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3.1 选择性
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 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d3 点短路:6 动作:有选择性; 5 动作:无选择性 如果 6 拒动,5 再动作:有选择性(5 作为 6 的远后备保护) d1 点短路:1、2 动作:有选择性; 3、4 动作:无选择性 后备保护(本元件主保护拒动时) : (1)由前一级保护作为后备叫远后备. (2)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叫近后备.
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速断保护装置 各型距离保护装置 高频保护装置 线路横差或纵差保护装置 元件纵差保护装置 0.06-0.1s 0.1-1.25s 0.04-0.15s 0.06-0.1s 0.06-0.1s
1.3.3 灵敏性
6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保护装置对于其应保护的范围内发生故障的反应能力。 (保 护不该动作情况与应该动作情况所测电气量相差越大→灵敏度↑) 。 一般用灵敏系数 Klm 来衡量灵敏度。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
4.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 4.2 限时电流速断电流保护 ……………………………………………………… 4.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 4.4 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 5.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 5.1 零序电流保护 ………………………………………………………………… 6.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接地保护 …………………………………… 6.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流和电压 6.2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保护…………………………………………………… 6.3 绝缘监视装置………………………………………………………………… 6.4 零序电流保护………………………………… …………………………… 6.5 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1.3.4 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误动;再规定的保护范 围内发生故障时,应可靠动作;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任何情况下,应可靠的不 动作。 (主保护对动作快速性要求相对较高;后备保护对灵敏性要求相对较高。 )
1.4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简史
上世纪 90 年代出现了装于断路器上并直接作用于断路器的一次式的电磁型过电流 继电器,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 这个时期可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 1901 年出现了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1908 年提出了比较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差 动保护原理。1910 年方向性电流保护开始得到应用,在此时期也出现了将电流与电压 比较的保护原理,并导致了本世纪 29 年代初距离保护的出现。随着电力系统载波通讯 的发展,在 1927 年前后,出现了利用高压输电线上高频载波电流传送和比较输电线两 端功率或相位的高频保护装置。在 50 年代,微波中继通讯开始应用与电力系统,从而 出现了利用微波传送和比较输电线两端故障电气量的微波保护。早在 50 年代就出现了 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实现快速继电保护的设想。经过 20 余年的研究,终于诞生了行 波保护装置。显然,随着光纤通讯将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采用,利用光纤通道的继电 保护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上是继电保护原理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构成继电保 护装置的元件、材料、保护装置的结构型式和制造工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50 年代以 前的继电保护装置都是由电磁型感应型或电动型继电器组成的这些继电器统称为机电 式继电器. 本世纪 50 年代初由于半导体晶体管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称之 为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70 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大量采用的时期满足了 当时电力系统向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的需要.80 年代后期标志着静态继电保护从第 一代(晶体管式)向第二代(集成电路式)的过渡.目前后者已成为静态继电保护装置的 主要形式. 在 60 年代末有人提出用小型计算机实现继电保护的设想由此开始了对继电保护计 算机算法的大量研究对后来微型计算机式继电保护(简称微机保护)的发展奠定了理论 基础. 70 年代后半期比较完善的微机保护样机开始投入到电力系统中试运行. 80 年代微机保护在硬件结构和软件技术方面已趋于成熟并已在一些国家推广应用 这就是第三代的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微机保护装置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潜力因而受到 运行人员的欢迎.进入 90 年代以来它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将成为继电保护装置的 主要型式.可以说微机保护代表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未来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保护 控制运行调度及事故处理的统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35kv 继电保护、整Baidu Nhomakorabea计算、故障分析、设计原理
前言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供电、配电、用电等设备和技术组成的一个将一次 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统一系统。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为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 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 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为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再输送电能的过 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 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 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 包括:继电保护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距离 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正、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和校正、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 价。
2.1.2 接地短路
在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较大,可能构成系统短路。这时的接地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 在高压接地系统中,接地短路电流可能很大。接地短路电流在 500A 及 500A 以下者称为小接地短 路电流系统;接地短路电流 500A 以上者均为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
3、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相间短路保护采用两相两继电流保护,它是一种阶段式电流保护。以第Ⅰ段、第Ⅱ段 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以第Ⅲ段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方式之一:
1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35KV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学 专 班 号 业 级
张向辉 20093096 51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20093096 陕春玲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2
目
录
摘 要 ……………………………………………………………………………… 前 言 ……………………………………………………………………………… 1.继电保护概论 …………………………………………………………………
以 A-B 线路为例:
规定电流正方向:电流从母线流向线路 规定电压正方向:母线指向线路 利用以上差别,可构成差动原理保护。 如:纵联差动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等。
1.2.3 保护装置的组成部分
5
┌──┐ ┌──┐ ┌──┐ 输入─→│测量│─→│逻辑│─→│执行│─→ 输出 信号 └──┘ └──┘ └──┘ 信号 ↑ └ 整定值
4
1、继电保护概论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1.1.1 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 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快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 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非故障设备继续运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电力系统出现异常运行状 态时,根据运行维护的要求能自动、及时、有选择地发出告警信号或者减负荷、跳闸。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1.2.1 反应系统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电器元件(设备)一端所测基本参数的变 化而构成的原理(单端测量原理,也称阶段式原理)
运行参数:I、U、Z∠φ 反应 I↑→过电流保护 反应 U↓→低电压保护 反应 Z↓→低阻抗保护(距离保护)
1.2.2 反应电气元件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及正常运行)时两端所测电流相 位和功率方向的差别而构成的原理(双端测量原理,也称差动式原理)
4.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在电网中 35kv 及以下的较低电压的网络中主要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 最主要的优点就 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三段式过流保护包括: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简称电流速断保护或电流ⅰ段)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 3、过电流保护(电流ⅲ段) 。 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相 互配合构成 一整套保护,称做三段式电流保护,它们的不同是保护范围不同。三段的区别 主要在于起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 其中速 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 路电流来整定的,而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最 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 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小于被保护线路的全长一般设定为被保护线路的 全长的 85%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范围是被保护线路的全长或下一回线路的 15% 3、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至下一回线路的全长
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 1.2 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 1.3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 1.4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简史 ………………………………………………… 2.35KV 线路故障分析 ………………………………………………………… 2.1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 2.2 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 ……………………………………………
7.电流三段保护小结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3
35KV 线路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张向辉 指导老师:陕春玲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要: 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 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 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 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 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 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 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 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 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 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 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 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 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 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 35KV 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 摘
2.35KV 线路故障分析
7
2.1 常见故障分析 2.1.1 相间短路
这里的 “ 相 ” 指三相对称制交流电源,是由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所组成的电源系统 —— 简 称三相交流电源。我国所采用的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三相发电机的绕组作 星形连接。各绕组的首端称端线,端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各绕组的末端连接 在一起称中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相间短路是指端线与端线之间未经过负载 (即用电器)而相连接所造成的电源短路。
1.3.2 速动性
继电保护的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切除故障设备。 故障后,为防 止并列运行的系统失步,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及故障元件损坏程度, 应尽 量地快速切除故障。 (快速保护:几个工频周期,微机保护:30ms 以下) 故障切除总时间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一般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06-0.12s, 最 快 的 可 达 0.02-0.04s; 一 般 断 路 器 动 作 时 间 为 0.06-0.15s , 最 快 的 有 0.02-0.06s。 目前常用的无时限整套保护的动作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