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4月公共政策试题及真题
2017年自考公共政策真题(3)
2017年自考公共政策真题(3)29.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主要功能。
8-383-384答:政策监控作为完整的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在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1)通过政策监控活动,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拓宽人们参与的渠道,遵循科学决策程序,使政策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们的各种利益要求。
(2)通过政策监控活动,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整合政策运行活动的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政策资源的潜能,提高政府效率,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3)通过政策监控活动,在保证政策评估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政策评估的公正性,最大限度地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客观现实,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
(4) 通过政策监控活动,反映政策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比较利弊得失,为政策调整活动确立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试论政策学习的含义及类型。
6-298-299答:一、政策学习的含义:现实中的政策变迁或者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政策学习。
从纵向来看,需要思考以往是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或者现在政策对于该问题是否有效;从横向来看,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其他国家、地区、省份或者其他城市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政策制定者能够从传统政策、现行政策或者其他地方政府的政策中获得可以利用的各种知识,包括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等。
同时,政策学习也可能获得新的价值、目标以及对于问题的建构等方面的知识。
二、从学习的内容以及程度上,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政策学习。
1、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
政策水平和质量与政策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政策过程以及工具等有关。
2、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
如果以既定的角度来看待政策问题,那么解决办法也常常是传统办法,而如果以一种新观念看待问题,将会产生全新的解决办法。
2017年4月宪法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宪法学试卷(课程代码05679)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渊源的是A.宪法典 B.宪法解释C.宪法判例 D.宪法修正案2.下列关于各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宪法属于柔性宪法 B.美国宪法属于柔性宪法C.法国宪法属于不成文宪法 D.中国宪法属于不成文宪法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立法机关C.民主党派的组织老机构 D.爱国统一战线组织5.根据现行宪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D.各尽所能、按劳分配6.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多种类型,其中德国采用的是A.议会君主立宪制 B.半总统半议会制C.议会共和制 D.总统制7.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下列有关我国直接选举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A.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须重新进行登记B.凡年满l8周岁的公民都应当列入选民名单C.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前20日公布并发给选民证D.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8.根据现行宪法,下列人员中,在我国可以享有选举权的是A.外国人甲,已经在中国工作20年B.中国公民乙,23周岁,患有精神病C.中国公民丙,被人民法院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中国公民丁,l7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9.根据现行宪法,下列有关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少数民族公民才有宗教信仰自由B.社会团体可以要求其成员信仰特定宗教C.公民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宗教信仰自由D.公民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10.根据选举法,主持我国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机构是A.选举委员会 B.县级人大常委会C.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县级人民政府11.根据现行宪法,有权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变更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 D.民政部1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各项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职权是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C.制定基本法律 D.选举国家主席13.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全国人大的正式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B.每届全国人大的第一次会议,由上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C.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D.全国人大全体会议须有过半数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14.根据现行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A.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非常设机关 B.负责审议与其职权有关的议案C.只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D.只能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交付的议案15.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原则中,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是A.责任制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 D.精简与效率原则16.根据现行宪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主席职权的是A.提出法律案B.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C.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D.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17.根据现行宪法,执行人民检察院对公民进行逮捕决定的机关是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乡、镇人民政府18.根据现行宪法,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主席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防部19.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关于自治县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应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县人民检察院D.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县人民法院20.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特别行政区设立检察机关,行使检察职能B.特别行政区的案件可以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C.特别行政区的立法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行政长官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1.根据立法法,下列选项中,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是A.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 B.南京市人民政府C.天津市南开区人民代表大会 D.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2.根据现行宪法,某市人大常委会可以A.改变本市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B.改变本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不适当的决议C.撤销本市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D.撤销本市人民法院的判决23.下列基本权利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A.选举权 B.住宅不受侵犯C.财产权 D.劳动者休息权24.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的派出机关是A.行政公署 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25.下列关于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A.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B.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备案C.村民代表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D.村民委员会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备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6.宪法解释27.社会保障权28.宪法实施三、比较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29.试比较宪法典与宪法性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政策概论(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每小题2分,共1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C拉斯韦尔 D.史密斯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 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集权制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时的失效。
A.正常状态 B.特殊状态C.终结状态 D.起始状态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发展型C.理性型 D.综合型5.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 A.行政 B.社会团体c.利益群体 D.压力集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7.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A.企业 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8.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具体明确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
A.交叉性 B.动态性C.突发性 D.多样性10.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 )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B.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12.因果理论13.非正式评价14.德尔菲法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5.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6.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17.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予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
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五、论述题(共25分)18.联系实际,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市政学2017年4月市政学真题重新排版打印版
th 【解析】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来考察,城市社区可分为法定社会、自然社区、功
ll 能社区。
A 【考点】城市社区管理的地位
d 33.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险管理包括( )。C.城市失业保险管理
a D.城市社会福利管理 E.城市社会优抚管理
e 【解析】我国城市社会保险管理包括养老保险管理、医疗保险管理、失业保险管理。
ll 【解析】城市人民团体是一种由中国特色的、独特的社会团体,是指参加人民政治
A 协商会议的群众团体。城市人民团体主要有: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市工
d 商联等。
n 6.市政体制主要为市议会制的国家是( )。
【答案】 D
a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
e 【解析】英国普遍实行市议会制。日本实行议会市长制。法国和美国多数大城市实
tim 行市长议会体质。
7.在我国城市中,行政层级最高的是( )。
【答案】 A
a A.直辖市
B.副省级市
C.地级市
D.县级市
ing at 【解析】直辖市是城市行政区中的地位最高、规模最大。然后是副省级市、地级市、
县级市。
8.市政职能过程包括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 )。
【答案】 B
A.市政反馈
B.市政控制
a 与。
【考点】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ing 31.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制度有( )。
【答案】ABCE
e A.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 C.环境检测制度
D.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E.排污管理制度
ir 【解析】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有:环境质量标准制度;污染物排放标
e 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监测制度;排污管理制度;污染
湖北省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近期,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清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
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对这一政策及预期解读正确的是①显著增加供地——商品房供给增加——平衡市场供求——稳定商品房价格②增加供地——商品房供给增加——提高购买者购房意愿——稳定商品房价格③减少供地——商品房供给减少——平衡市场供求——完成去库存目标④停止供地——限制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止商品房供给——完成去库存目标A. ①②B.①③C. ②④D. ③④13.人们通常认为,占有和享用的物品越多,生活就越舒适、越方便。
与此相对,分享经济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物品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
下列选项对分享经济理解正确的是①分享经济是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经济形态②分享经济从根本上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分享经济创造了新的物质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④分享经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A. ①②B.①④C. ②③D. ③④1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提出,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素质,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中央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是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③敢担当讲贡献的情怀是实现向制造强国快速转变的前提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A. ①②B.①④C. ②③D. ③④15.在新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下,国务院提出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企业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即出口和内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使供应国内市场的产品达到供应国际市场产品相同的质量水准。
自考公共政策历年真题和答案(近五年国考试题十余套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 )1-97A.拉斯韦尔B.德洛尔C.韦伯D.西蒙2.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C )1-91A.《国策》B.《谏逐客书》C.《教战守策》D.《盐铁论》3.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是( D )3-183A.利益集团B.公民个人C.大众传媒D.代议机关4.实行半总统半议会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B )3-208A.英国B.法国C.瑞士D.美国5.下列属于政策规划范畴的概念是( C )6-287A.问题界定B.政策宣传C.政策设计D.政策抉择6.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的政策学习类型是( B )6-300A.工具学习B.概念学习C.社会学习D.组织学习7.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 D )1-94A.安德森B.戴伊C.拉斯韦尔D.西蒙8.托马斯·戴伊的著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对美国政治和政策过程进行了考察,这部著作所用的分析视角是( A )4-238A.精英模型B.集团模型C.混合扫描模型D.渐进主义模型9.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A )5-268A.系统议程B.政府议程C.正式议程D.规划议程10.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被称之为( C )7-327A.过程模型B.互适模型C.循环模型D.系统模型11.下列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中,属于政策本身的可控性变量是( D )7-330A.公众的支持B.执行人员的精神状态及领导策略C.监督机关的支持D.明确而一致的政策指令12.由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萨巴提尔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变动模式是( B )9-403A.周期型B.学习型C.Z字型D.断裂型13.下列关于公共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210A.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的利益B.公共利益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C.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总是正相关的D.公共政策的直接利益总是大于间接利益14.“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说明( C )2-169A.政策变动都是必要而且正确的B.政策变动都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C.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政策环境的变化D.政策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的变动15.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中最难终结的是( B )9-420A.功能B.组织C.政策D.计划16.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社会状况的方法称( B )6-312A.直观预测B.外推预测C.理论预测D.判断预测17.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150A.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B.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C.政策不具有强制性D.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统一的18.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2-154A.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B.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C.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D.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19.将政策评估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依据是( C )8-361A.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范围B.政策议程C.评估组织和人员属于政府内部或外部D.政策评估在政策活动中的阶段20.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 A )8-365A.比例关系B.叠加关系C.扩散关系D.互动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按照议程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政府议程可以分为( ABCD )5-268A.界定或认定议程B.规划议程C.磋商议程D.循环议程E.实质议程22.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的证据来源包括(ABCDE )1-82A.文献B.档案记录C.访谈D.直接观察E.物理人工制品23.下列属于美国总统决策的有(ACD )2-136A.国情咨文B.批准预算C.立法否决D.外交决策E.司法审查24.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是公共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BCD )7-329A.人力资源B.财物资源C.信息资源D.权威资源E.制度资源25.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ABCE )9-407A.政策目标B.政策方案C.政策措施D.政策环境E.政策主体和客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简述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功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限制性D 利益性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公共权力B 社会需求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3.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 思想库B 幕僚C 官方决策主体D 非官方决策主体4.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 思想库B 幕僚C 官方决策主体D 非官方决策主体5.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6.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A 全球性B 突发性C 多样性D 复杂动态性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A 古德诺B 德罗尔C 托马斯·戴伊D 阿尔蒙德8.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A 国际政策环境B 国内政策环境C 经济社会环境D 政治法律环境9.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 公共政策B 公共政策主体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10.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 欧文·E·休斯B 萨拉蒙C 亚瑟·林格林D 林布隆(林德布洛姆)11.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B 强制C 管制12.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3.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2017年公共政策概论第四次形考题及答案
14:132星期201开始时1状完完成20112星期 14:39耗26分 16成100.0满100.00标记题信息文一、单项选择题(每分,4分题正获2.0分中2.0标记题题干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企业B. 社会组织C. 个人政府D.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政府2题目正确 2.00获得分2.00分中的标记题目题干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超常利益A.正常利益 B.失常利益C.合理利益D.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正常利益3题目正确 2.00分分中的获得2.00标记题目题干.)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管制 A.强制B.C. 限制D. 管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管制4题目正确分分中的2.00获得2.00标记题目题干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B.C.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理解公共政策》D.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5题目正确获得分分中的2.002.00 标记题目题干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非官方决策主体A.执政党B.公共政策客体C.D. 公共政策主体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主体6题目正确 2.00获得分2.00分中的标记题目题干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林布隆罗威B.C. 科臣D. 萨拉蒙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科臣7题目正确分获得分中的2.002.00 标记题目题干)。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解析201704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卷(课程代码 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的学者是A.洛克B.科勒曼C.林德布洛姆D.梅伊克尔扎克【解析】C 最早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的学者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林德布洛姆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2.在公共组织中,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A.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B.群众组织的决策行为C.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D.事业单位的决策行为【解析】C 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3.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A.伊斯顿B.克鲁斯克C.拉斯韦尔D.邓恩【解析】A 伊斯顿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4.政策工具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论题始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本世纪初【解析】B 政策工具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论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
5.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的最终实现途径是A.政策反馈B.利益输入C.利益综合D.政策执行【解析】D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的最终实现途径是政策执行。
6.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指的是A.政策信息B.政策网络C.政策环境D.政策过程【解析】B 政策网络指的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
7.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理性化被推向极致,产生了理性主义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导致了所谓“理性虐政”,是由于过于强调A.行为理性B.工具理性C.过程理性D.价值理性【解析】B 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理性化被推向极致,产生了理性主义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由于过分强调“工具理性”导致了所谓“理性虐政”。
00182公共关系学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答案及评分参考【精选】
2017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82)本试卷共 5 页。
满分l00 分。
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o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 .美国B .英国C .葡萄牙D .荷兰2.公共关系对公奖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A .良好的组织能力B .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C .敏锐的观察能力D .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3.对公关人员职业心理最基本的要求是A .热情B .开放C .创新D .自信4.广交会的来宾属于A .临时公众B .周期公众C .内部公众D .首要公众5.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A .社区公众B .顾客公众C .媒介公众D .政府公众6.国际博览会属于A .大型综合展览会B .中型展览会C.小型展览会 D .袖珍展览会7.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的整体反映被称为A .知觉B .映射C.思维 D .反馈8.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是A .两极性B .周期性C .时效性D .新奇性9.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A .雷克斯·哈罗B .艾维·李C .爱德华·伯尼斯D .詹姆斯·格鲁尼格10.兼具功能上和传播上双重意义的语言,如挥手、跺脚等属于A .物体语言B .行动语言C .标记语言D .模拟语言11.“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利益的获取。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B. 全球化C. 国际化D. 信息化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精英文化D. 普通文化水平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A. 管理B. 强制C. 管制D. 限制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A. 权威B. 重要C. 次要D. 枢纽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
A. 效果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风险评估D. 价值评估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
00458_2017年4月真题及答案[1]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小学教育管理试卷(课程代码00458)本试卷共4页。
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刭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台题慝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A.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 B.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C.个体属性与群体属性 D.时闻属性与空间属性2.人才成长的周期长,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在确立目标时,既要考虑当前人才的需要,又要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这体现了教育管理A.内容的教育性 B.对象的主体性C.过程的复杂性 D.方式的综合性3.提出管理过程学说和管理l4条原则的是A,法约尔 B.韦伯 C.麦格雷戈 D.德鲁克4.提出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是A.梅奥 B.西蒙 C.赫茨伯格 D.明茨伯格5.将组织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的依据标准是A.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 B.组织的规范化程度C.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 D.组织的结构与层级6.依据学校管理规律,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指导学校管理者观察和处理办学过程诸问题的行为准则,称为A.学校管理目标 B.学校管理原则C.学校管理方法 D.学校管理过程7.教育管理研究的系统科学有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即A.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控制原理 B.反馈原理、有序原理、目标原理C.反馈原理、控制原理、目标原理 D.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8.对个人、人群或现象进行调查的术语总称是A.比较研究法 B。
2017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答案
2017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答案2017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是什么,共政策概论考的是什么。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希望你们喜欢! 2017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C.系统性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B. 利益C. 关系D. 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B. 个人负责制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 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秘书B. 助手C.领导者D. 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B. 压力集团C. 行政D. 社会团体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B. 协调C. 一致D. 排斥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B.选择C. 共识D.互动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14、()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全国2018年4月公共政策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公共政策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点击查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A2. A3. C4. C5. B6. B7. C8. B9. D 10. D11. D 12. C 13. C 14. B 15. B16. C 17. B 18. D 19. C 20.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BCDE 22. ACDE 23. ABCE 24. ABCDE 25. AB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这就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来源于:一是公共权力机关具有公共性:(1分)二是公共政策处理的是公共事务:(1分)三是公共政策是以谋求公共利益为目的。
(1分)27.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倍息的重要手段;(1分)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1分)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1分)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1分)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
(1分)28.危机决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在相当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
(2分)危机决策的构成要素有:一是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1分)二是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1分)三是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1分)29.复合政策评估是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的评估,(1分)毎一项政策都有其特定的性质,而且各项政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分)因此,将一项以上的政策综合起来进行评估,能够考察政策的整体性效果,反映政府综合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2017年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4)
2017年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4)29.第40题否定表决法又被称为()。
A.淘汰投票制B.博尔达计数C.孔多塞标准D.正负表决法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0.第41题就获取资源的方式而言,政府的特征是“强制”,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互利”,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是“自愿”和( )。
A.公益B.非营利C.捐赠D.自治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1.第14题根据政治活动的不同方式,政策可以分为()。
A.中央政策B.反馈政策C.权力型政策D.妥协型政策E.博弈型政策您的答案:C,D,E题目分数:232.第15题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 )A.实事求是B.面向未来C.系统协调D.明确具体E.伦理考量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3.第16题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A.紧扣政策目标B.规划多重方案C.方案彼此独立D.方案要有创新E.方案切实可行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34.第17题制定评估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 。
A.描述评估对象B.阐述评估目的C.建立评估标准D.选择评估方法E.确定评估目标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35.第18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关联性B.主观性C.人为性D.历史性E.动态性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2此题得分: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政策试卷
关注微信公众号“自考路上”免费获取更多真题
(课程代码0031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最早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的学者是
A.洛克 B.科勒曼 C.林德布洛姆 D.梅伊克尔扎克
2.在公共组织中,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是
A.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 B.群众组织的决策行为
c.政府组织的决策行为 D.事业单位的决策行为
3.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
A.伊斯顿 B.克鲁斯克 C.拉斯韦尔 D.邓恩
4.政策工具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论题始于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本世纪初
5.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的最终实现途径是
A.政策反馈 B.利益输入 C.利益综合 D.政策执行
6.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指的是
A.政策信息 B.政策网络 C.政策环境 D.政策过程
7.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理性化被推向极致,产生了理性主义分析方法,而这种方法导致了所谓“理性虐政”,是由于过于强调
A.行为理性 B.工具理性 C.过程理性 D.价值理性
8.衡量有关政策利弊优劣的指标是
A.评估标准 B.评估效率 C.评估方法 D.评估环节
9.采取游说、宣传、捐款等方式,争取政府将他们提出的公共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以
这种方式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是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利益集团 D.咨询机构
10.原有政策的终止和服务于同样政策目标的新政策的产生是政策接续中的
A.部分终结 B.非线性接续 C.线性接续 D.政策分解
11.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中,政策的联系机制构成包括规则、工具和
A.假定 B.结果 C.过程 D.目标人群
12.决策者对各个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这种行为方式属于
A.政策论证 B.政策采纳 C.政策探究 D.政策审议
13.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
A.被动行为 B.参与行为 C.主体行为 D.客体行为
14.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是
A.互适模型 B.过程模型 C.循环模型 D.博弈模型
15.除了成本评估、需求评估、效益评估、过程评估、影响评估以外,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还有
A.单一评估 B.复合评估 C.价值评估 D.外部评估
16.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在本质上具有显而易见的
A.操作性 B.保守性 C.非连续性 D.非正式性
17.公共政策调整的首要原则是
A.渐进调适 B.理性主义 C.实事求是 D.追踪反馈
18.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是
A.问题搜索 B.问题讨论 C、阚题分板 D。
问题认定
19.政策评估中的公众热线电话投诉属于
A.研究机构评估 B.公民评估 C.大众传媒评估 D.企业评估
20.政策分析师的正确角色定位是
A.作为公共决策者的驯服工具 B.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寄生的依赖关系
C.作为公共决策者全知全能的指导者 D.与公共决策者形成共生的合作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A.无结构访谈法 B.内容分析法
C.非参与观察法 D.参与观察法
E.实地观察法
22.依据政策内容的社会领域不同,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A.政治政策 B.经济政策
C.创新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E.社会政策
23.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包括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政党组织 D.公民和利益集团
E.大众传播媒介
24.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
A.极少受到社会大众所察觉的问题
B.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C.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D.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E.存在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外的问题
25.政策合法化的内容包括
A.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B.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C.制定过程的公开化 D.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E.有关政策的法制化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政策研究的内涵。
27.简述政策网络形成的主要原因。
28.简述精英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基本命题。
29.简述政策问题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
31.试述政策分析师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32.停售站台票引发强行闯站允许进站接送老、弱、病、残、孕旅客本来是火车站的正常管理之道。
但在今年临近春节时,基于B站人流如潮的局面,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上级主管部门却决定B站从某El起停售站台票;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的亲友可办理“爱心卡”进站送人,但不能进站接人;到站旅客可通过“小红帽”帮忙搬运行李。
该规定执行的当El,出站12处等候了百余名接站者。
其中一些人是来后才得知已停售站台票,无法进站接人。
一些要接老人、孩子的接站者对此感到不满。
甚至有四五名接站者不顾工作人员劝阻,硬性闯入车站接人,场面一度较为混乱。
事后,B站临时增设了工作人员免费代接服务。
接站者须将所接乘客的车次、车厢号进行登记,然后联系在火车上的乘客,让其下车以后在车厢门口等候,车站则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将其接出。
于是,车站又恢复了正常秩序。
(1)简述确定政策目标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2)试根据这些原则,分析为什么B站停售站台票的规定会引发强行闯站?
33.取消暂住证使公民的迁徙多了一分尊严我国l954年宪法载入了迁徙自由。
但其后国务院却先后发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等规章制度。
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又规定,如果公民进入本人户籍所在地之外的城市居住,则需要办理居住地的暂住证。
暂住证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弊端。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暂住证这三个字凝结着哀与伤、怕与痛。
时隔多年,人们仍能记起,‘‘只因没有暂住证,民工在被收容途中2死1伤,,一类的新闻;一些人被相关部门随性查验暂住证,进而被刁难、被虐待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相关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则从此发现了一种利用管理哲位证的权力进行寻租的机会。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方案决定: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取消暂住证,意味着公民迁徙不再需要办理暂住证;也意味着一些人从此不能再凭借当年的那种合法权力,叫嚣乎东西,隳(hui)突乎南北。
暂住证的废除,让公民多了一份底气,多
了一分尊严。
按照中央部署,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一定有交集,比如实现迁徙更便利,享受的公共服务更平等。
要每个公民脸上都洋溢着从容,都写满尊严,取消暂住证只是第一步。
(1)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2)结合本案例,从政策终结的作用这一视角分析取消暂住证制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