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考试试题.doc
校园法制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校园法制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研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据调查,至少有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些危害包括视力和神经的损伤、大脑灵活性的降低,甚至会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正确答案为A,即①②③。
2、青少年的坚持性、恒心还不够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漫画《招魂幡》告诉我们,青少年吸毒会给他们的身心、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因此青少年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因此,正确答案为C,即①③④。
4、模仿成人或影视剧中的明星抽烟是不良诱惑,会影响健康,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在上课时,我们应该立即收起书本,认真听课。
因此,正确答案为C。
6、某市公安局破获的系列盗窃大案中,案犯均为某小学在校学生。
这一案例表明,青少年应该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惯,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因此,正确答案为C,即①②。
7、案例中的电话乱拨行为违反了公共场所的秩序规章制度,因此警察对其进行了处理。
这一案例说明,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维护秩序和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
因此,正确答案为B。
8、在我国,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人们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
一旦违反法律,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和维护道德的要求,但也需要人们自觉执行才能保证实施。
9、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与法律有关,因为法律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成长、研究和工作。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10、抄袭作业是一种欺骗行为,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即使考试成绩好,也不能掩盖其不道德的本质。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去抄袭作业。
11、___攻击同学信箱和知名公司网站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反映了他法律意识淡薄,拿别人利益开玩笑的问题。
虽然他有电脑技术方面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行为是正确的。
法制安全试题

法制安全试题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2.5分):1、毛毛(14岁)常模仿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
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A.属于违法行为B.不违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A.①③④B.③④C.①④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
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
学校做法()。
A.合法B.与法律无关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A.不能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C.能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规定的。
“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B.义务教育法,必须入学C.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入学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他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
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
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
可他爸爸说,你已归你妈妈抚养,她是你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该负责,与我无关。
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吗?()A.有道理,这笔钱他可以出也可以不出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C.对,因为他已不是小牛的监护人了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C.隐私权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网吧10、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各一套)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非公有制经济C.私有制D.混合所所有制经济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
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回答2~5题。
2.关于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C.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
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利应遵规②宪法规定我义务,履行义务是天职③宪法意识我树立,违宪行为必刑罚④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全国各地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①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②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宪法观念③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④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需要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
举行向宪法宣誓仪式( )①彰显宪法权威②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③是履行宪法使命的承诺④体现了广大群众宪法意识增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 一切权力属于人的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 ( )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实现共同富裕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保证宪法的实施7. 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A.尊重和保障人权B.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保证人民行使自由权利8. 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B.坚持党的领导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中国的减贫行动9. 泰兴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泰兴市人民政府B.泰兴市人民法院C.泰兴市人民代表大会D.泰兴市人民检察院10. 下列关于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力是一把双刃剑②权力可以造福于民③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如果有一天,你无力抵御沉沦,沦为鹰犬,逆行在法治的道路上,母校将会喊你回家——去‘抄宪法’。
八五普法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五普法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八五” 普法读本〔必修〕第一编法治理念1.A;2.B;3.C;4.A;5.C;6.B;7.C;8.B;9.C;10.B; 11.B; 12.ABCD; 13.C第二编新法导读1.C;2.ABC;3.ABCD;4.B;5.B;6.A;7.B;8.B;9.A; 10.A第三编年度重点1.A;2.B;3.C;4.ABCD;5.A;6.AB;7.B第四遍以案释法1.C;2.C;3.C;4.C;5.AB;6.B;7.B;8.A;9.C;10.AB二、党内法规知识手册〔必修〕1.C;2.B;3.A;4.A;5.AC;6.B;7.C;8.C;9.A;10.C; 11.B; 12.ABCD; 13.C; 14.A; 15.C;16.ABC;17.B; 18.C; 19.B; 20.A三、区域选修——《长江保护法》1.ABCD;2.ABCD;3.ABCD;4.B;5.D;6.B;7.ABCD;8.B;9.A; 10.B; 11.AC; 12.C; 13.BC; 14.AD; 15.B;16.ABC;17.ACD; 18.ABCD; 19.ABCD; 20.B四、行业选修(一) 省司法厅第一章 1、 ABCD; 2、 B; 3、 ACD第二章 1、 C; 2、 B第三章 1、 D; 2、 ABCDE; 3、 D第四章 1、 C; 2、 ABCD; 3、 B; 4、 ABCDE; 5、ABCD; 6、 A第五章 1、 ABC; 2、 ABD;第六章 1、 ABCD; 2、 ABCD;第七章 1、 BCD第八章 1、 B; 2、 ABCD第九章 1、 A; 2、 ABCD; 3、 A; 4、 ABC;湖南法制宣传教育条例1 、 B; 2、 BD; 3、 B; 4、 A; 5、 ABCD; 6、 ABC; 7、 AC; 8、 AB; 9、 A; 1 0、 C;1 1、 B; 12、 AB; 1 3、AC; 1 4、 D; 1 5、 B;〔二〕省民政厅《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总那么1.B;2.ABCD;3.ABCDEF〔系统认定答复错误〕;4.ABCD;5.ABCD;6.ABCD;7.ABCD;8.D;9.B; 10.A; 11.ABCD;第二章家庭保护1.A;2.A;3.ABC;4.A;5.B;6.C第三章学校保护1.ABCD第四章社会保护1.A;2.ABCDE第五章网络保护1.B;2.D第六章政府保护1.D;2.A;3.A;4.AC;5.ABCDE第七章司法保护1.ABCD第八章法律责任1.ABC第九章附那么1.ABCDE《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施行方法》1—4 条 1.ABCD; 2.B; 3.ABCD; 4.A; 5.ABCDE; 6.ABCD5—15 条 1.ABC; 2.ABCD; 3.ABD; 4.AB; 5.ABCD; 6.B;7.ABCD; 8.ABCD; 9.ABCD16—20 条 1.ABCD; 2.B; 3.ABCDE; 4.A21 条—16 条 1.B; 2.A; 3.A人社局《社会保险法》D, C, A, C, C, B, A, C, D,B, A, A,ABCD,ABCD,ABC,AC,CD,BCD,ABD,BD《工伤保险条例》B,D,B,C,B,C,A,D,B,C,D,B,B,ABCD,ACD,ABCD,ACD,BCD,BD ,ABCD。
法制教育试题200题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初中组)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2.( B )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
A、人民B、中国共产党4.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B )尊严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于( 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B、1991年9月4日C、1992年1月1日D、1999年11月1日7.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B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武力B、法律8.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 B )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A、赡养B、抚养9.( A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学校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 A )颁布的。
A、1986年B、1978年11.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 A )处罚。
A、从重B、免除C、从轻D、减轻12.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附加刑包括罚金、( C )和没收财产。
A、管制B、拘役C、剥夺政治权利D、赔礼道歉13.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 B ),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任何时候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14.禁止在( C )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15.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 B )取消其学籍。
A、可以B、不得16.( B )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法制知识竞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高中版(附答案)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高中版)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关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2、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个人所得,不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C)A、工资、薪金所得B、劳务报酬所得C、继承遗产所得D、中奖所得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A)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承担法律援助义务B、承担法律咨询义务C、承担有偿法律服务D、实习律师4、在下列情况下,未成年人不可以获得法律援助?(D)A、在犯罪案件中,在法院审判阶段,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为其指定辩护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B、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从第一次被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C、未成年人被犯罪侵害的公诉案件中,如果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D、未成年人涉嫌犯罪,家长已经为未成年人聘请了律师。
5、未成年人如果提起诉讼,以下哪情况不可以申请司法救助?(C)A、未成年人起诉父母要求支付抚养费。
B、正在接受法律援助的。
C、有能力交纳诉讼费的。
D、未成年人遭受了交通事故等伤害请求赔偿的。
6、小强今年13岁,母亲去世,小强跟随父亲生活。
但是因为其不听教导,经常外出打架、偷窃,对重病的父亲不管不顾,小强的父亲临终前一怒之下立下遗嘱,将遗产全部赠给经常照顾自己的邻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法定继承人继承完毕后,才能按照遗嘱继承,因此小强可以要回自己应继承的份额。
B、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小强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要求继承父亲的财产。
C、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应按照遗嘱处理,小强不能继承。
法制教育试题

中小学法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2.5分):1.毛毛(14岁)常模仿爸爸吸几口烟,爸爸也没有制止。
毛毛的爸爸这种行为( )。
A.属于违法行为B.不违C.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 )等列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加以禁止。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上课迟到早退③、考试作弊④、进入营业性歌舞厅A.①③④B.③④C.①④3.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
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
学校做法( ) 。
A.合法B.与法律无关C.不合法。
4.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如果父母经常虐待未成年子女,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父母的监护权能不能被剥夺?( )A.不能B.只能被剥夺一部分C.能5.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 )规定的。
“义务教育”带有强制性,它要求适龄的未成年人( )。
A.教育法,尽可能入学B.义务教育法,必须入学C.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入学6.小牛父母离了婚,15岁的他判归妈妈抚养,爸爸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
有一次,小牛骑车把一位老大爷撞伤了,老大爷花了住院费、医药费等共6000多块钱。
小牛妈妈凑不出这笔钱,就让小牛去找爸爸再要2000元。
可他爸爸说,你已归你妈妈抚养,她是你的监护人,出了事她应该负责,与我无关。
请问,小牛爸爸说法对吗? ( )A.有道理,这笔钱他可以出也可以不出B.不对,违反了法律的规定C.对,因为他已不是小牛的监护人了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C.隐私权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 )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附答案及解析)汕头市实验学校中学生安全法制知识测试题

汕头市实验学校中学生安全法制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2B、14C、16D、18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教育义务D、培养义务3、学校周边()范围内不得开设网吧、游戏厅。
A、100米B、200米C、300米D、500米4、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
A、发育和成长B、安全和健康C、生活和教育D、兴趣和爱好5、()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任何人()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A、可以、可以B、禁止、不得C、禁止、可以D、可以、不得6、饭店老板张某招用14岁的小王和15岁的小李为其饭店洗碗,张某的行为()A、合法B、签劳动合同后合法C、小王和小李同意后合法D、违法7、下列做法中,不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A、书店给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内容的图书B、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C、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凶杀内容的光碟D、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赌博内容的光碟8、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
A、有条件开放B、高价开放C、免费或优惠开放D、禁止开放9、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
A、优先救护公共财产B、优先救护领导C、优先救护教师D、优先救护未成年人1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询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到场。
A、父母B、监护人C、班主任D、朋友11、对于中小学生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B、只要专心学习,少参加社会活动C、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D、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

林州市政北中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测试试题一.选择题。
(30分)A、爱国主义B、立德树人C、培养品德2.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①政治认同②道德修养③法制观念④健全人格⑤责任意识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以下哪些属于教学评价中主要环节的评价?()①课堂评价②作业评价③期终评价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A、学业质量标准B、学业质量C、学业水平5.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A、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B、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C、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D、有理想、有目标、有担当6.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A.国情B.道德C.法治D.道德与法治7.学业质量标准是以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______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A.核心素养学业成就B.学业成就核心素养C.核心素养学习成绩D.学习主题学业成就8.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①个人品德②家庭美德③社会公德④职业道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按照_________个学段呈现。
A.一B.二C.三D.四10.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呈现的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典型特征,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旨在引导教师转变_______方式,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
()A.教学B.育人C.思维D.育分11.下列属于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的是()①立足核心素养,制定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②及时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反映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③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④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
学法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1、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B)A、12月5日B、12月4日C、6月6日D、6月1日2、“六五”普法规划首次明确了(A )工作原则,强调执法主体要负责本部门本行业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
A、谁执法谁普法B、谁立法谁普法C、谁分管谁普法D、谁用法谁普法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B)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D、10周岁4、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C)的权利。
A、初级教育B、基础教育C、义务教育D、高等教育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D、14周岁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D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道德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D、法律手段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 B)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不应D、不该8、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D、中学生禁止进入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D、必须承担责任10、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D)。
A、合理B、合法C、正当D、不合法1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B)。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D、从轻处罚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B)。
教育法律法规的试题以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的试题以及答案教育法,是保障学生利益的基本法律,而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是需要掌握的一种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教育法法律法规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教育法法律法规考试试卷选择题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B.十C.十一D.十二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3、义务教育实行( a )领导, ( ) 统筹规划实施, ( ) 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 d)批准。
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b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 c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 c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大冶三中学生法制教育知识试题

大冶三中学生法制教育知识试题1. 学法、知法、守法是我们国家对每一个()A. 青少年的基本要求B. 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C. 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治。
A、教育感化B、严惩严戒C、惩罚结合D、教育与保护3.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 履行B. 执行C. 承担4. 警匪报警、火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依次是()A. 110、119、120、112B. 110、119、120、112C. 110、119、120、1125.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 16周岁B. 18周岁C. 20周岁6.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A.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 小学生禁止进入C. 中小学生禁止进入7. 李某借口其子被同学欺侮,带人闯入学校辱骂教师和学生,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A.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8. 有关部门把一长期无父母照看、流浪在外的小孩送到儿童福利院。
这一做法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无家可归的孩子进行()A. 家庭保护B. 学校保护C. 社会保护9. 青年王某经常放收音机至深更半夜,且音量很大,影响邻居正常休息。
隔壁黄大妈多次劝告,但他置之不理,照样我行我素。
王某的行为是()A. 不道德行为,不需要承担其法律责任B. 违法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C.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10. 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12周岁B. 14周岁C. 10周岁11、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A、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12、骑自行车时,千万不要与()抢道;不要双手撒把骑车。
2023年初中学生普法考试试题

初中学生普法考试试题现如今,普法,考试试题,同学相关内容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拟定普法,考试试题,同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学校同学普法考试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坳古学校同学普法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______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
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______和______。
3.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______,政府行使______,法院独立行使______,检察院独立行使______。
4.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为______国家结构形式。
5.刑法是规定______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推断题(每题3分,共45 分)1.法是规定人们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是靠人们自觉遵守来予以保障的规范。
()2.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般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有时以"有利追溯'补充"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3.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针对广泛、不特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4.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或合同上的依据,取得不应获得的利益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5.在我国,公民包括全体人民和那些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人都是享有权利的主体。
()6.维护受教育者、老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
()7.学校要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8.校长必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国境内定居。
()9.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同学管理和课程标准来实现的。
()10.学籍是学校正式录用的同学办理注册手续后取得的同学身份。
()11.从学校管理上要求,学校应由一名校长全面负责德育工作。
()12.聘用合同一经成马上具有法律效力。
学校无正值理由不得随便解聘老师,老师无正值理由也不得随便辞聘,否则应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题-_教育学_第十三章_教育法制

教育学考题-------------------第十三章教育法制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分,共40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分,共20分)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C )责任。
(03.4)A.完全不承担B.几乎不承担C.承担部分D.承担全部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C )承担赔偿责任。
(04.1)A.校长B.教师C.上级主管部门D.学生本人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 )。
(04.4)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B )。
(04.10)A.学校事故B.法律救济C.法律责任D.法律义务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 )。
(05.10)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 A )(06.4)A.行政B.民事C.经济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A )。
(06.10)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 )。
(07.4)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B )(07.4)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B )。
A.政府教育规章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基本法律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 A )。
初一政治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的行为B.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它规定人们不应当做什么,但不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C.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D.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答案】AC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的准绳。
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所以B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CD【考点】法律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社会保护B.家庭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
家庭是爱的港湾。
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校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故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的相关知识。
3.在我国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这是因为法律是A.由国务院制定或认可的B.是全社会成员都遵守的C.对所有华人都适用的D.由全国人大制定或认可的【答案】D【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题文中人们把法律称为“国法”是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以答案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特征。
4.下列直接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李某不赡养父母遭到邻居的谴责B.学校给予旷课的学生纪律处分C.法院判决李某给付父母赡养费D.全国人大通过《刑法》修正案【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这是法律特殊性的表现,也是法律和其他公共行为规则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2023年法律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法律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
力真题及答案
真题1
问题:请简述我国法律对义务教育的规定及其重要性。
答案:根据我国法律,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定的基本教育阶段,需要由国家提供并保障的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于适
龄儿童和少年应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施对于保障每
个孩子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真题2
问题:请列举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科目和目的。
答案: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这些
科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为他们的未来研究和就业做好准备。
真题3
问题:请解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正规教育,由专业教师进
行教学。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研究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家
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家庭教育注重品德教育、修养和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
提供支持。
以上是2023年法律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的部分
答案,具体内容以实际考试为准。
校园法制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朋友,据调查,至少 10%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危害极大。
表现在()①伤害人的视力和神经②降低大脑的灵便性,影响学习③诱发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④有利于学生开辟眼界,开辟智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因为青少年的坚持性、恒心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所以青少年()A、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没关系B、长大以后自然就能做到持之以恒了C、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D、将来长大以后再去锻炼自己的意志也不迟3、漫画《招魂幡》(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①青少年吸毒只是个人的隐私②“吸一口毒,掉入虎口。
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辈子幸福”③吸毒给青少年身心、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严重恶果④青少年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有些同学为了证明已经成熟与长大,就摹仿成人或者影视剧中的明星抽烟,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他们很成熟,很萧洒B、吸烟是不良诱惑,会影响健康,我们应坚决抵制C、吸烟是一种高雅的情趣D、吸烟是个人自由,别人不要评论5、上课了,老师走进了教室,但是你喜欢的一篇侦探小说还没看完,这时你应该()A、手里摸着书,眼睛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结局到底是什么B、只要老师不注意就把书拿出来看两眼C、即将收起来,告诫自己认真听课D、不管他,接着看6、某市公安局破获系列盗窃大案,案犯均为某小学在校学生。
据查,这些人吃讲阔气,穿讲名牌,时常旷课,出入网吧、舞厅。
这一案例表明()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②青少年应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③这些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④未成年学生是破案的首要怀疑对象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7、在美国和加拿大,匪警、火警、急救电话都是 911,《尘世·法律连连看》中李易的两个小孩玩电话,接通了 911,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还是通知警察过来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才知道是乱拨电话,结果警察告诫了李易夫妇,屡教不改的,实施停机或者对监护人进行处理。
中学学生普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中学学生普法考试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l、《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D)A、未满12周岁的公民B、未满14周岁的公民C、未满16周岁的公民D、未满18周岁的公民2、五年级学生王某的妈妈为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经常私自拆看王某的信件,王某妈妈的行为(B)A、可以理解B、是违法行为C、不受法律干涉D、是母亲的应尽职责3、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A)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D、武装力量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A)。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抚养义务D、培养5、适龄未成年人( C )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A、在自愿原则下B、在父母同意后C、必须D、可以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有的(C)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B、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C、中小学校园周边可以设置网吧D、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7、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C)。
A.经济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责任8、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的(A)。
A.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B.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C.侵犯了李某的人身安全D、没有侵权9、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B)时间,不得加重学习负担。
A、阅读 B. 体育锻炼 C. 社会实践D、学习10、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D)。
A、行政处分B、刑事处分C、刑事处罚D、行政处罚11、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可由( C )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2022年黑龙江绥化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绥化市二〇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注意:道德与法治试题共三道大题,30个小题,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你的选项所对应的大写字母涂黑1.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A.懒惰B.努力C.懈怠D.自傲2.对事情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这是()A.批判精神B.盲目从众C.开发创造潜力D.艰苦奋斗3.下列选项中,属于正面的情感体验是()A.爱的情感B.恐惧感C.焦虑感D.挫败感4.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A.个人主义B.小团体主义C.集体主义D.小群体主义5.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A.十五周岁的公民B.十九周岁的公民C.十七周岁的公民D.十八周岁的公民6.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下列成语故事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望梅止渴B.一诺千金C.闻鸡起舞D.精卫填海7.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为学生,应承担的主要责任是()A.多做公益B.沉迷网络C.认真学习D.多做家务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A.农民B.知识分子C.人民D.个体劳动者9.在我国,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A.宪法B.选举法C.兵役法D.义务教育法10.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我国的()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1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是()A.扶危济困B.见义“智”为C.遵纪守法D.恃强凌弱12.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A.改革开放B.闭关锁国C.坚守传统D.消除差距1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A.增进民生福祉B.争取民族解放C.追求物质生活D.追求精神生活1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A.人口数量B.国土面积C.石油储备D.科技创新能力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广西省梧州市2020年中考道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每小题2分,共30分)1. 被全国妇联追授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梁小霞同志生前是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
新冠疫情发生后,她两次主动请缨,于2020年2月21日作为广西援鄂医疗队员进入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区开展救治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中病倒在抗疫第一线。
梁小霞同志()①用生命守护生命,谱写了人间大爱②将个体生命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没有个人利益④用生命践行使命,以生命书写担当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条小朋友们都能明白的基本交通规则,但我们身边却有成年人未能遵守。
2020年6月,梧州交警部门集中曝光102名行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
这启示我们()①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③要不断维护和改进规则④在规则面前是没有自由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1.6亿人。
他们在扶残助弱、文化文艺、卫生环保等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舍小家为大家。
由此可见,志愿者()①在奉献中传播了社会正能量②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③在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发挥自身优势,追逐社会点赞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并于7月1日正式生效。
该法律的实施()①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坚定决心②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有力保障③将使香港成为无违法犯罪问题的自由港④将更好地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自由和权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④④5.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学生社团在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活动中,展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适是()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6. 读漫画《劳动的理解》,对甲观点评价恰当的是()A. 正确,因为知识能够创造财富和价值B. 错误,因为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更有用C. 错误,因为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必须参加D. 错误,因为从事不同的劳动都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7.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向袁隆平等8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家卫国中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法制教育考试试题(开卷60分钟)
学校:班级: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一个人来到世间,依法成为我国的公民,他首先享有的法定权利是()
A.人身权利及获得父母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B.接受教育的权利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
A.依权治国
B.依法治国
C.依人治国
D.依武治国
3、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之间因财产、婚姻等问题发生纠纷,可通过“打官司”的途径依法得到解决。
这说明()
A.“打官司”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法
B.法律只是在公民之间发生纠纷时才发挥其作用
C.公民只受到法律的约束
D.法律将伴随公民的一生,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法律
4、近几年来,公安机关查获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
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
以上材料说明()
A.青少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B.只有依法办事,社会才会井然有序
C.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D.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5、中学生张某在“五一”期间游览名胜黄鹤楼时,高兴之余用刀在圆柱上刻下“张某某至此一游”,以示纪念。
张某的行为是()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D.热爱家乡文化历史遗产的行为
6、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近年来森林破坏严重,乱砍滥伐屡禁不止,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每年流失土壤达20多亿吨,相当于从50万公顷耕地表土上削去30厘米厚的肥沃土壤。
这说明()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随心所欲
B.人类只有停止生产,才能保护环境
C.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由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人类就要毁灭了
7、淡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缓解我市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做法是()
A.积极宣传节水
B.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良好习惯
C.参加植树造林
D.宣传保护资源国策
8、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下列活动场所,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进入的是()
A.宾馆、餐厅
B.营业性的舞厅、酒吧
C.影院、剧院
D.科技馆、文化馆
9、给他人起外号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10、未成年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应自觉做到()
A.依法自律,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对父母的正确教育可以顶撞
C.对学校的正确教育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D.放弃学业,受雇打工,学会自立
二、简答题(每问4分,本题20分)
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况,应怎么办?
(1)知道同学逃学到游戏厅打游戏。
(2)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3)遇到他人辱骂、诽谤。
(4)看到交通肇事者驾车逃逸。
(5)碰到歹徒行凶伤人。
三、辨析题(每题5分,本题15分)
1、为了寻找丢失的物品,老师在教室里搜查每个学生是允许的。
2、在一次“学法、懂法”的讨论会上,甲同学说:“学法、懂法是为了有效地与违法犯罪做斗争。
”乙同学”说:“学法、懂法是为了自己懂法,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
请你评价甲、乙二人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初二学生吴某辍学外出打工,学校多次找他返校上课,他说:“上不上学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1)问7分(2)问8分)
1、小刚是正在某中学就读的初二年级的学生。
父亲是某公司的经理。
一天放学后小刚和同学小龙、小芳、小军四人一起回家。
当他们走到一个胡同时,从路边停放的一辆车里窜出几个青年强行将小刚塞进汽车。
小龙、小芳、小军三人吓傻了,等明白过来以后车已经开远了。
(1)小龙、小芳、小芳三人此时应采取什么手段解救小刚同学?
(2)被劫持的小刚可采取哪些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20分(1)问8分(2)问12分)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典型安全事故看,校内易发生的危险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区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由于学校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加上管理不力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园暴力伤害。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学生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是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150多名人大代表共同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请你运用〈〈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所学知识,谈谈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
(2)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还须多方面努力。
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