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概述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维护人民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国民负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获得高质量、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的定义合理使用药物是指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遵从医学规范和药物说明书的用药方式,并根据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调整。
合理使用的意义1. 节约医疗资源国家基本药物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障,它的使用涉及到大量的医保资金。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可以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节约了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减轻了国民的经济负担。
2. 提高医疗质量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可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过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患者对医疗工作的信任。
3. 促进公平公正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可以避免药物滥用和滥开,确保每个患者都能按照病情获得适合的治疗药物,减少以药养医、以药谋利等不当行为的发生,促进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
合理使用的具体措施1.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清单中的药物基本药物清单是国家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专家的意见以及临床证据制定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清单中的药物。
2.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使用药物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不应自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进行药物监测,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 遵守药物说明书的用药方式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物,不要超量使用,也不要随意停药。
4. 定期进行药物监测和调整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监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
合理使用的挑战与对策1. 医患沟通不畅医患之间的沟通是合理使用药物的基础,但由于时间不足、患者对药物知识了解不足等原因,导致医患之间沟通存在一定障碍。
在此情况下,医生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同时向患者提供科学、可靠的药物信息,加强医患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接受治疗方案。
如何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管理规定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何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管理规定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药费用不断增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为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提高药物使用的效率,我国出台了基本药物管理规定。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管理规定,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加强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合理用药是基本药物管理的核心要求之一。
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作用理解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
医院应加强用药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
同时,医务人员也要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二、加强基本药物的研发,提高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基本药物是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必备药物。
政府和医药企业应加强对基本药物的研发,提高其质量和疗效。
同时,在药物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要加强监管,防止药价过高或药品质量不过关。
只有保证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用药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医疗模式,旨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利用医疗资源的效率。
医院可以结合基本药物管理规定,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明确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需药物的种类和用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重复用药,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四、加强药物供应链管理,提高药品采购效率药品的供应链管理是医院药物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加强与药品供应商和厂家的合作,建立规范的药品采购流程和库存管理体系。
合理控制药品的采购量和库存,避免过多的囤货现象,并且及时跟踪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提高药品采购的效率。
五、建立药物使用评估与反馈机制,优化用药效果药物的使用评估与反馈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用药效果评估体系,定期对各类药物的使用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用药方案,优化用药效果,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基本药物管理规定的出台为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体制及医药行业不断发展,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市面上药品价格也是参差不齐,有些贵到让人望而却步。
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我国于2009年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部分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同时,为了更好地引导人们合理用药,国家也加强了对基本药物的管理与控制。
本文从国家基本药物及合理用药方面进行探讨。
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全的基本药物目录,也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一。
目录中涵盖了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等,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及中药等各类药品。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用药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医药费用开支负担。
国家基本药物的管理与控制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文件,国家基本药物采取以下严格控制措施:•国家基本药品实行“国家组织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其中内部集中采购按照国家目录标准采购,统一供应给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一品一标识码”等信息化控制手段,全程监管,防止假药流入市场;•国家基本药物标准流程定价按照相应审批程序执行,实现了合理价格,同时缩小药品价格差距;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概念所谓合理用药,是指在遵循临床指南和经验的前提下,在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之后,按照适应症、用量和用药时间等合理概念,使患者在取得最佳疗效的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品滥用、过度和不必要等问题的药品使用方式。
药品的应用可以是外用、内服、注射等多种方式,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考虑不同的用药方式。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社会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开支等。
通过合理用药,患者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转化率和死亡率。
助推合理用药的政策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简化药品审批流程、盘活壮大基本药物市场和提高药品质量其它措施,从而逐步推进合理用药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工作。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是经过严格筛选、评价和比较,经国家医保局正式批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品清单。
其涵盖了多种药品类型,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品等。
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达到更好的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药物的使用效能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必须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意义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对于促进临床诊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临床诊疗质量。
基本药物是经过国家医保局审核通过而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治疗有效、安全、经济、易用的药物清单。
使用基本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稳定治疗费用、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和管理成本。
2.保证药品质量。
使用基本药物,能够保证患者使用的药品质量,消除了因质量问题引起的药品安全事故隐患。
同时,国家对于基本药物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的管理也更加严格,有效保证了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3.促进药品研发。
通过对基本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那些具备治疗价值、临床充足的药品可以升级到基本药物的目录中。
这样,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最终能够造福于患者,有效推动国内新型药品的研发和应用。
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原则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选择适宜的基本药物。
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严格按照治疗指南,选择适宜的基本药物。
不得在药物选择上盲目随意、草率决定。
2.根据用药指征,选择正确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规格、剂型和用法,患者应严格依据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不得私自增减药品剂量、频次或者更换规格等。
3.对于禁忌症、不良反应患者不得使用相应药品。
对于基本药物(或其他药品)的禁忌症或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或更改用药方案。
4.不得超量开药或买药。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导言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大多数患者常见疾病的使用需求,价格相对较低,且具备一定疗效和安全性的药物。
在临床实践中,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保障患者用药权益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讨论基本药物的定义、临床应用原则以及推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的措施。
一、基本药物的定义和分类基本药物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基本药物应具备疗效确切、不可替代、安全有效、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
基本药物的分类主要根据患者常见疾病的治疗需求进行,比如抗感染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等。
二、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1. 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首先应考虑疾病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基本药物。
例如,在治疗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特性、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选择抗感染基本药物。
2. 确定适宜的剂量和疗程基本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3. 合理处理多药联合应用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就需要合理处理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应尽量避免相互作用较大的药物联合应用,或者在使用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
4. 注重用药安全与副作用预防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不能忽视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临床医生应详细了解和掌握基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信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三、推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的措施1. 建立基本药物使用指南为指导临床用药,应建立基本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种常见疾病所需的基本药物治疗策略和用药原则。
指南应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确保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2. 加强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医生是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的关键人物,因此需要加强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基本药物的特点、临床应用指南、副作用预防与处理等。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基本药物制度是指将适应病情需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列入国家或地方医保目录,并通过医保支付予以保障的制度。
而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遵循临床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对患者来说最合适的药物和最合理的用法,以达到安全有效治疗的目的。
基本药物制度与合理用药密切相关。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患者在医疗保障范围内得到必需的药物治疗。
同时,基本药物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可以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能够获得经济实惠的治疗。
但基本药物制度仅仅是一种药物保障机制,而没有规定如何使用这些药物。
因此,合理用药就成为了基本药物制度落地生根的关键。
合理用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药物。
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时,应根据临床指南、药物使用指南等权威指南的建议,选择对患者来说最合适的药物。
合适的药物应满足治疗需要,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质等,以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其次是合理的用药剂量。
医务人员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过高的药物剂量可能造成毒副作用,而过低的剂量又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最新研究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再次是合理的给药途径和时间。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时间,医务人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时间。
例如,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一些药物需要随餐服用,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通过注射或静脉给药。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时间,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最后是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
当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考虑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途径,避免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医务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潜在的药物过敏史,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在医疗实践中,通过正确的药物选择、剂量控制和用药时机的合理安排,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等。
下面从药物选择、剂量控制和用药时机等方面来详细讨论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首先是药物选择。
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病因、症状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来决定。
医生应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指南和疗效证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优先选择已被广泛应用和证明疗效的基本药物,而不必盲目追求新药或高价药物。
对于少见病和疑难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可以考虑使用较少使用的特殊药物。
其次是剂量控制。
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肾功能、肝功能等因素个体化地调整。
剂量的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剂量过高则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综合考虑,参考已有的剂量推荐指南,选择适当的剂量。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乳母等,应特别谨慎使用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浓度,及时调整剂量。
最后是用药时机。
药物的用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食习惯、药物代谢特点等因素来确定。
一些药物需要在餐前或餐后半小时内服用,以增加吸收和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
一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连续使用,如抗生素的规定疗程、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特定时间段等。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地服药,避免错过用药时机或过度用药。
此外,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应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医生应告知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药物的存放方法、服药的时间和剂量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药物误用。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Phocomelia 海豹肢症
Francis Kelsey
Phocomelia 海豹肢症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时间过程:作用部位浓度滞后于血药浓度;
效应过程滞后于浓度变化过程。
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 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
药物亲和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如“反应停”事件,人比小鼠敏感60倍,比大鼠敏感 100倍,比狗敏感200倍,比田鼠敏感700倍;
药物的不良影响及用药选择
(4)药物对孕期的影响
受精后2周内 全或无 胚胎早期死亡、流产 不受影响、继续发育
受精后3-8周内
9周以后
致畸高度敏感期
形态异常, 形成畸形
功能完善期
最大效应 Emax (效能) —药物能产生的 最大作用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 _能引起50%最 氯 噻 嗪 大效应的剂量 效价强度 potency—在引起等效反应时, 剂量的比较
量效曲线
②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quantal
质反应—效应以阳性或阴性率表示
横:lgD,纵:反应频数→常态曲线
横:lgD,纵:累计反应率→对称S型
而且半数患者不能正确服用药物。
全球约有1/7 的人因不合理用药而死亡。 在我国,临床不合理用药占全部用药的 11%~26% 。
基层用药现状
药物选择不合理:抗菌药物、激素药物
药物联用不合理: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激
素、中药注射剂的联用
剂量和给药方式的不正确
溶媒选择不合理
基层用药 不合理原因
常用量 治疗量 安全范围
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

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的合理使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合理的药物使用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作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我们都应该了解和遵循基本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以确保我们的治疗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
一、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正确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频率进行治疗。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最大化治疗效果:合理用药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2. 避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3. 防止药物耐药性:合理用药还可以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保护药物对抗疾病的有效性。
二、基本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基本药物是指在医疗保健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药物,是适用于绝大多数常见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基本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基本药物应该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疾病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基本药物。
2. 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药物应具备良好的疗效,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 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基本药物的使用应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频率等。
4.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基本药物的使用应尽量控制用药数量,避免滥用药物和浪费资源。
三、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实现合理用药: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考虑:在选择药物时,需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用药方便性等因素。
3. 注意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可能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
4. 遵循用药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时,要遵循用药规范,严格按照剂量和时长进行用药。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疗效减弱或产生不良反应,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药剂

维生素A: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疲劳、全身不适、发
热、颅压增高、夜尿增多、毛发干枯或脱发、皮肤干燥 瘙痒、食欲不振、四肢痛、贫血、眼球突出、剧烈头 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维生素B1:用量过大会引起头痛、眼花、烦躁、心律
失常、水肿和神经衰弱 。
维生素D:长期大量使用就会引起低热、烦躁哭闹、惊
30.00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2010年度 2011年度 2012年度 23
各年度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表
90 80 70 60 使用率(%) 50 40 30 20 10 0
2004年 12月 2005年 6月 2005年 12月 2006年 6月 2006年 2007年 2007年 2008年 2008年 2009年 2009年 2010年 全年 2011年 全年 2012年 全年
处方管理办法
(九)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 常规用法用量使用,超剂量使用应当注明原因并 再次签名。 (十)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十一)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 完毕。 (十二)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 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 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三素一汤
抗生素 激 素 维生素 输 液
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病人抗素药物的费用占总药品费
用约 35%
抗生素使用率超过70%
国际平均值约为30%(WHO调查结果)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高达90% 联合用药比例超过5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 defined daily doses DDD )计算: 我国83家医院 2005年 86 DDD/100人/天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按照医学指导原则,正确选用、正确用药、正确用量、正确用法、正确用时的过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减少药物滥用与浪费。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对于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公众最基本临床需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确保患者接受到恰当的治疗,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治疗的复杂性,有助于药物的快速有效作用。
其次,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合理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合理用药还能够减少因滥用药物而导致的耐药性产生,防止药物滥用和误用,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药物开销,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合理用药还可以减少药物浪费,避免因药物过期或存储不当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节约医疗资源,降低社会负担。
为了实现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习惯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同时需要遵循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的最新技术标准,确保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注重药物的正确用量和用法。
在开药时,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正确的用药剂量,并按规定的用法进行用药。
遵循药物的说明书和医生的嘱咐,不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用法。
3.注意药物的合理用时。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频率,要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合理的用药时间安排。
严格按照给药时间进行用药,并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避免过度用药或用药不足。
4.注意药物的合理禁忌和警示。
一些药物存在禁忌症或潜在的不良反应,需要在用药前提前了解,并与医生沟通,避免使用对自身健康有潜在危害的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使用1

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使用引言国家基本药物是指满足全国人民基本医疗需求的药物,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科学地、有效地使用基本药物,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国家基本药物的意义国家基本药物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对于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国家基本药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包含了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使得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这些药物,满足基本的药物治疗需求。
2.降低医疗费用的负担:由于国家基本药物是经过充分的评价、筛选并确定的,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有效降低人们购买药物的经济负担,减轻人们的医疗费用。
3.促进合理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的开展需要倡导医师进行合理用药,使医师更多地使用基本药物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防止过度诊疗。
4.引导药物生产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的申报和上市审评将引导药物生产企业关注基本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促进合格药物的生产和销售。
国家基本药物的建立和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的建立和调整是经过一系列科学、公正和透明的程序进行的。
具体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申报:药物生产企业提出基本药物申报,提交相关药物信息和研究报告,包括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范围等。
申报材料需经过严格审查,满足相关要求后进入下一步骤。
2.评价:由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申报的药物进行评价,包括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费用效益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参考依据用于确定是否将药物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3.公示:评价委员会的评价结果将进行公示,以便社会公众对评价结果进行监督和意见反馈。
公示期结束后,评价委员会将综合公示结果对评审结论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的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清单。
4.调整:为了适应医疗科技的发展和人民医疗需求的改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需要进行定期调整。
基本药物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基本药物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医疗领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药物是改善健康状况和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基本药物的合理配置对于保障公众的医疗需求和促进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基本药物的定义和意义基本药物是指在特定国家或地区被确定为最重要、最需要的药物,是满足基本卫生保健需要的最低用药标准。
基本药物有着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提高药物可及性:将基本药物作为医疗资源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减轻患者的负担,保障公众的用药需求。
2.降低医疗成本: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药物,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个人和社会的负担。
基本药物价格相对较低,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药费开支。
3.保障公众健康:基本药物具备一定的疾病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保障公众健康,避免因用药不当等原因导致疾病的加重或恶化。
二、基本药物的合理配置原则为了实现基本药物的合理配置,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1.科学性原则:基本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科学依据和证据,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社会和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确保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2.适用性原则:基本药物的选择应该符合各地区的医疗需求和特点,考虑到各地区的药物供应链和用药习惯等因素,确保基本药物能够被广泛应用。
3.经济性原则:基本药物的选择应该兼顾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成本,避免用药过多或过少的情况,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4.可行性原则:基本药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其生产和供应的可行性,避免因药物稀缺或供应不足而造成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三、基本药物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实践在许多国家,基本药物已经成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国家在基本药物方面的实践经验:1.中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需求,提高药物可及性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精确筛选和定价,明确基本药物的种类和范围,有效降低了基本药物的价格,提高了基本药物的供应量。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目标

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目标药物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病人的治疗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几个目标,以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明确适应症首先,基本药物的应用必须明确适应症,即只有在明确病情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使用。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病史,合理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基本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药物,保证药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遵循临床指南其次,医护人员在应用基本药物时应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确保用药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临床指南是医学界对某一疾病或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的标准化建议,医护人员应根据指南制定用药方案,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药物组合,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三、个体化用药另外,基本药物的应用应当个体化,即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不同病人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合理搭配应用此外,基本药物的使用也需要合理搭配,即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药物组合使用。
合理的药物搭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该对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禁忌进行充分的了解,避免出现药物冲突或不良后果。
五、规范用药流程最后,基本药物的应用还需要严格遵循用药流程,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医护人员应该按照标准的用药程序进行操作,包括药品的开具、核对、配药、给药、记录等环节,杜绝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药物错误和事故。
综上所述,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目标是明确适应症、遵循临床指南、个体化用药、合理搭配应用、规范用药流程。
只有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这些目标进行用药,才能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医护人员能够牢记这些目标,时刻关注药物的合理应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 患者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情况 ▪ 药物因素:药物口味、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 ▪ 医护因素:对药物交代不清
改善药物治疗依从性方法
▪ 加强依从性教育 ▪ 改进用药计划 ▪ 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 ▪ 调动患者对于依从性的自觉性
谢 谢!
▪ 新增内容
▪ 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提出来医生必须按规范开 处方
▪ 第二对采购药品品类进行限制
▪ 第三个实施处方点评制度 。通过对医疗机构 和医师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对用药情况及 时进行干预
处方点评制度
▪ 处方点评制度的建立依据,是2007年卫生部发布实 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第六章第四 十四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 氨基糖苷类可致胎儿永久性耳聋及肾脏损害;妊娠5个 月后用四环素可致胎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骨 生长障碍;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死胎
肝功能不全者用药注意事项
▪ 既不能应用可能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又要注 意使用能被肝代谢的药物。例如:依那普利
▪ 应合理选择药物和用量,以预防药源性肝损害 的发生
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 儿童用药 ▪ 老年人用药 ▪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 育尚不完全
• 静脉给药时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 注液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输液速度
• 磺胺类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比胆红素强,应用后黄 疸病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多,可造成核黄疸
浅谈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医疗资源有限,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导致了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的健康权益,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家基本药物是指社会公共卫生需要和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所必需的药物。
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是一种倡导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的理念。
它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预防药物滥用和乱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抗性产生,保障人民健康。
首先,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药物的种类和价钱也越来越多,患者往往面临着多药治疗的压力。
然而,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可以避免患者使用昂贵的药物来替代或重复原有的治疗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花费更少的药物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其次,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药物资源是有限的,患者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可以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一些昂贵的药物被滥用或浪费。
而且,合理使用药物还可以防止患者频繁进行不必要的就医,有效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整体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还有助于预防药物滥用和乱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抗性产生。
药物滥用和乱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浪费,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和使用,避免患者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使用药物。
通过严控药品销售环节,加强对药店和医院的监管,也能有效减少药物滥用和乱用的现象。
最后,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不仅关乎公众健康,也涉及到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推广,人们将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自我健康管理。
通过控制疫苗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 患者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情况 ▪ 药物因素:药物口味、用药种类多、药物不良反应 ▪ 医护因素:对药物交代不清
改善药物治疗依从性方法
▪ 加强依从性教育 ▪ 改进用药计划 ▪ 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 ▪ 调动患者对于依从性的自觉性
▪ 主要变化
▪ 第一:法律地位提升
▪ 第二:针对性增强。除针对我们处方书写上和标准 上的问题,更多的把和合理用药方面的要求落实在 处方管理办法中
▪ 第三:加大了药学部门的责任。医疗工作是需要医 师、药师、护理完成的工作,所以处方管理办法强 调了在合理用药审核方面的作用。
新《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 ---------2007年的4月12日颁布的新《处方管理办法》
浅谈基本药物合理应用
2012.2.25
主要内容
▪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指导性文件 ▪ 合理使用药物概述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案例分析
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指导性文件
▪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 《处方管理办法》 ▪ 处方点评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是根据《国家 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基层部分编写
▪ 新增内容
▪ 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提出来医生必须按规范开 处方
▪ 第二对采购药品品类进行限制
▪ 第三个实施处方点评制度 。通过对医疗机构 和医师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对用药情况及 时进行干预
处方点评制度
▪ 处方点评制度的建立依据,是2007年卫生部发布实 施的《处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第六章第四 十四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 新生儿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某些药物的代谢酶量少、 活性低,药物消除速率减慢,T1/2延长,而且个体差 异大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 老年人在生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且同时患有多种慢 性疾病,用药种类多,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药物相互 作用和药物蓄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 肝脏代谢能力明显降低,对于一些药物分解的首关效应减低, 要注意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例如普萘洛尔可引起大脑供血 不足出现头昏、昏迷等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如副 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致畸、致突 变、致癌
பைடு நூலகம் 药动学
▪ 定义:研究药物由于体内过程以致血药 浓度随时间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并以数学公式表求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 应用药物的各种参数,这就称为药物代 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 主要目的:通过加强对处方管理,包括患者的用药和 安全,最终的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 具体工作包括5项:填写评价表、实施动态监测、实 施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格处方、干预不合理用 药。
7
处方点评主要内容
▪ 处方的规范书写(形式评价) ▪ 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内容评价)
8
处方评价表 表1
序号 处方 年龄 药品 抗菌药 注射剂 日期 (岁) 品种 (0/1) (0/1)
表3
本地区平均数
% % % % 元 分钟 秒 % % % %
% % % % 元 分钟
秒 % % %
%
合理使用药物:概述
▪ 合理使用药物定义
▪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定义、影响因素、改进方 法
▪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妇女 、肝肾功能不全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 儿童用药 ▪ 老年人用药 ▪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 育尚不完全
• 静脉给药时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 注液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输液速度
• 磺胺类药物与血浆蛋白亲和力比胆红素强,应用后黄 疸病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多,可造成核黄疸
▪ 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机体方面的因素: 生理状态、病理状态、耐受性、个体差异
▪ 药物方面的因素: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 指患者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应用服从程度,也是 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保证,不好的药物依从性 会导致疾病的急剧恶化甚至死亡,也增加了医 疗监护的费用
▪ 《处方集》总论包括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应用原则、处方 管理,各论针对疾病来选药、用药、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叙述。
▪ 附录:包括《处方管理办法》、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儿童 药物剂量计算、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 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治疗基层常 见病、多发病
新《处方管理办法》的特点 ---------2007年的4月12日颁布的新《处方管理办法》
H= I=
处方评价表
综合评价指标
本机构数
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 就诊使用抗菌药的百分率 就诊使用注射剂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通用名药品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平均处方金额 平均就诊时间
平均发药交代时间 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 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 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 有无本机构处方集和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 本药物 品种数
药品 通用 名数
1 2 3 总计 平均 %
A=
C=
E=
G=
I=
B=
D=
F=
H=
J=
处方 诊断 金额
K= L=
序号 1
就诊 时间 (分钟
)
发药交 代时间 (秒)
处方评价表 表2
处方用 药品种数
实发处方药 品数
标签标示 完整的药品数
2 3
总计
C=
D=
F=
平均 A=
B=
%
E=
G=
患者是否了解全 部处方药
合理使用药物定义
▪ 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药品 ▪ 符合他们个体需要 ▪ 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
间隔时间和疗程) ▪ 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
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药效学
▪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药物作用的双重性):药物的 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治本)和对症治疗(治标),选择 治疗药物时应标本兼治。副作用是指在治疗时出现与治疗无关 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