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卷钢粉末涂料的制备
粉末涂料的制备
粉末涂料的制备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涂料,它以固体颗粒状的粉末形式存在,而不含有溶剂。
粉末涂料具有良好的颜色和光泽度,耐腐蚀性强,且对环境无污染,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粉末涂料的制备过程。
1.原料选择:粉末涂料的基本成分包括树脂、颜料和填料。
树脂是粉末涂料的主要成分,常用的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
颜料用于提供涂料的颜色,填料则用于增加涂料的强度和附着力。
2.预处理:原料中的树脂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和附着力。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过滤、干燥、研磨等,确保树脂粒子的大小均匀。
3.混合:在预处理后,将树脂、颜料和填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机械搅拌、高速混合机、湿式研磨等。
通过混合,使原料均匀分散,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4.喷雾干燥:混合后的原料通过喷雾器均匀喷雾到干燥室中,利用高温风力将溶剂蒸发,使涂料成为固体颗粒状的粉末。
同时,树脂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固体膜,提高涂料的耐腐蚀性和附着力。
5.粉碎:喷雾干燥后得到的粉末需进行粉碎处理,确保粉末的粒径均匀。
粉碎的方法有机械粉碎、气流粉碎等,通过粉碎可以得到足够细小的粉末颗粒。
6.筛分:粉碎后的粉末通过筛网进行筛分,去除较大和较小颗粒,得到目标粒径范围内的粉末。
7.包装:粉末涂料经过筛分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桶装、纸板盒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粉末涂料的制备过程中还需要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和产品性能测试,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粉末涂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原料选择、预处理、混合、喷雾干燥、粉碎、筛分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的制备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粉末涂料。
粉末涂料的制备和配方技术
\粉末涂料的制备和配方技术1 粉末涂料的定义、组成和分类1.1 涂料的定义能涂敷于底材表面并形成坚韧连续涂膜的液体或固体高分子材料(摘自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称为涂料。
粉末涂料顾名思义就是固体粉末状的涂料,或叫粉体涂料。
由于其性能及加工过程与塑料相似,又称之为塑粉(塑料粉末)。
1.2 粉末涂料的组成—成膜物质:树脂,它是涂料成膜的基础,又叫基料。
树脂是粘结颜填料形成坚韧连续膜的主要组分。
—颜料:赋予粉末涂料遮盖性和颜色。
—填料:在一定情况下增加粉末涂料涂膜的耐久性和耐磨性,降低涂膜的收缩率和降低成本。
—助剂:用以增加粉末涂料的成膜性,改善或消除涂膜的缺陷,或使涂膜形成纹理。
—功能组分:赋予涂膜某种特殊功能,如导电、伪装、阻燃等等。
1.3 粉末涂料的分类粉末涂料的品种很多,性能和用途各不相同。
粉末涂料可以按照成膜物质、涂装方法、涂料功能和涂膜外观进行分类。
粉末涂料按主要成膜物的性质分为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两大类。
粉末涂料按涂装方法和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静电粉末喷涂粉末涂料、流化床浸涂粉末涂料、电泳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和水分散粉末涂料等。
粉末涂料按其特殊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装饰型粉末涂料、防腐粉末涂料、耐候性粉末涂料、绝缘粉末涂料、抗菌粉末涂料和耐高温粉末涂料等。
粉末涂料按涂膜外观可以分为高光粉末涂料、有光粉末涂料、半光粉末涂料、亚光粉末涂料、无光粉末涂料、皱纹粉末涂料、砂纹粉末涂料、锤纹粉末涂料、绵绵纹粉末涂料、金属粉末涂料和镀镍效果粉末涂料等。
成膜物为热塑性树脂粉末涂料是热塑性粉末涂料,成膜物为热固性树脂的粉末涂料是热固性粉末涂料。
首先开发的是热塑性粉末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由于其涂膜具有各种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外观装饰性等优点,从而迅速占据市场成为粉末涂料的主流品种。
粉末涂料的生产厂家一般还是以成膜物的种类分类,以方便产品的命名和管理。
1.3.1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意义和特性:1.3.2热固性粉末涂料和热塑性粉末涂料的性能特性比较:见下表1-12.热塑性粉末涂料简介热塑性粉末涂料是由热塑性树脂、颜料、填料、增塑剂等经过熔融混合、粉碎、过筛分级得到的。
生产工艺常用的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方法
生产工艺常用的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方法金属粉末涂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涂料类型,它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能,被广泛用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保护和美化。
常见的金属粉末涂料包括铝粉涂料、铜粉涂料、铁粉涂料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金属粉末涂料生产方法。
首先,金属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制备和化学制备两种。
物理制备方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金属材料制备成粉末状。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机械研磨、气流研磨和雾化等。
机械研磨是将块状的金属材料在研磨机中进行研磨,使用研磨介质使金属材料破碎成粉末。
气流研磨是利用高速气流将金属材料撞击在一起,使其破碎成粉末。
而雾化是将液态金属通过高速喷雾器雾化成细小颗粒的过程。
化学制备方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制备成粉末状。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气相法和电化学法等。
沉淀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金属沉淀,再通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得到金属粉末。
气相法是将金属原料蒸发后,在高温下与氢气或氮气反应,生成金属粉末。
电化学法是将金属原料溶解在电解液中,通过电流在阴阳极之间形成金属沉积,再通过分离得到金属粉末。
在金属粉末制备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涂料的配方和制备。
涂料的配方包括树脂、颜料、溶剂等成分的选择和比例控制。
其中树脂是涂料的主要成分,用于起到粘结剂的作用。
颜料则决定了涂料的颜色和效果。
溶剂则用于调节涂料的粘度,使其容易涂抹在金属表面。
涂料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混合和分散。
原料的混合是将树脂、颜料和溶剂等原料混合在一起,并通过搅拌等方法使其均匀混合。
分散则是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研磨分散,使其达到细小颗粒的状态。
最后,涂料制备完成后,还需要通过喷涂、涂刷、电泳等方法将涂料均匀涂抹在金属表面上。
喷涂是将涂料通过喷涂枪均匀喷洒在金属表面上。
涂刷则是用刷子将涂料刷涂在金属表面上。
电泳则是利用电场将涂料颗粒沉积在金属表面上。
综上所述,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制备和化学制备两种。
物理制备包括机械研磨、气流研磨和雾化等方法,而化学制备则包括沉淀法、气相法和电化学法等方法。
粉末涂料制备流程及作用
粉末涂料制备流程及作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 100%固体粉末状涂料。
具有无溶剂、无污染、可回收、环保、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速卷钢粉末涂料的制备
作者:夏振华, 鲍来剑
作者单位:合肥荣事达工业包装装璜有限责任公司,230061
1.罗绵生.甘灯河.高庆福.陈雄家电中薄涂粉末的研究(下)[期刊论文]-日用电器2012(2)
2.周海容.王志杰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技术现状[期刊论文]-品牌与标准化2011(8)
3.曾凌三.彭俊邦彩色钢板与彩板涂料[会议论文]-2004
4.甘崇宁.杨春娣.常霞俊.徐徐.王飞聚偏二氟乙烯(PVDF)卷钢面漆涂料[会议论文]-2010
5.许杰卷材涂料,商机无限[会议论文]-2005
6.罗绵生.甘灯河.高庆福.陈雄家电中薄涂粉末的研究[期刊论文]-日用电器2012(1)
7.张力明.王晶.高宏.赵丽波.ZHANG Li-ming.WANG Jing.GAO Hong.ZHAO Li-bo异丙醇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0,21(3)
8.夏振华.鲍来剑高速卷钢粉末涂料的制备[会议论文]-2006
9.胡迅中卷钢涂料中助剂的使用[会议论文]-
10.高玉芳.吴新宇预涂稀土涂层渗硼工艺及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01,1(2)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1223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