experienced various interaction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One common behaviorthat I have observed is when a boy pulls a girl's hair.This action can be seen as a form of teasing or even bullying.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behavior and its impact on both the boy and the girl involved.There could be several reasons why a boy might chooseto pull a girl's hair. One possibility is that the boy is seeking attention or trying to get a reaction from the girl. By pulling her hair, he may hope to elicit a response or even make her angry. Another reason could be that the boyis trying to assert his dominance or display his power over the girl. Hair pulling can be a way for him to establish control or show off in front of his peers.Regardless of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behavior, i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the negative impact it can have on the girl. Pulling someone's hair can be physically painful and emotionally distressing. It can cause discomfort, embarrassment, and even damage to the girl's hair. Moreover, it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humiliation and insecurity, as the girl may question her worth or attractiveness.中文回答:作为一个男孩子,我见证并经历了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各种互动。

中医《金匮》大纲条文 (2019版)

中医《金匮》大纲条文 (2019版)
一、1、2、7、11、12、13;
14、18、20、21、22
二、23、24
痉病的主证、主脉和分类,柔痉、欲作刚痉、阳明痉病的证治
湿病微发其汗和利小便的治疗原则和辨证论治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1、5;
10、11、12、13
百合病的概念、病机和正治法;狐惑病的临床表现和证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一、1、2;8、10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8、9、10、12、17、20、21;
31、33、42、43、45
肝胃虚寒、胃肠实热、寒热错杂、寒饮、阳虚饮停、寒饮搏结呕吐的证治。湿盛气利的治则,虚寒下利治禁,寒厥下利证治,热重下利证治。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1、2;3、4
疮痈初起脉症、痈肿辨脓法;肠痈的证治及鉴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黄疸病脉证治第十五
1、3、9、10、13、15、18、
16、19、20、22
黄疸病的病机特点、分类及主症,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正治法;湿热黄疸的证治;兼表虚证治、兼少阳证证治;虚黄证治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12、13;10、11;
14、15、16、17
惊悸的证治;吐血衂血的证治;下血病的证治;瘀血病的脉证病机及治法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1、2、3、4
奔豚气病的成因、主证,肝郁化热、阳虚奔豚、阳虚饮动奔豚的证治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1、3、4、5、6、7;
8、9
胸痹心痛短气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胸痹病典型证候和主方,重症、急症和轻证证治及虚实异治;心痛病轻症和重症的证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2、3、9、11、12、13;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
肿转筋阴狐
疝蛔虫病脉
证治第十九
01
第二十四章
水气病脉证
并治第十四
05
03
第二十六章
惊悸吐血下
血胸满瘀血
病脉证并治
第十六
第二十八章
疮痈肠痈浸
淫病脉证并
治第十八
第三十一章妇人产
后病脉证治第二十

第三十章妇人妊娠
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三十二章妇人杂
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十二章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一、痉
二、湿
三、暍
著。近几年来,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精要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并治
第九章辨霍乱病脉证
并治
第十章辨阴阳易差后
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白虎加人参汤
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麻黄汤
小柴胡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干姜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4
第十八章奔豚
气病脉证治第

5
第十九章胸痹
心痛短气病脉
证治第九
第二十章腹满寒疝宿
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二十一章五脏风寒
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

第二十二章痰饮咳嗽
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篇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篇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篇第十九
连建伟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9)2
【总页数】2页(P82-82)
【关键词】手指;证治;病脉;狐疝;转筋
【作者】连建伟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8.2;R222.2
【相关文献】
1.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篇精读 [J], 杨建宇;李彦知;刘东;刘应科;孙光荣
2.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蜕虫病脉证治篇第十九 [J], 连建伟
3.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J], 连建伟
4.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篇 [J], 连建伟
5.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条文理解与现代医学体会 [J], 唐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师曰:病跗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X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好,今天我们开始介绍。

这两个字念“趺”......这个(趺)念......念“fū”,哦,“趺蹶”。

你如果没有看过这个病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哦,那有幸呢,我看过,哦,。

这个人呢,但能前不能却,只能往前走不能退后,不但不能退后,还刹不住车,哦,还有走走走撞到墙,哦,还跑了之后......在美国的时候走到别人邻家邻居的院子里面去啊,摔倒,哦,哦,然后这个呢,但能前不能却,这个是叫做“刺”,好,这个字呢(腨),念“chuàn”(GOOGLE出来是发shuàn,有待考证)啊,“腨”,“腨”就是......承山穴,哦,承山的地方,哦,承山穴,入两寸,这是太阳经受到伤害。

所谓入两寸,我们既然要扎承山,这个小腿呢,这是腿啊,那一般呢,如果你是牛奶喝多了,这个踝肌比较大,足踝骨会比较大,这是腿的肌肉,针承山的时候,手要在手底下摸到他的足的胫骨,针从这边下去直接扎到、透到骨头,也就是说从腿背直接扎到,要扎到下面的骨头,那你,如果你手不在前面,你就不晓得里面针灸方向有左右啊,哦,所以我们手很天然的,这个上帝给我们的这个人力啊,那儿手放到这边你自然而然就会扎到这个骨头,就不会失误,一定要针到碰到骨头,才可以治好他,太阳经受了伤害,有没有这种呢?有,哦,有。

这个呢?跟这个(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常常同时出现,哦,一般来说,你看到这个人呢?走路......你病人来找你,有两个人搀扶着进来坐到那个诊疗室里面,你看他的手,这样抖,他不自主的一直抖,哦,一直抖。

然后呢你把他手按到不抖,你看到他的肌肉还在跳,哦,那严重的时候,人身上都会晃,这个就是后面要介绍的: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缈缈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病人常以手指臂啊肿动,此人身体润润者,藜芦甘草汤主之,哦,为什么这样?就是抖啊,一般来说抖右手,哦,抖右手很多,那平常这个人就是手就这个样子,常常会这样子,然后你跟他说不要抖,他就停下不动,然后他......过一下他忘掉了,他又开始抖,哦,那如果是Parkinson(帕金森症),那是你叫他不要抖,他还是照抖,这个呢你叫他不要抖,他一专心的时候就不抖了,他一不专心的时候就开始抖。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ppt
教学内容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教学对象中医/中西医/骨伤/境外本科专业(五年制)
授课形式理论课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蚘虫病、蚘厥的辨证论治。

【了解】趺蹶、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背诵】条文:6、7、8。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
1、阴狐疝的症状特点和治法。

2、蚘虫病的因机证治。

教学难点
1、蚘厥的治疗。

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具多媒体
教材
与参考书: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参考书: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金匮要略》(案例版)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教学进程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一级背诵原文_附件

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一级背诵原文_附件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餘藏準此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

馀皆仿此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饭煲思之,必发热也痉湿暍病脉症治第二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攀急,必龋齿,可与大承气汤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服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节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匱要略方论》【内容提要】《金匱要赂方论》与《伤寒论》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本书简称《金医要略》、《金匱》。

中医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介绍了不少实用有效的方剂,为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

书中论述内、外、妇等科杂病,而以内科杂病为主。

全书共三卷,二十五篇,共有608节条文。

1.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主要论述预防、病因、诊断、治疗等有关问题,为全书的总纲。

17节条文。

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论述痉、湿、暍三种病证。

痉为:“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等症状的总称;湿为六淫之一;暍是伤暑证。

三者皆多从太阳开始,重在外感,故合为一篇讨论。

27节条文。

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的某些症状类于狐惑,狐惑的某些症状类于阳阳毒,临床上易于混淆。

本篇论述三病的证候和治法,以及鉴别。

15节条文。

4.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以《素问.疟论》为基础,具体论述瘅疟、温疟、疟、疟母等的脉象和方治。

5节条文。

5.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本篇所论中风系外风卒中之证,即真中风,不包括后世肝阳化风之类中风。

因中风与历节病均有四肢疾患,故合并讨论两病的脉证并治。

同时对历节病与黄汗的异同,也作了辨证。

13节条文。

6.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本篇除2节条文讨论血痹外,其余各节条文皆论虚劳。

18节条文。

·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由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同发了肺,均有咳嗽、喘逆症状,故合并一篇讨论。

14节条文。

8.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跑也;豚,即猪。

因本病发病时,自觉气从少腹向上攻冲,有如猪跑,时发时止,止则无迹,故名。

本篇专论奔豚气的证治。

4节条文。

9.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本篇讨论胸痹心痛短气病的病理变化和证治。

10节条文。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三病症都与胃肠有关。

宿食与腹满有因、证关系;同时又有寒疝绕脐痛的症状,故合为一篇论述其不同症状的不同治法。

乌梅丸临床应用医案5则

乌梅丸临床应用医案5则

2020年2月第27卷第3期乌梅丸临床应用医案5则许烽平沈一山郎翔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和《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乃厥阴病之主方。

因经文有“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1]之语,后世视此方为治蛔和治久利之方。

然自清以来,诸多医家却多用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多种疾病。

杭州市名中医沈一山主任中医师运用乌梅丸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良效。

现将部分医案运用体会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1 咳嗽王某,男,83岁,退休职工,2012年11月19日就诊。

患者咳嗽旬余,X线胸片示“支肺炎,左下胸膜增厚”,后半夜咳嗽明显,咳痰白稀,痰中带血,口干鼻衄,背冷,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缓。

处方:乌梅10g,细辛3g,桂枝6g,党参10g,制附子6g,炒黄芩10g,炒黄连3g,干姜6g,白茅根15g,麦冬10g,当归10g,甘草6g,3剂。

二诊:患者诉咳嗽减轻,无咯血,舌脉如前,原方加紫菀、款冬花各10g,继服5剂而愈。

按:咳嗽可由外感或内伤多种病因引起,使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

该患者症状多,既有咳嗽、咳痰、稀白、背冷、便溏、舌淡等一派寒象,又见痰中带血、口干鼻衄等一派热象,初觉不知从何处下手,当获知咳嗽发作时间在后半夜,顿时想到此乃厥阴病主时,故以乌梅丸加减治疗。

其中黄芩、黄连、党参、干姜有泻心汤之意,既能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使升降有序,咳嗽迎刃而解。

2 反酸李某,男,35岁,职工,2015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半年来经常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尤以1:00—2:00明显。

此次反酸及夜间胸骨后烧灼感又作,伴口干欲饮,饮不解渴,胃纳欠佳,大便稀,舌淡,苔薄,脉细弦。

处方:作者单位:311100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城南分院中医科(许烽平),针灸科(郎翔);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沈一山)通信作者:许烽平,Email:zjtcmxfp@ 乌梅10g,细辛3g,桂枝6g,当归10g,党参10g,干姜5g,制附子10g,川椒6g,炒黄连3g,黄柏6g,海螵蛸10g,炙甘草6g,7剂。

金匮要略图表解

金匮要略图表解

金匮要略图表解查看文章金匮要略图表解2012年01月19日星期四下午1:43金匮要略图表解内容提要该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有关条文及其重点、难点,采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解析。

书中在原文下设有【词解】、【提要】、【图解】、【按语】等项,每篇之后设有“本篇小结表”。

请点击上面的图片浏览全书目录目录金匮要略方论序绪言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栝萎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洗方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甘草泻心汤苦参汤雄黄熏方赤豆当归散升麻鳖甲汤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鳖甲煎丸白虎加桂枝汤蜀漆散附方牡蛎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柴胡桂姜汤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头风摩散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矾石汤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近效方》术附汤崔氏八味丸《千金方》越婢加术汤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散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虫丸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肘后》獭肝散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甘草干姜汤射干麻黄汤皂荚丸厚朴麻黄汤泽漆汤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附方《外台》炙甘草汤《千金》甘草汤《千金》生姜甘草汤《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外台》桔梗白散《千金》苇茎汤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橘枳姜汤薏苡附子散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附方九痛丸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厚朴七物汤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汤赤丸乌头煎当归生姜羊肉汤乌头桂枝汤附方《外台》乌头汤《外台》柴胡桂枝汤《外台》走马汤瓜蒂散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旋覆花汤麻子仁丸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十枣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木防已汤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泽泻汤厚朴大黄汤小半夏汤己椒苈黄丸小半夏加茯苓汤五苓散附方《外台》茯苓饮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桂苓五昧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文蛤散栝蒌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猪苓汤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越婢汤防己茯苓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方未见)黄芪芍桂苦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枳术汤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栀子大黄汤猪膏发煎茵陈五苓散大黄硝石汤附方瓜蒂汤《千金》麻黄醇酒汤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桂枝救逆汤半夏麻黄丸柏叶汤黄土汤泻心汤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茱萸汤半夏泻心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猪苓散四逆汤小柴胡汤大半夏汤大黄甘草汤茯苓泽泻汤文蛤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桂枝汤小承气汤桃花汤白头翁汤栀子豉汤通脉四逆汤紫参汤诃梨勒散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外台》黄芩汤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汤王不留行散排脓汤黄连粉(方未见)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藜芦甘草汤(方未见)鸡屎白散蜘蛛散甘草粉蜜汤乌梅丸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桂枝茯苓丸附子汤(方未见)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干姜人参半夏丸当归贝母苦参丸葵子茯苓散当归散白术散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竹叶汤竹皮大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温经汤土瓜根散胶姜汤大黄甘遂汤抵当汤矾石丸红蓝花酒蛇床子散狼牙汤小儿疳虫蚀齿方方剂索引金匮要略方剂分类索引/ebook/read_11272584.html。

金匮要略心典课件模板-011(共12)

金匮要略心典课件模板-011(共12)

《金匮要略心典》: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大黄牡丹汤。肠痈已成未成。皆得主之。 故曰有脓当下。无脓当下血。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 个) 冬瓜仁(半升)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 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 脓当下血。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 设不汗出者云何。
《金匮要略心典》: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致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而实非膀胱 为害。故仍小便自调也。小肠为心之合。 而气通于血脉。大肠为肺之合。而气通于 皮毛。故彼脉数身无热。而此时时发热。 自汗出。复恶寒也。脉迟紧者。邪暴遏而 营未变。云可下者。谓可下之令其消散也。 脉洪数者。毒已聚而营气腐。云不可下者。 谓虽下之而亦不能消之也。
《金匮要略心典》: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 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 九: 然蛔之所以时安而时上者何也。虫性喜温。 脏寒则虫不安而上膈。虫喜得食。脏虚则 蛔复上而求食。故以人参、姜、附之属。 益虚温胃为主。而以乌梅、椒、连之属。 苦酸辛气味。以折其上入之势也。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 两) 黄连(一斤) 当归 川椒(各四两) 附子(炮)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
《金匮要略心典》: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则毒不化。而毒不聚。则脓必不成。故以 手掩其肿上。热者毒已聚。则有脓。不热 者毒不聚。则无脓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 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 肠内有痈脓。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甲错、肌皮干起。如鳞甲之交错。由营滞 于中。故血燥于外也。腹皮急。按之濡。 气虽外鼓。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

《金匮要略》重点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15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20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2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22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5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10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明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8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0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8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3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疼,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15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17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18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螷虫丸主之.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10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5 肺萎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九)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疾病分类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九)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疾病分类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九)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疾病分类下面我们开始学有关张仲景对疾病的分类,这《金匮要略》讲的是内伤病,外感病是在《伤寒论》里面,这是内伤病的分类。

我们对这部分,只需要读懂,理解就可以。

第十二节、疾病分类【原文】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原文】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原文】五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

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阳病十八,何谓也?”就是说阳病有十八种,说的是什么呢?老师回答说:阳病十作种,是指头痛,项,腰脊,臂,脚这六个部位的病,这六个部位的病怎么就来了一个十八呢?其实就是这六个部位,每一个部位有内因,有外因,有不内不外因这三种类型的病,那么,六个部位再乘以三个病因,那就是十八种。

也就是六个病位,三种病因,合起来就是十八类病因。

指的体表的病,我们常说的四肢百骸。

阴病十八,指的都是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共九项,这九项都是从嘴一直到肠道,指的都是里面的病。

是以腑为主。

这九项,每一项有两类病因,就是内所因和皮肤所中因,不内不外因,不在这里面,所以,一共就有十八类病因以脏腑为主的叫阴病,以四肢百骸为主叫阳病人有五脏,五脏病各有十八类病,所以,共有九十类病,人又有六腑,六腑各有十八类病,那么算起来共有一百零八类病。

以上讲了这么多类病还不包括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

1、阳病十八:6 (头+项+腰+脊+臂+脚) *3 (内所因+皮肤所中因+亦内亦外因) =18 类疾病。

2、阴病十八:9 (咳+上气+曙+哆+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x2(内所因+皮肤所中因)=18类病3、五脏病18脏病[(咳+上气+嘴+哕+咽+肠呜+胀满+心痛+拘急)x2 (内所因+皮肤所中固)] x5=90 类病。

4、六微病18腑病[(咳+上气+瑞+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x2 (内所因+皮肤所中因) x6=108 类病,5、五劳: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课件模板-010(共11)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课件模板-010(共11)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故更于章末补出三句也。冒家大汗出。即 是小柴胡相适之效。亦犹少阳病振汗之比。 且以血虚下厥三句。释头汗出之理。所以 产妇喜汗出者四句。 释前条亡血复汗之理。即血虚邪客之候。 阴阳乃复一句。与冒家欲解。必大汗出相 应。 盖喜汗出。头汗。大汗。三证不同。宜分 别看。 又按大便反坚。反字。对呕不能食而言。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若吐多。以酢饭三四口止之。此方。呕用 醋浆。其义一也。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 证六条(按当五条。) 方八首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 按产后痉病。其证治。与上经所叙无别。 故更不论列。郁冒。开在次条。但大便难。 则不出其方。然不出于脾约丸等润燥手段 也。 又按巢源妇人杂病中曰。张仲景云。妇人 经水过多。亡津液者。亦大便难也。恐系 于错引本条者。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 薇汤。仓公散。白薇汤。白薇。当归。各 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分。 炙。水煎服。仓公散。瓜蒂。藜芦。雄黄。 矾石。 。等分。少许吹入鼻中。(按二 方。并非本条证所宜。姑附之。) 又曰。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 多汗则大便秘。故难于用药。唯麻子苏子 粥。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鉴程剖析不了。朱氏为是。 但芎归胶艾汤。则足以兼三证而治之矣。 (程氏引脉经。考原书。作今阳不足。故 令激经也。) 又按魏氏曰。假令妊娠而下血腹中痛。此 胞气阻滞之故也。胎气何以阻。以气虚寒 也。气虚寒。则血必不足而凝。 凝则气愈阻而作痛。气阻血凝。则又内生 虚热。血之凝者尚凝。而余血遂漏不止。

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这一章很简单,有些病也不常见常的简单。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趺蹶"在《医宗金鉴》上给改了,改做跌蹶,这个蹶就是个跌扑了,我看还是趺蹶对的,他指的是四肢的病,你看趺蹶手指臂肿,那就是脚病而不能够行路,搁个趺,趺就是指的是脚背,就是脚的意思。"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这个人呐,只能向前走,但不能后退。"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腨指的是脚后跟,你看字典上说脚后跟谓之腨,但是注家有的说是小腿肚子,这个在《医宗金鉴》上他没注,他认为症候也不清楚,穴位不没有,腿肚子随便扎也不象话,这里恐怕有错简。那么这个病呢也很少见,这个病人呐,能往前走,后走走不了,太阳经是在后头了,所以说太阳经伤,所以刺腨,是刺脚后跟还是刺小腿肚子,大家说法不一。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说这个病人呐,手指臂肿而且还动,手指和膀子肿动,就是瞤动了。那么身体呢?也是瞤瞤而动,这个可以用藜芦甘草汤主之。这个也是简略的很,病的形象是说了,说这个人啊,手指头肿或臂肿,不但肿而且也动,这就与水气篇的四肢聂聂动差不多,那个是皮水,那么也身动瞤瞤。治疗他随便举个方子,可是这个方子还没有,说是藜芦甘草汤,所以着也是大家作为疑案,有些书不理他,也不注他,没法注,不知道藜芦甘草汤是什么方子。但是通过我们学过的呢,象那个水气篇,我认为防己黄芪汤还能治这个病,如果手指臂肿而身上也瞤瞤动,这肯定是水气病,表虚有冲气,有水气他就动,茯苓黄芪这个药我认为治疗这个病还很好的。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这个病倒是经常遇到。"转筋"就是怎么说的抽筋了,抽的利害"其人背脚直",臂脚直是两方面,上肢抽的少,全是底下,这里的臂指的是脚背的背,但是写的是肩臂,也有可能这个字有错误。凡是抽筋脉都是弦的,直上下行。"转筋如腹者",转筋是一阵,厉害的时候也很长时间,甚至挺疼的,但是他过去就好了。他这个说的不是过去就好的样子,转筋入腹者指的时间长,从足入小腹,这是厉害了,这样剧甚不会自己好的,可以用鸡屎白散主之。这一段是在这个意思,但是这种转筋我没遇见过,没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鸡屎白散到底有没有这个作用也不敢说,因为没遇见过这个病,也没人试验这个药,这个大家做个参考。如果腿抽筋,上入少腹不去,有用鸡屎白散的机会,咱们可以这么体会,这个我也没经验,我看很多病案也没有,因为这个病很少见了。转筋这个病一般不用治疗的,如果是转筋趋入少腹,那么这个厉,这个需要治疗的,用鸡屎白散。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原文朗诵解读】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原文朗诵解读】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原文朗诵解读】I导读:2018年,中医书友会每周两期《伤寒诵读》,用一年时间和大家完成了伤寒记诵。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也是每周两期,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

第十九篇: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灵兰·用耳朵学中医》白云出岫诵读•正文: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方(未见)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

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鸡屎白散方鸡屎白右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右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

蜜丸亦可。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右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

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川椒四两(去汗)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臭等食。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

金匮要略原文F(金匮要略方论目录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卷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F.1.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F.1.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对“粉”的不同见解
对于甘草粉蜜汤中之“粉”,历来有不同见解, 主要持“米粉”说及“铅粉”说。
持“米粉”说者,根据“毒药不止”即用了毒虫 药无效故应用米粉安蛔;
持“铅粉”说者,认为要杀虫当然要用铅粉。
故临床想取安蛔之效则用米粉,如想杀虫则可考 虑用铅粉,铅粉用量不要超过3克。但现在杀 (驱)蛔药很多,铅粉一般不用。
【参考】 小儿驱蛔,使君子炒焦黄,一岁一枚,效佳。
(三) 厥证治(7、8)
七、 厥者,当吐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 脏寒,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 烦者, 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 。
八、 厥者,乌梅丸主之。 【校勘】
“令”从《玉函》作“今”。 【讨论】 1、原文分析
因 虫上扰而致腹痛剧烈,四肢厥冷,称为 “ 厥”,此种患者有
吐蛔史,类似“胆蛔症”,多呈发作性。
“今病者静”是云未发作时的情景,但因 “脏寒”即肠寒令 虫不适,或闻食臭, 致 虫躁扰上冲膈,故病人静而不久又烦 躁不安,呕吐甚或吐 ,寒热错杂之象现 矣。
2、方剂分析
得酸则静(民间有服醋者),故君以乌 梅;得苦则下,故佐以连、柏;得辛则伏, 又有脏寒,故以桂、附、干姜、川椒、细 辛温脏散寒;再以人参补气培中,当归养 血。寒热并用,安正祛邪,实为治蛔厥之 良方。
(二)蛔虫病证治(6) 六、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
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讨论】
1、原文分析
上条论虫病脉象,此条论主证及治法。 “吐涎”即口吐清水,“心痛”指心下即 上腹部疼痛,动痛作,静痛止,故“心痛 发作有时”。
“毒药不止”是云用过杀虫毒药而效果不 显,疼痛仍然不止。此时除考虑药是否对 证外,还要考虑服药时机,因为腹痛时用 杀虫药会使虫动更甚,不但不能止痛,反 有变生它证之虞。故疼痛发作时应服安蛔 缓痛的甘草粉蜜汤,草、粉、蜜皆为甘平 之药,服后可安缓痛。
外,其它疑为仲景收录当时之验 方,可作一般了解。
【提示】 趺蹶的病因及证治 【词解】
1、趺蹶:趺同跗,脚背也。“蹶”《说 文》云 “僵” 也。趺蹶乃一种脚背僵直, 行动不便的疾患。
2、:音chuǎi(揣),胫后肌肉,俗称 “小腿肚子”。
【讨论】 1、是“趺蹶”还是“跌蹶”? 因“蹶”有跌倒之意,故有人认为当是“跌蹶”,
这样文义虽较清楚,但在篇名中趺蹶和手指臂肿 并列,同是讨论四肢病,文后也明确指出“此太 阳经伤也”,说明与外伤关系不大,故还应是 “趺蹶”。 2、趺蹶为什么“但能前,不能却”? 乃因人身之经脉,阳明行于身之前,太阳行于身 之后,太阳经伤,故能前不能后。本方乃倒装句, “刺入二寸”当在“此太阳经伤也”之后。 “刺入二寸”是云治法,因古今度量标准不一, 临床可以现常用的八分至一寸为准。 趺蹶究竟是什么病,至今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 考证。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虫病证 脉证治第十九
【要求】 1、了解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虫病 的合篇意义及概念。 2、熟悉虫病及阴狐疝的治法。 【概说】 本篇是论述四肢病变、阴狐疝、虫等五种病证, 这些病证较琐碎,既不便归纳又难以单独成篇, 故合篇讨论。
一、趺蹶证治(1)
一、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 刺揣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讨论】
腹痛是蛔虫病的主证
但腹痛可见于多种疾患,如何从脉象上加 以鉴别呢?一般而言,腹痛多属里寒,故 脉多见沉或弦。现脉见洪大,且无热象, 可知是
蛔动气逆之象,故可知为蛔虫病。
但脉象毕竟仅为诊断蛔虫病的根据之一, 我们还可以结合心腹时痛,时吐清水,白 睛有蓝色斑点,舌面有红点,或剥蚀,面 见白斑,鼻孔搔痒,齘齿,贪食而不易消 化,嗜异,大便不调等证明确诊断。
蜘蛛破结通利,配桂枝之辛温,入厥阴肝 经以散寒气。花蜘蛛毒性大,以用黑蜘蛛 为宜。但蜘蛛毕竟有毒,用时宜慎,用它 法无效时,方考虑使用。后世对本病多用 疏肝理气方药,是其发展。
五、蛔虫病症治
(一)蛔虫病的脉诊(5)
五、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 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 故有虫。
3、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本方临床运用广泛,可用于: 1、胆蛔症。
2、某些过敏性结肠炎以及慢性肠炎、慢 性痢疾(久痢)则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 者。
3、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花翳白陷) 4、崩漏


本篇收罗细碎,错简脱漏难免, 历来注家争论颇多。除重点掌握 胃虚 寒热错杂 厥之 乌梅丸 证
二、手指臂肿证治(2)
二、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者, 藜芦甘草汤主之。
【讨论】
患者时常手指及臂部肿胀、振颤,身体肌 肉也常觉跳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乃因风 盛则动,痰盛则肿,故知本证乃风痰阻于 经络所致。
藜芦甘草汤原方未见,但藜芦、甘草是肯 定有的,由此看来,本方当是涌吐剂,吐 去风痰,诸证自愈。
因此,目前对此类疾患大都仿本方意而用 导痰汤或指迷茯苓丸,如后者用治肩周炎 等。
【临床运用】
藜芦甘草汤为涌吐峻剂,临床上对属于顽 固痰涎为患的癫证、痫证等,用它方无效 者,可考虑使用本方。
三、转筋入腹的证治(3)
三、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 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讨论】
四、阴狐疝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4)
四、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 蜘蛛散主之。
【讨论】
阴狐疝气即阴囊疝气,简称狐疝,是一种 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的病证。
此种疝气每因起立或走动时坠入阴囊,重 者由阴囊牵引到少腹剧痛,轻者则仅有重 坠感,是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治当辛 温通利为主,可考虑用蜘蛛散。
转筋俗称抽筋,是一种筋脉拘挛作痛的病证, 多发生在下肢,即腓肠肌痉挛。严重者可从两腿 牵引小腹作痛,则为转筋入腹。
转筋发作时其脉劲急强直,和痉病“直上下行” 的脉相同。鸡矢白性寒下气,通利二便,对于由 湿浊化热伤阴所致的转筋有效。
本方临床运用不多,但王孟英以蚕矢汤治热性 霍乱转筋,却是受本方启发而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