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格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性
和机械性能。

石墨烯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石墨烯与其他材料结合,以期望得到更多新颖的性能。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将石墨烯与其他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形成新的材料体系。

这种复合材料不仅继承了石墨烯的优异性能,还具有了其他纳米材料的特性,因此在电子器件、储能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石墨烯与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在催化剂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石墨烯具有
大量的π共轭结构,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而纳米金属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将两者复合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次,石墨烯与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在耐磨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石墨烯具
有出色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而纳米陶瓷具有硬度大、耐磨性好的特点,二者复合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石墨烯与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石墨
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柔韧性,而纳米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成型性,二者复合后能够制备出柔性电子器件,如柔性传感器、柔性电池等,因此在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能源、材料、电子等
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相信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将会有更多的新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格结构的碳原子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热性、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

铝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铝材料在强度和硬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了克服传统铝材料的缺点,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引入石墨烯来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以优化其导热和电导特性。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将石墨烯与铝基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减轻材料的重量,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20】1.2 石墨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1. 电子器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子输运性能,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高电导率,使其成为理想的电子器件材料。

石墨烯可以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光电探测器、透明导电膜等领域,为电子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柔性电子:由于石墨烯的柔韧性和透明性,可将其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如柔性显示器、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

石墨烯材料的应用为柔性电子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石墨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其优异的性能和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对石墨烯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其应用领域,还将促进整个材料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湿法涂覆、化学气相沉积以及熔体混合等几种方法。

机械合金化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球磨或挤压将石墨烯与铝粉进行混合,使二者在微观层面有所聚集和弥散,从而增加界面结合强度。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的二维晶格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因此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器件等领域。

将石墨烯与铝基复合材料结合起来,可以在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因此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表征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有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沉积、湿法共沉淀和热压等多种方法。

机械合金化是将石墨烯和铝粉通过球磨混合,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得到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石墨烯具有高度的层间结合力,很难与金属基体充分接触,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电化学沉积法是将金属离子在石墨烯表面还原沉积得到铝基复合材料,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界面结合性能,但沉积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特定的实验条件。

湿法共沉淀是将石墨烯和铝盐共沉淀得到复合材料,虽然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石墨烯分散,但其界面结合能力有待提高。

热压法是将铝粉与石墨烯加热压制成型,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在保持石墨烯的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石墨烯与铝基体的良好结合。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等方面。

力学性能是衡量复合材料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表明,适量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指标。

导热性能是石墨烯的一大特点,将石墨烯引入铝基复合材料中可以显著提高其导热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散热性能。

导电性能是石墨烯的另一大特点,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导率,将其引入铝基复合材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有利于提高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燕绍九;陈翔;洪起虎;王楠;李秀辉;赵双赞;南文争;杨程;张晓艳【摘要】石墨烯以其优异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独特二维结构成为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纳米增强相.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结构和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广泛研究.石墨烯在铝基体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铝的界面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和冶金成型技术及其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实验表明石墨烯能够显著提高铝基体力学性能,但作者认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善微观结构和控制结合界面能够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此外,为实现工程应用,还需加强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和热、电性等物理性能研究,并突破材料的低成本、大规模制备技术.本文还基于石墨烯独特二维结构和表面状态,对石墨烯的增强增韧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期刊名称】《航空材料学报》【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14页(P57-70)【关键词】石墨烯;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力学性能;分散工艺;界面结合;增强机制【作者】燕绍九;陈翔;洪起虎;王楠;李秀辉;赵双赞;南文争;杨程;张晓艳【作者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331近些年,石墨烯作为一种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新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电子应用

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电子应用

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电子应用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因其卓越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近年来,人们发现将石墨烯与金属复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尤其在电子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涉及增强导电性能、提高器件性能和实现柔性电子器件三个方面。

一、增强导电性能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导电性能,而金属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将二者复合后,石墨烯可以作为金属材料的导电网络,从而提供更好的导电性能。

通过控制石墨烯的含量和分散性,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的调控。

这为电子元器件和热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二、提高器件性能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在各种电子器件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柔性显示器为例,常规的金属导电层常常出现折叠和断裂的问题,而石墨烯增强的金属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石墨烯的柔性和强度使得复合材料具备抗折叠和抗断裂的特性,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在智能穿戴设备中,复合材料的高导电性和柔性特性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流传输和易于弯曲的特性,使得设备更轻薄舒适。

在传感器领域,复合材料的高导电性和高灵敏度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在太阳能电池中,复合材料的高导电性可以增强电荷传递效率,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三、实现柔性电子器件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柔性和可塑性,使得其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复合材料应用于柔性电路板、柔性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可以实现更加轻薄、柔性和可弯曲的电子器件。

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优异电子性能和柔性特性相结合,将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石墨烯增强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子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通过优化石墨烯的含量和分散性,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的提升,从而在电子器件中发挥积极作用。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reinforced alumina nanocomposites)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reinforced alumina nanocomposites)

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 reinforced aluminananocomposites)Graphene nanometers are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of the thickness of a single atomic layer made up of sp2 hybrid carbon atoms, showing a series of unusua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2004, Novoselov and other [1] used tape stripping method to prepare graphene nano-chip samples and characterize 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Graphene nano piec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caused the academic circles study physics,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the great interest of scholars, the basic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graphen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2].Graphene is the most tenacious, conductive and heat-conducting material found to date. To make graphene mee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tat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12 to start the graphene flagship technology project [3], the United States also vigorously inputs, and in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as a super capacitor and has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3]. The wet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is easy to realize the bulk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and the obtained graphene has better hydrophilic and single dispersibility, which is the ideal composite materialnano-filler [4].Due to the high strength of graphene, its tensile strength can reach up to 1060GPa and how to use it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composite materials becomes a research hotspot.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enhanced with [5] andthe ceramic material, [6].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graphene nano-chip with 0.7 % quality fraction in polyvinyl alcohol increased by 76%.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Al2O3 ceramic matrix with 0.78% of the volume fraction was increased by 30.75% while the fracture strength increased by 27.20% [6]. But no reports of graphene-enhan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have been reported.Aluminum alloy has low density, high strength and good ductilit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viation,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As a structural material, how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aluminum alloy has been the main direction of its researchers. Now, use change alloy smelting method, control components, adjustment methods such as heat treatment and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in further improving of aluminium alloy performance is difficult to have a breakthrough,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In the aluminum alloy with graphite, silicon carbide, boron carbide and carbon nano-controlled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alloy become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scholars. However, the enhancement effect wa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 p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7-10]. Graphene nano has high streng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good elongation, add it to the aluminum alloy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which was formed in May is a good choice for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aluminum alloy problems.This work adopts the ball mill mixing powder, hot isostatic pressing (HIP) and hot extrusion,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the microstructure of aluminummaterial alloy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graphene nano enhanced toughening mechanism.Experi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1.1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alloy powderAluminum alloy powders (al-mg-cu) were prepared by tightly coupled aerosol, and the content of magnesium and copper was 1.5% and 3.9% respectively. Atomization medium for nitrogen (99.99%), atomizing chamber pressure is 800 pa, the temperature is 800 ℃.1.2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Graphen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from natural graphite with a purity of 99.9%.With the improved Hummers method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oxide nano powder, with hydrazine hydrate reduction of 24 h under 95 ℃, get a few pieces of graphene nano atomic layer thicknes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 [11].1.3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luminum alloy and aluminum base alloy(1) dispersing 3g graphene nanometer fragments into 3L anhydrous ethanol, the ultrasonic oscillation 1h was obtained with a homogeneous black graphene solution; (2) will be 1 kg Al - Mg - Cu alloy powder were added to the 3 l graphene solutioncontaining 0.3%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s) and 3 l (compared to aluminum alloy) preparation of anhydrous ethanol, encapsulated in ball mill pot ball mill for 24 h; (3) the ball mill of the pulp into a beaker, moved to 80 ℃ water bath pot, dry processing under the mechanical agitation to paste to dry state, moved to the vacuum drying box thoroughly dry processing; (4) the dry the powder into cylindrical aluminum coating, vacuum pressure and vacuum to 1 x 10-2 pa, after heating to 300 ~ 400 ℃, the heat preservation 2 h, after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welding sealing; (5) will seal good aluminum coating on 480 ℃ / 150 mpa / 2 h hot isostatic pressing process; (6) after hot isostatic pressing block in 400 ~ 480 ℃ in hot extrusion, extrusion ratio of 10:1, extrusion rate of 3 mm/s, extrusion pressure is 300 kn; (7) to the bar for 30 min solid solution treatment + 495 ℃ / 96 h natural aging.1.4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ingThe microstructure of materials wa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Leica),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JEOL jsm-7001)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FEI Tecnai G2 F20).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XRD). Test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n the universal stretching machine, the test temperature is room temperature, the loading dire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direction of hot extrusion, and the size of the tensile sample workspace is phi 5mm x 2.5mm.2 results and discussion2.1 structure of micronano powderThe aluminum alloy powder is a spherical or ellipsoidal particle with a diameter of d < 40 mu m. Graphene nanoparticles are feathery, translucent and thin, and radial dimensions are micrometers, with typical corrugate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aluminum alloy powder is the surface core cubic crystal structure, and no impurities like Al4N3 or Al2O3 have been seen, indicating that the aluminum alloy has not reacted with O and N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atomization. Graphene nano piece of XRD spectrum has a wide of the near 26 ° diffraction peak, that graphene nano powder is very small, th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12] the high quality of graphene nano results are same. Ball mill, aluminum alloy by spherical particles into flake structure, chip is not more than 100 microns in diameter, the thickness of a few microns, graphene sheet attached to the aluminum alloy nanoparticles surface, make the aluminum alloy particles with graphene nano piece has great interface, and fold structure of graphene nano piece be well preserved.2.2 microstructure of alkylene alloyAfter the heat treatment of aluminum alloy,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icrostructure was uniform and fine, the metallurgical quality was good, and the defects of metallurgy were not obvious. The aluminum alloy has a lamellar structur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laminar is about 3 ~ 8 micrometers. The diameter of the laminar is about 20 ~ 40 microns.HIP + hot extrusion process does not destroy the flaky structure of aluminum alloy powder. The axial microstructure re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usion deformation. The tissue is elongated to over 100 mu m in the direction of deformation, and the thickness is a few microns. The authors first observed the morphology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in graphene reinforced metal nanocomposites in TEM. Graphene nano malleable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 with the good, the two had a great combination of interface, clearly see the graphene nano 2 d thin film shape and fol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area of graphene nano size than 2 microns, that graphene nano piece without rupture in the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alloy substrate. The ball mill, hot isostatic pressing, hot extrusion and after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and so on a series of crafts, graphene nano retains the origin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presumably it still maintained the original high tensile strength.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alloy and aluminum alloyAdd graphene nano piece can improve the aluminum material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alloy, and the elongation is improved, the increase in the second phase in the study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increased from 364MPa to 455MPa and increased by 25%. At the same time,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alloy is increased sharply, from 204 mpa to 322 mpa, increase up to 58%, the increase of the amplitude is superior to other materials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enhanced effect [13].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seen in graphene nano film, not like SiC [7, 8] or [10] carbonnanotubes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plasticity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luminum alloy elongation did not decline, also slightly increases, increased to 11.80% from 11.03% alloy. Add graphene nano piece of little effects 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aluminum alloy,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particles o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graphene nano piece of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the metal substrate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arbon fiber or particles.2.4 analysis of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graphene nano-chip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ensile fracture of the aluminum base alloy rod is typical of the ductile fracture, the toughness and tearing edges are even and small, the surface of the ridges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with graphene nanoparticles. Compared with other reinforcing materials, graphene nanoparticles have different toughening mechanisms for aluminum alloy matrix. First of all, by TEM observation shows graphene nano pie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luminum alloy matrix formed a good interface, and graphene nano has * * specific surface area, which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aluminum alloy grain grew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graphene nano/aluminum alloy combined interfa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dislocation mo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and crack propagation. Second,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phene are only a few nanometers, the spacing between aluminum alloy grain size is very small, it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external force from the aluminum substrate is transferred to the graphene nano film, so the ultra-high strength of graphene nano piece could be directly used, so as to realize the high strengthof materials. Finally, because the graphene nano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easy to form a great combination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aluminum alloy matrix interface, and graphene nano piece of fold structure, make the aluminum alloy in the process of stress,Graphene nanoparticles have a process of flattening and refracture, and the graphene nanometer itself has good plasticity, so the p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is very good. This give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 the alkylene alloy material.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graphene folds determines the good plasticity of alkylene alloy. Although graphene nano reinforced aluminum allo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but there are many unknown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then we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graphene nano enhanced toughening mechanism of in-depth study.3 conclusion(1) the new aluminum base alloy 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static pressure + extrusion of ball grinding powder + heat. The introduction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did not affect the metallurgical forming of aluminum alloy.(2) the graphene nanopartic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aluminum alloy matrix and formed a good interface with the aluminum alloy matrix. The graphene nanoparticles in alkylene alloy materials retain a good original structure.(3) the addition of 0.3 %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trength of aluminum alloy. The yield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204 MPa to 322 MPa, up to 58%.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from 364 MPa to 455 MPa, an increase of 25%, while the shaping was not reduced.(4)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nano, the fold structure and a good combination with the aluminum alloy matrix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fine-grain strengthening, * * interface strengthening and shear stress transfer strengthening way.(5)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phene nanoparticles are the ideal metal matrix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悬浮液制备、机械合金法和浸涂法等。

湿法悬浮液制备是通过在铝基复合材料悬浮液中加入石墨烯来制备的,可以获得高度均匀的石墨烯分散体系,但是制备工艺相对复杂。

机械合金法是通过高能球磨、热压等方法将石墨烯与铝粉混合制备的,可以获得较高的石墨烯含量,但是制备工艺相对耗能。

浸涂法是将石墨烯溶液浸渍在铝基材料上制备的,可以获得均匀一致的石墨烯涂层,但是石墨烯含量较低。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通过石墨烯增强效应和界面反应效应来提高。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等。

石墨烯与铝基材料之间存在界面反应效应,可以有效增强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通过石墨烯的导电性来提高。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能和低电阻率,可以使得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导电材料领域,例如电池集电极、导电接触材料等。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不断优化制备工艺,提高石墨烯的分散度和含量,从而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通过优化湿法悬浮液制备工艺,可以获得更好的石墨烯分散性和相互作用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优化机械合金法制备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石墨烯含量,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研究人员还对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结构材料、导电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调控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将就石墨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以及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 正文2.1 石墨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石墨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显著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使其在高强度要求的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还能有效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石墨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导率。

石墨烯具有极好的热导性,能够有效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使其在高温应用环境中表现更优异。

石墨烯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导率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研究该材料的关键步骤之一。

目前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合金化、化学气相沉积、热压和挤压等技术。

机械合金化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通过球磨或搅拌等机械方法将石墨烯加入到铝粉中,并随后进行热压或挤压,使其形成均匀的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是将石墨烯在气相中沉积到铝基物质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复合结构。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石墨烯的厚度和分布,从而调控复合材料的性能。

热压和挤压技术是将经过预处理的石墨烯和铝粉放入模具中,经过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压制,使其形成致密均匀的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可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复合材料。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于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应用场景进行合理选择,并不断优化和改进制备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性。

0.5%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0.5%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2°年12月第44卷第12期Vol.44No.12Dec.2020 DOI:10.11973/jxgccl2020120140.5%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娄淑梅,郭广鑫,刘永强,张苹苹(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00)摘要:在变形温度330-450°C,应变速率0.01-10条件下对0.5%(质量分数,下同)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热压缩模拟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基于流变数据建立了考虑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基于动态材料学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确定了优化参数范围并选择一组优化参数进行了材料热挤压有限元模拟。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平缓的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减小;复合材料的较优变形温度为410〜430°C,应变速率为0.01-0.016,有限元模拟发现,在变形温度为420°C,应变速率为0.01s"1条件下可以挤出质量较好的复合材料型材。

关键词: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本构方程;热加工图中图分类号:TG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738(2020)12-0075-05Thermal Deformation Behavior of0.5%Graphene ReinforcedAluminum CompositeLOU Shumei,GUO Guangxin,LIU Yongqiang.ZHANG Pingping(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an271000,China)Abstract:Thermal compression simulation tests of0.5%graphene reinforced aluminum composite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onditions of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330—450°C and strain rate o£0.01—10s_1,and the thermal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was studied.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considering the strain compens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flow data.The processing map was constructed by the dynamic material model»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range was determined.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the thermal extrusion of the material was conducted with a set of optimal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u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the composite under different thermal deformation condition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 rise,then fall,and finally tending to be stable.The peak stress decreased with incre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strain rate.The optimal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composite was410—430°C,and the strain rate was0.01—0.016s_1.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extruded composite profiles had relatively goodperformance at with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420°C and strain rate of0.01s_1.Key words:graphene reinforced aluminum composite;thermal deformation behavior;constitutive equation;thermal processing map0引言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导热性好,尺寸稳定性良好等优点B,弥补了普通铝合金在强度、导热性方面的不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沉积、热压、喷涂等多种技术。

机械合金化是将经过预处理的石墨烯与铝粉进行球磨混合,然后经过热压、热处理等工艺制备而成。

电化学沉积是将石墨烯通过电解液在铝基材料表面沉积而成。

热压是将石墨烯与铝粉混合后进行热压成型。

喷涂则是将石墨烯分散在液态载体中,通过喷涂技术在铝基材料表面喷涂而成。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

二、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硬度,具有优异的抗拉伸、抗弯曲和抗压性能。

2. 导热性能: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铝基材料的导热性能,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散热性能。

3. 耐腐蚀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提高铝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4. 密封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平整度高、无毛刺,密封性好,可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密封要求的场合。

5. 其他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和减震性能,可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近年来,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迅速,不断涌现出新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方法。

从制备工艺上来看,热压技术制备的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密度、界面结合强度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喷涂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则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势,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在性能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调控石墨烯的分散度、改善石墨烯与铝基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等途径,不断提高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还有研究表明,在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引入纳米碳管、氧化铝等纳米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EVEN C, ARVIEU C, QUENISSET J M. Powder Route Processing of Carbon Fibres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68(6).
四.材料的性能——维氏硬度
但是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 的维氏硬度不增反降,当石墨烯含量为 0.4wt%时,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大幅下 降,甚至比纯铝还要低。分析原因是由 于当石墨烯添加量最多时,石墨烯的分 散变得更加困难,发生了团聚现象,复 合材料中的孔洞和裂纹缺陷最多时,复 合材料的致密度最低,残余孔隙率最高, 因此石墨烯的团聚和孔洞和裂纹的增多 均导致了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下降。
四.材料的性能——常温压缩性能
图5.4所示为纯铝及不同石墨烯含量复合材料压缩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纯铝 及四种复合材料均无明显的屈服阶段。 图5.5是屈服强度随石墨烯含量的变化图,整体来看,四种添加了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 相对于纯铝基体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尤其是石墨烯含量为0.3wt%时,说明石墨烯作为增强 体可以改善纯铝基体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行业背景


制备方法



材料的组织形貌


材料的性能


应用前景
一.行业背景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耐蚀性,优异的 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等优点成为当 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的主流。相比于传统的 陶瓷纤维和颗粒增强体,碳质增强体因为高的 导热性,低的热膨胀系数,优异的阻尼能力和 非常好的自润滑性能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 关注。然而石墨烯在金属铝中非常容易发生团 聚,严重的制约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 发展,因此寻求一种新的制备技术是发展石墨 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关键。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研究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研究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研究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研究摘要: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蜂窝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热学特性。

近年来,石墨烯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研究了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日益深入。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热学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石墨烯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石墨烯/铝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商用石墨烯和纯铝作为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拉伸试验使用万能试验机,剪切试验通过剪切装置进行,冲击试验则采用冲击试验机进行。

结果与分析:通过SEM观察,发现石墨烯在铝基体表面均匀分散,与铝形成了良好的结合。

拉伸试验结果显示,石墨烯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与纯铝相比,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提高了50%,延伸率增加了30%。

剪切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抗剪强度,剪切变形能力也有所提高。

冲击试验发现,石墨烯的引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抗冲击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讨论:石墨烯的加入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其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石墨烯与基体的优异界面结合,通过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应力,阻止裂纹扩展。

此外,石墨烯的高导热性和导电性也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结论:本文研究了石墨烯/铝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和冲击性能,并通过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知,石墨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该研究为石墨烯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验基础,也为开发新型结构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石墨烯纳米带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带图片)

石墨烯纳米带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带图片)

石墨烯纳米带增强铝基复合材料Jingyue Wang,a Zhiqiang Li,a,*Genlian Fan,a Huanhuan Pan,a Zhixin Chen b andDi Zhang a,*a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200240,中国。

b Wollongon大学工学院,Wollongon,NSW 2522,澳大利亚。

收于2011年11月12日,修订于2012年1月3日,接受于2012年1月9日网上发表于2012年1月16日石墨烯的断裂强度为125GPa,这使其成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

石墨烯纳米片(GNS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就是首次基于可行的片状粉末冶金法制备而成的,仅仅加入0.3wt.%的GNS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抗拉强度就变为249MPa,与未被增强的铝基相比提高了62%。

此次实验对GNS/Al复合材料的相关增强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片状粉末冶金;机械性能;增强机制石墨烯碳原子之间通过SP2杂化结合,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1,2] 近年来由于其具有出色的性能,例如高杨氏模量(1TPa)[3],高断裂强度(125MPa)[3],极高的导热率(5000 W m-1k-1)[4]和超高的载流子流动性(200,000 cm2V-1s-1)[5],这引起了人们对它极大的关注。

石墨烯纳米带是由几层石墨烯组成的,性能与单层石墨烯相似,但更容易制备和处理。

GNSs的性能可能显著优于碳纳米管(CNTs),并且其在电子和复合材料领域做为优良的电子组件和理想的增强体有巨大的潜力。

因此对于GNS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是石墨烯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所在[6]。

另一方面,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与传统金属和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以及更轻的质量,它(间)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行业[6]。

在过去十年,人们为了满足对结构强度和能源效率日益增长的要求[7] ,已经对CNT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NT/Al)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格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

因此,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而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则是将石墨烯与其他纳米材料进行复合,以期望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能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前景。

首先,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途径。

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化学氧化还原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溶液剥离法、化学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来制备石墨烯。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影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其次,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首先,石墨烯的高导热、高导电性能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可应用于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领域;其次,石墨烯的高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可应用于材料强化和防腐蚀领域;最后,石墨烯的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可应用于吸附材料和催化材料领域。

最后,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电子领域,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柔性电子、导电油墨和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其次,在能源领域,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光伏材料等领域;最后,在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复合材料、药物载体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综上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前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复合材料领域,石墨烯可以作为增强剂,与其他材料复合,形成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 液相混合法液相混合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首先将石墨烯悬浮液与铝粉混合,然后通过挤压、热压等工艺将混合物加工成坯料,最后进行烧结得到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 机械合金法机械合金法是通过高能球磨等机械手段将石墨烯和铝粉混合,形成混合粉末,然后通过热压或等离子热处理等方法将混合粉末加工成坯料,最终得到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该方法能够在保持石墨烯完整性的同时实现与铝的均匀分散,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3.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通过气相沉积的方式在铝表面沉积石墨烯薄膜,形成石墨烯增强的铝基材料。

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石墨烯的精确控制,制备得到高性能的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二、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1. 机械性能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强度和刚度都远远高于传统的增强材料,因此能够显著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石墨烯能显著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和抗疲劳性能。

2. 热性能石墨烯不仅具有高导热性,还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研究表明,添加石墨烯后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三、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1. 航空航天领域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能够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近年来,石墨烯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复合材料等。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研究的一个热点。

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热导率也为铝基复合材料带来了良好的导电和散热性能。

由于铝基材料的低密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与铝基材料的复合方法有很多种,如机械合金化、湿法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机械合金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球磨或挤压等机械加工过程将石墨烯与铝粉末混合,并制备成坯料。

然后,通过热处理过程进行烧结或热压等方法,将石墨烯与铝基材料进行复合。

湿法法是将石墨烯分散在溶剂中,与铝基材料进行混合,并通过溶剂蒸发或热处理等方法制备成坯料。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将石墨烯沉积在铝基材料表面,形成石墨烯覆盖层,然后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固定石墨烯覆盖层。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在力学性能方面,石墨烯的高强度和硬度可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石墨烯与铝基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也对力学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优化石墨烯与铝基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和力学性能。

在导电性能方面,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可以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研究表明,石墨烯的导电性与其覆盖程度和分散性有关。

优化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覆盖程度可以提高导电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石墨烯与铝基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调控石墨烯的添加量和分布方式,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性和
机械性能。

与此同时,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性能。

石墨烯和铝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热系数,
可以有效地提高铝材料的导热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散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使得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在汽车发动机、电子设备散热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有效地提高铝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使得复合材料在结构件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提高飞机的载荷能力和安全性能。

此外,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石墨烯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提高铝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海洋工程领域,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海水处理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能。

综上所述,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
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石墨烯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原理

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原理

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原理嘿,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原理。

说起这个,那可真是高大上的科技话题啊,不过别担心,我会尽量用接地气的方式给大家讲明白。

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石墨烯和铝合金这两个家伙。

石墨烯嘛,就是一种超级薄的碳材料,薄得就像一张纸,但它的强度却是钢的好几倍。

而铝合金呢,就是一种轻巧又结实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那么,这两位怎么就能好上了呢?其实啊,这还得归功于咱们聪明的科研人员。

他们发现,把石墨烯和铝合金放在一起,就像是把豆腐和肉包子结合在一起,既有了豆腐的细腻,又有了肉包子的口感。

具体来说,石墨烯就像是一根根超级细的钢筋,把铝合金的结构给加固了,让它在保持了轻盈的同时,还能拥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

咱们再来举个例子,就像是你去超市买水果,你可能会买一个苹果,然后发现苹果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 sticker,上面写着“有机认证”。

这个 sticker 就相当于石墨烯,告诉你这个苹果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比普通苹果更健康。

而苹果本身呢,就像是我们刚才说的铝合金,原本就很好吃。

那么,石墨烯是如何“增强”铝合金的呢?这还得从它们的微观结构说起。

石墨烯是由一个个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形蜂窝状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导电性。

当这些石墨烯碳片融入到铝合金中时,它们就像是在铝合金中插入了一根根细小的“金刚石”,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当然,这其中的原理可不只是这么简单。

在制造过程中,科研人员还会通过调整石墨烯和铝合金的比例,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

就像是做菜,调料放多少,火候掌握得如何,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味道。

总之,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石墨烯的独特结构,来提高铝合金的性能。

这个过程就像是大厨在做菜,既要懂得原料的特性,又要掌握烹饪技巧,才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

哎,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没错,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研发,正是这个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铝合金和铝基烯合金力学性能
添加石墨烯纳米片提高了铝基烯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且其伸长率也有所改善,这在第二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是首次发现。石墨烯纳米片加入明显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从364MPa提高到455MPa,增加了25%;同时合金的屈服强度也得到大幅提高,从204MPa提高到322MPa,提高幅度高达58%,其提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其他材料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13]。同时,可以看出填加石墨烯纳米片,并没有像SiC[7, 8]或碳纳米管 [10]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塑性显著下降,铝基烯合金的延伸率不但没有下降,还略有升高,由对比合金的11.03%提高到11.80%。填加石墨烯纳米片对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影响不大,对比本次实验数据已有颗粒或碳纤维增强的数据来看,石墨烯纳米片对金属基体的增强机理与普通碳纤维或颗粒有所不同。
1.4材料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光学显微镜(Leica)、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JEOL JSM-7001)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FEI Tecnai G2 F20)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万能拉伸机上测试拉伸性能,测试温度为室温,加载方向与热挤压方向一致,拉伸试样工作区尺寸为φ5mm×2.5mm。
由于石墨烯具有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可达1060GPa,如何利用其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关于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高分子聚合物[5]和陶瓷材料[6]的报道。聚乙烯醇中填加0.7 %质量分数的石墨烯纳米片,其抗拉强度提高76%[5];Al2O3陶瓷基体中填加0.78%体积分数的石墨烯纳米片时,其弯曲强度提高30.75%,同时断裂强度提高27.20%[6]。但未见关于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报道。
(4)基于石墨烯纳米片的二维、皱褶结构及与铝合金基体的良好结合界面特性,提出了细晶强化,**界面强化和剪切应力转移强化方式。
(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石墨烯纳米片是理想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填料。
石墨烯是迄今为止实验上发现的最坚韧、导电和导热最好的材料。为尽快使石墨烯达到工程应用状态,欧盟在2012年启动石墨烯旗舰技术项目[3],美国也大力投入,并且在石墨烯作为超强电容器等应用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湿化学还原法容易实现石墨烯纳米片的大批量制备,并且获得的石墨烯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单分散性,是理想的复合材料纳米填料[4]。
石墨烯纳米片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材料,其展现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物理性能。2004年Novoselov等[1]利用胶带剥离法制备出石墨烯纳米片样品,并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和物理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石墨烯纳米片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引起了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界研究学者的极大兴趣,有关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2]。
2.4石墨烯纳米片的增强增韧机制分析
铝基烯合金棒材的拉伸断口的微观形貌为典型的韧窝断裂,韧窝和撕裂棱均匀而细小,撕裂棱的表面可以清晰观察到石墨烯纳米片。与其他增强材料相比,石墨烯纳米片对铝合金基体具有不同的增强增韧机制。首先,由TEM观察可知石墨烯纳米片与铝合金基体形成了良好的结合界面,并且石墨烯纳米片具有**的比表面积,这有效阻止了热处理过程中铝合金晶粒的长大,同时石墨烯纳米片/铝合金结合界面可以有效阻止材料变形过程中的位错移动和裂纹扩展。其次,石墨烯厚度只有几个纳米,铝合金晶粒之间的间距非常小的,这更有利于外力从铝合金基体转移到石墨烯纳米片,因此石墨烯纳米片的超高强度能被直接利用,从而实现材料的高强度。最后,由于石墨烯纳米片大的比表面积,易与铝合金基体形成大的结合性能优良的结合界面,及石墨烯纳米片特有的褶皱结构,使得铝基烯合金受力过程中,石墨烯纳米片存在一个褶皱展平再断裂的过程,加之石墨烯纳米片本身具有良好的塑性,因此材料的塑性非常好。这赋予了铝基烯合金材料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石墨烯皱褶结构决定了铝基烯合金具有良好塑性。虽然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铝合金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显著,但是还有很多的未知需要进一步探索,随后我们会进一步展开石墨烯纳米片的增强增韧机制的深入研究。
1.2 石墨烯纳米片制备
以纯度为99.9%的天然石墨为原材制备石墨烯纳米片,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粉末,用水合肼在95℃下还原24h,获得几个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纳米片,制备方法与文献[11]相同。
1.3铝合金和铝基烯合金的制备过程
(1)将3g 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到 3L无水乙醇中,超声振荡1h得到均匀黑色石墨烯溶液;(2)将1kg Al-Mg-Cu铝合金粉末分别加入到3L 石墨烯溶液(制备含0.3%石墨烯的铝基复合材料)和3L无水乙醇(制备对比铝合金)中,封装在球磨罐中球磨24h;(3)将球磨后的浆料倒入烧杯,移入80℃水浴锅中,在机械搅拌下进行干燥处理至浆料至半干状态后,转移到真空烘干箱中进行彻底干燥处理;(4)将干燥的上述粉末装入圆柱形铝包套中,并抽真空至真空压强为1×10-2Pa后,加热到300~400℃,保温2h,冷到室温后焊接封口;(5)将封好的铝包套进行480℃/150MPa/2h热等静压处理;(6)将热等静压后的试块在400~480℃进行热挤压,挤压比为10:1,挤压速率为3mm/s,挤压力为300kN;(7)对棒材进行495℃/30min固溶处理+96h自然时效。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纳米粉末的组织结构
铝合金粉末为直径d<40μm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石墨烯纳米片呈羽毛状,半透明状说明厚度非常薄,径向尺寸在微米量级,且具有典型的皱褶结构特征。铝合金粉末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未见Al4N3或Al2O3等杂质相,说明雾化制粉过程中铝合金未与O、N元素发生反应。石墨烯纳米片XRD谱线26°附近有一个宽化的衍射峰,说明石墨烯纳米粉非常细小,这与文献[12]报道的高质量石墨烯纳米片结果相同。球磨处理后,铝合金颗粒由球形变为片状结构,片的直径最大不大于100μm,厚度为几个微米,石墨烯纳米片附着到铝合金颗粒表面,使得铝合金颗粒与石墨烯纳米片具有较大的结合界面,并且石墨烯纳米片的褶皱结构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3 结论
(1)采用球磨制粉+热等静压+挤压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铝基烯合金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的引入没有影响铝合金的冶金成型。
(2)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并与铝合金基体形成了良好的结合界面。在铝基烯合金材料中石墨烯纳米片保留了良,明显提高了铝合金的强度。屈服强度从204 MPa 提高到322 MPa,提高幅度高达58%;抗拉强度从364 MPa提高到455 MPa,增加了25%,同时塑形未见降低。
本工作采用球磨混粉、热等静压法(HIP)和热挤压的方法,制备铝基烯合金材料,对铝基烯合金其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石墨烯纳米片的增强增韧机制。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铝合金粉末的制备
采用紧耦合气雾化的方式制备铝合金粉末(Al-Mg-Cu),镁和铜含量分别为1.5%和3.9%。雾化介质为氮气(99.99%),雾化室压力为800Pa,温度为800℃。
铝合金具有低的密度、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结构材料,如何提高铝合金强度一直是其研究者的主攻方向。目前来看,利用改变合金熔炼方式、调控成分、调整热处理和变形工艺等方法在进一步提高铝合金性能难有突破,铝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在铝合金中填加石墨、碳化硅、碳化硼和碳纳米管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来提高合金强度成为学者们研究方向。但增强效果不尽人意,且材料的塑性大幅降低[7-10]。石墨烯纳米片具有高的强度,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延伸率,将其添加到铝合金中形成铝基复合材料,或许是解决提高铝合金强度难题的不错选择。
2.2铝基烯合金的显微组织
铝基烯合金热处理后其显微组织均匀细小,冶金质量良好,未见明显的冶金缺陷。铝合金具有片层状组织结构,片层的厚度大约为3~8微米,片层直径大约为20~40微米, HIP+热挤压工艺没有破坏铝合金粉末的片状结构。轴向显微组织保留着挤压变形特征,组织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到100μm以上 ,厚度为几个微米,成板条状,组织均匀细小。作者首次在TEM下观察到石墨烯增强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纳米片的形态。石墨烯纳米片在铝合金基体上铺展性好,两者具有较大的结合界面,清楚地看到石墨烯纳米片的二维薄膜形态和褶皱结构特征,观察区域石墨烯纳米片的尺寸超过2μm,说明石墨烯纳米片没有在铝合金烯合金基体中碎裂。经球磨、热等静压、热挤压和固溶热处理等一系列工艺后,石墨烯纳米片保留着原始组织结构特性,可以推测其仍然保持着原有高的抗拉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