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 ②Mg ③Mg2+④H2O 2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4、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A.B.C.D.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时,集气瓶装满水A.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C.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D.用排水法收集O29、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10、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Al C.O D.Fe3、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6、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 B.34.8g C.32.7g D.18.5g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A.BaCl2、CuSO4、NaOH、NaCl B.Na2SO4、BaCl2、K2CO3、NaNO3C.FeC13、NaOH、H2SO4、Ba(NO3)2D.MgCl2、NaOH、HCl、Na2SO48、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3、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4、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5、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Zn(NO3)2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6、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7、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5、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6、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C.胃液0.9-1.5 D.胰液7.5-8.0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8、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9、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1、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天然气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可乐D.液氧、冰水混合物12、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13、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14、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9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

9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

2023秋九年级学情诊断化学试题(1-2单元)(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班级:姓名:总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H2B.读出液体体积C.铁丝在O2中燃烧D.吸取液体药品4、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B.铝+氧气氧化铝C.石蜡+氧气水+ 二氧化碳D.氧化汞汞+ 氧气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B.9.8g C.10.8g D.10.2g选择题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本答题包括6小题,共32分)8.(4分)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气体;②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3.14g/cm3;③能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④有刺激性气味;⑤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大多数的金属直接发生化合反应。

在①~⑤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_____________ 9、(4分)从①氮气、②氧气、③氖气、④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填空:(填序号(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17.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18.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作“惰性气体”.是因为()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19.下列有关氮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常温不与氧气反应 B.无色无味C.氮气可溶于水 D.氮气不活泼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21.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烟B.汽车排气产生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D.燃放鞭炮产生的烟雾2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氮气 B.木炭 C.红磷 D.铁2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供给呼吸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25.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2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米酒的酿造C.铁在氧气中燃烧D.饭菜变馊2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28.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29.下列反应既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A.水氢气+氧气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物质跟氧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32.下列氧气用途中,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的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⑤ B.①②③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3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集气瓶C.导管 D.药匙3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35.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原料不同 B.制取产物完全不同C.都是化学反应 D.都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36.验满氧气时的操作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化镁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0分)38.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39.判定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用“A”表示),哪些是化学变化(用“B”表示).(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蔗糖溶解;(3)瓷碗破碎;(4)钢铁生锈;(5)菠萝榨汁;(6)冰雪消融;(7)面包变质;(8)电灯发光.40.(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我们要对一支蜡烛在、和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现象.(2)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温度最低,应用部分加热.4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盐、酱油、蔗糖(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3)食盐水、红磷.铁丝、镁条(1);(2);(3).42.在Ⅰ栏中各项实验后面的括号中填Ⅱ栏中对应的实验现象的序号.(Ⅰ)(Ⅱ)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b.发出白光③磷在氧气中燃烧 c.发出淡蓝色火焰④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发出蓝紫色火焰⑤硫在空气中燃烧 e.出现浓厚的白烟.4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②.44.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4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a,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则试管中应盛放的药品是.(4)图中D、E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装置下方的字母序号).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46.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E: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47.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也可采用排水集气法,原因是通常情况下:.有一集气瓶,要想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可以选择必要的器材):.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兴隆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0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化学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B、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从源头消除污染的说明;C、化学能生成新物质;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解答】解:A、原子分子论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说法错误;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说法正确;C、化学能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也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说法错误;D、化学的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原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光 B.生成白色固体 C.镁条变短 D.放热【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镁条变短、发光、放热等现象可以帮助理解变化过程,但是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生成白色固体即有新物质生成能够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等.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牛奶变酸 B.蔬菜腐烂 C.石油气液化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牛奶变酸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蔬菜腐烂变质不能再吃,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D、菜刀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10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6.一元的硬币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同学认为其中含有铁.在讨论时,小刚同学提出“咱们拿磁铁来吸一下试试”.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假设 B.实验 C.设计方案 D.做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做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A、“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B、“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C、“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设计方案,故选项错误.D、“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你认识了石蜡的一些性质.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 D.石蜡能燃烧【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蜡烛的实验过程分析石蜡的性质,因此通过回顾实验操作及现象即可解答.【解答】解: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8.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D.石蜡【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B、二氧化碳不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C、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石蜡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蜡受热融化是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是物理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是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A、石蜡受热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的熔点低、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A.均匀地被烧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燃烧中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燃烧最充分的部分,对此题来说就是与氧接触面最大的地方.【解答】解:在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所以火柴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碳化而变黑.故选:B.【点评】本题从蜡烛的燃烧来考查其化学性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11.下列药品中,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A.铁粉 B.石灰石C.水D.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取用较大颗粒的固体用镊子,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粉是粉末状,取用时要用药匙,故A错误;B、石灰石是块状药品,取用时要用镊子,故B正确;C、水是液体,取用时直接倒或用滴管,故C错误;D、二氧化碳气体是气体,取用时用集气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如果试管内壁上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选用的刷洗仪器是()A.试管刷B.毛刷 C.报纸 D.擦镜纸【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是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玻璃仪器一般用水清洗,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洗涤试管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A.烧杯 B.酒精灯C.石棉网D.铁架台【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加热液体时所用到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解:加热10mL液体除了用试管、试管夹外,还应该选用加热仪器﹣﹣酒精灯;故选B.【点评】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试管可直接加热.14.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试管的用途考虑;B、根据天平的作用做题;C、根据量筒的用途来考虑;D、根据玻璃棒的用途来回答.【解答】解: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由于试管所盛液体量较少,所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A正确;B、托盘天平就是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故B正确;C、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D、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容积为30 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进行加热;【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容积为30 mL的试管,加热时内盛液体不能超过10 mL,故操作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而不是不超过1~2 mL,故操作错误;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mL;故操作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都是能直接进行加热的仪器;故操作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加入块状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从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去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3、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A.23% B.36% C.46% D.54%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5、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B.27 C.44 D.56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9、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10、《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化学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1.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爱护环境的是()A.水中适当养殖水产品B.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风能发电替代火力发电2.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铜丝做导线3. 下列有关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高炉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产生一氧化碳②高炉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供热③高炉中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2Fe2O3高温===4Fe+3CO2↑④高炉中把铁矿石(以赤铁矿为例)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2Fe2O3高温===2Fe+3CO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的氧气和 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5.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材B.升高木材的温度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D.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6.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b点溶液是无色的C.c点得到的固体为两种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7.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2、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e].M[dao]>氚[chud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l.lgB.2.2C.4.4gD.5g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2、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3、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4、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5、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6、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H4+、Na+、NO3-、CO32-B.NO3-、Cu2+、SO42-、OH-C.Mg2+、K+、SO42-、Cl-D.Ca2+、Na+、HCO3-、Cl-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10、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11、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1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14、“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3、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5、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6、“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7、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8、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9、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1、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12、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13、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1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1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16、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7、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19、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0分)第I卷(选择题共4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8题每题2分,9—16题每题3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 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2.天然气是一种很重要的化石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A。

甲烷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氧气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的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低碳理念主要指“低能耗”、“低废水”等,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做到人走灯灭B。

生活中水循环使用C。

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D. 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5.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 + O2 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煤B. 稀盐酸 C。

干冰 D.洁净的空气7.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 镁粉 B。

面粉 C. 煤粉 D. 大理石粉8.《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 + 4Na = 2X + 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69.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 C + O2CO2B. Fe + 3HCl ═FeCl3 + H2↑C. Mg + O2═MgO2D.NaOH + CO2═Na2CO3+ H2O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质量无明显变化的是()A. 敞口浓盐酸 B。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5) (2)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5) (2)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1.(1分)下列颜色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B.紫红色的铜片在空气中加热逐渐变黑C.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遇锌逐渐变成无色D.滴有红墨水的水遇活性炭逐渐变成无色2.(1分)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在这五种金属中化学活动性最弱的是()A.金B.银C.铜D.锡3.(1分)小川同学学习生活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铅笔芯B.合成纤维“海宝”C.不锈钢餐具D.纯棉T恤4.(1分)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不正确的是()A.铌酸锂属于氧化物B.铌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C.铌酸锂中含两种金属元素D.铌酸锂中铌元素的化合价为+55.(1分)下列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A.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变稀C.酥脆的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D.菜刀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6.(1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D.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7.(1分)“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8.(1分)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D.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深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9.(1分)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水和生石灰C.稀硫酸和锌D.水和硝酸铵10.(1分)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O3C.Ca(OH)2D.Na2CO311.(1分)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4、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5、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H2、CO、CO2B.N2、O2、CO2C.H2、CH4、CO D.H2、CH4、CO2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8、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9、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北京市西城区精华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2)(特训班,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北京市西城区精华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2)(特训班,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

2016-2017学年市西城区精华教育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答案表里)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KClO3B.CO2C.SO2D.液态氧3.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A.K2SO4、K2SO3、K2S B.H2S、SO2、SO3C.H2S、H2SO4、H2SO3D.Na2SO4、Na2S、Na2SO34.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金刚石B.水C.镁D.氧气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Fe2O3 B.KClO3C.O2D.Ca(OH)2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AB+B2=2C中,C的化学式是()A.AB B.AB2C.A2B D.A2B27.下列哪种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A.呼吸 B.木材燃烧 C.植物光合作用 D.煅烧石灰石8.制取氧气的方法有:①加热氯酸钾;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④加热氧化汞;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⑥水中通入直流电.下列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⑥9.现有CO、CO2、H2、O2和N2的混合气依次通过石灰水、热的铜网、灼热的氧化铜,若每次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是()A.N2和CO B.O2和N2C.CO2和N2D.只有N210.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热 B.加水,通入CO2C.高温煅烧 D.滴加稀盐酸11.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4:3.它是下列气体中的()A.NO B.CO2C.CO D.SO212.一定量的NaNO3饱和溶液由30℃升温至50℃(忽略水的蒸发),肯定改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NaNO3的溶解度13.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下述方法中正确的是()A.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B.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C.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D.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14.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1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中的某两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混合气体在O2中能够点燃,充分燃烧后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子个数比为1:1.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A.CH4、H2B.CH4、CO C.CO、H2D.CH4、CO2二、填空题16.用符号表示:两个氮原子______;两个水分子______;钠离子______;三个硝酸根离子______;+3价铝元素______.17.现有如下化学实验方法:(A)用燃着的木条(B)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C)检验燃烧后的产物(D)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请从中选择适当方法的序号,写在各题题后的横线上①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______;②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______;③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______;④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铜______.18.在一个通气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的煤层上方常会观察到有蓝色火焰产生,这是因为在煤层上方有______燃烧.此时煤炉中发生了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1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玻璃棒共用了______次,它在下列操作中的作用是:(1)在过滤操作中______;(2)在蒸发操作中______.20.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______.21.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跟稀硫酸反应,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试根据下图回答:(1)具有臭鸡蛋气味,这属于硫化氢的______(物理、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______(3)实验室制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该气体通过装置戊,戊中所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现象是______,进气口应为______.(5)因为硫化氢有毒,所以不能在空气中随意排放.请从上图中选择装置,完成硫化氢的制气、收集、尾气处理实验操作,将装置的接口顺序填在横线上,______(注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发生反应)三、计算题(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2.15g不纯锌粒与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0.4g氢气,(无晶体析出)求:(1)锌粒的纯度?(2)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生成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3.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求:(1)需加多少克49%的稀硫酸与之完全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2)取出20g溶液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在剩余溶液中加入2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2016-2017学年市西城区精华教育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特训班)(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答案表里)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煤气爆炸、煤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KClO3B.CO2C.SO2D.液态氧【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物质中含有氧气的分子即是该物质中含有氧气,据此进行判断分析即可.【解答】解:A、KClO3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C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S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液氧就是液态的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组成,进而判断是否含有氧气的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A.K2SO4、K2SO3、K2S B.H2S、SO2、SO3C.H2S、H2SO4、H2SO3D.Na2SO4、Na2S、Na2SO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2SO4、K2SO3、K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4、﹣2,故选项符合题意.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S、SO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6,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S、H2SO4、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6、+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2SO4、Na2S、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2、+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4.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金刚石B.水C.镁D.氧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非金属单质,故A错;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错;C、镁是由金属元素镁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C正确;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Fe2O3 B.KClO3C.O2D.Ca(OH)2【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B错误C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C错误.D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AB+B2=2C中,C的化学式是()A.AB B.AB2C.A2B D.A2B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C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B+B2=2C,反应物中A、B原子个数分别为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A、B原子个数分别为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C中含有2个A原子和4个B原子,则每个C分子由1个A原子和2个B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B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哪种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A.呼吸 B.木材燃烧 C.植物光合作用 D.煅烧石灰石【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分析】分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根据反应生成物,选出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过程即可.【解答】解:A、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吸入氧气;B、木炭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植气;C、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生成氧气;D、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会生成二氧化碳;答案: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各选项中化学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原理分析生成物即可解答.8.制取氧气的方法有:①加热氯酸钾;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④加热氧化汞;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⑥水中通入直流电.下列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⑥【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从原理是否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现象明显,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①加热氯酸钾最好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只加热氯酸钾必须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才能分解,不节约资源;②加热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可行;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能在较低温度下迅速生成大量氧气,可行;④加热氧化汞生成有毒的汞,不环保,不宜用来制取氧气;⑤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高锰酸钾在较低温度下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使氯酸钾迅速生成大量氧气,可行;⑥给水通直流电的方法制取氧气,耗费电能,不节约资源;所以②③⑤是比较合理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要从原理,装置和操作,药品,经济、环保,节能方面进行分析解答.9.现有CO、CO2、H2、O2和N2的混合气依次通过石灰水、热的铜网、灼热的氧化铜,若每次都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是()A.N2和CO B.O2和N2C.CO2和N2D.只有N2【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将CO、CO2、H2、O2和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热的铜网,O2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从而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氢气、一氧化碳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故最后剩余的气体为CO2和N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在反应中是否生成了新的气体,从而准确判断最后得到的气体.10.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热 B.加水,通入CO2C.高温煅烧 D.滴加稀盐酸【考点】证明碳酸盐.【分析】根据生石灰与石灰石的不同之处来区别,能区别开的方法不止一种,但本题是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加入酸,利用碳酸盐加入酸能产生二氧化碳来考虑本题.【解答】解:A、加热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加热后有气体放出,说明含有石灰石,但是需要加热,用到酒精灯,操作复杂,不是最简单的方法,故A错误;B、加水,加水溶解时生石灰与水形成微溶的熟石灰,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如果原来就有碳酸钙,石灰水也会变浑浊,现象不明显,故B错误;C、加热至高温时,虽然碳酸钙可分解但现象不明显不易察觉,且反应需要达高温操作难度大,故C错误;D、滴加稀盐酸后,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加入盐酸后,如果有气体放出,说明含有石灰石,该操作简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检验碳酸盐时,通常使用滴加盐酸并验证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本题中因混合物中不含其它产生气体的物质,因此滴加盐酸观察到气体产生即可.11.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4:3.它是下列气体中的()A.NO B.CO2C.CO D.SO2【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人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氧化物,所含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3,结合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NO中氧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14=8:7,故选项错误.B、CO2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选项错误.C、CO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6:12=4:3,故选项正确.D、SO2中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一定量的NaNO3饱和溶液由30℃升温至50℃(忽略水的蒸发),肯定改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NaNO3的溶解度【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溶液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一定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变化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的影响.饱和状态改变与否,溶质或者溶剂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解答】解: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是本题解题的关键点.由于是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而忽略水分的蒸发,这时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而水也无损失,所以要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思考.A、溶质的质量由于是变成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以无晶体析出,即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错误.B、溶液的质量,由于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水也忽略蒸发即无损失,所以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C、溶质的质量分数,由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所以质量分数也保持不变.故C错误.D、硝酸钠的溶解度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变大,与是否形成饱和溶液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饱和溶液在温度变化时相关参数的改变分析要结合具体溶质来进行,由于硝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都不改变.若是氢氧化钙情况则不同.13.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下述方法中正确的是()A.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g水中B.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C.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D.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解: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A、首先溶质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不能达到题目要求的溶液质量1000g,其次0.5g过氧乙酸、溶于l00g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是0.5%,故A错误;B、首先这样配得的溶液质量不是1000g,其次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是0.5%,故B错误;C、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50g+950g×100%=5%,故C错误;D、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g5g+995g×100%=0.5%,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溶液由溶质、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则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和,当溶质质量改变时,溶液质量也会随之改变.14.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溶液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解答】解:A、溶液甲蒸发水分,无晶体析出,故溶液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溶液乙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则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则乙蒸发水分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丙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D、若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则乙再蒸发水分析出晶体的时候,首先需要蒸发一部分水分形成饱和溶液,然后再析出晶体,即析出2g晶体需要水的质量少于5g,溶液丙若再蒸发5g 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度的知识进行.15.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中的某两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混合气体在O2中能够点燃,充分燃烧后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子个数比为1:1.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A.CH4、H2B.CH4、CO C.CO、H2D.CH4、CO2【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则没有CO2;混合气体在O2中能够点燃,充分燃烧后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子个数比为1:1,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一定不含CO2气体;混合气体在O2中能够点燃,充分燃烧后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子个数比为1: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结合混合气体的组成可以判定: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H4、CO或者H2、CO.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组成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从物质反应的典型现象入手判断.二、填空题16.用符号表示:两个氮原子2N ;两个水分子2H2O ;钠离子Na+;三个硝酸根离子3NO3﹣;+3价铝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NO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3价铝元素可表示为:.故答案为:2N;2H2O;Na+;3N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现有如下化学实验方法:(A)用燃着的木条(B)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C)检验燃烧后的产物(D)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请从中选择适当方法的序号,写在各题题后的横线上①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C ;②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B ;③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A ;④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的铜 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①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燃烧,但是燃烧的产物不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④除去氧化铜中的铜,根据铜的性质,所选方法不能带入新的杂质,不能和氧化铜反应,氧化铜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解答】解:①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③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气.④在空气中加热,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答案是:①C;②B;③A;④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18.在一个通气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的煤层上方常会观察到有蓝色火焰产生,这是因为在煤层上方有一氧化碳燃烧.此时煤炉中发生了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①2CO+O22CO2.②CO2+C2CO.③C+O2CO2.【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可以根据煤燃烧时的温度及氧气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在通风良好的煤炉中燃烧的煤,氧气的浓度应该是比较充分的,但是由于反应的条件不同,同时结合生成物的性质,所以在煤炉的不同部位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及现象:。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天津一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3.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化合物C.两种单质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4.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保护气 D.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6.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8.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9.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6g B.8g C.13.2g D.20g10.已知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10g硫酸铜粉末至完全分解,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该实验中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A.3CuSO43CuO+SO3↑+2SO2↑+O2↑B.4CuSO44CuO+2SO3↑+2SO2↑+O2↑C.5CuSO45CuO+SO3↑+4SO2↑+2O2↑D.6CuSO46CuO+4SO3↑+2SO2↑+O2↑二、选择题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2.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A .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B .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 .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15.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A.28% B.31.8% C.46.7% D.70%三、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21分)16.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17.生铁和钢含碳量高.1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19.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20.为验证 Fe、Mg、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Mg(NO3)2溶液、Fe(NO3)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银、铁、镁.选用上述药品中的三种,通过两步实验能验证活动性.选2用的三种药品是或(写出两组药品的组合,用化学式表示).21.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 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试求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多少?22.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Cu﹣Fe合金和Fe﹣Al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气体a g.请讨论: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a<;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a>.23.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CO 和 CO2的分离和干燥.现只有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操作过程:应先关闭 b,再打开 a,乙中排出气体.若获得另一种气体,丙中盛放的溶液为,操作为.24.取0.18g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5g碳酸钙.计算:(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23分)2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酒精的燃烧(2)化合反应且为吸热(3)铝和硫酸铜溶液.26.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分析,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Mg+O22MgO B.2KClO32KCl+3O2↑C.CaCO3CaO+CO2↑D.H2+CuO Cu+H2OE.CuO+2HCl═CuCl2+H2O F.NaOH+HCl═NaCl+H2O27.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8.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A 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③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29.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1)若常温下,A、B、E、F为常见的无色气体,且A由两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3:1,D为无色液体,C为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和F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7:3,E是一种红色金属,E的化学式,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实验题(共3小题,21分)30.如图1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4)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其中CaCO3、Ca(HCO3)2均属于盐且Ca(HCO3)2易溶于水.①请描述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②请计算通CO2气体前石灰水中溶质Ca(OH)2的质量g.③为使溶液的质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最大值,理论上至少应通入CO2质量g.(不考虑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④向含有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直到过量.其现象为:沉淀….请按照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生成盐的化学式:、、、.3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1)该同学验证三种气体一定存在.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几种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混合气体→→→→D→→(填A、B、C或E,可以重复);(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3)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E,其目的分别是,;(4)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32.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1)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2)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酸充分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b g,则锌的质量分数为;(5)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锌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六、计算题(两小题,5分)(保留至0.1或0.1%)33.湿法冶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若向ag含杂质的铁粉(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梵音)中加入1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6.8g 干燥固体,同时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滤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硫酸铜质量列出求解样品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2)a的数值为多少?(3)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40.8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4)工业上若要得到120t上述铁粉,需要含杂质(杂质不含铁元素)2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为多少?34.把质量为10g 的铁片放在50g 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16-2017学年天津一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一些金属较软,一些金属熔点较低.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颜色不都是银白色的.一些金属不能和酸反应.【解答】解:A、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A错误;B、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故B错误;C、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C错误;D、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航天飞机与空气的磨擦过程中会产生高温,覆盖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这样才能对航天飞机起到保护作用.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3.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两种化合物C.两种单质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经过测定某气体中只含有碳、氧元素,若该气体为纯净物,则气体一定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气体为混合气体,则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单质或化合物.【解答】解:A、一氧化碳气体中只含碳、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A可能;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碳、氧元素,属于两种化合物;故B可能;C、如果是两种单质,则只能是碳和氧气,而碳不是气体,是固体,故C不可能;D、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碳、氧元素,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故D可能;故选C.【点评】采取例证解答问题,往往会使看似复杂而无从下手的问题会得以简化,有时也有助于受到启发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4.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保护气 D.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用铜丝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这是铜的物理性质;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和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理性质;C.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的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D.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能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故选A.【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6.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可以据此分析;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④锌化学性质较温和,和酸反应时的速率不快也不慢,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①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时,反应条件越简单,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故对;②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错;③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对;④锌的化学性质较温和,和酸反应时的速率不快也不慢,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故对.综上可知,说法正确的为①③④.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析;②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③据合金的优良性回答;④据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易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回答;⑤据干冰能灭火的原因分析;⑥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解答】解:①工业上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故正确;②氢气和甲烷具有可燃性,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正确;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低,但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要高,故错误;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质是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故正确;⑥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平时要多加记忆即可.8.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分析;B、钠是熔点低;C、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判断;D、根据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分析.【解答】解:A、由于钠“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所以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故A正确;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低,但是钠并不是熔点最低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故B错误;C、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C正确;D、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当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的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为信息给予题,完成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题干内容,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填空.9.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6g B.8g C.13.2g D.2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因为反应后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钙元素全部转化为CaO中的钙,则只要计算出所有CaO中的钙元素即可求出.【解答】解:50g混合物含钙元素的质量=50g×60%=30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30g;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的质量:30g÷(×100%)=42g,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50g﹣42g=8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学生利用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固体为氧化钙,再利用钙元素的质量守恒来推断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解答的关键.10.已知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SO2、SO3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10g硫酸铜粉末至完全分解,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该实验中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A.3CuSO43CuO+SO3↑+2SO2↑+O2↑B.4CuSO44CuO+2SO3↑+2SO2↑+O2↑C.5CuSO45CuO+SO3↑+4SO2↑+2O2↑D.6CuSO46CuO+4SO3↑+2SO2↑+O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由“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每个装置的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0g﹣5.0g=5g,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10g﹣5g=5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质量为4.5g,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g﹣4.5g=0.5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生成氧化铜及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为10g:5g:0.5g=20:10:1,表现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0÷160):(10÷80):(1÷32)=4:4:1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只有B答案符合这个比例;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根据装置的质量差分析出各物质的质量,然后求出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二、选择题(2015•郴州)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液态氧C.软水 D.稀有气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蒸发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固体制氧气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瓶壁有水雾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6.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B.C.D.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8.如图所示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9.水体污染的来源是①生活污染;②工业污染;③农业污染;④空气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④10.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发生了变化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0分)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者数字和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①2个硫原子;②3个水分子;③2O;④3CO2;⑤铜元素;⑥铵离子.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2)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符号是;(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1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制取O2,选用收集装置(填写装置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应先(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后(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资料】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表达式:S+O 2SO2).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足量的红磷,设计了如图1.(1)红磷在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2)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3)一般不用木炭的原因是.(4)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改进实验】第二小组同学选择的药品是硫,步骤和现象是:步骤现象①用燃烧匙将硫点燃后伸入到大试管中,立即密封.硫燃烧②待硫熄灭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冷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如图2 一段时间后,试管中上升了一段稳定的水柱,水约占试管容积的(5)你认为水上升的原因是.(6)最终水约占试管容积的,该实验的结论是.(7)如果不足,可能是下列原因中的(填字母).A.硫用量不足 B.未冷却至室温 C.气密性不好.16.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实验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1 234 5678 910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编号二氧化锰的质量/g 0.10.20.330.40.50.661 1.32 3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201:101:6 1:51:41:3 1:22:31:1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235186162 147 133117 14316211244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此实验中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宜采取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原因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3)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4)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两个优点、.(5)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带来影响.分析上表数据,结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①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②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低于最佳质量比时,反应速度变低的原因是:.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 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工业制氧气都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都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液态氧C.软水 D.稀有气体【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软水中含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蒸发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固体制氧气【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固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固体,且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瓶壁有水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发光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B、放出热量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瓶壁有水雾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知识的理解,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要在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物知识的基础上回忆.【解答】解: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A正确;B、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B正确;C、二氧化氮,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6.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判断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图.【解答】解: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D.【点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所以由物质的化学式可得知构成该物质分子的构成.7.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D、根据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判断.【解答】解: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52﹣63=89,所以错误;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错误;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是指实际质量,其单位一般是克,在该题中无法判断.故选:A.【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8.如图所示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核外电子层数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可判断该元素的种类及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解答】解:A、该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故A 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电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知原子核内19个质量,但不能判断原子的中子数;故C正确;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D正确.故选A.【点评】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到电子.9.水体污染的来源是①生活污染;②工业污染;③农业污染;④空气污染()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④【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工业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进行解答.【解答】解:工业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故选:C.【点评】本题从水体污染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综合考查.10.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发生了变化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没有单质存在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因为该反应的图示前后中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说明反应过程中有部分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据此对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该反应的图示前后中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说明反应过程中有部分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该图示可以转化为;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故B正确;C、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没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生成,在该密闭体系中部分不反应的单质分子还是存在的,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反应前物质中存在两种分子,而反应后为一种分子,所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反应特征,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0分)1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或者数字和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①2个硫原子2S ;②3个水分子3H2O ;③2O2个氧原子;④3CO23个二氧化碳分子;⑤铜元素Cu ;⑥铵离子NH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2S;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水分子可表示为3H2O;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O表示:2个氧原子;④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⑤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铜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u;⑥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铵离子可表示为:NH4+;故答案为:①2S;②3H2O;③2个氧原子;④3个二氧化碳分子;⑤Cu;⑥N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化合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化合反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S+O2SO2,化合反应;3Fe+2O2Fe3O4,化合反应;2H2O22H2O+O2↑,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3.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②;(2)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符号是NaCl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可知,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分别是锂、氟、镁元素,锂、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3)由题意,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吗,则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答案为:(1)②;(2)NaCl;(3)质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2)实验室制取O2,选用收集装置C或D (填写装置序号).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根据氧气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3)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2)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答案为:C或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用高锰酸钾制取O2,如用D装置收集O2,收集完毕时,为防止水倒流如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2022-2023年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

2022-2023年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

选择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新物质生成;A选项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服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D选择题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用途、制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B.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用于炼钢,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答案】C【解析】A、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但溶解到水中的氧气足可以供给鱼类呼吸的,故A错;B、工业制取氧气方法:将空气加压降温呈液态,再蒸发,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O2,常用MnO2作催化剂,故C正确;D、氧气不具有可燃性,O2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故D错。

故选C。

选择题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倾倒液体D.过滤【答案】B【解析】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B、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故本选项操作错误;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B。

选择题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 氧化物:冰、干冰、氧化钙B. 混合物:空气、盐酸、石灰水C. 单质:金刚石、液氧、水银D. 合金:钢、铝合金、氧化铁【答案】D【解析】冰(H2O)、干冰(CO2)、氧化钙(CaO)均属于氧化物,A选项正确;空气、盐酸、石灰石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属于混合物,B 选项正确;金刚石(C),液氧(O2)、水银(Hg)均属于单质,C选项正确;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合金,D选项错误;故选择D项。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完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完整)

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C. 甲和丙:空气D.甲和丁: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 行的是()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 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 与粉尘排放2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3、现有一包由6.5g 锌、5.6g 铁、6.4g 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 49.6gB.34.8gC.32.7gD.18.5g4、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铁钉乙 曙橡皮塞蠶」橡辰塞 寸一植物油 丙5、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铜丝A. 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现将10gA 和足量B 混合加热,A 和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4gD ,则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A. 1:1B.2:1C.4:1D.5:17、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Ab(SO4—溶-液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 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 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 实验甲中的CuSO 改为CuCl 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428、已知:金属X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 和Z 不能;将 Y 、Z 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并产生气泡,Z 无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检验项目的是 【 】 A .SO 2浓度 B .O 2浓度 C . N 2浓度 D .H 2O 浓度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蒸馏 B .升华 C .爆炸 D .燃烧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生成的是 【 】 A .木炭 B .铁丝 C .硫 D .红磷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 A .氯化钠、铁 B .空气、水 C .过氧化氢溶液、氢气 D .冰水混合物、臭氧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干冰和硫酸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7.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
A. B . C . D.
8.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 硫酸铜 CuS B .氯酸钾 KclO 3 C . 氢氧化钙Ca(OH) 2 D .氧化铁FeO 9.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 A .Fe 3O 4—四氧化三铁 B.Ca +2
—钙原子 C.2H —2个氢元素 D.O 2—2个氧原子
10.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

丁酸乙酯(C 6H 12O 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 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116g 11.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2.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氮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图14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图15
15.图15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的单质为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16.在点燃的条件下,2.6gC 2H 2与7.2gO 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 CO 2、1.8g
H 2O

x gCO 。


x = ;化学方程式
为 。

17.硬水中含较多的Ca 2+
、Mg 2+
,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Cl 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 2+4HCl (浓)

X +Cl 2↑+2H 2O ,X 的化
学式为 。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2分)
19.(2分)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
目的?请说明理由。

20.(2分)(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21.(2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22.(4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2)两种黑色物质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
(3)实验室制取氢气
(4)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23.(2分)下图是某物质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4.(2分)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右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钠属于金属元素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钠离子的符号为Na+d.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钠与水反应生在氢氧化钠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为;
23.(3分)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制取C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

24.(5分)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里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