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本 - 制度大全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一、前言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并实施本办法。
二、目的和依据本办法旨在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提升,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公共利益。
本办法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主要内容1.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应当严格控制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及该类物品的质量,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符合法律规定的安全标准。
2.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未经验收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销售前必须含有符合规定的检验报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零售店、超市等销售场所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有责任制定和完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度。
4.食品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销售场所的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方案,要求销售场所立即整改,直至合乎规定为止。
5.食品企业在销售食品前应当公开收购货源地,销售地址、对应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检测结果等信息,提高公众的知情权,以便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追责。
6.食品企业在销售出问题的食品后,应当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并在第一时间公布食品问题情况。
四、管理机制1.食品安全监督执法部门应当派出工作人员对销售企业、超市、零售店等的销售记录和购买食品材料二者之相的一致性作出监督和检查,同时对生产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食品销售企业进行证照核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应当立即采取行政执法措施,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五、执法监督机制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定期组织检查组,对销售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加强督查,督促整改,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2.对违法销售和生产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价格行为如有问题需由有关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法律尊严,为食品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三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职责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强化监督管理。
第五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章市场准入管理第六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第七条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对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查验,确保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第八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九条市场开办者应当加强对市场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定期对市场内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及时处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
第五章检验检测与风险评估第十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对存在风险的食用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市场开办者和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验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样品和信息。
第六章监督管理措施第十二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抽样检验、现场检查、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的;(二)未建立或未执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三)拒绝、阻挠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四)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从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就是指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后的销售活动。
第三条【监管原则】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追溯、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监管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与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但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监管职责】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其她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六条【经营责任】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以下简称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承担管理责任,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活动,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从事市场销售活动,诚信自律,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与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七条【社会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用农产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了解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开办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基本要求】食用农产品市场应当按照食用农产品大类、保鲜与卫生要求进行分区,同类型产品应当在同一交易区内经营,其经营环境、设施设备、经营管理应当符合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求。
第九条【管理责任】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文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文一、总则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促进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监督管理机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机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相关地方政府共同组成,行使监督、管理和执法职责。
三、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食用农产品的销售,应当取得食用农产品销售许可。
销售许可的条件和程序由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并公布。
四、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质量要求食用农产品市场的销售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以任何方式掺假、掺杂、掺偏、以次充好。
五、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检验检疫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应当依法进行检验检疫,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于未经检验检疫的食用农产品,不得投放市场。
六、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信息公开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应当公示产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消费者有权了解产品的信息并选择购买。
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行为规范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欺诈、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
禁止销售假冒食用农产品和过期食品。
八、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督检查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对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九、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安全风险防控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确保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无害。
对于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投诉处理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和反馈。
十一、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监督管理机构有权采取警告、罚款、吊销销售许可等处罚措施,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doc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后的销售活动。
第三条【监管原则】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追溯、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监管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但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监管职责】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其他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六条【经营责任】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以下简称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承担管理责任,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活动,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从事市场销售活动,诚信自律,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七条【社会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用农产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了解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市场开办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基本要求】食用农产品市场应当按照食用农产品大类、保鲜和卫生要求进行分区,同类型产品应当在同一交易区内经营,其经营环境、设施设备、经营管理应当符合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求。
第九条【管理责任】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三篇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三篇篇一: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通过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集中交易市场,是指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含农贸市场)。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保证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第五条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协作机制。
第六条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对入场销售者履行管理义务,保障市场规范运行。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销售活动,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条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汇总分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应当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并公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
鼓励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和记录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信息。
第八条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相关行业协会和食用农产品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履行法律义务。
第二章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义务第九条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销售者履行义务,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编号:SY-AQ-03518(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Measures for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market sale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后的销售活动。
第三条【监管原则】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追溯、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监管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但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监管职责】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其他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六条【经营责任】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以下简称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承担管理责任,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活动,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销售、流通、仓储、运输和检验检测等与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定义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是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用于供人食用的各种动物、植物及其制品。
第二章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四条质量监督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要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自行监督,确保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第五条安全监督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要定期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第六条管理制度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应制定健全的销售管理制度,确保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条订单管理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应建立订单管理制度,确保订单及时准确,保证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能够及时送达并维护客户关系。
第八条应急处理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要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当发现售出的食用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检验检测管理第九条检验检测机构为确保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需要由专业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第十条检验检测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执行国家有关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所检的食用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一条检验检测结果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所检的食用农产品的检测结果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单位及个人提供检测报告,确保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章罚则第十二条处罚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及个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直至吊销有关营业执照。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生产企业要求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产食用农产品,确保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947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样本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通过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集中交易市场,是指销售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含农贸市场)。
第三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督指导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保证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方法食用农产品是指经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后,供人们食用的农产品。
由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对食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市场上存在很多不合格或假冒伪劣的农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对食用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监督管理、信息公示、执法制度等方面来探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方法。
一、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必需要加强,包括了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要做好监管工作,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食品安全宣扬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决议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因此,要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食品安全相关学问,加强各种食品安全宣扬活动,让人们学会正确辨别食品,提高对那些对人体有害的食品的认得,从而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2、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该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规范管理和核查,削减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该体系应包括:(1)建立健全安全食品检验机构,加强检验检测本领,提高检验检测水平,较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安全需求。
(2)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3)建立健全食品仓储、物流、销售环节的许可制度,严格掌控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投诉处理机制,适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3、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抽查检验,适时发觉和查处不法厂商和销售商,对浓度超标、含有有害物质的食品进行查处和销毁。
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档案,便于追踪产品来源,为食品质量的监管供给有力基础。
二、信息公示消费者需要有权知道他们正在购买的食品的来源以及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因此,通过加强信息公示,使消费者能够参加监管环节,并促使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对食品安全负责。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用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办法,以确保食用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首先,针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环节,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所有销售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经营。
销售商必须取得相关的销售资质,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销售,并对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和档案管理,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以便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召回和处理。
其次,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制度。
销售商必须在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上标注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严禁销售过期、变质、掺假伪劣的食用农产品。
同时,销售商要对食用农产品的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另外,监督管理部门还要求销售商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销售商要定期对销售场所、设施设备进行卫生清洁消毒,确保销售环境卫生安全,杜绝因环境污染导致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最后,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销售商加强与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主动接受监督检查,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检验。
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问题,销售商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向消费者公告,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保障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监督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大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办法,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食用。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模版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食用农产品销售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件,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销售活动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在销售过程中掺杂、伪造、假冒食用农产品。
第五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第六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管理人员,做好食品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设置监测设施,定期对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检和检验,确保产品合格。
第八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依法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不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第九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保障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召回,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
第二章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第十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遵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生产规范,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药品、农药、肥料等。
第十一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台账,记录生产工艺、使用药品、农药等情况,确保生产环节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第十二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监测和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的抽检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三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产品溯源体系,及时对相关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来源真实可靠。
第十四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生产规范进行生产工艺调整和设备维护,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第三章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第十六条食用农产品经销商应当从合法渠道采购食用农产品,不得购买、销售来源不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介绍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监管主体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餐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监管主体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食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构等。
监管措施生产环节1.生产企业应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必要的信息,如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3.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组织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风险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流通环节1.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应当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销售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测,并做好风险提示工作。
2.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内部食品安全监督,保障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
餐饮环节1.餐饮服务单位应当严格控制餐厨垃圾的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备案登记,并制定质量安全纪录和追溯体系。
监管执法1.对于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相关监管部门将对其实行惩罚和处罚,并进行公示。
2.对于食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处置,并进行公告和通报,保障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结论食用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本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将有助于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的良好秩序,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并发布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本办法所称的食用农产品是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生鲜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副产品及其深加工食品。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和进口的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推动质量提升和改进发展。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对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及时通报信息,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并严密监控产品的流向,防止继续上市销售。
第六条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要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所销售的食品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
第七条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加强对顾客的沟通、回访,了解各产品的使用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
第八条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须保证其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全程追溯等工作,并依法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淘汰处理。
第九条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责任的履行。
第十条本办法中的主管部门是指人民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章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一条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生产产品,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企业需开展食品检测,并依法对检出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理。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为了保障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食用农产品制造、加工、销售、代理、运输、贮藏等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二、监督管理机构本办法所称监督管理机构是指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授权的地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三、销售场所要求1. 仓库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的仓库应满足以下要求:•通风、防腐、防鼠、防虫、防火。
•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易腐烂、易变质的物资。
•库房内必须按照不同农产品的储藏环境进行储藏。
2. 超市、卖场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的超市、卖场应满足以下要求:•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状态,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保持货品新鲜、品质优良,不得出售腐烂、变质或过期的食用农产品。
•正品的产品标签必须与货架上的价格牌完全一致,不得存在价标不实、标签不符合规定等行为。
•保证售后服务体系完善。
3. 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的农贸市场应满足以下要求:•保持环境清洁,防止蚊虫滋生,不得存放垃圾。
•保持货品新鲜、品质优良,不得出售腐烂、变质或过期的食用农产品。
•应设置便民服务设施,如厕所、消防器材等。
四、销售人员要求食用农产品销售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
•持有食品卫生证书或者健康证,并定期进行体检。
•暂停销售腐烂、变质或过期的食用农产品,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五、销售记录要求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包括以下内容:•销售日期和时间。
•品名、规格、数量、价格等详细信息。
•销售人员的姓名或编号。
•消费者的姓名或购买者的编号。
六、监督检查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七、违规处罚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出售腐烂、变质或过期的食用农产品。
•销售价格标不实,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用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一、总则食用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品类,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制定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二、市场销售主体的责任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包括生产者、经营者、流通企业等。
其在食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责任:1. 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生产并提供合格、安全的食用农产品;2.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销售真实、合法的食用农产品,并确保其质量、安全标准符合相关规定;3. 流通企业应当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措施。
三、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为了确保食用农产品在市场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自我监督和内部管理,确保所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2.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并公布;3. 加强农产品市场销售环节的信息公示,提供透明度,让消费者了解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4. 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追溯制度,追踪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全过程,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追责;5.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应当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
四、市场销售的质量和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 食用农产品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销售;2. 食用农产品应当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如微生物限量、重金属含量等;3. 食用农产品应当提供真实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有权知情;4. 食用农产品应当按照规定的包装、标识要求进行销售,包装和标识应当清晰明确;5. 食用农产品销售环节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检验要求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本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应当坚持风险防控和源头治理相结合、监管协同和共治共享原则,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依法保障食品安全。
第四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促进食品企业自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监管效能。
第五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应当注重政府监管部门、食品行业协会、食品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建立食品安全共同治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格局。
第二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第六条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证照,经营范围不得超出其证照许可的范围,并严格按照证照的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第七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具备与所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管理人员,并保持其正常运转。
第八条各级政府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第九条食品行业协会应当依法开展行业自律,指导会员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为会员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法律咨询服务。
第十条消费者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权了解自己购买的食品的相关标准、生产流程、质量等信息。
第三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措施第十一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十二条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三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从有食品生产资质证明的供应商采购食品,不得购买未经许可或许可已经过期的食品。
第十四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食品的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卫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本-制度大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范本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是指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后的销售活动。
第三条【监管原则】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追溯、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监管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但不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监管职责】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其他食用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六条【经营责任】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以下简称市场开办者)对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承担管理责任,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活动,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以下简称销售者)对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从事市场销售活动,诚信自律,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七条【社会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用农产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了解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市场开办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八条【基本要求】食用农产品市场应当按照食用农产品大类、保鲜和卫生要求进行分区,同类型产品应当在同一交易区内经营,其经营环境、设施设备、经营管理应当符合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求。
第九条【管理责任】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
市场开办者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负责。
第十条【建立档案】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如实记录销售者名称或姓名、营业执照或者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销售食用农产品主要品种、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保证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销售者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销售者停止销售后的六个月。
市场开办者应当对销售者档案及时更新,保证其准确性、真实性。
鼓励和支持市场开办者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采集、保存食用农产品相关信息,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
第十一条【市场准入】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产地或者来源证明、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查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进入市场销售。
对无法提供产地或者来源证明、合格证明文件的,如允许其进入市场销售,应当进行快速检测或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检验不合格的,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第十二条【信息报告】市场开办者应当如实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市场名称、类型、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市场内食用农产品种类、摊位数量等市场信息。
第十三条【日常检查】市场开办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日常检查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销售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及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检查,经检查或抽检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发现有违法行为或者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隐患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或者依照与销售者签订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协议进行处理。
市场开办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市场内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十四条【信息公示】市场开办者应当在市场醒目位置及时公布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处理情况、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
第二节批发市场开办者要求第十五条【签订协议】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与销售者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协议,明确双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义务;未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协议的,不准进入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鼓励其他市场开办者与销售者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协议,明确双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义务。
第十六条【检测制度】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每天对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或抽样检验,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
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按照与销售者签订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协议处理。
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处理。
鼓励其他市场开办者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或抽样检验。
第十七条【销售凭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制作统一格式的销售凭证或者销售凭证样式,供入场销售者使用,以票据链的方式保证食用农产品可追溯。
销售凭证可作为批发市场销售者的销售记录和其他购货者的进货查验记录凭证。
销售凭证内容包括食用农产品品名、产地、数量、销售日期、销售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第十八条【鼓励性条款】鼓励食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更新设施、设备,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鼓励批发市场开办者加强与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场地挂钩、场厂挂钩,设立场地挂钩、场厂挂钩食用农产品专区进行集中经营,提升食用农产品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信誉度。
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的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对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或者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及相关信息,查验生产加工企业或者种植养殖基地食用农产品相关证明材料及票据等;不符合要求的,严禁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
第三章? 销售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九条【场所要求】销售者应当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销售和贮存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相距25米以上的距离。
第二十条【设备设施要求】销售者应当具有与其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
贮存、运输和装卸食用农产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用农产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用农产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用农产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经营冷藏、冷冻食用农产品的,应当配备与经营品种相适应的冷藏、冷冻设施,保障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及环境等特殊要求。
鼓励采用冷链方式经营食用农产品,倡导蔬菜产品采取净菜上市、畜禽产品采取冷鲜上市等方式销售,保障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始终符合质量安全所必需的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等要求,减少损耗和污染。
第二十一条【贮存要求】销售者贮存食用农产品,应当定期检查库存食用农产品,及时清理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用农产品。
第二十二条【查验记录制度】销售者采购食用农产品,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采购和销售。
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所属各经营店应当保存总部的配送清单及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配送清单和合格证明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从事食用农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销售者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信息化手段,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第二十三条【销售企业要求】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人员,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依法从事食用农产品销售活动。
食用农产品销售企业应当加强食用农产品检验工作,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后处理和相关信息的公示工作。
第二十四条【安全责任】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用农产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添加剂要求】销售者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要求,防止二次污染。
第二十六条【应当包装标识的要求】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食用农产品,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
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注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农产品以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必须包装,并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
但鲜活畜、禽、水产品可以除外。
食用农产品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显著,不得有虚假、错误或者其他误导性内容。
第二十七条【未包装标识的要求】销售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食用农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等内容。
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经包装后销售,标识内容应当符合上款要求。
鼓励销售者在包装标识内容中注明推荐保存条件及建议食用的最佳保存期限等信息。
第二十八条【进口产品包装标识的要求】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或者标识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并载明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