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和韵律活动教学资料
音乐游戏律动教案
音乐游戏律动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游戏律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游戏律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音乐游戏律动的概念,并解释其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演示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感受律动的节奏和韵律。
活动一:律动模仿游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领导者。
2. 领导者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一段简单的律动动作,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模仿领导者的动作。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复杂度和速度。
活动二:律动创作游戏1. 将学生继续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节拍器或其他简易乐器。
2. 给每个小组一段简短的音乐,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创作一段律动动作。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并让其他小组成员模仿。
活动三:合作律动游戏1. 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站成一列。
2. 给每个大组一段音乐,要求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整体的律动动作。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让每个大组尽量保持整齐划一的动作。
总结:1.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律动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音乐游戏和律动活动,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资源:1. 音乐节拍器或其他简易乐器。
2. 音乐伴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律动模仿游戏和律动创作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观察学生在合作律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备注:教案中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音乐和律动动作,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音乐韵律活动教案
小学音乐韵律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音乐韵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韵律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韵律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音乐韵律的定义与特点。
2. 音乐韵律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
3. 音乐韵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或身体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参与音乐韵律活动,感受音乐韵律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韵律的美妙。
2. 讲解:介绍音乐韵律的定义与特点,讲解基本元素。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或身体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音乐韵律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韵律的魅力。
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章:音乐韵律的基本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韵律的基本节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节奏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节奏的分类:强拍、弱拍、附点、休止符等。
2. 常见的基本节奏型: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3. 音乐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节奏的分类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或身体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参与音乐韵律活动,感受基本节奏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美妙。
2. 讲解:介绍基本节奏的分类和特点,讲解常见的基本节奏型。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或身体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音乐韵律活动,运用基本节奏进行创作和表演。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基本节奏的演奏和创作。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兔子与农夫》的故事情节,能够跟随音乐进行韵律表演。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兔子与农夫》的简单情节介绍。
2. 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的演奏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书《兔子与农夫》,音乐韵律游戏道具(如手偶、头饰等)。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喜欢的音乐和舞蹈。
2. 故事导入(10分钟)a. 教师讲述故事《兔子与农夫》,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b. 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音乐韵律游戏教学(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的规则和动作。
b. 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c.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创造性活动(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韵律表演。
b.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b. 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意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韵律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品,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合作意识等。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活动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各种音乐玩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音乐韵律游戏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
3. 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不强求幼儿按照统一的标准表演。
八、教学资源1. 故事书《兔子与农夫》。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韵律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韵律活动教案第一章:韵律活动概览1.1 学习目标:让幼儿了解韵律活动的概念,感受韵律的美妙,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1.2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的定义与分类韵律活动的重要性韵律活动的实施方法1.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如拍手、跺脚等。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跟随音乐做韵律动作。
第二章:韵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1 学习目标:让幼儿能够参与设计简单的韵律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韵律活动实施的步骤与技巧韵律活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3 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参与设计简单的韵律活动,如自创舞蹈动作。
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第三章:韵律活动的教学策略3.1 学习目标:让幼儿学会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韵律活动,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3.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定义与分类韵律活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策略在韵律活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不同的韵律活动教学策略,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
组织幼儿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韵律活动。
第四章:韵律活动的评价与反馈4.1 学习目标:让幼儿了解韵律活动评价的标准,学会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
4.2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评价的标准与方法评价与反馈在韵律活动教学中的重要性韵律活动评价与反馈的实施步骤4.3 教学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展示,邀请家长和同学进行评价与反馈。
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改进自己的韵律活动。
第五章:韵律活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5.1 学习目标:让幼儿通过分析韵律活动的案例,提高韵律活动的实践能力。
5.2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案例的收集与分析韵律活动实践的步骤与技巧韵律活动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5.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个成功的韵律活动案例,引导幼儿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组织幼儿进行韵律活动实践,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幼儿园大班音乐亲子韵律游戏《快乐小木偶》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音乐亲子韵律游戏《快乐小木偶》教案适用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亲子韵律游戏,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二、教学资源1. 教学音乐:《快乐小木偶》2. 教学材料:小木偶手偶、家长参与3. 教学场地:幼儿园音乐教室三、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播放《快乐小木偶》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亲子韵律游戏:家长和孩子手持小木偶手偶,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韵律游戏。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音乐氛围。
2. 音乐欣赏(5分钟):播放《快乐小木偶》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亲子韵律游戏(5分钟):家长和孩子手持小木偶手偶,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韵律游戏,如模仿小木偶的动作、表情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亲子韵律游戏,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在游戏中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准备1. 事先准备好《快乐小木偶》的音乐文件,确保音质清晰,节奏明快,适合幼儿跟随韵律活动。
2. 制作或购买小木偶手偶,数量需足够每个家庭一组使用,手偶可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和表情,增加趣味性。
3. 准备一块适合家庭互动的平坦场地,最好有一定的弹性,如草地或泡沫地垫,确保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
4. 准备一面镜子,以便孩子可以在镜中观察自己的动作,增强韵律感。
5. 准备一些简单的动作指导图示,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理解游戏步骤。
七、家长指导1. 在活动开始前,向家长解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亲子互动的重要性。
2. 简要介绍《快乐小木偶》的音乐特点和韵律游戏的规则。
3. 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鼓励家长发挥创意,与孩子共同创造有趣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舞林大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舞林大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创造,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各种舞蹈的基本步伐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
2. 舞蹈动作图示或视频。
3. 舞蹈道具(如纱巾、帽子等)。
4. 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放松身体,进入舞蹈状态。
2. 舞蹈教学(5分钟):1. 教师展示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
2. 教师讲解舞蹈动作的要点,帮助幼儿掌握。
3.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游戏环节(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按舞蹈动作要求进行表演。
2. 教师随机停止音乐,幼儿立即停止舞蹈,进行角色扮演或即兴创作。
3.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音乐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让幼儿认识到舞蹈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和动作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造力等。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舞蹈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舞蹈学习,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舞蹈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舞蹈练习,提高幼儿的舞蹈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舞蹈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舞蹈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
3.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
音乐领悟韵律活动教案中班
音乐领悟韵律活动教案中班音乐领悟韵律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2.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能够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4.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孩子理解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2. 让孩子通过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细胞,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2. 如何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准备:1. 音乐器材,小提琴、钢琴、小鼓等。
2. 音乐教具,音乐CD、音乐书籍、音乐游戏等。
3.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乐厅、音乐广场等。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音乐教室中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2. 引导学习,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演奏等活动,引导孩子们理解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3. 激发兴趣,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活动,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4. 培养能力,通过音乐合唱、音乐创作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细胞,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5. 促进发展,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音乐领悟韵律活动教案中班,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可以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资源,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贪吃的小熊》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贪吃的小熊》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唱出《贪吃的小熊》歌曲并模仿小熊吃蜂蜜的动作。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
教学准备1.奥尔夫音乐韵律器材一套(包括鼓、铃、木板、木条等)。
2.CD或mp3音乐播放器。
3.熊面具或熊爪道具。
4.果汁或点心作为奖励。
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蹦蹦跳跳学节奏1.请幼儿先跟着音乐快速蹦跳几下,活跃身体气氛。
2.然后鼓掌,拍手,跺脚等不同的节奏让幼儿模仿,渐渐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
2. 正式教学:《贪吃的小熊》1.先播放《贪吃的小熊》的歌曲,让幼儿聆听。
2.当播放到歌曲中出现“小熊吃蜂蜜”的部分时,老师可拿出熊面具或熊爪道具,模拟小熊吃蜂蜜的动作,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3.接着,在音乐韵律器材的配合下,老师可以敲鼓、打铃等方式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节奏,模仿小熊吃蜂蜜的动作,并在趣味中体验音乐韵律活动。
3. 练习巩固:游戏环节1.鼓励幼儿自己排列队形或跳舞等,以锻炼他们的动作协调性。
2.介绍“贪吃的小熊”游戏规则:老师模拟“小熊”,其他幼儿模仿小蜜蜂,欢快地跑来跑去,小熊想吃到小蜜蜂,小蜜蜂要躲避小熊的追赶。
一旦“小熊”抓到“小蜜蜂”,小蜜蜂则要模仿小熊吃蜂蜜的动作,同样欢快地舞蹈,直到下一个小蜜蜂被抓到为止。
3.游戏结束后可奖励优秀的幼儿水果汁或点心。
教学反思此教案围绕以《贪吃的小熊》歌曲展开,通过音乐韵律器材的引入和游戏形式的结合,既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又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动作协调训练,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内容的调整和针对不同幼儿的差异化教育。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蚂蚁和西瓜》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蚂蚁和西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和西瓜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韵律游戏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音乐韵律游戏的动作和节奏,能够积极参与游戏。
难点: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游戏中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西瓜图片、蚂蚁手偶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保证幼儿活动自如。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逐渐进入状态。
2. 故事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蚂蚁搬运西瓜的情景。
3. 学习韵律(5分钟):教师示范蚂蚁搬运西瓜的韵律动作,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学习。
4. 游戏环节(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蚂蚁”,其他幼儿扮演“西瓜”。
在音乐声中,蚂蚁需要将西瓜搬运到指定位置。
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完成任务。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总结蚂蚁和西瓜的合作精神。
6. 延伸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创作关于蚂蚁和西瓜的舞蹈,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挥。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动作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协调。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韵律游戏中。
小班音乐韵律《快来拍拍》教案
小班音乐韵律《快来拍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快来拍拍》的韵律和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快来拍拍》的韵律和节奏。
难点: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拍手拍、小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音乐氛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韵律(5分钟):教师示范《快来拍拍》的韵律,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学习。
教师逐一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掌握韵律。
3. 分组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快来拍拍》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集体表演《快来拍拍》。
让幼儿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对《快来拍拍》韵律的掌握程度。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活动中的表现,如配合度、沟通能力等。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如亲子共唱《快来拍拍》。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放置各种音乐玩具和乐器,供幼儿自由玩耍和探索。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等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八、教学反馈:教师在课后向幼儿询问对本次音乐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对《快来拍拍》韵律的喜爱程度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兔子与农夫》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韵律游戏的规则。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兔子与农夫》: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为音乐韵律游戏做准备。
2. 音乐韵律游戏《兔子与农夫》:通过音乐、动作和表演,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音乐韵律游戏的规则,积极参与游戏。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音乐播放设备、兔子与农夫头饰、小道具。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操,活跃气氛,让幼儿充分放松身体。
2. 故事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兔子与农夫》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为音乐韵律游戏做准备。
3. 音乐韵律游戏(10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 幼儿分为两队,分别扮演兔子和农夫,进行韵律比赛。
3.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音乐韵律游戏的表现,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课后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类似的韵律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关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音乐韵律游戏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通过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贪吃的小熊》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贪吃的小熊》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觉和韵律感。
3.发展幼儿的听觉、想象力和创造力。
4.增进幼儿间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音乐播放器。
2.道具准备:小熊玩偶、装有食物的盘子。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热身游戏1.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大圈,跳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热身操。
2.指导幼儿进行韵律性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摆臂等。
第二步:导入1.展示小熊玩偶,向幼儿介绍故事背景:“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故事是关于一只名叫小熊的动物。
小熊非常贪吃,它最喜欢吃水果和蔬菜。
我们要帮助小熊找到它最爱的食物,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鼓励他们用想象力来想象小熊的喜欢的食物。
第三步:游戏规则介绍1.将装有食物的盘子放在教室的一角。
2.解释游戏规则:“我们需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跳到盘子旁边,然后做出与食物相关的动作。
比如,如果食物是苹果,我们可以做出苹果树儿摇晃的动作,如果食物是香蕉,我们可以像猴子一样摇动身体。
”3.强调幼儿需要在音乐停止前做出与食物相关的动作,并告诉他们表演得越准确越能让小熊开心。
第四步:音乐游戏进行1.播放轻快有节奏的音乐。
2.在音乐进行的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节奏,并按照规则跳到盘子旁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音乐停止前让幼儿完成动作后再停下来。
4.播放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增加游戏的变化和趣味性。
第五步:游戏总结1.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比赛中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小熊的喜爱和游戏的喜好。
3.引导幼儿总结游戏中的韵律感受和动作表演的准确度。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贪吃的小熊》奥尔夫音乐韵律活动,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通过比赛中的合作和团队意识,幼儿能够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并发展他们的听觉、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这个活动还能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和韵律感,对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表演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作用。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节奏和律动》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节奏和律动》教案:《节奏和律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节奏和律动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发展节奏感和律动感。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和创造性思维提升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选集。
2. 音乐教学材料,如打击乐器、舞蹈道具等。
3. 记分牌和奖品。
教学过程:引入:1. 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的音乐,鼓励学生跟着节奏拍手或跳舞。
2. 提问:你们觉得音乐中的节奏和律动有什么作用?探究:1. 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拥有一套打击乐器。
2. 播放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每组按照节奏演奏自己的打击乐器。
3. 指导学生注意听和观察不同打击乐器的节奏和律动。
4. 开展小组竞赛,每个小组进行表演,评委判定节奏和律动的表现,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运用:1. 分成若干小组,选择一首有明显节奏的音乐。
2. 每个小组根据音乐中的不同节奏部分,设计相应的动作或舞蹈。
3. 指导学生在设计动作或舞蹈时考虑律动感的表达。
4. 进行小组展示,评委评定表现,最佳表现的小组获胜。
提高: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节奏明显的音乐。
2. 每个小组根据音乐的节奏编创自己的音乐及舞蹈。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将不同节奏部分进行组合和变化。
4. 展示和评价各个小组的表演,评选出最具创意和表现力的小组。
巩固:1. 分析和讨论各个小组的表演,如何用舞蹈和动作表达不同的节奏和律动。
2. 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表演,找出表达节奏和律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总结和归纳:节奏和律动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拓展:1. 带领学生一起创作一首有明显节奏和律动的音乐。
2. 学生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声音合成器等工具进行创作。
3.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舞蹈和动作来表达音乐中的节奏和律动。
4. 学生可以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委评定学生在游戏和表演中的节奏和律动的表现。
幼儿园音乐律动与音乐游戏
什么是幼儿律动?
《幼儿律动》强调幼儿律动的游戏性、趣味性 和时代感。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为小班、中班、 大班,内容丰富广泛,除了提供自然、植物、 动物、家园、生活常识等主题外,还在律动基 础上增加了部分幼儿歌舞表演。
二、韵律活动的教育教学要点
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
音乐的选择:
在小班阶段:可逐步加大儿童音乐和一般性中国风格音乐的比例,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熟悉和喜爱这些类型的 音乐。
身体动作 组合,如 《幸福拍 手歌》
模仿动作组合, 如《这是小兵》
舞蹈动作组合,如《采茶舞》,适合大班
动作的选择应遵循的三条规律:
第一,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第二,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第三,从单纯动作到复合动作
道具(多数情况下不使用,但使用时需注意) 不妨碍做动作,容易取放、抓握,不宜过大 过重。 无危险性,不粗制滥造,也不过于逼真。 废物利用,让幼儿自己选配。(环保意识和创 新意识)
有规则的: 在一定音乐伴随下、必须按照某种
特定的音乐要求进行。 音乐能力:
歌唱能力、韵律活动能力、打击乐 器演奏能力、音乐欣赏能力。
(二)音乐游戏的种类
1.以游戏的内容和主题分类 2.以游戏的形式分类
1.以游戏的内容和主题分类
(1)有主题的音乐游戏《数鸭子》 (2)无主题的音乐游戏《抢椅子》
有主题和无主题音乐游戏的区别
模仿自然界的现象:花开、下雨、风吹等 模仿日常生活的动作:洗脸、梳头等 模仿成人的劳动或活动:摘果子、采茶等 模仿幼儿游戏中的动作:拍皮球、跷跷板等 舞蹈动作:经过多年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程式化的艺术表演性 动作(如:碎步、小跑步、垫步、踏点步等等) 身体各部分的和谐结合:幼儿身体的各部分是幼儿进行体态律动训练的工具。要充 分利用这些“工具”,这对幼儿未来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音乐(韵律):网小鱼教案
幼儿园音乐(韵律):网小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音乐韵律的基本元素,如快、慢、高、低等。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音乐韵律游戏。
三、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韵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CD、鱼形图卡、小鱼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网小鱼,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
3. 主体教学(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名小鱼玩具。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快、慢、高、低等,幼儿跟随教师模仿。
教师将鱼形图卡分发给各小组,让幼儿根据图卡上的指示,完成音乐韵律游戏。
4. 练习与展示(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音乐韵律练习。
每组幼儿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对音乐韵律的认识。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后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音乐韵律游戏,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及完成任务的情况。
2. 结果评价:评估幼儿在音乐韵律游戏中的表现,如节奏感、身体协调性等。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开展音乐韵律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2. 通过韵律活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韵律活动:手指韵律操、身体韵律操、音乐游戏等。
2. 音乐欣赏:儿歌、童谣、民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韵律活动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幼儿演示,引导幼儿模仿和创作。
2.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3. 欣赏法:让幼儿聆听和欣赏各种音乐作品,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音响设备、手指韵律操道具、身体韵律操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一定的音乐氛围。
六、教学进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韵律活动(10分钟):a. 手指韵律操:教师示范手指韵律操,引导幼儿模仿,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b. 身体韵律操:教师示范身体韵律操,引导幼儿模仿,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3. 音乐游戏(10分钟):a. 游戏一:抓音符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抓住空中飘落的音符。
b. 游戏二:音乐传球游戏。
幼儿围成一个圈,用球传递,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球的孩子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4. 音乐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儿歌,引导幼儿欣赏并说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韵律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如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在音乐欣赏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八、教学总结九、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韵律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韵律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游戏《蚂蚁和西瓜》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和西瓜的故事情节,感知音乐的韵律。
2. 能够跟随音乐做韵律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蚂蚁和西瓜》:蚂蚁们搬运西瓜,突然下雨,蚂蚁们躲雨,蚂蚁们把西瓜搬回家。
2. 音乐韵律:模拟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以及雨滴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音乐播放设备、小雨滴道具。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蚂蚁和西瓜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韵律。
2. 学习韵律: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韵律动作,模拟蚂蚁搬西瓜和小雨滴的声音。
3. 游戏环节:幼儿分组进行音乐游戏,要求每组成员协同合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环境创设:在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布置蚂蚁和西瓜的主题环境,增强幼儿的沉浸感。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蚂蚁和西瓜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2. 音乐素材:蚂蚁搬西瓜和小雨滴的声音。
3. 道具:小雨滴道具、蚂蚁头饰等。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计划。
十、教学反思2. 积极听取幼儿和家长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关注幼儿对音乐韵律的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观察幼儿在团队活动中表现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艺术韵律活动教案幼儿园
艺术韵律活动教案幼儿园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创造节奏,并以其为基础进行创意式音乐游戏,并享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2.锻炼幼儿集中注意力,培养幼儿辨别节拍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4.提高幼儿舞蹈和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材料•音乐播放器•舞蹈教学视频•幼儿绘画用品(颜色笔,薄纸,剪刀)•教案讲义•舞蹈服饰教学内容第一课:节奏发音(1)活动目标:学习和辨别不同的乐器声音。
(2)活动内容:从YouTube或其他途径找到不同的乐器声音,播放它们的音乐和声音,同时向幼儿展示乐器的图片和模型。
请所有幼儿一起聆听,尝试辨别并命名出乐器的名称。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应和能力调整难度,并鼓励幼儿加入自己的声音创作。
第二课:身体运动和节拍(1)活动目标:通过音乐和动作学习节拍。
(2)活动内容:教师将在音乐和声音的鼓励下带领幼儿进行身体运动,练习动作并配合节奏,并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节拍的速度。
通过这个游戏的方式,幼儿可以学会快速切换动作并集中注意力。
第三课:舞蹈游戏(1)活动目标:通过舞蹈游戏学习身体协调和节奏。
(2)活动内容:教师将事先给出舞蹈视频,同时播放音乐,并引导幼儿跟随视频进行学习,在节奏的推动下获得快乐。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调整舞蹈难度。
此外,幼儿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由创作舞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
第四课:彩绘和音乐盒(1)活动目标:通过彩绘图案设计发掘音乐潜能,并创意制作音乐盒。
(2)活动内容: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些音乐盒设计和配乐的例子,让幼儿参考并创造自己的音乐盒。
之后,幼儿可以采用简单的颜色、剪贴和绘画技巧,在指定的草稿纸上创造自己的设计。
在完成后,幼儿可以在音乐和节拍的推动下将盒子装配起来。
总结艺术韵律活动教案适合幼儿学习,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和提高许多关键的技能,包括身体协调和社交技能等。
为了扩大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添加曲目和舞蹈难度来调整游戏的难度。
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幼儿学习和体验创造音乐的乐趣,并对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音乐课前趣味律动教案
初中音乐课前趣味律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训练学生的听觉、动觉和音乐感知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 趣味律动活动: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音乐游戏:学生通过音乐游戏,提高音乐的听觉和节奏感。
3. 集体舞:学生学习一段简单的集体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协调性。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趣味律动活动(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摆动等,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强弱变化,让学生在动作中体现音乐的节奏。
三、音乐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抢答”、“音乐接龙”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节奏感。
2.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四、集体舞(10分钟)1. 教师教授一段简单的集体舞,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学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协调性。
3. 教师对学生的舞蹈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有所提高。
2. 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3.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现出良好的音乐素养。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游戏和韵律活动
音乐欣赏和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策略教研活动
前期学习积累
班级教师日期
思考:
什么是音乐欣赏活动和韵律活动?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答: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能力。
是提高幼儿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律动活动是指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美化了的节奏性活动,是向幼儿进行走、跑、跳基本动作,模仿动作,舞蹈步伐和变换队形的训练。
主要的特点是音乐和动作的紧密结合。
动作要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由身体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动作要富有乐感。
在幼儿律动中,幼儿把音乐与身体的反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沉浸在参与活动所带来的欢乐之中。
音乐律动和音乐欣赏都是属于习得性的音乐教学活动,音乐律动注重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比如:律动的教学活动是模仿、探索、创造、表演这样几个过程。
而音乐欣赏注重的是培养音乐的素养。
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扩大幼儿的音乐眼界,使幼儿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激发情感,开发智力。
回顾:
请选择你观摩过的一个音乐活动(欣赏或韵律)说说采用了那些教学策略?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对活动进行改进?
大班音乐歌唱《小黄鸭合唱队》采用语言情景策略、游戏表演策略、图谱展示策略。
我认为还可以加入情感体验、经验移植的策略对活动进行改进。
研讨:
1.音乐欣赏活动包含哪些教育内容?音乐欣赏活动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音乐欣赏教育内容包括:熟悉音律街拍、节奏,分辨各种类型的乐曲。
活动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能力。
音乐旋律贴近幼儿的生活。
2.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利用多种媒介引导幼儿多通道感受和表现音乐?
声音作为多种媒体信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是极富感染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运用数字数字多媒体来制作课件时应注重声音审美的作用。
课件中的声音分为三类:音乐、配音解说和音响,主要体现在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三个方面。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符而发出的音响,刺激人的听觉神经,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一门艺术,一种美的艺术
总之,通过数字多媒体在课件中对美妙音乐的运用,可以培养幼儿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的欣赏,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世界。
3.韵律活动包含哪些教育内容?韵律活动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幼儿园韵律活动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和歌表演。
音乐的选择:要贴近儿童,被儿童所喜欢。
托班可以选择轻松、愉快、刺激性较柔和以及重复性较强的音乐为主,风格上可以比较随意,最好选择经典型的音乐作品。
小班课逐步加大儿童音乐和一般性中国风格音乐的比例,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熟悉和喜爱这些类型的音乐。
中班可逐步加入具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
在大班可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的阴郁,以及情绪健康向上、刺激适度的少量成人音乐。
动作的选择
儿童韵律活动的动作可以分为三类:
一般生活动作:包括走、跑、跳、拍手、点头等
律动模仿动作:包括模仿动作的动作,模仿自然界的现象等
舞蹈动作:经过多年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程式化的艺术表演性动作。
4.在创造性韵律活动中,有哪些好的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
替换法
替换法指用一种新的动作替换原有律动中的部分动作。
这一方法适用于初步学习创编动作的小、中班幼儿,它能调动幼儿创编动作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学习新鲜感,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轻松自如,此方法一般用两课时进行较好,第一课时教师可教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模仿,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替换某一乐段原有的动作。
如:中班《小星星》,第一课时,教师可教给幼儿简单的律动,让幼儿模仿,第二课时,教师可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妈妈哄娃娃睡觉的动作,来替换前面的动作,还可创编星星眨眼的动作来替换。
联想法
联想法是由一种动作想到另一种动作的心理过程。
如创编《红绸舞》时,一位幼儿想出向前甩红绸的方法,就抓住时机让幼儿根据动作方法变化进行联想,启发幼儿想象向上、下、左、右等不同方法甩彩带的方法。
还可以先由教师示范一种动作,再启发幼儿根据这种动作表达的内容、方法等进行联想,创编相关动作,如创编《儿童乐园》律动时,教师教授了荡秋千的动作之后,启发幼儿根据律动和主题想出其他儿童乐园游玩的动作,如:翘翘板、滑滑梯等等,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使幼儿的创造思路更加清晰,创编的动作更丰富。
匹配法
匹配法就是指幼儿在熟悉音乐性质及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将律动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帮助幼儿理清动作顺序并根据情节线索创编相关动作,将动作与音乐恰当匹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创编经验和一定舞蹈动作语汇的中、大班幼儿,如:律动《抬新娘》第一步,教师根据音乐性质与结构,将设计出的动作情节提供给幼儿。
新娘出嫁了----抬轿——吹喇叭——敲鼓——新娘走下轿——掀盖头——看新娘——拍手。
第二步,引导幼儿根据情节创编动作,第三步,将完整的动作与音乐匹配,使幼儿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愉快地掌握动作。
游戏学习法
游戏法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舞蹈教学形象化、简单化、游戏化。
此方法,主要将它应用于基本舞步学习。
如:学习汉族舞中秧歌十字步时,将较复杂的秧歌舞步用玩“田”字格形成的方式学习,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此方法的好处,不仅便于操作,还给幼儿提供了想象、创造和空间。
如:在学习“踏点步”时,采用了“大房子小房子”的游戏,大房子大用踏步,小房子小只能用点步,用走大房子小房子的游戏,幼儿不仅掌握了踏点步,还可以为房子搬家,变换出不同方法的踏点步,这种游戏法是幼儿在学习律动时最感兴趣的方法。
图谱表现法
在集体舞教学中,人数多、难度大,过程不易调控,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运用枯燥、乏味的口令,训练幼儿编排队形。
由于幼儿方位感较差,队形易混乱,教学效果
差、效率低。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探索,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集体舞教学方式,利用幼儿能理解的知觉符号,把复杂的队形简化成一目了然的“图谱”,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创编,给了幼儿自主、创造、想象的空间,如:大班集体舞《花儿朵朵》就是运用了“图谱法”,先让幼儿根据图谱的队形,学习集体舞,再让幼儿小组使用图谱创编各种队形,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创造能力。
舞美辅助法
舞美道具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韵律活动中,可以使舞美道具辅助教学,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增强创造的欲望。
如《红绸舞》中,幼儿运用红绸这一道具,创编各种舞绸的动作。
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又如律动《美丽的彩巾》,教师启发幼儿想象,可以把手中的彩巾当做什么来跳舞?幼儿想象丰富,有的小朋友挥动彩巾当旗子、有的拉直了当枪、有的当娃娃抱,有的当蒙古人的头巾、有的当骑马的疆绳,还有的当西藏舞的哈达,幼儿的创造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实践:
请根据现场给与的音乐素材分别设计组织一个活动(音乐欣赏或韵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