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合集下载

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二节 想象的发生及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一岁半至两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 出来。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象成分的参 与。
2、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是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简单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 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简单的相似联想。 比如,别人称她为小妹妹,她也把自己的玩具娃娃称作“小妹妹”。
三、想象充满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在学前儿童进行的象征性游戏、结 构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等各种游戏活动中,想象都在其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想象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不能掌握新知识。 比如,幼儿听故事,想象是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的。正是想象活动, 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沉迷于故事情节。
4、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该年龄的幼儿注意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 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喜欢问:“我画的像不 像?”,说明他们已注意到使自己的想象尽量符合客观现实。
一、2—3岁的儿童
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过程进展缓慢;想象与记忆的界 限不明显;想象内容简单贫乏;想象依靠感知动作;想象依赖于成 人的语言提示。
二、3—4岁的特点
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 容贫乏,数量少而简单。
原因分析:
1、想象受感知形象的直接影响:
2、不追求想象成果。他们在活动中不追求达到的目的,不试 图作出预定成品,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 的自由联想,可以成为表露式创造。严格的来说还不是创造。▼ 幼 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 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即是模仿,又不全是模仿。▼ 幼儿创 造想象发生的表现在于: 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 种类逐渐增多以及能够从不同种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完整版)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完整版)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幼儿无意想像的特点:
▪ (一)想像没有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 引起
▪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三)想像的内容零散,没有系统 ▪ (四)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 ▪ (五)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
▪ 有意想像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 比较明显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 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 ▪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 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 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 丰富,对原型的改造成分越来越大。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别:
▪ 同样是“造”,再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现 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是描述者知道而想 象者不知道的事物;
▪ 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的人都不知的、 现实生活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 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 水平的想象。他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 少,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 2.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他 们在听故事、看图像时需要再造想象;在 理解文艺作品和音乐作品时也需要再造想 象。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有意想像的水平还很低!
有意想像是需要培养的
▪ 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像 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 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的材料 等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 意想像的发展期重要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像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再造想象与创造想像的发展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2—3岁儿童想像的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是他们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想象,学前儿童可以从现实中解脱出来,创造出虚构的情境和角色,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并探讨不同类型的想象活动对他们的发展的影响。

在学前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开始发展。

在早期,他们可能会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如扮演爸爸妈妈,医生或警察等。

这种角色扮演活动有助于他们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情感,并培养他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

此外,学前儿童还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幻想游戏,如想象他们是超级英雄或仙女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变得更加复杂。

他们可以创造更具体和详细的情境,包括设置和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建立一个城市或玩具世界,并让不同的角色在其中进行互动。

这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前儿童的创造力,还促进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想象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想象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前儿童尝试和探索新的角色和情境。

这有助于他们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想象活动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此外,想象活动还有助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通过想象,他们可以观察和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然而,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们可能会受到现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的限制。

他们可能会将想象的情境和角色与现实混淆,不清楚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的。

此外,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可能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受到成人的期望和角色模型的限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力。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角色扮演道具,鼓励学前儿童参与想象活动。

其次,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前儿童理解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区别,并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0~3岁学前儿童的想象 3岁前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即最初的想象确实
有明显的表现,这些表现体现的特点是: 第一,还没有完全从知觉过程中独立出来。 第二,想象和记忆区别不明显。 第三,想象的组合异常容易。 第四,想象必须有动作参与。 第五,纯粹的无意想象。 第六,想象和现实混为一体。
二、学前儿童梦的出现
关于儿童的梦,概括皮亚杰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1)愿望梦。 (2)痛苦梦。 (3)游戏梦。 (4)恐惧梦。 (5)生理感觉梦。
三、学前儿童梦的来源
学前儿童梦的来源,分析起来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上的感觉,如身体的舒服与否,身体的冷
热、触觉、痛觉、生病等感觉. 二是精神上的刺激,尤其是情绪体验的作用。
一、梦产生的时间
梦是在儿童脑中活动的,儿童什么时候产生梦,成 人很难作出判断。在儿童还不会说话时,成人就更 不能知道儿童是否有梦产生:当儿童会说话时,皮 亚杰认为可以通过儿童说梦话和儿童说出梦来判断 儿童是否产生了梦。按照梦的生理学机制来看,梦 是在人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的,研究又发现新 生儿就有快速眼动睡眠,且占睡眠的50%~60%。 那么,是不是新生儿就有了梦?若有,梦的内容又 来自何处?这些目前都还不得而知。按皮亚杰的观 察,儿童梦话出现在1岁9个月左右。
去再现过去经历过、感知过的事物。 第二种是形象性再现表象,这是指通过有选择
性地对感知的事物的形象进行概括的再现。 第3种是符号性再现表象,即用符号来再现事物,
具有间接性和任意性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表象研究的方法
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考察。 1.学前儿童绘画 2.口头陈述 3.用动作姿势表现 4.实验法
一、学前儿童表象的产生

6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四)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第四节 学期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身的想法,独立在头脑中构建 新形象的过程。p106
独立性、新颖性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 p106
表露式创造 原型的简单改造 情节和数量的发展
第四节 学期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水平……p106
(四)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 p106
提出“无稽”的问题
自编故事
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绘画
第四节 学期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
(一)学前儿童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p107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特点
萌芽期的想象基本都是记忆的简单迁移:p102
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中重演
简单的相似联想
没有或很少有情节的组合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想像从无意性发展到逐步出现有意性。
想像从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第五节 各年龄阶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二、3-4岁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 p110
1、想像活动没有目的和稳定的主题
2、想像内容单一、不系统
第五节 各年龄阶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三、4-5岁儿童想像发展的特点 p110-111
1、以无意想象为主
2、出现了有意成分
3、目的和计划简单
4、内容趋于丰富,缺乏体系
儿童活动中开始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想像的 主题趋于稳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儿童还能够克 服一定的困难。p104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阶段
1
模仿阶段
学前儿童通过模仿现实中的场景和角色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
2
符号性想象阶段
学前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物体和情境,展示出更高级的思维能力。
3
创造性想象阶段
学前儿童开始创造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故事,并展示创造性的想象力。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因素
1 环境
丰富的环境和资源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
学前儿童想象力是指他们 能够在思维中创造新的概 念、形象和想法的能力。
创造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创造力是能够将想象力转 化为实际结果的能力。
重要性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是他们认知、语言、社 交和情绪发展的关键组成 部分。
提供自由玩耍的时间
学前儿童需要有自由的时间 去探索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评估方法
1 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前儿 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 展示的想象力来评估其 发展水平。
2 问卷调查
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向学 前儿童的家长和教师询 问有关他们的想象力发 展的问题。
3 创造性任务
通过给学前儿童提供创 造性任务,可以评估他 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水 平。
结论和要点
•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环境、亲子互动和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 通过播放和阅读有创造力的故事,提供艺术和表演机会以及提供自由
玩耍的时间,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 观察和记录、问卷调查和创造性任务是评估学前儿童想Βιβλιοθήκη 力发展的方法。2 亲子互动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的特点如下: (一)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活动开展前不能
形成想象的表象; (二)想象过程进展缓慢;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想象表象只是新情境的某些特征和旧形象的某些特征
的等同或相似性联想;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想象表象只是新情境的某些特征和旧形象的某些特征的等同
第三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
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象的过程往往也
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象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 变化而变化,想象的主题容易改变。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 稳定,内容零散,所想象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一)想象的涵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是以 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词或符号;形成的 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 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的种类
三、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的影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第五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2~3岁是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想象的最初形态
(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四、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有明显表现: (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 引言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想象力不仅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还对其情感和社交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本章将探讨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2. 学前儿童的幻想与想象当孩子开始展示出创造性的行为和思维时,他们的幻想和想象力也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的幻想和想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觉想象:学前儿童能够通过思维来创造出不存在的图像,并在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的场景和形象。

•角色扮演:学前儿童喜欢扮演各种角色,通过模仿和体验不同的角色来展开丰富的想象世界。

•模仿游戏:学前儿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他们会模仿成人的行动并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游戏中。

3.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能力:•非逻辑性想象:在3至4岁之前,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主要是非逻辑性的,他们能够通过联想来构建出奇幻的场景和故事。

•逻辑性发展:在4至5岁之间,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逐渐进入逻辑性发展的阶段,他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来创造和展开有条理的故事。

•符号化想象:在5至6岁之后,学前儿童开始展现出符号化想象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符号和图像来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4.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作用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知发展:通过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发展:学前儿童通过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创造和体验不同的情境来培养情感管理能力。

•社交发展:学前儿童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互动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5.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提供丰富的刺激:给予学前儿童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和创造性的玩具,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

幼儿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案例课件这个19课件。

主要包含想象的概述,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前儿童第象的发展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式,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表象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想象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方式:(一)黏合黏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某一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二)夸张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其某一特性经过增大、缩小、数量加多或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进行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三)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这是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四)拟人化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方式。

拟人化也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想象与现实的关系(一)客观现实是想象的原材料(二)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四、想象的分类(一)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即不随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即随意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想象内容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而实际上却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积累的记忆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是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产生创造想象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表象储备。

第二知识经验的积累。

第三创造原型的启发。

3.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的显著特点是体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6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一节想象的概述一、什么是想象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构成方式:(1)黏合(孙悟空、猪八戒)(2)夸张与强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3)拟人化(动画片中人物有人的声音)(4)典型化(阿Q精神、祥林嫂)3.想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征。

二、想象的种类:(一)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二)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定义: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没有亲身感知过,新经验并非原创,再造想象也有一定创造性;再造想象分类;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经验,独立地去构造新形象地过程。

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的特点;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再造想象创造的是生活中已有的事物,是描述者知道而想象者不知道的事物;创造想象出来的形象是所有人所不知的,现实生活中甚至可能不存在的事物。

联系:①两者都以感知觉为基础,都是在原有表象基础上重新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的新形象;②在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创造是在再造的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有再造的因素;③虽然在创造想象中形象是新颖的,但是仍需要依靠客观现实或图表、模型、语言文字的启发。

(三)根据想象的现实意义,想象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1.幻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2.理想:以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在现实中有可能实现的幻想,也称“积极的幻想”3空想:完全脱离现实的发展规律在现实中毫无实现可能的幻想,“消极的幻象”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1.客观现实是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现实事物的反映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四、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意义?1.想象在学前儿童学习中的作用想象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认知基础,想象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符合现实的 逻辑性。
第二讲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特点
• 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 从想象活动的目的性方面讲,幼儿的想象活动主
要属于无意想象。 • 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的过程
四、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创造性想象在此 时期已经开始发生。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1、带有无意的自由联想性质; 2、模仿中的小创造; 3、情节逐渐丰富,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二)最初想象的表现形式 动作和语言
(三)最初想象的特点
记忆表象在新
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 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 情景,只不过是在新 的情景下又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2岁的 孩子看到大人给小娃 娃把尿,他也拿着自 己心爱的毛绒玩具小 熊,抓住它的两条腿 ,放在马桶的上面, 并发出嘘嘘的声音。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 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这种表现是: 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 想象;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 难。
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需要成人采 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 的必要条件
以实际行动作为想象的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 突出。儿童在随意摆弄物体时,偶然地改变了物 体的状态,从而在头脑中激起了对事物新形象的 想象。如,某幼儿在摆弄衣架时,偶然间把衣架 放在了肩膀上,于是把自己想象成小鸟,衣架就 成了翅膀,并高兴地叫道:“妈妈,看,我可以 飞了。”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探寻二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案例分析】
当交给幼儿一团橡皮泥时, 他会很高兴地玩起来,但如果问 他想做什么,他往往不会回答, 直到他捏成一个长条时,才会回 答说:“我在做面条。”
这体现幼儿的想象有什么特点?
探寻二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 ① 有意想象以无意想象为基础获得初步发展。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外界的某种刺激影响下
产生,无需意志努力的想象。
有意想象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梦:无意想象的一种 极端的表现。
做梦是脑功能正常的 表现。
梦是否完全脱离现实呢?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弗洛伊德: 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
是潜藏愿望的表现。
2.有意想象:有一定的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自觉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爱因斯坦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探寻一 解析想象
探寻一 解析想象
一、认识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举例:南极)
表象: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的 形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
【案例分析】
4 岁多的岚岚拿起画笔:“我画个小汽车。”小汽车画好之后,她 又说:“我还画小红旗。”画好小红旗,她又开始画手绢。当她发 现把直线画弯了,就自言自语:“不像手绢,像气球了。我就画气 球吧 !”可是,在画完气球后,她又念叨起来:“我画了个大圆脑袋, 那我就画爸爸吧。”于是就在圆脑袋下面画个梯形当身体,在梯形 旁边又添上两条横线当手臂。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定稿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定稿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定稿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引言: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是他们认知和心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想象,他们可以创造独特的世界,建立自己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本章将探讨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包括想象的定义、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定义想象是指借助于内心的显性或隐性思维,通过虚构、模拟、创造等方式创作出不真实的内容。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表现为角色扮演、创意绘画、故事编写等形式。

这种想象能力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过程1.早期阶段(2-3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来表达他们的想象。

他们会模仿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如扮演医生、警察等职业角色。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玩具和物品进行自由游戏,创造自己的情节和剧情。

2.中期阶段(4-5岁):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可以独立地创造和讲述故事,通过图画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世界。

此外,他们还会尝试使用模型和搭积木等工具来创造自己的场景。

3.后期阶段(6-7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更加成熟。

他们可以编写和改编故事,使用更多的细节和情节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虚拟和数字平台上进行创作,如电脑游戏、动画制作等。

三、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因素1.家庭环境: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丰富的家庭活动、鼓励创造性玩耍和讲故事的父母会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2.教育环境:学前教育机构应提供创意活动和自由游戏的机会,以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应鼓励学前儿童进行角色扮演、创意绘画和故事编写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社交互动: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互动对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与同龄人玩耍和合作玩游戏时,他们可以共同创造角色和情节,激发彼此的想象力。

结论:想象是学前儿童认知和心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想象,学前儿童可以创造独特的世界,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第六章_学前儿童的想象

第六章_学前儿童的想象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3、为了想象的发展
•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 1、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 化。 • 3、实际行动是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 占主要地位
•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 1、想象往往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 特征。 • 2、假想与真实容易混淆。
(二)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
• 1、认知水平的限制
•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第五节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 象的特点
• 一、2—3岁的想象 1、 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2、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6、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 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 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 象去当小学生。
• 【案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 咋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 情,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 说出任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 可是,讲故事的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 的孩子也津津有味。这种活动经常可以 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导入:谈谈孙悟空的形象?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1.定义: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 特点:形象性和新颖性
二、想象的种类 三分钟看书P145至P146,思考问题: • 1、想象的种类,可以分成几种,划分依 据是什么? • 2、梦是不是无意想象? • 3、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比,哪个更难?
二、想象的种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想象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 掌握想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想象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 点和一般趋势 4. 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学习目标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想象的发展是相对比较早的。由于儿童身体 和心理上的局限, 他们的需要更多的是通过想象来实现的, 如儿童的游戏就 是最好的例证。他们的想象比成年人更加丰富, 更加新奇, 幼小的儿童有一 半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 案例中的“ 明明” 就沉浸在自己幻想的 世界中。儿童在他们所进行的想象活动中表现并发展着他们所有的心理能 力。所以, 对儿童想象发展的研究, 不仅能够发现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而且 可以从中了解儿童的其他心理的发展。
(一)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1. 想象的目的不明确 4. 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 想象内容零乱、 无系统
5. 想象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 幼儿的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
(三)幼儿初期想象具有夸张性,幼儿中后期 想象开始具有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 设计两个促进儿童想象发展的活动方案。
(五)想 象的形 成方式
1. 综合 2. 夸张 3. 拟人化 4. 典型化
第一节 想象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想象在学前儿童 学习中的作用
(二)
想象在学前儿童 游戏中的作用
(三)
想象的发展是幼 儿创造思维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案例一
九月开学才一周,宁园长在上班路上就被一名小六班家长拦截了。

孩子的妈妈很伤心地说:“我们家乐乐今早怎么都不肯来园,说老师打他!我问他打哪了,他说是脸蛋;我又问是哪边脸,他说是左边!说得清清楚楚地。

”宁园长一听吓了一大跳,这可是大事!连忙安慰家长,并表示了解清楚情况一定给她一个圆满答复。

到了幼儿园,宁园长找来小六班教师询问,带班教师一脸疑惑与委屈,因为是新生,他们班全体教师在孩子午睡时都一起加班,昨天这孩子刚开始怎么都不肯上床睡觉,他们还轮流陪他玩、哄他,最后他终于躺下睡了大概半小时。

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教师确实没有打孩子。

宁园长约家长面谈时,从孩子想象的发展特点跟家长仔细分析,小年龄孩子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愿望和现实,家长需要多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

案例二
幼儿的想象具有夸张的特点,容易因为认知水平或情绪影响,在想象中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成分。

今天梁老师让孩子们画的是奥运主题,孩子们的作品千姿百态:为了让哑铃举起来,举重运动员的手臂画得比身子还粗;为了命中目标,气枪运动员的左眼凸出到脸部外了;为了跨栏,右腿又细又长地绕过栏架;铅球运动员的手臂随着投出的球伸到了10米线外……反正,找不到一个四肢比例没被夸张的运动员!
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游戏举例
1.捏橡皮泥
可以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橡皮泥,教孩子揉、压、卷、捏等动作,接着塑造各种人和物的形象。

成人可适当给予指导。

小班幼儿,可做些简单的造型,如面条、筷子、皮球、饼干等;中、大班的幼儿,可教他们学捏胡萝卜、麻花、饺子、茶碗、糖葫芦、小兔、小鸭、苹果、柿子、飞机、坦克等复杂的造型。

2.折纸
折纸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的技能。

成人可在教会幼儿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连续几次向中心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等基础上,引导幼儿折出各种玩意儿。

年龄小一些的幼儿可折钱包、房子、船、飞机,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可学折青蛙、鸭子、金鱼、手枪、裤子、书包等。

3.木(布)偶表演
根据幼儿最喜欢的书中角色与幼儿一起做一个彩色木偶(或布偶)或选择一个幼儿喜欢的木(布)偶。

在你们一起阅读书本时,让幼儿利用木(布)偶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4.添画
成人与幼儿一起在白纸上绘画。

要求每人每次只能添一笔,最后构成一幅有意义的画。

可以用笔添画,也可以用手蘸颜料添画,或者其他物品都可以。

在绘画过程中,成人尽量不要问幼儿准备画什么,让他(她)自己来想象。

在最后成果展示时,成人不要对作品评头论足,
而应以积极的态度来肯定幼儿。

当幼儿熟悉这个活动以后,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任意可能的物品自由进行绘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