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绵延教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是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

人教版高二上册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二上册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二上册月考语文试题导读:本文人教版高二上册月考语文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浸渍zì逶迤yí谂知rěn嗜好shìB.诎体qū强颜qiǎng倜傥tǎng愠怒wènC.剌谬là不惮dàn殒身xùn激湍tuānD.笃信dǔ希冀jì拔擢zhuó玉醅p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在李鸿章伤后,同伊藤博文进行议和条款的谈判时,他们之间有以下一段对话,可以看到一方是如何咄咄逼人,一方是如何俯首听命。

C.他给杂志社的稿子退回来了,大家取笑为不刊之论。

D.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3.重庆星光学校校长瞿拥军,三年来,每天坚持在校门口迎、送学生。

此事传上微博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些网友对校长的行为产生质疑,认为校长是在作秀;有些网友认为,校长能坚持三年迎、送学生真不容易,是个难得的好校长。

请就这一事件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表达流畅。

(不超过60字)(4分)4.请根据下面三个短句,给“总结”下一个定义。

要求:必须是单句,句序合理,要点齐全。

(5分)(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上范司谏①书欧阳修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

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匆卒,未能也。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3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三、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1分 )3.(11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首词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1.(1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认定的“真的猛士”有这样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作者由“古仁人”的豁达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也,中官同事者重翱,赆明珠数颗,翱固辞。

其人曰:“此先朝赐也,公得毋以赃却我乎。

”不得已,纳而藏焉。

中官死,召其从子还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B.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C.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D.两广有总督自翱始/翱至镇/将吏詟服/推诚抚谕瑶人/向化/部内无事/入为吏部尚书初/何文渊协王直掌铨/多私/为言官攻去/(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理寺,古代官署名,负责审理刑狱案件,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机构。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99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倾听群众心声,诚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是检验人民观正确的标准。

B.清明祭扫是民族习俗,进入现代社会,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的方式更应革新,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符合时代特点。

C.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拔火罐、针灸、汤药到望、闻、问、切,中医对多数人既熟悉又陌生,并一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

D.在2018春晚舞台上,王凯和杨洋深情演绎的歌曲《我的春晚我的年》,深情回顾了35年春晚历程,引起了人们的无限感慨。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卷II(非选择题)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8分)5.(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肯定,乐观自信,不把金钱放在心上。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网络文化乱象治理该下猛药了近几年来,文化乱象日益严重。

其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是最为恶劣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是最为严重的,给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相当的危害,特别是对成千上万青少年的毒害,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措施,必然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釜底抽薪的危机,着实不能掉以轻心。

历史早已证明,文化混乱即会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定将引发行为混乱。

去年一年之中,不良网络文化乱象所带来的思想、行为乱象真是惊人的不可思议:青少年因为网瘾而辍学、退学、离家出走、暴力犯罪甚至自残自杀;有些孩子为了上网玩游戏而不惜欺骗、打骂以至伤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有父母竟然由于网瘾问题而亲手残杀甚至肢解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已经不只是孩子们受影响了,不少成人也因为网瘾、网恋、网婚、网上同居、网络赌博等造成种种家庭悲剧,甚至犯罪;还有行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在上班时沉迷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而被处罚或开除公职的。

另一种普遍的网络文化乱象,就是不少网民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胡言乱语、肆意污蔑、恶性侮辱、破口漫骂。

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约束,他们不用负任何责任。

更糟糕的是,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乱象,相互鼓噪。

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处不在的广泛性,如果这样的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的话,将来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难以估计,切切不可低估。

有人打着发展网络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扭曲网络的健康发展方向,一步步地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充填自己的荷包。

电脑、网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但是,现在的网络被严重地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网络从高科技的工具退化为使人们玩物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

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泛滥成灾,大量网民上网主要是受这些迷乱网络文化的影响。

这种网络文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失衡表现,它所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早已令人痛苦地证实了这一点。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I(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之为物,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墨迹和纸张,它有体温,渗透着昔者或彼者的生命体验和智慧表达。

正是有这种书中生命的存在,我们才有根据相信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因为书中不同的生命方式,搜索着和激发着与之对应的人的生命潜能,读书也就成了在字里行间发现自我、丰富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过程。

当书触动你的生命感觉时,我建议你做好读书笔记。

记笔记是人和书的生命对证。

你读到哪点最有感觉,你觉得哪点最有价值,你感到哪点最为重要,你感到哪点最为可疑,都不妨记录下来。

一字一句地记,可以加强你的印象和记忆;分门别类地记,可以积累你的知识和清理思路;提要钩玄地记,可以在提要中把提要领,在钩玄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

张之洞讲:“读十遍,不如写一遍。

”这也可以用在做笔记上。

笔记本子有个A、B面,最初的记录最后只写一面,然后在继续读书时发现同类问题,写在另一面,跟它对照,比较其间的同和异。

积累多了,你对这问题,就有各种各样的角度、层次上的材料,然后就可以梳理它的渊源流变,或解释它的多重意义了。

比如读王国维的一段话,觉得耐人寻味,就写在一面,以后不知道哪天读到《道德经》上相似的意思,又记在另一面。

如果发现别的书上也有类似的话,再把它积累下来,相互参证,就可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在不同语境中意义的微妙差异。

历史学家吴晗说过:“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

”唐弢先生也认为,大凡读书,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不要自恃年轻时记忆力好,就不做笔记,如果那样,书读多了容易混杂,年纪大后记忆衰退,就难免要吃亏。

唐弢先生晚年写鲁迅传的时候,想找一个材料,鲁迅曾经说过他的父亲喝醉时老打他母亲。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

北京冬奧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

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已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中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

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

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衷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

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

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

孙晶岩说:“报告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

”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

甘肃永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甘肃永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

甘肃永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永登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测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

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

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

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

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

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

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

较之于前代。

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

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

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

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施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

“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

”(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

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

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到了逼近高二语文月考的日子,做好每份语文月考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

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

“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

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

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

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

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

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

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

后来的伊斯兰以及____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

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

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

“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

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

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B. “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C.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B.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 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C.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眄视指使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舍弃,扔掉C.燕王吊死问生吊:安慰,慰问。

D.燕兵独追北北:溃败的军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①卑身厚币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③而朝其门下④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⑤与百姓同甘共苦⑥遂以乐毅为上将军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

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来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

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

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8、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4分)9、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9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9)(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 __ _ ,____ 。

李密《陈情表》(3) ________ ,_________。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 ,斯已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5分) .高贵的灵魂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

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

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

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

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

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