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
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乡村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产业。
乡村旅游是指人们到乡村地区游玩、休闲、度假、感受乡土文化以及品尝农家美食等旅游活动,其重要性在于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经济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发展。
但是,现实中的乡村旅游产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
一、乡村旅游产业现状1.前景广阔,但仍需完善乡村旅游是全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景充满了无限的商机与机会。
农村具有大自然、人文、历史、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在城市繁华、生活急促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假日休闲需求也越来越高,乡村旅游成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相对于城市地区较少,部分旅游项目尤其是旅游设施水平与城市地区差距较大。
其次,农村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以及特色性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2.产业逐渐转型,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也在产生着一定的转变。
传统的乡村旅游只是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但是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需求日益增长。
这也意味着乡村旅游产业正逐渐从传统模式转型为多元化发展态势。
如何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满足游客更加丰富的需求,是当前乡村旅游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1.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想推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高产品水平,提高服务品质,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核心竞争力。
比如,在乡村旅游经营中,可以采用特色产业、文化产业等多种发展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乡村旅游产业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状态,步入到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经济新型模式。
同时,提升品质方面,可通过推进创意旅游,特色美食,红色旅游等优质化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品牌形象,迎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指旅游活动在乡村地区进行,以乡村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强调农村特色和乡土文化,以满足游客对自然环境、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需求。
本文旨在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综述和展望,探讨其发展现状、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现状1.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乡村旅游在过去几年中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各地纷纷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力度,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例如,某省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涵盖了农家乐、农业观光、乡村民宿等多个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2. 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国际上,乡村旅游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例如,欧洲的农村旅游发展较早,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的潜力,并积极开展相关项目。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热点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中,存在一些热点问题,例如: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乡村旅游对乡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了解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
例如,研究者可以选择几个乡村地区,深入了解当地的乡村旅游项目和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一手资料。
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量化研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样本调查。
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针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调查,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知、满意度、消费行为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支持。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一、本文概述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揭示其历史背景和初始动力。
我们将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当前状况,包括其发展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我们将展望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潜在变化。
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为相关决策者、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明时期。
自古以来,我国乡村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乡土文化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然而,真正将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最初,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家乐为主,游客可以在农家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业劳作等活动。
这种旅游形式以其贴近自然、回归乡土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扩展。
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涵盖了农家乐、民俗村、生态园、农业观光园等多种形式。
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中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欣赏美丽的乡村风光,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明时期,但真正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则是在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
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国内外学界纷纷关注和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然后对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进行展望。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村地区游览、度假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增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领域。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亦提供了很多启示和经验。
首先,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聚焦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乡村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
研究者们通过对乡村的历史、传统、文化、建筑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元素,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以中国传统乡村为例,研究者们揭示了传统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这些文化元素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卖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涉及到品质提升和市场营销的问题。
由于传统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意识的滞后,乡村旅游业往往面临着品质较低和服务不足的问题。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民众服务意识等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
例如,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项目中,改善了乡村的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基础设施,并提供了培训和指导以改善服务意识。
此外,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还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保护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保护乡村社区的利益。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如何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许多国内外地区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引入乡村旅游项目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乡村旅游的研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未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的协同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乡村旅游的跨学科研究,提高对乡村旅游的综合认识和理解,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实用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
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农村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体验。
在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方面,以下是现状的主要内容。
首先,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管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还有一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等。
其次,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
实地调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相关数据,来了解该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设施、管理状况等。
问卷调查和访谈是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采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再次,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范围过于广泛,导致具体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够。
其次,研究方法多样性不足,主要仍以实地调研为主,其他方法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同时,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还不够充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撑。
最后,乡村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相对滞后,还需要深入挖掘。
最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将有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
未来的研究重点可能会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向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延伸,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综上所述,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领域的涵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地区的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近5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热点和亮点。
下面就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在研究方法上,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
一方面,研究者开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等实证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来获取有关乡村旅游的客观信息和旅游者需求。
研究者还将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的影响和效益。
在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上,近5年中国研究者对乡村旅游的主题和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主题上,乡村旅游规划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观光和农家乐,而是拓展到了乡村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保护、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
研究形式上,乡村旅游规划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如乡村民宿、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等。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者们意识到,乡村旅游规划不仅仅是规划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还要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研究者们提倡“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注重旅游者的需求和体验,将目光放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上。
在政策和实践方面,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农村旅游示范村等。
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在方法、内容、目的地规划和政策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相信未来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将继续深入研究,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中国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中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探讨其对于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中国乡村旅游的概念得到了明确和拓展。
乡村旅游是一种结合农业、旅游和乡村文化的旅游形式,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为特色,通过旅游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乡村旅游也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其次,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均衡,一些地区旅游资源闲置,而一些地区却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游客满意度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乡村旅游也面临着农民参与程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缺乏、品牌建设不够等挑战。
然而,中国乡村旅游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
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形式,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也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村庄通过重建传统建筑、举办民俗活动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了乡村文化,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呈现出了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首先,研究内容从单一经济效益拓展到了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学者们开始关注乡村旅游对农民生活质量、社会空间重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逐渐转向定量分析。
学者们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工具对乡村旅游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再次,研究视角从政策层面逐渐延伸到了居民层面。
乡村旅游是一个涉及到农民和游客双方的复杂系统,学者们开始关注农民的主观感受、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等问题。
最后,作为受关注度不断提高的研究领域,中国乡村旅游面临着许多研究机会和挑战。
在研究机会方面,可以进一步探讨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发展等问题。
当前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当前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是当下中国旅游业兴起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和传统文化成为游客们追求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以下是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个趋势。
1.产业兴旺与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已经不再只是农家乐和农业观光,而是开始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如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生等。
各地政府也在推动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引导投资、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兴旺。
2.打造特色小镇:中国正在积极推动打造特色小镇,通过挖掘乡村资源和历史文化,塑造小镇独特的风貌和氛围,吸引游客。
这些特色小镇通常具有传统手工艺、特色街巷、特色美食等,强调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多元化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也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方面不断拓展。
一方面,有的游客注重回归自然,追求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有的游客注重体验乡村文化,喜欢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耕活动等。
4.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开始与科技进行融合,提供更智慧、便捷的服务。
例如,乡村旅游景区推出了虚拟现实技术,使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眼镜感受不同的旅游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预订门票、导览等服务。
5.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是当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景区、旅游从业者等多方合作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例如,建设更好的道路和停车场,提供更干净便捷的公共厕所,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等。
6.推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塑造和推广。
各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开始注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通过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在推广中注重文化的传播,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7.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通过吸引游客带来乡村的消费增加,还可以推动乡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脱贫。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一、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基地、农民为主体,以休闲观光、度假休闲、农事体验为特色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乡村旅游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研究。
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 乡村旅游兴起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喜爱。
尤其是城市人口中的白领和中产阶级,他们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景。
乡村旅游提供了他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2. 农民参与度增加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农民可以通过开办农家院、提供乡村体验活动等方式获得更多的收入。
农民参与度的增加也使得乡村旅游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3. 资源优势的利用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其独特的风景、农产品和乡土文化吸引游客。
丰富的美食、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特点。
4. 政策推动与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少不了政府政策的扶持。
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土地资源分享等。
政策推动使得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未来趋势1.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未来的趋势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推动绿色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将是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文化挖掘与传承乡村旅游的核心是农村的文化和传统。
未来,乡村旅游将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组织传统节日活动、举办民俗展览等方式,加强当地文化的传统与游客的交流,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3. 乡村旅游与健康养生结合在城市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与健康养生结合,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乡村旅游可以提供户外运动、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乡村生活为吸引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本文旨在综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乡村旅游的定义和特点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
与传统的城市旅游相比,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 自然风光: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田园风光、山水画廊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2. 人文景观:乡村地区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村落、传统手工艺等,展现了独特的乡村风貌。
3. 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旅游提供了与自然和农民互动的机会,游客可以参与农业生产、品尝农家美食等,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现状1. 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 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乡村旅游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点,还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3. 乡村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地区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上,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发展展望1. 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乡村旅游需要提升其品质和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改善旅游设施、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等方式来实现。
2. 加强乡村旅游的整合和联动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3. 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性发展的关键。
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确保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和需求不断增长。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体验式旅游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兴趣。
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中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将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走进农村地区,以观光、度假、休闲、体验为目的,接触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了解农村风土人情,体验传统农耕活动等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乡村文化。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显示,乡村旅游在中国的规模和收入都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休闲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了人们选择的首要出游方式之一。
中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将其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与乡村特色资源密切相关。
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田景观等。
这些资源不仅提供了游客一种新颖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乡村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济收入来源。
村民可以通过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旅游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
因此,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乡村旅游的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游客不断提高的需求。
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特别是在游客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
此外,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思考。
首先,通过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推广。
其次,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和乡村文化,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与探索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与探索乡村旅游业是指以乡村及其自然、人文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度假、观光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传统农村生活的向往,乡村旅游业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当前各地探讨的热点问题。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只有深入挖掘和发掘这些资源,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例如,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风景优美的农田和山水,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展示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让游客感受到不同的乡村风情。
其次,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完善乡村的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旅游。
此外,建设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也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再次,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媒体、旅游展会等,将乡村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宣传推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乡村旅游的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的合作,也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双赢局面。
只有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重视人才培养。
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热爱乡村事业的队伍。
因此,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只有通过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才能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是指游客以乡村为目的地,参与农业、农村生活和乡土文化体验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在近年来,乡村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现状:
1.不同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2.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拥有广袤的农村地区,不同地方具备各自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寻求回归大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乡村旅游因此受到了追捧。
4.政策支持:国家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机会。
发展趋势:
1.精准定位: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规划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2.文化传承: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让游客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
3.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要与农业、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特色农产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4.创新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体验,
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5.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利益。
总而言之,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兴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通过精准定位、文化传承、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国内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国内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自然、文化、社会资源为基础,通过开展农业、民俗、旅游等多种业态,使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并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乡村旅游的研究从1990年代开始兴起。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
乡村旅游的定义、特点、功能和发展模式等方面。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研究内容逐渐延伸到乡村旅游的影响、管理、营销、规划等方面。
以下是乡村旅游国内研究的一些主要综述:
1.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模式选择和效果评价等方面。
研究者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自发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和农户组织发展模式等多种形式。
2. 乡村旅游的影响: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保护乡村环境等。
3. 乡村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者针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原则、规划方法、管理体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4. 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如何有效地推广和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者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产品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和措施。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发展模式、影响、规划与管理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概述: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离开城市,进入农村地区参观和体验的旅游形式。
中国的乡村旅游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面临转型与升级的压力,政府开始重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途径。
本文将回顾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历程,并探讨新时代下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向。
历程:1.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认识上。
研究人员通过对乡村地区的文化、自然、历史等资源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2.成长阶段(2000年至2010年)在这一阶段,乡村旅游研究逐渐加深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问题的认识。
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和游客体验,提出了“农庄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乡村酒店”等新的发展模式,并对乡村旅游的规划、管理和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3.发展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研究人员开始从乡村旅游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出发,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农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系和互动机制。
此外,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乡村旅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新时代发展趋向:1.多元发展乡村旅游将与其他产业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发展。
乡村旅游与乡村特色产业、特色农业相结合,将打造特色乡村品牌,提升农村产业附加值。
2.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将成为农村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3.绿色发展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保护乡村环境和生态资源。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近5年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综述近5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级政府和专业机构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近5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中国乡村旅游规划研究的主要成果1. 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价,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乡村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乡村旅游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近年来,各地纷纷制定了乡村旅游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重点开发区域和发展方向。
各地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实施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在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中,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各地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力度。
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的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游览环境。
在一些地区,为了迎合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度,导致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在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中,应该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
一些乡村旅游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没有充分的考虑。
应该在规划中充分尊重乡村实际情况,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规划。
虽然各地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力度,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仍然不足。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指其与乡村地区的特点和资源紧密相连,通过旅游活动来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
本文旨在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指其基于乡村地区的特点和资源,强调乡村地区的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乡村地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如山川、湖泊、森林等。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2. 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传统建筑、民俗活动、手工艺品等。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展示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乡村地区的独特魅力。
3. 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乡村地区通常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农业文化。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方式,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活动,了解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
4. 乡村地区的社会环境:乡村地区通常具有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如清新的空气、宁静的乡村生活等。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提供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服务,吸引游客远离城市喧嚣,享受乡村的宁静与舒适。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现状当前,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研究者通过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农业等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乡村性的特点和优势。
评价指标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保护状况、开发利用方式等。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发展模式:研究者通过对不同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发展模式包括以自然景观为主导的模式、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模式、以农业观光为主导的模式等。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指其在农村地区的特有属性和特点,包括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农业生产等方面。
本文旨在综述和展望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1. 自然环境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包括山水风景、自然生态、水体资源等。
乡村旅游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开展生态旅游,提供绿色休闲和健康养生的旅游体验。
2. 文化传统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包括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乡土文化等。
乡村旅游应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3. 农业生产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包括农田、农作物、农产品等。
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农业观光、农家乐等形式,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参预农事活动,体验田园生活。
三、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综述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进行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等,探讨这些因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乡村性的塑造起到的作用。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管理模式研究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管理模式,包括政府管理、社区参预、市场运作等方面,探讨如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性的保护。
四、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展望1. 加强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保护和利用好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打造具有乡村性的旅游目的地。
2. 挖掘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中引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如农业科技、互联网+等,开辟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 强化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通过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到乡村地区旅游,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摘要]本文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乡村旅游研究现有文献分析,主要阐述了乡村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扶贫研究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今后应加强的几个研究领域。
[关键词]乡村旅游;研究方向;“三农问题”;进展本文依据已经出版发表的乡村旅游中文文献,试图对国内的乡村旅游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综述和讨论。
通过归纳分析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寻求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的理论成果,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 对乡村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研究目前,乡村旅游有多种称谓,常见的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近十种称谓。
1.1 乡村旅游内涵的探讨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乡村旅游以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农业生物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旅游资源,其核心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的、明显区别于城市景观的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1.2 作为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从国际观光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产品是指在乡村旅游资源有优势的当地社区开发的,能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态环境、丰富民俗和乡村文化知识等需求,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同时转移农村剩余社会劳动力,增加社区农民收入,尽量发挥其有利影响。
突出乡村文化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活动形式涵盖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民俗体验、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多个层面,以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乡村居民、生活方式、风俗节庆、民间传说、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等,这些文化形式能无障碍地被游客所感知。
1.3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乡村旅游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肩负“旅游扶贫”的重任,仍然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这一前提,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甚至有学者直接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2005)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方向及进展
[摘要]本文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乡村旅游研究现有文献分析,主要阐述了乡村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扶贫研究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乡村旅游今后应加强的几个研究领域。
[关键词]乡村旅游;研究方向;“三农问题”;进展
本文依据已经出版发表的乡村旅游中文文献,试图对国内的乡村旅游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综述和讨论。
通过归纳分析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寻求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的理论成果,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1 对乡村旅游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目前,乡村旅游有多种称谓,常见的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近十种称谓。
1.1 乡村旅游内涵的探讨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乡村旅游以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环境、农业生物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旅游资源,其核心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的、明显区别于城市景观的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1.2 作为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
从国际观光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产品是指在乡村旅游资源有优势的当地社区开发的,能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态环境、丰富民俗和乡村文化知识等需求,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就是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同时转移农村剩余社会劳动力,增加社区农民收入,尽量发挥其有利影响。
突出乡村文化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活动形式涵盖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民俗体验、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多个层面,以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乡村居民、生活方式、风俗节庆、民间传说、乡村建筑、历史文化等,这些文化形式能无障碍地被游客所感知。
1.3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乡村旅游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肩负“旅游扶贫”的重任,仍然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这一前提,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甚至有学者直接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2005)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
赵晓英,金晓玲,祝自敏(2007)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推广四个方面来构建理想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提出建立理想生态乡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旅游扶贫研究
众学者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出发,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介绍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模式,为有中国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2.1 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及实证研究
乡村旅游给游客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的机会,提供了一种可以全身心参与,并拥有自己独特体验的记忆。
目前我国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包括:①以现代农业观光为主题的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如广东番禺“绿野乡风”农业大观园、广新农业生态园等;②都市郊区和风景名胜区周边开发的以品尝、参与型为主题的“农家乐”形式,如四川成都郊区和湖北随州城郊的“农家乐”旅游活动。
2.2 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
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目前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从目前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农村地区、特别是远离城市的边远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差、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平衡现象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问题,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地区的复苏和振兴,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乡村旅游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引起学术界研究热潮。
王晶亮(2009)认为发展乡村旅游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实现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城乡经济融合和三大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
扩大了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加快了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扩大城市与乡村居民接触的机会和范围,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之一。
张勇(2006)认为,旅游扶贫开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旅游开发与中国政府扶贫开发战略的结合点,依据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国家扶贫开发的方针和政策,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决策依据,关注贫困人口的利益,让贫困人口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和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开发的核心目标。
刘瑞等(2005)分析了贵州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有独特优势,指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民提供新的收入来源,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研究趋势及热点
3.1 研究趋势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乡村旅游正成为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日益重要的产业经济模式。
在今后一段时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主要有如下趋势:
一是宏观化和微观化。
宏观化主要是指在国际观光旅游大背景下的国际乡村旅游比较研究。
微观化主要是指将更加关注研究对象的细枝末节,如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定量追踪研究、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乡村特色建筑修葺维护、乡村接待设施质量标准的制定等。
二是多元化和系统化。
以前旅游环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生态的某些因子的研究,问题的解决也主要是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污染的治理。
今后的研究将更多地从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法律等方面来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地建设方面的问题。
此外,对乡村旅游文化的研究也将更加系统全面。
三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差异化。
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还停留在定性探讨方面,而针对具体开发中的定量化研究较少,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显得不切实际。
今后的研究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导下,更多地针对不同地域乡村旅游地作定量化的实证研究,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方法和措施。
3.2 研究热点
围绕以上趋势,将来可能成为研究热点的议题包括:①乡村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和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研究;②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定量研究;③当地农民对发展乡村旅游造成的人居环境变化的心理研究;④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证研究;⑤国内外典型乡村旅游模式的地域比较及品牌化研究;⑥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安全;⑦旅游活动对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⑧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保健作用;⑨对乡村旅游地开发中的同质化问题的深入探讨;⑩高新技术在乡村旅游地管理与治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吕军,张立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
[2]郭焕成,郑健雄.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6.
[3]谢泽氡.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4]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谢花林,刘黎明,李蕾.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002(12).
[6]李伟.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向[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4.
[7]方忠权,郭艺贤.法国的乡村旅游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5.
[8]谢彦君.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J].财经问题研究,1999(10).
[9]章锦河,凌善金,陆林.黟县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3).
[10]彭青,高非.旅游如何促进法国乡村发展[J].南风窗,2009(4):46.
[1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
[12]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3]张玲.基于回归与和谐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
[14]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15]刘承良,吕军.中外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比较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92.
[16]熊莎莎.我国体验型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09(18):160.
[17]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经营初探[J].经济地理,2005(3):420-421.
[18]龙祖坤.湖南乡村生态旅游培育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7(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