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与代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小自噬
▪ 溶酶体的膜直接包裹长寿命蛋白等,并在溶酶体内降解;
3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 胞质内蛋白结合到分子伴侣后被转运到溶酶体腔中,然后被溶 酶体酶消化。CMA 的底物是可溶的蛋白质分子,在清除蛋白 质时有选择性,而前两者无明显的选择性。
5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1.2 自噬的分类——根据细胞物质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
蛋白激酶 ❖ 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
激酶 ❖ TSC 1/2:结节性硬化复合
物1/2 ❖ Rheb:鸟苷三磷酸酶 ❖ HIFs:缺氧活化因子
❖ 内吞途径:将跨膜蛋白运送到溶酶体降解。 ❖ 细胞自噬途径:而长寿蛋白(long-lived protein)、蛋白聚集物及膜包被
的细胞器是通过细胞自噬的方式在溶酶体降解。
4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1.2 自噬的分类——根据细胞物质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
1 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噬(一般)
▪ 由内质网来源的膜包绕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然后与溶酶体 融合并降解其内容物;
▪ 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电镜察看到自噬体 (autophagosome)构造,并且在 1963 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 了“自噬”这种说法。因而Christian de Duve被公以为自噬研讨的鼻祖 。Christian de Duve 也因发现溶酶体,于1974年取得诺贝尔奖
DAPK相关蛋白激酶(DAPK-related protein kinase-1,DRP-1)诱导 自噬。 ▪ PKA、casein激酶 Ⅱ、MAP激酶、calcium途径也在自噬错综复杂的调 控网格中,但其机制还不甚清楚。
13
Part P2ar自t 1噬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2.2 自噬的调控
14
❖ 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 ❖ MAPK:促分裂素原活化
❖ Atg5:决定膜伸展方向 ❖ LC3-Ⅱ:自噬体标志分子,
判断诱导或抑制 ❖ Atg9:嵌膜蛋白来回循环移动
活化该激酶复合物从而产生自 噬分隔膜。 ❖ PE:磷脂酰乙醇胺
Part P2ar自t 1噬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2.2 自噬的调控
❖ 依赖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途径的自噬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AMPK-TSC 1/2-mTOR 信号通路
❖ 应激功能
▪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饥饿条件下的一种存活机制。 当营养缺乏时,细胞自噬增强 ,使非关键成分降解,释放出营养成分,以保证过程的继续。
❖ 防御功能
▪ 在细胞受到致病微生物感染时,细胞自噬起一定的防御作用。
❖ 维持细胞稳态
▪ 在骨骼机和心肌,细胞自噬有特殊的“看家”(house keeping)功能,帮助细 胞浆成分,包括线粒体,进行更新。
1
目录
1
自噬的概念
2
自噬的机制与调控
3 自噬的代谢与疾病
2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 自噬(autophagy)
▪ 细胞自噬(autophagy or autophagocytosis):又称为Ⅱ型 细胞死亡,是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 (autophagy related gene, Atg)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 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
http://news.dxy.cn/bbs/thread/18181343
3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1.1 细胞内成分的主要降解途径
❖ 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短寿(short-lived)、多聚泛素化 (ubiquitination)的蛋白质。
▪ 原核生物:通过19S的蛋白酶体能识别靶蛋白的特定氨基酸序列并将其降解。 ▪ 真核生物:则是通过26S的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
Atg基因
作用
Atg1,Atg13,Atg17 Atg6,Atg14,Vps15,Vps34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复合物,TOR激酶等上游 信号的调控
脂质激酶,介导囊泡成核
Atg2,Atg9,Atg18
促进成熟自噬体与Atg蛋白分离后的循环利用
Atg8,Atg12 Atg22
构成两种泛素样系统促进囊泡迁移
❖ 延长寿命
▪ 细胞自噬可降解损伤的细胞器、细胞膜和变性蛋白等胞内成分。 ▪ 如果细胞自噬受损衰竭,细胞损伤就会堆积、累加,产生老化。
❖ 控制细胞死亡及癌症
▪ 当前,决定细胞自噬导致细胞死亡,还是维持细胞存活的因子尚不完全清楚。 所以,细胞自噬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最后定论。
8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6
Part 1Part 1自噬的概念
1.2 自噬的分类——大自噬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
❖ 通常认为大自 噬是一种非特 异过程。但是 ,在一些情况 下细胞器,如 :线粒体,过 氧化物酶体等 ,似乎是优先 包裹的对象, 提示有一定选 择性或特异性 。
7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1.3 细胞自噬的生物学意义
发挥空泡透酶的作用使自噬降解产生的氨基 酸从降解腔隙中释放
11
Part P2ar自t 1噬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2.1 自噬的分子机制
12
❖ mTORC1:哺乳动物的雷帕 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 Atg12/LC3:两种泛素样加工 系统,包裹自噬底物形成自噬 体。
❖ Atg12-Atg5-Atg16L1:与外膜 结合,促进伸展
❖ 其它的信号通路
▪ 3-甲基腺嘌呤(3-MA)通过抑制Class Ⅲ PI3K的活性抑制自噬。 ▪ beclin1和UVRAG作为正调控子,抗凋亡因子bcl-2作为负调控子共同参
与组成Class Ⅲ PI3 复合物调控自噬。 ▪ GTP结合的G蛋白亚基Gαi3抑制自噬;GDP结合的Gαi3蛋白活化自噬。 ▪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linase,DAPK)和
1.4 自噬过程
❖ 自噬的诱导 ❖ 自噬体的形成 ❖ 自噬体的运输、融合 ❖ 自噬体的裂解
9
Part 1Par自t 1噬的概念
1.2 自噬过程
10
Part P2ar自t 1噬的分子机制与调控
2.1 自噬的分子机制
❖ 研究发现已有35种Atg(autophagy-related genes) 基因及 其编码的蛋白参与自噬体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