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探索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单洁琼(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中心校)摘要:通过对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分析,并针对现有状况进行针对性研究,构建高段课前预习的模式。
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预习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主要就在指导学生预习方面的思考与设想研究进行剖析与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现状;设想一、预习的界定与释义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
以我理解,预习不仅仅是“把书看一看”这个层面上的要求,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自学课”。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学会,不是听老师讲会的”。
当知识都学明白,正确、准确理解后,就是掌握。
总之,预习的本质是“自学”,要求是“学会”。
所谓预习设想就是针对现有存在的预习状况,提出科学的预习方法、策略,并且这种方法策略具有目的性强、可操作性、高效率性。
二、课前预习现状及其方法1.学生课前预习现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少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
在对某学校五年级的一个班级调查当中,问及“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居然有学生说没有必要或者不知道。
进而再问及“你是怎么预习的”,大多数学生回答只是把段落标好,画好词语,最后通读几遍。
能在不懂的词语旁边写注释已经算很认真了。
学生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本课题恰恰是针对课前预习现状,帮助一些“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
2.预习的方法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的问题。
读就是学生自读,达到不读错字、不掉字,读准生字、词语,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
有方向目标,学生会慢慢地向着重点预习迈进。
三、针对现状提出的策略1.阅读首先要判断它的体裁类型,分析时按照所学类型的文体知识去把握,这就如医生诊断病人的病情一样,只有诊断出是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解除病痛。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预习对课堂学习的影响
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课前预习,小学生能 在课堂上更快地进入学习 状态,提高听课效率。
增强学习自信心
预习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能 在课堂上得到验证,从而 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有利于课堂互动
预习能使小学生对课堂内 容有一定了解,有助于他 们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 进行互动交流。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方法与样本 • 调查结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教育改革深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语文课前预习作为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引
起了广泛关注。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汇总
结论一
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预习方法不够科学 有效。
• 描述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小学生会进行课前 预习,而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方法也只是匆匆浏览一遍课 文,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思考。
• 分析
这可能与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科学 的预习方法和指导有关。
学生学习现状
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 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 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
学习效果。
家长关注度提高
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过 程和方法,希望了解如何指导孩 子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以助力孩子学业进步。调查目的了解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小学生语文课前预 习的现状,包括学生的预习习惯
• 缺乏有效指导:部分小学生在预习时缺乏有效指导,可能导致预习效果 不佳。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标题: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内容: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小学生在语文课前的预习情况,探索他们对于预习的认知和实
际行动,以及相关因素对预习的影响。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共计200名学生,包括男生和女生。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访问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1. 了解预习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表示知道预习这个概念,但只有27%的学生能正确解释预习的意义。
2. 预习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2%的学生每周都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其余学生预习的频率不定。
其中,69%的学生表示他们晚上完成预习,24%的学生选择早晨完成,7%的学生在上课前完成预习。
3. 预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8%)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书籍进行预习,16%的学生
选择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其余学生采用其他方式,如请家长帮助。
4. 预习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7%的学生认为预习对于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
其中,40%的学生感觉预习对他们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23%的学生认为预习对于理解课文有帮助,而40%的学生表示对预习没有什么感觉,觉得没有帮助。
讨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普遍存在认知不足和行动不积极的问题。
对此,我们建议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加强对小学生的预习意识的灌输,并提供
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学校可以推出针对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辅导课程,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预习方法和习惯。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及改进策略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及改进策略语文课前预习改进策略推荐
语文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
由于目前教育资源不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培养方法不够现代化,以至于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状态不尽如人意。
应当认真探讨语文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实施改善措施,使学生抓住核心内容,发挥学习方法的巧妙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制定针对性的课前预习方案,引导学生从容接受训练,深刻理解文言文的核心思想;其次,要采取多种学习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前预习要多样化,采取游戏化学习等有趣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此外,教师还要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误区,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科学诊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文言文深刻生根;另外,要重视学习情景中的相互借鉴,因材施教,结合群体对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总的来说,语文课前预习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认知意识和针对性措施,要推动
学生全面、深入地接受预习,学以致用,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文言文课堂活动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很多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师,都没有重视到预习这一个关键的环节,由于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着一个过程也不那么的重视。
语文是一门基础类型的学科,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严重,但其自我表达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在学习语文知识方面显得较为吃力,这跟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联系。
现阶段,针对如果有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提升,成为了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可以从语文预习阶段着手落实,下文开展分析。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预习引言: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开始之前,预习都是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让他们清楚地知识接下来是学习什么知识内容,同样也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会在预习的整个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在现在这一个阶段,有一部分的教师却没有对预习环节引起重视,尤其是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其预习的效果可见一般,更甚至有的教师直接省去了这一个环节,直接就讲解知识,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对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所以说,加强小学五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1.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的基本现状从现在这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情况而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部分积极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作业类型相对较为死板。
如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默写,对生字词进行抄写,背诵,这一类型的语文作业都比较常见。
但是对于五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此类作业只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无趣。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转变。
小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够停留在文字表面内容的预习,而是要教会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这样的预习模式才会有效,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语文思维发展提升有积极性作用。
语文预习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
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一、授之以法,加强预习的指导性。
通过六步预习法,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
1.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圈。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
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4划。
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
5.拓。
如:作者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可做拓展了解。
6.问。
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二、激之以趣,体现预习的趣味性。
如何让预习作业快乐起来,可以在预习作业的形式上有所创新。
1.改革作业的形式①批注式。
将预习的成果在书上通过圈、划、注、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预习的形式较为方便,但缺点是教师不能汇总学生预习的成果。
②表格式。
通过“我是自学小能手”课内外沟通单让学生进行预习。
表格式预习作业的形式具有易统计、易汇。
③图文式把自己的预习成果编成图文并茂的小报。
小报内容呈现四个板块:A、“展示舞台”:将自学心得在此版块中展示。
B、“课堂聚焦”:老师事先提出本课的焦点问题,将探究的成果在此版块展示。
C、“疑问城堡”:将自己的疑惑直观地呈现出来。
D、“课外链接”: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与文本的相关信息。
批注式、表格式、图文式的预习作业形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的特点交替使用。
2.改革评价激励的机制。
(1)评价激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并保持学生对预习。
(2)互动式。
将学生分成组,针对课堂中预先布置的焦点问题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课前预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良好预习意识和态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基础。
今年我从事四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非常旺盛的阶段。
活泼好动,天真烂漫。
并且有着旺盛的精力,这就导致他们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缺乏学习主动性,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但在语文学习中,预习对于后期课程的学习以及知识掌握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不足,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因此要加强对于预习环节的重视。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课前预习,以下是预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
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
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
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
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
为此在预习时,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
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
也难以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绝大部分学生照本宣科,不能将所参考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对思想会产生疏忽。
不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
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
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二、小学语文预习设想1、激发学生兴趣,养成预习习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预习问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小学五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语文知识的承上启下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预习来提前预习新的教材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存在诸多问题,如预习内容不理解、预习态度不端正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预习的效果。
一、问题现状1. 预习内容不理解。
目前,有些学生在进行语文预习时,不能很好地理解预习内容,导致预习的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预习时未能认真阅读教材,缺乏阅读理解的能力。
2. 预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对语文预习的态度不够认真,认为预习并不重要,导致预习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预习效果不明显。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生的语文预习效果并不明显,导致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影响学习效果。
二、对策建议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找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习内容。
2. 增强预习意识。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告诉他们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
3. 定期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情况的检查,对于未能完成预习或者预习内容不理解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预习效果。
4. 设计有效的预习任务。
老师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
5. 增加预习时间和机会。
学校可以在课外时间增加一些语文预习的机会,比如利用午休时间、课间时间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预习时间和空间。
6.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预习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在预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预习的效果。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预习的效果,更好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个人小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对象】:五、六年级学生【跟踪研究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研究者】:韩欢【课题由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确定这个课题的目的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都意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不佳,很多需要课前预习完成的任务也要等到课上来完成,这样就大大缩减了授课时间,很多需要大量时间来研讨的内容不得不暂时搁浅,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就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学生课前预习现状进行关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和改变他们的预习习惯及做法,如能加以推广,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效。
【研究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总结法【研究过程】这一年来,我将本班几位学生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围绕预习,展开了策略研究,对他们的预习态度,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全面控制。
然后进行归类统计和细致分析,做好调查记录,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帮助和指导,发现问题总是及时摸清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做好家校间桥梁和纽带,经常进行思想教育。
研究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其目的意义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语文的效率。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
”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学习方法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
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现状及设想摘要: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前预习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前预习,教师应着力创新课前预习的方式使学生乐于主动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那么怎样才能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更有效呢?下面本文将对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预习的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策略分析小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前预习模式的创新,使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中有很多问题影响着预习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应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的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一、小学高段语文学前预习现状分析(一)预习的方式单一,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较低当前小学语文高学段课前预习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最常见的问题是课前预习的方式单一,导致小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低。
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往往都会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例如预习古诗词的时候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或者是抄写古诗词。
在预习文言文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翻译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等等,这些预习的方式已经多年没有得到创新,长时间处在这种预习方式中导致小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降低,因为无法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带来的新鲜感。
此外,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单一的预习任务无法激发学生参与预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导致部分小学生的预习兴趣受到打击,降低了课前预习的质量,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1)
一、首先来看预习现状分析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但学生预习的效果却让人很不满意。
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学生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原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一)、学生方面1、没有养成预习习惯。
学生预习上,自觉性不够高。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被动预习,预习主动性差。
学生们预习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大多数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尝到预习所带来的甜头。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是被动的,不经过大脑的,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和热情。
3、学生没有预习的正确方法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采用的方法较单一。
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只了解课文梗概,不质疑,不思考,不讲方法。
“预习语文,对许多学生来说,常常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要么走马观花,将课文粗略看一遍,就算是预习;要么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找出几个生字生词,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画了几个词语,几段话,标上了自然段......便以为是预习。
认真些的学生将课文读上三四遍,预习的效果收效甚少。
”所以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找不到方向的。
(二)、教师方面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教师重视了课前预习,重视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才会有预习的方向,学会预习。
现在教师们往往只是布置预习作业,有时候忽略了检查,教师往往鼓励学生预习,但不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所以使得学生的预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预习现状策略分析(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激趣入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得愈发重要。
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现状、小学语文预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小学语文预习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小学语文预习习惯的现状小学语文预习习惯,指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做好相应的习题和阅读材料。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预习习惯整体不容乐观。
一方面,学生对预习缺乏充分重视,认为只需等到上课时再学习就可以;另一方面,家长也对此缺乏足够的引导与督促。
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往往无法积极地参与预习,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预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小学语文预习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理解并熟悉课文内容,为课堂的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预习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小学语文预习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一)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态度要想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预习的积极态度,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让学生了解预习的重要性,以及掌握预习的方法。
最后,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预习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预习的价值和意义。
(二)设立明确的预习任务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应该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预习任务可以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和重点、回答问题、做习题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方法学生需要学习有效的预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
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引导他们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读、略读、详读和分析等。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课前预习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课前预习有助于加深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课前认真开展预习,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要讲述的内容,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其次,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尤其是二年级学生,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认知,所以对教材中提到的有些名词并没有全面地认识。
借助预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小学生能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标注出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进行深度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并展开互动,这就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并发挥出积极作用。
再者,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到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当代社会,信息获取手段多样,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充分利。
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所以课前预习十分重要。
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导向和辅助作用。
预习的好,课堂教学就能顺利开展、事半功倍。
二、班级预习现状虽然课前预习的意义如此重大,但学生预习的效果却让人很不满意。
学生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大多数学生是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不会自主预就;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了,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再有就是,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时候不进行合理的思考,在课堂上没有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好处,而逐渐对预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不会预习,方法欠缺。
现阶段班级内的预习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采用的方法较单一。
学生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只了解课文梗概,不质疑,不思考。
只查出几个生字生词,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便以为是预习。
认真些的学生将课文读上三四遍,预习的效果收效甚少。
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①有必要②没必要③说不清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5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①总会预习②有时会③不会预习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6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①有②没有③不清楚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 5 %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2. 预习的主动性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①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必须完成。
②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
我必须完成。
③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④不知道分析:有95 %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有8 %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 预习的独立性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①自己主动预习②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③不预习分析:98 %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
2 %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①经常指导②偶尔会指导③从不指导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①直接跳过去②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③请教别人④查阅资料分析:85 %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90 %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
但仍有5%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①正常使用。
②不使用。
③有时会使用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语文是小学课程的重点,而语文高段课前预习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甚至有些
学校专门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语文预习。
在语文预习中,学生尤其是高段学生,经常感到没有指导,或者没有有效的指导方式。
他
们可能随意地看书,学习课文,甚至是以尽可能多的表达为目的而背诵课文。
他们无法从
根本上理解课文内容所提供的深刻思想,也不能掌握语法结构、精要表达以及文学知识和
文学美学的精华。
语文的学习是一整套的,学习的环节有识记、分析、理解和联系,如果在课前没有全面的
预习,就无法完成这一整套环节,结果往往是听课上课,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接受困难,对学习存在浅尝辄止,影响学习效果。
根据以上情况,对于小学语文高段的学习,重点放在课前的预习上是非常必要的。
建议,
在课前预习时,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活动,如根据图片、图表或模板来识记词语,掌握语法
结构,从课文的文言文中精要表达、分析文学知识和文学美学,再以天南素描等少数练习
来夯实记忆,以促进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此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收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适当地反馈,帮
助他们完成预习任务,同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及时调整预习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更好
地把握整个课程的学习思路。
在紧凑的学习时间中,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至关重要。
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
全面深入地理解精析本次课程的重点,才能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为正常上课打下坚实的
基础。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如今教师布置语文预习作业,有的同学或是家长认为预习作业就相当于没留作业,有的同学误认为语文预习作业就是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蜻蜓点水、应付敷衍。
这都是一种不好的取向和误区。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无疑应从预习方面入手,加强指导,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技能,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是不少语文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有的语文老师只以一句“去读读课文,预习一下”草草了事;有的老师让学生预习有布置无检查等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预习至关重要,现谈谈自己的见解。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
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
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
通读时,还要求学生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显得不盲目。
2、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
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
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
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
“教是为了不教”。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语文预习成为了家长、老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语文预习是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和预习,为今后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等。
下面就小学五年级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对语文预习更是提不起兴趣。
在学生的眼中,课外时间应该是用来游戏和休息的,而不是用来预习复习的。
这种现象造成了学生对语文预习的不重视,导致预习效果不佳。
2. 学习方法不当小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够,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读一下课文,而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消化并不够深入。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语文预习的效果不佳,无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家长监督不力家长对孩子的语文预习往往缺乏监督和指导,只是简单地嘱咐孩子要认真预习,而不去了解孩子的预习情况和帮助孩子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预习成效往往很差。
二、对策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有趣的课外书籍,举办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正确预习。
家长对孩子的语文预习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监督和指导。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语文预习,帮助孩子筛选重点,指导孩子理解课文内容。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不断鼓励和激励孩子。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
学习新知识前向来都是需要预习的,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的农村小学。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全班40个学生,班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较多,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媒介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预习过,因为我认为在上课前可以选用有趣的导课方式,所以每次备课时令我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导课,把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导课的选择上,我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上课模式,再加上教研组提出了如何做好预习的课题研讨,让我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于是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先看一遍课本,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结合四年级学习过的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再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部分和认知升华的思考题,最后试着独立完成题组冲关练习题。
刚开始很多学生最多是完成导学案一部分内容,再后来慢慢的,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达到独立完成题组冲关练习题,这说明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来预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最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
在课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活动。
很多优秀教师课前,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
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探讨预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100份小学生的回答。
调查问题及结果:1. 你每天是否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答案:- 是:60人- 否:40人2. 如果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你一般花费多长时间?答案:- 30分钟以下:20人- 30分钟-1小时:30人- 1小时以上:10人3. 你是如何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答案:- 阅读课本:50人- 阅读相关资料:30人- 做笔记:10人- 做练习题:10人4. 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影响?答案:- 提高理解能力:40人- 增加词汇积累:30人- 增强记忆力:15人- 培养阅读习惯:15人5. 如果没有进行语文课前预习,你觉得会对你的学习产生什么影响?答案:- 不理解课堂内容:30人- 跟不上老师的讲解:25人- 课后复习更加困难:20人- 学习效果下降:25人调查结论:1. 大约60%的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40%的学生没有进行预习。
2. 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中,大部分花费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3. 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来进行预习。
4. 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课前预习对提高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有较大的影响。
5. 没有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学生认为会导致不理解课堂内容和学习效果下降。
结论分析:预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小学生进行了语文课前预习,并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来进行预习。
学生们普遍认为预习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
相反,没有进行预习的学生们认为会导致不理解课堂内容和学习效果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文课前预习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鼓励学生们继续保持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定边第一小学xx
一、前言
身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
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
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
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研究。
为了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研究》,就本校五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
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 调查对象
从本校五年级选了25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张,收回率
100%。
2. 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
高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1、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①有必要
②没必要
③说不清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2、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①总会预习
②有时会
③不会预习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3、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①有
②没有
③不清楚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
习
新内容没有用。
2. 预习的主动性
4、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①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必须完成。
②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
我必须完成。
③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④不知道
分析:有85%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有10%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预习的独立性
5、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①自己主动预习
②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
③不预习
分析:85%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
15%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6、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①经常指导
② 偶尔会指导
③ 从不指导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① 直接跳过去
② 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
③ 请教别人
④查阅资料
分析:80%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
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20%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
但仍有50%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① 正常使用。
② 不使用。
③ 有时会使用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
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① 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② 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③ 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
分析:75%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20%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
从这里可
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①•有
② .较多
③ .适中
④.太少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① 、认识字词② 、读通、读熟课文
③ 、理解重点词句
④、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
⑤其他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① 自学生字词② 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了解课文大意
④查阅资料
⑤质疑问难
⑥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上表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
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
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
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
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
去了信心。
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
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六、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
习意识。
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
衍了事。
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
要创设条件,唤
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
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
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
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
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
6、关注学生的差异。
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
差异,要求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
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