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部分讲解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
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高中地理课件-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 动为主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2 000~3 000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
千米
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 宙射线作用
2、水 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 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地 海洋水
冰川水
球
上
的
大气水
河流水
3.大气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 动状况,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高层大气 。
4.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其主体 是地球上的 海洋 ,淡水的主体是 冰川 。
5.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所构成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 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 。
4.地幔: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分为_上___地__幔 和 下地幔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 岩石圈 。
5.地核:主要是由铁 和镍 组成,分为 外核 和 内核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 、水圈 和 生物圈。 2.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 减小 。低层大气由 干洁空气、水汽 和 固体杂质 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氮 和 氧 。
③ ④ ⑤
33
横波在通过A面时,
60
波速 变大,通过B面时,
B
400
波速 突然消,失
⑥
说明B面以下的⑥物质接近
2900
于 液体 状态。
⑦ 6000
③是 软流层 ; ①和②合起来是 岩石圈;⑦ 是 内核; 岩浆发源于 ③ 。
二.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 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地理高1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1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会学习到许多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等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等轴椭球的三维曲面,其直径在赤道上最大,北极地区的最小。
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由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幔层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软、延伸性较大的层,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包括岩石和土壤。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集合,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行为,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
三、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指地理学中研究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
包括物理地理和生态地理。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指地理学中研究人类在地球表面的各种活动和行为,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包括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和文化地理等。
四、地球上的生态环境1. 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是生物生活和其生活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总体状况。
2. 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的特点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危机等。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增加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考地理主要知识点
高考地理主要知识点一、地球及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是地理学习的第一步。
地球主要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则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二、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在其表面的气体包层,在地理学习中主要学习大气层的构成和气候变化。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
地球的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三、板块构造和地震活动板块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大地板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球上的板块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震是地球板块快速位移时释放的能量,是造成地球表面震动的现象。
四、地理环境与资源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
地理资源是指地球上所蕴藏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地理环境与资源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事件。
地理学习中要学习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治措施。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旱灾、地震、台风等。
六、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区域的合理布局。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面积扩大的过程,城市规划旨在提高城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区域规划则考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平衡。
七、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研究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迁移等问题。
地理学习中要了解人口统计学指标的解读,掌握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化也涉及到城市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八、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研究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地理学习中要掌握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特点、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等。
了解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部分。
其中,自然地理不仅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理科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而本文将着重讲解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知识点,通过清晰的归纳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一、地球和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是一个球,而是呈现一个略扁的椭球形,其赤道半径比极半径要长。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自转偏向现象。
其中,昼夜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上一半地球相对于太阳是白天,下一半地球相对于太阳是黑夜;自转偏向现象则是指地球自转时会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从而使得地轴在空间中不断摇摆,导致自转轴对北极星的指向发生改变。
3、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指的是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
地球公转是造成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
4、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倾斜度是指地轴线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
地球的倾斜度的大小是23°27'左右,是导致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区域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大气圈和气候1、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
它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2、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从地面开始则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不同层次的空气温度、气压、密度等特征也各异。
3、气候类型的分类:世界上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气候等6种。
4、气旋和反气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系统是自然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描述大气运动特征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天气形成的原因和气候演变的过程。
三、水文地理和地形地貌1、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而水循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水分从地球上被蒸发、升华、降水、透地渗漏等途径,最终又重新回归到水环境中的过程。
2、自然地貌的类型:地球上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可以分为高山地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地地区、溪、河流水系和海岸线等多种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共15张PPT)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由地球气球表体表层和层生悬水物浮体及物构其组成生成 的存的 连环包 续境围 但的地 不总球 规 称的则,复的是杂圈由系层生统,组物,气成及体有其地和生悬表存浮水环、物境地质组,下成主水,、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 划分依据———地震波
•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 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 叫地震波。
(2)、类型:
纵波
横波
(P波:Primary wave) (S波: Secondary wave )
内部
地
圈层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外部 圈层
划分 依据
地震波
组成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纵波 横波
莫霍 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波速 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 消失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 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地幔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 消失,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生要大物成气圈分水与是、大氮生气和物圈氧水、等,是水,地圈水球和圈自岩里然石的环圈水境
相的处互重于渗要不透组间、成断相部的互分循影环响运动之中
大 生 水
高一地理第五章所有知识点
高一地理第五章所有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
在高一地理第五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本章的所有知识点的总结。
1.地球的结构与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
核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地幔是介于核心和地壳之间的层状结构,而地壳是地球表面最薄的一层。
-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板块构成,板块是地壳和地壳下伴随的上部地幔组成的一个连续体。
2.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做旋转运动,造成地球的白天和黑夜交替。
- 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进行运动,使得四季交替。
3.地理坐标系统- 地理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单位为度。
- 地理纬度: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单位为度。
4.地球的气候-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空气的垂直和水平运动。
其中,赤道附近形成的热带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以及两极附近的极地高压带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气候类型: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气候类型,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5.地球的水循环-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分不断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蒸发再循环等过程。
-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
6.地球的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多样性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以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现象。
- 城市化: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
以上是高一地理第五章的所有知识点的概述。
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认识到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性。
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其中地表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表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形成的地貌特征的总和,它包括陆地、水域和人类活动区域。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表知识点常常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从陆地、水域和人类活动区域三个方面介绍高考地理地表知识点。
一、陆地地表知识点1. 大陆板块大陆板块是地球上最大的地壳构造单元,通常指的是大陆地壳及其下面的地壳和最外部的上地幔岩石部分。
大陆板块的移动会导致地壳变动,形成山脉、高原、丘陵等地貌。
2. 山脉山脉是地表的重要地貌类型之一,是由构造力和侵蚀力作用下被抬升的地表岩石形成的高大隆起。
山脉常常由多个山岭组成,形成山脉带。
3. 高原高原是地表的另一种重要地貌类型,是由于地壳抬升而形成的平坦或轻微倾斜的地貌。
高原通常位于山脉之间,海拔较高。
4. 平原平原是地表上广阔而平坦的区域,通常由沉积物构成。
平原分为河流平原、湖泊平原、盆地平原等。
平原地区常常适宜农业发展。
二、水域地表知识点1. 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
海洋包括五大洋和海峡、海湾、海海峡等。
海洋对地球气候和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2. 湖泊湖泊是地表上蓄水较为集中的区域,通常由河流沉积物、断层构造或火山活动形成。
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有的湖泊还有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
3. 河流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降水和地下水带回海洋。
河流对区域的水资源、交通和农田灌溉等起着重要作用。
4. 冰川冰川是地球上的重要水体,是积雪在高山地区长时间积累、压实形成的。
冰川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发生融化和退缩,对全球海平面和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
三、人类活动区域地表知识点1. 都市地表都市地表是人类活动区域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城市建筑、道路、公园、广场等。
都市地表也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水平。
2. 农田和农业活动农田是农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包括耕地、田地、农作物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名称 特征
界面
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地壳厚薄不一,
H地壳 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有高大山脉的地方
地壳会更厚
C 莫霍 界面;
G地幔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的部存在 D
一个 软流层 ,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面
古登堡
界
E+F 地核
厚度约3 400千米,分外核和内核两层
3.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 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 岩石 组成。 微思考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哪一 圈层?该层的物质组成及特点是什么? 提示:属于地壳。该层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厚度分布不均。
到达地面时 人的感觉
较慢
只能通过 固体 传播
左右摇晃
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 体、气体传播
上下颠簸
(2)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名称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界面
位置 在地面下平均 33 千米处 在地下约 2 900 千米处
2.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速度 的变化。
(2)圈层结构。
B.古登堡界面下部
C.上地幔上部
D.地核内部
4.塞梅鲁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流凝固后位于( )
A.地球的外部圈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岩石圈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软流层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位于上地幔 的上部。第4题,火山喷发,岩浆凝固转化为岩浆岩,成为岩石 圈的一部分。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 D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全)讲解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形成条件: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中心天体:太阳 中心天体:地球 河外星系 地月系 卫星:月球 总星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统(行星及卫星) 银河系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他恒星系统注: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仅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而不是整个宇宙。
半径约为150~200亿光年。
4.5.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一看位置:在地球大气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二看形态:是物质形态三看轨道:有自己的轨道并独自运行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特征 注意: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最大的特点是金星逆向自转(自东向西转)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4H→He(在聚变过程中亏损了质量转变为能量)波长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0.4~0.76微米(um)之间的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可见光部分。
意义: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地球上的能源来源:太阳能是直接利用的来自太阳的能源,水能、风能、沼气、生物能等属于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能源。
高一地理知识点第四节
高一地理知识点第四节地球与地理环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特点和地理环境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生活在地球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形状、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基本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它的南北两极稍有扁平,赤道处略为凸起。
地球的直径大约为12742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6千米。
地球由内向外分为核、地幔以及地壳三个主要层次。
1. 地球的核层地球的核层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由外核和内核构成。
外核主要由熔融的铁、镍等金属组成,内核则由固态金属组成。
这两层核对地球的磁场和地震等现象有重要影响。
2. 地球的地幔层地幔层是地球的最大层,占地球体积的大约83%。
地幔由固态岩石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地幔的上部和下部被称为软流圈和下地幔,其中软流圈的岩石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形成了地球上的岩石圈。
3. 地球的地壳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部、最薄的一层,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环境。
地壳被分为陆壳和海壳两种类型,其中陆壳主要由花岗岩、麻粒岩等构成,海壳主要由玄武岩和海相沉积岩构成。
二、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以及其上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体。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系、植被和土壤等。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表所呈现的各种地形形态和地貌特征,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结构。
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地震、火山、风化、侵蚀等地质作用密切相关,例如山脉、平原、高原、河谷等。
2. 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地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长期统计结果。
气候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区域,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3. 水系水系是指地表和地下的水流体系,包括江河湖泊、湿地、河流分布等。
水系对于物质的循环、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植被植被是地球表面上由植物组成的生物群落。
植被的分布与气候、土壤、海拔高度等因素相关。
不同的植被类型对环境保护、土壤保持和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必学知识解析地球的地貌特征
高中地理必学知识解析地球的地貌特征地球的地貌特征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
地貌是地球表面地形和地貌单位的总称,是地壳运动、风、水等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
本文将解析几种地球的主要地貌特征。
一、山地山地是地球地表最常见、最广泛的地貌形态之一。
山地具有地势陡峭、高度较大等特点,通常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地壳运动使得地球的岩石发生抬升和折叠,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山地。
山地的海拔高度常常是海平面以上的2000米以上,峰峦起伏,峭壁陡峭,山谷纵横交错,给人以壮丽的视觉享受。
山地上常有山脊、山峰、山谷等地形。
二、平原平原是地球上另一种常见的地貌特征,它是由沉积物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平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通常位于山地和海洋之间,是人口最多、土地肥沃的地区之一。
平原又可分为河谷平原、冰川平原、湖泊平原、沉积平原等几种类型。
河谷平原位于河流两岸,由河流冲积而来,如黄河平原、长江平原等。
冰川平原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如北美大草原、欧洲东北部等。
湖泊平原则位于湖泊附近,由湖泊泥沙沉积而成,如洞庭湖平原。
沉积平原则是由黄土、河流冲积物等沉积形成的,如华北平原。
三、高原高原是地球上的陆地地貌类型之一,指的是相对较高、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高原分布广泛,是山地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
高原常常由沉积地层抬升而成,也可以是受到火山喷发等地质作用的影响,如西藏高原。
高原地势相对较高,气候多样,环境复杂,适宜农业和牧业的发展。
高原上也常有湖泊、河流等地貌特征。
四、河流河流是地球地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河流是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在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河流。
河流主要由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等组成。
河流的地貌特征包括河道、支流、洪水平原、河谷等。
河谷是指河流侵蚀形成的河床两旁的峡谷,峡谷两侧的峭壁多是由地壳运动和河流侵蚀作用共同造成的。
五、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一大特征,占据了地球表面的3/4。
海洋具有广阔的面积、深度较大等特点。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7张PPT)
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地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 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
壳 甚至缺失
结 构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27
小结:
内部
地
圈层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划分 依据
组成 大气圈
地震波
地壳 地幔 地核
外部 圈层
水圈 生物圈
纵波 横波 莫霍 界面 古登堡界面
2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横_波____,F__纵__波____。 (2)不连续界面:A__莫_霍__界_面__,B_古_登__堡_界__面_。 (3)圈层;D__地__壳____,C___外_核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11
地核
地壳
地核:组成物质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 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外核
地
核
内核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12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33
上地幔 地 幔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中,地球的圈层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四个圈层:
1.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圈层,包括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和各种气体的层。
大气圈分为几个子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外层空间。
大气圈起着保护地球、调节气候和提供生命所需氧气等重要功能。
2. 地壳圈:地壳圈是地球的外围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
地壳圈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它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圈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变化,它是地球上生物活动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3. 地幔圈:地幔圈位于地壳圈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
地幔圈由固态的岩石组成,包含了大部分地球的质量。
地幔圈具有高温和高压的特点,其中发生着熔融和岩浆活动,对地球内部的热量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核心圈:核心圈位于地幔圈的中心,是地球的最内层。
核心圈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被称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核心圈是地球产生磁场的地方,磁场对地球的生物和地球物理过程都有影响。
这四个圈层组成了地球的圈层结构,每个圈层都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地质特征,相互作用着并影响着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各种地球现象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 D 、1800 710N C 、 100E 10S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上空看
想一想
从极地看,经纬网的形状是怎样的? 从极地看,经纬网的形状是怎样的?
A 00 N
求A 地的地理坐标? 地的地理坐标? 900E 300N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增大的是东经度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增大的是东经度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减小的是西经度 顺自转方向看,经度数依次减小的是西经度 半球? 半球?
2、读地球的公转图回答问题: 、读地球的公转图回答问题:
春分 3月21日
(1月初)
夏至 6月22日 近日点
远日点 (7月初)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180º
线
太 阳 光
北极
D
. .
A
B
南极
春秋分日
春秋分日
线
太 阳 光
.
D
B
. .
B
夏至日
.
B
线
太 阳 光 冬至日
D
. .
B
1、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热带范围 变小 、 寒带 变小 、温带 变大 。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地球上热带范围 变大、 寒 带 变大 、 温带 变小 。 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12月22日(冬至日) 光照情况的是:( BD )
2.经线和经度 经线和经度
(1)经线 )
在地球仪上,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并同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 经线。 经线。 (2)经线特点 a. 是半圆 b. 长度相等(在地球仪上 长度相等( 与为赤道长度一半
(3)经度: 经度: a.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b.( “W”) 西经 ← 0° → 东经( “E”) b.( W”) 东经( E”)
3、自转周期: 、自转周期:
恒星日:自转 恒星日:自转3600 23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用于科学工作 时 分 秒 太阳日: 24时 太阳日:360059/ 时 昼夜更替周期 用于日常生活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 秒 为什么? 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分56秒,为什么?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 (2)自转、公转的方向相同 )自转、
探究: 探究:(3)若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不变,自转、公转 )若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不变,自转、 速度变化,恒星日、太阳日将怎么变? 速度变化,恒星日、太阳日将怎么变? 自转速度变快,公转速度不变, 自转速度变快,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短 ? 自转速度变慢,公转速度不变, 自转速度变慢,公转速度不变, 二者都变长 ? 例3、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从第一天 、一艘海轮自洛杉矶向西驶向上海, 见到太阳在上中天到第二天太阳在上中天相隔的时间是 B 大于一个太阳日 ( B ) A 24小时 小时 C 小于一个太阳日 D 恰好一个恒星日 (1)角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角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的圆心角。 的圆心角。 大小: 大小: 0 15 /小时 10/4分钟 1//4秒 小时 分钟 秒 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 速度都相同。极点无角速度或为零。 速度都相同。极点无角速度或为零。
三、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 其公转轨道叫黄道。 其公转轨道叫黄道。 黄道 其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 其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 黄道面
1、公转轨道: 、公转轨道: 94000万千米 万千米
远日点 7月初 月初
15210万千米
近日点 月初 14710万千米 1月初
23.50
(2)影响: )影响:
900N
夏至 6月22日
北寒带
66.50 N
石家庄 北温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若黄赤交 23.50 N 角变大 秋分 (240), 9月23日 次年 地球上热 00 热带 带的范围 3月21日 3、21 将——? 春分 ? 变大 温带范围 23.50 S 将——? ? 12月22日 变小 寒带范围 冬至 南温带 将——? ? 变大 66.50 S 南寒带 除赤道和极昼极夜 南北极圈极昼极 夜的范围 黄赤交角 范围受 影响? 地区外,各地昼夜差值将——? 夜的范围受------------影响? 0 S 地区外,各地昼夜差值将 变大 影响 90 ?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公转周期: 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日 时 分 秒
4、公转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公转速度: 近日点快, 远 日 点 中心 点 太阳 日 近
太阳中心 中心 平均线速度:每秒钟 千米 平均线速度:每秒钟30千米 平均角速度:每天约东进 平均角速度:每天约东进59! 问:南北极圈出现极昼 的天数一样长吗? 的天数一样长吗? N极圈极昼天数长于S极圈 极圈极昼天数长 极圈极昼天数 极圈
5、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 、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特点: 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 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 这样, 这样,就使地球的公转轨道 面与赤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66.50
(2)影响: )影响: 导致太阳直射点 一年中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来回移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授课者: 授课者:刘盛敏
第1课时
一、地球
(一)地球大小 和形状
极半径
6357 千米 6378千米 赤道4万千米
6357
赤道半径 6378
﹜
赤道周长4 万千米 地球大圆长4 万千米
↓
结论: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 结论: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度: 纬度:
北纬 “N”
↑
a. 赤道 0°——
↓
任意纬度纬线圈长度如何 b. 低纬 0°→ 30° 计算? 30° 计算? 30° 60° 中纬 30°→ 60° C=2πRcosX(R:地球半径; 地球半径; ( 地球半径 该地地理纬度) 60° 90° 该地地理纬度 高纬 60°→ 90° X该地地理纬度) 小结: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小结: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也是地球 上最长的纬线,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最长的纬线,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南纬 “S”
↓
经度值向 西 增大 向 东 减小 (4)东西半球
↓
经度值向 东 增大 向 西 减小
3、经纬网
北 纬 向 东递 增 → 东 经 向 北 递 增 ↑ ↑
经西←增递西向
确定位置
向 南 递 增 南 纬 ↓ ↓
判读各点的经纬度
80°W , 40 °N °
30°
20° 20° 30 30°
A 30°W , 30 °S °
2
1670千米 千米
1
V =
1670 。COS
或为零), 分布规律: 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或为零),纬度越高线速 分布规律: 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 或为零),纬度越高线速 度越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度越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例4:一同步卫星始终稳定在赤道某地上空,与赤道 :一同步卫星始终稳定在赤道某地上空, 上该地相比其运行的特点是( 上该地相比其运行的特点是( A ) A、角速度相同 角速度相同,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 角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二)地球仪
• 一轴:地轴 • 二点:南北极点 • 方向:北顺南逆
如何寻找北极星? 如何寻找北极星?
(三)经度和纬度
(1)纬线: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 在地球仪上, 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 。(与赤道平行 与赤道平行) 圈。(与赤道平行) (2)纬线特点 : a. 都是圆 b. 长度不等(最长是赤道) 长度不等(最长是赤道)
A
1800
00 B
1800
C
D
作业:
1.画出自转、公转的方向,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日期 2.用阴影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夜半球
4、自转速度: 、自转速度:
(2)线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线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的弧长。 的弧长。 大小: 大小: 赤道线速度最大, 千米/小时 赤道线速度最大,1670千米 小时 千米 南北纬60 南北纬 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60°N 30°N
思考:假如黄赤交角变为450,则出现 思考:假如黄赤交角变为 则出现------------------? ? 则出现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0 则出现 则出现------------------?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 0,则出现 ? 练习1: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 练习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 B D EF) A B C D E F 北极圈范围增大, 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变短 温带地区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变小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幅度变小 中低纬度地区(赤道除外) 中低纬度地区(赤道除外)冬夏至日昼长与夜长差值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