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垄断
2.完全垄断

解得q1 6, q2 24, 1 P * 24 9 1 25 2 * 6 13, P 2 17 3 1 ( P 1 MC ) q1 (13 1)6 72
2 ( P2 MC )q2 (9 1)24 192 总利润= 1 + 2 =264
假定两个独立的市场,其平均收益函数或需求函数分别为AR1(Q1), AR2(Q2);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MR1(Q1),MR2(Q2)。Q1、Q2是两个市场的 销售量,垄断企业的垄断产量即为Q= Q1+Q2,其边际成本函数为MC(Q)。 在Q的产量水平,厂商的均衡条件为: MC(Q) = MR1(Q1) = MR2(Q2) 这里 Q = Q1 + Q2。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式代入以上的均 衡条件,得到:P1(1–1/ed1)= P2(1–1/ed2) 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市场会有较低的价格;反之,需求弹性较低的市
1.一级价格歧视
即厂商向每一位消费者索取他愿意支付的最高的价格,将所有的消 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厂商利润。 (1)价格:不同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 最低价格 MC = AR (低于完全垄断) (2)产出水平: MC = AR (高于完全垄断) (3)实施:以充分获取顾客偏好、支付能力信息为前提 (4)实例:地摊商品、汽车讨价还价交易,不标明价格 (5)福利效应:总剩余=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剩余,追求 自身剩余最大化的过程就是追求社会剩余最大化, 具有帕累托效率。 (6)较一般的垄断均衡,完全价格歧视有福利增进作用。
一级价格歧视下的社会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按照消费者的最大支付意愿制定价 格;生产者最终将得到市场产生的全部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大于单一垄断定价的社会福利,它与完全竞争 一样具有资源配置效率。垄断企业获取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政策

对我国的启示
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
我国应建立健全反垄断法律体系,明确市场垄断行为的 定义和罚则,为打击市场垄断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独立的反垄断机构
我国应建立权威性高、独立性强的反垄断机构,负责监 管和打击市场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强化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
我国应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防止企业通过 兼并、联合等方式控制市场,限制竞争。同时,对违法 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缺乏竞争压力
由于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够进入 该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 缺乏竞争压力,可能会导致其缺 乏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动力。
02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资源控制
总结词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通过控制关键资源,如原材料、技术等,来限制竞争并 确保自身市场地位。
详细描述
由于拥有独特的资源,这些企业可以控制市场的供应和价格,从而实现对市场的 垄断。例如,某些企业可能拥有特定的专利技术或独家供应商关系,使其能够在 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资源控制是形成完全垄断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源配置效率
总结词:低效率
详细描述: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由于缺乏竞争者,垄断者没 有动力提高效率或进行创新。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因为缺乏竞争的刺激来推动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
消费者福利
总结词:低福利
详细描述: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价格和产品选择通常由垄断 者决定,这可能对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缺乏竞 争,垄断者可能没有动力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导致 消费者得不到最佳的价值。
政府特许
总结词
政府特许是政府授予企业排他性经营特定业务或产品的权利,通常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或满足社会需 求。
详细描述
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

平均成本定价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垄断厂商根据平均成本等于边 际收益的原则,将产量确定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 收益点上,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优点:可以保证厂商在长期内获得最大利润,同 时也可以促进厂商提高效率。
与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同,平均成本定价法更注重 长期利润最大化,而不是短期利润最大化。
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具有市场控制力、价格制定权和排他性。垄断者可以根据市场 需求和竞争状况制定价格和产量,同时阻止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
形成条件
资源控制
垄断者拥有关键资源或技术,其他企业无法复制或替代。
政府授权
政府授予特定企业排他性经营权,如专利权、特许经营权等。
规模经济
某些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导致只有少数企业能够以 较低成本生产,从而形成垄断市场。
资源的浪费。
缺乏创新
由于没有竞争的威胁,完全垄断 企业可能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 阻碍技术进步。
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企业具有市场势力,可以 通过价格歧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 消费者可能造成损害。
社会福利损失
消费者福利损失
由于缺乏竞争,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价格可能高于竞争市场中 的价格,从而使得消费者承受经济损失。
案例三:互联网垄断企业的市场策略
总结词
互联网垄断企业,如Google、Facebook等,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其市场策略也值得关注。
详细描述
这些互联网垄断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用户粘性,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等手段,了解用户需 求并控制市场供应。它们还可以通过交叉补贴和免费策略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并排挤竞争对手。
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的价格 和产量
《完全垄断市场》课件

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 等。
处罚措施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 等。
06
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垄断问题
总结词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存在明显的垄断问题,表现为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价格控制和缺乏有 效竞争。
详细描述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导致其他小型运 营商难以进入市场。此外,这些大型运营商还通过价格控制和限制网络互通等方式,进 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这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还阻碍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政府特许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将某 些行业的经营权授予特定的企业
,从而形成垄断。
政府特许经营可能出于国家安全 、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例如 铁路、邮政、电力等公用事业。
在政府特许经营的行业中,企业 通常享有独家经营的权利,其他 企业无法进入市场,从而形成垄
断。
对生产要素的垄断
企业通过对关键生产要素的垄断 ,控制市场供给,形成垄断地位
《完全垄断市场》ppt课件
目录
• 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策 • 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社会影响 • 反垄断政策与法规 • 案例分析
01
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与 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
完全垄断市场
指在特定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提 供该市场全部产品,并且该生产者具 有对该市场产品价格的控制力。
价格控制
由于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拥有 市场定价权,消费者可能面临价 格高昂的问题,无法获得价格合
理的产品或服务。
产品质量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完全垄断市 场中的企业可能降低产品质量,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一)什么是完全垄断完全垄断,又称为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也就是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的市场。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类型中,一个厂商就是整个行业,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就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同,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定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并因此实现利润最大化。
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实行差别价格策略。
(二)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第一,政府借助于政权力量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
例如,许多国家政府对铁路、邮政、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实行完全的垄断。
第二,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
例如英国历史上的东印度公司就由于英国政府的特许而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
此外政府根据法律赋予某些产品生产的专利权,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完全垄断。
第三,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求。
这样,某家厂商就很容易实行对这些产品的完全垄断。
第四,对资源、矿藏或技术的控制。
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就能对用这些资源和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厂商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比如对某种药品生产的配方控制会形成对该种药品生产进行独家经营的状态。
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相比,是另一种极端的市场类型。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符合上述完全垄断条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尽管完全垄断市场并不存在,但完全垄断模型是分析已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近似完全垄断现象,以及了解控制市场中某些垄断力量的有力工具。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
因此,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
这时,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平均收益仍等于价格,因此,平均收益曲线AR 仍然与需求曲线d重合。
第9章 市场结构:完全垄断

❖ 解:
❖ 厂商长期均衡时,MR=LMC
❖ 需求函数为:P=8-0.4Q
❖
TR=Q×P=8Q-0.4Q2
❖
MR=dTR/dQ=8-0.8Q
❖
LMC=dTC/dQ=1.2Q+3
❖
8-0.8Q=1.2Q+3 解得: Q=2.5
❖
P=8-0.4Q=7
❖ 例2:
❖ 某垄断厂商有两家工厂A和B,其边际成本函数 分别为:MCA=20+2QA;MCB=10+5QB.该产品的需 求曲线为:P=30-Q,其中Q=QA+QB,问:该厂商 的最优产量是多少?两家各应生产多少?最优价格 是多少?
❖ 解:先找出整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 QA=MCA/2-10 QB=MCB/5-2 ❖ Q=QA+QB=7MC/10-12 MC=10Q/7+120/7 ❖ MR=30-2Q
❖ 利润最大时,MR=MC,则
❖ 30-2Q=10Q/7+120/7 ,Q=3.75
❖
Q=QA+QB=3.75 (1)
❖ 为使总成本最低,MCA=MCB,即
营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 4.自然垄断 ❖ 某些产品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生产
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很大的产量范围内和 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 得到充分的体现,初期必须投人大量的固定 成本,在一个比较大的产出范围内才能呈现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如商业飞 机制造业。
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停止生产点之上的MC 曲线表达了确定的价格—产量组合关系,成为厂商的 短期供给曲线。然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 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互分离的,均衡产量由MC 和MR的交点决定,而价格却决定于与之相分离的需求 曲线。由于需求弹性和需求水平的不同,在不同的价
完全垄断市场

价格歧视
垄断者根据不同市场或消 费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以获取最大利润。
价格控制
垄断者通过控制产品价格, 确保市场价格稳定,避免 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价格调整
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竞 争状况,适时调整产品价 格,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产量决策
需求导向
市场占有率
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制定合 理的生产计划,确保产品供应与需求 相匹配。
垄断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对市场的控制 力。
利润最大化
垄断者通过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 化。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产量通常由 市场需求决定。
限制竞争行为
独家交易
垄断者与下游企业或消费者签订 独家交易协议,限制其他竞争者
进入市场。
横向协议
垄断者与其他企业达成限制竞争 的横向协议,如固定价格、划分
市场等。
垂直整合
垄断者向上游或下游产业延伸, 通过垂直整合来控制整个产业链,
限制竞争。
04 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与公 平
效率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资源由单一企业控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 求和生产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完全垄断企业有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和创新,推 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规模经济
完全垄断企业可以凭借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平问题
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企业可能利用市场势力进行价格歧视, 对不同消费者设定不同价格,导致价格不公。
限制竞争
完全垄断企业可能采取措施限制竞争,如限制产 量、拒绝交易等,以保持高价和市场份额。
社会福利损失
由于缺乏竞争,完全垄断市场可能导致资源配置 低效和社会福利损失。
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36 35
1 -1
32
-3
27
-5
20
-7
11
-9
0
-11
(TR)
边际 11 收益
(MR)
四、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条件是:MR=SMC 按此条件确定的产量为 短期最优产量。
P D SMC SAC E P0 F C0 G D'(AR)
图中均衡点为E(Q0, P0),P0>C0,厂商获得经 济利润。 π=C0P0EF
P D
P0 P1 P2
A F
B H E D’′
O
X
Y
Z
图7-9 二级价格歧视
17
(三)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不同的 市场(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索取不同的 价格。 差别定价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市场有不 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令在两个不同市场上,
18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MR1=MR2=MC 可见,Edp大的市 场,价格较低,反之, 价格较高。 垄断厂商声称在 不同市场上实现差别 定价,可以用高价市 场获得的收入弥补低 价市场所获得收入的 不足,避免因整体市 场需求的限制而损害 整个行业的生产。
二、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
1、原材料控制(Material controls)。控制了原材料的供给, 就控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形成垄断。 2、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ies)。一些行业的资本和技术 的特点要求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率先达到规模经济的,就排斥 了其它厂商的生产而形成垄断。 3、技术专利权(Patents)。拥有专利权的厂商排斥其它厂商 同时使用该技术而形成垄断。 4、特许专营权(Market franchises)。获得政府颁发的特许 专营权的厂商会形成垄断。
《完全垄断》课件

新兴市场带来的机遇
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完全垄断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企业需要积极开拓 新兴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服务质量下降
缺乏竞争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资源可能流向低效的垄断 企业。
经济增长放缓
缺乏竞争和创新可能影响 整体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不均
垄断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 现象。
03
完全垄断的规制与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
反垄断法的制定
反垄断法是国家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和制止垄断行 为,保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法律。各国政府通 过制定反垄断法,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 消费者权益。
反垄断审查的范围
反垄断审查的范围通常包括企业的合并、收购、授权委托等行为。政府会对这 些行为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不会对市场竞争造成负面影响。
行政垄断的规制
行政垄断的定义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机关利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导致 市场失灵,限制企业自由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
行政垄断的规制措施
产品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完全垄断企业可 能缺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动力, 导致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参差不 齐。
02
完全垄断的形成原因与影响
形成原因
01
02
技术优势
企业拥有独特的生产技术,其 他企业无法达到同样的效率。
规模效应
企业规模大,能够以更低的成 本生产产品。
03
完全垄断

的加总。
• 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P=MC=12Q+4,反函数形 式Q=(P-4)/12
• 整个行业的供给函数Q=(P-4)/1.2,反函数形式 P=1.2Q+4
• 当12-0.4Q=1.2Q+4时,市场产量Q=5,价格P= 10
• 根据需求曲线,制定与此产量相对应的 相应价格
• 通过价格(平均收益)和平均产量的差 额,计算出最大化的利润
计算
• 某个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是P=50-3Q, 成本函数为TC=2Q,求垄断企业利润最大 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 1)因为AR=50-3Q,所以TR=50Q-3Q2, 所以MR=50-6Q;因为TC=2Q,所以 MC=2
P MC
MR Q
利润最大化产量
完全垄断厂商的定产和定价
P
MC
利
润
最
大
化
定
价
AR=D
MR Q
利润最大化产量
完全垄断厂商的利润
P
MC
利
润
最
AC
大
化
定
价
AR=D
MR Q
利润最大化产量
完全垄断厂商定产定价的方法
• 根据市场的需求曲线得出市场的(就是 厂商的)边际收益线。
• 自己的边际成本线和边际收益线的交点 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专利及知识产权
• 专利是最主要的知识产权,专利的目的 是为了保护新发明和创造,但是专利可 能导致暂时的垄断。
• 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包括文化和艺术类 的作品著作权、注册商标和商业机密等 等。
对于原料的控制
• 某些产品需要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作为 其生产原料。假如这种自然资源被某个 生产厂商控制之后。这家厂商就可能成 为垄断者。
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

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某个特定企业或机构独自掌握了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并且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存在的市场形态。
与竞争市场相比,完全垄断市场存在一种市场失灵的情况,其中一个企业或机构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应量来直接影响市场的运作。
完全垄断市场通常由一些大型企业或国家垄断组织所主导,它们通过掌握资源、技术或专利权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市场的垄断。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通常能够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制定价格,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尽管完全垄断市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带来一些正面影响,例如通过集中资源提高效率、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等,但它也存在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完全垄断市场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因为他们只能购买来自垄断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而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供选择。
这种缺乏选择的情况通常会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价格水平上升,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此外,完全垄断市场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由于垄断企业掌握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可以通过人为限制产量或提高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无需考虑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现象,从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完全垄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评价完全垄断市场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并探究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高效的市场环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对完全垄断市场进行评价。
为了实现目标,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对完全垄断市场的概述,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介绍完全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对市场结构的描述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特点。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完全垄断市场的利与弊。
我们将探讨完全垄断市场对消费者、竞争和整体经济的影响。
完全垄断

3.三级价格差别
所谓三级价格差别,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 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 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
实行三级价格差别必须具备特殊的市场条件: 实行三级价格差别必须具备特殊的市场条件: 1.同一产品的市场因不同市场环境而被分割开来 同一产品的市场因不同市场环境而被分割开来
4.垄断厂商 、MR与E的关系 垄断厂商TR、 垄断厂商 与 的关系 P E>1 E=1 E<1 0 MR Q TR Q TR
E >1, MR >0,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 增加;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TR增加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 增加; E=1, MR=0,降低价格增加产量不会引起 变化,这时 极大;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不会引起TR变化 极大;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不会引起 变化,这时TR极大 E < 1, MR < 0,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 减少。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TR减少 降低价格增加产量可以使 减少。
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在同 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 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 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 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 的价格或对同一消费者购买 的不同数量的同一产品所取 不同价格。
1.一级价格差别 2.二级价格差别 3.三级价格差别
1.一级价格差别
所谓一级价格差别或完全价格差别, 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 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 最大可能性收入。 按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 格是按边际效用的大小来确定的,这 样,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 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 总和之间便出现差额,这就是所谓 “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差别则假定完全垄断厂商能 够做到根据每一个产品对每一个消费 者所产生的效用大小来取价,即向每 个消费者所取他愿意出的最高价格, 从而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榨光。 垄断厂商之所以能这样定价,条件是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均能充分了解。 但实际中实属少见,所以只有在某实行个别服务、消费者甚少的行业可 以看到一级价格差别。如: 个体行医的医生、律师等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完全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供应商,而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供应商完全掌控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策权,可以根据其自身利益来决定产品的价格和提供的数量。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供应商会根据需求弹性、成本结构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来确定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水平。
首先,供应商会根据市场需求弹性来决定产品的定价策略。
需求弹性是指顾客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即顾客对产品价格变化不太敏感,供应商可以设置较高的价格,以实现更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需求弹性较大,即顾客对产品价格变化比较敏感,供应商则需要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
其次,供应商还需要考虑产品的成本结构。
成本结构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受产品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例如租金和管理费用等。
而变动成本则与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如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等。
供应商会根据成本结构来决定最低的价格水平,以保证盈利能力。
最后,供应商还会考虑市场预期和竞争形势等因素。
市场预期是指对未来市场条件和需求的预测。
供应商会结合市场预期来确定价格,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得较高的利润。
此外,供应商还需要关注竞争形势,如果有其他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供应商可能需要调整价格和产量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总之,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可以根据需求弹性、成本结构和市场预期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价格和提供的数量。
这种垄断市场结构通常缺乏竞争,使得供应商能够以其优势地位来最大化利润。
然而,缺乏竞争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较高的价格水平,对消费者不利。
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完全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涉及到供应商对市场的控制和竞争对手的缺乏。
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供应商可以通过限制供应来增加产品的稀缺性,从而提高价格,实现更高的利润。
完全垄断市场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P d1
MC
P1
d2
MR1 E2 E1 MR2
P MR2 d2
P2
MC
P1
MR1 E1(E2) d1
Q1 Q2
Q
(a)同一价格对应不同产量
Q1
Q
(b)同一产量对应不同价格
图7-6 垄d断ocin厂/sun商dae的_me价ng格和产量
四、简单定价原则
MC P
1 1 Ed
P
A
LMC
B
LAC
Pm
Pc
C Ec
d1(MR1)
Em
MR2
d2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m Qc
Q
图7-14 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docin/sundae_meng
二、寻租理论
▪ 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 (亦即垄断租金)的行为。
docin/sundae_meng
三、对垄断的政府管制
▪ 1.反托拉斯法 ▪ 案例:“ 微软的反垄断案”
docin/sundae_meng
二、垄断形成的原因
▪ 1.对特种资源的控制 ▪ 一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所必需的全部资源
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 ▪ 案例:“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 ▪ 2.专利权 ▪ 3.政府特许 ▪ 4.自然垄断 ▪ 案例:“前苏联的厂商垄断与后果 ”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第三节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 一、长期内的的调整
docin/sundae_meng
P
SMC1
LMC
H
B SAC1
LAC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完全垄断

02
完全垄断企业的行为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定义
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对同一 产品设定不同的价格。
三种类型
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 格歧视指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指企业按消费者购买数 量段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 歧视指企业按不同的市场或消费者群 体将产品分为几个类别,并分别制定 不同的价格。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实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完全垄断市场中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垄断地位。
全球化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影响
全球市场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 心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市场地位。
详细描述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独家企业生产所 有产品,并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 销售。由于没有其他企业生产同样的 产品,所以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对手。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总结词
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家企业、产品差异化和市场 无竞争。
详细描述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包括:独家企业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 ,没有其他企业与之竞争;产品具有差异化,使得该企业在 市场上能够独占鳌头;市场无竞争,由于只有一家企业生产 该产品,所以不存在竞争压力。
由于缺乏竞争,完全垄断企业可能会 通过限制产量、提高价格等手段来最 大化利润,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福利 的损失。
技术创新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缺乏技 术创新的动力,因为现有的技术已经 能够带来足够的利润。这可能会阻碍 技术的进步。
社会影响
价格控制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具有控 制价格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价 格高于竞争市场中的价格,从而
完全垄断a2

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 南非的钻石公司德比尔控制了世界钻石生 产的80%左右。虽然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并 不是100%,但它也大到足以对世界钻石价 格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
• 目前,国有企业资产分布,在食品制造、纺织、木材加工 等一般生产加工行业比重为11.9%,在基础性行业和支柱 产业比重为50.6%,在军工、电信、民航、石油及天然气 开采和电力供应领域为90%以上。国企独占了垄断行业, 控制了基础行业和支柱产业,参与了一般加工业。国企占 领了制高点,掌控了全局,抓住了关键,剩下无关紧要的 微利产业,就留给民企了。 • 人民日报:竞争让国企更优秀。“央企效益好主要来自这 些年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来自管理水平提高和竞争力的 增加。”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表示,央企发展快、 效益好是靠垄断得来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 微软垄断案大事回顾(1990年—2007年) • 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软在全球多 个国家和地区不断遭到了反垄断诉讼。 • 1990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微软与IBM在个人电脑软 件市场可能产生的冲突进行调查,后由美国司法部接管。 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 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1998年10月,微软垄断案开始审理。 • 2000年6月,美地方法院作出对微软拆分的判决。 • 2001年6月,上诉法庭推翻地方法官对浏览器案件的裁决,微 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但其违反反垄断法罪名成立。 • 2001年11月,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妥协。2002年美国联邦法 院批准了和解协议,微软面对至少为期5年的惩罚性措施
五、完全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长期均衡的比较
2、社会福利损失:
A P2 B E C
LMC
3、影响技术进步, 加剧了社会收入差 距。
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成因和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成因和特征
含义: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
成因:
(1)政府垄断;
(2)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
(3)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
(4)自然垄断。
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
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他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
(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
(3)其他企业进入
这一市场非常困难。
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例题1·单选题】自然垄断行业指的是()。
A.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
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的情况
B.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情况
C.政府垄断的情况
D.两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况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2008年)自然垄断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A.国家法令
B.经济规模
C.规模经济
D.产品质量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
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 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若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则亏损,若P=SAC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 VC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
当一个行业中的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等于市场的需求量时,这一行业便达到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行业中,行业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行业供给曲线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之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有一个调整过程,至短期均衡的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才实现长期均衡,故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LAC=SMC=SAC。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的那一段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分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表明行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其产量供给,但市场价格保持在原来LAC曲线最低点水平;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斜率为正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水平时,市场价格会随之同方向变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时,市场价格会随之成反方向变动。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
这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即P=AR=D;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即MR<AR。
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D(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需求曲线D(d)的形状,完全垄断是向右下方倾斜线,完全竞争是水平线。
边际收益曲线MR和平均收益曲线AR的关系也不同,完全垄断MR<AR,完全竞争MR=AR。
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这与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条件相同。
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遭受亏损或不盈不亏,这取决于平均收益曲线AR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SA VD的关系,如AR≥SA VC,则厂商有超额利润或不盈不亏,如AR<SA VC,则有亏损。
这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后的状况比较是不同的,完全竞争是用价格P和平均成本SAC来比较判断的。
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厂商即行业,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所以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也无行业需求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这些与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不相同的。
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这与完全竞争行业以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这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相比,没有MR=LAC=SAC。
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也不存在有规律性的长期供给曲线,这是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所决定的。
宏微观经济学作业3答案2007-05-1321:53:34大中小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 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即QD = QS也就是:14-3P = 2+6P解得: P = 4/3在价格为P= 4/3时,市场需求量为10,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 2/5同样的道理,在价格为P=4/3时,市场供给量也为10,于是供给价格弹性为es=4/5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
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dY/dX = MRS = PX/PY所以-(-20/Y)= 2/5Y = 50根据收入I= XPx+YPY,可以得出270=X·2 + 50·5X=10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
3、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 =2元,PY=5元,求:(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 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由效用函数U=X2Y2,可得M Ux= 2XY2,M UY = 2X2Y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 UX / M UY =2 XY2/ 2X2Y =Y/X=PX/PY= 2/5500 = 2·X+5·Y可得X=125 Y=50即张某消费125单位X和50单位Y时,达到消费者均衡。
(2)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意味着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随之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 = 1/5500=l·X+5·Y可得X=250 Y=50张某将消费250单位X,50单位Y。
(3)张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 = 1/5400 = l×X+5×Y可得X= 200 Y = 40比较一下张某参加工会前后的效用。
参加工会前:U=X2Y2 = 1252×502=参加工会后:U=X2Y2 = 2002 ×402=可见,参加工会以后所获得的总数效用较大,所以张某应加入工会。
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
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解:由该厂的生产函数Q=5LK可得M PL= 5K ;MPK= 5L按照厂商组合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可得出5K/5L=1/2 (1)又由厂商每期生产20单位产品的条件可知40=4LK (2)由(1)(2)可求出K=2,L=4即生产者应该购买资本2个单位,购买劳动力4个单位,进行生产。
5、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 = 3Q2 + 4Q + 80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00。
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
解:由于MC = dTC/dQ,所以TC=Q3+2Q2+80Q+A,其中,A为任意一常数。
又,当Q=3时,TC=290所以33+2×32+80×3+A=290A=5总成本函数为TC= Q3+2Q2+80Q+5根据总成本函数可得可变成本函数为VC= Q3+2Q2+80Q平均成本函数为AC=TC/Q= Q2+2Q+80+5/Q6、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 + q + 10(1)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 4000 - 400P,求市场均衡价格。
解: 根据STC = 0.5 q2 + q +10,得A VC = 0.5q + 1则P = q+1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由此可得市场的供给函数QS = 500P - 500(2)当QD= QS时,市场处于均衡由4000 - 400P = 500P - 500,得市场均衡价格为P=57、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
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 = 200-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
若市场工资率为12%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解: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即AR=P=200-Q因此,总收益曲线为:TR=AR·Q=200Q-Q2则边际收益曲线为:MR=200-2Q由于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处于垄断,因此,厂商使用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P= MR·MP= r(200-2Q)·MP=1200又由于厂商在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所以上式为(200-2×60)·MP=1200MP=15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15。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消费理论是研究消费影响因素的理论。
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收入,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消费理论主要就是通过对消费函数的研究,分析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
消费理论主要有四种收入理论: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凯恩斯将消费函数表达为:C=f(Y),并将此式改写为C=bY,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C随收入Y增加而增加,随收入Y减少而减少。
他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杜森贝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这里所指的相对收入水平有两种: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指消费行为互相影响的,本人消费要受他人收入水平影响,一般称为"示范效应"或"攀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