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展示课反馈材料

教研展示课反馈材料
“躬身实践、悉心研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位在活动中执教的老师都努力地在课堂中展示其对新课程理念的独特理解,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力图使数学课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与代数”专题的研讨中,笔者比较强烈地感受到了以下一些特色:
第一,重视了算法的获得过程。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法则,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那么让学生怎样去获得计算的方法?新课程的理念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或合作研究,自主建构对计算问题的解决经验,在计算教学中倡导算法多样化便是一条有效的策略。卢婷老师执教的《9加几》,就比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基本理念。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交流方法,构建了自己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模型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策略。这种教学的背后是老师对学生在数学上有效发展的深刻理解和以人为本教学观的认同。同样,在陈菊娣老师执教的《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一课中,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也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教师巧妙地呈现了一组全省各地听课教师人数的统计表,请学生快速地估算出听课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这种具有比较真实的现实背景为依托的学习,触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这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关于估算教学的基本观点。
第二,重视了对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的利用。现行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淡化了那种线性的、以预设为主的、忽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而更多地关注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作为学习的材料。特级教师钟麒生老师执教的《分数的简单计算》,就十分重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各种有效信息为教学所用,当学生畅想在自己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时,激情与愉悦便会油然而生,当然,这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正如“应该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景和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规律、发现规律,提升自己的经验水平。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的《摆一摆、想一想》,以具有数学特色的操作活动为载体,深入地研究了用2颗、3颗、4颗,……9颗围棋子,在右图(略)的数位上分别可以摆出几个数的规律,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数的意义及组成的理解,更通过这样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其中隐含着的数学

规律的认识,提升了学习活动的水平,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这样的数学课,其目标在关注整合、关注发展的同时而不失数学的特质。同样,特级教师骆玲芳老师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也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去感悟数的意义,并形成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在本节课中,骆老师尤其重视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