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特点,夯实习作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文本特点,夯实习作基础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例子”理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习作技巧。”的确,选入教材的这些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写作方法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更可以此为例,进行作文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一、移花接木——模仿课文精彩语言

所谓“移花接木”是指将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进行运用,并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小草和大树》一课时,发现“嗷嗷待哺”“惴惴不安”“脱颖而出”“寥寥无几”等词语都非常好,我就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写一段话或编一个故事。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扶一扶,再让他们跳一跳,这样他们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二、由仿到创——借鉴课文写作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与引导

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如,《黄山奇松》《莫高窟》都是写景的文章,都记叙了多种景物,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有详有略地来介绍,而且文中都出现了排比的句群,或放在前面,或放在结尾,语句相当精练、优美,也非常值得学生来学习。

此时正值金秋,是赏菊的大好时光,借助互联网和教师精心准备的实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经历一次特殊的赏菊之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作文的指导,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教材不仅仅是让我们读的,还应该学以致用。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活动:

师:深秋,百花虽已凋零,但菊花却傲然挺立,秋天也因为有了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菊花而更加绚丽多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赞赏菊花。(板书:菊花)

(出示各种菊花图片)

师:刚才大家边看就已经情不自禁地发出了阵阵赞叹,说说此时你的感受。

生答:(略)。

师小结:是啊,美得让人惊讶,美得让人赞叹,美得让人目不转睛,流连在这些花间,那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让我们不由地发出阵阵赞叹。回忆刚赏析的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么美,这么多的菊花你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向别人展现呢?(板书:排比总起点

面结合)

师:谁来尝试用一些排比句来总的介绍刚才的这几组菊花,自己先在下面练说。

(出示全部图片,学生练习。)

生1:这些菊花真是美得让人惊讶,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像金,白的赛雪。

生2:有的像喷泉,喷涌出汩汩清泉;有的像水晶球,晶莹剔透;有的像太阳,洒出万道光芒……我欣赏着这些婀娜多姿的菊花,浮想联翩。

……

师:有了排比总起,让我们对所观赏的菊花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怎样突出其中的一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还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详写。(出示“金绣球”的实物,指导运用三、四年级总结过的观察方法,具体写好“金绣球”,并当堂投影评改。)

三、先扶后放——学习课文写作策略

写作策略性知识是有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的方法与规则,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作文方法,而是选择与使用作文方法的方式与技巧。

三年级教材中,最常见的构段方法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等多种形式。而这些方式也正是三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现仅以总分式段落为例,谈点自己的训练做法:

1.点拨。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

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如,苏教版第五册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即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而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丰收的原野喜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表达这一训练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2.运用。即通过领悟模仿,把这种构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使学生尽快掌握段的内涵和习作框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逐渐形成一种能力。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了总分段式的形式和内容以后,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按这种段式要求去陈述某一事物。

如,出示几张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出示中心句:课间的校园热闹非凡。接着让学生一起回忆《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再指导学生或观看照片,或回忆,说说能从几个方面分别讲课间的热闹,最后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发言和自己的体会结合起来,写一个“课间的校园热闹非凡”的片断。

总之,在三年级段的训练过程中,明确目标,指导得法,读写结合,强化训练,先扶后放,“段”的教学目标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