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不是,“争渡” (5)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地点: 溪亭

时间: 日暮
惊 起 一 滩 鸥 鹭 。 / /
争 渡 , 争 渡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兴 尽 晚 回 舟 ,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
常 记 溪 李 亭 清 日 照 暮 ,
如 梦 令
/ /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 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 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 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 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 都飞起来了。
三.艺术特色
1.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 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2.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 种写法,真实可感,画面感强;行文上显得紧凑而 有内容; 3.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 花,以“肥”“瘦”代指多少,语言凝练,生动鲜 活。
李清照《如梦 令·昨夜雨疏风 骤》
教学目标: 1.我知道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 3.我会赏析词的美体味情感。 4.我能流利的背诵。
李清照(1084—1155?), 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宋词有“婉约”、“豪放” 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父亲李 格非,丈夫赵明诚都是当时的 学者。她早年过着平静、优越 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清丽 婉约。金兵南下,北宋灭亡, 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中多寄 身世之感、故国之思多表现哀 伤。她的作品被后人编辑成 《李清照集》和《漱玉词》。
醉花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3.绿肥红瘦:“绿”代替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 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 “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 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 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 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 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 即将来临。。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 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 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 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 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 密之处的失误。
声声慢/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 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情节: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诗情 景致: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画意 白鹭 晚霞
记 事件: 醉归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我 来 读
我能翻译:
昨儿夜里下起稀疏雨水, 但吹着阵阵强风,乘着酒 醉酣睡,一觉醒来仍解消 不了残剩的酒意。惺忪之 际问着来卷帘的侍女,却 回道:海棠花还是照旧如 常。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应该是绿叶肥嫩、红花憔 悴呀。
我会赏析:
1.试: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 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 道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2.却:“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 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 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 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