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理]经纬网与时区计算-讲解
地球地球仪和时间计算讲解
![地球地球仪和时间计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d3cf502c1c708a1294a4435.png)
例题:某人自东向西越过1800经线后,
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C )
(1)时刻不变,将日期增加一天
(2)时刻不变,将日期减去一天
(3)时刻、日期都不变
(4)日期不变,时刻加上1小时 A(1)(2) B(2)(3) C(1)(3) D(2)(4)
例题:当北京时间是2010年1月1日7点时,全球已是2010年的范围
1700
1700
A
B 100
0°
100
C
D
3、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 P点位
置同时符合( 1)东半球 (2)北半球 (3)低纬度
D (4)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
100
P
200
300
100
P
200
300
1200 1300 1400
A
300 200 100
1100 1000 900
A 200W、00 B 1800 00
C 1600E 00 D 1600E 300N
㈢经纬网
(2)定“距离”,测范围
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 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 千米,如图中AB 。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 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 是111×cos φ千米(φ表 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如图中AC。
纬度 赤道、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极点
区域 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160°E为东半球 低中高纬的划分; 160°E~20°W为西半球 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2、在下面的经纬网图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
半球的有( CD)。
A、A点 B、B点 C 、C点 D、D点
经线与纬线及时区与区时
![经线与纬线及时区与区时](https://img.taocdn.com/s3/m/6e342b7ff242336c1eb95e2d.png)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
(或40°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的应用:划分南、北半球;
低、中、高纬度; 热量带(五带);
纬线与经线的比较
纬线
形状特征
圆
长度 指示的方向
赤道最长 东西方向
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0°的确定
赤道
度数的变化 从赤道向南、北递
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4分×30 ° )/1°
= 12时26分
解题过程: 1.先计算出A、B两地的经度差 2.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1°
如果B在东面用“+”,B在西面用 “-”。
求经度: 已知A地经度,求B地经度。
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 求B地的经度。
E
(今天)
(昨天)
6月24
6月23
0时(24时)所在的经线
(自然界限) 注意不一定是0°经线
日界线 (人为界限) 一定是180°经线
典型例题分析
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 经线,地方时为12时。
1、读右此图经以线北是极日为期中变心化的的线, 示意图,是若地阴方影时部为分0代时表的这一条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7.5ºW
37.5ºW 52.5ºW 22.5ºW
西二区 西三区 西一区
中时区0°
30ºW 15ºW
45ºW
142.5º 157.5ºW
西十区
172.5ºW
西十一区
150ºW
165ºW
西十二区
180°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5aca3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3.png)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考地理成绩在全国排名第22名,全国总分730分,其中综合类占36分,单项选择146分,综合题16分;地图1张,空间位置图1张。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地理学有七大板块,如地壳、构造、大陆、气候、河流、湖泊、岛屿、山脉、冰川等基本要素。
本部分主要以简单的题为主,考试内容包含地理时区划分、地理热点知识、全球气候变化等有关地理知识。
在此整理了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地理学基础知识与技巧、气候环境知识与气候类型知识、地理基本要素知识。
一、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以北京时间为例):以北京时间为例,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55分为北京时间,其区域为中纬度地区,东起黑龙江漠河,西至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北至蒙古额尔古纳河,南抵越南中北部黎母山。
中国时间是从北京开始到南北极(南至海南北至内蒙古),时间为每年5月1日0点40分至7月31日24时(南北极相差1小时);而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所用到时间是从当地时间凌晨1时到6时(南北极相差1小时),所以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时差。
而西藏地区所用到时间是从当地时间凌晨2时开始到5时24时结束这一小时之间(南北极相差1小时)。
1、为了便于时间的计算,将时间划分为10个时区。
将上述时间和经度按照时区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划分。
北京时间和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在经纬度上是相反的关系:如果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55分为北京时间(经度),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在经纬度上则是相反的关系;如果北京时间是在凌晨1时55分为北京时间(经度),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则是在经纬度上则是相反的关系;同样,西藏自治区从当地时间凌晨1时40分至5时50分为经纬度上也是相反的关系;在经纬度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以经度为时轴划分时间的。
通过上述划分方法得出了两个时间坐标系的经度和经纬线位置(经度坐标系为赤道经度点所在位置);经度坐标系是以经纬度来确定位置的时区划分方法的基础工具(1);经纬线坐标系是以经线处所经过时间点的经度位置为依据的经纬度坐标系(1);(2)时区表方法:首先根据表来确定时间(经度坐标系)经纬度;其次在将以上划分方法运用到地理学习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地理题而只是简单地对各个经纬点进行计算。
(完整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地理计算专题经纬度计算经度
![(完整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地理计算专题经纬度计算经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96a0e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b.png)
(完整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地理计算专题经纬度计算经度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⑴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⑵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⑴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⑵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⑶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⑷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⑸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地理]经纬网与时区计算-讲解
![[地理]经纬网与时区计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50015f90242a8956bece42b.png)
经纬网与时区计算考纲要求地球的大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的形状。
地轴。
两极。
赤道。
经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
纬线。
纬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经纬网及其意义。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日界线。
北京时间。
主干知识分析一、首先了解构成经纬网的基本要素的知识:1.地轴和两极(1)地轴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
它通过地心连接两极。
(2)两极是地轴的两端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其中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两极是地面上确定向北方向的依据,我们把向着北极的方向定为北,北极是地面上的最北点,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向着南极的方向定为南,南极是地面上的最南点,在南极前后左右都是北。
在地球门转过程中,地面上除了两极之外的各点都能在空间旋转成不同大小的圆,只有南极和北极是两个旋转的点。
2.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和东,西半球(1)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所有的经线都在南极和北极汇合。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叫南北线或子午线。
③所有的经线长度大致相等。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的长度为111km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⑤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两半球。
(2)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始经线,又名“首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全球经度以它作为零点(3)经度是以通过当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东、西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②经度的读写,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之外,其余的经度都要区分东经或西经。
经度的书写方式,如东经120°也可写成120°E③在地图上判别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完整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
![(完整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https://img.taocdn.com/s3/m/51f6e7566f1aff00bfd51e74.png)
专题十时间计算知识结构1、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经度数/15°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典型例题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A 3小时B 5小时C 2小时 D 6小时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A 自东向西飞行B 自北向南飞行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即时训练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 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 D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 D 22点4、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了一天。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6af9346edb6f1aff001f7b.png)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公式地理时区划分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
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6af9346edb6f1aff001f7b.png)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公式地理时区划分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例如,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迟1小时。
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比如2点拨到1点);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比如1点拨到2点)。
并且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时区的计算: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d501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f.png)
地理初中经纬度与时区知识点讲解经纬度与时区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用于描述地球上的位置和确定时间。
在地理学中,经纬度是一种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位置。
时区则是根据经度的不同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规定各个地区所使用的时差。
本文将详细讲解初中地理中与经纬度和时区相关的知识点。
一、经纬度的概念与表示经纬度是描述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坐标系统,它由两个角度值表示,分别是纬度和经度。
纬度用来描述地球表面北南方向的位置,而经度则用来描述地球表面东西方向的位置。
1. 纬度纬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距离。
通过纬度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的南北方向。
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北纬和南纬两个半球,赤道为0°,北极为90°N,南极为90°S。
纬度的取值范围为-90°至90°,南纬用负数表示。
2. 经度经度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距离。
本初子午线被指定为0°经度,它通过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经度的取值范围为-180°至180°,东经用正数表示,西经用负数表示。
180°经度分隔了东半球和西半球。
经纬度的表示通常采用度(°)分(′)秒(″)的形式。
例如,北京的经度是116°23′30″E,纬度是39°54′26″N。
需要注意的是,纬度和经度是独立的,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准确描述一个位置。
二、时区的原理与标准时间时区是为了统一地球各地的时间而设立的。
地球表面由于自转的缘故,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
为了方便人们在不同地区的交流和计时,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隔15°。
本初子午线(0°经度)所在的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所使用的时间被称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也被称为世界时(UTC)。
根据地球自转的规律,东经每15°经度,时间向后移动1小时;西经每15°经度,时间向前移动1小时。
(完整)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时间计算
![(完整)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时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6fe3b3165ce050877321308.png)
专题十时间计算知识结构1、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经度数/15°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典型例题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A 3小时B 5小时C 2小时 D 6小时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A 自东向西飞行B 自北向南飞行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即时训练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D 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 D 22点4、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了一天。
地球和地图(经纬网和时区计算)详解
![地球和地图(经纬网和时区计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9022003bcd126fff7050bab.png)
08年高二地理复习学案之一——第一篇地球和地图考点知识和考纲解读[《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级、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时区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和北京时间;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地球和地图部分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阅读地图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
地球部分重点内容为经纬网部分,地图部分的重点为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及其等高线地形的判读。
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行、分析性和实用性明显加强。
如时区计算、昼夜长短、根据经纬度判断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等,特别是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
第一章 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一、知识结构体系二、基础知识思考训练(一)经线和纬线基本常识对比要求:阅读教材-区域地理第3页至第4页,结合图1-1,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①、观察经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不同;区分东西经和南北纬,确定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②、描绘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描绘0°经线和180°经线。
③、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基本常识经线及经度纬线及纬度实际应用纬线的概念、特点纬度的划分 重要的纬线经线的概念、特点经度的划分 重要的经线确定某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方向) 确定两点间最近距离的方向 地图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地球仪地球上的经纬置。
④完成以下表格: 表格1-经线和纬线对比表格2-经度和纬度的对比东半球20° 北极南极60°30°0°°60°10° 40° 70° 100° 130° 160°西半球图1-1[实战操练]1.以下有关地球上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 .经度差1°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 .O °纬线的长度是O °经线的两倍多 D .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B .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C .1800经线在东半球D .200W —00—1600E 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3.用200W 和1600E 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依据是( ) A .这两条经线都从海洋上经过,不经过陆地 B .这两条经线正相对 C .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各国边界上通过D .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读右经纬网图,回答4—7题: 4、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A 、A 线B 、B 线C 、C 线D 、D 线 5、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A 、①线是②线的1/2B 、②线比③线长C 、③线比④线长D 、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6、甲、乙两人从G 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 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7、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 、E 点B 、G 点C 、H 点D 、K 点(二)经纬网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训练1要求:阅读教材-区域地理第4页至第5页,结合图地图册,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区域地理的经纬网与时间的计算
![区域地理的经纬网与时间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34a3ad3bb4cf7ec4afed094.png)
2、纬线和纬度
A、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B、纬线的特点: ①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 ②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极点为零 ③相互平行 ④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的实质:(线面角)
地球表面某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纬度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
2、区时
⑴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
⑵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 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
⑶计算:东加西减 某地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1、中央经线=15º×n(n为时区数)
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即为该时区范围
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数÷15,若余数大 于7.5º→n+1;余数小于7.5º→n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椭球体。
2、大小
极半径 6357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 球的形状, 并按照一定 的比例缩小, 制成地球的 模型。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 D(40°S, 160°E)。
典例分析1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网的范围是 北 (南、北)半球, 西 (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 40°N,80°W ) 。 (3)B点位于A点的方向 东北 。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8043037cc22bcd127ff0ca3.png)
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1)时区定义: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间隔为15°。
自西向东依次为:零时区、东一区...东十一区、东西十二区、西十一区...西一区。
每一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做中央经线,例如北京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为120°E,如下图红线所示。
原理:①地球是一个球体,旋转一周为360°;②一天共有24h,因此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③24个时区对应着360°,因此每个时区的经度间隔为15°。
图1 世界24个时区的分布图(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①计算时区。
经度÷15°,四舍五入。
例如我国某地经度为110°E,则110°÷15=7.33,因此四舍五入,该地位于东七区。
如果我国某地经度为85°E,则85°÷15=5.67,因此四舍五入,该地位于东六区。
②计算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有两个原则: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即东边的地区,永远比西边的地区日出早;计算东边的地方时时用加法,计算西边地区的地方时时用减法。
如下图所示,北京(东八区)早上5点,那么此时西十区的地方时是几点?因为西十区在北京西边,因此要用减法;且中间间隔了18个时区(10+8),因此要减18个小时。
因此西十区的地方时为:5:00-18=(24+5)-18=11:00,即为昨天的11点。
图2 地方时的计算例题图3 例题答案:B精讲精析:(1)分析甲城市的工作时间。
如上图所示,甲城市机动车流量较高的2:00、12:00应该为上班、下班高峰期,即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2:00~10:00到12:00。
(2)分析北京的工作时间。
一般来说,北京6点左右日出,18点左右日落,工作时间为8:00~18:00。
(3)分析时差。
甲城市2:00上班,而北京8:00上班,即甲城市比北京时间早6个小时。
(4)计算时区。
经线纬线时区与区时正式课件
![经线纬线时区与区时正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06032bcd126fff7050bda.png)
90°
北极
75°
60°
45° 45° 30° 15° 0° 15° 30°
60°
西经
东经
三.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附:根据两地经度数判断东西方向的方法
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经度数值大的在东,经度数值小的在西.
2、长度相等
S
3、指示南北方向 注意:南北方向有起点
注意:经线和经线圈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两条经线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3.经线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 ° 60° 45°30° 15° 0° 15 15 ° 30°45° 60° 90°
本 初 子 午 线
4.经度的划分
12.某人从A点出发,向正南走100Km,再向正东走 100Km,又向正北走100Km,结果又回到出发点, 则A点的位置在 。 可能是北极点 可能是接近南极的点 A 90°S A 只要图中纬线圈n圈的长度 等于100Km,则A点符合要 求,即有无数个点。
13.甲地(70°N,45°E)到乙地(70°N,135°E),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方向是什么?
飞机在何处改变方 向? 按哪个方向飞行占 的距离长一些?
C
90°
A
D
B
16.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 为 先向东南飞,后向东北飞 。 (2) 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 最后转向北各 旅行200km, 终点位于出发 地的什么方向? 正西 。
经纬度和时区
![经纬度和时区](https://img.taocdn.com/s3/m/7485b170a98271fe910ef9a2.png)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两地间过大圆的距离最短
1、两地间经度差为180度 A、同位于北半球 B、同位于南半球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度
计算A到B的距离
• A(0°,60°E) B (0°,10°E) • A(70°N,60°E) B (50°S,120°W) • A(70°N,60°E) B (70°N,10°E)
4、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所有纬线圈的长度都不同 C、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纬线 Nhomakorabea示东西方向
地球—经纬网—例题
1、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 W、40 N)起飞,以每 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绕经线圈绕 。 飞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市(29 N)降落。 请回答: (1)飞机飞行了约 11 小时; 。 (2)内江市的经度为 ; 105 E (3)飞机途经的国家有美国、 加、俄、蒙古 和中国; (4)如起飞时费城的区时为9月16日8 时,那么降落 时内江的时间(北京时间)为 。
B o A N
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 ; (2)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B 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为 。 (3)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 为 。 (4)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最后 转向北各旅行200Km,终点位于出发地的什么方 向? 。
时间问题
160°E
20°W 160°E
180。
0。
地球—经纬网—东西半球界线 N N
L1
L3
L2
L5
L6
S
L4
S
此图为西半球,说 出三线的经度?
此图为东半球,说 出三线的经度?
经纬网ppt教学讲解课件
![经纬网ppt教学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b1cf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d.png)
400 300 200 100 400
⑵ D在A的 东 方,
A
D 300
C在A的 东南方;
⑶ ABCD四点中,属于 低纬度的是 B C;
200
C
100
⑷ ABCD四点中,属于
北半球的是 ABCD;
B
⑸ ABCD四点中,属于
西半球的是 A B。
⑹ B 、D两点跨纬度 30度,跨经度 20度。
33
思考:地表某一地点的北面是
3.指示方向:南北方 向
4.两条正对的经线形 成一个经线圈
北极点
南极点
12
北极
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人们给 各条经线标注了度数,叫做经度
本初子午线
30°W
0°
60°E
120°E
30°E 90°E
150°E
0度经线以东统称为东经,用英文字母E表示
0度经线以西统称为西经,用英文字母W表示
南极
13
地球—经纬网—经线
N
5
90°N
为了区别 0 °纬线,人们给每条纬线标 注 了度 0°,N 叫纬度,赤道是0。纬线
40°N 20°N
0° 20°S
4 0 °S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
用英文字母N表示
赤
道
赤道以南称为——南纬
用英文字母S表示
60°S
80°S
90°S
6
越向北度数越大
90o
30o
()
纬
北 纬
20o
度
10o
变
化
B: 600N 、
C: 700N 、1800
29
3.利用经纬网定向:
⑴ A在C的 西方; ⑵ C在B的 北方; ⑶ A在B的西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网与时区计算
考纲要求
地球的大小。
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的形状。
地轴。
两极。
赤道。
经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
纬线。
纬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经纬网及其意义。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和应用。
日界线。
北京时间。
主干知识分析
一、首先了解构成经纬网的基本要素的知识:
1.地轴和两极
(1)地轴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
它通过地心连接两极。
(2)两极是地轴的两端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其中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两极是地面上确定向北方向的依据,我们把向着北极的方向定为北,北极是地面上的最北点,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向着南极的方向定为南,南极是地面上的最南点,在南极前后左右都是北。
在地球门转过程中,地面上除了两极之外的各点都能在空间旋转成不同大小的圆,只有南极和北极是两个旋转的点。
2.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和东,西半球
(1)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所有的经线都在南极和北极汇合。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叫南北线或子午线。
③所有的经线长度大致相等。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的长度为111km
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⑤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两半球。
(2)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始经线,又名“首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
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全球经度以它作为零点
(3)经度是以通过当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东、西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②经度的读写,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之外,其余的经度都要区分东经或西经。
经度的书写方式,如东经120°也可写成120°E
③在地图上判别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在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逆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
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顺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
(4)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从西经20°向东通过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通过18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
注意: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范围不完全一致。
3.纬线、纬度、赤道和南、北半球
(1)纬线是地球表面与经线相垂直的线。
与经线相比,纬线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单独构成纬线圈。
④各条纬线的长短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由此越往南、往北,纬线越短,即纬线圈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点了,
(2)纬度是以赤道平面与本地铅垂线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南、北纬度的划分:赤道是计算纬度的起点,定为 0°纬度。
赤道以北的纬度属于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属于南纬。
②纬度的读写:如北纬23°26′,也可写成23°26′N。
③地图上纬度的标注:在一般地图上,纬度标注在纬线的东西两端,在纬线呈同心圆的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通常把纬度沿0°和180°经线标注在相应纬线的近旁。
④在地图上判别南、北纬: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在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向着北极的方向为北,向着南极的方向为南。
⑤低、中、高纬度的划分:通常把南、北纬30°之间的纬度称为低纬度,南纬或北纬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