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下黄金与美元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融危机下黄金与美元的关系

作者:刘方朱建国

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8期

2007年在次贷危机发生,全球陷入一片恐慌,金融危机为何来势凶猛,美国再次成为危机发展的源头,由于缺乏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造成虚拟经济的数值大大超越实体经济,房地产市场虚拟繁荣,泡沫终将会破灭,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将出台何种的经济政策,对拯救危机显得尤其重要。

长期以来,黄金被视为落后的金融产品,而次贷危机的爆发,黄金的魅力重新展现,而长期处于负相关的黄金与美元的关系在此时也变得模糊,两者出现正相关性,正是这种趋势让市场变得迷茫。同样,这种趋势的反复出现,也改变着市场的趋势。

一、黄金的属性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黄金一直是财富的象征。从古老的尼富饶的罗河畔,到人烟稀少的北美洲西部的沙漠,无一不存在着黄金的踪迹。从的权倾一方古埃及法老到狂野不羁的西部牛仔都毫不掩饰对黄金的迷恋。独特的天然属性也赋予其作为货币的职能。而在现今的金融体系中,黄金所处于的地位虽然已经弱化,但依旧在是金融危机时的不二之选。可以先从商品属性,货币属性,金融属性三方面了解黄金。

(一)黄金的商品属性

黄金的商品属性是建立在其物理属性上,在自然界属于稀有金属,它形成需要适合地质环境以及千百年的时间,而且干百年炼金术士的追求也表明黄金是无法人工合成。这也是黄金的最重要的特点:稀有性。

黄金可以被设计成形状多样的饰品,这也是基于黄金的第二个特点,可塑性。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同样使得黄金制成金箔或金丝,广泛用于装饰业。

黄金在化学元素中极其稳定的元素,即使在高温的情况下也不易被氧化,这也就是黄金的第三个特点:耐腐蚀性。这也就牙科业把黄金作为主要医用替代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样黄金还据用多种化学性质,所以黄金在工业用途上也十分广泛,涉及电子、移动通信、燃料电池、外层空间探索、摄影等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工业的黄金的消费量占整个黄金需求的11%。

(二)黄金的货币属性

黄金稀少、耐腐蚀、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正是基于这三者,满足了充当等价物的条件:形式统一、质地均匀、坚固耐用、价值稳定和便于携带,使得黄金作为物品交易的媒介。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黄金)台制技术。现今发现距今最早的金币是公元前700年小亚细亚王国吕底亚(今土耳其西部)境内流通的“琥珀币”。直到在十六世纪,新航线的开辟以及新大陆的发现之前,金币的价值持续保持稳定。但是大量非洲黄金流入,加之西班牙在巴西疯狂的开采,迫使英国制定《黄金法》来稳定黄金的价值,同时拉开金本位制的序幕。工业革命所带来生产力的发展,黄金的存量远远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以及国际间贸易所需要流通速度。单一的货币政策制约着黄金的流出与流入,从而造成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国家被迫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或通货紧缩政策。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庞大的军费支出,迫使英国采取金块本位制。欧洲给过纷纷效仿,但由于不同的金融政策,纸币的印制和发行大大超越了国家黄金储备。从而导致人们对于黄金等保值物的抢购。各国之间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和收支平衡,实行资产管制,黄金与货币无法自由兑换,违背了的基本原则,金本位宣告崩溃。

二战之后,世界格局重新划分,以美英为首,重新架构了世界的金融体系,44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汇率在平价的1%上下浮动。保持美元兑换黄金价格为每盎35美元。但到60世纪,德国和日本的货币价值被大大低估,两国希望美国调整其货币政策来与本国的货币政策相平衡,但美国选择“良性忽略”。1 971年,德国大量购入外汇迫使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布雷顿体系终结。黄金不再作为定价的标准,人们可以任意购买黄金,黄金剥离货币属性。

(三)黄金的金融属性

黄金的金融属性的发展实则是与黄金非货币化的进程保持一致的,自牙买加体系建立,黄金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虽然,黄金不像股票那样具有红利,也不像债券可获得票面利息支付,但由于天生具有保值,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所以黄金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也是由于这种规避风险的能力,黄金的走势一度成为美元和石油的风向标,也成为国际游资追逐的对象。

二、美元汇率

(一)汇率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二)美元指数

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②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

三、次贷危机以及美国应对政策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以及传导机制

联邦储备体系在2001年至2003年,连续下调联邦储备金利率由6.5%下降到1%。由此来缓)中实体经济下滑的趋势。相对的,这种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6年,美国20个城市房价指数由100上涨到206,上涨了1.06倍。正是借由这一契机,银行大量发放贷款,并向低收入阶层即低信用评级者或不能提供收入证明者发放贷款,这就意味着不良贷款的存在,但银行预计房价还会上升,也可通过收回房产来收回本息。不过银行依旧不愿承担这种风险,银行通过发放不同登基的债券,将风险转嫁给投机者。这种贷款就是次级贷款,所发行的证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虽然MBS在历史上的违约率极低,但为了刺激这种证券的发售,将中等级的MBS,打包发行新的证券——抵押债务权证(CDO)但正是这种无限打包的规模使得金融衍生品的规模大大超越了实体经济。对保险公司而言,通过对高等级MBS签定——信用违约互换(CDS),即为其提供保险,收到相当丰厚保费支付。于是在市场上CDS被平凡买卖被作用于套现保值之用。值得玩味的是这种保险制度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大萧条之后,用于为银行提供保障用来避免类似于大规模倒闭的现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因受制于巴塞尔资本协议,无法实行高风险商业投资。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能低于8%。也就相对于财务杠杆比率不高于12.5倍。不过如果银行在投资高风险产品同时购买CDS,也就意味着高风险降低为无风险。

(二)美国支付应对策略

从主体上美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大致分为两份,分别是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和金融稳定计划 1.问题资产救助计划

就是指,通过银行不良资产收购来重建市场信心、避免金融体系崩溃。目标在于恢复流动性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如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消费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贷款、支持教育、帮助数百万美国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等。

2.金融稳定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