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董毓华 “一二
校本课程---东北抗联英雄故事
![校本课程---东北抗联英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b44e636964bcf84b9d57b32.png)
东北抗联英雄故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
东北抗联密营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赵尚志。
抗联战士雪地行军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带头人冷云。
八女投江——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
东北陆军第十七师骑兵第五旅旅长,黑龙江骑兵总指挥,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东北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重创日军的马占山部队。
赵一曼——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
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
东北抗日联军骑兵部队。
6前言《东北抗联英雄故事》选取了东北抗战时期抗日联军英雄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英雄事迹。
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这些故事虽然只是他们经历的战斗中的几个片段。
但就是这些片段,已经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对英雄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举起了抗日救亡的伟大旗帜,多次迅速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向全国各阶级、各阶1层人民发出了抗战的号召。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首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高潮。
东北抗日联军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
东北抗联经历了中国人民抗战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14年历程。
十多年间,东北抗联和日伪军发生了大小战斗66611起,消灭了18万日伪军。
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北抗联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这2就是:不屈外侮、奋起抗敌、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民族精神;忠贞爱国、矢志不渝、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困境求存,险境无畏,绝境赴死的大无畏精神;愈挫弥坚、宁折不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争精神。
这种精神是东北人民,也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65a48da0116c175f0e48ba.png)
1935年末,在祖国濒临危亡之际,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一二・九”、“一二・一六”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这场运动和运动中诞生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对推动抗战和动员青年学生参加抗战,起过巨大的作用。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学生运动空前的光辉发展。
这场运动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从1935年“一二・九”、“一二・一六”北平学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游行示威,中经成立骨干组织民先队,到“三・三一”反压迫的抬棺大游行,这是发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第一阶段;在刘少奇同志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正确政策,到抗战爆发,是开展统战工作、团结军政和社会各界共同抗日的第二阶段;从北平沦陷后平津学联和民先队组织学生参加敌后抗战和推动国统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到1938年国民党政府镇压群众运动,运动改变发展策略,这是第三阶段。
把“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下来,对今天的中国青年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材。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秋,对中国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个“是生存还是死亡的”时节。
四年前的1931年,当日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的一纸不抵抗手令,不但使东北三千里江山沦陷敌手,而且使正值初生牛犊的张学良少帅,至今还背有有负国家的愧疚。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踵陆军之后,又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当十九路军孤军浴血奋战时,国民政府却发表了“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错误主张。
以当时的局面而言,一面抵抗的这一“面”,实际是大而无当的外交辞令,而一面交涉的这一“面”,却做得很好:5月,国民政府即同日本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
这个协定的签署,无疑使在关外虎视眈眈、准备越过长城的日本陆军更加有恃无恐。
1933年1月3日,日军攻陷了华北战略要地山海关后,即向张北的长城各口进攻。
守卫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的爱国热情,却被蒋介石的“侈谈抗日者杀无赦”命令所扼杀。
抗战英烈徐秋 郓城抗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
![抗战英烈徐秋 郓城抗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0ea819f3f8c75fbfc77db2d4.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徐秋郓城抗战中牺牲的中共最高将领导语:抗日英烈徐秋(18981940),原名徐秋香。
湖南省平江县人。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抗日英烈徐秋(1898—1940),原名徐秋香。
湖南省平江县人。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徐秋烈士简介徐秋烈士是湖南省平江县洪山塘坳场人,革命烈士,曾任鲁西军区第二军分区(运西军分区)副司令员。
自幼家境贫寒,给地主扛活为生。
1927年7月加入平江县赤卫队,参加了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
1930年7月参加红军。
1934年参加长征。
1939年春,随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师长林彪到苏联养伤)挺进鲁西,任鲁西军分区后勤科长。
1940年初,他带一个特务营护送部分干部南下郓巨一带开辟新区,行至郓城城南,与敌遭遇。
他沉着指挥,率部与敌巧妙周旋,打死打伤日伪军多人,保证了南下干部的安全。
同年10月13日,他率军分区和部分地方干部到郓南县开展工作,行至赵楼南部康庄、邵垓村时,被郓城县伪县长刘本功纠集郓(城)、鄄(城)、巨(野)、菏(泽)四县日伪军500余人包围。
在指挥部队掩护地方干部渡河突围中,徐秋等48人不幸壮烈牺牲。
当地中共党组织和群众将他安葬在南赵楼村东,并立碑纪念。
1971年5月,其遗体迁葬于郓城县烈士陵园。
徐秋烈士平生经历徐秋,原名徐秋香,1903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浊水乡洪山塘坳屋场一户雇农之家。
父亲常年给地主扛活,母亲在地主家帮工。
由于生活所迫,徐秋8岁即给地主放牛,16岁便像父亲一样做了地主家的长工。
生活常识分享。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https://img.taocdn.com/s3/m/3c0f36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4.png)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
白琳
【期刊名称】《求知》
【年(卷),期】2024()1
【摘要】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王兰庄村。
1935年12月9日,为揭露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侵略阴谋,抗议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天津学生积极响应,组织游行集会,进行抗日宣传,支援前线抗战,深入农村开展义务教育,培养抗日骨干.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作者】白琳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相关文献】
1.试析抗日救亡运动中九世班禅在内蒙古的宣化活动
2.“九·一八”事变激起的贵
阳抗日救亡运动3.为抗日救亡呐喊呼号——一二·九运动在天津4.略论“九·一八”后吉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5.省人大常委会举办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https://img.taocdn.com/s3/m/3bfa5c781711cc7931b716e8.png)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王光宇1911-1938 吉林德惠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王伟民1918-1940 河南濮阳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兴汉1905-1942 河北广宗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远音1916-1940 山西五台晋察冀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王泊生1915-1942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军区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克仁1913-1939 黑龙江穆棱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代主任王作栋1902-1939 河北正定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纵队政治部主任王育民1914-1938 河北景县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王炳臣1892-1938 河北乐亭冀东抗日联军总队长王明扬1912-1942 浙江宁波中共浙南边区办事处主任王根英1906-1939 上海中共江苏省委妇女部部长王晋亭1913-1942 山东堂邑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恩九1901-1939 河南鲁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爱中1911-1945 山东高密山东军区独立第二旅参谋长王凌波1888-1942 湖南宁乡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培汉1894-1939 山东莱芜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错杀)王铭森-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道平1886-1944 山东曹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定陶支队司令员王毓峰1897-1938 吉林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王翼之1903-1938 山东文登鲁东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毛泽民1896-1943 湖南湘潭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文立征1911-1945 湖南衡山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永耀1912-1939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邓振询1904-1943 江西兴国江南区委副书记兼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孔庆同1912-1942 河南光山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理司令员左权1905-1942 湖南醴陵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石占山 -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特务第二总队总队长石景芳1912-1942 山东无棣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石蒲江1909-1945 山东淄博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龙树林1911-1939 江西上饶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田英1916-1938 江西弋阳新四军都昌办事处主任田守尧1915-1943 安徽六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史贡章1902-1938 河南濮阳八路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叶成焕1913-1938 河南光山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包森1911-1942 陕西蒲城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丛德滋1910-1942 山东文登延安《解放日报》总编辑宁进新1910-1942 河南信阳豫鄂边区政治处主任冯达飞1901-1942 广东连县新四军副参谋长冯治纲1908-1940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兼第二支队支队长远静沧1901-1938 河北任丘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朴吉松1917-1943 朝鲜咸镜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政治部主任任作民1899-1942 湖南湘阴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朱程1910-1943 浙江平阳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朱立文1909-1941 广西百色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副旅长朱松寿1901-1941 江苏江阴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司令员朱典阶1900-1942 山东宁阳山东公学校长朱宝琛1910-1941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朱毓淦1906-1941 山东泰安中共鲁中区委社会部部长朱镜我1901-1941 浙江鄞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朱潘显1914-1942 江西泰和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455楼)刘石1899-1937 湖南耒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刘英1903-1942 江西瑞金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涛1911-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刘子才1912-1940 安徽六安巴山红军游击队司令员刘子超1906-1941 广东兴宁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刘文正1900-1939 河北定县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为泗1908-1939 江西九江赣北抗日游击队司令员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刘幼林1916-1941 山东东阿中共鲁西南地委副书记专员刘仲莹1911-1938 山东莱芜中共山东省临时工委书记刘亦珂1913-1939 河北安新河北游击队第八路总指挥刘志超 -1938 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别生1915-1945 江西安福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刘连科1917-1938 河北滦县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刘述西1913-1944 安徽金寨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刘诗松1911-1942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编第七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炳才1915-1940 江西永新八路军山东纵队峄县支队支队长刘突军1912-1938 江西信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刘海涛1907-1941 山东东阿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曙华1912-1938 山东济南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刘德明1910-1942 陕西礼泉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许权中1894-1943 陕西临潼国民党军第一一七师参谋长(从事兵运工作)许亨植1909-1942 朝鲜尚庆北道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江上清1911-1939 江苏扬州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皖东抗日军政干校副校长齐玉坦1911-1943 河南内乡八路军总部总务科长关英1909-1938 江苏无锡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祁致中1913-1939 山东曹县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那恕1915-1938 辽宁晋察冀军区游击第一支队政委纪毓秀1916-1939 江苏宿迁山西牺盟会组织部副部长阮俊臣1900-1941 四川古宋川滇黔边区抗日先遣队司令员牟光仪1900-1939 山东潍县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政治部主任孙开楚1910-1942 湖南郴县八路军总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孙汉三1890-1938 山东昌邑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参谋长孙永勤1893-1935 河北兴隆华北抗日第一军军长孙伯龙1903-1942 山东峄县八路军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孙春林1906-1941 山东海阳八路军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毅民1914-1942 河北新河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杜子孚1916-1942 山东宁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杜邦宪1907-1943 湖北钟祥新四军第五师特别第三旅政治部主任杜伯华1904-1941 吉林榆树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希陵1906-1941 山东乐陵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苏曼1914-1942 广西苍梧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甦1914-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苏震1914-1940 湖北宜都中共襄西地委书记兼襄西独立团政委苏精诚1915-1941 福建澄海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杨松1907-1942 湖北大悟《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杨忠1909-1941 江西安福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大章1909-1944 天津冀鲁豫第一专署专员杨万林1911-1938 河北蠡县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二师参谋长杨文翰1896-1943 江西横峰红军赣东北浮乐德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杨兰史1908-1938 广东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杨宏明1910-1942 湖北黄安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学诚1915-1944 湖北黄陂新四军鄂皖兵团指挥部政委杨承德1908-1943 江西于都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杨俊恒1910-1938 吉林吉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参谋长杨铁成1914-1939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杨裕民1889-1939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靖远1902-1938 辽宁沈阳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李刚1914-1941 福建南安中共闽南特委书记李忠1915-1943 河北冀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李肃1910-1941 山东临清红五军团随营学校政委李荣1901-1940 江西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特1902-1938 安徽霍邱红四方面军兼西路军参谋长李策1915-1941 贵州贵阳中共贵州工委委员李之光1908-1939 河北安新冀中区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长李子芳1910-1942 福建晋江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文彬1902-1939 黑龙江双城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李文楷1909-1942 福建上杭八路军前方政治部组织部直属政治部主任李文翰1914-1945 陕西蒲城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日报》总编辑李发意1908-1937 河南新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某部政委李永安1912-1943 山东宁津冀鲁边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光汉1907-1941 山西河津中共雁北地委书记李贞乾1903-1942 江苏丰县山东湖西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李竹如1905-1942 山东利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李延平1903-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志高1913-1941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七师参谋长李枚青1914-1943 山东新泰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学福1902-1938 吉林延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剑卜1914-1939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李恒泉1915-1944 河北唐县八路军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景波1911-1944 陕西绥德中共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机关直属党委书记吴耘 -1944山东平原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政治部主任吴涛1914-1942 山东济宁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渊1898-1939 江苏如东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秘书主任吴琨1910-1939 四川万县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吴强1911-1944 湖南平江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部长吴勤1895-1942 广东南海广州游击队第二支队司令吴世禄1913-1938 河南新县平原军分区司令员吴师孟1899-1942 湖南平江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其芳 -1944河南叶县新四军第五师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吴景才 -1938山东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邸玉栋1911-1942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第一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邹之模1907-1940 湖南平江湘鄂赣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邹风平1905-1943 四川三台中共四川省工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何云1905-1942 浙江上虞《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正1901-1942 湖北罗田新四军第五师浠罗指挥部指挥长何一萍1916-1938 河南孟县山东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总队政委何功伟1915-1941 湖北咸宁中共鄂西特委书记邱金声1912-1939 福建龙岩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汪洋1913-1942 山东东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政委兼泰安地委书记汪林兴1908-1943 福建崇安中共福建省委民运部部长兼闽北特委书记汪雅臣1911-1941 山东蓬莱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汪德清-1945 河南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副旅长冷赤斋1915-1940 湖北黄陂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沈东平1905-1938 河南舞阳中共河南省临时工委负责人宋澄1910-1941 山东文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委宋干卿1909-1940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东海纵队副司令员宋怀良1912-1941 山东东阿新四军某部师长辛俊卿1911-1941 山东肥城八路军山东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炎1902-1945 广东吴川广东高雷抗日人民军军长张浩1897-1942 湖北黄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铎1915-1941 山东荣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政治部主任张广乾1916-1943 河南范县晋冀鲁豫边区行署主任张子华1912-1942 宁夏中宁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张友清1904-1942 陕西神木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张中华1912-1937 吉林永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张仁槐1912-1942 山西定襄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文彬1911-1945 湖南平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正坤1898-1941 湖南浏阳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甲洲1907-1937 黑龙江巴彦东北工农反日义勇军独立师师长张兰生1909-1940 黑龙江呼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张传福1902-1938 吉林公主岭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张秀中1905-1944 河北定兴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其德1874-1938 江西德兴新四军驻赣办事处负责后勤工作张宝龙 -1941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张建亭1913-1942 河南滑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第六地委组织部长张贯英1910-1939 山东桓台八路军山东纵队供给部部长张洪仪1912-1945 山东郯城鲁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铁道游击队政委张贵卿1908-1942 河北顺义中共衢州特委书记张俊峰1913-1942 河南太康豫皖苏军区豫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厚杰1920-1945 河南信阳新四军某部师长张耕野1901-1938 吉林双城中共佳木斯委组织部长张镇华1909-1940 黑龙江宁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张襄国1911-1938 湖南平江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陆升勋1907-1942 山东昌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山东沂蒙专署专员陈明1902-1941 福建龙岩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陈洪1906-1943 浙江浦江中共四明地委书记兼四明自卫总队政委陈一华1900-1938 湖南八路军第一二0师雁门第六支队参谋长陈卜人1917-1945 广东梅县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陈元龙1912-1942 河北辛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青年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文彬1911-1940 湖南茶陵八路军第一二0师津南自卫军政委陈生庆1912-1939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陈宇寰1897-1938 河北滦州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陈冬尧1908-1945 湖南茶陵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若克1919-1941 广东顺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陈昭礼1907-1940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锦秀1912-1938 河南固始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27dc3b0e4431b90d6c85c7e3.png)
2015年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5年8月24日上午,民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名单如下:名录按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如下:马兴周(1884—1932)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16路军参谋长成庆龙(1898—1932)中国国民救国军第12路别动队总指挥关耀洲(1891—1932)吉林抗日义勇军第5路军司令李玉(1896—1932)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17路军副司令张竞渡(1904—1932)黑龙江步兵暂编第2旅旅长黄毓全(1905—1932)空军中央航空第6队分队长韩家麟(1898—1932)黑龙江抗日义勇军总参议王兆兰(1910—1933)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总队长王润波(1905—1933)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25师149团团长田霖(1900—1933)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白子峰(1877—1933)辽宁抗日救国军第5路军副司令初向辰(1910—1933)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总队政治委员孙铭宸(1894—1933)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总参议兼第4梯队司令李春润(1901—1933)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副总指挥武止戈(1902—193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总指挥部参谋主任金伯阳(1907—1933)中共满洲省委常委胡泽民(1902—1933)中国国民救国军副总参谋长徐达三(1896—1933)辽宁民众自卫军第8路军司令裴治云(1893—1933)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朱云光(1911—1934)东满抗日联合军指挥部副指挥朱守一(1905—1934)密山游击队队长张文偕(1907—1934)饶河反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张锡武(1899—1934)黑龙江民众抗日救国军第1军司令景振卿(1880—1934)东北民众救国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朴翰宗(1911—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李光林(1910—1935)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政治部主任李松波(1904—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2师参谋长杨太和(1904—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1师师长何忠国(1909—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张玉珩(1901—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苗可秀(1906—1935)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苏剑飞(1907—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大队长韩浩(1905—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师长王学尧(1910—1936)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史忠恒(1906—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5师师长李秋岳(1901—1936 女)中共延(寿)方(正)特支书记李敏焕(1913—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1师参谋长金剑啸(1910—1936)《大北新报画刊》主编孟泾清(1905—1936)中共吉东特委组织部部长曹国安(190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2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梁锡福(1903—1936)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方面军第11路军司令傅显明(190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2师师长万全策(1902—1937)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1旅参谋长马玉田(?—1937)察哈尔省保安第1旅旅长王天祥(1906—1937)空军第3航空大队副大队长王凤阁(1895—1937)辽宁民众自卫军第19路军司令王以哲(189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军长左子元(1906—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第11独立师师长石焕然(1895—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05旅410团团长卢仪欧(1903—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15旅429团团长丘之纪(1902—1937)税警总团第5团团长司徒非(?—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60师参谋长朱诚(1907—1937)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党代表朱芝荣(189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07师319旅旅长华品章(1902—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88师补充旅1团团长全正喜(1911—1937)空军第2航空大队14中队中队长刘启文(1899—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08师322旅旅长刘国用(1898—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8师147旅副旅长刘眉生(1904—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4军85师253旅510团团长刘家麒(1894—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54师师长刘粹刚(1913—1937)空军第5航空大队24中队中队长安顺花(1908—1937 女)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缝纫队队长纪儒林(1910—1937)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李天柱(1898—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2师师长李友梅(190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军1师2旅4团团长李东光(1904—1937)中共南满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绍嘉(189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3军156师468旅副旅长李海青(1895—1937)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16军军长李维藩(?—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402团团长李福林(1907—1937)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杰(1895—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军1师1旅副旅长沈崇诲(1911—1937)空军第2航空大队9中队分队长张本禹(1899—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4师12旅副旅长张树桢(?—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2师张倬甫(1898—1937)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陈宜胜(1914—1937)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中心县委书记陈锡纯(1916—1937)空军第2航空大队9中队飞行员周建华(1913—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3师政治委员周树东(1918—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庞泰峰(1905—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272旅副旅长郝贵林(190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4师师长秦庆武(1903—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0军19师113团团长高鹏振(1897—1937)东北国民救国军司令唐惠洽(1908—1937)上海保安总团参谋主任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1913—1937)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黄纪福(1902—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曹炳(1900—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2师尉迟凤岗(1903—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军7师21旅副旅长韩宪元(190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88师524团团长谢振平(1892—1937)北平市卫生局局长蓝运东(1899—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10师参谋长雷震(1902—1937)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路景荣(1902—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98师583团团长解固基(1897—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雍济时(1901—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6军33师195团团长蔡如柏(1899—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60师956团团长于文彬(1916—1938)中共冀鲁边工委书记马德山(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1师师长马骥德(?—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2军139师2旅副旅长740团团长王崇实(1915—1938)冀东抗日联军第5总队政治主任王毓峰(189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2师师长王德林(1875—1938)中国国民救国军总指挥毛岱钧(190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9师35团团长田耘(190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吕汝爽(?—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2军139师1旅副旅长吕晓韬(1893—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84师501团团长吕基淳(1914—1938)空军第4航空大队23中队中队长朱仰兴(1915—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1大队大队长刘北海(189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新编10师2旅4团团长刘礼年(1909—1938)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委员57旅114团团长刘湛恩(1895—1938)上海沪江大学校长关化新(1906—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师师长江惟仁(1885—1938)江苏省绥靖公署参议阮务德(1914—1938)冀东抗日联军第23总队政治主任纪鸿儒(?—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1师302团团长远静沧(1901—1938)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主任严家训(1898—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团李必蕃(189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集团军23师师长李桂丹(1914—1938)空军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李润民(1910—1938)冀东抗日联军第3梯队梯队长杨二(1889—1938)冀东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杨怀(189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杨俊恒(1910—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3师参谋长杨炼煊(1898—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军50师148旅副旅长杨镇华(?—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2军22师132团团长吴玉光(1909—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4师政治部主任吴汝鎏(1908—1938)空军第3航空大队大队长吴景才(?—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新编2师政治部主任何畏(192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警卫员何信(1913—1938)空军第3航空大队8中队副中队长邹绍孟(1895—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4师参谋长汪成钧(1900—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师37旅副旅长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2师师长张廷玉(1905—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军7师政训处处长张连科(?—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3师师长张宗兰(1918—1938 女)中共佳木斯市委妇女部部长张郁光(1905—1938)鲁西北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张相武(1914—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1师师长张耕野(1901—1938)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部长张镜远(?—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军新编23师2旅旅长陈怀民(1916—1938)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纯一(1903—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4师23团团长陈蕴瑜(1900—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军102师304团团长武伦佩(1900—1938)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范廷兰(?—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战区游击第4总队总队长范树民(1920—1938)聊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大队长郁仁治(1905—1938)山东省第1区行政督察专员拉赫曼诺夫(?—1938)苏联空军志愿队战斗机大队大队长易式谷(1891—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军司令部副官处处长罗芳珪(190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金正国(191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政治部主任金连城(?—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军3师9旅副旅长金道松(1911—1938)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周平(1916—1938)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1支队副支队长赵庆吉(1901—1938)中国少年铁血军第2路军总指挥赵振威(?—1938)冀东抗日联军第1总队总队长胡凤林(1899—1938)华北游击纵队第13支队12梯队司令员胡文臣(?—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军游击3团团长钟芳峻(1898—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3军153师459旅旅长姜克智(1910—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1师副师长洪涛(1912—1938)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独立第1师师长宣侠父(1899—1938)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姚第鸿(1911—1938)山东省第6区抗日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夏次叔(1904—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长徐光海(190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1师政治部主任徐荣奎(1900—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130师775团团长徐积璋(1906—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70师205旅旅长黄莺(1912—1938)空军第3航空大队8中队飞行员梅一平(?—1938)海军守备队司令常有钧(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新编3师政治部主任鹿省三(1905—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治委员商香阁(1908—1938)冀东抗日联军蓟县第5总队总队长梁雷(1913—1938)偏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梁佐勋(1901—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60师958团团长扈先梅(1895—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军114师340旅旅长彭璋(1891—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军50师副师长温健公(1908—1938)河北民军总指挥部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雷忠(1901—1938)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魏长魁(1906—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政治部主任魏震亚(?—1938)八路军晋察冀边区抗日游击第1独立大队副司令员于祯(1886—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副官长马庆华(1914—1939)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治委员马秉忠(1910—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骑兵第1师2旅旅长马霄鹏(1903—1939)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赤(1913—1939)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政治部副主任王文彬(1912—1939)中共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部长王自衡(1896—1939)山东省保安第24旅旅长王作栋(1911—1939)八路军第129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克仁(191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田珍(1905—1939)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兵工厂政治委员白君实(1908—1939)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兼第3路军指挥朱毅先(1898—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战区第7游击纵队副司令乔桂净(1900—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战区绥远抗日自卫军副指挥刘廷仲(190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3师政治部主任刘震英(1910—1939)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编第6团政治处主任齐殿选(1899—1939)广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许佩坚(1908—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独立第4团团长李文彬(1902—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3师师长李苍江(1899—1939)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机关报《七七报》主编李剑卜(1914—1939)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2支队参谋长李曦晨(191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独立团政治委员杨铁成(1914—1939)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邱铁生(1897—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6军独立47旅副旅长邵一之(1904—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600团团长陈一华(1911—1939)八路军第120师雁北第6支队参谋长陈龙飞(1913—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64团团长陈伯衡(1905—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1团团长武汉卿(1890—1939)忠义救国军第10路司令范郁文(1909—1939)八路军察绥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林英灿(1898—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2军152师副师长周龙凤(1907—1939)新四军宿西抗日总队总队长侯国忠(190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第3方面军副指挥姚新一(1907—1939)中共吉东省委秘书长赵伊坪(1910—1939)中共鲁西区党委秘书长兼统战部部长荆维德(1904—1939)八路军第129师先遣纵队2团团长钟蛟蟠(1899—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高敬亭(1907—1939)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员郭企之(1915—1939)曲周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萧国生(1916—1939)新四军第1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龚选登(1899—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76师参谋长董少白(1896—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2支队参谋长董秋农(1910—1939)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敌工部部长雷炎(1911—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西北临时指挥部第4支队支队长于克恭(1907—1940)八路军东海指挥部指挥兼政治委员马玉仁(1875—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鲁苏战区第1路游击司令王丰庆(1907—1940)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独立1团团长王友德(1906—1940)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3团队政治委员王伟民(1918—1940)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汝起(1905—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2支队支队长王邦秀(1895—1940)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韦灿(1898—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军131师392团团长尹国赤(1907—1940)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7团团长孔昭同(1880—1940)八路军第115师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队司令卢启明(?—1940)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史钦琛(1912—1940)八路军第129师新编8旅22团政治委员冯治纲(1908—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朱启杰(1912—1940 女)泗县妇救会主任朱爱周(1901—1940)赣榆常备旅旅长刘洪雄(1907—1940)中共归绥工委组织部部长刘景胜(1915—1940)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2团政治委员苏晓风(1915—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13团政治委员李复(1906—1940)新四军第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李大光(1898—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5团政治委员李佐民(1912—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62团政治委员李和辉(191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19团团长李绍桥(1910—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13团团长邱积成(1910—1940)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邹志辉(1912—1940)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应城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宋子良(1914—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4团副团长张炯(1916—1940)八路军鲁南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长张敬(1908—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张乃东(1901—1940)涿(县)固(安)新(城)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兰生(1909—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张咨明(1915—1940)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4团政治委员张镇华(1909—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3师师长陈琴(1911—1940)琼崖人民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琼侨服务总团副团长陈荻(1908—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陈文甫(1894—1940)新四军第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周文富(1902—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1师1021团团长郝玉明(1910—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柳万熙(1917—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3师政治部主任袁聘之(1903—1940)山东省保安第22旅旅长徐世奎(1911—1940)新四军第4支队7团政治委员高禹民(1916—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3支队政治委员凌则之(1911—1940)八路军第129师决死1纵队25团政治委员黄天贵(1910—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9师25团3营营长黄玉清(1899—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阎锡九(1905—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供给部部长彭德大(1914—1940)八路军第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舒汉璧(1907—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13师工兵营营长鲁贲(1912—1940)中共冀中区党委副书记兼民运部部长熊德成(1904—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魏春波(1890—1940)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马文良(1912—1941)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三边回民巡视团特支书记兼团长王苏(1913—1941)新四军第5师鄂南独立5团团长王志(1909—1941)八路军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2团政治委员王志成(1891—1941)湖西专署贸易局局长王者兰(1913—1941)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贤光(1913—1941)八路军第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2团团长王儒钦(1889—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42师参谋长方强(1901—1941)盐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尹子魁(1909—1941)中共讷河县委书记艾亚春(1899—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84师野战补充团团长左克(1919—1941 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校部副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石作衡(1905—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3军70师师长冯丕让(1896—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副官长司璧瑾(1893—1941)晋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朱凡(1919—1941 女)中共辛莫区委书记朱长清(1908—1941)新四军第6师18旅54团团长朱宝琛(1910—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雁北支队代理参谋长朱廉贻(1904—1941)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任迈(1913—1941)中共丹南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刘涛(1911—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治委员刘萍(1917—1941)徐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刘世焱(1899—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8师1团团长刘幼林(1916—1941)濮(阳)长(垣)滑(县)东(明)浚(县)五县专员刘仲羽(1914—1941)泰西地区动委会副主任兼《团结报》总编辑刘克信(1893—1941)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议兼参谋长刘保罗(1907—1941)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刘锡彤(1896—1941)冀东抗日联军第2梯队梯队长许晴(1911—1941)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许维新(1902—1941)溧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杜伯华(1904—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李培根(1910—1941)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理县长李联奎(1922—1941)中共五台县委宣传部干事李翰卿(1895—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杨威(1921—1941 女)中共京安中心县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杨生(1906—1941)湘赣鄂边区游击挺进军总指挥部南浔挺进纵队参谋长兼游击第2支队司令杨常安(1911—1941)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独立团团长吴匡五(1915—1941)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辛俊卿(1911—1941)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宋澄(1911—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第5科科长张铎(1915—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政治部副主任张忠喜(?—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裕生(1909—1941)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总队总队长张雅韵(1898—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陈群(1910—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12团团长陈钦文(1909—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110师330团团长陈新一(1916—1941)新四军第6师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警卫1团参谋长陈震寰(1895—1941)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副司令员雨晴(1918—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旅15团政治委员郁永言(1907—1941)大众日报社通讯部部长金崇印(1890—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参谋长周乐生(1914—1941)新四军第6师16旅47团政治处主任周叔屏(1901—1941)新四军第5师安随应游击支队支队长郑行郯(1912—1941)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六合独立团政治委员赵镈(1906—1941)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兼八路军鲁南军区政治委员赵伯华(1902—1941)新四军第6师18旅51团参谋长胡光(1917—1941)中共榆(次)太(谷)联合县委书记段生(1899—1941)归凉县南四区游击队队长姚振山(?—1941)抗日义勇军军长夏瑞香(1901—1941)中共冈西县委书记钱远镜(1919—1941)中共鄂南特委统战部部长兼中共咸宁县委书记高凤英(1909—1941)蒙古抗日游击队队长郭铁坚(1911—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9支队参谋长凌云(1914—1941)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兼总务科科长黄红(?—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7军95师284团团长黄才胜(1917—1941)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团长黄全德(1912—1941)新四军第5师鄂南独立5团政治委员黄志强(1917—1941)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民运队长黄重厚(1909—1941)“联抗”独立支队支队长曹克人(1912—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营长曹德辉(1913—1941)新四军第6师江南东路保安司令部警卫1团政治委员崔健吾(1913—1941 女)八路军冀中军区卫生学校教员兼军医梁希贤(1898—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军新编27师副师长梁学岸(1909—1941)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游击大队大队长蒋志英(1902—1941)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部指挥官韩仁和(1913—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兼警卫旅政治委员韩朝新(1919—1941 女)冀中区妇救会主任焦守健(1912—1941)中共献(县)青(县)沧(县)交(河)中心县委书记熊桐柏(1915—1941)新四军第5师14旅42团团长德勒格尔(1904—1941)第三国际驻北平总联络员于一心(1910—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参谋长于慎德(1907—1942)中共庆云县委书记马功臣(1907—1942)永(年)肥(乡)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马玉堂(1909—1942)新四军第4师睢杞太独立团团长王锐(1913—1942)八路军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1团政治委员王凤麟(1911—1942)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旅1团副团长王东明(1912—1942)八路军总部秘书处处长王兴汉(1905—1942)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工兵主任王卓云(1919—1942)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炳三(1915—1942)八路军第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晋亭(1913—1942)中共泰西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石光(1910—1942)中共丰(润)玉(田)宁(河)联合县委书记史子谦(1900—194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附属陆军中学副校长冯旭臣(1888—1942)益都县参议长刘正(1914—1942)八路军第115师教导3旅7团团长刘云彪(1914—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刘开绪(1905—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9团团长刘齐滨(1908—1942)冀鲁豫边区第5专署专员杨希盛(1905—1942)迁青平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刘治国(1915—1942)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7旅19团参谋长刘诗松(1911—1942)八路军第129师新编7旅政治部主任刘诚光(1915—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12团政治委员刘德明(1910—1942)八路军晋西北军区第8军分区副司令员孙承光(1906—1942)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山东1分校2支校教育处处长齐南峰(1915—1942)朝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许冠英(1913—1942)八路军第115师教导7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李力(1913—1942)中共冀南区党委委员兼武装部部长李子英(1898—1942)八路军第115师鲁南支队7团团长李侍曾(1898—1942)八路军第129师新编4旅11团团长杨柳新(1911—1942)八路军第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8团团长杨静斋(1888—1942)鲁西行政公署委员肖伟成(1906—1942)八路军太岳纵队供给部副部长吴涛(1914—1942)八路军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吴浪渡(1914—1942)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第2支队1大队政治委员吴紫阳(1898—1942)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余海清(1914—1942)新四军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独立1团团长邸玉栋(1911—1942)中共冀鲁边区第1地委组织部部长汪乃荣(?—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骑兵第2团政治委员沈爽(1896—1942)丰滦密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沈蔚(1916—1942)新华社冀中分社副社长宋培文(1911—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炮兵营政治委员迟健民(1908—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军校校长张浩(1897—1942)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张庆澍(1895—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鲁苏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张建亭(1913—1942)中共冀鲁豫第6地委组织部长张峻峰(1912—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张策平(1896—1942)鲁南第3行政公署主任张寰旭(1911—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第16团政治委员张衡宇(1907—1942)中共中央北方局政权工作部负责人陈元龙(1912—1942)八路军第129师新编4旅政治部副主任陈国权(1916—1942)新四军第1师3旅兼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海启警卫团政治委员陈德仁(1914—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兼警备1团政治委员邵瑞麟(1913—1942)空军第2航空大队11中队中队长林江(1918—1942)胶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教导主任罗伯特·桑德尔(?—1942)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队员岳一峰(1907—1942)晋冀豫边区第1专区专员周启邦(1918—1942)新四军第4师宿东游击支队政治委员赵观民(1915—1942)中共冀东地委西部分委书记兼蓟宝三联合县委书记赵振亚(1912—1942)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23团团长胡九春(1893—1942)新四军第6师苏南兵站站长胡义宾(1906—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96师副师长。
一二九历史知识
![一二九历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db6ac56137ee06eff918d2.png)
“一二·九”知识1、一二·九运动爆发于(B)年。
A、1934B、1935C、1936D、19372、一二·九运动最先在(B)发生,然后得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支持。
A北京 B北平 C天津 D 河北3、一二·九运动中最流行的口号是:(A)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
B、“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C、“打倒卖国贼!”“立即向日本宣战!”4、一二·九运动是在(B)的领导下进行。
A、全国学联B、中国共产党C、国民党左派5、一二·九运动的性质是(C)A、反对资产阶级专政B、反对封建军阀C、抗日救国6、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B )起举行总罢课。
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二、反对投降外交;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四、争取救国自由。
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
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
A、12月9日B、12月10日C、12月11日D、12月12日7、1935年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B),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A、《自卫抗战声明书》B、《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C、《中央委员宣言》D、《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政府声明》8、在一二·九运动中,赴南京请愿的学生主要是(A)的学生。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天津南开中学、D、天津南开大学9、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华北事变,企图使( B)五省脱离中国,由日本控制。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A 冀、鲁、晋、察、吉B 冀、鲁、晋、察、绥C 冀、鲁、晋、察、辽D 冀、鲁、晋、察、黑10、“一二·九”学生运动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进步学生在学校成立的抗日救亡团体是(A )A 女同学会B 女子爱国会C 女子救国会D 女子救亡会11、“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妇女组织是(C )A 天津妇女救亡会B 天津妇女自救会C 天津妇女救国会12、在一二·九运动中,( B)学生组成了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农村去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
北平学生抗日救亡风云录
![北平学生抗日救亡风云录](https://img.taocdn.com/s3/m/063498090b4e767f5acfce9c.png)
北平学生抗日救亡风云录北平学生抗日救亡风云录孙晶岩·2015-07-17·收藏(0)评论(0)字体:大/ 中/ 小一二·九运动,表面上看是北平学生在游行示威,其实幕后推手是中共地下党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一二·九”当天,北平爱国学生在新华门前,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中共地下党员王若君(前排女学生)参加一二·一六运动游行示威照片。
中共地下党员黄敬站在电车上向群众宣传抗日12月16日,面对军警的拦截,北平爱国学生夺过水龙头反射军警。
20多年前,我结识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和他的妻子孔祥瑛,意外地得知他们相识在一二·九运动清华大学的游行队伍里,一二·九运动是他们的媒人。
我把这段历史写进了报告文学《钱伟长》,从1995年元旦开始在《科技日报》连载。
当时科技部的部长朱丽兰看到拙作后,每天细心地剪下报纸,攒成厚厚的一沓,亲手送到钱伟长手里。
钱伟长向我讲述这段往事时兴奋地像个孩子。
从此,一二·九运动这粒种子就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田。
最近,我系统地采访北平抗战,发现一二·九和一二·一六运动是北平抗战的一大亮点。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运动的亲历者、地下党员王若君和知情人刘铁城,走访了运动的亲历者金肇野和吴涛的亲属。
中国大学原校友会负责人刘铁城还亲自给我画了北大一二三院在一二·九运动时的方位图。
20多年前埋藏在我心灵深处的那粒种子发芽了,波澜壮阔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运动在我的心里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亲爱的读者,我将用作家的笔如实地告诉您我所知道的故事。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北的侵略,策划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和二市(北平、天津)脱离祖国独立,华北沦亡迫在眉睫。
北平的青年学生对华北危亡有切身感受,勇敢地冲在第一线。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8f5af422b160b4e767fcfbc.png)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欣闻国家民政部公布300名抗日烈士,在这次公布名单中国民党烈士占1/3,东北抗联仅27人外加八女投江(不含刘海涛)。
东北义勇军牺牲在东北战场上3人。
东北抗战占1/10。
虽然少些,但也是进步。
在此不才整理300名东北抗联烈士,纪念在14年苦斗中的勇士们。
金银植(1908-1932)汪清县游击队某中队政委苏怀田(???-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团长田宝贵(1905-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副团长李延青(???-1932)抗日救国军十七团团长王永江(???-1932)汤原游击队队长王德全(???-1933)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刘三春(1911—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政委孟杰民(1912—1933)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兼第1大队大队长王兆兰(1910-1933)南满游击队副总队长初向臣(1910-1933)南满游击队政委裴锡哲(1904—1933)汤原游击队政治指导员吴彬珲(1904—1933)春游击队大荒沟游击队队长张承汉(1907—1933)和龙游击大队长金世(???—1933)和龙平岗区抗日游击队队长杜希俭(???-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某团连指导员白钧(1885—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干部朴吉(1896—1933)延吉县游击大队政委宣纪胜(???—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营长刘造缔(1916—1933)东北反日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年营战士景振卿(1880-1934)东北民众救国军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张文偕(1907-1934)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政委金文亨(1902-1934)饶河工农义勇军政治部主任李启东(???-1934)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经济部长朱守一(1905-1934)密山游击队队长于洪仁(1908-1934) 宁安工农义务队党支部书记王加林(???-1934)东北抗联第三军副官长车龙德(1906-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政委蔺秀义(1899—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第五团团长金顺德(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一团团长朱云光(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独立团政委南昌益(1910-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金昌涉(1917-1934)和龙游击大队大队长金浩哲(1907-1934)和龙县游击大队大队长白泉泰(???-1934)珲春县游击队总政委陈庆山(1910-1934) 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宋平(1913-1934)哈东支队青年科科长吕文财(???-1934)东北抗联三军某连连长吕文珍(???-1934)东北抗联三军某连连指导员林贞玉(1911-1934)绥宁反日同盟军第五军一师战士张敬山(1901-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何忠国(1909-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杨太和(1904-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朴翰宗(1910-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李红光(1910-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师长兼政委韩浩(1905-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一师师长尹庆树(???-1935)东北抗联三军五师师长李光林(1910―1935)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苏剑飞(1907-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一游击大队大队长李松波(1910-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二师参谋长马占元(???-1935)东北抗联一军军需处长朴永浩(1909-1935)东北抗联第一军二师八团团长朴东根(1904-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一团团长王惠桐(1912-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团长杨会俊(1913-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四军二团团长李斗文(1905-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四团政治部主任朴振宇(1908-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四团副团长金洛天(1907-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政委马宏力(???-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一团政治部主任叶景山(1910-1935)东北抗联一军某团参谋长梁成龙(1906-1935)汪清县游击大队大队长程远章(1912-1935)东北抗联三军第三团副大队长王耀中(1912-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某团指战员金百万(1909-1935)东北抗日同盟军四军二团连长黄东平(1912-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独立师三团四连指导员赵清和(1899-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四团二连二排排长王德泰(1907-1936)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夏云杰(1903-1936 )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李学忠(1910-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金根(1903-1936)东北抗联第八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韩震(1900-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需部部长孟泾清(1905-1936)东北抗日游击军政委朴凤南(1903-1936)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党支部书记吕世铭(1903-1936)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部财务副官史忠恒(1906-1936)东北抗联第二军第五师师长王子阳(???-1936)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六师师长傅显明(1900-1936)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崔荣华(???-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李守中(1906-1936)东北抗联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邓化南(???-1936)东北抗联四军三师政治部主任解麟阁(1895-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李敏焕(1913-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雷振山(???-1936)东北抗联第三军警备旅旅长赵一曼(1905-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张奎(1899-1936)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李明海(1902-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五团团长刘仁凤(???-1936)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第六团团长王世奎(1907-1936)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第六团政委祈占海(???-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六团政治部主任刘烈志(???-1936)东北抗联第三军某团政委宋昌善(1886-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部副官苏子余(???-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自卫队大队长倪永林(1910-1936)抗联第一军第四支队支队长于殿仲(1907-1936)恒兴反日农民自卫队二大队大队长赵文喜(1900-1936)桓兴农民反日自卫队大队长白云起(???-1936)恒新青年义勇军指导员张彦明(???-1936)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团第七连连长姜万福(???-1936)东北抗联第三军某连连长孟宪清(???-1936)东北抗联第五军三团副连长于明智(1906-1936)东北抗联第七军战士张甲洲(1907-1937)巴彦游击队总指挥陈荣久(1904-1937 )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宋铁岩(1909-1937)东北抗联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张中华(1912-1937)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李向阳(???-1937)东北抗联第九军参谋长曹国安(1900-1937) 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王仁斋(1906-1937)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郝贵林(1900-1937)东北抗联第三军第四师师长左子元(1906-1937)东北抗联第一军第十一独立师师长王玉生(???-1937)东北抗联三军五师师长李天柱(1898-1937)东北抗联第四军二师师长王毓峰(1887-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二师师长赵庆祥(???-1937)东北抗联第八军六师师长纪儒林(1910-1937)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委周建华(???-1937)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政委周树东(1918-1937)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二军四师政委李福林(1907-1937)东北抗联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柴荫轩(???-1937)东北抗联第八军四师政治部主任金海山(???-1937)东北抗联一军三师副司令李相山(1884-1937)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副官长隋相生(1888-1937)东北抗联第一军一师九团团长钱永林(???-1937)东北抗联二军六师八团团长王俭(1914-1937)东北抗联三军一师三团团长殷成祥(1887-1937)东北三军第三游击团团长阎福(???-1937)东北抗联第四军六团团长吴明月(???-1937)东北抗联第四军三团团长杜吉臣(1903-1937)东北抗联第五军二师四团团长张成地(???-1937)东北抗联五军警卫旅二团团长李凤林(1910-1937)东北抗联第六军保安团团长朴相活(1904-1937)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一军第二师军需部长王松柏(???-1937)东北抗联二军五团政治部主任金山浩(???-1937)东北抗联第二军第六师第八团政委赵永新(1913-1937)东北抗联第五军警卫旅二团政委康山(???-1937)东北抗联第四军二团政治部主任裴敬天(1908-1937)东北抗联第六军二团政治部主任张义淑(???-1937)东北抗联第三军被服厂党支部书记安顺花(1909-1937)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四团缝纫队队长范连副(1912-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某部副连长李保太(1895-1937)东北抗联三军鄂伦春族战士李桂下布(?-1937)东北抗联三军鄂伦春族战士元宝(?-1937)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的鄂伦春族警卫员李延平(1903-1938)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学福(1901-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王光宇(1911-1938)东北抗联第四军副军长刘曙华(1912-1938)东北抗联第八军政治部主任魏长奎(1906-1938)东北抗联第九军政治部主任金正国(1912-1938)东北抗联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于光世(???-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参谋长王德富(???-1938)东北抗联第三军九师师长陆希田(???-1938)东北抗联第三军四师师长张连科(???-1938)东北抗联三军三师师长张相武(1914-1938)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二师师长马德山(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一师师长姜克智(1910-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一师副师长徐德明(???-1938)东北抗联第八军一师副师长常有均(1911-1938)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吴景才(???-1938)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1907-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凤山(???-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政治部主任姜东秀(???-1938)东北抗联八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杨俊恒(???-1938)东北抗联第一军三师参谋长金铎(1901-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第二师参谋长黄有(1899-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稽查处处长于万利(1904-1938)东北抗联第一军直属独立旅旅长张建国(???-1938)东北抗联独立师第一旅旅长姜宝林(1909-1938)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一师三旅旅长徐志英(1918-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政治部秘书傅天飞(1912-1938)东北抗联第一军一师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宋喜彬(???-1938)东北抗联三军九师七十五团团长朴先锋(???-1938)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第三团团长崔哲宽(1915-1938)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部警卫旅第三团团长李东学(1914-1938)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三团团长李福(???-1938)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一团团长戴克政(1915-1938)东北抗联第五军三师九团团长蒋继昌(???-1938)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三师九团团长王贵祥(???-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三师八团团长胡金福(???-1938)东北抗联第九军五团团长吴大成(???-1938)东北抗联九军二团团长毕于民(1909-1938)东北抗联第七军补充团政委李廷章(1901-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四师二十三团政治部主任李刺苏(???-1938)东北抗联一路军一师六团政委李德润(???-1938)东北抗联四军二师六团政委邢志清(1895-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一师五团副团长裴成春(1902-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一师被服厂厂长金周贤(1904-1938)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副官金周亨(1905-1938)东北抗联二军二师副官金弘范(1909-1938)东北抗联第二军第四师组织科长管毅(1915年-1938)东北抗联第五军军医处副处长郑应洙(1900-1938)东北抗联第二军副官戴焕章(1915-1938)东北抗联三军四师三十二团副官王世显(1905-1938)东北抗联八军一师三团一连连长马东熙(1912-1938)东北抗联第二军第六师情报员李桂顺(1914-1938)东北抗联第二军第六师后勤人员何畏(???-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四军小战士王克仁(1914-1939)东北抗联第五军政治部主任雷炎(1911-1939)东北抗联第三路军龙南指挥部第四支队长祁致中(1913―1939) 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马光德(???-1939)东北抗联西北指挥部独立二师师长李文彬(1902-1939)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五军三师师长刘廷仲(1904―1939)东北抗联第七军三师政治部主任张兴德(???-1939)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一师政治部主任侯国忠(1904―1939)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于桢(???-1939)东北抗联第九军副官长金助一(???-1939)东北抗联第九军军政治部科长崔振寰(???-1939)东北抗联第十一军经济部主任孙永浩(1914-1939)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需处处长罗明星(1897-1939)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十九支队长关树勋(1916-1939)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四支队政治部主任胡文泉(1906-1939)东北抗联独立师二旅旅长王济舟(???-1939)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二旅政治部主任吴仲洽(1910-1939)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七团团长许国有(1910-1939)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第一团团长姜福荣(???-1939)东北抗联第三军八团团长郑万昌(1880-1939)东北抗联第四军二团团长刘学悦(???-1939)东北抗联第五军三师九团团长耿殿君(???-1939)东北抗联第六军一师十二团团长冷绍生(???-1939)东北抗联六军第一师三团团长李一平(1910-1939)东北抗联第七军补充团团长宋松臣(1906-1939)东北抗联第七军二师三团团长陈芳钧(1906-1939)东北抗联第六军一师一团政治部主任李志雄(1914-1939)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下江教导队政治文化教官曹鸿志(???-1939)东北抗联第五军依东后方留守主任李洪秀(1910-1939)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师组织部科长田锡忱(1905-1939)东北抗联一军一师后方连指导员兼军医朱洪甲(1892-1939)东北抗联第七军连长吴应龙(1916-1939)抗联第七军军部警卫连连长金忠镇(1910-1939)东北抗联二军四师一团三连一排排长许成淑(1915-1939)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一团一连班长柳奎武(1911-1939)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警卫一队班长毕世信(???-1939)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警卫队机枪班班长梁名升(1912-1939)东北抗联第五军教导团三连青年科长孙绍堂(1909-1939)东北抗联五军无线电技师杨靖宇(1905-1940)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景乐亭(1903-1940)东北抗联第七军军长魏拯民(1909-1940)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政委兼第二军政委张兰生(1909-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冯治纲(1908-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高俊凤(1898-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国民救国军西南路司令姚振山(???-1940)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抗日义勇军军长黄玉清(1899-1940)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陈翰章(1913-1940)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曹亚范(1911-1940)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李泰(???-1940)东北抗联第三军二师师长王汝起(1905―1940)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高继贤(1910-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六支队支队长柳万熙(1917-1940)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周庶范(???-1940)东北抗联第三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金品三(1908-1940)东北抗联第七军三师政治部主任高禹民(1916-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赵敬夫(1916-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单洪福(???-1940)东北抗联第十一军一师三旅参谋长李云龙(1915-1940)东北抗联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十五团团长段兴阳(1913-1940)东北抗联第六军二师十二团副官张文廉(1913-1940)东北抗联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刘凤阳(1906-1940)东北抗联总司令部教导队中队长吴世英(1913-1940)东北抗联第三军第十二支队34大队指导员韩玉书(???-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36大队指导员王殿阁(???-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34大队大队长关秀岩(???-1940)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36大队大队长姜墨林(1921-1940)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教导团队长郭凤岐(???-1940)东北抗联一军属少年铁血队第三班班长姜经礼(1916-1940)东北抗联第七军三师七团一连一排班长裴海丰(1921-1940)东北抗联第六军参谋长冯冶纲警卫员杨有康(1928-1940)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传令兵汪雅臣(1911-1941)东北抗联第十军军张忠喜(???-1941)东北抗联第十军副军长郭铁坚(1911―1941)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政委李槿淑(1913-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妇女主任徐泽民(1901-1941)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长隋德胜(???-1941)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十六大队大队长王作舟(1912-1941)东北抗联二军六师参谋长韩仁和(1913-1941)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政委黄海峰(???-1941)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第一团政委白福厚(1913-1941)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七大队大队长姚世同(???-1941)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第七大队指导员吴法川(???-1941)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副官崔姬淑(1909-1941)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六师裁缝队队长黄贞海(1917-1941)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警卫排长赵尚志(1908-1942 )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许亨植(1900-1942)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参谋长兼第3军军长吴玉光(1909-1938)东北抗联第六军四师政治部主任张中孚(1911-1942)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秘书长李云峰(1918-1942)东北抗联六军一师六团政治主任腾云河(1919-1942)抗联第五军某营营长张镇华(1909-1944)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三师师长冯丕让(1896—1941) 东北抗联五军副官长曹玉奎(???—1941)东北抗联三路军三支队参谋长陈玉华(1917-1944)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女战士朴吉松(1918-1943)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支队长陶净非(1912-1943)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孙太义(1912-1943)东北抗联三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柴世荣(1894-1944)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第五军军长郭池山(1904-1944)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部副官于为(???-1944)东北抗联第五军副官朴英山(???-1944)东北抗联第五军副官姜东淳(1916-1945)东北抗联第八军二师四团政治部主任权永壁(1909-1945)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六师政治部宣传科长赵忠良(1921-1945)东北抗联教导旅侦查员孙成有(???-1945)东北抗联教导旅战士孙国栋(1916-1945)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25大队大队长英雄群体:八女投江之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小孤山12烈士之李海峰、班路遗、朱雨亭、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王仁志、张全富、杨德才、王发、李才。
河北省滦南县马城镇多余屯村高志远事迹
![河北省滦南县马城镇多余屯村高志远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a01153523c1ec5da50e2701a.png)
丹心照日月,铁骨筑长城——忆冀东大暴动的英烈们72年前,震惊中外的冀东大暴动发生在我们这一带。
我们多余屯村是大暴动的中心。
回忆当时那群情激愤,轰轰烈烈的场面,让人心情振奋,思绪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为抵御外辱,抛家舍业,浴血奋战的抗日联军英烈们。
当年,我们多余屯村参加暴动队伍的有100多人,为抗战,为中华民族求解放,英勇献身的就有11人。
其中,最具影响力,贡献最大的当数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
下面,我们不妨说说高志远的故事。
高志远,原名高翔云,字腾霄,1907年6月出生在我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
其父高贵精于耕作,善理家务,同乡亲们处得非常融洽。
乡亲们找借,那是有求必应,对穷苦之人每每进行施舍。
因此,深受乡亲们的敬重与爱戴。
高志远,身为富家子弟,又是家中唯一男丁,却没享受一天富人的生活。
其父对其要求甚严,有些近似苛刻。
因其父信奉儒教,认为对儿孙要求严格是对儿孙的负责,否则会贻害儿孙。
这样,高志远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肯干的优良品质。
高志远8岁上私塾,14岁下学就与伙计们一块下地干活。
他与伙计们一块吃大锅饭,虚心向伙计们请教农活,加之聪明,机灵,又不怕苦不怕累,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学会了全部农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庄稼把式。
在干农活期间,高志远抓空儿摸空儿地练习武功,除舞枪弄棒外,特别注重练习射击,他用自家的一棵老火枪,在几年时间内竟练出了百发百中的技艺。
真正是“举枪飞鸟落,顺枪逃兔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1931年,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
1933年1月1日又进攻山海关及冀东长城各关口。
高志远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想前去投军,怎奈老父无人照顾。
于是,便在当地搞募捐,将所得物资送达抗日前线。
为解决“长城抗战”兵员不足,高志远决意招募“义勇军”。
他卖掉家中部分土地,把老父托付乡邻,带着家眷及洋钱,与我村的陈维、董士瑞、周士亭、李林生、李恩波等人来到汀流河刘冠英处。
四八烈士陵园烈士名单
![四八烈士陵园烈士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9b7df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a.png)
四八烈士陵园烈士名单四八烈士陵园是纪念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四八烈士的地方,这里安葬着众多爱国烈士的牺牲之地。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部分四八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1. 王进喜(1921-1940)王进喜,安徽省宿州市人,担任红军战士。
在四一红军长征过程中,他始终坚守岗位,勇敢奋战。
1940年,在一次战斗中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为同志们争取了机会脱险,最终壮烈牺牲。
2. 张秀珍(1923-1941)张秀珍,浙江省衢州市人,参加了抗日战争。
她担任护士,为战士们提供医疗救治。
1941年,她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但仍坚持继续工作,最终不幸牺牲。
她被誉为“白衣天使”。
3. 周正明(1922-1942)周正明,河南省周口市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敌后进行地下抗战工作,为党组织提供情报和支持。
1942年,他被敌人抓获并残忍杀害,年仅20岁。
4. 杨贵仁(1919-1943)杨贵仁,湖南省永州市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优秀战士。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立下功勋。
1943年,他在一次战斗中奋不顾身,为同志们争取了撤退的机会,最终壮烈牺牲。
赵秀荣,山东省潍坊市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她是一位优秀的女战士,精通医学知识,并在战场上积极救治战友。
1944年,她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治身亡。
6. 刘宝林(1923-1945)刘宝林,江苏省盐城市人,参与八路军抗日战争。
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杀敌,为同志们换取时间撤退。
然而,他在撤退过程中被敌人发现并遭到枪杀,壮烈牺牲。
7. 陈运祥(1917-1946)陈运祥,广东省广州市人,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者。
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1946年,他在一次与敌人的激战中,不幸牺牲。
8. 张家奎(1918-1947)张家奎,四川省遂宁市人,参与了解放战争。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参与重要战斗并立下功勋。
1947年,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杀敌,最终壮烈牺牲。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董振堂将军的抗战精神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董振堂将军的抗战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30f4be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e.png)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董振堂将军的抗战精神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有许许多多英勇的将士为保卫国家、民族尽忠职守。
而董振堂将军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他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坚韧的意志力和崇高的抗战精神,成为九一八事变中的杰出代表。
董振堂将军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年轻时曾参军入伍,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带领部队在各个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董振堂将军的抗战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他始终坚守着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责任。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
他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时刻准备为国家献出生命。
其次,他展现出了不畏艰险、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战场上,他多次冲锋在前,舍己为国,以身作则,鼓舞了整个部队的士气。
董振堂将军还体现出了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指挥能力。
在战争的压力下,他能够冷静思考,准确判断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
他熟谙兵法,能够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兵力梳理,有效地与日军进行战术对比,取得了多次重要战斗的胜利。
他的指挥能力和决策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军事专家的高度评价。
董振堂将军不仅在九一八事变中表现出色,他在整个抗战时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的策划和组织,为中国军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的抗战精神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志向远大、热爱国家的热情。
他的勇敢精神和傲人战绩使他成为了整个中国民族的英雄,被后人称为“抗战时期的一颗明星”。
董振堂将军的抗战精神至今仍然给我们带来启示。
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时,我们应当怀揣着董振堂将军的精神,坚持不懈地为国家、民族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
我们应该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信念,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31fd4f85fbfc77da369b135.png)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运动过程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
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
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
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一二·九”运动的前前后后
![“一二·九”运动的前前后后](https://img.taocdn.com/s3/m/6b249a225f0e7cd18425366e.png)
“一二·九”运动的前前后后作者:赖生亮来源:《晚晴》2017年第12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由北平爱国学生首倡,迅速席卷全国的“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华北,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华北大地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向劳动大众发出抵御侵略、保卫华北的号召。
1935年,中共河北省委多次发出通知、宣言,要求华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并对北平市领导机构进行改组,从政治上和组织上加强了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
11月,在彭涛、周小舟、谷景生、姚依林等人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成立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女一中学生郭明秋为主席,姚依林为秘书长。
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在学联建立了党团,彭涛为书记。
1935年12月6日,北平学联召开代表会,通过并发表了《北平市学生联合会成立宣言》。
随即,平津15所大中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讨伐汉奸殷汝耕,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
就在这天,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将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
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da99ee19e314332396893f5.png)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一般指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事件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农工党策动“一·二八”淞沪抗战
![农工党策动“一·二八”淞沪抗战](https://img.taocdn.com/s3/m/6d62ff5a767f5acfa1c7cd8c.png)
1 月3 0 日, 第三 党 党 员 、八 十 七师 副 师 长王 敬 久 开赴 淞沪 前 线 ,驻 杭 州 的第 八 十八 师 由第三 党党
员、 师长俞 济 时亲 率 ,2 月5 日前 急进 苏州 集结 。俞 济 时 师负 责江湾 镇 以北 至蕴 藻浜 以南 约七 、八 公里 宽区域 的重 要御 敌任 务 。l 1 日,俞济 时提 议并领 衔
伤 日寇数 千名 ,伤 亡达 2 9 0 0 余人 的第 八十 八师 在2 1 目至 2 3 日三天 激 战后整 补 。缩编 后 相互还 不 认识 的 官兵 又于 2 5 日重赴 前线 , 以血 肉之 躯 向江 湾庙 行 之 精锐 日军 发起 猛攻 。俞 济 时亲 自上 阵 ,腹 部 重伤肠
往事 回眸
农 工 党策动
1 9 5 1 年 , 时 任 农 工 党 中 央 主 席 章 伯 钧 在 谈 “ 农 工 民主 党 历 史 情 况 ”时 说 : “1 9 3 2 年 ‘ 一 ・ 二 八 ’抗 战 ,与我 党幕 后 策动 关系 很大 。十 九 路军
一 二八 ● ● ■ ■ — 一 , , I ’ ’ 淞沪抗 战
与副 师长李延年 ( 第 三 党 党 员 )等 联 名 通 电全 国
“ 誓 与 我 十 九 路 军 亲 爱 将 士 ,喋 血 沙 场 ,共 同生 死 , 宁 为 战 死 之 鬼 , 羞 作 亡 国之 民 。 ”1 6日,第
八十 七师 到达 南翔 增援 十九 路军 作 战 。2 0 日, 日军 向吴淞 、庙 行 地 区猛攻 ,王 敬久 奉命 出击 增援 ,毙
借 日本 军来 消 灭十 九路 军 ;而且 派 出黄埔 嫡 系 军队 八 十七 、八 十 八两 师到 上海 监视 十 九路 军 ,并计 划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c95daa7f524ccbff121848a.png)
•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 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 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 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 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 模学生爱国运动。
背
景
•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 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 • 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 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 相要挟。 • 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 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 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
• 12月9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 的日子,学生和市民2万多人在天桥 和前门火车站广场分别召开市民大 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 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 日和爱国自由等决议案。
示威游行
•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 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 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 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 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 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
发展过程
• 1935年11月18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 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 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 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 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 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 员全国对敌抵抗。 • 这时却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 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 举行抗日救国请愿。
• 1935年10月,日寇策动“华北五省自 治运动”。 • 1935年11月25日,日寇指使汉奸成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0多个 县的国土便脱离了中国的统辖。 • 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 然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 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
刘少奇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
![刘少奇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b788f85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2.png)
刘少奇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刘少奇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纠正了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错误,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当时中国革命处在重要、复杂、紧急的转变关头,华北是全国抗日的前沿阵地,情况异常。
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策动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吞华北,在中共领导下爆发了北平“一二·九”运动,将全国抗日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妥协退让政策,残酷镇压人民抗日爱国运动,华北的抗日爱国组织大部分被破坏,而党内又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
在内外复杂矛盾交错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决定派刘少奇担任中央驻北方局代表兼北方局书记。
1936年3月,刘少奇到达天津,开始了领导北方局贯彻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并最终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任务。
一、清理和纠正“左”倾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错误,改善和加强党对白区的工作白区党组织由于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遭到国民党的破坏极为严重,华北党组织仅在河北保存了一个省委以及某些城市与农村中的地方组织和寥寥无几的中下级干部。
而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此时还没有传到华北,这些干部仍是采取“打倒一切,一切不合作,一切斗争到底”的做法。
1936年春,刘少奇一到天津,就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对华北党的状况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党在华北的工作方针:坚持党中央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总方针,准备发动和组织群众,联合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和阶级,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要贯彻党的这一方针,首先是要“准备自己”,也就是要全力肃清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错误,整顿和恢复党的各级组织,壮大党员队伍,使华北党内在思想上达到统一。
为此,他撰写了大量文章,从理论上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其中《肃清立三路线的残余——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一文最具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董毓华“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总指挥
导语:抗日英烈董毓华(19071939),字实存,化名王春裕、王仲华等。
湖北蕲春人。
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
抗日英烈董毓华(1907—1939),字实存,化名王春裕、王仲华等。
湖北蕲春人。
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员。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董毓华烈士简介
董毓华烈士是湖北蕲春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8月考入武昌启黄中学,在董必武等的教育和培养下,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33年7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
9月,他组织成立了中国大学学生救国会,任第一任主席,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8年6月底,冀东成立抗日联军,准备起义。
为了加强领导,组织上委派董毓华以华北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委员(实际是政治委员)的身份,改造一支地方民团部队。
7月6日,冀东大起义爆发。
起义中,他亲临前线,率部收复北宁铁路以南失地,并在友军配合下,一举攻克滦南、乐亭两县城。
后因敌人集结重兵反扑,部队被迫向平西转移。
10月,率部冲破敌人的重重围堵,到达平西。
在平西整训期间,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后又任联军司令员。
1939年6月,因积劳成疾,身患重病,在涞水县蓬头村军区医院病故。
董毓华烈士生平经历
董毓华,曾化名王春裕、王仲华,1907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狮子口董冲一个教师家庭。
1925年由董必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3年秋,董毓华从武汉到北平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成为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