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志的表达方式及其法律规制——以“投诉合唱团”为视角

合集下载

论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建构

论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建构

论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建构作者:张淑芳来源:《东方法学》2013年第04期内容摘要:公众诉求表达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之一,就我国公众诉求表达的形式和路径看,一方面没有赋予它足够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没有对其作出法律上的定性。

公众诉求表达存在诸多路径,但相对分散且不规范,因而对其有效整合并使之机制化是非常必要的。

对公众诉求进行法律建构是使公众诉求公法化的过程。

公众诉求表达及其法治化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

纠纷解决制度和机制的建构应当与公众诉求制度和机构的建构结合起来考虑。

基于此,必须建构一个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统摄性典则、确立全方位的诉求、使公众诉求表达与公众利益保护统一于一体,最终通过司法制度将所有的诉求与纠纷引发的后果予以排解。

关键词:公众诉求表达机制表达行为法治进路公众诉求表达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

目前,关于公众诉求表达的路径并不在少,几乎任何一个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部门都有义务接受公众的诉求,公众也几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机会诉求自己的权益。

然而,我国公众诉求表达存在相对分散和不规范的情形。

基于此,对公众诉求表达的诸多路径进行有效整合已成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在笔者看来,这个整合必须将落脚点定位于法律规范之中。

否则,公众诉求表达机制便难以建构,即使有所建构也难以成为一种相对长效的机制。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撰就本文,以期对我国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法治实践有所裨益。

一、公众诉求表达机制法律建构的涵义公众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建构是指用相关的法律手段对公众诉求的诸形式进行整合,使诸种公众诉求表达的路径形成一种有序的机制,进而使这种机制既具有实在法上的依据又能够在法律规范的规制下良性运行,这是我们对公众诉求表达机制法律建构所下的一个简短定义。

由此定义我们应当把握以下切入点:一则,公众诉求表达机制法律建构的标的是诉求表达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确认公民享有其自由权的前提下,规定了公众有权对自己的诉求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路径。

主观公权利与原告主体资格保护规范理论的中国式表述与运用

主观公权利与原告主体资格保护规范理论的中国式表述与运用

首先,主观公权利是行政诉讼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 查中,不仅要客观公权利的保护,还需要充分考虑行政相对人主观公权利的维护。 只有在确保主观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客观公权利的最佳维护。
其次,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理论为法 院提供了全面的分析框架,帮助法院在审查行政行为时,充分考虑法律法规、规 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要素,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同时,保护规范理论还强调了 对行政相对人主观公权利的保护,从而在保障客观公权利的同时,确保了主观公 权利的实现。
4、法律适用:指在实践中,主观公权利的保护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文和 相关案例进行判断和处理。同时,也需要考虑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惯例等国际法规 范,以推动国内主观公权利保护的进步和发展。
三、案例分析
以某市居民诉当地公安局不作为案为例。该案中,原告认为当地公安局在处 理其房屋被盗事件中存在不作为行为,导致损失扩大,因此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此案涉及到了主观公权利中的程序权利和救济权利。
主观公权利的体现
在刘广明案中,原告的主观公权利体现在其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持有的 异议。原告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因此提起行政诉讼。具体而言, 原告主张该行政行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程序不合法,二是实体处理不当。这些 主张体现了原告对其公权利的主张和维护,是原告主观公权利的体现。
保护规范理论的应用
基本内容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权利的保护和规范。主观公权利作为公民基本权利 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探讨主观公权利的观念与保护规范理 论的构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主观公权利的观念
主观公权利是指公民个体针对国家行政机关提出的主张和要求,旨在维护自 身的合法权益。主观公权利包括基本权利、附属权利、程序权利和救济权利等多 个方面。基本权利是指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如人身自由、财产权等;附属权 利是与基本权利相关的其他权利,如隐私权、知情权等;程序权利是指公民在主 张和行使基本权利和附属权利时所享有的程序性权利,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5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5

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5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熟悉论依据是()。

单项选择题冲突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实践和熟悉的辩证统一原理熟悉是在不断深化和进展的原理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辩证统一原理2:前几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SCience等顶级科学杂志上发文宣称,他们已经胜利地通过体细胞核移植获得了人胚胎干细胞。

这个曾________的“重大突破”,后来证明是一场科学骗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震动世界轰动一时令人兴奋颇受争议3: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的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按岗聘用竞聘上岗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设岗4:通往学问宝库的门户许多,高校只是其中之一。

这扇门一时进不去,可以从其他的门入内,甚至可以跳窗而入。

不要躺在门旁叹大气,流眼泪,以至于当饿殍。

这段话在劝哪些人?()。

单项选择题唉声叹气者没有上高校的人一切失意之人高考落榜生5: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单项选择题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根据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6:近年来,各种搞笑、轻浮的网络语言大规模地侵入了传统汉语的领地,影像馆大有不断壮大之势。

对待网络语言,虽然学界和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可以确定的是,假如缺乏准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任其自流,无疑将会消解传统汉语的诗意和韵味,割裂汉语的文化传承脉络,同时也将使国家语言文字的严厉性和规范性受到挑战,使其陷入嬉戏和随便改写的危急中。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单项选择题应当对网络语言进行准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传统汉语的地位岌岌可危网络语言的诗意和韵味远不如传统语言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免|费猎取资料:形成了肯定的冲击7:一些法学学者缺乏对()在技术层面绽开的讨论,只是从表面上对儒家传统治理方式的批判,喜爱大的宏观理论而厌倦所谓的雕虫小技,这是对法律人集体阅历和才智的()。

关于中国公民表现自由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国公民表现自由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国公民表现自由问题的研究作者:朱明星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6期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本条是关于公民重要政治权利的规定。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是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又称为表现的自由。

一、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宪法享有的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

言论自由既包括口头表达的自由,也包括书面表达的自由。

对言论自由权利的理解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

广义的言论自由包括政治言论自由、商业性言论自由、艺术言论自由、学术言论自由以及宗教言论自由等等。

狭义的言论自由通常被理解为政治言论自由。

本条规定的言论自由是广义的言论自由,不仅包括政治言论自由,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言论自由。

将本条规定的言论自由仅仅归为公民政治权利的一种,是不全面的。

但也需要注意,在广义的言论自由中,政治性的言论自由是最重要的言论自由,也是实现其他言论自由的基础,政治言论自由得不到保障,其他的言论自由也很难完全实现。

而在实践中,法律对不同性质言论自由的保护也应当有所区别。

比如,对于政治言论,就应当给予最高的保护,因为政治方面的言论自由是人们行使民主权利的前提,也是民主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而对于商业性的言论自由,就其在言论自由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程度就应当大为降低。

言论自由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同一环境中,对同一事件,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如果在发言中有特权存在,就意味着没有言论自由。

第二,公民发表的言论内容,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涉。

当然,言论自由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国家对言论自由都有适当的限制。

二、出版自由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各种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

出版自由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民通过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或者出版机构出版著作,直接表达思想。

中国民法典下的法规定自由意志与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

中国民法典下的法规定自由意志与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

中国民法典下的法规定自由意志与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在中国民法典的规定下,自由意志和公平交易被确立为法律的基础,以保障市民和企业之间的权益平等和合理交易。

本文将探讨自由意志和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并分析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自由意志的法律基础1.1 概念和要素自由意志是指主体在自己的意志下,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

法律基础是指法律对自由意志的约束和保护所依据的法律原则和规定。

在中国民法典中,自由意志是市民及企业从事合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合同是市民和企业通过自由意志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1.2 法律保护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由意志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限制。

法律保护自由意志的核心是尊重合同自由原则,即允许市民和企业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

同时,法律也对市民和企业的自由意志做出了一定的限制,防止欺诈、威胁等不正当行为。

二、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2.1 概念和要素公平交易是指市民和企业在平等地位下进行交易,彼此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维护交易伙伴的合法权益。

公平交易的法律基础是法律对交易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在中国民法典中,公平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法律要求市民和企业在交易中遵守合同精神、平等自愿、公平交易、诚实信用和诚实信任的原则。

2.2 法律保护中国民法典通过一系列法律规定对公平交易进行保护。

其中包括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禁止垄断行为、规范广告宣传等规定,以维护交易的公平性和诚信性。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市民和企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当交易一方有违约行为时,另一方可以请求法院解除合同、要求赔偿等。

三、自由意志和公平交易的应用3.1 合同自由原则的应用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市民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这为各方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和自主性。

在实际应用中,市民和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的限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3.2 诚实信用原则的应用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

组织公民行为类型及其管理策略

组织公民行为类型及其管理策略

组织公民行为类型及其管鯉策略□河南开封张永军长期以来,大家都普遍认可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体变量和情景变量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交换理论和互惠准则是其理论解释基础,组织公民行为是员工的自愿行为、积极行为。

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员工可能受印象管理动机驱使展现满足私利的”虚假组织公民行为”(Bolino,1999),也可能迫于辱虐管理表现出非自愿的“强制型公民行为”(Vigoda-Gadot,2007),组织公民行为并不能完全理解为员工的自愿行为,其潜在影响也需要区别对待。

在实践中,虽然都是加班,但加班的动机或诱因不同,所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现代组织中充斥着利他型、工具型、强制型等各种形式的组织公民行为,需要管理者加以区分并正确处理。

一、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最早是由Organ (1988)正式提出的,指个体自由决定的,没有直接或明确地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所承认但在总体上能提高组织机能的行为。

类似的概念包括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关系绩效等。

根据定义,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也不是正式的劳动合同所要求,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

非工作角色要求、不在考核与奖励范围之内、有利于提高组织机能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三个特征。

后来,Organ(1997)又进行了修正,认为组织公民行为类似于Borman& Motowidlo(1993)所提出的关系绩效,是指能够对构建完成任务绩效的社会组织心理环境提供支持的行为。

常见的组织公民行为包括为组织发展献策献计、维护组织名誉、帮助同事、自愿加班等。

二、组织公民行为类型及潜在影响1.基于个性的利他型组织公民行为。

利他型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影响十分明显。

此类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员工生产力,释放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产性活动中去,能够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间活动、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提高组织稳定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公民的诉愿权一. 引言公民的诉愿权是指公民享有依法向国家机关提出诉愿、请求或者报告与国家机关工作职能有关的事项的权利。

这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善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公民的诉愿权的含义、意义以及行使方式。

二. 公民的诉愿权的概念和法律基础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提出抗议、控告或者申请赔偿的权利。

”《中国人民行政诉讼法》第1条也规定:“本法所称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个人。

”这些法律文件明确宪法赋予了公民提出抗议、控告、申请赔偿等权利,为公民的诉愿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

三. 公民的诉愿权的意义与价值1.促进善治公民的诉愿权可以促进善治,通过向国家机关投诉、举报不法行为,推动国家机关依法办事,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民通过行使诉愿权,有利于发现和纠正一些不公正、不合法的行为,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发挥积极作用。

2.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公民的诉愿权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通过向国家机关提出诉求和请求,有利于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例如,当公民的财产遭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提出申诉请求来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3.推动社会进步公民的诉愿权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公民通过诉愿,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对政府工作提出监督和建设性的批评,推动社会治理的改进和完善。

四. 公民的诉愿权的行使方式公民的诉愿权的行使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

1.书面投诉公民可以以书面形式向国家机关提出诉求和请求。

书面投诉可以表达清晰、更容易被接受,同时也有证据留存的好处。

公民在书面投诉时,应注意语言严谨、表达清楚、情绪稳定。

2.口头申诉公民也可以口头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和请求。

口头申诉时,应选择恰当的场合,以礼貌、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3.递交相关材料在提出诉愿的同时,公民也可以递交相关材料,如证据、报告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和请求。

权利异议的名词解释

权利异议的名词解释

权利异议的名词解释权利异议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种现存的政策、法律、社会规范等表达不同意见或持不同看法的权利。

这种权利凭借自由思想、言论、结社等基本人权得以保障,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权利异议的意义权利异议扮演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人们有权思考、评论、争议并反对政策和法律。

通过权利异议,人们可以揭示出社会问题,并为其解决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权利异议还有助于保护个体的权益和尊严。

社会中的正常争议能够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彼此不同的立场和意见。

通过权利异议,人们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并建立起一个更加包容和宽广的社会。

二、权利异议的形式权利异议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言论自由:人们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异议意见。

这可以包括发布演讲、写文章、发表社交媒体帖子等途径。

2.和平抗议:人们可以举办示威游行、集会或悼念活动等方式表达异议。

这种形式在民主国家中普遍存在,并受到法律保护。

3.申请司法救济:当个人或群体认为政策、法律或行政决定侵犯了自己的权利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4.倡议和提案:人们可以通过递交倡议书、提案等形式,向政府或提案机构提出自己的异议意见,争取改变或调整现有政策和规定。

三、权利异议的限制尽管权利异议在保障公民自由表达方面是必要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

1.和平原则:权利异议必须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进行,不能侵犯他人的安全和权利。

2.法律约束:权利异议不能违法,不应违背法律规定。

言论自由不等于放任谣言、诽谤或恶意造谣。

3.公共秩序和安全:权利异议活动必须遵守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四、权利异议的案例现实生活中,许多权利异议案例发生,个人或群体通过这些异议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1.女性权益运动:20世纪的妇女运动为女性争取了投票权、平等待遇和工作机会,改变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态度。

“意见性表达与名誉侵权”法律问题小议

“意见性表达与名誉侵权”法律问题小议

“意见性表达与名誉侵权”法律问题小议意见性表达与名誉侵权是当今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法律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个人意见的表达方式也日益多样化,而在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中,往往会涉及到他人的名誉权利。

这一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小议,探讨意见性表达和名誉侵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意见性表达与名誉侵权。

意见性表达是指个人对于某一事件、事物或人物的看法、观点或评论,其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而名誉侵权则是指他人在言论、行为中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侵犯,使得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

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意见性表达和名誉侵权有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40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不得侵害他人的姓名、肖像、声音、名誉、荣誉。

”这一规定明确了对于名誉权的保护,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对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受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可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对于意见性表达和名誉权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但个人的名誉权也是法律所保护的一项重要权利,不容侵犯。

如何在言论自由和名誉权利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法律上的解决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在实践中,法院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某一言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如果某一言论是基于客观真实的事实,是正当的批评或评论,那么法院可能会认为这并不构成名誉侵权。

而如果某一言论属实且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法院则可能会判定其构成名誉侵权,并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达,意见性表达和名誉侵权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宪法与表达自由.

宪法与表达自由.

(2)渲染凶杀暴力的出版物 新闻出版署《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 定标准的暂行规定》同时将“渲染凶杀 暴力的出版物”定义为,“指以有害方 式描述凶杀等犯罪活动或暴力行为,足 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的出版物。”
其具体内容有: ➢描写罪犯形象,足以引起青少年对罪犯同 情或赞赏的。 ➢描述罪犯践踏法律的行为,唆使人们蔑视 法律尊严的。 ➢描述犯罪方法或细节,会诱发或鼓动人们 模仿犯罪行为的。 ➢描述离奇荒诞、有悖人性的残酷行为或暴 力行为,令普通人感到恐怖、会对青少年造 成心理伤害的。 ➢正面肯定抢劫、偷窃、诈骗等具有犯罪性 质的行为的。
案例:东突分子热比亚在境外 接受采访
保守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及其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 守国家秘密法》第2条的规 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 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 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 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 事项”。
保守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及其范围
(1)国家秘密应具备三个要 件
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
案例 九九情色论坛案
“九九情色论坛”网站由福建人王勇(网名“戏子”)于 2002年前创建,主服务器设在境外。从2003年开始, 该网站开始发布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电影、图片及 文章。经勘查,截至2004年11月15日17时,该网站 “主论坛”注册会员达75772名,刊载淫秽图片 42705张;刊载淫秽文章4740篇;发布淫秽视频文件 4094个。“买春堂”注册会员达47452名,刊载淫秽 文章207篇。仅自2004年8月至案发时,已查实该网 站非法获利22万余元人民币。
(1)宣扬封建迷信的出版物 新闻出版署《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 规定》: 宣扬封建迷信的出版物,指除符合国家规定出 版的宗教出版物外,其他违反科学、违反理性,宣扬 愚昧迷信的出版物。

4.2权力行使注意界限(欧金中案1)

4.2权力行使注意界限(欧金中案1)

课堂练习
5.张女士拍了一段宠物猫闻自己光脚丫的视频,配上某酒企浓香型白 酒的广告音乐与广告词,发布到短视频平台,该酒企将张女士诉至 法院。关于本案( )
①张女士涉嫌侵犯某酒企名誉权②某酒企可以要求消除影响 A ③张女士没有侵犯某酒企著作权④某酒企可以主张排除妨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学提示
教师上课引用某媒体对欧金中案的独家深度报道, 是为了说明“民事权利限制”这一法律问题,属 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某媒体不得有权利诉求。
报刊转载和网络媒体报道都属于法定许可使用, 如果某媒体有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就构成侵权!
二:常见的民事权利限制
3:著作权的民事权利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从法律上看,导致 悲剧发生的原因是 什么?
给我们什么警示?
议一议:
从一个普通的土 地争议发展为3死3 伤的刑事案件,直 接原因是什么?责 任人是谁?
从法律上看,导 致悲剧发生的原因 是什么?
给我们什么警示?
议学提示
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因土地纠纷久拖未决而冲突升级
议学提示
P35法律原因:被害人、犯罪嫌疑人都在行使自己 正当权利的时候超过正当界限,损害了对利
民事权利有限制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含义
限制范围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 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 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
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 了界限:如对人身权(人身 自由、人格尊严权)、财产 权(物权、知识产权、股 权……)
二:常见的民事权利限制
1:相邻关系的民事权利限制
相邻关系的内 涵
相邻关系处理规则
实质: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公民的诉愿权内容简介公民的诉愿权是指公民在法律保护下所享有的,向国家行政机关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申诉等,并期望能够获得合理解决的权利。

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一种民主社会中实现公民权益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

法律基础公民的诉愿权在中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保护,在宪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

其中,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行政诉讼法第四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机关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这些法律规定为公民行使诉愿权提供了依据。

诉愿范围公民的诉愿权适用于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异议、投诉、申诉等。

具体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意见和建议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见闻、思考等,就社会问题、公共政策、政府部门工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改进。

2. 批评和舆论监督公民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政府行为进行批评,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对政府作出的具体政策或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改进错误和不合理的行为。

3. 投诉和申诉当公民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通过投诉和申诉的方式,向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反映问题、寻求解决。

4. 请求行政复议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复议请求,要求上级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

诉愿过程公民行使诉愿权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准备材料在行使诉愿权之前,公民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包括事实及证据材料、对应法规及条款、建议和要求等。

2. 提交诉愿公民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国家行政机关提出诉愿。

书面形式一般包括书信、公函等,口头形式一般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进行。

3. 受理和调查国家行政机关在收到公民的诉愿后,会进行受理和调查。

公民义务教导: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

公民义务教导: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

公民义务教导: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仅要谈论政治,还要关注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

因此,本文将针对公民的义务进行教导,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公民的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在社会中的责任,包括遵守法律和规定、尊重他人的权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等。

其中,语言和表达的方式尤其重要。

因此,以下是一些关于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的建议。

1.不歧视任何人和群体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对任何人和群体的歧视。

我们应该注意使用不含有性别、种族、宗教、国籍或残疾等方面的贬损或歧视性词汇的表达方式。

例如,不要使用含有贬损性的性别或种族表述的语言,也不要使用将别人的宗教信仰或国籍作为贬低其人格的方式。

2.尊重个人身份和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权利,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无论个人的性别、种族、宗教、国籍、性取向或残疾情况如何,他们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对于性别、种族等敏感话题,我们应该使用平等、包容的方式进行讨论。

3.避免冒犯他人我们应该避免冒犯他人,尤其是在不了解他人情况的情况下。

当我们不确定适不适合使用某种表达方式时,我们应该谨慎行事。

切忌使用没有考虑到他人权益和尊重的言辞,而要使用更加谨慎和慎重的方式进行表达。

4.展示自己的观点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展示自己的观点。

反而,我们应该展示自己的观点,但要使用更加负责任和尊重他人的方式进行表达。

我们应该尝试扩宽视野,学习了解和尊重其他人的观点,进而加强讨论和交流的质量。

5.用正确的方式传递信息政治正确的表达方式还包括使用正确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意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和讨论的目的。

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真实、有条理和感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信息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总体来说,人们往往关注个人利益和负面社会感受,忽视了地域文化多样性、人的自然属性及历史文化传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1公民基本义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1公民基本义务
思考:为什么不能改国歌歌词、 歪曲的方式唱国歌?
(2)维护国家荣誉
由于守法经营,伍某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案例分析:女子拦高铁事件 虽说赚钱不多,但一家充满温馨。 以组为单位,每组成员列举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义务。
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 案例分析:女子拦高铁事件
体现什么公民义务履行受教育来自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四课 公民义务
第一框 公民基本义务
--卓嘎和央宗
公民基本义务
虽说赚钱不多,但一家充满温馨。
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后果
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 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升学, 取消其报考高、中等院校和复学、复 读资格;纳入个人信用“黑名单”等 多手段联合惩戒。实施限制出国(境) 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 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 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限制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拒服兵 役行为及惩处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通 报。
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他们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三、依法服兵役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 解读:你知道吗?为什么不需要强制所有人服兵役? 一时间,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群众的不满和抗议,并且自发形成了反韩热潮,中国外交部对此一直表示严正声明,然而韩国方 面却一直一意孤行,野心勃勃地推行萨德布置。 中国兵役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 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1)伍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宁国市的一名入伍青年余溢因入伍意志不坚定,不能适应部队训练和生活,多次向部队提出离队申请,部队、兵役机关和家长反复作 思想工作无效后,被部队按拒服兵役退回。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这种制度是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定服役合同。 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虽说赚钱不多,但一家充满温馨。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解读:你知道吗?为什么不需要强制所有人服兵役? 学以致用: 请你评价一下“到此一游”的行为 --卓嘎和央宗 (1)伍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由于守法经营,伍某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这也就导致了,中韩关系陷入冰点,甚至影响了中韩贸易的正常关系 实施限制出国(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限制提供贷款、保险等服务。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020年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及答案(1)

2020年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及答案(1)

【导语】⽣命不是⼀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

对于考试⽽⾔,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为您提供2020年⾃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及答案,通过做题,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练习吧! 1.简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决定于以下三⽅⾯的因素: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权限等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着⼀个国家政治、经济、⽂化和社会⽣活等各⽅⾯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向,⽽且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2)宪法具有的法律效⼒。

宪法的法律效⼒⾼于普通法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地位。

在成⽂宪法国家,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的规定相违背;宪法是公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为准则。

(3)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其他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的,⽽不是普通的⽴法机关;宪法的通过或批准以及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般都要求制宪机关或者国家⽴法机关成员的2/3或者3/4以上的多数赞成,才能⽣效。

2.简述宪法最核⼼的价值。

答:宪法最主要、最核⼼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历看,宪法或宪法性⽂件往往是争取公民权利⽃争的产物。

宪法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争的胜利成果⽽制定出来的。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和社会⽣活的各个⽅⾯,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部分:国家权⼒的正确⾏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然⽽,这两⼤块并⾮地位平⾏的两部分,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配地位,国家权⼒的正确⾏使的⽬的即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如何理解“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答:将宪法的本质归结为体现或反映全体⼈民的意志的观点就是全民意志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出现。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公益人士于 20 年 1 09 月正式组建 “ 香港投诉合唱团”并进行了大量的投 , 诉演唱活动 。2 1 年 1 月 2 01 2 5日,广州投诉合唱团” “ 在广州电视塔、 烈士陵园、 中山纪念堂等 7 个站点 进行了投诉合唱演出, 引发人们对投诉合唱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 投诉合 唱团” 是公共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 其所 以迅速出现在世界很多大城市 , 必有其 内在合理 性 和符合社 会发展 的行动要 素 。 本文把参与 “ 投诉合唱团” 的人分为 “ 行动者” “ 和 围观者”在对他们的内心动 因进行简单分析的 , 基础上, 探讨 “ 投诉合唱团” 的社会权力意义及局限 , 从中发现 “ 投诉合唱团” 的社会权力逻辑 , 以期揭 示当代公民社会的权利诉求 、 意愿表达与社会接纳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


“ 投诉合 唱 团”的行动者 : 投诉愿 望人、 组织者 、 合唱演 员
如果把 “ 投诉合唱” 看作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行为的话 , 这种法律行为必然存在着一个内在驱 动力 , 一个推动行为产生的发动机 , 从投诉合唱团的行动者角度看, 这个发动机源 自“ 投诉愿望人” 。 ( ) 一 投诉愿 望人 : 动的发动机 行 当代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几乎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 、 空气质量、 噪声污染 、 物价上涨、 邻里纠纷、 生活
诉 合唱 团行 动者 中最关键 的主体 。
组织者行动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我们认为, 一是强烈的代替别人 ( 也包括 自己) 抒发抱怨的情怀 , 二是对新型艺术表达形式的体验和追求 。当然, 是否还包括诸如对城市管理者管理水平 的质疑, 对新型 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的兴趣等因素,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 “ 投诉合唱团” 行动者中的核心人物, 其社 会责 任感 所外 化 的行动显 然具 有强 大 的感 召力 和执 行力 , 特别 是在 外部媒 体和 市 民围观监 督 的情况 下 更是 如此 。 组织者把行动方案制定出来之后 , 接着要做的是 向市民公开征集投诉意愿 , 然后把投诉意愿进行归 纳整理 、 分门别类 , 然后写成歌词并谱曲, 形成一支或几支完整的歌曲。在此基础上, 通过网络或其它媒 体 向社会公开征集行动方案的执行者 : 合唱演员。 ( ) 唱 演 员: 动方案 的执行 者 三 合 行 合 唱演员 是 “ 投诉 合 唱团”最直 接 、 外观 、 最 最有 影 响力 的行 动者 , 是投诉 合 唱方案 的具 体执行 者 , 他们通过在公共场所直面公众 、 引吭高歌的形式把投诉合唱团征集的意志、 意愿和感染力传播出去 , 弘 扬 开来 。为 了吸引 更 多的普 通市 民参 与 “ 投诉 合 唱 团”行动 方 案 的组 织者 往往 把 门槛设 计得很 低 , , 甚 至没有 门槛 , 不需要音乐基础和声音条件 , 只需要热情和行动的投入,不同背景、 “ 不同年龄的人都被鼓

身、 性别 差异 , 可 能成为投诉 愿望人 。 都 20 09年 6月 , 港投 诉合 唱 团经过 公 开征集 , 快就 收集 到来 自各方 市 民的投诉 70多个 , 为 8 香 很 0 分 个 类别 , 涵盖 了环境 问题 、 府 、 政 教育 、 香港人 、 生活 与现 实 、 企业交 通与城 市发展 、 工作与金 钱 , 甚至有 对 投 诉合 唱 团的投诉 。
1 8
21 02年第 3 期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总第 7 期 9
压力等问题 , 这些问题对于市民的行为和心理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压力。积压在心底的种种问题需要 排解 , 而其中的很多问题又是市民个人难以解决的 , 把问题表达出来 , 把问题反映给社会和政府就成为 许多人心 中积聚已久的愿望。当诉说有了便捷的渠道 , 希望表达 自己内心积怨的行动者 , 就成为我们这 里所 说 的 ‘ 诉愿 望人” 投 。 般说 来 , 投诉 愿望人 面对 自己周边存 在 的种 种 问题 而无力解 决 的时候 , 常常会产 生一种 被社会忽 视、 甚至被抛弃的悲凉感觉。在纷繁复杂、 热闹非凡的城市繁华映衬下, 悲凉而渴望关 、 孤独而心有不 甘的矛盾心理促使心怀积怨的城市居民寻找愿望表达渠道 , 促使他们把 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内心思考 释放 出来。这个与人分享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宣泄情绪的内心体验 , 而且是一种因受关注而排 除孤独的 心理旅程 。在这个意义上 , 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 不论职位高下、 学历高低 、 收入多寡 , 问家庭 出 不
【 王月峰 : 1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讲师 。 【 邓聿文 : 天上不会掉馅饼 , 2 】 《 人人都对社会 有责任》《 , 中国青年报) 0 2 2 2 l ) 1 年 月 8E 。 2 【】 广州 “ 3《 投诉合 唱团” 出街 成员来 自不同大学 》《 ,南方都市报 ) 0 1 1 月 2 ) 1年 2 2 6日。
王月峰 : 公民意志的表达方式及其法律规制
中图分 类号 : 0 2 D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98 2 1 ) 3 0 1 0 17 - 2 5( 0 2 0— o 8
公 民意志的表达方式及其法律规 制
— —
以 “ 投诉合 唱团"为视角
王 月峰
【 摘 要 】 在我 国, 民意志的表达具有 多种法律 渠道 ,投诉合唱团” 公 “ 是一 种新型的表达方式。投诉合唱是一种社会权利 ,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力意义。 “ 投诉合唱团” 拓展 了民意表达的方式和渠道 , 为政府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管理提供 了第一手资料。“ 投诉合唱团” 在社会权力表达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有必要对投诉合
如果我们把 “ 投诉合唱团” 行动看作一个整体 的话 ,投诉愿望人” “ 的投诉行为并不是 自 发的、 主动 的, 而是来 自另 一个重 要行动 者一 “ 投诉 合 唱团”的组 织者 的启 发和 引导 。
( ) 织者 : 二 组 行动 方案 的策划人和设 计 师
“ 投诉合唱团” 的组织者既是投诉愿望的收集人 , 也是行动方案的策划人 、 设计师和实施者。投诉
合 唱 团的组织者 往往是 一些 热心公 益事业 、 对社会热 点 和新 生事 物具有敏 锐洞察力 的社会人 士 , 艺 以演
界名流居多。组织者主要承担两项重要职责 : 一是如何真正反映投诉愿望人 的投诉意愿 , 二是如何把 这 些投诉 意 愿通过 合 唱 的方 式清 楚 明 白而 又通俗 易懂 的表 达 出来 。在 这个 意义上 , 组织 者成 为整个投
唱进行 适 当的法律 规制 。
【 关键词 】 投诉合唱团 社会权利 社会权力 法律规制
“ 投诉 合 唱团 ” “ 是 用一 种 ‘ 唱 ’ 合 的形 式 , 在街 至控诉 , 从而在某个侧面, 让人见证集体行动的力量。 [ ‘ ”2 ‘ 】 投诉合唱团” 创始于 20 年的芬兰 , 05 此后 很快在首尔、 东京、 新加坡城、 汉堡、 圣彼德堡、 墨尔本 、 芝加哥、 佛罗伦萨、 纽约和温哥华等近 3 个大城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