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1.判断题、2.名词解释、3。
简答题、4。
案例分析题、5.论述题《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一.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名词解释)社会知觉:主体对客体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过程不仅包括依据主体的社会经验对有关信息、线索进行选择、识别的知觉活动,还包括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
社会知觉是人的更复杂的认知活动.社会知觉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基础。
社会知觉是现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人际知觉、角色知觉三类。
自我知觉:即自我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觉。
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的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称“先入为主”效应或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即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
这主要表现在对熟悉的人或对象上。
晕轮效应: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社会认知偏差,指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刻板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
这种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是社会知觉的定势现象,也称社会刻板印象。
态度: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简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这是由一些性格相投、志趣相同、新年一致、情感亲近、活动与交往关系密切的个体组合而成的。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管理效率和员工工作满意度,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本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管理情境中。
二、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检验学生对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考试内容(一)个体心理与行为1、知觉与归因(1)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2)社会知觉的偏差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3)归因的概念、理论和归因偏差。
2、个性与能力(1)个性的概念、结构和特征。
(2)气质、性格和能力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职业兴趣和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3、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等。
(3)强化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群体心理与行为1、群体的概念、类型和发展阶段(1)群体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
(3)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特点。
2、群体动力(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
(2)群体规范的形成、类型和作用。
(3)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影响。
3、团队建设与管理(1)团队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2)团队建设的过程和方法。
(3)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
4、沟通与冲突管理(1)沟通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2)有效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3)冲突的概念、类型和产生原因。
(4)冲突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三)领导心理与行为1、领导的概念、本质和权力来源(1)领导的定义和与管理的区别。
(2)领导的本质和作用。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个体心理与行为1、人格与能力人格特质理论大五人格模型能力的分类与测量人格与能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2、知觉与归因知觉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社会知觉偏差归因理论与归因偏差3、学习与强化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强化的类型与效果行为塑造的方法4、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价值观的类型与影响态度的成分与改变工作满意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二)群体心理与行为1、群体的类型与发展阶段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2、群体动力群体规范与压力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群体决策的特点与方法3、团队建设与管理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团队的类型与特点团队建设的阶段与策略4、沟通与冲突沟通的类型与障碍有效沟通的技巧冲突的类型与原因冲突管理的策略(三)领导心理与行为1、领导特质理论传统领导特质理论现代领导特质理论2、领导行为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权变领导理论3、领导权力与影响力领导权力的来源权力运用的原则与策略影响力的类型与提升方法4、领导艺术与领导效能领导决策的艺术领导用人的艺术领导效能的评估与提升(四)激励理论与应用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 理论成就需要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在激励中的应用4、综合激励模式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豪斯综合激励模型5、激励的方法与策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激励与负激励员工激励的个性化方案(五)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1、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组织文化的定义与层次组织文化的特征与类型组织文化的功能与作用2、组织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步骤组织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法3、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组织变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来源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4、组织变革的模式与方法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组织变革的实施步骤组织变革的效果评估三、考试形式(一)考试方式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一、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特征的学科。
2、现代组织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指引好影响他人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影响他人为组织目标而工作。
3、管理学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主要是基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4、人们对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
5、委托管理(企业最大化)价值观是追求企业(学校)价值最大化,企业管理者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6、新行为主义的激励论提出,激励人的主要手段不仅仅靠刺激变量,还要考虑中介变量的存在。
7、归因理论提出,个体对现在和过去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
8、一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的高低是与下列四个条件有关:生理条件、思想政治条件、社会知觉条件、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9、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人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不合理的认知)。
10、高效率的团体(群体)有两个重要指标:生产指标(或工作绩效)和团体士气的指标。
1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研究在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
1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的现场实验法是指研究者结合在实验工作场所进行的,研究人员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一种研究方法。
13、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粹之一是:关于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强调要以德为先。
14、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主要包含四个成分: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角色评价。
15、心理学认为,以偏概全这是一种偏见。
16、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这三阶段为服从、同化和内化。
17、“自我解嘲”是个体心理受挫折后的非理性表现,它的表现形式为合理化。
18、团体规范是在暗示、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19、人际之间的正式沟通网络,链式(沟通)网络是一个逐级传播、纵向的沟通网络。
二、单项选择题1、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具有“先思考后行动、思考多行动少、按照自己标准做事,”的这种管理者的气质类型划分为是( B )。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一、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
2.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直接反应的过程。
3.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它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4.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企业取得更高的绩效。
5.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群体的构成条件包括:明确的成员关系、一致的群体意识、共同的行动能力、持续的互动关系。
8.冲突是组织中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根据对组织的不同作用将冲突分为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9.团队精神的铸造会受到领导、共同的愿景、沟通和交流、激励机制、潜规则的影响。
10.组织文化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全员性原则、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独特原则、适应性原则。
11.组织变革的两种经典模式是激进式变革和渐进式变革。
P16212.人际关系的改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优化组织风气、重视培训工作、制动合理政策、改善领导作用与及时调节帮助。
P18313.企业要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EAR循环是指心理契约的建立、调整和实现的过程。
P19414.人员招聘的心理效应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应聘者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一突出的特点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而其他素质的信息被忽视。
15.绩效评估可以分为效果主导型、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三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答: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生理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管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沟通答: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管理心理学及其研究内容、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又称为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因此研究对象是人,尤其是企业的人。
研究内容是企业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梅奥的霍桑实验的内容,其所得出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内容。
霍桑实验是1924年始由梅奥教授等主持,主要研究关于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以及谈话试验四个方面。
其得出的人群关系理论内容是: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而士气取决于家庭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人与人的关系;在企业中存在某种“非正式群体” ;领导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平衡正式与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社会需要。
2.了解工业心理学、群体动力理论、社会测量学。
工业心理学:斯特恩--冯特学生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尽可能有最好工人、最好工作、最好效果群体动力理论:勒温人的过去现在的内在外在心理力场。
B=f(P . E)人的行为时个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或结果。
社会测量学:莫雷诺填写问卷法,表达好感反感。
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西方管理中的四种人性假设的观点及其管理主张和措施。
(1):经济人:企业里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人生来懒惰,总想少干些工作;没雄心、不喜欢负责任;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感性;缺乏自制能力。
管理与作业必须分开,并运用严格的管理制度,X 理论。
(2):社会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追求金钱,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技术发展使人从工作社会关系去寻找乐趣与意义;工人对同事社会影响力更重视;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满足程度改变。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管理心理学概述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二)个体心理与管理1、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的概念和特点气质、性格和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2、个体的知觉与决策知觉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社会知觉的偏差及其在管理中的影响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工作动机与激励工作动机的概念和类型激励的理论和方法激励在管理中的应用(三)群体心理与管理1、群体的概念和类型群体的定义和特征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和联系2、群体动力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群体规范和压力的作用群体决策的特点和方法3、团队建设与管理团队的概念和特点团队建设的步骤和方法团队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四)领导心理与管理1、领导的概念和类型领导的定义和本质不同类型领导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领导理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评价新型领导理论的发展3、领导艺术与领导效能领导决策、用人和沟通的艺术领导效能的评估和提升(五)组织心理与管理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组织文化的功能和建设2、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组织变革的模式和策略组织发展的方法和技术3、组织中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压力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三、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二)题型1、名词解释:考查学生对管理心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管理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简单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3、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管理心理学重要理论和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行为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及考试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略”、“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略: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科学管理运动(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四)群体动力理论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以人为本(二)以德为本(三)中庸之道(四)无为而治五、管理心理学研究(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当代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特点(二)研究的热点问题(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中国古代人性假设与管理(一)人性无善恶假设(二)人性善假设(三)人性恶假设(四)人性善恶混合假设(五)人性自然假设(六)性三品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与管理(一)经济人假设(X 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 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 理论)三、人性假设理论的新观点(一)文化人假设(Z 理论)(二)决策人假设(三)学习人假设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2、管理心理学的组成部份3、霍桑实验4、X 理论5、Y 理论6、权变理论7、开放式组织理论8、战略管理理论9、个案研究10、问卷研究11、相关研究12、实验研究13、发展研究14、测量信度15、测量效度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人群管理理论3、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4、我国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霍桑实验的实践意义4、X 理论的人性假设5、Y 理论的人性假设6、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7、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应用8、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工作中的社会知觉(一)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二)员工对管理者的知觉(三)员工对员工的知觉(四)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觉(五)工作者的自我知觉三、管理情景中的社会知觉偏差(一)第一印象(二)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四)定势效应四、归因(一)归因的概念(二)工作情景中常见的归因偏差五、工作中的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二)印象管理的过程(三)印象管理的策略一、动机(一)动机的概念(二)与管理相关的动机二、激励(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机制三、动机激励的内容理论及其应用(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尔德弗的 ERG 理论四、动机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应用(一) 弗洛姆的动机期望理论(二)波特—劳勒动机模型五、当代动机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二)目标设置理论六、动机激励理论的发展一、人格(一)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概念(二)人格与组织管理的关系(三)人格与个人职业管理的关系(四)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二、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职业人格测量发展简述(二)大五人格特质(三) MBTI 职业倾向测试(四)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五)俄耳甫斯职业人格量表(六)人格测试结果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三、态度(一)态度的概念(二)态度的成份(三)工作态度的类型(四)态度的测量四、态度在管理中的功能(一)调整功能(二)自我保护功能(三)表现价值功能(四)增进工作知识功能五、如何改变态度(一)态度转变的难易程度(二)在积极参预活动中转变态度(三)群体规范与态度的改变(四)宣传与态度改变六、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一)采用人职匹配的方法招聘员工(二)让工作更为柔性化(三)增加沟通的机会(四)重视培训和选拔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学术背景(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一)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背景(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三)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变量的关系三、乐观主义(一)乐观主义的研究背景(二)乐观主义的定义(三)乐观主义的测量(四)工作中的乐观主义四、希翼(一)希翼的定义(二)希翼对应对挫折的作用(三)希翼的测量与研究(四)希翼在管理中的应用五、自尊(一)自尊的定义与特点(二)自尊的提高及在管理中的运用六、自我效能(一)自我效能的哈依(二)特质性自我效能与普通性自我效能(三) 自我效能的影响(四)自我效能的来源(五)自我效能在管理中的应用1、社会知觉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刻板印象6、定性效应7、归因概念8、能力概念9、职业人格概念10、工作价值概念11、态度概念12、组织承诺13、工作满意感14、组织承诺15、工作激励的含义16、决策及其过程1、自我知觉2、社会知觉的范围3、印象形成的效应4、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5、印象整饰的概念、作用和策略。
管理心理复习大纲(公选开卷-专业闭卷考试用)
(公选)或(专业)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一.全书共11章,其中第1、2、3、6、8、9、10章为重点章,考试包含全部题型与知识;第4、5、7、11章为非重点章,考试题型主要是是非题与选择题等灵活理解的知识内容;二.应掌握的基本概念:第1章-- 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第2章-- 泰勒制、例外原理、官僚模型、管理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霍桑实验、霍桑效应第3章—经济人、社会人、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第6章—动机、需要、目的、目标管理、激励、双因素、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期望值(Eia、Eej)、效价(Vit、Via、Vej)、关联性(工具性效佳)、强化职业倦怠工作态度(满意度、参与)心理契约组织承若第8章—团体、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社会助长作用、社会顾虑倾向、从众、凝聚力、士气、意见沟通、遗憾值、效用、效用曲线、沟通网络、团体人际关系、团体决策、竞争、冲突、第9章—组织、组织结构、科层结构、管理幅度、组织部门化、组织职能化、组织发展、工作设计、组织设计、组织气氛、组织形象、CI战略(MI、BI、VI)第10章—领导、领导体制、领导结构、领导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情势理论、LPC测量三.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第1章---1.管理传统智能与现代职能、管理的两个主要系、工业心理学发展阶段、管理心理学的内容;2.管理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工业心理、行为科学)的关系?第2章---1.法约尔的管理职能、科学管理原理的三部分内容、霍桑实验的阶段、各种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2.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与现代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特点?第3章-- 1. .四种人性假设与对应的管理理论、2.评述一种人性假设及其管理理论?3.人性假设的新进展及其主要观点。
第6章-- 1.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人类动机的特性与对应的机能、波特的六种目标属性、人类需要的特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奥德弗的需要层次、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激励行为纠正理论、托尔曼与赫尔的行为模型2.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有哪些环节?3.激励应遵循哪些原则?4.应用激励理论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8章-1.团体种类、影响团体效率的独立(基本)变量、中间变量、结果变量、沟通的基本要素、正式沟通网络的形式、非正式沟通的形式、非确定条件的决策准则、2.什么是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二者的联系与区别?3.什么是团体凝聚力?影响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士气?影响因素有哪些?5.沟通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善?6影响人际关系障碍的因素有哪些?柔和改善?7.什么是团体冲突?怎样协调冲突?第9章-- 1.两钟组织观的比较、动态平衡组织改革观的四个特性、组织的结构形式、组织部门化的依据、组织结构内容的5个部分、组织改革的动力与阻力、霍曼斯的社会系统五种成分、组织改革的4个目标、哈尔品的教师行为变量及校长行为变量、组织改革的基本环节2.什么是组织发展?组织发展的内容有哪些?3.什么是组织气氛?影响因素有哪些?4.什么组织文化?如何加强组织文化建设?5.什么组织形象?形象评估有哪些主要项目?6.什么是CI战略系统?CI 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第10章:1.领导的基本功能、领导的主要角色功能、西方与中国领导体制发展的阶段、权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因素、费德勒权变理论的情境因素、主要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评估与考核的作用。
《教育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理解教育管理心理学是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三大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解教育工作者、教育领导和教育组织的含义。
把握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范畴及教育管理心理学的任务,理解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掌握几种常用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管理学研究实践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2.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第三节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调查法(四)测验法(五)个案研究法(六)行动研究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识记: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的含义。
2.领会:(1)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二)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1.识记: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2.领会:(1)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2)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识记:(1)观察法的含义、分类;(2)实验法的含义、分类;(3)调查法的含义、分类;(4)测验法的含义、信度的概念、效度的概念;(5)个案研究法的含义、分类;(6)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2.领会:(1)观察法的含义及使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2)实验法的优越性;(3)问卷调查法的特点;(4)测验法的特点;(5)个案研究法的特点;(6)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3.应用: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本章重点、难点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docx
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基本问题1、行为的类型:自然的行为一不自然的行为(连贯和美)好的行为一一坏的行为(价值判断)高效率的行为和低效率的行为(目的性、逻辑性、主观改造、遵循自然规律)2、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1)心理决定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行为选择。
2)心理决定行为的逻辑性;真实稳定的心理决定行为逻辑的稳定和真实。
3)语言是表达心理的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语言是心理与行为的桥梁。
4)行为控制是心理倾向的建立与保护。
3、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行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是管理目的下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控制。
'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4、管理心理学「个性心理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 I心理倾向(态度、价值观、需要)I群体行为与心理5、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和实验(梅奥的霍桑实验)2、体验和实践(体验一反思)6、霍桑试验(1924——1927):(详见管理心理学课本第8页)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态度实验霍桑实验得岀的结论是:1)认识“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的因素。
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正式群体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4)新型领导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
心理过程1、知觉的定义:个体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赋予意义。
(必考,原文背诵)知觉的意义:知觉和现实是不一样的;行为根据的是知觉知觉的特征(理解为主):晕轮效应(单一印象导致整体印象)一单纯、幼稚、天真的人选择性知觉(看时装时)对比效应刻板印象(世故者易犯此错误)心理投射2、归因理论:对个体行为的判断取决于对个体行为的归因解释。
归因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意义:不同的归因,态度不同。
归因取决于三个因素:一致性(和他人相比)、一贯性(和过去相比)、区别性(和同一个人做其他事情相比)归因失真——自我服务偏见3、情感(态度体验)的分类:心境:微弱' 持久的情感状态。
学校管理心理学考试大1
学校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2012-寒假考试)第一章学校管理心理学概述1、<管理心理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企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誉为想“工业心理学之父”的闵斯特伯格,在哈佛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他的名著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3、人际关系学(即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者是梅奥,他进行了为期5年的“霍桑实验”。
梅奥创立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其要点有:1】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物质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的影响。
2】生产效率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
(而士气又取决于两个要素:职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3】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霍桑实验证明,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情感等的作用下形成的,它有自然形成的规范或惯例以及领袖人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成员的行动。
因此不能忽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4、人际关系理论创立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开拓了现代管理的新层面,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如它过多的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而忽视群体动力学中的其他因素,对人的心理并未做全面、深入的分析,相对片面的强调职工的满意感等。
尽管如此,它的问世,进一步开阔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有关的研究内容,为相对成熟的管理心理学的降生注入了催产素。
5、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科学>定义:运用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的实验和观察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的科学。
7、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1960年出版了名著《管理理论X或Y的抉择------企业的人性面》。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1、(P98)性格发展的因素:(1)生理性因素: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2、(P101)性格与管理(很可能考案例分析):(摘自PPT)李胜是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技术部难得的人才。
在公司的几年中,他设计开发的软件为公司占领国内市场40%的市场份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公司决定任命他为技术部经理。
李胜上任后,仍继续沉迷在他的专业领域中,尽力避免自己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一开始,技术部人员都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但不久,问题就出现了:第一,他迷失在自己专业领域找不到出路了;第二,技术部人员如同一盘散沙,他觉得无从管起;第三,技术部内部产生了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有些还牵扯到他本人。
问题:1、为什么李胜上任后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2、作为公司领导,应如何使用李胜这种人?3、公司领导在用人问题上有何失误?应该怎样做?3、(P106)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4、(PPT)能力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1)合理招人,量才录用2)能岗(职)匹配,避免错误倾向3)团队建设,能力互补4)注重能力培养5)发挥人的能力、挖掘人的潜能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机制5、(P12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
6、(P129)麦克力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情谊需要7、(P174)目标管理的主要经验和做法:(1)坚持职工参与制定目标(2)坚持个人目标与总目标结合(3)坚持激发职工达到目标的责任感(4)坚持“目标=权利”的原则(5)坚持自我评价8、(P224)激励理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3)过程型激励理论(4)综合激励模式理论9、(P256)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区别:①产生方式不同②职责职权不同③管理形式不同④领导效率不同10、(P263+PPT)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1型方式—“贫乏型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行为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及考试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导论考核知识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一)科学管理运动(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四)群体动力理论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以人为本(二)以德为本(三)中庸之道(四)无为而治五、管理心理学研究(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当代管理心理学进展的特点(二)研究的热点问题(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人性与管理一、中国古代人性假设与管理(一)人性无善恶假设(二)人性善假设(三)人性恶假设(四)人性善恶混合假设(五)人性自然假设(六)性三品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与管理(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三)社会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三、人性假设理论的新观点(一)文化人假设(Z理论)(二)决策人假设(三)学习人假设考核要求(一)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2、管理心理学的组成部分3、霍桑实验4、X理论5、Y理论6、权变理论7、开放式组织理论8、战略管理理论9、个案研究10、问卷研究11、相关研究12、实验研究13、发展研究14、测量信度15、测量效度(二)领会: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人群管理理论3、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4、我国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三)应用1、霍桑实验的实践意义4、X理论的人性假设5、Y理论的人性假设6、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7、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应用8、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第二部分个体心理与管理考核知识点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管理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工作中的社会知觉(一)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二)员工对管理者的知觉(三)员工对员工的知觉(四)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觉(五)工作者的自我知觉三、管理情景中的社会知觉偏差(一)第一印象(二)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四)定势效应四、归因(一)归因的概念(二)工作情景中常见的归因偏差五、工作中的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概念(二)印象管理的过程(三)印象管理的策略第四章动机、激励与管理一、动机(一)动机的概念(二)与管理相关的动机二、激励(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机制三、动机激励的内容理论及其应用(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二)尔德弗的ERG理论四、动机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应用(一)弗洛姆的动机期望理论(二)波特—劳勒动机模型五、当代动机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二)目标设置理论六、动机激励理论的发展第五章人格、态度与管理一、人格(一)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概念(二)人格与组织管理的关系(三)人格与个人职业管理的关系(四)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二、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职业人格测量发展简述(二)大五人格特质(三)MBTI职业倾向测试(四)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五)俄耳甫斯职业人格量表(六)人格测试结果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三、态度(一)态度的概念(二)态度的成分(三)工作态度的类型(四)态度的测量四、态度在管理中的功能(一)调整功能(二)自我保护功能(三)表现价值功能(四)增进工作知识功能五、如何改变态度(一)态度转变的难易程度(二)在积极参与活动中转变态度(三)群体规范与态度的改变(四)宣传与态度改变六、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一)采用人职匹配的方法招聘员工(二)让工作更为柔性化(三)增加沟通的机会(四)重视培训和选拔第六章积极心理学与管理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学术背景(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一)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背景(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三)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变量的关系三、乐观主义(一)乐观主义的研究背景(二)乐观主义的定义(三)乐观主义的测量(四)工作中的乐观主义四、希望(一)希望的定义(二)希望对应对挫折的作用(三)希望的测量与研究(四)希望在管理中的应用五、自尊(一)自尊的定义与特点(二)自尊的提高及在管理中的运用六、自我效能(一)自我效能的哈依(二)特质性自我效能与一般性自我效能(三)自我效能的影响(四)自我效能的来源(五)自我效能在管理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一)识记:1、社会知觉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刻板印象6、定性效应7、归因概念8、能力概念9、职业人格概念10、工作价值概念11、态度概念12、组织承诺13、工作满意感14、组织承诺15、工作激励的含义16、决策及其过程(二)领会1、自我知觉2、社会知觉的范围3、印象形成的效应4、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5、印象整饰的概念、作用和策略。
6、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7、工作价值取向的实践意义8、激励的内容理论9、激励的过程理论10、工作激励策略11、员工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三)应用1、员工职业人格、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测量2、有效的工作激励方式第三部分群体心理与管理 考核知识点第七章群体行为与管理一、群体的涵义与类型(一)什么是群体(二)群体的类型二、群体发展(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二)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三、群体结构(一)群体角色(二)群体规范(三)地位(四)群体凝聚力四、现代工作团队(一)团队与群体的区别(二)团队的类型五、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一)如何创建与管理有效团队(二)如何消除团队的社会懈怠行为第八章情绪、压力与管理一、情绪(一)情绪的概念(二)情绪的行为特点(三)情绪的功能二、情绪管理应用研究(一)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与工作态度的关系(二)情绪劳动与管理三、压力(一)压力的概念(二)压力的来源四、压力体验和压力影响(一)压力体验及其个体差异(二)压力的影响五、压力的管理策略(一)压力的个人管理策略六、员工援助计划(一)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与发展(二)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三)员工援助计划的常用方法第九章冲突与管理一、冲突的概念(一)冲突概念的发展(二)冲突的定义二、工作冲突的类型(一)建设性冲突与破坏型冲突(二)人际冲突(三)个人冲突三、工作群体冲突产生的原因(一)工作群体冲突的人口变量原因(二)工作群体冲突的工作变量原因(三)冲突团队的特征四、群体冲突的影响与后果(一)群体间冲突对团队的积极影响(二)群体间冲突对团队的消极影响五、冲突的应对策略(一)托马斯五因素冲突应对策略模型(二)布朗三维度冲突应对策略模型六、组织内部冲突管理(二)冲突管理与绩效(三)有效管理冲突的方法第十章沟通与管理一、沟通(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过程(三)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沟通媒介(一)沟通媒介的选择(二)面对面沟通(三)电话口头沟通(四)私人书面沟通(五)正式书面沟通三、非言语沟通(一)非言语沟通的特征(二)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四、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的障碍(二)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因素五、组织沟通(一)组织沟通的类型(二)组织沟通网络六、有效沟通的艺术(一)说话者的沟通艺术(二)听话者的沟通艺术第十一章领导与管理一、领导(一)领导的定义(二)领导者与管理者二、领导特质理论(一)传统特质理论(二)现代特质理论三、领导行为风格理论(一)依阿华领导行为风格研究(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风格研究(三)PM理论和PM领导行为量表(四)管理方格理论四、领导权变理论(一)有效领导者权变模式(二)情境领导理论五、领导技能理论(一)凯兹的领导技能理论(二)威坦和卡梅伦的领导技能理论六、现代领导理论的新观点(一)领导归因理论(二)魅力领导理论(三)变革型领导理论考核要求(一)识记:1、群体动力概念2、内聚力概念3、群体决策概念4、团队管理概念5、内聚力概念6、团队气氛概念7、团队绩效概念8、团队效能感概念9、沟通概念10、沟通理论11、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12、冲突概念13、冲突理论14、冲突管理策略15、群体冲突概念16、领导行为定义17、权力理论18、领导特质理论19、领导行为理论20、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21、管理决策概念22、组织结构概念24、组织体制概念25、组织模型26、工作设计步骤27、组织文化概念(二)领会1、群体理论与发展阶段2、群体内聚力的作用3、群体决策过程4、团队的理论5、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6、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7、沟通理论8、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9、组织沟通过程10、冲突理论与策略11、冲突管理策略12、群体冲突管理过程1、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2、权力理论的内容3、领导特质理论的内容4、领导行为理论的内容5、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的内容6、管理决策概念8、组织设计概念9、组织体制概念10、组织模型的内容11、工作设计步骤12、组织文化概念(三)应用1、掌握群体决策过程,学会群体决策2、研究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的关系3、谈判策略和技巧4、有效沟通途径或方法5、设计组织模型6、开展组织文化7、分析组织体制8、分析领导行为类型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
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或使用答卷纸答题。
2.试卷内容比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各占20%,其他部分各占15%。
3.试卷题型比例:填空题20%,名词解释题占20%,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40%。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30%、50%、20%Ⅳ指定教材1.王晓钧主编:《管理心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9.Ⅴ.题型示例一、填空题:(每一空格2分,共20分)1、经济人的假设理论又称为理论。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管理心理学2、行为三、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归因理论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