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读本》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教育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型读书氛围,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文化含量,“三八”妇女节,学校给每个教职工发了一套教育局领导向全区教职工推荐的一套好书《教师人文读本》。《教师人文读本》是由张民生、于漪任总主编,商友敬等三人为执行主编。书中汇集的都是极具人文价值的名人佳作,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既有爱因斯坦、鲁迅、苏格拉底的短文,也有罗素、阿兰的相关作品。

下册第七章《什么是教育》初读感到写得比较深奥,不太好懂,再读,反复读才读懂,读后感受最大的就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爱。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罗素的《教师的作用》,嘉德内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前世今生,阿兰的《教育漫谈》等,一位位教育家用哲学的观点向我们传递什么是教育。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针对大学教育,雅氏认为,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而是特别注重“陶冶”和“交往”在教育中的作用.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我面前读过的书中对教育最完美的阐释!

一、教育即爱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自我为中心。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致于不是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尸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径如今似乎已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爱的交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的本源所在。”

二、教育的本质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如果整个教育本质毫无遮蔽的呈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本然内涵,而教育自然是有其固定形式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个人的成就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不象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三、教育的危机

教师以种种认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本来是用训练有素的方法来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四、教育的未来

人们都明白教育决定未来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每个人都知道,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拥有了未来。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