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今寓言故事》课外阅读题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9346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4.png)
三年级下册课外《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
与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伊索寓言》的作者?
- A. 伊索
- B. 安徒生
- C. 拉封丹
- D. 乔治·奥威尔
- 答案:B. 安徒生
2. 《伊索寓言》以什么形式展现故事?
- A. 诗歌
- B. 小说
- C. 寓言
- D. 传记
- 答案:C. 寓言
3. 以下哪个不是《伊索寓言》讲述的寓言故事?
- A. 《乌鸦喝水》
- B. 《乌龟和兔子赛跑》
- C. 《狐狸与葡萄》
- D. 《小红帽》
- 答案:D. 《小红帽》
二、填空题
1.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
2. 伊索的寓言故事经常通过动物来讽刺人类的行为。
3.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出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
-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作家,他以编写寓言故事闻名。
他
的故事通常以动物为主角,通过这些动物的行为来揭示人类的缺点
和道德教训。
2. 请列举一则你最喜欢的《伊索寓言》故事,并简要概括其寓意。
- 我最喜欢的一则《伊索寓言》故事是《乌鸦喝水》。
故事讲述了一只渴望喝水的乌鸦,在找不到容器的情况下,找到一个装满水的高瓶子。
乌鸦聪明地把瓶子里的水灌入地上的浅盘,然后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寓意着聪明和创造力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以上是《伊索寓言》阅读测试题与答案。
---
注:本文档中的内容为个人回答,仅供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8a28e941ea76e58fa04c2.png)
课外阅读归类专项训练(部编版版三下)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争论()3. 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4.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5.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葡萄沟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 分)2.作者用、、、、、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6 分)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2 分)(1)葡萄种的地方。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cfbd43b3567ec112d8a4b.png)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训练(二)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找中心句)短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提取信息)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制成______→按稿______→排列______→涂墨______→印完______→留待______3.(理解词语)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诞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创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后半句用______和______的方法对前半句进行______说明,说明毕昇是当之无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真题(含答案)
![三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834e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png)
三年级2021年部编版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个和尚(shà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
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
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
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
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语文阅读考核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语文阅读考核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355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9.png)
三年级下册《伊索寓言》语文阅读考核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题目:狼来了答案:狼来了2. 题目:乌鸦和狐狸答案:乌鸦和狐狸3. 题目:牧羊人和狼答案:牧羊人和狼4. 题目:乌鸦和脚手架答案:乌鸦和脚手架5. 题目:螃蟹和鹤答案:螃蟹和鹤6. 题目:大树和小树答案:大树和小树7. 题目:猴子捞月答案:猴子捞月8. 题目:乌鸦和玉米答案:乌鸦和玉米9. 题目:公鸡和蛋答案:公鸡和蛋10. 题目:小猫和大象答案:小猫和大象第二部分:词语运用(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题目:猴子捞月中,“捞”字的意思是:答案:用手或器具取出物体2. 题目:寓言中的动物主要是用来扮演什么角色?答案:象征人类的各种品质和行为3. 题目:词语“倒霉”的意思是:答案:运气不好,遭遇不如意的事情4. 题目:词语“贪婪”的意思是:答案:对财物、权力等不满足,贪得无厌5. 题目:词语“笨拙”的意思是:答案:动作不灵活,不灵巧第三部分:判断正误(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题目:《伊索寓言》是一本诗集。
()答案:错误2. 题目:《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都能说话。
()答案:错误3. 题目:《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多数都有寓意。
()答案:正确4. 题目:寓言是一种以虚构故事告诫人们的文学形式。
()答案:正确5. 题目:《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一般都有快乐的结局。
()答案:正确第四部分:简答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1. 题目:为什么《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都能说话?答案:《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化身,通过动物之间的对话和行为来传达寓意和教育人们。
2. 题目:请简述《伊索寓言》的教育意义。
答案:《伊索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动物为主角,向读者传递了关于道德、智慧、勇敢、诚实等方面的教育意义,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3. 题目:你最喜欢《伊索寓言》中的哪个故事?为什么?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fc5d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a.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试题)(含答案)课外阅读--寓言故事专题塞翁失马(10分)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
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
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过了没几天丢的马不仅自己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们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居们的祝贺,反倒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
心里明明高兴,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
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嘶鸣嘹亮,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策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
邻居们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
”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
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
入伍的青年人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1.用“”在文中画出塞翁说的话。
(2分)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塞翁失马”常与“焉知非福”连用。
B.“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C.短文中的塞翁是一个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 。
(2分)4.马丢了,邻居们安慰塞翁,而塞翁却认为这也许是好事,这是不是自我安慰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寓意相似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聪明的大公鸡(12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和他强壮的朋友猎狗,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旅游。
小学生课外阅读题(含答案)
![小学生课外阅读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e76f0783e0912a2162aee.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试题一、诗歌默写(30分)1,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
2,江碧鸟逾白,__________________。
3,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粒粒皆辛苦。
5,__________________,秋收万颗籽。
6,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8,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天街小雨润如酥。
10,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11,白发三千丈,_________________。
12,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
1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15,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
二,寓言故事(20分)1、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2、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3、“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
”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4、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5、“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6、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7.“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8.《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9.《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10.《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11、《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12、《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13、《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14、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15、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16,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17,“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18,《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19,“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2023-2024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课外阅读(通用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7课外阅读(通用版原卷)](https://img.taocdn.com/s3/m/d9375d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9.png)
专题07课外阅读(原卷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2022·山西·怀仁市城镇第二小学校三年级期末)阅读理解。
稻草人(节选)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
他的骨架予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和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
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
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控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里,她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息多了,有时躺在她上,抬越头看天。
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系得主人四处去找手。
他从来不炼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贫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
他安安静静她看着田她,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
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歌一歌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她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
他知道喜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同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1.《稻草人》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同语。
平板板直挺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稻草人”的简介图。
____ 破竹篮子、残荷叶____ 没有手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骨架子________皮肤、肌肉________4.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的学法,用_______________的懈怠,_______________的顽皮来突出稻草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快乐读书吧:克雷洛夫寓言(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克雷洛夫寓言(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e2000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e.png)
快乐读书吧读读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阅读小测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有《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
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讲解的是《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作品简介《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集,包括203篇寓言,于1809年2月24日首次出版。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1.揭露沙皇,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
2.反映剥削。
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3.反映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这些寓言有着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
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克雷洛夫寓言》阅读小测一、选择题1.《克雷洛夫寓言》的作者是()A.格林兄弟B.伊索C.克雷洛夫2.以下属于《克雷洛夫寓言》里的有()A.《农夫和蛇》B.《狐狸和乌鸦》C.《乌鸦喝水》3.在《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中,狐狸最终没有吃葡萄,是因为()(《克雷洛夫寓言》)A.葡萄太酸,不想吃B.很想吃,但够不着,也摘不到C.肚子太饱,不想吃4.下面故事中不属于《克雷洛夫寓言》的一项是()A.《乌鸦喝水》B.《池子与河流》C.《猫和厨师》D.《橡树和芦苇》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
B.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C.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D.克雷洛夫寓言包含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
6.《农夫与蛇》的故事出自哪部寓言故事集?()A.《中国古代寓言》B.《伊索寓言》C.《克雷洛夫寓言》D.《拉·封丹寓言》7.《北方和太阳》这个寓言故事可能出现在下面那本书中?()A.《克雷洛夫寓言》B.《中国寓言故事》C.《莱辛寓言》D.《伊索寓言》8.《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出自()A.《中国古代寓言》B.《伊索寓言》C.《克雷洛夫寓言》D.《莱辛寓言》9.下列寓言故事集与国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伊索寓言》埃及B.《克雷洛夫寓言》俄国C.《拉•封凡寓言》法国D.《莱辛寓言》德国10.在《克雷洛夫寓言》的故事《狼与鹤》中,是()帮狼解决了困难。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特训-(含答案)_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特训-(含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2c4139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b.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特训-(含答案)课外阅读专项特训-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外阅读。
快乐的钥匙①有两个农夫,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
②一个农夫想:今年虽然丰收了,有了一点儿积累,但比起那些富有的人,还是微不足道的。
别人一年的积累是自己的十倍甚至百倍,自己和别人的距离不是会越来越大,自己不就会越来越穷吗?想到这个情景,悲观的情绪充满了他的内心,丰收反而使他变得更加痛苦。
③另一个农夫则很乐观。
他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近三成,不仅够一个人吃穿用,而且还有剩余。
如果这样下去,自己渐渐就会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了。
他心里为有这样一个理想而充满了快乐。
④是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坦然面对自己所没有的,把快乐的钥匙交给自己,就将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乐——( ) 贫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微不足道:_______3.短文中两个农夫,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但心情不一样。
第一个农夫心情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第二个农夫心情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______ _阅读理解。
小黑羊①羊群里有一只黑色的小绵羊,而其他的羊都是白色的。
它们总是对小黑羊说:“走开!你这黑色的丑八怪!"小黑羊可伤心了。
它独自跑得远远的,藏起来不和其他羊见面。
有一次,它竟然跳进小溪里,在冷水中浸泡了三个小时。
可就是这样,它也没有把自己洗白,冰冷的溪水还让它感冒了。
②小黑羊只好跑到另一个羊群去。
可是这里也一样。
那些羊对它说:“走开!你这个黑家伙!世界上的羊都应该是白色的呀!”③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来到羊群边。
“哇,多漂亮的一只小黑羊!"小女孩高兴地指着小黑羊说。
爸爸笑着说:“是的,这真是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羊。
”此时,小黑羊感到幸福极了。
④它重新跑回原来的羊群。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226de804d2b160b4ec089.png)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959f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0.png)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事?O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正确答案:B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O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正确答案:A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O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正确答案:B4、《买楼还珠》中“梗”是指什么?O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正确答案:D5、“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傕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正确答案:C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OA.公明仪B.张僧繇C.孙书敖D.宋兀君正确答案:A7、“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啸聚个寓言故事?O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正确答案:D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O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正确答案:C9、“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O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正确答案:B10、《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O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正确答案:D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OA.王屋B.巫山C.泰山D.沂山正确答案:A1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画蛇添足D.疑人窃履正确答案:B13、《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O的故事?A.智叟B.孔子C.弈秋D.钟子期正确答案:D1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OA.东施B.貂婵C.王昭君D.钟无艳正确答案:A1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O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道听途说D.惊弓之鸟正确答案:B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457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2.png)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期末练习题(含答案)(一)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倒影)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观赏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 )(填序号)改编的。
①《克雷洛夫寓言》②《伊索寓言》③《拉·封丹寓言》2.用“\”画去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根据文段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身段 ( )的鹿角( )地喝水 ( )地逼近4.文段中描写鹿“漂亮”的句子有哪些?请用“”画出来。
5.作者在写鹿抱怨自己的腿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
(多选)①动作②神态③语言(二)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6.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荷叶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83e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9.png)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卷1.《朝三暮四》中的主人公是(D)。
A.狐狸B.蛇C.兔子D.猴子2.南郭先生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B)A.《刻舟求剑》B.《滥竽充数》C.《季子投师》D.《纪昌学射》3.《可笑的南岐人》中,南岐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A)A.大脖子病B.胃病C.小脖子病D.肝病4.《惊弓之鸟》中的更羸是一名(B)。
A.大力士B.射箭能手C.小诗人D.运动能手5.《纪昌学射》中季昌的老师是(C)。
A.甘蝇B.后羿C.飞卫D.关尹子6.“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B)。
A.《亡羊补牢》B.《杞人忧天》C.《南辕北辙》D.《郑人买履》7.《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D)。
A.张僧繇B.孙叔敖C.宋元君D.公明仪8.《楚人学齐语》强调了?对人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A)A.环境B.天赋C.家人D.朋友9.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怕起来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C)。
A.《刻舟求剑》B.《画蛇添足》C.《杯弓蛇影》D.《惊弓之鸟》10.“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的成语出自(D)A.《刻舟求剑》B.《东施效颦》C.《杯弓蛇影》D.《邯郸学步》11.看到婆婆“铁杵磨针”的少年是(A)。
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杜牧12.浅井中的生活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C)。
A.《涸辙之鱼》B.《守株待兔》C.《坐井观天》D.《鹬蚌相争》13.“鹬蚌相争”的下一句是(B)。
A.黄雀在后B.渔翁得利C.各显神通D.一清二白14.“我宁愿相尺码,也不相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B)。
A.《楚人偷渡》B.《郑人买履》C.《井底之蛙》D.《邯郸学步》15.《荆棘尖儿上雕猴子》中声称能在荆棘尖儿上雕刻猴子的人是哪国人?(A)A.卫国B.赵国C.燕国D.郑国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的成语出自哪个寓言故事?(C)A.《杞人忧天》B.《自相矛盾》C.《南辕北辙》D.《塞翁失马》17.《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主人公是(D)。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46e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c.png)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快乐读书吧》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快乐读书吧》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aeb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2.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快乐读书吧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连线题。
(12分)伊索寓言俄国《卵石和钻石》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狐狸和鹳》中国古代寓言古希腊《疑邻盗斧》二、读《中国古代寓言》,完成下面练习。
(37分)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河伯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画蛇添足》B.《望洋兴叹》C.《歧路亡羊》(2)“我宁肯相信我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句话出自( )A.《东施效颦》B.《疑邻盗斧》C.《郑人买履》(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B.《截竿入城》中,鲁国人拿的竹竿太长,为了入城,他听从一位老人的建议把竹竿从中截断了。
C.《塞翁失马》中,老翁因为骑马摔折了大腿免于征战,最终保全了性命。
2.读句子,猜人物,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9分)(2)他,爱好射箭,好大喜功,喜欢听别人夸奖他力气大,能拉开强弓。
( )(3)他,不辨是非,滥发善心,差点儿害了自己。
( )3.把寓言故事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用线连起来。
(16分)《五十步笑百步》遇事要随机应变,灵活变通,不要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在一定条件下,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塞翁失马》只顾与对手争执,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方得利。
《鹬蚌相争》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其本质和全局。
三、读《伊索寓言》,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0分)1.《伊索寓言》是( )的寓言故事。
A.法国B.古希腊C.古埃及2.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A.《北风和太阳》B.《两只青蛙》C.《南辕北辙》3.《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没有吃到葡萄,是因为( )A.它不想吃。
B.它摘不到。
C.葡萄是酸的。
4.《狮子和报恩的老鼠》中,狮子明白的道理是( )A.不要以貌取人。
B.有错就改。
C.要诚实待人。
5.《狼和鹤》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应该学会满足。
B.做善事应该不求回报。
《中国古代寓言》课外阅读题
![《中国古代寓言》课外阅读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b022d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8.png)
《中国古代寓言》课外阅读题
1、《刻舟求剑》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
A、楚国
B、吴国
C、越国
D、齐国
2、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古籍《韩非子》?()
A、《杯弓蛇影》
B、《自相矛盾》
C、《郑人买履》
D、《滥竽充数》
3、庖丁说,普通的厨师用刀来割骨头,所以多久要换一把刀?()
A、两年
B、一年
C、半年
D、一个月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当时的吴王是谁?()
A、夫差
B、阖闾
C、泰伯
D、寿梦
5、《邯郸学步》中,那个燕国人最后是怎么回国的?()
A、跳着回国
B、滚着回国
C、车载着回国
D、爬着回国
6、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古籍《韩非子》?()
A、《守株待兔》
B、《买椟还珠》
C、《盲人摸象》
D、《讳疾忌医》
7、《中国古代寓言》的编者来自哪个国家?()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8、《自相矛盾》中,楚国人要卖几支矛和几面盾?()
A、一支矛和两面盾
B、两支矛和一面盾
C、一支矛和一面盾
D、两支矛和两面盾
9、《田忌赛马》中,庞涓和孙膑都在谁的门下学习?()
A、鬼谷子
B、鹘冠子
C、老子
D、孔子
10、下列哪则故事中,不是发生在楚国?()
A、《自相矛盾》
B、《一叶障目》
C、《画蛇添足》
D、《守株待兔》。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a2856bd49649b6649d7471e.png)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于是返回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通(2)反归取之通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测试题三年级答案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测试题三年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74d9bad02de80d4d840fd.png)
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测试题三年级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外阅读模块考核试卷(三年级)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30=30分)1.在黑暗的“鸡蛋壳”里,孕育着一个伟大的生命,他是()。
A、女娲B、盘古C、吴刚D、共工2.盘古的骨头变成了()。
A、雷霆闪电B、鸟兽虫鱼C、矿产宝藏D、风云土壤3.()创造了人类,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A、女娲B、盘古C、王母娘娘D、白娘子4.被后人称为“水师”即水利之神的是()A、女娲B、盘古C、共工D、伏羲5.天地分开之后,地是由()负责治理的。
A、雷公B、共工C、高比D、颛顼6.夸父是通过()追逐太阳的。
A、奔跑B、骑马C、飞行D、骑驴7.夸父死后扔下的拐杖,变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林。
A、枫树B、桃树C、松树D、苹果树8.()发明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耕种方法。
A、刑天B、高比C、弃D、后羿9.看到大地丰收的情景,上天又降下了神奇的种子——()。
A、小米B、黑黍C、小麦D、粟10.炎帝手下的一员猛将叫(),后来被黄帝活捉了。
A、共工B、蚩尤C、帝喾D、刑天11.在黄帝打不过蚩尤时,是()来帮助黄帝。
A、九天玄女B、七仙女C、嫫母D、女娲12.()钻木取火,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3.()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4.瞽叟(gǚsǒu)是什么意思()A、瞎老头儿B、腐老头儿C、病老头儿D、疯老头儿15.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A、贪心之人B、心胸狭窄之人C、德行出众之人D、凶残之人16.()彻底治理好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A、鲧B、大禹C、尧D、舜17.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8.()造出了酒,被后人称为酒神。
A、仪狄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9.被称为酿酒始祖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今寓言》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位。
2、《黔之驴》的作者是。
3、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
4、“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寓言故事《》。
5、“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
6、《千金买首》中“首”是指的头。
7、《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
8、《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掌握过人的本领,必须付出超人的。
9、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吃掉了。
10、揭示“对于无端的夸赞,一定要保持清醒。
”这个道理的寓言故事是《》。
11、天外有天,,做人千万不要盲目自大。
(《两只青蛙》)
12、讲仁慈也要看对象,对坏人仁慈只能是。
(东郭先生和狼))
13、是万能的法宝,只要你善于利用,它可以变成一切知识和财富。
二、选择题。
1、人们写作寓言的目的是为了()。
A、说明道理
B、讲故事
C、塑造鲜明的形象
2、我国古代寓言所用的比喻往往非常巧妙、非常贴切,如把()作为庞大而愚笨的形象。
A、老鼠
B、驴子
C、猛虎
3、()在宫廷中滥竽充数吹竽,后逃走。
A、齐宣王
B、齐泯王
C、南郭先生
4、《狐假虎威》中,野兽看见了它们就都跑开了,是因为()。
A、野兽害怕狐狸
B、野兽害怕老虎
C、野兽怕天老爷
5、古时候有一个人害怕会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存身,急得吃不下、睡不着,他是()。
A、齐国人
B、秦国人
C、杞国人
6、()以坚强的意志,不顾他人怀疑、讥笑,带领全家人移山。
A、愚公
B、智叟
C、夸蛾氏
7、《薛谭学讴》中薛谭跟()学唱歌。
A、扁鹊
B、秦青
C、后羿
8、《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
A、甘蝇
B、更羸
C、飞卫
9、“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A、《画鬼最易》
B、《郑人买履》
C、《揠苗助长》
10、以下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最难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远离实际瞎说一气,则是很容易的。
A、《画鬼最易》
B、《郑人买鞋》
C、《揠苗助长》
11、《羊和它的邻居们》中,当一只羊在山坡上遇到狼时,只有()急忙奔向山坡去救它。
A、牛
B、马
C、猪
D、狗
12、“如果有一两个人说,我当然不信,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那就一定不会假。
”这就是(),人言可畏啊。
A、三虱食彘
B、三人成虎
C、歧路亡羊
13、“福可转为祸,祸可以转为福,变化无穷。
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事难料。
”这里讲的是寓言故事()
A、《得意忘形》
B、《客套误事》
C、《塞翁失马》
14、《造父学御》这个故事中造父是一名()
A、射箭高手
B、驾车能手
C、下棋能手
15、《蜗牛和蚂蚁》这则故事中蜗牛赶不上蚂蚁的原因是()
A、贪图安逸生活
B、胆小
C、行走速度慢
16、十万蜂兵凭借弱小的身躯打败了()。
A、狼
B、老虎
C、野猪
17、“到任何时候都不要瞧不起弱小,他们也有过人之处。
”这里所揭示的道理是出自寓言故事()。
A、《斑鸠与蚂蚁》
B、《蜗牛和蚂蚁》
C、《狐假虎威》
18、百灵鸟最喜欢红玫瑰,它看到红玫瑰花开了吗?()
A、看到了
B、没看到
19、“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待不同的事物,就有不同的办法。
”这句话是农夫对谁说的?()
A、猴子
B、小猫
C、狗熊
20、等你遇事面临众多建议时,应该()
A、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B、没主张
C、亲自实践,让事实说话
21、《老翁捕虎》中捕虎的除了老翁,还有谁帮忙一起捕虎的?()
A、武艺高强之人
B、十六七岁的小孩
C、衙役
22、()通过勤学苦练,歌唱得越来越好,终于成了一名歌星。
A、黄莺
B、杜鹃
C、百灵鸟
23、《猴子和大象》中谁的本领大?()
A、猴子
B、大象
C、各有所长
24、喜鹊老师教大家做巢,谁的巢做的最好?()
A、斑鸠
B、老鹰
C、小燕子
25、“和氏之璧”的名字是()取的。
A、秦始皇
B、卞和
C、楚文王
三、判断题。
1、《造父学御》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好一门技术,只要专心苦练就行了。
()
2、《蜗牛和蚂蚁》这个故事中蜗牛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赶上了蚂蚁。
()
3、斑鸠为报小蚂蚁搭救之恩,就请蚂蚁上树筑巢共同生活。
()
4、百灵鸟接受教训,终于看到红玫瑰花是怎么开放的。
()
5、《山羊送礼》中山羊最后被老虎吃了,原因是它想占便宜,到头来吃亏的是它自己。
6、《盲从的牛群》这个故事中,牛王变成独角,是因为潮流兴独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