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ppt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上片)
上片:独立寒秋,湘江 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怅/寥 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 3炼字“看”
一个“看”字,总领该句及后面六句,统领 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飞鹰、游鱼 等意象。 “意象”指带有作者情感的事物,如“枯 藤”“老树”“昏鸦”等。
]
• 沁园春 [ qìn yuán chūn•]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百舸 [ bǎi gě ] •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才华。
• 寥廓 [ liáo kuò ]
茂:旺盛。形容青春时期朝气
• 峥嵘 [ zhēng róng ] 蓬勃、才华横溢。
• 挥斥方遒:奔放,强劲有力。
沁园春·长沙
下片的词眼是什么
• “主沉浮” • 它的深层含义是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
的前途。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这首词的词眼,
表达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 伟大抱负。
层解
• 上片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 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同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本词的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 背诵整首词。 2.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本课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 法。 3.感受并学习伟人的博大胸襟,了解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 情。
题解
词牌名
词的题目,据《钦定词谱》载 ,“沁园春”双调,114字, 上片13韵,四平韵, 闲篇12句,五平韵。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 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 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 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 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 100人之一。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回忆在长沙的革命斗争生活
“同学少年”的形象与精神风貌
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 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 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 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 水击三千里。”
阅读·思考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 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 学等学校任教。
“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 《湘江评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 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 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会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 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 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 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
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革命抱 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 2.学习从语言、意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获得审美体验。 3.感受并领悟毛泽东其人其诗的领袖情怀和艺术魅力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激发青春的热情, 理解青春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梦想,拥抱未来。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诗人的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 形成意 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让人产生想像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 个方面。
万山、红 叶、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长空的击鹰
水底的游鱼。
必须为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1.上阕中的“看”,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领起哪几 句?看到了什么? 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壮美。 (2)“争”“击”“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扬
奋进,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 (3)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湘江秋京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中寓情
幻灯片1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1营造了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 (14) 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动,把...看作粪土 · (15)到中流击 水 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阻止
描绘场景
下面给同 学们十分钟时间把本词改 写成一篇散
文。
沁园春 ·长沙
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从脚下咆哮着奔流而去,此时已是深秋。身 后的千座万座高山都红遍了,一棵棵红枫立在高山上,层林尽染,每一片叶子 都红的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滚滚东流的湘江清澈见底,大大小小 的船儿迎浪前进。老鹰翱翔着划过长空,鱼儿遨游着潜入水底,世间万物都在 秋月显得如此痛快自由。看着这辽阔的天地,我不禁思绪万千:如此美好的一 次,到底谁是它们的主人?
·②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村静,以静衬动
·③写景 顺 序:时间,空间,内外,上下,高低,俯仰,
远近(大景——远视小景——近视) ·④修 辞:比喻,拟人,夸张…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25张PPT).ppt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25张PPT).ppt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设问与上片末 尾的设问句有什么联系?
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主宰 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 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孤独?悲秋之情?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
自由
描写角度
/
描写技巧
用词分析
三、研读上片 ➢ 品味“看”字的统领七句
写景语句
描写角度
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远眺:山色
静景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观:江景
鹰击长空 仰视:天空 动景
1、词是诗的别体,是隋唐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 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3、词的分类: (1)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 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3)词派:婉约派、豪放派
情感:这一怅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书写出对国家命运的关 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上阕写了些什么?
明确: 上阕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PPT下载
三、研读下片 自由讨论,分享交流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7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7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课时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 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 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这是美 国作家塞缪尔 ·厄尔曼在他的散文中对“青春” 的诠释。那么一代伟人毛泽东又给我们吟唱了怎 样的青春宣言呢?一起观看视频《诗人毛泽东》。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再读,走近风华少年 学习任务二:联读,体悟情感志向 学习任务三:演读,点燃澎湃青春 学习任务四:评读,赋能青春成长
参考示例
答:“ 舒”字最富有表现力。 ①“舒”,意为舒展,开阔;
②生动地写出那里的天地空阔, 一望无际,令人感到舒畅; 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的 赞美,体现了作者对未来景象的展望。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埃德加 ·斯诺笔录的《毛泽东自传》, 或借助导学案、网络等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 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了解他创作这首词的背 景。
①释“字”意
②作 析 用
3悟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背景介绍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 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 彻底、干净、全部 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 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 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泽东同志在北平香山双清 别墅得到占领南京的捷报,心情振奋,写下了这首诗。
声。”充分表达了

《沁园春·长沙》 课件ppt(18张PPT)

《沁园春·长沙》 课件ppt(18张PPT)

《沁园春·雪》则体现了中年毛泽东的形象: 将个人和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并握于股掌之 中,雄视天下。这时候看世界就观其大略, 变成了粗线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多大的庞然大物在他眼中也成了芥子。
上阕“独立寒秋”一句中的“独立”一词有何妙处?
这是一个全景缩放后的特写镜头: 天地之间一尊伟岸的身躯,高瞻远瞩,表情深邃,浓眉深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融情入理,情景交融是这首词最显著的特色。请根据上阕具体分析一下。
精读细研
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
概括景色特点
分析景中所蕴含的感情
词中秋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 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 并经过词人眼光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 “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的场面,词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 向上的情绪。
精读细研
回顾初中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上阕写景部分,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这两首词上阕都色彩明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文辞华美。但细观之下,又各有不同。
《沁园春·长沙》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世间 万物充满了探索和好奇之心,仰观俯察,细 致入微,以至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都 历历如在目前。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 《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毛泽东著述丰富,有文集、诗词、书法等作品。其作品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
等,其文学作品意境宏大,笔调雄浑,诗词直追苏、辛,书法创立“毛草”。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广东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是年秋天,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书就这首气势磅礴的革命词作。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6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6张).ppt

3.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上 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并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按要 求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语句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关键词 万、遍 层、染 漫、透
效果分析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红得广阔,红得彻底 层——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湘江之水清澈见底的特征
白话译文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 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 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 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 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 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 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 是借物抒情。
肆 巩固练习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又称为 长短句、。诗余
• 按字数分类:58字内称为 小令 , 59-90内称为 中调 ,91以上内称为 长调。
广阔无垠的大地啊,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主人呢?
——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 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讲解课文 下片(下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讲解课文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文体知识
(三)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 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 而得名。

1《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我国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助学链接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 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 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 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 显示了词的内容。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 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 何种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万山红遍:“万”字摹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 “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层林尽染:“层”字 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活画出枫林仿佛 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漫”字写 出了江水满溢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 百舸争流:“百”字写舸之多,“争”字活现出千 帆竞发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击”准确地表现 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鱼翔浅底:“翔”精当地 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人文精神
《沁园春 长沙》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 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 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精神 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期望,人活着贵在有 昂扬的精神。无精打采、毫无生气的人,永远无 法理解饱满精神带给人们的是何等的愉快和幸福。 精神有形,它能让人从某些人的行为中看到和体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 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 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一般情况 下,诗歌中运用的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 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阕
下阕
立、看、问 携、忆、记
眼前景
忆往事
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 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知识补充
上阕
下阕
立、看、问 携、忆、记
领字
词中有统领作用的字称为领字。
又如:望长城内外—— 惜秦皇汉武——
一般是动词性词语领起一组句子。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 主持开国大典
课堂小练
•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
壮志的词句是:______怅__寥__廓,____问__苍__茫__大,地____谁__主__沉__浮?
• 2.“ 携来百。侣曾游 ”忆两往句昔在峥《嵘沁岁园月春稠·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叁·赏景品情
独立寒秋图
赏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人物:毛泽东 时令: 寒秋 环境:湘江北去 地点:橘子洲
大意: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湘江秋景图
赏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诗人的思想 感情与客观 物象融合,
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 的创造和组合所构 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赏景
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如此多的景物, 呈现了如此多的意象,这些意象组成的画面 具有怎样的特点、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自由,有朝气、生机勃勃、色 彩绚丽,壮美,感受到万物蓬 勃旺盛的生命力。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到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护 下 , 毛 泽 东 同 志 秘 密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活 动 。 军 阀 赵
2
月 ,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1925
·
长 沙 》 创 作 于 年
作者其人
•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 •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

前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心 中抒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结-1
色 彩 图绚 丽 画的 秋 景


怀 博

志的 凌

2、下阕:
峥 嵘 岁忆 月
豪 迈
气记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题目解说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 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 牌名还有“念奴娇”、“菩萨蛮”等。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百侣、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文本赏析
上阕:分析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图,包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体会其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
文本赏析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的秋景,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景中寓情,作者通过描绘壮美的秋景,抒发了昂扬向上的情感。)
词牌来历: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花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片(阕)。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整体感知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1张PPT)
推敲关键词句。 3.掌握词中意象,体味词的意境。
预习作业检测
•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qìn ) (2)峥嵘岁月( zhēng róng ) (3)百舸争流( gě ) (4)怅寥廓( liáo )( kuò ) (5)挥斥方遒(qiú ) (6)浪遏飞舟( è )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 (三)词的组成:
•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 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 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 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领字后面要停顿。如:看/万山红遍;恰/ 同学少年。
(4)四字句按“二二”停顿。如:湘江/北去; 层林/尽染;
下一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 /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独立寒秋图
• (1)思考: • 朗读开头三句,诗人写的是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的景色?
• 明确:秋天
橘子洲
• (2) 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 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 说一下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 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 (3)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 “直立”?
诗人通过种种 意象的创造和 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
从空间: 山上的“层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鹰 水底的游鱼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完整版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完整版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6
1
目 录
2024/1/26
• 沁园春长沙背景介绍 • 诗词赏析与解读 •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探讨 • 生态文明建设在沁园春长沙实践案例分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2
01
沁园春长沙背景介绍
2024/1/26
3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2024/1/26
21
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规划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 境治理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生态环境挑战
2024/1/26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倡导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构建生态 文明社会共同体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2024/1/26
2024/1/26
10
03
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
2024/1/26
11
长沙地区民间信仰和习俗
2024/1/26
民间信仰
长沙地区民间信仰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其中,对 山神、水神、土地神的信仰尤为普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习俗
长沙地区的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放鞭炮、贴春联 等;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 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8
诗词内容分析与鉴赏
上阕写景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 通过山、林、江、舸、鹰、鱼等 意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社会
的深刻观察和体验。
下阕抒情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 慨和革命斗争的豪情壮志。通过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 语句,展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4张PPT)
•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不到长城非好汉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
• 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 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 都要超过。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 。
2、时代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 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革命运动。同 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 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毛泽东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激情,所 以他看到的秋是生机勃勃的!
3、写作意图
• 把江山写得如此壮美,就越加 突出了我们主宰大地的需要,也就 是革命的需要。这也就更加突出了 作者强烈的革命精神。
2、从状态: 静态的火红的枫林, 动态的“争流”的 “百舸”等
或广 博,或 宏伟, 或雄峻。 竞相向 上、生 机勃勃
与毛泽东积 极向上,昂扬奋 进的立意契合。
以壮景抒豪情
(二)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
1、并置式
看:山、林、江、舸、鹰、鱼 忆:指点、激扬、击水、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 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 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 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 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即革命领导权问 题。
这一问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或胸怀?
明确: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 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上阕小结


前 景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17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17张PPT)

此音频来源于酷我音乐app
• 听读课文,本次的上阕和下阕分别重点描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重点描述景物 下阕重点描写人物
• 通读上阕,归纳出上阕中统领景物描写的动词。
“看”
关注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 “万”写出山之多。 • “遍”写出红之广。 • “层”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也写出随之而形成的林木的高低。 • “染”写出山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 “漫”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 • “透”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 • “击”写出鹰飞矫健,强劲有力。 • “翔”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游动。
• 分析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 沁园春·雪 • 毛泽东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上下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好处?
《沁园春·雪》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上半阙,情景交融,通过描 写壮美的北方雪景,抒发热爱、赞颂祖国大好河山之情。下半阙,融情于议,通过对古 代著名帝王的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议论,抒发革命者的豪情。
• 写壮景,抒豪情。
感谢观看!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课件创作组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3 课件
“看”
关注其中的描写角度。
• (一)远近结合: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是远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 • (二)俯仰结合: • “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 (三)动静结合: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是静景, •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