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鉴赏 购买 冲泡(王广智主编)思维导图
茶艺师初级考试知识点思维导图(四1)绿茶(2024)
![茶艺师初级考试知识点思维导图(四1)绿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b9221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e.png)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绿茶基础知识 • 绿茶冲泡技巧 • 绿茶品鉴方法 • 绿茶与健康关系 • 绿茶文化及礼仪 • 绿茶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
01
绿茶基础知识
2024/1/28
3
绿茶定义与分类
2024/1/28
绿茶定义
茶文化内涵
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 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
茶文化与社会
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等紧 密相连。
2024/1/28
20
绿茶与传统文化关系
2024/1/28
绿茶的历史地位
绿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绿茶与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绿茶为题材进行诗词创作,表达对茶的喜爱和赞 美。
2024/1/28
25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适应市场需求
深入学习绿茶知识
提升冲泡技艺
茶艺师需不断学习和积累绿茶相关知识, 包括品种、制作工艺、品质鉴别、冲泡技 巧等。
熟练掌握各种绿茶的冲泡方法,能够根据 茶叶特性调整水温、时间等因素,充分展 现绿茶的色、香、味、形之美。
关注市场动态
培养创新思维
密切关注绿茶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和服务方式,以 适应市场变化。
绿茶是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 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 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绿茶分类
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绿茶 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 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四类。
4
绿茶产地及特点
产地
我国绿茶产区广泛,主要分布在浙江 、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 湖北、广西、福建、贵州等省份。
2024全新中国茶文化ppt课件(2024)
![2024全新中国茶文化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a996b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a.png)
2024/1/24
10
03
茶具鉴赏与使用技巧
2024/1/24
11
古代茶具演变历程
01
注重釉色与造型 ,茶碗、茶盏等成为主要茶具
。
宋代茶具
黑釉茶盏盛行,斗茶之风促进 了茶具的多样化发展。
明代茶具
紫砂茶具开始流行,其独特的 透气性和保温性能受到茶人喜
爱。
清代茶具
盖碗茶盛行,茶具制作更加精 细,瓷器茶具达到高峰。
绘画中的茶元素
中国画中常出现茶的元素,如品茗图、采茶图等 ,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茶文化的独特韵味。
2024/1/24
25
跨界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2024/1/24
茶文化与影视产业合作
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影视作品,如拍摄茶文化纪录片、电影等,提 高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茶文化与时尚产业结合
在服装设计、珠宝配饰等领域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 的时尚品牌和产品。
创新传播方式
运用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 打造茶文化品牌,扩大茶文化 的社会影响力。
推动茶产业发展
将茶文化与茶产业相结合,推 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 茶文化的经济价值。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茶文化交流与合 作,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22
06
跨界融合:茶文化与旅游、艺术等结
茶文化与教育产业融合
在学校教育中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茶艺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青 少年对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7
18
05
茶道精神内涵及传承价值
2024/1/24
中国茶入门图典
![中国茶入门图典](https://img.taocdn.com/s3/m/04cf1d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5.png)
水金龟内敛的梅花品 质
白鸡冠连茶梗也有股 香甜味
闽北水仙果香为诸茶 之冠
凤凰单丛单株采收, 单株制作
1
白芽奇兰有奇 特的兰花香味
阿里山乌龙茶 2
颇具高山冷冽 茶味
3 东方美人由维
多利亚女王赐 名
4 冻顶乌龙最负
盛名的台湾高 山乌龙茶
5 专题:降脂减
肥的养生乌龙 茶
专题:降脂减肥的养生乌龙茶
降脂乌龙茶 金针乌龙减肥茶
1
绿茶的冲泡
2
西湖龙井茶中 之美数龙井
3
大佛龙井梦中 大佛指引出
4
开化龙顶青龙 盘云绽幽兰
5 安吉白茶名为
白茶的独特绿 茶
1
径山茶历史悠 久,佛教名茶
2
顾渚紫笋紫、 笋皆俱为极品
3 普陀佛茶似螺
非螺,似眉非 眉
4
江山绿牡丹绿 茗极精牡丹形
5
千岛玉叶千岛 湖畔育好茶
鸠坑毛尖色、 1
香、味具臻妙 境
红枣红茶 玫瑰奶茶 核桃补肾红茶
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 最讲茶韵的一种茶
乌龙茶分类 乌龙茶的冲泡
01
安溪铁观音 七泡有余香
02
黄金桂有桂 花奇香的 “透天香”
03
永春佛手有 如佛手柑般 的奇香
04
漳平水仙乌 龙茶中唯一 的紧压茶
06
武夷肉桂奇 香异质,乌 龙茶奇葩
05
武夷大红袍 武夷茶王, 茶中状元
目录分析
喝茶是最常俗 的俗事
喝茶是人生一 大雅
中国是茶的故乡,天 时地利产好茶
有事没事喝一壶,远 离现代病
中国人以茶待客有讲 究
茶其实只有6+1类
加工工艺,整 出茶叶好容颜
《思维导图寻茶记》丨中国茶叶发展史
![《思维导图寻茶记》丨中国茶叶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fbc26f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c.png)
《思维导图寻茶记》丨中国茶叶发展史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
原始社会人类在采集和渔猎时,在品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发现了它。
按照这一说法,茶的利用最早是从咀嚼鲜叶开始的。
东汉(25~220)时期的《神农本草》中就记述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荼为茶的古体字——笔者注)以解之”的传说。
由此可以推断,原始农业开始也就是茶利用的开始,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茶正式有文字记载,却是公元前200年。
秦汉年间的字书《尔雅》,称茶为“槚”。
而到汉代,在司马相如(前179~前117)的“凡将篇”中,称茶为“荈”。
在文字记载中,茶的别名还有茶、蔎、茗……等很多种。
公元350年左右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漆、荼、蜜.....皆纳贡之。
”周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66年,这就是说早在3000多年前,在巴蜀(今四川)一带已用当地所产茶叶作为贡品了。
而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还提到:“安南(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县),皆出名荼”。
用文字记录人类活动,往往是后于事实本身很长时期,因此可以推论,早在3000多前,我国云贵高原的川、滇、黔相邻地带已有茶的栽培和加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唐·陆羽(733~804)著述了《茶经》。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它总结了唐以前茶叶生产和饮用的经验。
《茶经·八之出》中论述了全国茶叶产地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8道43州,相当于现今的13个省,即现在的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陕西、河南等都已有茶的栽培。
《茶经·三之造》讲述茶的制造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就是说,当时是一种蒸青制法的团饼茶。
当然除蒸青饼茶外,也有一些地方(如郎州,今湖南常德)出现了炒青绿茶制法(见刘禹锡“西山芷若试茶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名茶。
中国茶一本通
![中国茶一本通](https://img.taocdn.com/s3/m/9b4e43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7.png)
茶的渊源与盛 1
行
穿越千年墨香 2
的茶历史
3 饮茶方式的演
变
4 “茶”字的演
变和形成
5 茶的主要分布
区域
茶的海外流传 1
路径
现代人与茶的 2
不解之缘
3
茶马古道
4
茶的雅号别称
5 中国的茶文化
研究
茶美学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树 的原产地?
中国茶树的栽培历史 魏晋时期的饮茶方式
唐代盛行蒸青 1
【湖·南·黑·茶】花砖茶 【湖·南·黑·茶】黑毛茶 【湖·南·黑·茶】黑砖茶 【湖·南·黑·茶】黄金砖 【湖·北·黑·茶】青砖茶 【广·西·黑·茶】六堡散茶 【四·川·黑·茶】金尖茶 【云·南·黑·茶】普洱茶砖 【云·南·黑·茶】金瓜贡茶
【福·建·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福·建·乌·龙·茶】武夷大红袍 【福·建·乌·龙·茶】铁罗汉 【福·建·乌·龙·茶】白鸡冠
【浙·江·黄·茶】莫干黄芽 【安·徽·黄·茶】霍山黄芽 【湖·南·黄·茶】北港毛尖 【湖·南·黄·茶】沩山毛尖 【湖·南·黄·茶】君山银针 【广·东·黄·茶】广东大叶青
【福·建·白·茶】白毫银针 【福·建·白·茶】白牡丹 【福·建·白·茶】贡眉(寿眉) 【福·建·白·茶】福鼎白茶 【云·南·白·茶】月光白
茶饼
宋代的龙凤团 2
茶
3
从团茶到散茶
4
从蒸青到炒青
5 清代制茶工艺
的大发展
古代人最初的用茶方 式
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 方式
唐代的煎茶法 宋代的点茶法
从煎茶、煮茶 1
到泡茶
清代人怎样品 2
茶?
3 茶文化萌芽时
期的特点
4 唐代是茶文化
中国十大名茶的冲泡方法
![中国十大名茶的冲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4da794cc7931b765ce15bc.png)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图文并茂)泡茶工具茶壶、公道杯,小直口杯、祁门红茶、法兰西玫瑰、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开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6.投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FH-204一屋窑茶壶中。
7-8.洗茶: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9-11.泡茶:倒掉洗茶的水,放入准备好的玫瑰花,倒入8分满开水,盖上壶盖泡2-3min。
12-16.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将茶汤分到小直口杯中。
闻茶香,品茶味,祁门红茶有天然的果香,加上法兰西玫瑰的花香,香味清新迷人,口感甘醇馥郁。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冻顶乌龙春池0014、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
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取5g左右茶叶放入紫砂壶中,加入沸水,洗茶重在一个“快”字,不求将茶味泡出,只需让茶叶均匀受热,唤醒茶香即可。
8-11.泡茶:洗茶后,采用高冲的方式将沸水倒入茶壶中。
盖上壶盖,期间,不断的用开水淋浴茶壶,以3次为佳,内外高温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完全的散发出来。
12-15.出汤: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要低倒,快速。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浓郁的茶香即可即弥漫在空气中。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这里以特级为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茶道六件套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个)如下图所示:1-3.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4-7.洗茶: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洗茶讲究一个“快”字,只要把茶叶的香味唤醒即可,无需泡出茶味。
8-11.泡茶:弃去洗茶之水,倾入沸水,盖上壶盖泡4~5min,期间要用沸水从浇注壶身,以3次为佳,高温之下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充分散发出来。
《图解茶经 201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图解茶经 201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d3c9d2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图解茶经 2012版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艺术
天下
茶道
八道
茶叶
风尚
茶
陆羽
世界 茶学
鉴别
第章
茶艺
银针
境界
茶汤
饮茶
疾
01 关于本书
目录
02 一壶茗香遍天下
03 茶之奇趣:斗茶 05 本书内容导航
04
序言 一场怡然风雅的 茶学盛宴
06
关于历代《茶经》版 本探究
第6章 饮罢方知深,此乃草中英 饮用
01
1 饮茶的 特殊意义 荡昏寐
02
2 饮茶最 高境界 “品”
03
3 处处的 精益求精 九难
04
4 最重香 与味 珍鲜 馥烈
06
6 风尚的 传播者 佛 教僧徒
05
5 饮茶风 尚的传播 滂时浸俗, 盛于国朝
第7章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清泉 产出
01
1 唐代茶 叶产区 八 道
2 设计体现五行和谐 风炉,“体均五行 去...
3 自命不凡的见证 “伊公羹”与“陆氏 茶...
4 独特的设计理念— 正令、守中
5 唐代饼茶的特殊用 器 碾、罗、合、则
6 煮茶用具影响茶汤 品质 漉水囊、绿油 囊
7 陆羽的最爱 越窑 青瓷杯
8 历代茶具 茶具大 观
第5章 甘苦调太和,迟速量适中 烤、煮
02
2 茶之为 饮的渊源 神农氏
03
3 这部经 的缔造者 陆羽
04
4 阅读本 书你可以了 解 中国茶 文化百科
06
6 古代茶 政治 茶政 与茶法
05
《茶 器与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茶 器与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bea9fd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4.png)
目录
05 第三章 岁月永恒:茶 具的选择与收藏
07 后 记
06
第四章 以器入道:步 入茶艺术殿堂
08 参考文献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介绍各种茶具及其应用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中国茶具的潮流与精华;第三部 分与大家共同研读如何选择适宜的茶具并进行合理的搭配;第四部分则侧重讲解使用茶具时的具体方法、礼仪、 举止动作及泡茶的基本程式。
后记
参考文献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茶 器与艺》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特点
工艺
茶
选择
风度
应用
茶人
茶具
部分
程式 礼仪
知器
艺术
美学
信息
茶艺
序
精华
版权
目录
01 序 那些,与茶同行的 日子
03
第一章 品茶之初:知 器而善用
02
前言 品茗是一种生活 的艺术
04
第二章 前生今世:器 具的渊源与精华
第四节 元明茶 具 返璞归真
5
第五节 清代茶 具 精美雕镂
第三章 岁月永恒:茶具的选择 与收藏
第二节 当代茶具 精品鉴赏与鉴伪
第一节 各种茶具 的材质特点
第三节 茶具的选 择搭配
第四章 以器入道:步入茶艺术 殿堂
第二节 茶艺礼仪 与茶人的风度
第一节 茶艺的美 学内涵
第三节 茶具泡茶 程式的演示
序 那些,与茶同行的日子
前言 品茗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第一章 品茶之初:知器而善用
第一节 茶具及其应 用方法
第二节 辅助茶具
第三节 备水器具
第四节 储茶器具及 其他
第二章-茶叶冲泡基础知识分析PPT课件
![第二章-茶叶冲泡基础知识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2f9498e45c3b3566ec8b17.png)
4. 备茶器 5. 盛运器 6. 泡茶席 7. 茶室用具
2021
14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2021
15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二、茶具的配置
(一)茶具的选择 1. 重香气的茶叶,宜选择硬度较大的茶具 2. 重滋味的茶叶,宜选择硬度较低的茶具 3. 重形态的茶,宜选用透明的茶具 4. 重观色的茶,宜选用壶、杯内壁带白釉的茶具, 或透明的茶具
2021
28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1. 高雅的茶艺表演最宜选择的音乐类型 (1)我国古典名曲。 (2)近代作曲家为品茶而谱写的音乐。 (3)精心录制的大自然之声。
2. 茶艺表演音乐的选择
(1)根据茶事活动的主题选择音乐。
(2)根据不同的时代来选择。(3)根据不同的地区来选择。
(4)根据不同的民族来选择。(5)根据不同的宗教来选择。
2021
30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三)茶艺表演的插花 茶室插花称为“茶室之花”或“茶会之花”。将花融 入品茗环境中源起宋代,那时将焚香、挂画、插花、 点茶合称为“生活四艺”。
(四)茶艺表演的熏香 焚香,在茶艺表演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 为一种艺术形态融于整个茶席中,同时,它美好的气 味弥漫于茶席四周的空间,使人在嗅觉上获得非常舒 适的感受。
8二煮水器的选择煮水器要注意质地和材料要选择不会产生过多杂质的容器如铁壶不宜煮水泡茶铁壶常含铁锈水垢用来泡茶会使绿茶汤色变暗红茶汤色变褐而且影响茶汤的鲜爽
本章目录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第一节 择水与候汤 第二节 茶具的选择 第三节 茶席的设计
2021
第二章 茶叶冲泡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泡茶用水的选择,掌握煮水的 基本要求。了解茶具的分类,能识别不同质地和不同用途 的茶具,能根据不同茶叶进行茶具的配置。了解茶席设计 的基本构成因素和表现形式,学习品茗环境布置的基本要 求和方法,初步学会根据不同要求设计相应的品茗环境。
利用思维导图分解茶道文化
![利用思维导图分解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56030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2.png)
利用思维导图分解茶道文化茶,源于中国,自发起,就一直被人们所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茶文化更成为东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渐渐的成为了世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来对我的这张《茶道》思维导图解析一下,便于大家更好的欣赏以及记忆。
由于是第一次亲笔画思维导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见谅!同时多提出宝贵意见。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画出更多更好的导图与大家分享的。
首先,从这张导图的整体来讲,是从中心点出发到右上角至下顺时针旋转的形式展现的。
其次,他分为四个板块,我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整理归纳。
第一,思其源。
要想知道茶道首先我必须要了解他的来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
然后我就要了解茶的发展历史(本图的右上角已经列出)从出现到发展到普及到现代茶文化的历史阶段。
了解茶叶的历史演变在该图的(中心位置)我运用了台阶的形式进行了描述。
顺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的这条枝叶,接下来就是中国的茶文化飘向世界先是传入日本随后进入欧洲。
千年的茶马古道形成。
我们了解了茶的来源下面就让我们们一起学习一下茶的艺术吧。
第二,赏其艺。
要想泡好一壶好茶首先必不可少的是茶叶,在我们国家有着十大名茶(在本导图最右边中间部分有详细的列出),茶叶又分有七大类,绿茶、红茶、等等.该导图顺着十大名茶的枝叶后展现了茶的七大类,大家可以在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
既然我们了解了各式各样的茶叶,少不了的就是怎样好中选优,就是如何购买到好的茶叶呢。
接着往该图的右下边就列举了几个选着好茶的重要方法,要想保持茶叶的好味道必然也要注意他的储存方法。
根据自身的喜好,我们选着好了茶叶下面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好的茶器。
想了解茶器先从他的历史演变来看,从简单的唐前仪器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精良的茶器。
整幅图的下面顺着七大茶类的枝叶我对茶器进行了总结。
茶器的用具:种类、冲茶器、附属器、辅助器。
既然有了对茶器的了解,自然少不了的是如何选购的问题了,在该图的的左下边一点有对各种茶器如何购买的要点进行了逐个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