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1 第十一讲 孩子总爱攻击别人怎么办 盛静卫改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手两代》亲子课程幼儿1第11讲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保安希望小学
姓名:盛静卫
第十一讲孩子总爱攻击别人怎么办
——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情景对话
皮皮喜欢打人,三天两头制造“事端”,今天又有家长向皮皮的妈妈告状。

妈妈沉着脸对他说:“皮皮,你为什么又打小朋友?”
皮皮不以为然地说:“他跟我抢滑梯。


妈妈低声说:“你让着小朋友不行吗?”
皮皮扬起头说:“凭什么让着他!”
妈妈生气的说:“我教育你多少次了,小朋友应该互相谦让,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皮皮攥着小拳头说:“谁叫他跟我抢滑梯!”
妈妈吼着:“那也不能打架啊?”
皮皮把头一仰:“他抢我就打!”
妈妈:……
心灵独白
(妈妈):最近一段时间,当我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小朋友向我告状,“阿姨,皮皮又打我了。

”“阿姨,皮皮今天用脚踢我了。

”……不少家长也为此事找过我,老师也经常向我反映皮皮打小朋友的问题,我都不好意思见他们了。

我家皮皮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天生就是个战斗分子啊?
教育故事
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甚至别的小朋友家长不断把皮皮的问题反映到皮皮妈妈这里,皮皮妈妈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于是,她和皮皮爸爸一起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孔老师。

皮皮妈妈一见到孔老师就着急地倾诉起来:“孔老师,您好!我这个孩子从小就喜欢打人,攻击性特别强,在幼儿园里不断地惹是生非,老师、家长和小朋友经常找我告状,我都快愁死了,真怀疑这个孩子是不是天生的战斗分子啊?今天特地来请教您,看看这种孩子还有没有管教的办法。


孔老师微笑着说:“虽然攻击行为有生理学上的原因,但不能说哪个孩子就是天生的战斗分子。

要找
到管教孩子的办法,我们得先找到孩子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


皮皮妈妈极为配合地不住点头:“好!好!”
孔老师继续说:“对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解释是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比如老人无原则的护犊行为,父母对子女的体罚,儿童观看暴力电影或游戏,这些都容易诱发孩子的攻击行为。

不知道在您的家庭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些因素?”
皮皮妈妈不无伤心地抱怨起来:“哎呀,您说的三种情况我们家都存在啊!孩子出生后就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特别护孩子,有时候,孩子抢夺别人孩子的玩具,奶奶不但不制止,还夸奖孩子勇敢有智慧,很有男子汉样,说这样的孩子在外面不会吃亏。

孩子直到四岁时才回到我们身边。

孩子的爸爸忙于生意,每天应酬很多,孩子每天难得跟爸爸说上几句话。

有时他爸爸在生意场上不顺心,看谁都不顺眼,常常拿孩子作出气筒,借着酒劲对孩子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

可孩子仗着爷爷奶奶的疼爱,不大服管教,爸爸就经常背着孩子的爷爷奶奶打孩子,甚至有时候当着爷爷奶奶的面也敢打。

孩子哪里吃的了这一套,就经常向爷爷奶奶告状,结果,爷爷奶奶就经常地数落孩子的爸爸:‘打孩子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打我!’这是他奶奶听到孩子告状后经常斥责他爸爸的一句话。

唉,在这个问题上,我看我们家都恶性循环了。


孔老师帮他们分析:“你看,这就有可能是造成皮皮总爱攻击别人的原因:爷爷奶奶对孩子较为溺爱,护犊心太重,而孩子爸爸对孩子的要求又较为苛刻,动辄打骂孩子,这种强烈的反差会使孩子难以适应,导致负性情绪不断积累。

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需要宣泄,在家庭里又没有宣泄的渠道,只能到幼儿园宣泄到小朋友身上。

再说,孩子爸爸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是孩子模仿并习得攻击性行为的样板。

孩子发现爸爸的做法是宣泄内心压抑情绪的好办法,自然会上行下效。

另外,爷爷奶奶对孙子的溺爱、对孙子错误行为的鼓励,助长了孩子打人的气焰。


皮皮妈妈转向一旁的爸爸:“你看,我说孩子打人与爷爷奶奶过于疼爱有关、与你打孩子有关,你还不承认,现在可是专家说的,你该信服了吧?”
看这两口子在这就想吵嘴,孔老师开玩笑地说:“哈哈,您先别急于抱怨,如果孩子的爷爷奶奶不疼爱孩子,你是不是又该抱怨他们不知道疼爱孩子呢?”
爸爸还真会借台阶:“就是!”
孔老师言归正传:“孩子今天的行为与你们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孩子的攻击行为,让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你们两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而不是去抱怨对方。


爸爸终于发言了:“孔老师,我们听您的!”
孔老师继续说道:“孩子婴、幼年时期,你们为了忙自己的事业,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隔辈亲、护犊情常常导致老人教育孩子的时候失去原则,而你们未必不知道老人抚养孩子的弊端,但你们当年落得清闲,何曾认真思考过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今天责怪老人的话就不要说了。

爸爸因为生意不顺常常打骂孩子,当爸爸的当然应该好好检讨自己,但当妈妈的也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理解和体谅丈夫?使丈
夫的不良情绪转向了年幼的孩子?”
爸爸妈妈都惭愧地一个劲儿地点头。

孔老师问他们:“你们现在和老人住在一起吗?”
妈妈说:“孩子回到我们身边后,爷爷奶奶也就跟过来了,孝顺老人本来就是儿女的责任,再说,老人帮我们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拉扯大,我们就更有责任照顾老人了。

但自从住在一起后,家庭中不断地发生战争,尤其是他奶奶护犊子护的呀,她儿子打她孙子一下,她老人家能跟儿子拼命,您说这怎么能行呢?我曾建议让老人搬出去住,可是孩子爸爸坚决反对,骂我吃水忘了掘井人,没良心。


孔老师帮他们出主意:“你们现在的家庭局面是一定要改的。

但改变老人是很难的,毕竟他们那么大年纪了,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但孝顺老人也不一定非得和老人住在一起,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老人在附近买一套或者租一套房子,你们两口子呢每天都到老人那里去献个殷勤,我想,老人慢慢会接受的;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可以让老人回老家,老人在老家生活了一辈子,未必高兴和你们住在一起,他们很可能觉得是你们离不开他们,需要他们的帮忙。

老人回到老家后,每天跟老人通通电话,隔三差五地回老家给老人送点生活用品,只要老人感觉到了你们的孝心就足够了,你们说呢?”
爸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孔老师接着说:“关于这个问题你们回去再商量一下,但有一点你们必须得做到,那就是以后要改变对孩子粗暴的态度,坚决避免体罚孩子。

当爸爸的以后要减少了不必要的应酬,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不能再打骂孩子。

节假日约上几个相同年龄的孩子一起驾车出游,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当孩子表现出友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而妈妈呢,多和孩子的爸爸交流,多一些体贴,让爸爸回到家后感到温暖、放松,以减少爸爸的不良情绪反应。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安抚,使他冷静下来,千万别再火上浇油,刺激孩子。

这样可以吗?”
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好!”
孔老师:“这是我的电话,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可以随时联系我。


专家课堂
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就喜欢打人呢?不仅皮皮妈妈想弄个究竟,这个问题同时困扰着许多两三岁孩子的父母。

有的孩子生气时打人,有的孩子高兴时打人,有的孩子不仅打人,还咬人,有的孩子既打小朋友又打爷爷奶奶……如果养成习惯,他将来怎么与别人友好相处呢?父母真为孩子的这种“暴力”行为担心呀!
一、攻击的界定和表现。

攻击界定为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物品的行为。

攻击具体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三种形式。

其中,身体攻击包括打、扭、拧、指戳、砸、挤压、踢、推搡、碰撞、抓、咬他人、打掉、损坏、抢夺他人物品、强占座位空间等;言语攻击包括说脏话、骂人、取笑、嘲讽、叫取外号等;间接攻
击又称心理攻击或关系攻击,是通过第三方实施的攻击行为,包括散布坏话造谣、唆使打人、游戏活动排斥等。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儿童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到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

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纠正。

二、孩子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但并不是说这样的孩子天生就是“战斗分子”。

2.家庭因素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举足轻重,如经常激发矛盾、相互吵骂、摔扔、打斗,对孩子心理往往产生强烈影响。

父母在与亲戚、邻居、同事等交往中的方式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如果父母事事不让人,动不动就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很容易就会模仿,并运用到他的生活中去。

3.教育不当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小孩走路绊到门槛上,摔了一跤,这时大人往往踩踩门槛,说:“门槛不好,让宝宝摔跤了。

”要是孩子碰到桌子,大人往往打打桌子,说:“都是桌子不好,碰到宝宝了。

”采用这种办法,当时是管事,打打桌子,踩踩门槛,孩子就不哭了,这是因为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

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遇到困难、挫折总是怪罪别人。

所以到了幼儿园,当他与别的孩子有了纠纷时,他自然去怪罪别的孩子。

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正好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榜样。

结果孩子也用类似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

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父母的溺爱与纵容也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现在的家庭对独生子女关爱过度,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

家长的娇宠放纵,极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到了幼儿园,他就会跟人家抢东西,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

还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鼓励孩子用攻击性行为对付攻击性行为。

比如,家长对自己的孩子
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

他打你一拳,你就踢他一脚!”在这种教育下,孩子也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并成为习惯。

4.环境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

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如果儿童经常看暴力影视片、武打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小虎与佳佳是邻居,两个孩子常在一起玩耍。

一天,小虎突然拿起一根木棍向佳佳打去,口中还喊着:“我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吃俺老孙一棒!”好在大人及时赶到,制止了这场恶作剧,才没有让佳佳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是典型的“模仿性攻击行为”。

时下许多影视作品及网络游戏都充斥着血腥暴力的行为,大部分孩子(特别是男孩)都非常喜欢模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便模仿“英雄人物”的样子对同伴进行攻击。

由于孩子对自身行为的后果和影响缺乏考虑,往往不会掌握分寸,容易对同伴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三、如何消除孩子的攻击行为
1.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
活动空间的密度及玩具的数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让幼儿处在一个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幼儿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缺少游戏材料也会引起攻击性行为。

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敞的活动空间,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攻击性冲突。

为孩子准备充足的玩具,如果玩具丰富,更多的孩子便可以不引起任何冲突地加入游戏中。

尽量少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比如机枪、坦克、刀刃等,因为这些玩具会刺激儿童产生暴力幻想和攻击行为。

2.消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
例如,强强和明明一起玩时,不讲道理地抢走了明明手里的玩具,惹得明明大哭起来。

对强强来说,他的攻击行为的强化物就是对玩具的占有,这时,让强强把玩具还给明明,就等于消除了强强攻击行为的强化物。

如果不把强强手里的玩具抢回来,反而鼓励他,以后他就还会抢别人的玩具。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就要及时制止,并及时剥夺他因攻击性行为而获得的成果,比如,他抢来的玩具。

同时,我们一定要他把玩具立即还给同伴,并教他向同伴道歉。

3.教孩子懂得合理宣泄情感
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比如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当的场合,让他们把郁积在心头的不快和愤怒发泄出来,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4.适当运用惩罚手段
惩罚在纠正不良行为中有明显效果,当然,惩罚手段仅限于暂时剥夺他喜欢的一些活动的权利,或暂时不满足他的某些要求等范围,并且让孩子明确惩罚的理由。

请注意惩罚要及时的,而不是事后的。

5.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
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也是消除孩子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让托儿所教师特别奖励那些亲善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

两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行为。

几周后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行为。

这就是说,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并不一定非惩罚不可,成人可以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好行为大加赞赏,这种办法同样也可以降低孩子的攻击性。

这种无惩罚的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不给孩子提供“反攻击”或“报复”的原型。

要知道,对孩子攻击行为的惩罚,实际上也是一种攻击行为,是一种“以牙还牙”,它可能使孩子在受到别人攻击时采取报复手段。

因此,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不仅可以避免惩罚的消极影响,同样也是消除孩子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

6.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冷处理”
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理睬,对孩子表示冷漠,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如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

尽管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些怨恨,但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等攻击原型,这种方法如能与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7.引导孩子进行移情换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者在看到受害者明显痛苦时,往往会停止攻击。

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则不然,他们会继续攻击受害者。

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都没感到羞愧或不安。

研究表明,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降低攻击性。

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

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么,你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行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8.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孩子虽小也是人,存在各种需要,父母应满足其合理需要。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人(特别是儿童)的基本需求如长期得不到满足,必然会导致其心理的异常变化,变得过敏、烦躁、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自卫”行为(攻击性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积极关注、了解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陪孩子玩,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不要体罚孩子。

体罚往往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了示范作用。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喜欢打他们的屁股,认为打屁股只会让孩子尝到皮肉之苦,不会造成其他的伤害。

但最新研究发现,经常被打屁股的孩子与那些没有受到类似体罚的孩子相比,更容易焦虑,形成好斗的性格。

有的孩子挨了打之后,更为愤怒、生气,背着父母,转而发泄在其他人或物品身上。

比如,当父母把
孩子打了一顿之后,有的小孩子会打自己的玩具娃娃或者玩具熊的小屁股:“你不听话,我使劲打你!”在幼儿园时,看到别的小朋友不听老师的话,他会打这个小朋友:“不听老师的话!”
父母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暴力性影视节目,如果孩子看了一些不好的镜头,家长可以和孩子展开讨论,给他分析影视上以及生活中的暴力行径的坏处,以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对于孩子出现的“模仿性攻击行为”,家长要注意引导,让他明确自己行为的过错,避免再次发生。

9.榜样训练
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通常的方法无非是反攻击(报复)、自己缓解、别人劝解三种方式。

后两种方式是好的,但儿童并不能自觉地采取这种方法,必须经过训练来学会。

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大人或别的孩子采取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冲突,或家长、教师经常训练他们采取这两种方法解决冲突,他们以后就可能也采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研究表明,这样的训练对那些已养成攻击习惯的儿童极为有效,因为他们长期以来行为野蛮、粗暴的原因,往往正是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友好而有效的技能。

10.采用“转移注意”法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培养孩子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文化兴趣,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可以陶冶性情,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教育活动
1.关于家长——
请你别忘了每天把这份礼物送给孩子们:
◎让孩子无拘无束
◎教孩子关心别人
◎发自内心地大笑
◎表扬得有技巧,鼓励孩子自信心
◎让艺术走进孩子心灵
◎微笑,让孩子懂礼貌
◎适时地让步
◎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
◎教孩子鉴赏他拥有的东西
◎让孩子掌握新的技能
◎教他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2.关于教师——
◎教师要细心观察哪些孩子总爱攻击别人,要去思考是什么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园联系卡的方式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之间打闹时产生的系列矛盾的问题
◎教师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指导家长正确处理孩子攻击别人的问题。

◎教师要针对总爱攻击别人的孩子进行观察了解,找到原因,协同家长共同改变这种情况。

拓展阅读
孩子犯错父母该怎样引导?
孩子犯了错误后,父母要教导和启发孩子主动地停止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孩子对错误行为进行补救。

在这一引导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从而建立起内心的约束。

1.首先要向孩子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

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

清晰、明确地将孩子的过错与补救联系起来,使孩子容易接受要他进行补救的建议。

要在孩子中提倡坦白承认错误的精神,防止他们采取以下策略:否认错误行为(我没有做什么错事);把错误行为合理化(大家都做了),为自己错误行为辩解(是他先开始的),以推卸自己错误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受害者的困难处境上,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应负的责任,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来挽回。

2.说明什么是孩子应该做的。

在采取补救方法的同时,你要费些时间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允许他们做的,而不说什么是禁止他们做的。

因为许多孩子都有一种逆反心理,父母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是想试试。

孩子犯错误有时是出于好奇心,所以父母应该避免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的出现。

3.让孩子知道父母不赞成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父母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需要孩子做出补救时,对孩子本身仍旧要表示好感,不要笼统地责怪孩子。

父母可以把批评限制在孩子的一定行为上,例如,“我不喜欢你在屋里大声尖叫,因为这样打搅了别人”,要避免孩子一不守规矩就指责孩子“坏”的想法,更不能使用诅咒或威胁的口吻,表示你不再爱他们了。

这样会把问题搞复杂,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

4.处理要及时。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紧接着孩子的错误行为之后,要求孩子进行补救,是促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的最有效的办法。

尤其当孩子正在采取错误行动的时候加以制止则更为有效。

如孩子伤害了别的小朋友,父母应该立即让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而不要说:“我以后再和你算账”或“等你爸爸回来再说”,因为延误会使孩子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忘掉。

5.让孩子自己提出补救的办法。

这将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假若孩子提出的办法不恰当,父母可以再提出一些补救的办法来引导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