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

合集下载

教招-中学地理专业知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

教招-中学地理专业知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

教招-中学地理专业知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招-中学地理专业知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一)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是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气东输ppt课件

西气东输ppt课件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概述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一、概述: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 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3)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 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
19
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 的需要? 生活、工业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何 作用?
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黄河上、 下游争水的矛盾;增大地表径流量,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 等河道的泥沙淤积;有利于增大湿度,促进生物多样性;提 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35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
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6 解析答案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 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 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 律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活动: 4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 (2)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3)推动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 设,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3)西气东输的意义 影响 表现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对 西 部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 地区 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对 东 部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 地区 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对 东 西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 部协调 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对环境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 压力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生产方式选择的原因。模块化施 工的好处应从当地自然条件不宜长时期建设和分散化生产在时间、 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说明。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发展条件。两国的 优势应从天然气开发和消费过程分析,结合资源赋存、开采技术、 运输能力、资金投入和市场需求回答。 答案:(1)(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 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 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2)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 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 大等。
3
命题研析· 探究考法 综合思维:区域能源发展条件
考法
[2018· 全国卷Ⅰ,36(2)(4),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10 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 年 12 月 8 日, 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 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 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 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 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 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 与埃菲尔铁塔相当。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知识总结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知识总结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知识总结
要点一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要点二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
发与经 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 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
对 济建设 增长点
地区经济发展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要点二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 生 态
有利 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 实现,缓解沿线因砍伐森 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 压力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 高生活质量环境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
的 影 响
不利 影响
南水 北调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 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 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 境
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 河上游;中线:丹江口至 华北;东线:沿大运河北 上至华北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 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 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 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 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条件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
经 产业结 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
济 构调整 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 等产业的发展

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配套工程建设(①用户管
响 基础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 网;②重大项目的立项
施建设 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
、施工方式多 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 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

精品高中地理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

精品高中地理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影响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区域自然资源的储存量与需求量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可以看作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根本目的,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能源资源十分短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各地区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矛盾突出。

而这种差异使得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各种能源的消费比例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

如煤的消费比重一直占到70%左右。

煤炭作为能源,会排入大气中大量粉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环境问题。

但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需要改变过分依赖于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我国政府也已决定把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这是由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陆地上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其中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为我国四大油气区。

油气资源分布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如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但目前大部分增产难度很大,而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但是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

2020届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0届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解析 外电入鲁,优化了山东省的能源结构,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
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回答7~8题。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7.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不足 B.国内市场小 C.交通不便
质性的重大突破,到2017年三条输电通道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省外来电1 800 万千瓦左右。读“外电入鲁通道规划示意图”,回答5~6题。
输电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5.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
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对输入地的影响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促进经济发展
②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减轻环境污染
③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的影响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③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 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命题探究
调水工程的原因及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中线
东线
调水量 ★☆☆
★★☆
★★★
水质 工程难度
★★★ ★★★
★★☆ ★★☆
★☆☆ ★☆☆
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南水北调的意义
社会效益: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缓解用水不足,促进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促进受水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生态效益:美化受水区环境,控制受水区地面沉降趋势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西气东输的背景和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西气东输的背景和意义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西气东输的背景和意义典例分析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答案】(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

(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经济发展潜力大;政策支持;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从线路图可以看出,川气东送工程沿着城市分布,说明了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主要从能源生产和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甲经济区位于西部内陆,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小。

乙经济区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第(2)题,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甲地区比乙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结合工业区位因素从能源、土地、劳动力价格和、政策、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命题突破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跟踪训练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典例引领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1)C (2)D [第(1)题,天然气管道工程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的建设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环境质量,同时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第(2)题,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二、考点透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东部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存在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坏。

三、题组训练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1~2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2.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解析:第1题,川、渝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

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
能源消费需求量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经济 人口较少,经济较落 发展水平高,能源消费量大, 后,能源消费量小, 需求量大 需求量小
能源生产量
影响
能源相对贫乏,因而产量相 能源相对丰富,因而 产量相对较大 对较小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 发挥(丰富资源没有 充分开发)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 但新疆及其周边省区 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小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酸 雨范围大危害重的原因
煤炭堆放、燃煤废渣造成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北煤南运增加了铁路和公 路运输压力
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3、我国今后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的转移
我国天然气分布的 总 油 气 工 业 新 的 战 略 接 替 区
陆上四大气区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一、背景 1、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分布 的差异性 资源跨 区域调 配 区域间发展水 平的不平衡性
区域间资源的不 可流动性
资源需求与资源 赋存的不匹配性
2、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晋煤外运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显著
缺点
可见,天然气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给消费者带来一定 实惠。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 调整后的能源消费 结构
能源消费构 煤炭占70﹪左右,天然气 仍以煤炭为主,天 成特点 仅占2.7 ﹪ 然气比重提高
燃烧产生的粉尘是大气可 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减轻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案例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和最大城市群 能源消费量很大,但却是能 源极度贫乏区,一次能源基 本全靠区外输入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西气东输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西气东输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西气东输一. 教学内容:西气东输二. 教学目标: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了解)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重点难点)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难点)三. 重难点讲解:(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了解)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 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来源学+科+网Z+X+X+K](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重点难点)(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 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 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 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 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掌握)(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重点难点)1.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下图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西气东输:(1)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线路布局: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讲义(含解析)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五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讲义(含解析)

第十五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内容标准考情统计核心素养1.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读:(1)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规律。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2018·全国卷ⅠT36(1)(3)(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了解资源调出区、调入区、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或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原因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8·全国卷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解读:(1)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ⅡT1~3及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人地协调观: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地协调的观念。

2016·全国卷ⅠT1~3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2016·全国卷ⅡT3~5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第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易错提醒] 1.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并非没有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2.城市分布并非是影响西气东输管线走向的唯一因素城市分布决定了天然气市场消费量,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但地形、地质、河流、补充气源等也影响管线的走向。

二、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一、典例引领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

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且分布稀疏B.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对外开放程度低C.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D.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B.二线工程可能降低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C.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D.三线工程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1)C (2)A [第(1)题,读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为上海,上海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2)题,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西部地区来说增加了就业机会,对输入区来说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减轻了大气污染,促进了经济发展,三条线路均为管道运输。

]二、考点透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2.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必要性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三、题组训练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1.A 2.C【解析】1.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

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

故选A。

2.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故选C。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4年实现汛后通水。

西气东输的影响

西气东输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
2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自然资源不具有流动性。
富集区
贫乏区
3
各地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资源需求不平衡。
西气东输
概况
原因
影响
西气东输 概况
基础
市场 1、基础
西气东输概况
新疆的天然气资源 珠三角、长山角 一线:轮南-上海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起止点 2、目标市场
3、起止点
西气东输 原因
东部 西部
西气东输原因
1、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均衡
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资源贫乏 经济落后,能源消费量小,但资源丰富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带来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带来交通压力。
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 西多东少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 低的优势。
西气东输 影响
总体
西部 东部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
用天然气部 分代替煤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改善大气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西气东输 小结 影响
总体
西部 东部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 发展,实现东、西部双赢。
总体 具体 社 会 经 济 环 境
西部地区
资源优势转变为 经济优势 基础设施 就业 相关产业
东部地区
缓解能源短缺 能源消费结构 基础设施 相关产业
减轻环境压力
改善大气质量
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 2.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是 A.西气东输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 因为 ( ) 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A.天然气是无污染能源 B.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天然气可以完全代替煤 C.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 C.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 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D.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利用量 D.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的影响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的影响

东部地区:进行工程配套,带动东部城镇基 础设施建设。
• 工程启动后,要求从交通、管网
改造、供水、垃圾处理等八个方 面,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
安排。例如:垃圾处理:新建生
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11座及配套设 施,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 施。还根据危险废物处置要求, 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西部地区: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 解植被破环带来的环境压力
西气东输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有 哪些影响?
西气东输
原因
概况
影响
西气东输的原因?
一、我国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资源布 局和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 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 发利用。 二、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使用体现了世界能源发展 的总趋势。我国天然资源丰富,但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 占比例太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有利于实现东西部能源的双赢。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比较 丰富,约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 量的60%,特别是新疆塔里木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中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天然 气总资源量的22%。在西部这 种资源需求不大,东部能源短 缺的情况下,启动"西气东输" 工程是把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 势变成西部经济优势的重大举 措。
•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激活了 东、西及沿途省市区钢铁、水泥、 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企业的发 展潜力,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 增长带。据初步估算,工程使用 钢材约174万吨,消耗焊条约 5100吨,挖填土石方量超过 3000万立方米,同时需要大量 的水、木材、气泵、仪器仪表和 自动化设备。西气东输工程67% 的管道都在西部地区建设,在新 疆气田固定资产投资就在200亿 以上。2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的影响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的影响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 当西气东输量达到每年 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 于给中东部地区提供了 2000万吨原油。如全部用 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 每年可加工合成氨1500万 吨,发电1000亿千瓦时, 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 料需求,并拉动对下游机 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 发展。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比较 丰富,约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 量的60%,特别是新疆塔里木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中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天然 气总资源量的22%。在西部这 种资源需求不大,东部能源短 缺的情况下,启动"西气东输" 工程是把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 势变成西部经济优势的重大举 措。
西部地区:沿线管道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西气东输宁夏段管 道沿线区域为典型 的生态脆弱区,管 道建设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破坏 生态环境,引发新 的水土流失,造成 环境进一步恶化。
•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激活了 东、西及沿途省市区钢铁、水泥、 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企业的发 展潜力,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 增长带。据初步估算,工程使用 钢材约174万吨,消耗焊条约 5100吨,挖填土石方量超过 3000万立方米,同时需要大量 的水、木材、气泵、仪器仪表和 自动化设备。西气东输工程67% 的管道都在西部地区建设,在新 疆气田固定资产投资就在200亿 以上。2
西气东输对我国西部和东部地区有 哪些影响?
西气东输
原因
概况
影响
西气东输的原因?
一、我国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资源布 局和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 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 发利用。 二、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使用体现了世界能源发展 的总趋势。我国天然资源丰富,但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 占比例太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有利于实现东西部能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 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 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输气管道全线采用 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自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 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 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 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 中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 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一西气东输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一西气东输

考点一西气东输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

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C)A.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冰期长,含沙量小C.侵蚀作用强烈D.上游流量大于下游(2)关于“藏水北调”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C.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D.大部分可以自流(3)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主要是(C)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C.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D.改善其航运条件【思维过程】设问信息:1.雅鲁藏布江的水文特征;2.“藏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藏水北调”对西藏的影响。

调动知识:河流水文特征、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018·全国100所名校模拟)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图,完成(1)~(2)题。

(1)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D)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2)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有(B)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沿线落差较小,地势比较缓和;位于亚欧板块内部,没有穿过板块边界;沿线国家虽然经济较落后,但是也具备调水施工的技术;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西气东输的原因与影响
一、知识讲解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分析
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我国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1.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1)~(2)题。

“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解析第(1)题,美国某州生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根据河、湖的分布确定其流向,依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为北高南低;读文字材料可知,“北水南调”解决的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可断定北部水资源较丰富,而南部需求量大。

该州中部、南部聚落较密集,南部农业发达。

第(2)题,从表中可1993年以看出水资源没有买卖,说明是突发变化。

答案(1)B(2)D
2.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
(1)与2003年相比,2013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从2003年到2013年,地表水、地下水的供应量均下降,而再生水供应比例明显提升,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2003年供水总量为35.8×108 m3,2013年供水总量为33.3×108 m3,供水总量下降;由图2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3年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环境用水增幅最大。

第(2)题,南水北调会缓解该市用水紧张的局面,但不可能解决缺水问题,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呈下降趋势,而南水北调水供水量上升,会增加该地区的用水成本。

答案(1)AC(2)AD
三、跟踪训练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全长1 432千米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1~5月B.6~8月C.9~10月D.11~12月
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实行季节性水价B.修建水库
C.提倡节约用水D.增加引水线路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北京冬春季节降水少,其中11~12月份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农作物需水量少;而1~5月份,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同时农作物正值生长期,需水量大,此季节水资源最紧张。

故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1~5月。

第2题,从武汉地区河流流量图中可看出,水源区最适宜调水的季节是夏秋,水库具有调节水量季节分配的作用,故可采用修建水库的方法来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根据《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十二五”——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哈密地区将围绕“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规划到2015年末煤炭产能超过1.5亿吨,到2020年煤炭产能
超过3亿吨。

据此回答3~4题。

3.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交通条件B.接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炭资源D.国家政策扶持
4.目前,制约该战略实施的条件有()
①交通运力不足,且运输距离远②输电线路少,电网建设滞后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④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需求量急剧减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3.C 4.A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

第4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且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仍然在增大。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D.促进资源开发
6.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 5.C 6.D
解析第5题,“疆电外送”是能源的输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第6题,甲图是新疆晾房,利用的是当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的特点,不是昼夜温差大的特点,A错。

乙图是陕西窑洞,体现了当地干旱、降水少的特点,B错。

丙图是青海牧场,经济水平落后,科技水平低,C错。

丁图是四川水田,发展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D对。

7.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地处我国中东部,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2)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