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拟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拟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对现行教育课程进行____的改革。

A.保守性B.革命性C.微调性D.渐进性答案:B.革命性2. 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A.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B. 实施素质教育C.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推动教育公平答案:A.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部门要加强____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A.改革实施B.政策制定C.师资培训D.科研研究答案:A.改革实施4. 《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们的____。

A.学习能力B.创新与实践能力C.社会责任感D.健康素养答案:B.创新与实践能力5.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____,包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改变。

A.学科知识B.教师素质C.学生评价D.教学方式答案:D.教学方式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请选“√”,错误请选“×”。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对中学阶段的教育课程进行调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拟题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简答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例如,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转变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探究型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附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附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C.①③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一、选择题1.人们普遍认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哪方面的人才?A.学科专业能力B.创新思维能力C.社会实践能力D.以上皆是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知识主导B.过程贯通C.学科融合D.因材施教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什么?A.素质教育B.职业教育C.体力锻炼D.文化传承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B.提高学生升学率C.全面发展人的素质D.传授学科知识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宗旨是?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B.提高学生应试能力C.实现教育公平D.培养高分低能学生二、填空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根据学生的________进行个性化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________的教育方法。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学生要具备________核心素养。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鼓励学生参与________活动。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___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有哪些?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列举一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行后的成果。

5.你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看法是什么?四、论述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和措施,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首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力,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

通过个性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倡导过程贯通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输入和考试的结果,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培养和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A. 加强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B. 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C.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D.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答案:B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课程教育要关注学生的:A. 学业水平B. 家庭背景C. 性格特点D. 社会地位答案:C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四个平衡”包括:A. 学科平衡、兴趣平衡、能力平衡、知识平衡B. 学生平衡、教师平衡、家校平衡、社会平衡C. 知识平衡、德智体美劳平衡、理论与实践平衡、学校与社会平衡D. 理论学习平衡、实践能力平衡、心理健康平衡、社会适应平衡答案:C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A. 统一的教学大纲B. 改进的教学方法C. 灵活的课程设置D. 注重素质教育答案:C5.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核心角色是:A. 传授知识的提供者B.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C. 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导者D. 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者答案:B二、问答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的需求。

其次,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无法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的“四个平衡”是什么意思?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的“四个平衡”包括知识平衡、德智体美劳平衡、理论与实践平衡、学校与社会平衡。

知识平衡指的是课程设置要全面覆盖各个学科领域,避免过分强调某一门课程。

德智体美劳平衡强调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学科知识、体育运动、艺术欣赏和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平衡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校与社会平衡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良好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并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一、填空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与态度)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教者转变为(开发者)。

二、选择题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要,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错)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语文1. 根据以下句子中句子成分的划分(ATT、ADV、CJ、Co、Sb、VOB、主V、宾C),进行语法分析:(1)我正在看他跳舞。

(2)小明写字很漂亮。

(3)他喜欢吃苹果。

(4)我看见她在公园里散步。

(5)昨天我买了一双鞋。

(6)他们走得很快。

(7)王老师对英语很感兴趣。

(8)他们经常在学校里玩。

2.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后面的问题:这是一篇新闻报道。

报道了一个新建大楼的落成仪式。

在仪式上,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发表了讲话,表达对新建大楼的祝福和对企业的支持。

新建大楼将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该报道详细介绍了新大楼的规模和设计特点,以及落成仪式的隆重气氛。

问题:(1)这篇文章的类型是什么?(2)活动的主题是什么?(3)可以从文章中获取哪些信息?二、数学1. 某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8名是男生,占总人数的45%。

那么这个班级里有多少名女生?2. 小明收集了一些数据,他发现其中有3个数是20的倍数,有4个数是25的倍数,有5个数是10的倍数。

请问,他至少收集了多少个数?3. 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2 ÷ 4 + 3 × 2(2)(5 + 3) × 2 ÷ (4 - 1)(3)3² - (4 - 2)³ + 5三、英语阅读理解:John is a businessman. He always travels to different countries on business trips. Last week, he went to Japan by plane. When he arrived at the airport, it was already midnight. He decided to take the airport bus to the hotel. The hotel he stayed at was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 bus ride took about an hour because of the heavy traffic. When he got off the bus, he found that he forgot his wallet on the bus. He was really worried because his passport was in the wallet. Luckily, a kindhearted girl found his wallet and contacted him through his business card. John was grateful and rewarded the girl with some money as a token of his appreciation.问题:(1)Where did John go last week?(2)What did he forget on the bus?(3)How did the girl contact John?(4)What did John give the girl as a reward?四、物理1. 请解释一下反射和折射现象,并以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有误的是()。

A.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C.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D.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2.下列哪个层次的基本学科课程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课程改革?()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

A.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B.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C.优化教育资源配置D.增加课堂教学时间4.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

A.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B.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C.专业知识和实践意识D.能力培养和实践意识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

A.政府的领导和支持B.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投入C.家长的理解和支持D.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二、名词解释1.素质教育答: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精神。

它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品质、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科素养答: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中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是衡量学生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3.综合素质答:综合素质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智力、体质、艺术修养、社会情感、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4.素质教育课程答:素质教育课程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安排。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教育资源配置答: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根据教育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设备、教材等,以保障教育的公平与质量。

三、简答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是什么?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D. 减少学生的课外活动2. 课程改革中,学校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发展?A. 忽视B. 鼓励C. 限制D. 禁止3.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哪些变化?A.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B. 只关注考试成绩C. 减少与学生的互动D. 完全依赖教科书教学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A. 单一讲授法B. 互动式教学C. 完全自学D. 重复练习5. 课程改革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A. 只看考试成绩B. 综合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C. 只看课堂表现D. 只看作业完成情况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哪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 记忆能力B. 应试能力C.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 遵规守纪7.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如何加强与社会的联系?A. 减少校外活动B.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C. 完全封闭管理D. 只关注校内教学8. 课程改革中,学校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A. 增加教学任务B.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C. 减少教师交流D. 只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9. 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A. 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B. 综合评价,包括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C. 只看教学时间D. 只看教学内容的完成度10. 课程改革中,如何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A. 增加课程难度B. 减少课程种类C. 丰富课程内容D. 延长学习时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假设你是一名教师,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在课程改革中如何平衡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卷及答案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卷及答案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卷及答案单选(20题20分)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C )A.现代教育B.减负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 )A.教育政策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C.教育法规D.素质教育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A.空无课程B.隐性课程C. 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 B )A.开设活动课程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C.边缘学科的开设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A.可评估性B.可伸缩性C.可完成性D.家长可参与性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A)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 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 D )A.前言部分B.内容部分C.评价部分D.课程目标部分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 D )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 B )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A. 激发学习动机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 B )A.范围B.范围和性质C.性质D.范围或性质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 B )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 C )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 B )A.展示型B.理想型C.评价型D.课堂型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 D )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A.语文B.数学C.政治D.体操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 A )A.内容B.手段C.方法D.程序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A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教师培训》C.《学校质量》D.《今日之教师》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 D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 A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D.教师培训二、多选题(5题10分)2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是(ABCD )A.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联系B.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C.鼓励动手,重视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D.注重综合,注意各科知识相联系E.便于考试得高分22、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精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题精选

“三新一德考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考试题精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一、单选(15题30分)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D)P21A.“三个面向”B“三个代表”C.倡导“五讲四美”D.培养“四有”新人2.课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B)P3 A.教学内容B.教科书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3.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的是(A)A.课程目标B.课程功能C.课程结构D.课程理论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P43A.学生B.教师C.班主任D.教师和学生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超越之处的是(A)P66 A.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B.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还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C.课程标准以迎接考试为主要目的 D.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创造空间6.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P98 A.教育自身的需求B.学生的需求C.家长的需求D.教师的需求7.我国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和(A)P81A.实施建议部分B.过渡部分C.总结部分D.理论部分8.不属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的是(B)P107互动性、互补性 A.自主性B.问题性C.评价的自主性D.互助性9.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是(B)P102A.探究性学习B.自主性学习C.创新学习D.自学10.教材的基本特质是典型性和()A.协调性B.重要性C.具体性D.综合性11.不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是(B)P140A.激发学生动机B.要根据经济水平发展C.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D.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12.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C)P145 A.范围B.性质C.范围和性质D.范围或性质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是(C)P171A.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B.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C.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化D.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1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D)P172A.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C.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15.对教科书的评价将服务于一系列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A)P186A.为国家评审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B.为基层单位选择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C向教科书编写单位提供改进教科书的参考意见D×.向社会公布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科书二、判断改错题(4题24分)16.探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

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X——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A.讲解——接受式B.示X——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XX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X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整理、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D.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答案:B2.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师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促进者C. 课程的执行者D. 权威的代表者答案:B3.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 均衡性B. 综合性C. 选择性D. 灵活性答案:B4.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评价方式是()。

A. 终结性评价B. 过程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答案:B5.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

A. 仅限于教材B. 依赖于教师C. 依赖于学生D. 依赖于学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更新教育观念B.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C.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D. 重建课程管理体系答案:ABCD7.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

A. 综合性B. 选择性C. 实践性D. 灵活性答案:ABC8.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包括()。

A. 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B. 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C. 从单一教学方法向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D. 从课堂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答案:ABC9.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改革方向是()。

A.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B.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C.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D. 评价过程的开放性答案:ABCD10.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因地制宜B. 因材施教C. 因需而用D. 因时而变答案:ACD三、判断题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答案:√12.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

()答案:×13.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答案:×14.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选拔和甄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9时43分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

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P94—95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P26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

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P50 答: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

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