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建设
信息化能力建设

信息化能力建设什么是信息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的各个方面。
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以大大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
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信息化的能力和技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流程1.初步调研:对现有信息化设施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评估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需求。
2.制定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包括选购合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制定操作流程和数据安全保障方案。
3.设备采购:进行适合自己的设备采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选购适合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时也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4.建设部署: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测试和部署,确定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和权限,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培训推广:进行操作流程培训和系统推广,使全体员工掌握信息化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能力。
6.运维维护: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升级维护、数据备份和安全防护等工作,及时排查和修复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信息化建设的挑战虽然信息化建设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也同样面临着一些挑战:1.投资成本高: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2.技术难点:新的技术迭代速度快,技术难点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和挑战也越来越高。
3.信息安全: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同时也需要保障数据的安全,系统易受到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
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定制合理的信息化规划,优化资源投入,避免浪费。
2.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团队建设,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A. 建设信息系统 B. 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 C.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D. 维护传统设备2.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生产效率 B. 降低成本 C. 提升信息化水平 D. 促进竞争力3.信息化能力建设中,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特点? A. 效率高、成本低B. 稳定可靠、安全性好C. 功能强大、易扩展D. 扩展性差、易过期4.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之一,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信息安全? A.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B. 不定期更改密码 C. 控制访问权限 D. 加密敏感信息二、填空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目的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________。
2.信息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____________和易扩展的特点。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定期________重要数据。
4.控制访问权限是保障信息系统________的关键。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信息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你认为哪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请详细说明其中一个措施的实施步骤和作用。
四、问答题1.什么是信息化能力建设?它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说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基础?请举例说明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五、论述题请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信息化能力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必要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B二、填空题1.提升信息化水平2.安全性好、易扩展3.备份4.安全性三、简答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能力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技术、安全审计等。
其中,访问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控制,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公需课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研究报告类)成果。
2、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利用).3、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4、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信息产业前景》,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
5、(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把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6、网络信息组织主要有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和(二次网络信息组织)。
7、(专家系统)的实质是一种试图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8、(业务流程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9、(国际竞争)是信息产业成长的外动力。
10、(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11、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
12、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磁盘、光电阅读器和(终端输入)。
13、在新信息技术的形成和扩散中,一般可分为技术领先者、(技术追随者)和技术后来者。
14、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界定,信息产业是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组成的。
15、信息产业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贸易结构的(类型和模式)16、声音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音频、响度、频宽、音色和(节奏)。
17、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分类法)。
18、信息检索是有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两大部分组成.19、信息化能力的评价应该对(信息化建设实践)起导向作用.20、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供给分析的基础是(均衡理论)。
21、1992年,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是就提出了旨在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2、信息产业的(需求结构)对于信息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信息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立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展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2.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3.信息化建立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构造〔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5.信息产业分为〔3个〕部门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3〕大类7.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立取得实效的关键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立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P〕表示12.网络及其平安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专网外网〕三局部组成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14.信息化能力建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本钱〕18.〔文化教育水平〕是文化构造的重要内容,对文化构造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生产和应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21.多元分析法又称〔多变量统计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穿插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效劳、为研究效劳、未开发效劳、为市场开拓效劳〕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开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31.〔资源配置〕在改良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

单选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 C )A 信息资源是核心资源B 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D 社会生活逐步计算机化、自动化2. 以下哪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特点?A 电子政务有助于实现政府行政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C 电子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D 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3.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式。
A GtoGB GtoBD GtoE4. 系统发生故障,以下记录方法中哪像是正确的()B 可记录,也可不记录C 无需记录D 随便记录,不需详细记录5. 信息分析的本质( )。
A 扩大生产规模B 增加人民收入C 为领导提供决策6. ( )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A 人材优势B 原材料优势C 经营方式优势7. 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
B 增加成本C 扩大市场D 缩小市场8. 关于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A 虚拟性B 分权C 扁平化结构9. 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称之为电子政务的( )方式。
B GtoBC GtoCD GtoE10.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相比?()B 电子政务超过电子商务C 电子政务落后于电子商务D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没有差距11. 信息系统开辟普通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系统分析B 系统设计C 系统实施12. 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面内容。
A 投入和产出C 动态和静态D 劳动投入量13. 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
B 文本检索C 数值检索D 音/视频检索14. 电子政务实施的物质基础是( )。
B 计算机网络技术C 数据库D 办公自动化技术15. 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
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16. 以下关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特点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 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是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立法的主体C 行政性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成熟,但面向公众开放部份的立法基本空白D 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17.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辟和利用是( )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哪些内容?A.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B.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建设C. 信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D. 以上都是答案:D2.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验收前需要做哪些工作?A. 项目计划制定B. 需求分析C. 设计方案编制D. 测试验收答案:D3.信息化能力建设中的“建设”阶段包括哪些内容?A. 设计与开发B. 系统测试C. 训练与实施D. 以上都是答案:D4.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保密性”是指?A.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B.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篡改C. 确保信息不被非法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A5.信息化能力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A. 开展用户群体的需求调查B. 制定用户需求调研计划C. 进行用户访谈和调查问卷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答案:√2.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完整性”是指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答案:√3.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的投资越大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答案:×4.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的维护工作可以推迟到项目实施后。
答案:×5.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可用性”是指防止信息被非法访问和获取。
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意义及目的。
信息化能力建设的意义是提高企业、机构或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企业、机构或组织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创新能力提高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满足用户需求,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机构或组织的综合竞争能力。
2.简述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点包括:(1)保密性:保护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2)完整性:保护信息不被非法篡改。
(3)可用性:确保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及时、准确地提供。
(4)可控性:保证信息及相关资源的使用符合组织的监管和管理要求。
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信息化应用效果和数据安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能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效果和数据安全性。
一、制定明确的信息化规划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制定一份长期的信息化规划。
该规划应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时间表、投资计划、技术路线等内容。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划,企业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效果。
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支撑信息化应用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加强对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效果。
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企业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和保护。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组织、安全培训等。
其次,企业还应加强对关键数据和系统的保护,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措施,例如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
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演练,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化培训和能力建设。
员工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企业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和工具。
此外,企业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创新和改进,提出优化建议和解决方案,共同提升信息化应用效果。
五、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通常涉及多个项目,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组织、计划、执行、监控等环节。
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企业能够确保信息化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高信息化应用效果。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

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1.单选题1.()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法。
A. 多指标综合分析法B. 信息化综合指示法C. 投入产出D. 综合产业力度法2.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A. 第一信息B. 第二信息C. 第三信息D. 第四信息3.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式工作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法A. 信息建设B. 信息量C. 信息技术D. 信息人才4.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A. 信息装备率B. 通信主体水平C. 信息系数D. 社会经济信息化5.信息产业分为()部门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A. 5B. 6C. 3D. 27.管理大师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 信息博伦B. 信息化能力的评价C. 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D. 信息化黑箱8.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日本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A. 教育信息化B. 信息化建设C. 电子商务D. 专业技术10.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A. 区域网B. 广域网C. 城域网D. 互联网11.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A. QB. PC. ED. U12.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A. 网专网外网B. 网互联网外网C. 互联网网因特网D. 专网互联网因特网13.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A. 教学艺术B. 教学技能C. 教学手段D. 教学策略1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面的容A. 投入和产出B. 硬件和软件C. 动态和静态D. 劳动投入量15.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A. 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B. 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C. 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D. 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16.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A. 高风险型产业B. 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C. 高回报型产业D. 搞创新型产业1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A. 降低成本B. 增加成本C. 扩大市场D. 缩小市场18.()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A. 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B. 基础科学的发展C. 文化教育水平D. 历史文化观念19.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面(??)A. 生产和加工B. 加工和应用C. 生产和应用D. 生产和使用20.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A. 科技B. 市场C. 成本D. 利益21.多元分析法又称()A. 数据统计分析法B. 量变、质变分析法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D. 在联系分析法22.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A.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推理法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C. 法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比较法、推理法D.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比较法、层次分析法2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A. 科技B. 市场C. 成本D. 价格24.信息分析的作用()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B.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为经济杆杆服务C. 为科学决策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为保护环境服务D.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开发服务、为保护经济增长服务25.信息分析的特点是()A.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C. 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D. 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26.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B.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C. 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D.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27.常用的信息展示法主要有()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B.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C. 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通报D.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A. 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B. 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C. 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分析的本质()A. 扩大生产规模B. 增加人民收入C. 为领导提供决策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3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A. 客观因素B. 主观因素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D. 政治背景31.()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能力建设判断题

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能力建设》判断题部份1.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而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辟。
2 .处理过程设计常用方法有流程图、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等。
3.信息组织是将处理有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其成为无序状态的过程。
4 .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5.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单一化与国际化趋势、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信息产业能力倍增成本也在相应增加。
6 .信息组织是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信息质量相对贫困的矛盾的关键环节。
8.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配置中一种等同于传统资源配置特有表现形式,向来以来都是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领域。
9.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
10 .网络多媒体信息包括了几乎所有非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信息形式。
11.外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12.无形资产是指可以确认的非货币资产,它们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可以用于产品的生产或者供应,或者租给他人,或者用于管理。
.13.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向来被看做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14 .当多个爬行进程并行下载网页时,不同的进程可能会多次下载同一个网页。
15 .信息化能力评价有利于规范信息化管理。
16 .字序组织法实质是从字、词的角度集约有关信息。
17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构成。
18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19.概念检索就是查找特定概念的含义、作用、原理或者使用范围等解释性的内容或者说明。
20.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主要决定于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21 .数据检索是以数据为对象的检索。
22 .主题组织法是以词语作为概念标识。
23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24.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形式、内容和效用三种类型。
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测验)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寻找答案的方法:点击“编辑”—点击“查找”—在对话框“查找内容”中输入关键词—点击“查找下一处”【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测验】考试 01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测验第1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共2题。
)第 1 题: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相互依存,协调发展。
选择答案:正确第 2题:1994年12月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连互通。
选择答案:错误第2部分:单选题(每题15分,共2题。
)第3 题: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
A.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B.电子计算机C.现代通信技术D.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选择答案:A第 4 题:全国现代教育传输网络基本形成,高等学校联网率接近( )。
A.90%B.95%C. 98%D.100%选择答案:D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共2题。
)第 5 题:20世纪70年代( )投入使用。
A.商用卫星通信B.程控数字交换机C.光纤通信系统D.蜂窝电话系统开通E.数字电话系统选择答案:ABC第 6 题:国家空间信息化建设任务包括( )的建设。
A.数字地球B.数字中国C.数字城市D.数字校园E.数字社区选择答案:ABCDE【信息化能力建设第一章测验】考试02第1部分:判断题(每题15分,共2题。
)第 1 题:信息处理手段的第一次飞跃应当说是文字的产生与使用。
正确答案:正确第 2 题:“金信”工程——国家医疗信息网络工程。
正确答案:错误第2部分:单选题(每题15分,共2题。
)第 3 题:( )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A.企业信息化B.产品信息化C.产业信息化D.社会生活信息化正确答案:A第 4 题:1997年( )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A.58B.68C.78D.88正确答案:B第3部分:多选题(每题20分,共2题。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

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 水平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能够改造传统产业,带动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产 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代表了继农 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社会发展的方向。
领域信息化能力
领域信息化是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个 性化的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 领域的深入应用,如电子商务、电子政 务、教育信息化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获 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表现在:一是对最 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创造顾客价值;二是竞 争对手难以模仿,具有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 集合,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是由于企业能力不同造成的。 企业各种能力中的核心部分,可以通过整合和外向辐射等, 作用于企业的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整 体能力效果。
1.2 信息化能力及其表现
国家信息化——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 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 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 现代化的过程。
国家信息化能力——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 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 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快慢的差异程度。
绪论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信息组织与检索 信息分析与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 领域信息化 信息化能力评价 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1绪 论
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能力及其表现 信息化能力和竞争力
1.1 社会信息化
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
支柱。
信息化能力建设与网络安全考试考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考试考题及参考答案2013 年第1 部分:判断题 ( 每题 2 分,共 15 题。
)第1 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正确答案:正确第2 题: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
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第3 题:用电子数据交换( EDI)技术传递定单、交货、付款等,这是电子商务的开端。
正确答案:错误第4 题: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主流 C2C网上开店平台有 eBay( 易趣网 ) 、淘宝网、拍拍网。
正确答案:正确第5 题:在信息化时代下,只有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正确答案:正确第6 题:信息检索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第7 题: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下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
正确答案:正确第8 题:黑客攻击造成网络瘫痪,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用户答案:正确第9 题:现在流行的“微信”聊天软件是新浪公司的产品。
正确答案:错误第10 题:数码照像机的人脸识别属于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
正确答案:正确第11 题:国家信息化与国家空间信息化的建设必须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相互依存,协调发展。
选择答案:正确第12 题:1994 年 12 月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科技网 (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的互连互通。
选择答案:错误第13 题: Google 一词由英文单词 "googol" 变化而来 , 表示 1 后边带有 100 个零的数字 , 使用这个词显示了 Google 欲整合网上海量信息的远大目标。
选择答案:正确第14 题: 1957 年, 兰德公司预测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 , 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个月。
《信息化能力建设》填空、选择、判断、简答

1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P1252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是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病患个人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它涉及了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
(填空)P2293P1544序地固化于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份子罗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的靶份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检测分析,从而得到靶份子的数量。
(填空)P2245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就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
P 2176 Twitter,这是一个成立于2022 年的美国微博网站。
(填空)P2547 (填空)P2708 、P19 、软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为偶然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填空)P1021011 P912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
P5713、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分类,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技术。
(填空)P1314、从产生的角度看,信息化层次包括信息产业化与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
P515、从内容层次看,信息化内容包括层、支撑层、应用层与层等几个方面。
P516 、电子政务安全原则是安全、成本、的权衡。
P14617 、根据多级安全模型,通常将信息的密级由低到高划分为秘密级、级和绝密级。
P12318、根据信息源的差异,采集的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和信息。
P8019 、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P27020、建设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人员有两大类:一类是管理人员,另一类是人员。
P7621 、教育信息化包含六个组成要素:、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材、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P20922、两化融合是指化与化。
P18523、所谓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信息化能力建设01、信息产业分为(C)部门。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 02、信息社会指标分为(C)大类。
A.5 B.6 C.3 D.203、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A)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教育信息化B.信息化建设C.电子商务D.专业技术04、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 C)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A.区域网B.广域网C.广域网D.互联网05、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A )三部分组成。
A.内网专网外网B.内网互联网外网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06、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B)。
A.教学艺术B.教学手段C.教学技能D.教学策略07、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B)两个方面的内容。
A.投入和产出B.硬件和软件C.动态和静态D.劳动投入量08、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D )。
A.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B.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C.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D.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09、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B)。
A.高风险型产业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C.高回报型产业D.高创新型产业10、(C)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B.基础科学的发展C.文化教育水平D.历史文化观念11、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D)?A.加工和应用B.生产和加工C.生产和使用D.生产和应用12、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D)。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13、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C)。
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D.政治背景14、(A)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内容

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内容
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内容包括:
1.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培养教师具备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评估和信息应用等相关能力,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养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包括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3.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培养教师能够主动寻找、筛选和制作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PPT、教学游戏等,能够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4. 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培养:培养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评价的能力,包括构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设计评价方案等,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整。
5.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表达和信息应用的能力,能够主动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积极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学习和合作。
6. 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施,包括校园网络、电子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7. 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力建设:培养管理人员具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包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

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革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成为了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于企业、组织和国家的影响。
首先,专业化能力建设是指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加强专业化能力。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唯有通过专业化能力建设,企业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专业化能力的加强也能带动企业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指通过培养、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构建一个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和重视。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能够储备具有创新意识和拓展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合理留住高素质人才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这需要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最后,信息化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信息化的目标和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信息化能力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效果,还能够促进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信息化能力建设还能够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高企业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层面上,信息化能力建设也被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
综上所述,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是企业、组织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

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各行业需要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将信息化作为重要支撑,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首先,专业化能力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专业化能力建设就是要培养专业技能齐全、知识面广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能够熟练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解决复杂问题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只有建立起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各行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竞争力。
其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只有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企业和国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队伍建设既包括培养和引进人才,也包括激励和留住人才。
通过各种培训机制和激励措施,企业和组织可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最后,信息化能力建设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能力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促进生产和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通过信息化能力建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综上所述,专业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需要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将信息化作为重要支撑,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方法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然而,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帮助企业克服这些挑战,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该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将之纳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
这可以帮助企业明确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使得信息化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另外,明确战略目标还有助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
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信息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高效组织和管理信息化项目。
在建设管理体系中,应该包括信息化规划、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
四、注重信息化建设的业务价值实现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业务效率和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关注业务价值的实现,将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
同时,企业还需要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业务效益。
五、加强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而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六、积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和效果。
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信息化能力建设试题(1)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2、非文献信息包括实物信息、口头信息。
(正确)3、信息化的主要方式使对象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
(正确)4、信息分析成果的评价包括如下步骤成立评价小组、确定评价目标、搜集资料并分析限制性条件、提出评价意见、形成评价报告。
(正确)5、多元分析法包括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正确)6、多元分析法的典型代表是国家信息化水平测评法。
(错误)7、信息化产业划分为三个部门,即第一信息部门(信息生产资料部门)第二信息部门(直接信息部门)和第三信息部门(间接信息部门)。
(正确)8、对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服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产业的发展、领域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方面功能与成果的检验和推动。
(正确)9、信息化能力评价问题不仅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的研究热点。
(正确)10、计算机著作权不属于知识产权。
(错误)11、信息素养就是指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分析、评价、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正确)12、文献信息根据载体不同,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
(正确)13、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信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正确)14、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累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信息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投资、信息系统等要素,皆可视为信息资源。
(正确)15、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一是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创造顾客价值;二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具有独特性。
(正确)16、中国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共分4 级,有25个指标。
(正确)17、专利文献必须付费才能获取的。
(错误)18、信息产业具有先导性、高渗透性、高回报性等。
(正确)19、在日本,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共享一直被看作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腾飞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BA资源配置B资源共享C资源利用D资源补给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正确答案:CA用户的搜寻成本B用户的购买成本C用户的等待成本D用户的利用成本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正确答案:A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正确答案:BA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B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C自由的市场、大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D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不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正确答案:AA科技B市场C成本D价格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正确答案:CA科技B市场C成本D利益()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正确A外部效应B信息作为公共物品C信息市场的垄断性D内部效应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正确答案:BA降低成本B增加成本C扩大市场D缩小市场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CA投入和产出B硬件和软件C动态和静态D劳动投入量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表示。
正确答案:C AQBPCEDU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正确答案:D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正确答案:AA基于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B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政府干预C基于垄断性的政府干预D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信息产业分为()部门正确答案:DA1个C3个D4个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信息结构()等各个方法正确答案:A A信息建设B信息量C信息技术D信息人才应设立()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正确答案:BA第一信息B第二信息C第三信息D第四信息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BA环境扫描B谈判能力C产品服务D产品代替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的总指标正确答案:AA信息装备率B通信主体水平C信息系数D社会经济信息化信息社会指标分为()大类正确答案:DA5B6C3D2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正确答案:BA教育信息化B信息化建设C电子商务D专业技术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正确答案:DA区域网B广域网C广域网D互联网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BA内网专网外网B内网互联网外网C互联网内网因特网D专网互联网因特网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
正确答案:CA教学艺术B教学手段C教学技能D教学策略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正确答案:AA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合理化B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合理化C电子化合理化信息化智能化D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正确答案:CA高风险型产业B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C高回报型产业D高创新型产业()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正确答案:DA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B基础科学的发展C文化教育水平D历史文化观念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正确答案:AA加工和应用B生产和加工C生产和使用D生产和应用()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BA资源配置B资源共享C资源利用D资源补给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正确答案:D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D政治背景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正确答案:B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计划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结构()。
正确答案:BA产值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B就业结构、部门结构、消费结构C产值结构、部门结构、社会结构D社会结构、产值结构、消费结构决策机制有哪三方面内容()。
正确答案:CA市场关系、消费结构、权利结构B组织保证体系、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C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市场关系D消费结构、权利结构、责权利关系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正确答案:BA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B文字报道、网络传播、口头报道、新闻发布会C文字报道、网络传播、直观传播、电话通报D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网络传播、记者招待会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正确答案:BA系统决策分析B开发项目概述C线性系统概况D项目实施计划信息产业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内容()。
正确答案:BA微观、超宏观、中观B亚宏观、微观、中观C亚宏观、超宏观、国家宏观D微观、中观、宏观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BA数据处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D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正确答案:AA科技B市场C成本D价格国内外研究表明造成教育信息化步伐滞后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也不在经济而是在于陈旧落后的()束博。
正确答案:AA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B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C教育观念和教育发展D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电子商务归根到底是一种商务模式,其关键在于()的整合提供商务咨询平台而非简单交易平台。
正确答案:CA技术教育指导B信息资源数据C技术资源数据D资源教育技术用户登录网上银行使用口令和个人识别码验明身份,直接从其账户中下载成包的低额电子()时,电子现金就起作用了。
正确答案:CA命令B硬币C确认D纸币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正确答案:BA可发展性B可测试性C可修改性D可扩充性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正确答案:CA科技B市场C成本D利益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正确答案:BA需求调查B详细调查C可行性分析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决定信息产业外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哪两个结构()。
正确答案:CA需求结构、消费结构B消费结构、社会结构C贸易结构、自认资源结构D产业区域分布结构、消费结构()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正确答案:AA代码设计B数据库设计C输入输出设计D处理过程设计“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哪个国家()最先提出?正确答案:BA英国B美国C日本D中国管理大师鲁克说过:()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DA信息博伦B信息化能力的评价C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D信息化黑箱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最终实现()信息化。
正确答案:BA经济和社会B经济和文化C文化和社会D经济和教育水平GNP是下列哪个名词的缩写()?正确答案:B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家生产总值D国民消费总值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其中不包含()趋势。
正确答案:CA多极化与国际化B产业集团化C产业结构高级化D信息产品能力倍增而成本倍减信息产业的技术结构是指由信息产业在产业活动中使用的各种()类型所组成的体系结构。
正确答案:BA技术B职业C劳动D教育()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正确答案:DA信息量多寡B信息化标准C信息化能力D信息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创新素质等。
正确答案:BCDA身心素质B文化素质C专业素质D政治素质科学决策的程序必须至少包含如下几个基本阶段()等。
正确答案:CDA找到问题的症结,确定决策目标B拟定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以供选择C比较各种可能的方案并从中选优D对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ERP系统集成了其他拿些管理功能()。
正确答案:BDA质量管理B实验室管理C设备维修管理D仓库管理系统的总体布局是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BCA系统的硬件资源B系统的软件资源C数据资源D系统计划综述性研究报告具有()特点。
正确答案:BCA预测性B叙述性C综合性D浓缩性其他组织法包括()。
正确答案:ABCDA颜色组织法B形状组织法C重量组织法D大小组织法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组成。
正确答案:ABCA企业内联网B企业互联网C企业外联网D因特网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有()。
正确答案:ABCA数据准备B文字准备C文档准备D用户培训我国从广义的信息产业结构划分为哪三个部门群( )。
正确答案:CDA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B准信息部门C信息商品化部门D信息技术部门输入设计的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BCA输入内容B输入信息C输入格式D输入法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CDA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B需求导向原则C公平原则D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从管理层面层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三种形式()?正确答案:CD A统一管理B市场管理C社团管理D行政管理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正确答案:BDA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B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C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D最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正确答案:BDA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B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化C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D决策信息化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正确答案:ABCDA有利于规划信息化管理B有利于信息基础建设的能力C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D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正确答案:BCA信息化综合指数法B综合评分法C多元分析法D少元分析法信息技术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BCA信息技术能推动经济的增长B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C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D信息技术有利于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正确答案:BDA教育资源数字化B教学方式多元化C教学方式个性化D教育理念现代化信息化就是要以()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正确答案:BC A数字化B网络化C个性化D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正确答案:BDA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集成化B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C快速化、简单化D网络化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正确答案:BDA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B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C软件和硬件相结合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BCDA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B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C共享性D稀缺性1977 年美国学者波拉特在其著作《信息经济》中创造性的将信息产业划分为()。
正确答案:BCDA第一信息产业B第二信息产业C第三信息产业D第四信息产业从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自动化、()的商务活动,并逐渐向电子商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