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人民版专题一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3页)
3.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经济政策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如汉武帝时期的“均田制”和“盐铁官营”。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史料,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政策背后的历史逻辑。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经济政策进行讨论,如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形成对经济政策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史料分析、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实施措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2.设想二:强化课堂小结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历史观念。
2.以时间为线索,绘制一张古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的时间轴,标注出各个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时间轴要求清晰、简洁,能够直观展示政策演变过程。
3.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报告要包括调查背景、方法、过程、结论和启示等方面。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每人设计一组选择题和简答题,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题目要求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能够涵盖课堂所学的主要内容。
5.阅读相关史料,选取一个经济政策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实施过程,下周课堂上进行分享,每人不超过5分钟。
4.设计课堂小结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历史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增强对经济政策的关注和敏感度。
2.理解并尊重历史,形成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原创资料)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二原创资料)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

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注重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现实意义。

另外还要学生明白节俭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重农抑商1、“重农抑商”的目的⑴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此后,中国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⑵“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吕氏春秋》的重农思想《吕氏春秋》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特别强调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可以安定人心。

如此,则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这种思想,对于后来历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

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及结果⑴西汉初年,政府曾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商人社会地位虽低,但经济实力却越来越强,大商贾以财力同朝廷抗衡。

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迫使他们弃其本业,流亡他乡,成为所谓的“末技游食之民”。

⑵“百姓多离农亩”的状况,使执政者深感不安。

汉武帝商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4、直到唐代,西汉时期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一人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实行,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海禁”政策的推行,扼杀了经济进步。在世界走 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日益保守落后。
记知识纲要
一、重农抑商
1.含义
强调重视发展农耕, 限制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稳定。 3.概况 (1)战国时期 商鞅 变法确立,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沿袭继 承;《吕氏春秋》提出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碍了海外市场的形成;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
市场狭窄。
(2)资金因素:受重农抑商政策和封建地租暴利的影响, 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
大再生产。
(3)政策因素:统治者对商业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 的生产规模,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这是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4)思想因素: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八股取士,
制烟业和制茶业等,也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3.影响 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非常突出。 (2)发展缓慢,往往夭折、中断。 5.缓慢原因
(1)政策:压抑工商业以及 闭关锁国 的政策,是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经济: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3)根本: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
代化的世界。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原因 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2.表现
(1)明代: ①地区: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
②劳动力: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 自由劳动力 市场。
③实质:出现了“机户 出资 、机工出力”“计工受值”
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2)清代: ①规模:出现较成熟的 手工业 工场。 ②行业:除纺织业外,制瓷业、冶铜业、造纸业、制糖业、
(3)评价: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但明朝中后期,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充足资金的作坊 主、商人 自由劳动力
土地买卖制 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 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 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资金
国内 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国际 市场
劳动力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家 政策
“重农抑商” 、 “海禁” 、 “闭关锁国”
材料一:“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 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 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 ——《汉书· 成帝纪》
材料二:”外戚王凤及其家族“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 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童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 狗马驰逐” ——《汉书· 元后传》 思考: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特征
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海禁与闭关政策 禁奢侈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 2、内容:
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 劳动力,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
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雇佣机工
商人雇佣居民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高中历史课件专题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课件专题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

实行“海禁”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使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D.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C.②③④
材料二 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 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
三、抑商表现之二:海禁政策
1、含义:
禁止中国人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贸易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2、时期: 明清时期 3、实施原因: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具体原因: 倭寇因素;台湾因素;殖民因素;官方垄断;心态因素
观点: 材料一:农本商末;(1分) 材料二: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1分) 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2分) 原因: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为了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确保赋役和地租的征收; ③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3分) 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4分) (2)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观点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有利于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4分) (3)农工商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分)
3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古代经济政策对国家发展影响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古代经济政策的调查问卷,包括至少10个问题,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古代经济政策的认识程度。完成后,可互相交换填写,以便了解他人的观点。
3.选择一个古代经济政策,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其对现代经济政策的启示。要求:逻辑清晰,论述合理,不少于600字。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线性思维,容易将历史事件简单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古代经济政策。
3.学生在史料实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史义理解不深。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搜集与古代经济政策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物等,制作成一份PPT或手抄报,展示古代经济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5.结合课堂所学,编写一个关于古代经济政策的历史小故事,要求故事情节生动,能够体现出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6.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古代经济政策,选取一个政策进行分析,从背景、实施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有力,不少于6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经济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提供相关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经济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历史规律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

掌握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政策的内涵和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辨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以史为鉴,正确看待当前经济政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分析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演变原因。

2. 难点评价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得失。

理解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古代中国繁荣的商业场景和农业劳作的图片,提问学生:古代中国的经济以什么为主导?引出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话题。

2. 讲授新课重农抑商政策背景:介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基础,以及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内容:阐述重农抑商政策在各个朝代的具体表现,如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等。

影响:分析该政策对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商业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背景:从外部的海上威胁和内部的政治、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政策出台的原因。

内容:讲解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范围、时间和具体措施。

影响:探讨该政策对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利弊。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经济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如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等。

4. 课堂小结总结古代中国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强调经济政策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5. 布置作业撰写小论文,分析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包括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套)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全套)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

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件(共28张PPT)
(3)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殖民侵略
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 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 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
C 一税制改革
A.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2、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 人不得衣丝乘车”,这说明西汉
朕(雍正)观四民之业,士之外, 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 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
皆其末也。-----《大清会典》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公 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商鞅在 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
商鞅姓公孙,卫国贵族, 又称卫鞅或公孙鞅。秦孝公六 年(即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 实行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奖励耕织, 生产多的可以免徭役;废除贵 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功大小 给予爵位等级的制度;推行连 坐法。
B.直接原因是倭寇侵扰
C.由十三行与外通商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5.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 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
B.影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C.保证了封建国家的税收
D.使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6.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 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土地不得出售
课堂探究1: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
变化?
铁器、 私
牛耕 → 田
的出
出 现
商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法律形式
确认土地 私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秀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优秀教案6页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农抑商”、古代工商业管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实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比较闭关锁国与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及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进行比较论证,主动探究有关的问题。

2.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与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3.查阅资料,了解西方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比较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当时西方国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不同经济基础和社会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当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一)重农抑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问题:重农抑商的思想何时产生?结合教材第22页“资料卡片”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重农抑商的思想于战国时产生。

原因: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方面: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守法,安土重迁;国家安全,政治稳定。

③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产生矛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汉代采取了哪些抑商措施?结果如何?唐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这一状况何时开始转变?生:措施:汉高祖时期,“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9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9页)
5.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7.教学评价,反思提高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一个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兴趣。故事讲述的是古代一个农耕家庭的变迁,从井田制到均田制,再到租庸调制,家庭成员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故事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经济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1.你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这一政策背后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些特点?
3.从今天的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积极意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经济政策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加深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内涵的理解。
4.结合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表面化、片面化的情况,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挖掘经济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史料解读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这些能力。
4.学生在价值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到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3页)《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考古材料、文献资料等了解有关古代中国王朝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等的基本知识;2.通过文物、插图等深入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史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并力图寻找史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习中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针对“重农”是否一定“抑商”进行辩论,学会搜集历史证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经济政策,同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学生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实质;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教师设问)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政策及其调整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一、“重农”、“抑商”政策1.学生展示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目的、表现和影响。

2.原因(通过史料分析引领学生思考:中国封建国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原因。

)材料一:发展农业可以使国家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有利于社会稳定。

发展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清代有何进一步发展?有何影响?)2.结合材料和所学探究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和缓慢发展的原因材料一清朝前期的商人经常是“以末致财,以本守之”。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概况(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2.抑制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2)措施: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二、“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

5.发展(1)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

(2)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轻巧识记]1.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2.古代经济政策[易错提醒]“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7页)-学习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精品教案(7页)-学习文档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材版本】人民版必修Ⅱ专题一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设计理念】1、在学习和探究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精选历史资料、为学生学习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探究学习,训练和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质疑、探讨的能力,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习和探究活动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和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分四目。

第一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进而说明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基点是为了维护专制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但这种政策导致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

第二目:介绍了封建王朝对工商业的管理,说明了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这也抑止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

第三目:介绍了海禁政策说明了海禁的实现阻碍了中国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第四目:介绍了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说明封建王朝对工商业的压制,及闭关锁国政策正是中国资本注意萌牙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教法分析:本课理论较多,学生往往缺乏兴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具体的实例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注意通过史料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兴趣和质疑探究能力,以利于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通史学习,学生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有一点了解,但理解不多,而且缺乏兴趣,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认识、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1
1.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线性思维,容易将经济政策的影响简单化。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点,对古代经济政策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对我国古代经济政策存在误解,认为其过于落后。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到古代经济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与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图表、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强调古代经济政策对现实经济发展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3.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古代中国经济政策中的一项,如均田制或市易法,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阐述该政策实施的原因、过程、效果及影响。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如均田制、市易法等。
2.小组内部讨论政策实施的原因、过程、效果以及影响,形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对学生们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教学一:关于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和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内容的分析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一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中国经济政策来阐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生通过本章学习,能在整体上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的基本政策,从而把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整个专题结构来讲,专门一课来讲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人民版的创新、特色及前瞻性。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一课从“重农抑商”“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工商业的管理”“禁奢侈”四个子目来阐述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本人认为专门用课题来论述经济政策,其更多的目的只是抛砖引玉,教材中“重农抑商”政策比较熟悉,其他的子目“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工商业的管理”“禁奢侈”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解经济政策,对学生视野的开拓是有帮助的,但是在论述中过于学术化、成人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些艰涩,同时教材与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有些脱节。

课程标准上的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程标准上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海禁政策”在书本中只是一带而过,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分析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书本上也只是一句话带过,而且是作为经济政策的影响出现的,这句话出现在“工商业管理”子目中的最后一段,其具体是这样表述的: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正是在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压力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编者这样做的意图可能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观点有所保留,同时是想引导老师通过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政策的分析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甚至可以将这个问题放到课后由学生自己探究,但将课程标准与学术争议这样的矛盾交给老师处理是否妥当与合适呢?二:关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教学思考第一: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课程标准上关于本节的要求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并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纠正;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明白崇尚节俭对—个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爱之情。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教材分析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情分析
明晰目标
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初步了解、认识考古材料、文献材料和文物插图对于证史的重要作用。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与西汉两朝统治者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所带来的不同政治结果,理解区域经济管理方式的差异与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和历史鉴别能力。
理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严格管理对其统治的特殊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有关的问题。
▲如何看待农工商三者发展的关系: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作业或练习设计
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提示:作用:(1)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本商末”)
(2)出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3)根本目的(原因):维护封建统治(或维护封建自然经济或封建小农经济)
(4)影响:①积极: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消极: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
(1)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巩固海防,维护封建统治。
②消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课后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4)影响:①积极: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消极: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
(1)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巩固海防,维护封建统治。
②消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难点
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本商末”)
(2)出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3)根本目的(原因):维护封建统治(或维护封建自然经济或封建小农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