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作业三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人教版区域地理阶段质量检测(三) (第8~12讲)
阶段质量检测(三) (第8~12讲)(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满分60分)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读某地1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示半岛1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4.下列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B.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C.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D.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下图为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海拔,单位:m)。
甲湖是该国最大湖泊,湖内小岛数目经常有规律增减,乙地是该国著名的洼地,目前,该洼地每年还在不断加深。
据此回答5~6题。
5.甲湖中的小岛数目较少的月份最可能是()A.2月B.9月C.5月D.12月6.推测造成乙洼地不断加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岩浆喷发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老挝当地时间2019年6月26日,由中国南方电网投建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下闸蓄水。
如图是南塔河1号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电枢纽。
读图,回答7~9题。
7.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戈壁荒漠广布,难以勘探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8.该水电站修建的大坝高达430米,其主要目的是()A.防涌潮侵袭B.防阳光暴晒C.防强烈地震D.防洪度汛9.湄公河水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主要制约因素是()A.电力需求量不大B.邻国的干预C.地形地质状况复杂D.水量和落差较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世界地理练习题三
世界地理练习题(三)一、单选题: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日),回答1~3题。
1.导致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差异 B.纬度不同 C.土壤成分 D.降水多少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C. 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频繁地震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B.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C. 近年来日本将一些工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D.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国土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O.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
回答4~5题。
4.右图是以色列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A.人工绿洲 B.油田 C. 自然绿洲 D.城市5.随着中东时局的逐渐稳定,以色列可以利用该景观发展A.采矿业 B.石油加工业 C. 旅游业 D.交通运输业读中东地区图,回答6~7题。
6. 波斯湾的石油输出路线有多条,其中运输量最大的海上航线是A. 苏伊士运河航线B. 巴拿马航线C. 马六甲航线D. 好望角航线7.图中M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是A. 粮食 B.棉花 C. 花卉 D.热带水果读美国本土简图,回答8~10题。
8.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是美国的农业带,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的是A. 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④9.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农业带中,主要粮食作物和我国东北平原大体相同的是A. ① B.② C. ③ D.④10.⑤⑥⑦⑧四个城市附近有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的是A. ⑤ B.⑥ C. ⑦ D.⑧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1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13.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A.0°向东至100°EB.0°向东至180°C.180°向西至160°ED.0°向西至20°W14.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15. 极昼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段是A.春分到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至春分16.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南极洲17. 没有热带且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大洲是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南极洲18. 下面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暴风骤雨C.四季如春D.阴转多云19.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A.扩大B.缩小C.不变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A.日本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21.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22. 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南美洲23. 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A.太平洋、欧洲B.大西洋、大洋洲C.太平洋、大洋洲D.太平洋、亚洲24. 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台湾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25. 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中午12时B.上午10时C.午后2时D.午后4时26.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27. 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A.10℃B.11℃C.12℃D.13℃28. 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A.一月B.二月C.七月D.八月29.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A.多→少B.少→多C.多→少→多D.少→多→少30.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是因为A.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下沉增温,容易成云致雨B.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C.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31. 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A.赤道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亚洲东部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32..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33. 我国东北某地区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这里的气候属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34. 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35. 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的是A 亚洲东部B 欧洲西部C 非洲北部D 北美洲东部36.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37.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8. 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于A.美国、中国、东南亚 B.澳大利亚、东南亚、中国C.中东、东南亚、中国 D.中东、东南亚、美国二、综合题(60分)39. 读下图完成:(17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世界的地形》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进修地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态、地貌和地势特征,从而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分布。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2. 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和地图阅读能力;3. 提高学生对地球地形的认识和理解。
三、作业内容1. 作业一:地形特征图谱绘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大洲,绘制该大洲的地形特征图谱。
包括标注该大洲的主要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并简要描述各地形特征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 作业二:地形特征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地形特征调查。
包括收集该国家或地区的地形特征数据,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并撰写一份地形特征调查报告。
3. 作业三:地形特征图片展示要求学生收集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图片,制作一份图片展示。
包括展示各大洲的主要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的图片,并配以简要说明。
四、作业要求1. 作业一和作业二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和钻研,绘制地形图谱和撰写调查报告时要准确标注地形特征,并进行分析和描述;2. 作业三要求学生收集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图片,并进行整理和展示,图片要清晰、美观;3. 作业提交时间为两周,作业形式可以是手绘或电子版,要求整洁、规范。
五、作业评判标准1. 地形图谱和调查报告的准确性和完备性;2. 图片展示的丰富性和清晰度;3. 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六、作业实施流程1. 第一周:介绍《世界的地形》课程内容,安置作业任务,并说明作业要求和评判标准;2. 第一周末:学生开始进行调查和钻研,准备地形图谱和调查报告;3. 第二周:学生进行地形特征图片的收集和整理,制作图片展示;4. 第二周末:学生完成作业,提交作业。
七、作业效果评估1. 通过作业设计,观察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 通过作业评判,评估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改进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果。
地理练习题加答案
地理练习题加答案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国家中,属于北美洲的是:A. 加拿大B. 巴西C. 中国D. 南非答案:A. 加拿大2.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尼罗河C. 亚马逊河D. 小浏河答案:B. 尼罗河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A. 英国B. 冰岛C. 日本D. 中国答案:C. 日本4.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小巴黎”:A. 伦敦B. 巴黎C. 雅典D. 布加勒斯特答案:D. 布加勒斯特5. 澳大利亚位于以下哪个洲: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答案:D. 大洋洲二、填空题1.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__________公里。
答案:63002.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__大陆。
答案:亚洲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__峰。
答案:珠穆朗玛峰4.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__洋。
答案:太平洋5. 非洲南端的国家是__________。
答案:南非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亚洲的地理特点。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包括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它地处东半球,北连北冰洋,南濒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相接。
亚洲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亚洲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江,以及珠穆朗玛峰等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地理标志。
2. 请说明南极洲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南极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五大的洲,位于南半球,以冰雪覆盖、严寒寒冷而闻名。
南极洲是全球冰川和冰盖的重要来源,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
南极洲的冰盖对全球气候起到重要的影响,它的融化与变化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威胁到全球性的海岸线和岛屿。
3. 请简要介绍一下非洲的气候分布情况。
非洲气候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
赤道附近气候炎热多雨,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广布;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及纳米比亚的红沙漠;北部和南部地区则呈现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洋暖流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1. 理解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世界各地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和分布;3. 提升空间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分析能力;4. 激发对地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世界的地形》相关内容,了解地形的基本分类(如山地、高原、平原等)及其特点。
2. 地图练习:完成一份世界地形图填色作业,标注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其所在位置。
3. 知识点梳理:总结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地形特征,如亚洲的高原、欧洲的平原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典型的地形地貌(如亚马逊雨林),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地理环境影响。
5. 思考题:思考不同地形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如山地农业和沿海渔业等。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要求:1. 地图练习需精确标注地形类型和位置,不能出现错误或偏差。
2. 知识点梳理要详细完整,需包括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名称、特点和分布。
3. 案例分析需结合所学知识,深入探讨地形的成因和影响,分析逻辑要清晰。
4. 思考题需结合实际,分析地形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所有作业需字迹工整、态度认真,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准确性:地图练习的标注是否准确无误。
2. 完整性:知识点梳理是否全面详细。
3. 分析能力:案例分析和思考题的逻辑性和深度。
4. 态度:字迹是否工整,态度是否认真。
根据学生所达到的程度和实际情况,将给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的评价,并对每项任务提出具体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本部分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具体分析,提供如下建议和措施:对于优秀的作业,需要鼓励学生保持并发扬其优秀的学风,给予表扬和激励,建议他们更进一步深化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良好的作业,将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在提高学习效果上有所突破。
《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通过本次作业,能够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2. 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描述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
二、作业内容:1. 课堂讨论:* 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世界各地的地形特点,并讨论这些地形特点对当地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区(如欧洲平原、亚马逊雨林、青藏高原等),分析其地形特征,并讨论其对当地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2. 课后作业:* 绘制世界地形图,并标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 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理区域,收集相关的地形地貌资料,分析这些地形地貌对当地气候、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世界各地的典型地形地貌,了解其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应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尽量运用地图和图片进行描述和分析;2. 小组讨论时,每个小组应指定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分析讨论结果;3. 课后作业需要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成果;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地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包括课堂讨论记录、课后作业成果等,进行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交流,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3.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世界各地地形地貌的了解程度、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2.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认真反思自己的作业成果,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世界各地地形地貌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作业设计模板
地理作业设计模板一、作业类型选择与整体思路地理学科那可是相当有趣又包罗万象的,咱们这次的地理作业呢,就打算来点综合的。
既有考验基础知识的部分,也有能让大家发挥创意的小环节。
二、具体作业内容(一)基础知识小测验(40分)1. 选择题(20分)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多少千米呢?(2分)A. 6371千米B. 40000千米C. 51000千米D. 12742千米。
答案是A,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这是一个很基础的地理数据,我们在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时候就会学到哦。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2分)A. 台湾岛B. 格陵兰岛C. 海南岛D. 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是B,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降水集中在夏季呢?(2分)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是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2分)A. 亚洲B. 非洲C. 南极洲D. 南美洲。
答案是C,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跨越了所有的经度。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2分)A. 乔戈里峰B. 干城章嘉峰C. 珠穆朗玛峰D. 洛子峰。
答案是C,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峰。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2分)A. 华北平原B. 东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关中平原。
答案是B,东北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2分)A. 昼夜长短变化B. 四季更替C. 昼夜交替D.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答案是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运河是(2分)A. 苏伊士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京杭大运河D. 基尔运河。
答案是B,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2分)A. 鄱阳湖B. 洞庭湖C. 苏必利尔湖D. 贝加尔湖。
答案是C,苏必利尔湖位于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 km处B.17 km处C.33 km处D.2 900 km处1.B 2.A[第1题,由图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
第2题,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5 km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5 km处。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3~4题。
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B.水圈C.①圈层D.②圈层4.下列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3.A 4.B[第3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位于地表附近,最接近生物圈。
第4题,生物圈是一个跨圈层的圈层,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下列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C 6.B[第5题,图中C表示水圈,B表示生物圈,故A项错误;图中D表示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故B项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项错误。
第6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世界的聚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聚落”这一地理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关于不同聚落文化及特点的资料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及背后的人类活动、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作业一:了解全球各地的聚落特点。
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关于全球至少五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聚落实例,并总结每个聚落的主要特点和形成的地理文化因素。
作业二:分组设计调查问卷。
每四人为一小组,每组针对所选的一个聚落实例设计一个关于居民生活方式、活动偏好以及当地生态环境对聚落形成的影响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作业三:分析不同文化与聚落关系。
学生在查阅资料后,从人类活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特定聚落的形态特点,形成文字性材料,内容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应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获取工具(如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
2. 调查问卷设计需考虑问题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确保能全面反映所研究聚落的特点和居民的生活状态。
3. 文字性材料需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能体现出对聚落与文化关系的深刻理解。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至教师邮箱或课堂作业平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资料的丰富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及问题多样性;文字性材料的逻辑性和深度。
2.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地理竞赛中参加。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批改作业后,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2. 学生应结合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自身的作业进行反思和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和研究能力。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作业经验和心得,共同进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世界聚落类型及其特点的理解。
世界地理试题
世界地理试题一、填空题1.非洲大陆是全球面积第几大的大陆?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3.位于南美洲的最大沙漠是?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5.拥有世界最长海岸线的国家是?6.南极洲是地球上的第几大洲?7.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8.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它横穿哪两个大陆?9.位于欧洲的最高峰是?10.地球上最大的海是?二、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与尼罗河相邻?A. 肯尼亚B. 苏丹C. 利比亚D. 埃及2.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与地中海相邻?A. 希腊B. 意大利C. 突尼斯D. 约旦3.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海岸线?A. 瑞典B. 巴西C. 印度D. 越南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北美洲5.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与大西洋相邻?A. 美国B. 巴西C. 南非D. 西班牙三、简答题1.北极是地球的哪一极?它是一个陆地还是海洋?答:北极是地球的北极,它是一个海洋。
北极地区是由冰川覆盖的海洋,主要由冰雪构成,极冷极寒,几乎没有陆地。
2.大溪地是哪个国家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地理区域?答:大溪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岛屿,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具有美丽的沙滩、蓝天、白云和温暖的海水,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3.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它的首都是哪里?答: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巴西是面积第五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四、论述题请论述亚马逊雨林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答: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它被誉为地球的。
地理世界区域认知的实践作业
地理世界区域认知的实践作业
地理世界区域认知的实践作业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
1. 制作世界地图:尝试绘制一幅世界地图,并标记出各个大洲、国家和主要的地形特征。
这个实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关系。
2. 区域研究报告: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地区,进行深入的研究。
你可以研究该地区的文化、经济、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
通过撰写报告,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独特性。
3. 制作地理信息卡片:在卡片上列出你所选择的地区的各种地理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
这个实践可以帮助你整理和总结关于特定地区的知识。
4. 地理游戏:设计一个地理知识问答游戏,可以是小组竞赛或者个人挑战。
问题可以涉及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如国家首都、山脉高度、主要河流等。
5. 制作地理拼图:购买或打印世界地图的拼图,尝试将它们正确地拼在一起。
这个实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和形状。
6. 模拟旅行: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国家,计划一次虚拟旅行。
研究该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并制定一份旅行路线。
通过这个实践,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和差异。
7. 制作地理海报: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如“世界人口分布”或“全球气候变化”,然后制作一张关于这个主题的海报。
你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和文字来展示你的理解和发现。
以上都是一些具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可以帮助你加深对世界区域的理解和认知。
记住,实践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部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地理-七下-第3-4周书面作业设计
地理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下学期第3-4周〕图1为“南美洲轮廓图〞,据此完成1~4题。
图11.以下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①地的是〔〕A B C D答案:B2.以下有关南美洲说法正确的是〔〕图2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图〞,据此完成5~7题。
图25.南美洲以_____气候为主A.热带B.季风C.温带D.大陆性答案:A6.巴西高原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是1.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山谷中,平均海拔2850米,人口达140万,是世界上年温差最小的地点之一,素有“永春城〞之称。
材料二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坐落在西部滨海的热带沙漠中,人口达600多万,气候温和,降水极少,有世界“无雨城〞之称。
材料三基多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材料四利马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于20xx年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平台,其中农业是优先合作工程之一。
水稻喜温喜湿,中缅两国都是水稻种植大国。
缅甸土地面积广,水稻总产量高,但雨季降水过多易造成农田倾灌,导致减产。
中国提供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助力培育缅甸水稻优良品种。
图3为“东南亚示〞,据此完成1~6题。
图31.澜湄合作中,有关中方以外五国的地理位置表达,正确的是图4〔1〕近年来中国人到东南亚的“新马泰〞旅游成为一大热点。
“新〞指________,图中代号________,其首都有________的美誉;“马〞指________,图中代号________;“泰〞指________,图中代号________。
〔2〕国家A是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
〔3〕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海峡,②________________半岛③________________岛,④________________〔国家〕⑤________________洋,⑥________________洋⑦________________海。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单元 第3讲 世界主要国家 作业
东亚——日本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蒙古国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出该国( B )A.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多为内流河,结冰期较长C.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D.年降水总量由南向北递减解析:蒙古国是典型的内陆国,从图上的自然带的分布来看,其山地主要集中在西部,植被以温带荒漠为主,降水是由南向北递增的,地区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河流有结冰期。
2.下列能正确反映乌兰巴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是( A )解析:因为蒙古国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多集中在夏季,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确定乌兰巴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与A图基本一致。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解析: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区的降水年较差较大。
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等降水量年较差数值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40°N~60°N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40°N~60°N的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所以判断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
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
5.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B )A.阿尔泰山B.祁连山C.昆仑山D.天山6.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A )A.甲—小麦输往路线B.乙—石油输往路线C.丙—林产品输往路线D.丁—铁矿输往路线解析:结合纬线和剖面图特征分析,①地附近为祁连山;②地所在地区是本州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水力资源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多火山地震;根据日本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来源可知,甲表示小麦输往路线,乙表示铁矿输往路线,丙表示石油输往路线,丁表示畜产品输往路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5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第二篇第三单元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杭州西湖月考)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
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
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
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A )A.玄武岩B.大理岩C.页岩D.石灰岩2.冰岛的活火山带东西两侧的板块分别是( C )A.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3.该岛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 D )A.地热资源丰富B.纬度位置较低C.受极地东风影响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第1题,结合材料反映冰岛主要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故其主要的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
第2题,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第3题,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故该岛冬季较温和。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于9月26日~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访问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
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
据此回答4~5题。
4.在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莫斯科和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相同的现象是( D )A.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B.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盛行西北风D.昼渐短,夜渐长5.在俄罗斯国家馆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C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现象分析。
第4题,访问时间为9月26-28日,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四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都出现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D项正确。
第5题,四图反映的景观依次为: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B表示印度泰姬陵;C表示俄罗斯红场;D表示美国白宫。
(黑龙江六校协作体高三一模)位于爱尔兰西北部海岸的一块巨型海蚀柱(见左下图)25年来无人登顶,近日一位名叫伊恩米勒的探险家成功完成这项惊险之举。
七年级地理作业3-分层作业
国庆节地理作业二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提升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识点2:地球的大小认识过程结论判断依据科学性甲:__天圆地方__天圆地方凭直觉和臆想完全不科学乙:亚里士多德球形说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根据__月食__的景象推测和事实形状有了一定的接近丙:__麦哲伦船队__环球航行地球是个球体环球实践证实接近事实,比较科学丁:地球卫星照片__球体 __ 亲眼目睹科学1.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2.地球形状新发现: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可知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不规则__球体;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
地球外形不规则,地表起伏也较大。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知识点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__地。
2.作用: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__颜色__、文字、__符号__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及特征,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3.根据图示,在横线上填写地球仪上的地理事物名称:知识点2:经线和经度1.经线特点项目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特点数量__无数条__形状__半圆__长度长度__相等__方向指示__南北__方向2.经度的划分3.东、西半球的划分:__20°__W__和__160°__E__所组成的经线圈。
(在右图中填注东、西半球)知识点1:纬线和纬度1.纬线特点项目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特点数量无数条形状__整圆__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缩短__方向指示__东西__方向2.纬度划分:赤道度数为__0°__,向北增大为__北纬__,用字母“__N__”表示,向南增大为__南纬__,用字母“__S__”表示。
两个极点度数为__90°__。
3.中、低、高纬度划分(在横线上标示)4.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__赤道__。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2篇第3单元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5课时北美_美国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二篇第三单元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完成1~2题。
1.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自然环境B.饲料供应C.交通条件D.市场需求2.乙农业带为( C )A.棉花带B.混合农业带C.亚热带作物带D.水果带[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农业带为玉米带,玉米是畜禽饲料配方中主要的能量饲料,有“能量之王”的美誉,故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甲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饲料供应,B正确;自然环境不是影响生猪养殖场分布的主要因素,A错误;通过图文信息无法判断该地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信息,C、D错误;故选B。
第2题,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程度很高,美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可知:乙农业带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热量条件好,属于亚热带作物带,C正确;美国的棉花带分布位置相对偏北位于玉米带东南部,A错误;混合农业带位于玉米带和棉花带之间,B 错误;水果带位于美国本土太平洋沿岸的较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美国的地形特征是( D )A.以山地为主,呈南北走向B.地势由东、西部向中部逐渐升高C.地势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升高D.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4.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主要影响是( C )A.西部低缓的山地,未阻挡西风进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多B.东部山地高耸,不利于夏季的东南风进入中部平原,干燥少雨C.中部是贯穿南北的大平原,冬季时北方的冷空气长驱南下,寒冷干燥D.中部平原,地形封闭,不利于夏季的暖湿气流进入,气候干燥[解析]第3题,图示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美国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A不符合题意;地势由东、西部向中部逐渐降低,B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地势由中部向东西逐渐升高,C不符合题意;图示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故D正确。
3.2.1《陆地地形》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密西西比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亚马孙平原
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非高原
3.下列哪一个地形区位于非洲(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刚果盆地
D、亚马孙平原
1.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两大山脉带,一是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
大陆南部和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山脉,代表字母为,它的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平原。
(3)B 是山脉,山脉北面的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4)山脉A 是山,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滑雪胜地之一。
1.D
2.B
3.C
4.(1)太平洋;亚欧;非
(2)安第斯;D;亚马孙
(3)喜马拉雅;青藏(3)阿尔卑斯。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世界的地形》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进修地球的地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地貌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知识。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任务,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进修能力。
二、作业设计目标1.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大洲、海洋、山脉、河流等;2.掌握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地理进修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三、作业设计内容1.任务一:地形特征图片展示要求学生收集不同地形特征的图片,包括大洲、海洋、山脉、河流等,制作成展板或PPT形式,并在班级展示。
学生需要简要介绍每种地形特征的名称、地理位置以及形成原因。
2.任务二:地形地貌分析报告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形地貌,如喜马拉雅山脉、尼罗河等,撰写一份地形地貌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地貌特征、形成原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并结合图片或地图进行说明。
3.任务三:地形地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地形地貌实地考察活动,选择当地的一个地形地貌景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学生需要记录景点的地貌特征、植被、动植物等情况,并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4.任务四:地形地貌知识竞争组织学生参与地形地貌知识竞争,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
通过竞争,检验学生对地形地貌知识的掌握水平,激发他们进修的积极性。
四、作业评判方式1.地形特征图片展示:评分标准包括图片质量、内容完备性、表达清晰度等;2.地形地貌分析报告:评分标准包括报告结构、内容丰富度、逻辑性等;3.地形地貌实地考察:评分标准包括考察记录、报告撰写、实地调查深度等;4.地形地貌知识竞争:根据竞争成绩进行评分,包括正确率、速度等。
五、作业设计时间安排任务一:地形特征图片展示(2周)任务二:地形地貌分析报告(3周)任务三:地形地貌实地考察(1周)任务四:地形地貌知识竞争(1周)六、作业设计实施步骤1.教师介绍《世界的地形》课程内容,明确作业设计目标和要求;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分工,确定作业展示形式;3.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撰写报告,准备实地考察活动;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并撰写实地考察报告;5.组织地形地貌知识竞争,评选优胜者并进行表彰。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世界的地形》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地理学是一门钻研地球表面特征、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的学科,而地形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钻研对象。
通过对世界各地的地形特征进行进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貌、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的地形》的进修,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2. 掌握地形地貌的基本观点和分类方法;3. 能够分析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图解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学生通过教室进修和自主阅读,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包括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特征。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大洲或国家进行深入钻研,包括该地区的主要塞形特征、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调研,选择一个具体的地质地貌景观进行描述和分析,包括地形特征、地质构造、地貌演变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4. 学生设计一份地形地貌图集,展示所学知识,包括地形地貌的分类、分布规律、地形因素的描述等内容。
四、作业要求:1. 完成《世界的地形》的教室进修和自主阅读任务;2. 深入钻研一个大洲或国家的地形地貌特征,并撰写一份报告;3. 选择一个具体的地质地貌景观进行描述和分析,撰写一份实地考察或网络调研报告;4. 设计一份地形地貌图集,包括地形地貌的分类、分布规律、地形因素的描述等内容。
五、评判标准:1. 报告内容全面、准确,结构清晰,表达流畅;2. 实地考察或网络调研报告能够准确描述地质地貌景观的特征,并进行合理分析;3. 地形地貌图集设计符合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布局合理;4.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作业提交方式:1. 作业报告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文件格式为Word或PDF;2. 实地考察或网络调研报告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文件格式为Word或PDF;3. 地形地貌图集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文件格式为图片或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三1,分析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的地域差异性。
美洲大陆南北纵贯,地形区也呈南北纵列,且东、北、西三面分临三大洋,因此在构造、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外流区与内流区之间,东西、南北之间以及各大流域之间的强烈对比,由此充分体现了全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
南北纵贯的落基山-安第斯山作为美洲大陆上重要的一级分水岭,首先把美洲大陆一分为二:西部属于太平洋流域系统,东部则包括大西洋流域系统和北冰洋流域系统,其中以大西洋流域面积为最广,又以外流区域占绝对优势。
(1)河流分布:美洲河流分为四大系统,大西洋流域范围,包括墨西哥湾流域、哈德孙湾流域在内,约占全州面积的63.5%,太平洋流域占14.4%,北冰洋流域占11.5%。
因此美洲89%的面积属外流区,内流区面积仅占11%,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西南部科迪勒拉山区以及南美安第斯山间高原等地。
由于科迪勒拉山系逼近海岸,所以太平洋流域面积仅占全州面积的1/10,美洲庞大的水系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中低纬地区。
地域差异性:西部太平洋流域均具有山地河流的特征,它们或因空间有限,或因气候干旱、新构造运动强烈,水系发育一般,尚处于初级阶段。
东部太平洋流域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河网稠密,拥有密西西比、亚马孙、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奥里诺科等四大水系。
(2)湖泊分布:湖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北半部。
①北美洲湖泊:绝大多数湖泊是冰蚀湖,分布在曾被大陆冰川覆盖的北半部,特别是加拿大境内,冰蚀湖星罗密布,如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和五大湖等,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带。
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湖泊,例如西部山区的火山湖和断层胡、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河成湖、东南沿海一带的泻湖、西南干旱区的风湖、弗罗里达半岛和尤卡半岛的溶蚀湖等。
此外在西部现代冰川发育的高山地区有很多山岳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湖。
②南美洲湖泊:玻利维亚高原的喀喀湖、西北沿海的马拉开波湖、东南沿海的帕图斯湖。
地域差异性:北美洲湖泊类型众多,以冰蚀湖为主,分布广泛,大湖多,且有大的淡水湖群。
南美洲没有大的湖群,个别大湖也很少。
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以及中高纬大陆的空间状况。
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范围和厚度较小,同时大陆面积在中高位大大缩减,因此不具备产生大湖的条件。
2,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有何影响。
(一)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
绵长高峻的科迪勒拉山系偏居于太平洋岸一侧,不仅成为美洲自然地理分异的突出地理界限,而且也成为人类活动东西间联系的巨大屏障,加之山系以东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空间,以及历史上东部地区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殖民者最早落脚和开发之地,遂使美洲国家经济活动长期以来都是指向大西洋区域,并与其对岸的欧洲一起共同支撑了大西洋区域200多年的繁荣。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东盟国家、中国的崛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经贸活动的加强,以及美国国内“阳光地带”的勃兴,这样就促成美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
如1992年,美国跨太平洋的贸易比跨大西洋的贸易高50%。
对拉丁美洲来说,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仍面向大西洋一侧,且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加深。
如1996年南方共同体市场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400多亿美元,超过了该集团同美国的贸易额,曾引起了美国的不安。
而且与此同时,拉美加入APEC组织的国家却只有墨西哥和智利两国。
(二)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
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经济开发的最大优势资源之一。
在这方面,首推安第斯山区的多种有色金属矿。
其次,分布于委内瑞拉、巴西高原东南部、卡拉雅斯山地以及玻利维亚西部的大型铁矿,已使拉美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输出地区。
拉丁美洲的许多中心城市,如智利的圣地亚哥、玻利维亚的波哥大、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秘鲁的利马等都曾作为采矿中心或矿业服务中心而发展起来。
拉丁美洲现有的陆上交通网基本上都与采矿区相联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以对外输出物资为宗旨的伞骨状路网(即以沿海港口为顶点和输出点,向内地矿区呈辐射状延展)。
最后,也正是拉丁美洲矿物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供给才保障了欧、美对有色金属和铁矿的需求,从而促进了近代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散。
(三)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美洲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中美地区,即墨西哥湾沿岸及大陆架、加勒比海南岸大陆架和南美北部沿岸大陆架。
在拉丁美洲,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拥有大量石油外汇来改善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而且在加勒比地区和委内瑞拉还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工业区。
产油国的经济状况一度明显好于非产油国,其制造业也因石油化工和采油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而得到支撑并壮大起来。
3,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濒临两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
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虽不能阻碍它和旧大陆的联系,但却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
在当代,美国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但是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邻近的拉丁美洲,利用一个面积更大的“亚太市场”,美国还是可以借助它的地缘优势取得足够的国际市场空间。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1)地形。
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2)气候。
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面积占90%。
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
(3)水文。
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众多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部高原潜在水能尤为巨大。
(4)矿产。
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1)“外部节约”是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条件。
(2)大量的和廉价的黑人奴隶为美国开发其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劳动力保障,为它在农业上取得资本积累和开拓市场提供了条件。
(3)原住居民的数量稀少和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使美国在其辽阔的土地上没有遇到落后的土地制度的阻碍,使它很容易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农业开发。
(4)由于土地的广阔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机械化的和大农场农业成为必然。
(5)两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提供了“外部节约”——军事订货刺激了其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更新,使美国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四)雄厚的经济性资源(1)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
美国的大学教育非常发达,几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读完了大学。
1946-1996年的半个世纪,美国一共涌现了16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优越的教育科研环境也使美国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才,当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留在美国工作时,美国实际上在巧取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
(2)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
联邦财政的收支规模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以及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力量也是最强的。
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是各国政府中集中财力最多的,不过它只占GDP 的20.5 %。
因此,美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风险资本的实力也非常强大。
政府每年承担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57 %。
(3)庞大的金融产业。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产业,近年包括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各种基金在内的金融实力占全球金融总资产(44万亿美元)的60%强。
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资金融资场所,1999年仅股市市值就达16.6万亿美元,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6%。
一般来说,纽约与日本的东京和英国的伦敦共同构成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但是实际上由于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实力明显落后于美国,因此纽约的地位扶摇而上。
(4)科技信息遥遥领先。
美国是世界上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基础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1950-1998年,美国人获得190项诺贝尔科学奖,占全部获奖数的55.4 %。
美国科学家在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上发表141 ,000篇论文,占全世界的34%。
科技论文被引用总数的比例高于34%。
1995 年3月,在白宫发表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称:在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不是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就是与之持平。
其中包括能源技术、制造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4,美国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各分布在哪里?根据联合国和一些国家的分类,高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航天航空业。
飞机工业几乎完全集中在洛杉矶和西雅图。
其他还分布在得克萨斯州(最大中心达拉斯和沃斯堡)和堪萨斯州(维奇托和堪萨斯城)等。
(2)电子工业。
近年来,美国高新技术的开发重点仍然是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工业。
美国西海岸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此外,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的林地也布满了高技术工业园,形成了一个以发展微型电脑为中心的高技术区,并使当地因传统工业衰落而萧条的经济得以了复苏。
(3)生物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就其影响来说,是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它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这必将推动医药、农业、生命科学和环保业等的发展。
如今,美国崛起了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迭戈和北卡研究三角园等5大生物产业基地。
(4)环保产业。
近20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和民间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环保产业是由与环保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产业。
5,美国城市经济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现有的地理格局。
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美国的区域开发与城市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也是自东向西依次推进,最后遍及北美大陆本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开发特征,并最终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地域体系。
形成过程:(一)20世纪中叶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经济的“鼎盛期”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国内市场联系渠道通达,一方面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更强;另一方面20年代的美国城市形成了大的地区性分工。
最先成型的如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个州;中西部即大湖区巨大城市带,它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