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六):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全文)

合集下载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

中国痴杲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诊断近三十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诊断方面,新的标准不断推出,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但治疗仍以改善症状、阻止痴呆的进一步发展、维持残存的脑功能、减少并发症为主要原则。

一、AD诊断标准第一个国际公认的AD诊断标准是1984年发表于Neurology的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and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Stroke-Alzheimer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 , NINCDS-ADRDA)标准[1]。

2000年更新的DSM-IV-R标准也广为使用。

这两个标准都包括3个方面:(1)首先符合痴呆的标准;(2)痴呆的发生和发展符合AD的特征:隐匿起病、缓慢进行性恶化;(3)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

2007 年国际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 IWG) 在Lancet Neurology发表了NINCDS-ADRDA诊断标准的修订版[2], 即IWG-1诊断标准。

新标准打破了既往AD排除性诊断模式,首次将生物标志物纳入AD诊断,并提出AD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强调情景记忆损害是AD的核心特征。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硏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 NIA-AA)发布了AD诊断标准指南,即NIA-AA诊断标准。

NIA-AA诊断标准进一步强调了AD疾病过程的连续性病理生理进程在AD出现临床症状前15-20年就已经开始,并将AD分为3个阶段,即AD临床前阶段[3]、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4]和AD痴呆阶段⑸。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是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MCI也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并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

(2B)推荐意见2:MoCA对检出痴呆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对MCI的性能中等,目前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推荐意见3:ACE-R对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但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1.2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是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5:BNT-30是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推荐意见6:CDT-CG是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7:TMT-B是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是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是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的方法,对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对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

(2B)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

(3C)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特异度很低。

(2B)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分辨AD与DLB的性能较高。

(2B)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敏感度较低。

(2B)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是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 起病相对急,病性发展快的“快速进展性痴呆”(rapidly progressive dementias, RPD),指数天、数周(急性)或数月(亚急性)发展为痴呆*, 可能的病因归结为“VITAMINS”
*:可能的病因归结为“VITAMINS”,依次为血管性(vascular)、感染性(infectious)、中毒和代谢性(toxic-metabolic)、自身免疫性 (autoimmune)、转移癌/肿瘤(metastases/neoplasm)、医源性/先天性代谢缺陷(latrogen-temic、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神经变性 (neurodegenerative)以及系统性/癫痫(systemic/seizures) AD,Alzheimer‘s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病;VaD,Vascular dementia,血管性痴呆;DLB,Dementia with Lewy body ,路易 体痴呆;PDD,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帕金森痴呆;FTLD,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额颞叶变性
CBS:chronic brain syndrome,慢性脑综合征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3):965-970. 5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总体认知功能评估
• 总体认知评估是痴 呆诊疗的重要环节, 尽可能对所有患者 进行相应的认知评 估(A级推荐)
• 推荐MoCA可用于MCI的筛查 (B级推荐)
体格检查
观察有无阳性体征:偏瘫、偏身感觉障 碍、共济失调、异常步态、运动障碍、 额叶释放征、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及一般 体征,用以提示痴呆的类型和病因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全文)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语言、执行、视空间等认知域,其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因此,对此类患者的评估通常包括认知功能(cognition)、社会及日常生活能力(daily activity)、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可以概括为ABC。

其中,认知功能评估又涉及上述的多个认知域。

总体认知功能评估总体认知功能评估工具包括多个认知域的测查项目,能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和认知特征,对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诊断及病因分析有重要作用。

一、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认知筛查量表,内容覆盖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

Mitchell[1]、Velayudhan等[2]、Blackburn等[3]都对MMSE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记忆门诊等专业机构或者在社区医院中,MMSE区别正常老人和痴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80%以上,对筛查痴呆有较好的价值,但对识别正常老人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以及区别MCI和痴呆作用有限(均为Ⅰ级证据)。

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覆盖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空间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力和定向力等认知域,旨在筛查MCI患者。

以26分为分界值,MoCA 识别正常老人和MCI及正常老人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敏感度分别为90%和100%,明显优于MMSE(分别为18%和78%),而且有较好的特异度(87%)[4](Ⅱ级证据)。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第13页,共33页1。3
主要内容
认知障碍疾病诊断方法 认知障碍疾病诊断标准 痴呆治疗及新理念
认知障碍疾病新概念
第14页,共33页1。4
诊断标准
痴呆类型
AD
VaD
诊断标准
IWG-1 NIA-AA IWG-2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2011标准 ASA/AHA 2011标准 美国精神协会2013标准 Vas-Cog 2014
5 第5页,共33页。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3):965-970.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总体认知功能评估
• 总体认知评估是痴 呆诊疗的重要环节, 尽可能对所有患者 进行相应的认知评 估(A级推荐)
• 推荐MoCA可用于MCI的筛查 (B级推荐)
• ADAS-cog用于轻中度AD、 VaDAS-cog用于轻中度VaD药物 疗效评价(B级推荐)
CSF:cerebrospinal fluid,脑脊液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15):1130-1142.
第10页,共33页1。0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不同痴呆及影像学改变如下表:
痴呆类型
影像学改变
AD (阿尔茨海默病)
头颅CT可见脑萎缩,改变主要在颞叶、脑白质及脑灰质
第11页,共33页1。1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 -影像学推荐意见
MRI是进行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 对痴呆疾病进行随访检查,MRI有助于判别 疾病预后和药物疗效(A级推荐)
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对 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SPECT和PET检查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最全版)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最全版)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最全版)一、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ICD-10:F00)、血管性痴呆(ICD -10:F01)、见于在他处归类的其他疾病的痴呆(ICD-10:F02)、非特异性痴呆(ICD-10:F03)(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存在痴呆的临床表现(出现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的紊乱,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

2.上述表现妨碍个人日常生活。

3.上述表现和功能损害至少存在6个月。

4.除外抑郁、谵妄、精神发育迟滞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1. 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治疗策略。

2. 认知改善治疗。

3. 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4. 非药物干预。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ICD-10:F00)、血管性痴呆(ICD-10:F01)、见于在他处归类的其他疾病的痴呆(ICD-10:F02)、非特异性痴呆(ICD-10:F03)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功能、乙肝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甲状腺功能、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核磁。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2018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第九条规定了中国记忆障碍门诊的建立规范。

记忆门诊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整合了临床、神经心理、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等医疗资源,规范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治流程和水平,对于痴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中国记忆门诊进一步规范化建设,现对记忆门诊需具备的人员及硬件条件进行说明,以供各医院在开展记忆门诊时参考设置。

记忆门诊人员原则上由痴呆专科医师、神经心理评估师和护士组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增加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药剂师等辅助成员。

医师或专科医师需要具备资质要求,包括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完成了住院医师和神经变性病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受过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理论知识和神经心理评估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

医师的职责包括负责记忆门诊日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负责记忆门诊患者的接诊、诊断和治疗,并安排随访计划,建立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档案,协调和参加相关临床研究,能独立完成临床评定量表,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患者和照料者的科普活动。

神经心理评估师需要具备医学、心理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经过神经心理测量的系统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认证,通过伦理学培训,能保护患者、家属和照料者的隐私,具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神经心理评估师的职责包括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与评估,认知障碍患者测评结果的记录,在医师的指导下出具认知测评报告,对记忆门诊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归档,协助医师开展临床研究,进行患者的临床随访。

要求为独立诊间,适合单个医生坐诊与单人就诊,以便于问诊并减少不必要干扰。

建议将记忆门诊的诊室固定,并设置醒目的"记忆门诊"的标志。

需要配备必要的办公和诊疗设施,如电脑、电子病历诊疗系统、观片灯、打印机、听诊器、血压计以及叩诊锤、眼底镜等神经系统查体工具。

继续教育项目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继续教育项目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对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相 关知识缺乏认识,对痴呆诊断治疗缺乏规范,严 重影响了痴呆的治疗效果。
3
200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 分会曾编写《老年期痴呆指 南》,对推动和规范痴呆诊疗 奠定了基础。
虽然在国际和国内的分类中, 都把痴呆列为精神障碍,但在 实际临床和防治工作中,将痴 呆(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阿尔 茨海默病)患者列为服务对象 的专科科别,至少涉及精神、 神经和老年病三科。本《指南》 的编写和审读,组织了精神、 神经和老年科的专家共同完成。 本《指南》的读者,除了第一 线服务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包 括专科医师、临床社工师及精 神卫生管理人员外;也包括为 痴呆患者提供服务的神经科、 老年科及其他各科医师。
1003 口腔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5 中医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7 药学
1008 中药学
6
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衰老的机制、人类老 年性变化规律、老年疾病的防治特点以及 老年社会医学概念等的一个专业学科。
老年病科下设老年门诊(包括记忆门诊)

健康与长寿 老年生理 疾病表现与评估 老年社会学 老年口腔问题 谵妄 营养不良 疼痛与临终管理 老人卫生管理 老年糖尿病 睡眠障碍 老年医疗误区
痴呆、卒中与治疗 老年人口学 老年流行病学 老年伦理 褥疮管理 跌倒与骨折 震颤与巴金森病 老年护理 老年用药 老年健康服务与政策 健康服务的计划与财务
一、痴呆的基本概念和临床定位 二、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
2
简介
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以认知 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 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我国 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约占全世界总病例 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据不完 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 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2023年)全文版目录1. 引言2. 阿尔茨海默病简介3. 早期诊断与筛查4. 综合治疗方法5. 药物治疗6. 非药物治疗7. 护理与支持8. 社会支持与照顾9. 结论10. 参考文献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且最新的诊疗指导。

该指南将涵盖早期诊断与筛查、综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护理与支持以及社会支持与照顾等方面的内容。

2. 阿尔茨海默病简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行性脑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变化。

本节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简要介绍。

3. 早期诊断与筛查早期诊断能够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延缓病情进展。

本节将介绍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病史采集、认知评估工具和影像学检查等。

4. 综合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方法是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本节将综述可用于改善认知和生活品质的综合治疗方法。

5.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将详细介绍目前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

6.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管理的重要方面。

本节将探讨对症治疗、认知训练、物理治疗和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7. 护理与支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与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节将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求,包括营养支持、安全管理和日常活动指导等。

8. 社会支持与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社会支持和照顾网络来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本节将探讨社会支持和照顾的相关资源和服务,包括支持小组、居家照护和日间托养中心等。

9.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全面且最新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丧失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该疾病。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近日,由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正式发表。

指南的第一部分为“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对痴呆的临床诊断思路和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推荐。

临床诊断思路主要分三个步骤:1.确立痴呆诊断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功能下降(记忆、执行、语言或视空间能力损害)或精神行为异常,影响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且无法用谵妄或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的患者,可拟诊为痴呆。

认知功能或精神行为损害可通过病史采集或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且至少具备以下5项中的2项:(1)记忆及学习能力损;(2)推理、判断及处理复杂任务等执行功能受损;(3)视空间能力受损;(4)语言功能受损(听、说、读、写);(5)人格、行为或举止改变。

国际痴呆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

2.明确痴呆病因引起痴呆的病因很多,不同病因,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诊断痴呆后,要结合患者认知障碍起病形式、各认知域和精神行为损害的先后顺序及特征、病程发展特点以及既往史和体格检查提供的线索,对痴呆的病因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最终确定痴呆综合征的可能病因,尤其注意识别可治性、可逆性痴呆。

神经变性性痴呆多隐匿起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非神经变性性痴呆多急性起病,呈快速进展性病程。

变性性痴呆若单纯表现为认知/行为异常,则考虑患者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AD)、额颞叶变性(FTLD)、路易体痴呆(DLB)等;痴呆叠加其他症状,如合并锥体外系症状则考虑是否为帕金森病痴呆(PDD)、DLB、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综合征等,合并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则需排除额颞叶痴呆合并肌萎缩侧索硬化(FTD-ALS)。

阿尔茨海默病分级

阿尔茨海默病分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障碍、失语症、失认症、视觉空间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为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根据认知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轻度痴呆阶段(1~3年):这个阶段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事记忆减退,比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情或重要的约会。

他们可能会出现视空间障碍,比如找不到回家的路。

此外,他们可能会有情绪的改变,比如抑郁、焦虑或易怒。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一般还能保持,但是可能需要一些帮助。

中度痴呆阶段(2~10年):这个阶段的患者记忆力障碍继续加重,并且可能会出现定向力障碍,比如不知道当前的时间或地点。

他们可能会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或使用语言,或者无法识别熟悉的人或物体。

此外,他们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比如幻觉、妄想或行为异常。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日常照顾。

重度痴呆阶段(8~12年):这个阶段的患者已经完全依赖他人照顾,记忆力严重减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比如无法自己吃饭、穿衣或洗澡。

他们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沉默、四肢僵硬、握力强、摸索吸吮等症状。

最后,他们可能会陷入昏迷,导致感染和死亡。

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全天候的照顾和护理。

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照护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轻度患者,需要给予其抗痴呆的药物治疗以及认知训练;对于中度患者,需有技巧地照顾其情绪行为问题;对于重度患者,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照顾其日常起居,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

请注意,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上述分期只是一种大致的参考。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英文标题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英文标题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英文标题摘要:一、引言二、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定义与分类三、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方法四、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五、痴呆与认知障碍的预防与护理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痴呆与认知障碍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医务工作者对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认识和诊治水平,2018年我国发布了《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本篇文章将对该指南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定义与分类】痴呆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功能衰退性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等。

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痴呆、变性病性痴呆、感染性痴呆等。

认知障碍则是指认知功能受损,但不足以诊断为痴呆的一类症状。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方法】诊断痴呆与认知障碍需综合运用临床评估、神经心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法。

临床评估主要包括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等;神经心理学评估则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测验,以确定其受损程度;生物标志物检测可通过血液、脑脊液等样本,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治疗策略】治疗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心理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康复训练旨在通过锻炼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认知训练、运动疗法等。

【痴呆与认知障碍的预防与护理】预防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在护理方面,家属和医护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温暖的支持,同时注重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照顾。

【总结与展望】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为我国医务工作者提供了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方面的规范化建议。

2018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表

2018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障碍。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需要严谨的标准和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18年发布了更新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表,旨在帮助医生更准确、更早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2018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表的内容和相关解读。

一、临床表现1. 记忆障碍:患者表现为短期记忆受损,无法记住新的信息,重复询问同一问题等。

2.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语言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日常生活。

3. 行为和人格改变: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社交能力下降、决策能力减弱等。

二、脑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1.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大脑萎缩、松弛或其他结构异常。

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通过脑部代谢标志物的显像来评估患者的神经退化情况。

3. 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血清和脑脊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和磷脂酰肌醇等,可以帮助诊断和评估疾病的程度。

三、其他排除诊断1.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记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颅内肿瘤等。

2.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四、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脑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可以计算出对应的评分,并根据评分判断是否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五、临床应用1. 早期诊断有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对家族史阳性、有患者早期症状的人裙进行定期筛查和监测。

六、诊断标准的局限性1. 遇到特异性较低或不符合典型特征的患者时,诊断难度增加。

2. 老年人裙体生理变化和其他疾病的影响。

七、未来发展趋势1. 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诊断的实现。

2.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突破。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演示文稿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演示文稿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我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约占全世界总病例 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
• 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
的第4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
第4页,共67页。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 2009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萃分 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
第2页,共67页。
• 指南包含8部分:
• 1、痴呆诊断
• 2、治疗
• 3、MCI诊断和治疗 • 4、护理 • 5、对照料者提供咨询和支持 • 6、痴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 7、总结
• 8、附件
第3页,共67页。
• 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 后者存在其他认知域损害,记忆力保留
根据累及认知域的多少,2者均可进一步分为: • 单一认知域损害型(MCI single domain)和多认知域
损害型(MCI mutiple domain)。
第31页,共67页。
(2)根据病因分类: • 所有缓慢起病的痴呆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
前均可引起MCI,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 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其中脑 血管病变导致的又称vMCI或mVCI。 • 另外,一些疾病可能导致持久的轻度认知 障碍,如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 • 所以,导致MCI的原因众多。
• 有助于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痴呆患者不常规进行。
(B级推荐)
第22页,共67页。
• 1.9.4 经颅多普勒超声
• 1.10 电生理检查 • 1.10.1 脑电图
。 • 疑诊CJD的患者,应该进行EEG检查 (B级推荐)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水平,制定规范化诊治流程,我们编写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最新共识,以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率、治疗有效性和生活质量。

1. 诊断标准1.1 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1)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方面;2)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如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1.2 生物学诊断生物学诊断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1)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2)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用于评估脑萎缩、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情况。

2. 评估方法2.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家族史、药物史和生活方式等;2)症状和体征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行为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等;3)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标准化工具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MMSE、ADAS-Cog、CDR等。

2.2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脑脊液检测和血液检测。

1)脑脊液检测:检测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2)血液检测:检测循环中的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炎症标志物等。

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如今,全世界最常用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级体系为纽约巴里·瑞斯贝格(Dr.Barry Reisberg)博士开发的总体衰退量表(GDS),将其分为七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7个阶段:第一级:无认知功能减退无主观叙述记忆不好,临床检查无记忆缺陷的证据。

第二级:非常轻微的认知功能减退自己抱怨记忆不好,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忘记熟悉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② 忘记熟人的名字,但临床检查无记忆缺陷的客观证据。

就业和社交场合无客观的功能缺陷,对症状的关心恰当。

第三级:轻度认知功能减退最早而明确的认知缺陷。

存在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表现:① 病人到不熟悉的地方迷路;② 同事注意到病人的工作能力相对减退;③ 家人发现病人回忆词汇的名字困难;④ 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记住的东西甚少;⑤ 记忆新认识的人名能力减退;⑥可能遗失贵重物品或放错地方;⑦ 临床检查有注意力减退的证据。

只有深入检查,才有可能获得记忆减退的客观证据。

可有所从事的工作和社交能力的减退。

病人开始出现否认,伴有轻、中度焦虑症状。

第四级:中度认知功能减退明显的认知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对目前和最近的事件知识减少;② 对个人经历的记忆缺陷;③ 从作连续减法可以发现注意力不能集中;④ 旅行、管理钱财等的能力减退。

但常无以下三方面的损害:① 时间和人物定向;②识别熟人和熟悉的面孔;③ 到熟悉的地方旅行的能力。

不能完成复杂的工作;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否认显得突出,情感平淡,回避竞争。

第五级:重度认知功能减退病人的生活需要照顾,检查时半天不能回忆与以前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

例如,地址、使用了多年的电话号码、亲属的名字(如孙子的名字)、本人毕业的高中或大学的名称、或地点定向障碍。

受过教育的人,作40连续减4或20连续减2也有困难。

在此阶段,病人尚保留一些与自己或他人有关的重要事件的知识。

知道自己的名字,通常也知道配偶和独生子女的名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六):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
(全文)
近年来,来自携带遗传风险的人群和临床认知正常的老年人的荟萃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这一进程在临床诊断为痴呆的多年前就已经开始[1]。

由于针对AD痴呆期的新药临床试验屡屡失败,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AD研究的重点应该转移到AD痴呆前阶段。

一、AD痴呆前阶段的概念
2011年在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制定的AD新的诊断标准中明确提出了AD临床前阶段的概念[2]。

AD痴呆阶段是指AD病理生理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AD,而AD痴呆前阶段(pre-dementia stage)是一个新的概念,此阶段可有AD病理生理改变,无或有临床症状,包括临床前AD(preclinical stages of AD)和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D,MCI due to AD)。

将临床前AD和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合称为AD痴呆前阶段的意义在于:(1)与临床前AD 和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概念相比,AD痴呆前阶段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有利于唤起研究人员和公众对这一阶段的重视;(2)目前对AD的干预研究主要是前移至临床前AD和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而这两个阶段都包含在AD痴呆前阶段的概念中。

临床前AD是AD发生的最早期,此期没有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或者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主诉,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可通过脑脊液或影像学检查如PET淀粉样蛋白成像来诊断[3]。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临床前AD的概念和框架主要用于科研和药物临床试验,不宜用于临床诊断,一方面是目前临床前AD的诊断方法仍不成熟,另一方面临床前AD的患者只是进入了AD病理生理进程的早期,在患者的有生之年并不一定会发展为AD,如果冠以临床前AD的诊断,会引起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慌。

二、AD痴呆前阶段的诊断
神经生物学和分子影像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了在活体体内检测AD病理生理过程的方法,这包括Aβ在脑内的沉积、脑脊液中Aβ和tau 蛋白含量与修饰的动态变化等。

这些变化已被证实出现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并且表现出与轻度认知障碍和AD痴呆患者相同的模式。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正式提出了临床前AD的概念性框架和用于研究的标准[2]。

该标准对临床前AD进行了分期,包括第一阶段,无症状脑淀粉样变的阶段;第二阶段,淀粉样蛋白阳性+突触功能障碍和(或)早期神经退行性变阶段;第三阶段,淀粉样蛋白阳性+神经退行性变的证据+极轻微的认知下降[2](表1)。

该标准强调了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前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通过PET淀粉样蛋白显像上示踪剂保留增多和(或)脑脊液中Aβ42含量下降来追踪脑内淀粉样变,通过脑脊液tau或磷酸化tau水平增高、FDG-PET脑内AD样代谢减低以及特定解剖分布(顶叶后部和中部、后扣带回和后颞叶)的灰质丢失、海马萎缩来追踪早期神经退行性变。

表1
临床前阿尓茨海默病的分期[2,4]
研究人员随后又对该框架和分期做了补充[4],增加了正常组和可疑非AD病理组(suspected non-Alzheimer pathology,SNAP)。

正常组没有任何脑淀粉样变或神经退行性变的证据,而SNAP组患者有神经退行性变的影像学或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但没有脑淀粉样变的证据。

SNAP组患者能够占到认知正常的老年人队列的四分之一[4,5],对于研究非淀粉样蛋白致病机制在AD发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的IWG和2014年的IWG-2诊断标准对临床前AD也做了详细描述[6,7,8]。

该标准将临床前AD分为两种亚型,即AD无症状风险期(asymptomatic at-risk state for AD)和AD症状前期(presymptomatic AD)。

AD无症状风险期是指已经有了脑淀粉样变和神经退行性变的影像学或生物标志物的客观证据,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心理学检查仍未达到MCI的标准。

这部分患者尽管脑内已经开始了AD的病理生理进程,但在有生之年并不一定会进展为AD,所以称为AD无症状风险期。

而AD 症状前期特指携带了PSEN1、PSEN2、APP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
因突变或其他致病遗传基因(包括21三体综合征),但未达到MCI诊断标准的患者。

由于这部分患者必定会发展为AD,所以称之为AD症状前期。

两个诊断标准对临床前AD的分类和描述方法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同样强调了AD存在一个临床无症状,但脑内已经开始了AD病理生理进程的阶段,这一阶段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的20~25年就已经开始。

NIA-AA 标准对临床前阶段的分期和描述更为详细,同时包括了正常组和SNAP 组,更适用于临床前AD研究的开展。

三、AD痴呆前阶段的预警意义
AD痴呆前阶段概念的提出对AD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在这个阶段,神经元还没有大量凋亡,疾病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9]。

另一方面,如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如果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对患者进行识别,就有望大大延缓疾病的进展。

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能将AD的发病延迟5年,将可使AD的患者数目减少57%,将医疗费用从6 270亿美元减少到3 440亿美元[2]。

四、AD痴呆前阶段的早期干预
AD痴呆前阶段的早期识别为AD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目前国际上已经启动了多个针对AD痴呆前阶段的早期药物干预研究。

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使用无症状的AD高遗传风险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如美国的DIAN-TU研究正在验证两种不同的Aβ单克隆抗体,solanezumab和gantenerumab,对携带有PSEN1、PSEN2和APP致病基因突变的个体的早期干预效果[10]。

API(Alzheimer′s Prevention Initiative)研究以哥伦比亚的PSEN1家系和携带有APOE ε4纯合子的高遗传风险个体作为干
预对象,验证Aβ的另一种单克隆抗体crenezumab的治疗作用[11]。

A4(Anti-Amyloid Treatment in Asymptomatic Alzheimer′s Disease)研究则以非AD高遗传风险人群为干预对象,通过Aβ/tau PET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来识别AD痴呆前阶段个体,进而验证solanezumab在这些AD痴呆前阶段个体中的早期干预作用[12]。

这些针对AD痴呆前阶段开展的早期干预研究将有望找到能够改变AD疾病进程的治疗药物。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改变AD疾病进程的药物,我们仍可通过指导患者早期控制胆固醇、血压、糖尿病等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健康饮食,早期开展认知功能和体力锻炼,来延缓AD的发生和发展。

一系列的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荟萃分析都已证实中年期的高血压[13]、高胆固醇血症[14]、糖尿病[15]和腹型肥胖[15]均会导致AD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吸烟[16]和大量饮酒[17]也是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AD痴呆前阶段,特别是中年期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将有望降低AD发病的风险,延缓AD发展的进程。

然而目前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开展干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都是以老年期人群为研究对象,其结果未能证实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对AD发病的保护作用。

如一项纳入8项RCTs的研究,共计2 282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降压治疗并不能降低痴呆的风险[18]。

三项共纳入748例50~90岁研究对象的RCTs研究也并没有显示他汀类药物对痴呆或AD发病有保护作用[19,20,21]。

只有针对中年期,特别是痴呆前阶段开展干预研究,才能证实危险因素的控制对AD发病作用。

除了血管性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AD痴呆前阶段早期干预的重要途径。

地中海饮食,即主要摄入鱼类、水果蔬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适度饮用红酒而较少食用猪肉等红肉,已被多个研究证实能够降低AD的发病风险[22,23,24],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不受体力活动和伴随的脑血管病等因素的影响(Ⅰ级证据)。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纳入了11项以55岁以上认知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RCTs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有氧体力锻炼能够改善特定认知功能,包括认知速度,以及听觉和视觉的注意力[25](Ⅰ级证据)。

在认知训练方面,由于认知训练的方法一直在改进,因此RCTs的结果仍然混杂,一项纳入1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认知训练能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能力,尽管可能仅限于特定认知域[26]。

2014年发表的ACTIVE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训练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27](Ⅰ级证据)。

2015年发表的FINGER研究表明,将饮食调整、体力锻炼和认知训练结合起来,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风险人群的认知功能下降[28](Ⅰ级证据)。

【推荐】
针对临床前AD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专家共识)
在AD痴呆前阶段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结合认知训练有可能延缓认知功能下降。

(A级推荐)
AD痴呆前阶段的饮食为地中海饮食。

(A级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