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0df47683c4bb4cf7ecd1ec.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通过计算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教法:自主探究、练习法学法指导:引导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茶水、糖水等都有浓淡之别,你们可采取哪些方式区分它们的浓淡?实验室里的溶液能否品尝?所谓的浓和淡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来一起探究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看活动天地: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引言】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提问】1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15%什么意思?【判断】1、将1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
2、20g氯化钠放在3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40%。
3、从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克溶液,则这1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
例题:求将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g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g+90g=10%答: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练习】:1、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某温度时,蒸干40g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练习】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计算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食醋中含有乙酸多少克?【例题】某温度时,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溶液蒸发得到5g氯化钠,求该溶液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977e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f.png)
(2)在实验室中,现有10mL 2mol/L的盐酸溶液,请设计实验步骤,将其稀释至0.1mol/L。
3.探究性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与溶液浓度相关的例子?请举例说明;
(2)讨论: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何影响?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掌握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并准确计算所需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3.能够运用浓度公式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溶液稀释和浓缩的原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4.拓展阅读: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如滴定、折光率法等,并总结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5.实验报告:
根据课堂上进行的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讨论。
1.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表达准确;
2.实践应用题和探究性问题需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解答;
5.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索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
2.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浓度计算方法的掌握:浓度计算涉及公式运用和数据处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能感到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_教案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_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25716c19e8b8f67d1cb92e.png)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重难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茶水、糖水等都有浓淡之别,你们可采取哪些方式区分它们的浓淡?实验室里的溶液能否品尝?所谓的浓和淡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来一起探究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看活动天地: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提问:1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15%什么意思?判断:1.将1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
2.20g氯化钠放在3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40%。
3.从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克溶液,则这1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
例题:1.求将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常常用到的溶液(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祛痰止咳剂…),我们使用到的这些溶液都是配制出来的。
展示图片:这是我们学过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流程。
这里以10%NaCl溶液100g的配制为例,复习一下其配制步骤。
(有3步,第一步是?…)展示图片:要把这些瓶里的药品取出一些来,是称取方便,还是量取方便?生:量取方便(所以厂家已经把刻度在这些瓶子上刻上去了,我们用时只要量取几小格就可,挺方便)师:既然量取溶液更方便,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跟溶液体积有关的浓度表示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师:请同学们回忆写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今天就由同学们亲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想不想?任务布置:现组织培养室急需100mL 1mol/L的Na2CO3(相对质量:106)溶液。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a096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2.png)
9.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10.结合学科竞赛、科学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2.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讲解计算部分时,要适当放慢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容易出现依赖心理,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提高团队协作效果。
4.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较弱,教师应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结束时,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总结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强调溶液配制、稀释和浓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体现。
5.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任务。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问题,以便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
3.分析溶液配制、稀释和浓缩的原理,讲解相关的计算步骤。
4.强调溶液组成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如单位转换、数据的准确无误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4f96497cd184254b3535a5.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1课时: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定量研究化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切入点: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1)两杯同样多的水中分别溶解一匙白糖和两匙白糖,哪一杯糖水更甜?(2)两杯不等量的水中分别溶解一匙白糖,哪一杯糖水更甜?在回答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溶液的组成可用溶质、溶剂的量来定量表示。
进而再利用活动天地引导学生推导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要通过简单的说明,帮助学生认识溶质质量分数只是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中的一种。
然后以10%的食盐水为例,说明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再通过例题进行有关公式的简单计算,可在例1前,补充求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通过有代表意义的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作业必做题1、关于100克5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0克水中溶有5克氯化钠B、5克氯化钠溶于95克水中C、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20D、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9:12、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下列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A.溶质:溶剂=1:10 B.溶质:溶液=1:10C.溶剂:溶液=10:11 D.溶质:溶剂=1:93、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计算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食醋中,含有乙酸多少克?4、用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A.100g B.200g C.400g D.800g选做题1、现有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使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哪些方法?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100克20%的某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可采用的方法是()A.100克水B.增加50克水C.加入200克5%的该溶液D.加入100克5%的该溶液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9c51e38902768e9950e73853.png)
第三單元第二節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學習目標】1、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品質分數,能進行溶質品質分數的簡單計算。
2、瞭解溶液組成表示方法的多樣性。
從含義和數學運算式上理解溶質的品質分數,3、學科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
例如:解決溶質品質分數的有關計算時,需要用到一定的數學知識,有時還需要用到物理知識等。
【學習重點、難點】理解溶液組成的含義及有關溶液中溶質的品質分數的計算。
【知識鏈接】1、溶液的品質=()+()2、溶質的品質指的是(溶解的品質、溶解的與未溶解的品質和)3、溶液的體積等於溶質的體積與溶劑的體積之和嗎?為什麼?【導學過程】一、問題預設: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常碰到溶液的“濃”或“稀”的問題。
例如,使用農藥時,太濃了可能傷害農作物,太稀了則達不到殺蟲效果。
這就要求瞭解溶液中溶質的確切數量,以便掌握。
如何定量的表示一杯溶液的組成呢?二、合作探究:你能說出下列各組溶液中哪一個更濃嗎?為什麼?定量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將第四組中溶液的溶質品質分數全部算出來。
【練習一】一定溫度下,將10g某物質放到43g水中,發現該物質有3g沒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質品質分數是多少?三、交流展示1、【自學】請各小組同學閱讀課本71頁例題1,在明確解題方法的同時思考:你認為解答此類題目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練習一】1、200g 15%的食鹽水中溶質和溶劑的品質分別是多少?2、配製400g 25%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固體多少克?【課堂檢測】1、從50g15%的硫酸銅溶液中取出10g,則這10g溶液的溶質品質分數是()A、10%B、20%C、30%D、15%2、下列對於100g5%的氯化鈉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鈉B、5g氯化鈉溶解在95g水中C、溶液中氯化鈉和水的品質比是1:20D、溶液中水和溶液的品質比是9:103、某醫院需配製溶質品質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1000g需要將g 醫用氯化鈉溶解在ml的蒸餾水中。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3a3f8f524ccbff021841f.png)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格式及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烧杯、玻璃棒、氯化钠、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投影:美丽而神奇的水域——死海。
提问:你们知道“死海不死”的原因吗?这其实与海水中盐的多少有关,我们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展示目标,指导自学】多媒体出示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其含义。
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活动天地】1.称取8克蔗糖加到烧杯中。
再加入40ml 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2.称取10克蔗糖加到另一烧杯中。
再加入50ml水,搅拌,使蔗糖溶解。
提问:生体验情境并生回答:因为海水中的盐分高。
如果有机会去死海去旅游该多好呀!生大声读出目标。
生实验,并上台体验糖水的甜度。
积极回答:一样甜,因为水多糖多。
交流、讨论,将思路写下来。
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几种方案我们不能一一去做,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好不好?那你们想做哪两个?师:今天老师只给大家准备了食盐、蒸馏水、和20%的食盐水。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演示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
演示搅拌液体的操作方法。
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师:好了,绝大多数小组已经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最后,让我们把配制的溶液装入一只试剂瓶中,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你认为,标签上应该注明什么内容?总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阅读课本,了解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1.计算配制5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师生交流,教师点拨)需要食盐的质量:50g×16%=8g需要水的体积:50g-8g=42g 即42ml2.称量8g食盐倒到烧杯中3.量取42ml水倒到烧杯中,搅拌加速溶解。
鲁教版九上化学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设计
![鲁教版九上化学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5decbbba0d4a7302763afb.png)
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方法: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教学手段:分组实验、及时练习教学过程: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实验天地: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做实验并讨论下列问题:1、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2、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3、若溶质的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4、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从活动入手,使学生首先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溶剂的量来表示。
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困难,这些有意识训练对学生学习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讲解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首先明确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溶质质量分数。
将公式应掌握清楚,但不能死扣概念。
启发学生讨论,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对于概念的理解应到位,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
还可适当介绍体积分数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溶液的配制活动天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与同学合作,配制150克16%的氯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正反两个方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
讨论实验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2、称量和量取所需的溶质和溶剂;3、把溶质溶解在溶剂中;4、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
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量的准确性。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469c26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8.png)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价
1.评价学生在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
2.关注学生在溶液配制和计算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配制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提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点评,强调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明确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以及溶液的配制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拓展
1.开展溶液配制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
2.关注学生在溶液配制和计算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是学生在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制备方法等知识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概念,以及溶液的配制和计算方法。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新版)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a847d35ef7ba0d4a733b72.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运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情境创设】:同学们在生活中已有溶液浓稀的概念,如一杯糖水很甜(比较浓)或不够甜(比较稀),这个“浓”“稀”是不精确的。
精确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在生活和科研中是非常重要的。
某品牌果汁饮料的标签,果汁含量≥20%,请问20%的含义是什么?【预习导学】: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⑴、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变浓还是变稀)?⑵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⑶若溶质的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⑷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诱思】:因此,我们用溶液组成来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它的具体含义是指溶质和溶液之间量的比值。
溶质和溶液的量选用不同单位溶液组成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我会表达】: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2. 数学表达式:【想一想】: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注意的问题:表达式中有三个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这个式子可……【我会计算】(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2.8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思考】: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质质量是多少?如何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选种,如配制150kg质量分数为16%食盐溶液,需食盐和水多少千克?【思考】:这题中“已知”是什么?需求的是什么?如何求溶剂的质量?【活动探究】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稀释(或浓缩)和混合的计算例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H2SO4溶液需要水多少克?【提示】:在此稀释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九年级上册化学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923e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e.png)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理解
教学难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天地3—4:观察分析每组糖水的甜度
•取两只烧杯分别向其中加入90g水,然后向烧杯1中加入一勺糖,向烧杯2中加入两勺糖,比较哪一杯更甜?
•取两只烧杯,向烧杯1中加入45g水和一勺糖,向烧杯2中加入90g水和一勺糖,比较哪一杯更甜?
【思考】
•取两只烧杯,向烧杯1中加入40g水和8g糖,向烧杯2中加入50g水和10g糖,比较哪一杯更甜?
(请同学回答自己思考的结果,以及得出结论的理由)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
练习:(1)向9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形成100g氯化钠溶液,问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向8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形成100g氯化钠溶液,问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溶液的稀释
【思考】一杯糖水太甜怎么办?
•稀释原则: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稀释公式:m浓液※w浓液=m稀液※w稀液
练习: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
求(1)稀释后溶液的质量(2)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
4、了解白酒的“度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66d73b8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3.2 溶液构成的定量表示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溶液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运算。
2.初步学会配制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质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过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看法及应用,学会定量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2.经过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让学生学会解析问题、解决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配制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培育科学慎重的学习态度。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溶质质量分数的看法及有关简单计算。
【教课难点】配制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课前准备仪器: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等。
药品:氯化钠、蒸馏水等。
教课过程【情境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有溶液浓稀的看法,如一杯糖水很甜(比较浓)或不够甜(比较稀),这个“浓”“稀”是不精确的。
精确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在生活和科研中是特别重要的。
某品牌果汁饮料的标签,果汁含量≥ 20%,请问 20%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指引】比较溶液浓稀有多种方法,但我们一般用溶液的构成来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它的详尽含义是指溶质和溶液之间量的比值。
溶质和溶液采纳不一样单位,溶液构成就有不一样的表示方法。
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液构成的表示方法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注意:( 1)计算时,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一定一致。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它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而不是体积关系。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例1:把100 g 25%的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求稀释所需水的质量?【提示】在稀释过程中,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哪些物理量未发生变化呢?(溶质的质量)溶液在稀释或浓缩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是解这种题的依照。
1.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
![1.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37a98e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4.png)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3.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计算方法
-关键词: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句子: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4.溶液的稀释:
-知识点:溶液的稀释原理、稀释公式
-关键词:稀释、溶质质量守恒、溶液的体积
-句子:溶液的稀释是通过增加溶剂的体积来实现的,溶质质量守恒。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重难点。
6.提供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相关的学习软件、在线课程等资源,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鲁教版九上化学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
![鲁教版九上化学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bfb0aa32d7375a4178093.png)
计算并积极回答
阅读
谈收获
从日常生活入手,介绍本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应用定义式
使学生掌握定义式的变形
巩固新知
通过思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溶液稀释的过程溶质质量不变
使学生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
巩固提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方法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溶液组成有多种表示方法
【投影】“学以致用”和“感悟提升”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P71“多识一点”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布置作业】P68
学生品尝并说明糖水的浓稀
合作完成活动天地任务并思考回答
思考
独立完成例1
小组间进行交流完成例2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回答
学生抢答
描述个人方法
学生得出结论
小组间进行交流完成例3
培养学生养成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
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通过学生品尝不同浓度的糖水,导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过渡】如果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溶解一汤匙白糖和两汤匙白糖,你不难判断哪一杯水更甜。当你完成下面试验,你能知道哪杯糖水更甜吗?
【强调】化学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过渡】如果想把我们刚才配制的蔗糖溶液变稀的话,什么方法最简单
【强调】加水的过程就是溶液稀释的过程,这个过程溶质质量不变。
【投影】练习与实践:例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1单元第2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参考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1单元第2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9e88e30722192e4436f64b.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通过计算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教法:自主探究、练习法学法指导:引导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茶水、糖水等都有浓淡之别,你们可采取哪些方式区分它们的浓淡?实验室里的溶液能否品尝?所谓的浓和淡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来一起探究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活动天地:1、称取8g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mL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g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mL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引言】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提问】1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15%什么意思?【判断】1、将1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
2、20g氯化钠放在3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40%。
3、从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克溶液,则这1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
例题:1、求将10g氯化钠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g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g+90g=10%答: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练习】:1、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某温度时,蒸干40g氯化钠溶液,得到8g氯化钠,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1单元第2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1单元第2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c407ea8114431b90dd860.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准确判断溶质、溶剂、溶液三个概念尤为重要,是进行准确计算的前提)。
教学过程:一、新课感知检查同步训练知识梳理溶质的质量分数(ω)部分二实验探究【小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小结:】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但对于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
【过渡】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三知识讲解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例题分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用400g甘油溶解在100g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
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例3:在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或10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3ae3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b.png)
1.及时批改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应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计算错误、理解不到位等,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
3.给出改进建议: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如何正确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如何理解溶液的稀释原理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三章“溶液”的第二节“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溶液的质量分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计算
-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称量、溶解等
-计算方法: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溶液质量分数
-溶液总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总质量-溶质质量
5.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溶液在食品加工、药品制备、洗涤剂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溶液在农业、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课后作业
1.计算:20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2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
![2022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e34a02fab069dc51220180.png)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能力目标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讲解、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理解学习溶液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公式2、变形二、溶液的配置1、步骤2、实验仪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情景创设:提问:在现实生活中,向相同体积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一匙白糖和两匙白糖所得溶液有什么不同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师生活动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学习新知判断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1g、固体硫酸铜。
交流:详见下表试管编号溶液颜色比较溶剂质量1 浅蓝色102 蓝色103 深蓝色10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区分溶液的浓稀小结:溶液的浓稀一定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含量的高低讲解:溶液的浓稀不能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的多少,但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组成。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其中的一种。
设问: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溶质的组成?讲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板演:1、计算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液的密度互动2讨论交流:在下表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试管编号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1 102 1 103 10议一议:将上述实验中第三种溶液均分为两份,每份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为什么?出示例题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A、食盐B、面粉C、植物油D、石灰石2、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是()A、豆浆B、果酱C、矿泉水D、蔗糖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溶液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家用食醋是含醋酸质量分数为10%的水溶液,其中的“10%”的含义是()
A.100克醋酸中含醋为10g
B.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醋酸10g
C.100克水中含醋酸为10g
D.100克醋酸的水溶液中含水10g
组长带领组员尝试完成导航,
记录组内疑难。
记录组内疑难。
自主帮助解答。
提出还有的疑难。
分析强调问题。
学生黑板板书,其他题目在练习本是上做,注意格式。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记
教师小结并布置一定的作业独立完成
本节内容易理解,很容易想象每一步该如何做,分别用什么仪器,但是学生计算能力较差。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如何转化的?
3.溶液由哪两部分组成?
4.溶液的质量等于什么?
5.洗涤剂有什么作用?
激情导入
一杯子水加一勺糖与加两勺糖,哪个甜?
40mL水中加8g糖与50mL水中加10g糖,哪个甜?
板书课题
自主导航
1.认真默看书本第65页的内容,回答问题:(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公式是什么?(2)如何理解公式?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4.欲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3.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例3见课本例题
书写认真
独立完成
单号黑板板书
每空一份
对改
思考交流
2号写到黑板上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互动交流
四、拓展提升
1.组内互动
指导学生组内完成导航。
巡视指导。
2.组间互动
指导学生提出组内疑难,其他学生帮助完成。
适时拓展,追问。
3.师生互动
解决学生的疑难。
(1)说明: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第三单元溶液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课题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识能力思想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2.能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
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
白板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2、自主探究
课前检测
1.溶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公式有哪些变形?
2.(1)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g溶液,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⑵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50kg1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自主帮助解答。
提出还有的疑难。
分析强调问题。
学生黑板板书,
其他的题目在练习本上做,注意格式。
5、布置作业
课后记
教师小结并布置一定的作业独立完成
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对公式和变形公式的理解还行,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题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课型
新授
课时
2
知识能力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总结溶液配置的步骤。
(1)实验步骤应为、、、、。
(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氯化钠,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水。
(4)将称量的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中,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常用的方法是、、。
(5)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组长带领组员尝试完成导航,
2.学会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3.学会用浓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2、3
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具
白板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二、自主探究
课前检测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变形公式。
2.向9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加10g水之后,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
①所设的物理量是质量。
②未知量x后不带单位。
③解题过程中数字后写单位。
④最后要写答。
1.某温度时,将35g氯化钾溶液蒸干,得到10g氯化钾,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教材第66页在线测试第2题。
3.教材第68页挑战自我第3题。
达标:
1.把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
3.欲配置50g16﹪食盐水,需食盐和水各多少?
激情导入
3题如何配的呢?
板书课题
自主导航
认真默看教材第67页的内容,回答问题:1.配置溶液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配置溶液的仪器有哪些?
3.如果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可能是哪些原因?
4.如果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可能是哪些原因?
要求:
A.量取、溶解、计算B.计算、溶解、量取
C.量取、计算、溶解D.计算、量取、溶解
2.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3、4、6、号黑板板书
注意计算步骤
不能使用计算器
对改
思考、交流、回答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互动交流
四、拓展提升
1.组内互动
指导学生组内完成导航。
巡视指导。
2.组间互动
指导学生提出组内疑难,其他学生帮助完成。
适时拓展,追问。
3.师生互动
解决学生的疑难。
1.实验室中要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先后顺序的操作步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