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30℃时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的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2011年6月10日——2011年6月24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1)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3.1基础物性数据 (4)3.1.1液相物性数据 (4)3.1.2气相物性数据 (5)3.1.3气液相平衡数据 (6)3.2物料衡算 (6)3.3塔径计算 (7)3.3.1塔径的计算 (8)3.3.2泛点率校核: (8)3.3.3填料规格校核: (9)3.3.4液体喷淋密度得校核: (9)3.4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9)3.4.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9)3.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0)3.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3.5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1)3.6液体分布器计算 (12)3.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12)3.6.2布液计算 (13)3.7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3)3.7.1填料支承装置的选择 (13)3.7.2填料压紧装置 (16)3.7.3塔顶除雾器 (17)3.8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17)3.8.1吸收塔的压力降 (17)3.8.2吸收塔的泛点率 (18)3.8.3气体动能因子 (18)3.9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8)3.9.1离心泵的选择与计算 (18)3.9.2吸收塔主要接管尺寸选择与计算 (20)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24)4.总结 (26)参考文献 (27)1. 课程设计目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过相关基础课程及化工原理理论与实验后.进一步学习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该环节的实践.可使学生初步掌握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得到工程设计能力的基本锻炼。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课程.学生应在过程中收集设计数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定的设备设计任务.以达到培养设计能力的目的。
单元过程及单元设备设计是整个过程和装备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并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典型的单元过程及装备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为1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2102姓名柯来烽学号 3102109230指导教师胡章文化工原理设计任务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2102 设计人:柯来烽一.设计题目处理量为1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条件进塔二氧化硫含量为8%(摩尔分率,下同),温度25℃。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94% 。
进塔吸收剂温度20℃,由于气液比比较大,温度基本不变,吸收温度可近似取清水温度。
二氧化硫回收率为操作压强为常压三.设计要求1. 标题页;2. 设计任务书;3. 目录;4. 确定设计方案;5. 填料塔吸收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塔高和填料层压降的计算;6. 塔及主要附属构件结构尺寸设计;7. 设计一览表;8. 对本设计的评述;9. 绘制填料塔装备图;10. 参考文献。
四.设计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至 2013 年 6月 20 日目录摘要 (1)1绪论 (2)1.1吸收技术概况 (2)1.2吸收设备发展 (2)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2设计方案 (4)2.1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 (4)2.1.1吸收方法 (4)2.1.2吸收剂的选择: (4)2.2吸收工艺的流程 (5)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2.3操作参数选择 (7)2.3.1操作温度的选择 (7)2.3.2操作压力的选择 (7)2.3.3吸收因子的选择 (7)2.4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 (8)2.4.1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8)2.4.2填料的选择 (8)3吸收塔工艺的算 (10)3.1基础性物性数据 (10)3.1.1液相物性数据 (10)3.1.2气相物性数据 (10)3.1.3气液平衡数据 (10)3.2物料衡算 (11)3.3塔径的计算及校核 (11)3.3.1塔径的计算 (11)3.3.2泛点率的计算 (13)3.3.3气体能动因子 (13)3.3.4填料规格校核 (13)3.3.5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3)3.4填料层高度计算 (14)3.4.1传质单元数计算 (14)3.4.2传质单元高度计算 (14)3.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5)3.5 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6)3.6 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6)3.6.1 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 (16)3.6.2布液计算 (17)3.6.3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 (17)3.7 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18)3.7.1液体再分布器 (18)3.7.2填料支撑板 (18)3.7.3 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 (18)3.7.4 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18)3.8 吸收塔主要接管尺寸算 (19)3.9 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 (19)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21)结束语 (24)主要符号说明 (25)参考文献 (27)摘要在化工生产中,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是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完整版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完整版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进入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环境。
为了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采用填料吸收塔进行二氧化硫吸收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座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以控制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二、设计要求1.设计一座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要求能够有效地吸收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
2.考虑填料吸收塔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3.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包括吸收液的流量、喷淋密度、填料高度等。
4.对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吸收效率。
三、设计原理填料吸收塔是利用填料作为两相接触的表面,使二氧化硫气体能够与水充分接触。
在填料塔内,气相和液相逆流接触,二氧化硫气体通过填料表面的液膜扩散进入水中,从而降低气相中的二氧化硫浓度。
四、设计方案1.填料选择考虑到二氧化硫吸收的效率和经济的因素,选择聚丙烯鲍尔环作为填料。
聚丙烯鲍尔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通量,可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二氧化硫吸收效率。
2.结构设计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包括塔体、进气管、出水管、填料支撑板和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塔体采用圆形结构,直径为1.2m,高度为12m;进气管安装在塔顶部,用于引入二氧化硫气体;出水管位于塔底部,用于排出吸收后的废水;填料支撑板位于塔体中部,用于支撑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3.操作条件在填料吸收塔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以下条件:(1)吸收液的流量:通过调整水泵的流量来控制吸收液的流量,使其保持在一个最佳值,以提高吸收效率。
(2)喷淋密度:通过调整喷嘴的数量和喷射角度来控制喷淋密度,使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填料上,增加气液接触机会。
(3)填料高度:选择合适的填料高度,以确保气液充分接触,提高吸收效率。
五、设计优化1.增加填料层数:通过增加填料的层数,可以增加气液接触的机会,提高吸收效率。
但是填料层数过多会增加压降和塔的能耗,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完整版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教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804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08110430指导教师徐洪军2010 年 12 月 15 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804 设计人郑大朋一.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条件生产能力:年处理空气—二氧化硫混合气2.3万吨(开工率300天/年)。
原料:二氧化硫含量为5%(摩尔分率,下同)的常温气体。
分离要求:塔顶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0.26% 。
塔底二氧化硫含量不低于0.1% 。
建厂地址:河南省永城市。
三.设计要求(一)编制一份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1. 摘要;2. 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流程简图);3. 生产条件的确定和说明;4. 吸收塔的设计计算;5. 附属设备的选型和计算;6. 设计结果列表;7. 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8. 主要符号说明;9. 注明参考和使用过的文献资料;10. 结束语(二) 绘制一个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三)绘制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
四.设计日期: 2010 年 11 月 22 日至 2010 年 12月 15 日目录摘要.……………………………………………………………………………………..……………………...…第一章绪论 (1)1.1 吸收技术概况…………………………………………………………………………………….……. .11.2 吸收设备发展 (1)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第二章吸收塔的设计方案 (4)2.1 吸收剂的选择 (4)2.2 吸收流程选择 (5)2.2.1 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2 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2.3 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7)2.3.1 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7)2.3.2 填料的选择 (8)2.4 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10)2.5 操作参数的选择 (11)2.5.1 操作温度的确定 (11)2.5.2 操作压强的确定 (11)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2)3.1 基础物性数据 (1)23.1.1 液相物性数据 (12)3.1.2 气相物性数据 (12)3.1.3 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12)3.2 物料衡算 (12)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3)3.3.1 塔径的计算 (13)3.3.2 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 (14)3.3.3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5)3.4 填料层高度计算………………………………………………………...………………………....…. .153.4.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5)3.4.2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6)3.4.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7)3.5 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8)3.6 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8)3.6.1 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18)3.6.2 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 (19)3.6.3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 (20)3.7 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21)3.7.1 填料支撑板 (21)3.7.2 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 (21)3.7.3 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21)3.8 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22)3.8.1 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 (22)3.8.2 泛点率………………………………………………………………………………………….. .233.8.3 气体动能因子 (23)3.9 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23)3.9.1 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23)3.9.2 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24)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26)设计方案讨论 (31)附录(计算程序及有关图表) (32)参考文献 (34)结束语 (35)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36)设备条件图 (37)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师评分表 (38)摘要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态均相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说明
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说明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教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药剂0601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6240101指导教师2008年12 月19日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21720.96吨二氧化硫混合气的填料吸收塔设计;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0℃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洗涤除去其中的SO2。
入塔的炉气流量为1000m3/h~2000 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率为0.02~0.03,要求SO2的排放含量0.3%~0.5%。
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
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3倍。
2、工艺操作条件:(1)操作平均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t=20℃(3)每年生产时间:7200h。
(4)填料类型及规格自选。
3、设计任务:完成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3)1.1吸收技术概况 (3)1.2吸收设备的发展 (3)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6)第2章设计方案 (9)2.1吸收剂的选择 (9)2.2吸收流程的选择 (10)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10)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12) 2.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12)2.3.1吸收塔的设备选择 (12)2.3.2填料的选择 (13)2.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14)2.5操作参数的选择 (14)2.5.1操作温度的选择 (14)2.5.2操作压力的选择 (15)2.5.3吸收因子的选择 (15)第3章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18)3.1基础物性数据 (18)3.1.1液相物性数据 (18)3.1.2气相物性数据 (18)3.1.3气液平衡数据 (19)3.2物料衡算 (19)3.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0)3.3.1塔径的计算 (20)3.3.2泛点率校核 (21)3.3.3填料规格校核: (21)3.3.4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21)3.4填料塔填料高度计算 (22)3.4.1传质单元高度计算 (22)3.4.2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23)3.4.3填料层高度计算 (24)3.5填料塔附属高度计算 (24)3.6液体分布器计算 (24)3.6.1液体分布器 (24)3.6.2布液孔数 (25)3.6.2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 (25)3.7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26)3.7.1液体分布器 (26)3.7.2液体再分布器 (27)3.7.3填料支撑板 (27)3.7.4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 (28)3.7.5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28)3.8吸收塔的流体力学参数的计算 (28)3.8.1吸收塔的压力降 (28)3.8.2吸收塔的泛点率 (29)3.8.3气体动能因子 (29)3.9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29)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31)主要符号说明 (32)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35)主要参考文献 (37)附录 (39)结束语 (40)摘要在化工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水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教材
水汲取低浓度SO2填料汲取塔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依照和要求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混淆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淆气体)办理量为90kmol/h2、混淆气体构成:SO2含量为7.6%(摩尔百分比),空气为:92.4%(mol/%)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 SO2为:0.145%(mol/%),H2O为:1.172kmol/h4、汲取剂为水,不含 SO2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C,水入塔温度为20°C。
二、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确实定2、填料汲取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强的计算。
3、填料塔隶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三、H2O-SO2在常压20°C下的均衡数据x y x y0.002810.07760.0004230.00 7630.0019650.05130.0002810.00 420.0010.03420.00014050.004051580.0008450.01850.00005640.00 0660.0005640.0112第1页共36页四、气体与液体的物理性质数据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粘度u G0.0652kg/mh气体扩散系数D G0.0393m2/s气体密度G 1.383kg/m3液体的物理性质:液体粘度u L 3.6kg/( )mh液体扩散系数D L 5.3106m2 /s液体密度L 998.2kg/m3液体表面张力L73dyn/cm 92.71104kg/h2五、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填料塔图(2号图)一张第2页共36页第二部分SO2净化技术和设施一、SO2的根源、性质及其危害:1、二氧化硫的根源二氧化硫的根源很宽泛,几乎所有公司都要产生二氧化硫,最主要门路是含硫化石燃料的焚烧。
大概一吨煤中含有5-50kg硫,一吨石油中含有5-30kg硫。
这些燃料经焚烧都产生并排放出二氧化硫,占所有排放总量的96%.二氧化硫的根源包含微生物活动,火山活动,丛林火灾以及海水飞沫。
填料塔说明书
设计项目计算与说明计算结果一、原始数据二、填料吸收塔设计一、原始数据矿石焙烧炉出来的气体中含SO2,为了防止大气污染,采用清水洗涤工艺除去其中的SO2。
焙烧炉出来的气体温度为25℃,洗涤水的温度为常温20℃。
试设计一座吸收塔,设计参数如下: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气体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序号炉气流量Nm3/h炉气SO2含量(摩尔分数)操作压力MPa操作温度℃要求SO2的吸收率%5 3000 0.06 0. 15 20 95方案的确定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2、填料的选择液相相反,特点是传质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
吸收流程如下:2、填料的选择作为吸收过程,一般要求具有操作液气比大等特点,因而更适合选用填料塔。
填料塔阻力小,效率高,有利于过程节能。
与板式塔相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操作弹性大、塔内持液量小等突出优点。
对于水吸收二氧化硫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二氧化硫吸收产物具有腐蚀性,而塑料材料的耐酸腐蚀性比较好,故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
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的综合性能较好,故选用38mm×19mm×1.0mm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公称直径(d)mm实际尺寸(δ⨯⨯Hd)mm个数(n)/m3比表面(a)/m38 38×19×1.027200 132.5空隙率(ε)m3/m3堆积密度3p/-⋅mkgρ干填料因1/-Φm91 57.5 175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采用塑料38mm×19mm×1.0mm塑料阶三、基础物性数据1、液相物性数据2、气相物性数据三、基础物性数据1、液相物性数据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3Lm/kg2.998=ρ粘度:h)kg/(m6.3sPa103L⋅=⋅=-μ表面张力:2Lkg/h940896=σS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hm1029.5/sm1047.12625L--⨯=⨯=D2、气相物性数据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kg/m ol1.312994.06406.0iiVm=⨯+⨯=∑=MyM②.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3VmVmkg/m883.1298314.81.31150=⨯⨯==RTPMρ③.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20℃时空气的粘度如下:h)kg/(m065.0sPa1081.15V⋅=⋅⨯=-μ④.查手册得,S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hm039.02V=D3、气液相平衡数据3、气液相平衡数据四、物料衡算①.查手册得,20℃时S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kPa1055.33⨯=E②.相平衡常数:67.261501055.33=⨯==PEm③.溶解度系数:0526.002.181055.32.9983sL=⨯⨯==EMHρ四、物料衡算①.进塔气相摩尔比:0638.006.0106.01111=-=-=yyY②.出塔气相摩尔比:00383.0)94.01(0638.0)1(212=-=-=soYYϕ③.进塔惰性气相流量:kmol/h35.83)06.01(2982734.222168=-⨯⨯=V④.min)(VL计算:该吸收过程属于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12min12/Y YLV Y m X-⎛⎫=⎪-⎝⎭计算,又因为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2X为0,则五、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塔径计算78.2067.23/0683.000383.00638.0/)(2121min=--=--=XmYYYVL⑤.取操作液气比为1.4,则:092.2978.204.1)(4.1min=⨯==VLVLkmol/h8182.242435.83092.29=⨯=⇒L⑥.物料衡算:1212()()V Y Y L X X-=-00213.0)00383.00683.0(8182.242435.831=-⨯=⇒X五、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塔径计算①.采用Eckert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为1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2102姓名柯来烽学号 30指导教师胡章文化工原理设计任务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2102 设计人:柯来烽一.设计题目处理量为12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条件进塔二氧化硫含量为8%(摩尔分率,下同),温度25℃。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94% 。
进塔吸收剂温度20℃,由于气液比比较大,温度基本不变,吸收温度可近似取清水温度。
二氧化硫回收率为操作压强为常压三.设计要求1. 标题页;2. 设计任务书;3. 目录;4. 确定设计方案;5. 填料塔吸收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塔高和填料层压降的计算;6. 塔及主要附属构件结构尺寸设计;7. 设计一览表;8. 对本设计的评述;9. 绘制填料塔装备图;10. 参考文献。
四.设计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至 2013 年 6月 20 日目录摘要 (1)1绪论 (2)吸收技术概况.............................................................................................................2 吸收设备发展.............................................................................................................2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2设计方案 (4)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 (4)吸收方法 (4)吸收剂的选择: (4)吸收工艺的流程 (5)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操作参数选择 (7)操作温度的选择 (7)操作压力的选择 (7)吸收因子的选择 (7)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 (8)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8)填料的选择 (8)3吸收塔工艺的算 (10)基础性物性数据 (10)液相物性数据 (10)气相物性数据 (10)气液平衡数据 (10)物料衡算 (11)塔径的计算及校核 (11)塔径的计算 (11)泛点率的计算 (13)气体能动因子 (13)填料规格校核 (1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3)填料层高度计算 (14)传质单元数计算 (14)传质单元高度计算..........................................................................................................1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15 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6 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16 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16 布液计算..................................................................................................................................17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 ...............17 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18 液体再分布器.............................................................................................................18 填料支撑板.......................................................................................................................18 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18 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18 吸收塔主要接管尺寸算...............................................................................................19 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 (19)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21结束语...............................................................................................................................24主要符号说明...................................................................................................................25参考文献 (27)摘要在化工生产中,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是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
清水吸收SO2填料吸收塔设计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台SO气体填料吸收塔2二、设计条件:气体冷却到30℃,用20℃清水洗涤出去SO2气体流量:2575m3/h空气和SO混合气2摩尔分率:0.06混合气中SO2吸收率:94%SO2操作方式:连续操作操作温度:20℃操作压力:101。
33kPa三、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2.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填料;3.确定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4。
计算填料层压降;5。
填料塔附属高度及其附件。
四、设计基础数据:参考教材及参考资料.五、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一份;2.填料吸收塔主体设备图;3.填料吸收塔工艺流程图。
注:吸收塔常规操作,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不变,近似为清水温度目录1、概述 (2)1。
1吸收的定义 (2)1。
2吸收的目的 (2)1。
3填料吸收塔简介 (2)2、设计方案简介 (2)2.1吸收剂的选择 (3)2。
2吸收流程的选择 (4)2.2。
1气体吸收过程分类 (4)2.2。
2吸收装置的流程 (4)2.3填料的类型和选择 (5)2。
4设计步骤 (6)3、工艺计算 (6)3.1基础物性数据 (6)3。
1.1液相物性数据 (6)3.1。
2气相物性数据 (6)3.1.3气液相平衡数据 (7)3。
1.4物料衡算 (7)3。
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8)3.2。
1塔径的计算 (8)3.2。
2填料层高度计算 (11)3.2。
3填料层压降计算 (14)4、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5)4。
1除雾沫器 (15)4.2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5)4.3液体再分布器--—-升气管式液体再分布器 (17)4。
4填料支撑装置 (17)4。
5填料压紧装置 (17)4。
6气体和液体的进出口装置 (17)5、设计结果汇总 (19)6、主要符号说明 (20)7、设计评述 (21)8、参考文献 (22)1、概述1.1吸收的定义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其分离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不同气体的分离。
清水吸收SO2烟气的填料塔设计说明书
清水吸收S O2烟气的填料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材料工程技术班级: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日期:任务书《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清水吸收SO2烟气的填料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气体处理量1000m3/h(30℃,100kpa)2、进塔气体的组成:9%(体积分数)SO2,其余可视为空气3、回收其中所含SO2的95%4、吸收塔的操作温度为30℃,压力位100kpa5、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6、空塔气速取泛点气速的0.65倍7、填料自选三、设计内容1、填料塔的物料衡算2、塔的主要工艺尺寸确定①塔高的确定②塔径的确定3、辅助设备的类型及作用4、绘制填料塔的设备图(CAD)5、编写设计说明书(电子版)目录第一章前言1吸收的概况2 吸收设备分类第二章设计方案2.1吸收剂的选择2.1.1 对溶质的溶解度大2.1.2 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2.1.3 不易挥发2.1.4 再生性能好2.2塔内气液流向的选择2.3吸收系统工艺流程2.3.1.工艺流程图及说明2.4填料的选择2.5操作参数的选择2.5.1操作温度2.5.2 操作压力的确定第三章工艺计算3.1 物料衡算3.2 吸收剂用量3.4 塔径计算3.5填料层高度计算第四章辅助设备的类型及作用4.1 液体分布器4.2 除雾器4.3 填料压紧装置4.4 填料支撑装置第五章结束语第六章主要符号说明第七章参考文献1 前言1.1 吸收技术的概况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同一种溶剂(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吸收。
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最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
工业吸收操作是在吸收塔内进行的。
在吸收操作中,通常将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以A表示而不溶或微溶的组分称为载体或惰性气体,以B表示;吸收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以S表示;经吸收后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被吸收后排出吸收塔的气体称为吸收尾气。
吸收就是吸收质从气相转入液相的过程。
水吸收_低浓度二氧化硫_填料吸收塔_设计教材
水吸收低浓度SO2填料吸收塔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依据和要求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混合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合气体)处理量为90 kmol/h2、混合气体组成:SO2含量为7.6%(摩尔百分比),空气为:92.4%(mol/%)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SO2为:0.145%(mol/%),H2O为:1.172 kmol/h4、吸收剂为水,不含SO2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C,水入塔温度为20°C。
二、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强的计算。
3、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三、H2O- SO2在常压20 °C下的平衡数据四、 气体与液体的物理性质数据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粘度()0.0652/G u kg m h =⋅ 气体扩散系数20.0393/G D m s = 气体密度31.383/G kg m ρ=液体的物理性质:液体粘度 3.6/()L u kg m h =⋅ 液体扩散系数625.310/L D m s -=⨯ 液体密度 3998.2/L kg m ρ=液体表面张力 4273/92.7110/L dyn cm kg h σ==⨯五、 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填料塔图(2号图)一张第二部分 SO2净化技术和设备一、SO2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1、二氧化硫的来源二氧化硫的来源很广泛,几乎所有企业都要产生二氧化硫,最主要途径是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约一吨煤中含有5-50kg硫,一吨石油中含有5-30kg硫。
这些燃料经燃烧都产生并排放出二氧化硫,占所有排放总量的96%.二氧化硫的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火山活动,森林火灾以及海水飞沫。
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自然来源主要是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地质深处的天然硫元素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燃烧氧化为二氧化硫,随火山灰一起喷射到大气中。
课程设计(清水吸收二氧化硫)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专 业化 学 制 药 班 级 制药111 姓 名 永朋 班 级 学 号 1132104138 指 导 老 师 郁 日 期 2013-04-10成 绩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制药111 :永朋学号:1132104138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一、设计条件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2.生产能力:处理炉气量:2500+学号3/m h;3.操作温度:25℃;4.操作压力:常压101.3kPa;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5.0+学号×0.01)%;其余为空气;6.进塔吸收剂:清水;7.二氧化硫回收率:95%;二、设计要求1.流程布置与说明;2.工艺过程计算;3.填料的选择;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三、设计成果1.设计任务书一份(A4打印);2.设计图纸:填料工艺条件图(CAD:A3幅面)四、设计时间(化学制药111班)2013年3月25日-------2013年4月5日化学制药教研室2013年3月目录摘要:................................................................................................................................................................ - 1 - 1、前言.............................................................................................................................................................. - 2 -1、1填料塔的简介................................................................................................................................... - 2 -1、2吸收技术概括................................................................................................................................... - 2 -1、3吸收操作在化学生产中的主要用途为: ....................................................................................... - 3 -1、4 填料的选择...................................................................................................................................... - 3 -1、4、1 对填料的要求 ................................................................................................................. - 3 -1、4、2 填料的种类和特性............................................................................................................ - 4 -1、4、3 填料尺寸............................................................................................................................ - 4 -1、4、4填料材质的选择................................................................................................................. - 4 -2、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 - 5 -2、1 任务及操作条件.............................................................................................................................. - 5 -2、2 吸收工艺流程图的确定.................................................................................................................. - 5 -3、吸收工艺计算.............................................................................................................................................. - 6 -3、1 基础物性计算.................................................................................................................................. - 6 -3、1、1 液相物性计算.................................................................................................................... - 6 -3、1、2 气相物性计算.................................................................................................................... - 6 -3、1、3 气液相平衡数据................................................................................................................ - 7 -3、2 物料衡算.......................................................................................................................................... - 7 -3、2、1 操作线方程........................................................................................................................ - 8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 9 -3、3、1 塔径的计算........................................................................................................................ - 9 -3、3、2 液体喷淋密度的求法: .................................................................................................. - 12 -3、3、3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 - 14 -3、3、4 传质单元数计算:.......................................................................................................... - 17 -3、3、5 填料层的高度.................................................................................................................. - 18 -3、4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 18 -3、5 液体分布器计算............................................................................................................................ - 20 -3、5、1 液体分布器:.................................................................................................................. - 20 -3、5、2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 - 21 -3、6 塔附属空间高度............................................................................................................................ - 23 -3、7 其他附属塔件的选择.................................................................................................................... - 24 -3、7、1 填料支撑装置.................................................................................................................. - 24 -3、7、2 填料限定装置.................................................................................................................. - 24 -3、7、3 气体和液体的进出口装置 .............................................................................................. - 24 -3、7、4 除沫器.............................................................................................................................. - 25 -3、8 设计结果汇总................................................................................................................................ - 26 -3、9 主要符号说明................................................................................................................................ - 27 - 课程设计总结:.............................................................................................................................................. - 30 - 参考文献:...................................................................................................................................................... - 31 -摘要: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示例文章篇一:《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说明书》嗨,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说说一个超级厉害又特别有趣的东西——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
你可能会想,这是个啥呀?听我慢慢道来。
我呀,就像一个小小的发明家。
我在想,咱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工厂会排出二氧化硫这种不好的气体呢。
二氧化硫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恶魔,它跑到空气里,会让空气变得脏脏的,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环境造成很多危害。
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登场啦。
那这个吸收塔到底长啥样呢?它就像一个高高的大柱子。
里面呢,有着各种各样的填料。
这些填料就像是住在塔里的小居民,它们形态各异。
有的像小小的珠子,圆滚滚的;有的像一片片的小薄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这些填料的存在可重要啦。
它们就好比是一个个小助手,在吸收二氧化硫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来给大家讲讲这个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吧。
水就像一个温柔的大姐姐,它从吸收塔的上面慢慢地流下来。
而二氧化硫呢,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小坏蛋,从吸收塔的下面往上跑。
当水和二氧化硫相遇的时候呀,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水这个大姐姐可不会放过二氧化硫这些小坏蛋。
她张开自己的怀抱,把二氧化硫一点点地拉到自己的身边。
这时候,填料这些小居民也没闲着,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媒人,在水和二氧化硫之间牵线搭桥,让水能够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硫。
我想象着在工厂里,有这样的场景呢。
工程师叔叔站在吸收塔旁边,他看着这个吸收塔,就像看着自己的宝贝孩子一样。
旁边有个小徒弟好奇地问:“叔叔,这个吸收塔为啥就能把二氧化硫给抓住呢?”工程师叔叔笑着说:“哈哈,孩子啊,这就像你用一个大网去抓小鱼一样。
水就是那个大网,填料就是网上面的那些小钩子,二氧化硫就像小鱼,被网和钩子一起就抓住喽。
”小徒弟眼睛亮晶晶的,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
那这个吸收塔的大小怎么确定呢?这可需要我们好好地计算一番呢。
我们要考虑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的量有多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专 业 化 学 制 药班 级 制药111姓 名 石亮亮班 级 学 号 1132104123指 导 老 师 刘 郁日 期 2013-04-10成 绩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班级:制药111 姓名:石亮亮学号::1132104123 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一、设计条件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2.生产能力:处理炉气量:2500+学号3/m h;3.操作温度:25℃;4.操作压力:常压101.3kPa;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5.0+学号×0.01)%;其余为空气;6.进塔吸收剂:清水;7.二氧化硫回收率:95%;二、设计要求1.流程布置与说明;2.工艺过程计算;3.填料的选择;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三、设计成果1.设计任务书一份(A4打印);2.设计图纸:填料工艺条件图(CAD:A3幅面)四、设计时间(化学制药111班)2013年3月25日-------2013年4月5日化学制药教研室2013年3月目录摘要: (4)第一章前言 (4)1.1填料塔简介: (4)1.2吸收技术概况: (5)1.3吸收设备的发展 (5)1.4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6)2.1流程方案 (6)2.4吸收剂的选择 (6)2.5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6)第三章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7)3.1任务及操作条件 (7)3.2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8)4.1基础物性数据 (8)4.1.1液相物性数据 (8)4.1.2气象物性数据 (9)4.1.3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9)4.2物料衡算 (9)4.2.1 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 (10)4.2.2.混合气进出塔的摩尔组成 (10)4.2.3混合气进出塔摩尔比组成 (10)4.2.4出塔混合气量 (11)4.2.5.吸收剂的用量 (11)4.2.6 塔底吸收液组成X1 (11)4.2.7 操作线方程 (12)4.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2)4.3.1 塔径的计算 (12)4.3.2 操作气速 (14)4.3.3 塔径 (15)4.3.4 泛点率校核: (15)4.3.5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5)4.4填料高度的计算 (15)4.4.1 传质单元数N OG (15)4.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6)4.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8)4.4.4 填料层压降计算 (19)4.5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20)4.5.1.除雾沫器 (20)4.5.2.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20)4.5.3布液计算 (21)4.6.填料支承装置 (22)4.7.填料限定装置 (24)4.7.1塔附属高的确定 (24)4.7.2 人孔 (24)设计结果汇总 (25)主要符号说明 (27)设计过程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29)参考文献 (30)课程设计总结: (31)附主题设备条件图 (31)摘要: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混合气体中,根据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使其在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目的是:1.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有利有价值的产品;2.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免污染大气。
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名称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水吸收S02-空气混合气填料塔的设计能源与环境学院高鹏垒石凤姻2016年1月22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水吸收so-空气混合气填料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20°C的清水吸收SO厂空乞混合气中的SO"已知入口空气中含SCb的摩尔分率为0.05,操作压力为101.3KPa,相对湿度为70%。
要求SO?的回收率为96%。
釆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二.设计操作条件(1)入塔炉气流量:1200 (1800) +n*10=1400w'//i(说明:n为学号尾数后两位)(2)常压101,3KPao(3)操作温度20°C。
三.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h连续运行。
五、厂址省市。
六. 设计容(1) 填料塔的物料衡算;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5) 填料塔接管尺寸计算;(6) 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号图纸)绘制填料塔装配图(A1号a纸)(8)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摘要:介绍了吸收技术的基本知识;叙述了水吸收S02的设计方案和流程;根据操作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填料塔,包括塔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填料选择及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关键字:课程设计S02吸收填料塔目录一、前言...............................1、吸收技术槪况 ....................2、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吸收设备 ........................二、设计方案 ...........................1、吸收剂的选择 ....................2、吸收流程的选择 ..................2.1气体吸收过程分类............2.2吸收装置的流程..............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3.1吸收塔设备..................3.2填料的选择..................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5、操作参数的选择 ..................5.1操作温度的确定..............5.2操作压力的确定..............三、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基础物性数据 ....................1. 1液相物性数据...............1.2气相物性数据................1.3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2、物料衡算 ........................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1塔径的计算..................3.2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3.3液体喷淋密度校核............4、填料层高度计算 ..................4.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4.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5、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6、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6.2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6.3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7、其它附属塔件的选择...............7.1填料支撑板..................7.2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2 23 34 456 6 678 8 89 9 9 9 9101111121213 13 13 15 15 161617 17 18 181819 18 207.3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8、流体力学参数计算.................8.1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9、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9・1液体进料接管 ................. 9. 2气体进料接管 .................9・3吸收剂输送管路直径及流速计算21 21 21 22四、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231、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结呆表: 流体力学参数计算结呆汇总: 附属设备计算结果汇总:•…2、23 24 25 4、所用9\(38聚丙烯塑料阶梯环填料主要性能参数汇总: 25 5、主要符号说明:26五.课程设计总结 28 附录28附录(一)水的物性数据表 .................................... 附录(二)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的比值D/d 的推荐值 .............. 附录(三)贝恩(Bain ) 一霍根(Hougen )关联式中的A 、K 值 参考文献 ..............................................................29 30 30 28一、前言仁吸收技术概况化学工业中的废气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磷 肥等生产的工业废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教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804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8110430指导教师徐洪军2010 年12 月15 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0804 设计人郑大朋一.设计题目处理量为2500m3/h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条件生产能力:年处理空气—二氧化硫混合气2.3万吨(开工率300天/年)。
原料:二氧化硫含量为5%(摩尔分率,下同)的常温气体。
分离要求:塔顶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0.26% 。
塔底二氧化硫含量不低于0.1% 。
建厂地址:河南省永城市。
三.设计要求(一)编制一份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1. 摘要;2. 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流程简图);3. 生产条件的确定和说明;4. 吸收塔的设计计算;5. 附属设备的选型和计算;6. 设计结果列表;7. 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8. 主要符号说明;9. 注明参考和使用过的文献资料;10. 结束语(二) 绘制一个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三)绘制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1[。
四.设计日期:2010 年11 月22 日至2010 年12 月15 日目录摘要 (IV)第一章绪论 (1)1.1 吸收技术概况 (1)1.2 吸收设备发展 (1)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第二章吸收塔的设计方案 (4)2.1 吸收剂的选择 (4)2.2 吸收流程选择 (5)2.2.1 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2 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2.3 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7)2.3.1 吸收塔设备的选择 (7)2.3.2 填料的选择 (8)2.4 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 (10)2.5 操作参数的选择 (11)2.5.1 操作温度的确定 (11)2.5.2 操作压强的确定 (11)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2)3.1 基础物性数据 (12)3.1.1 液相物性数据 (12)3.1.2 气相物性数据 (12)3.1.3 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12)3.2 物料衡算 (12)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13)3.3.1 塔径的计算 (13)3.3.2 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 (14)3.3.3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5)3.4 填料层高度计算 (15)3.4.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5)3.4.2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6)3.4.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7)3.5 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8)3.6 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8)3.6.1 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18)3.6.2 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 (19)3.6.3 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 (20)3.7 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 (21)3.7.1 填料支撑板 (21)3.7.2 填料压紧装置与床层限制板 (21)3.7.3 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21)3.8 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22)3.8.1 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 (22)3.8.2 泛点率 (23)3.8.3 气体动能因子 (23)3.9 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23)3.9.1 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23)3.9.2 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24)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26)设计方案讨论 (31)附录(计算程序及有关图表) (32)参考文献 (34)结束语 (35)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36)设备条件图 (37)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师评分表 (38)摘要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态均相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于原料气的净化,有用组分的回收等。
气液两相的分离是通过它们密切的接触进行的,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连续相而液相为分散相,气相组成呈连续变化,气相中的成分逐渐被分离出来。
填料塔是气液呈连续性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属微分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塔的底部有支撑板用来支撑填料,并允许气液通过。
支撑板上的填料有整砌和乱堆两种方式。
填料层的上方有液体分布装置,从而使液体均匀喷洒于填料层上。
填料层的空隙率超过90%,一般液泛点较高,单位塔截面积上填料塔的生产能力较高,研究表明,在压力小于0.3MPa时,填料塔的分离效率明显优于板式塔。
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进行解吸处理得到二氧化硫。
要求设计包括塔径、填料塔高度、塔管的尺寸等,需要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然后进行所需尺寸的计算得到各种设计参数,为图的绘制打基础,提供数据参考。
第一章绪论1.。
1吸收技术概况当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分溶解与液体中,而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留在气体中,使气体得以分离。
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
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或设备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1[。
1.2吸收设备发展在吸收过程中,质量交换是在两相接触面上进行的。
因此,吸收设备应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按吸收表面的形成方式,吸收设备可分为下列几类:(1)表面吸收器吸收器中两相间的接触面是静止液面(表面吸收器本身的液面)或流动的液膜表面(膜式吸收器)。
这类设备中的接触表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吸收器构件的几何表面。
这类设备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a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在这类吸收器中,气体在静止不动或缓慢流动的液面上通过,液面即为传质表面,由于传质表面不大,所以此种表面吸收器只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场合。
通常将若干个气液逆流运动的吸收器串联起来使用。
为了能使液体自流,可将吸收器排列成阶梯式,即沿流体的流向,后一个吸收器低于前一个吸收器。
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的效率极低,现在应用已很有限。
只有从体积量不大的气体中吸收易溶组分,并同时需要散除热量的情况下才采用它们。
这类吸收器有时还用于吸收高浓度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
b液膜吸收器:在液膜吸收器中,气液两相在流动的液膜表面上接触。
液膜是沿着圆管或平板的纵向表面流动的。
已知有三种类型的液膜吸收器:列管式吸收器:液膜沿垂直圆管的内壁流动;板状填料吸收器:填料是一些平行的薄板,液膜沿垂直薄板的两测流动;升膜式吸收器:液膜向上(反向)流动。
目前,液膜吸收器应用比较少,其中最常见的是列管式吸收器,常用于从高浓度气体混合物同时取出热量的易溶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的吸收。
填料吸收器填料吸收器是装有各种不同形状填料的塔。
喷淋液体沿填料表面流下,气液两相主要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接触。
设备单位体积内的填料表面积可以相当大,因此,能在较小的体积内得到很大的传质表面。
但在很多情况下,填料的活性接触表面小于其几何表面。
c填料吸收器:填料吸收器一般作成塔状,塔内装有支撑板,板上堆放填料层。
喷淋的液体通过分布器洒向填料。
在吸收器内,填料在整个塔内堆成一个整体。
有时也将填料装成几层,每层的下边都设有单独的支撑板。
当填料分层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常装有液体再分布装置。
在填料吸收器中,气体和液体的运动经常是逆流的。
而很少采用并流操作。
但近年来对在高气速条件下操作的并流填料吸收器给予另外很大的关注。
在这样高的气速下,不但可以强化过程和缩小设备尺寸,而且并流的阻力降也要比逆流时显着降低。
这样高的气速在逆流时因为会造成液泛,是不可能达到的。
如果两相的运动方向对推动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就可以采用这种并流吸收器。
填料吸收器的不足之处是难于除去吸收过程中的热量。
通常使用外接冷却器的办法循环排走热量。
曾有人提出在填料层中间安装冷却组件从内部除热的设想,但这种结构的吸收器没有得到推广。
d机械液膜吸收器:机械液膜吸收器可分为两类。
在第一类设备中,机械作用用来生成和保持液膜。
属于这一类的有圆盘式液膜吸收器。
当圆盘转到液面上方时,便被生成的液膜所覆盖,吸收过程就在这一层液膜表面上进行。
圆盘的圆周速度为0.2~0.3米/秒。
这种吸收器的传质系数与填料吸收器相近。
第一类设备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点,并由于有转动部件的存在而使结构复杂化,同时还增加了能量消耗。
因此这类设备没有得到推广。
第二类设备的实用意义较大。
在这类设备中,转子的转动用来使两相混合,促使传质过程得到强化。
这种设备称之为“转子液膜塔”,常用于热稳定性较差物质的精馏。
显然,这种设备也可用于吸收操作。
(2)鼓泡吸收器在这种吸收器中,接触表面是随气流而扩展。
在液体中呈小气泡和喷射状态分布。
这样的气体运动(鼓泡)是以其通过充满液体的设备(连续的鼓泡)或通过具有不同形式塔板的塔来实现。
在充填填料的吸收器中,也可看到气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特征。
这一类吸收器也包括以机械搅拌混合液体的鼓泡吸收器。
鼓泡吸收器中,接触表面是由流体动力状态(气体和液体的流量)所决定的。
(3)喷洒吸收器喷洒吸收器中的接触表面是在气相介质中喷洒细小液滴的方法而形成的。
接触表面取决于流体动力学状态(液体流量)。
这一类的吸收器有:吸收器中液体的喷洒是用喷雾器(喷洒或空心的吸收器);用高速气体运动流的高速并流喷洒吸收器;或用旋转机械装置的机械喷洒吸收器。
在这些不同形式的设备中,现在最通用的是填料及鼓泡塔板吸收器]2[。
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等几乎都是混合物,而且大部分是均相混合物,为进一步加工和使用,常需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
对于均相物系,要想进行组分间的分离,必须要造成一两个物系,利用原物系中各组分间某种物性的差异,而使其中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称为物质传递过程。
吸收单元操作是化学工业中常见的传质过程。
气体的吸收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来达到以下几种目的:(1)有用组分的回收。
例如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二氧化硫,用气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用液态烃处理裂解气以回收其中的乙烯、丙烯等。
(2)原料气的净化。
例如用水和碱液脱除合成二氧化硫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
(3)某些产品的制取。
例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以制造硝酸,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备福尔马林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