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论文
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新探究
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新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探索。
而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的新探究,也是在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下面将介绍一种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
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地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
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而合作和交流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被分成小组,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需要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
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往往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只是停留在纸上的计算和推导上。
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巩固和应用数学的概念。
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数学的概念,还需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变,相信这种新的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数学概念的发现教学模式与案例
数学概念的发现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数学概念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数学知识的掌握、知识结构的形成、数学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上好概念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实施概念课的教学呢?以下结合教学实例介绍数学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
(一)概念的发现教学模式概念的发现教学是鼓励学生借助归纳推理从实例中发现数学概念的教学,其学习理论基础是概念形成,即通过对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例子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新概念。
概念的发现教学模式一般可以概括出以下四阶段:辨别和分类;假设和解释;概括;验证和调整。
第一阶段:辨别和分类在这一阶段,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些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知觉辨别或分类的任务。
这个时候,教师应更多地作为引导者,不要过多干涉学生感知事物的活动,更不要包办代替,而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感知概念,分析概念的共同特征。
第二阶段:假设和解释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对他们分类的事物作出假设或解释。
比如,为什么把这些事物归为一类,假定这类事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这时教师应该扮演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假设和解释表达得更为清晰。
第三阶段:概括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该试着根据概念的属性对概念加以描述(也就是找到那些正例才有而反例没有的属性),甚至进一步对概念下一个定义。
不过,对这个概念的命名就不可能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够发现,这时教师应该作为讲授者把传统上我们给这个概念赋予的名称告诉学生。
第四阶段:验证和调整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用其他一些例子(不是自己用来归纳出概念的那些例子)来检验自己关于概念的定义或描述是否正确:把已经知道的那些属于该概念的正例拿来检验是否符合自己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或描述,同时也把那些已经知道不属于该概念的反例拿来检验是否确实不符合自己给出的概念的定义或描述。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续
例 10 《 函数的概念》 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首先要抓住定义中的几个 关键词, 非空”“ 如“ ,确定的对应法则f “ 任意一个 数x" “ 唯一确定的数f (x) " "f :A - 为 一 个函 - .B
数” .
(2)a 点乘b 即a b 的运算结果是一个数量, 这个数量与这两个向量的模以及它们夹角的余弦值 有关, 其大小为a bcosO .
(2 ={I z+ 1=,;} )A } 0二
句为 . . ’
还有些数学概念它完全是一种结构式的常用语 “ 象 ……这样的叫做” 形如 ……叫做 或“ 例 1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 它们的夹角为 0, 我
概念的同化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定 义的方式, 直接引导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 这种教学
的方式称之为概念的同化 . 如果说概念的形成具有抽象归纳的特征, 是从 特殊到一般, 那么概念的同化就是从一般到特殊, 是
们把数量!a l
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b Icos0 叫做A与B 的数量积( 或内
一种演绎的方式. 这一特点决定了同化的方法. 第一, 从定义的重要词句上剖析, 找出其内涵和
外延 . 角.
记作 a b , I b = la 日 IcosO 即I b 规定 0 与任意向量Q 的数量积 0 a 二 0 第一, 从文字上剖析 ( 1) 向量a 与 b 均为非零向量, 否则就不存在夹
集合时, (x) 是不是从A到B 的函 ? Y=f ( 1)A= I二 Ix2+2x +2 =0,x。 R}
已,, T rB , 列定 知 ,授,y=. 为 给的 二, 2 二 下
6
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之论文
大学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之思考摘要:就大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与方案,通过构建教学模块来改进教学模式,通过加强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来调整教学内容,推动大学数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大学数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8-01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数学正在加速向各个领域渗透,逐渐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而大学数学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科技问题的工具,而且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科学水平和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数学教材都是沿用了上百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更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直接影响了数学学科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理、工、商等学科的发展。
在现代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确实到了彻底改革的时候了,改革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
要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提升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学模式之思考(一)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充当着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而学生仅作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缺少主观能动性。
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而教师也十分疲惫,感觉自己事倍功半。
教师的讲授内容往往只注重理论,强调定理和公式,忽略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
由过去强调教师“教”向强调学生“学”转变,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提倡学而优则乐,学而优则靓。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
而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这充满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
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了数学的实践能力,并获得探索知识的奥秘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字:知识创新;实践能力;探索奥秘中图分类号:g623.5数学课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周密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又要想方设法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难题,课堂没有良好气氛,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许多学生失去学习数学兴趣之间不无联系,没有学习兴趣与热情成为数学课难以真正接近学生的最大障碍,而有趣的课则可以使学生愿意接受并勇于探索,使成功变为可能,进而使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再次转化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所在,进而形成学习动力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那么怎样让数学课更鲜活呢?这里,笔者提供了几种为课堂增色的办法,以供参考并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如猜谜、游戏、数学历史背景介绍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
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游戏、制作模型、猜谜、小故事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所学的内容在学生心中埋下趣味的种子,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气氛。
二、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使用动画模型进行动态模拟,达到直观的效果,在课后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含有与所授课内容相似的含有数学问题的网址。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论文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模式也不断改进。
本文扼要的阐述了教学模式的含义,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种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最后总结了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选择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2《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1]。
因此,传统的重教轻学、重传授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的中学数学教育模式已经很难实现新课改下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要想达到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标准,就必须变革和创新中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而其中关键是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能用来计划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师行动的“范例或方案”,它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设计的[2,3]。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用来指导教学,但不能因此而作茧自缚,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考虑选择教学模式时,同时要考虑教什么、怎样教等诸多因素。
二、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运用新课程倡导转换教学主体,将传统课堂中“教师传授”为主转换为“学生求学”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勇于探索。
以下就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课型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讨论[4,5]。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
1、基础知识课教学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过程为: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
导入方式很多,如复习、实例式、类比、引趣、设疑导入等。
数学概念的形成的教学模式
数学概念的形成的教学模式数学概念的形成教学模式需要从数学教育的本质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探究和应用的数学概念形成教学模式。
数学概念的形成教学模式应该立足于学生,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探究和实践来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注,鼓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形成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认识和形成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实践环境和实验装置,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实验来发现数学现象、规律和概念。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疑惑进行及时纠正和解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
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整体设计和组织。
教师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
在每个阶段的末尾,教师可以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已经学习到的数学概念,并将其与以前的数学知识进行关联和扩展。
此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问题和扩展任务,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概念。
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将数学知识和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和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的来说,数学概念的形成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和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应用,逐步形成数学概念。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整体设计和组织,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的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环节。
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谈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目标是师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目的。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反馈纠正等都是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落实数学课改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上,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创新强调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导向功能。
因此,目标的确立上应由单一的认知目标向情感﹑能力与认知目标和谐等进度化,展示教学目标要做到灵活,应从学习对象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以便更好发挥目标功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活动主体化义务阶段的教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当好学生学习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
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差异,思维差异和学习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别要求、分层次指导,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需要,通过启发、诱导、设疑等导向作用,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信息,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及思考,让学生自学主动地通过阅读课本、辅导资料、观察事物、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主的探索总结问题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以达到掌握教学知识。
探化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数学教学业目的。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学方法就成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
初中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以“‘数轴’的教学设计”为例
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12初中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㊀㊀㊀ 以 数轴 的教学设计 为例Һ何德军㊀(深圳市龙岗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龙岗学校,广东㊀深圳㊀518172)㊀㊀ʌ摘要ɔ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依据,也是形成数学定理㊁法则㊁公式的基础.现代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初中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本文基于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以数轴概念的教学为例,通过一系列报数活动抽象出数轴这一基本概念,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强化概念,最后应用数轴的概念解决数学问题.ʌ关键词ɔ初中数学;概念形成;数轴概念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思维的基本单位,数学概念能够反映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数学定理㊁法则㊁公式的建立及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形成,也都建立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之上.扎实有效的概念学习是学生进行数学推理㊁数学判断的前提和依据,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取决于他对数学概念的获得.笔者将结合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对 数学概念形成教学模式 的研究,以 数轴 (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基于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 数轴 这一概念:一㊁概念引入: 报数 活动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创设情境,使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能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协调一致.在数轴概念的引入中,我组织了 报数 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本质属性.ʌ第一轮ɔ学生起立,教师指定基准点,从基准点开始向右依次报数:1234基准点左边的学生以同样方式报数.要求:①所报数字能体现出自己的位置;②与右边同学相异:-3-2-11234这轮报数活动与体育课上传统的报数方式有所不同,为了体现出与右边学生所报数字的不同,左边学生可以借助表示相反意义的负数进行报数.ʌ第二轮ɔ教师指定基准点,变换报数方向,即从基准点开始向左依次报数:21-1-2-3-4-5在第一轮报数的基础上,学生能较好地进行报数活动.ʌ第三轮ɔ教师指定基准点,变换报数间隔,即从基准点开始向右依次报偶数:-8-6-4-2246基于前两轮报数活动,学生参与本轮报数活动时毫不犹豫,活动顺利进行.ʌ第四轮ɔ无条件报数:对于本轮报数活动,教师不制定任何要求,要求学生直接报数.但此时学生困惑不已,本轮报数活动无法完成数学概念往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有些被动吃力.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式是直接把概念告诉学生,比如数轴是规定了原点㊁正方向㊁单位长度的直线,而没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实在在的数轴,这就割断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而导致学生机械地去记忆概念,舍弃了概念的本质.数学源于生活,北师大版教材由温度计引入数轴,形象且直观,但与小学知识有过多重复,因此不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数轴的 三要素 ,只能算形似.而 报数 活动是学生熟悉的活动,其强度适当㊁富有变化性和新颖性,以此引入数轴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从具体例子出发,归纳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把数学概念的获得与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成具象的认知.二㊁概念形成:认识数轴数学概念的获得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概念有正确且深刻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剖析概念内涵,挖掘概念本质,拓展概念外延.在数轴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三轮有条件报数,在第四轮无条件报数时,学生主动提出困惑: 本次报数活动无法完成. 没办法报数,缺少条件啊! 这些困惑的产生源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促使学.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12生进行主动思考.教师顺势提出问题: 在第四轮报数活动中缺少哪些条件呢? 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思考.学生经过思考,发现第四轮报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没有告知:①基准点.②报数方向.③报数间隔.而这些恰恰对应着数轴的 三要素 :原点㊁正方向㊁单位长度.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顺理成章地抽象出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㊁正方向㊁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数轴的 三要素 缺一不可,这能更好地体现北师大版教材 螺旋上升 的设计理念,也能让学生对数轴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把具体事物抽象为数学概念,这是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检测概念形成的效果,笔者设计一组问题,将抽象的概念回归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数轴 三要素 .练习1㊀判断以下数轴的画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3)(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㊁敢于质疑㊁敢于创新,进而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正是在这种不断思考㊁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数轴的概念形成了初步认识.三㊁概念深化: 复述 数轴心理学认为,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获得数学概念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巩固,以保证所获得的概念能够长时间保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后通过朗读㊁背诵㊁辨析等方式对其进行巩固.在 数轴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初步形成概念后,进行 操作性复述 .这里的复述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概念的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和本质特征.练习2㊀在练习本上独立画出一条数轴,并与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体验性,在学生认识了数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画出一条数轴,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轴.巡视课堂后,教师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式,在小组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在生生对话㊁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实现 正确画出数轴 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还能使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述 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形态的数轴,如纵向的数轴,生活中的数轴,历史时间轴等,同时教师借机向学生提出问题: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怎样的数轴? 在概念强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㊁踊跃交流,这样一方面能通过大量的实例拓展数学概念,达到活化思维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㊁生活化.四㊁概念运用:借助数轴实现数形结合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应用价值.利用数轴解决代数问题的前提是数形结合,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建立有理数和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练习3㊀(1)写出数轴上各点所表示的数.A表示,B表示,C表示.(2)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2,-1,-32的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指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这是由 形 到 数 的思维过程;再要求学生把给定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是由 数 到 形 的思维过程.通过点与数的对应关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轴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任意一个整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吗?②任意一个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一步感受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基于这一结论,抽象的代数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数轴直观解决.例如,以某排学生中的某一个为基准点建立数轴,先请代表1的学生举手,然后请所代表数字比1大的学生举手.变换数字再进行几次,这样学生可以形象地感知到:在数轴上,比一个数大的数都在它的右边.通过活动设计,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并经历从几何的角度解决代数问题的过程.练习4㊀利用数轴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并用 < 将其连接.(1)-2和+6;㊀㊀㊀(2)0和-1.8;(3)-32和-4;(4)-34,-13和32.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列举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它不要求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较多的概念,只需要有概念例证方面的直接经验.从学生角度来看,这种学习方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从概念角度来看,这种学习方式适合在数学概念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抽象概念的学习.ʌ参考文献ɔ[1]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吕小兵.重视概念生成强化数学能力:例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4(04):33-34.. All Rights Reserved.。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探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是整个数学学科体系的核心。
而数学概念课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教学内容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定义、公理和定理等。
如何探究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效果是本文的主题。
1. 传统的讲授模式传统的数学概念课讲授模式一般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时间比较长,内容有些抽象、枯燥,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建立起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难以发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性。
2. 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在探究中学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概念,参与讨论、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3. 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互动,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兴趣、特长和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有效、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更注重学生的人格、能力和兴趣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个性化定位。
4. 直观化教学模式直观化教学模式在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实验探索等方式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有效性和直观性。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和直观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概念的美和奥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研究案例教学模式注重把实际问题与数学概念有机结合起来,以典型的问题为主线,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推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和应用。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技能,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
高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模式的探究
高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模式的探究高中数学概念课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从具体的问题转向抽象的和理论性的命题,并且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种适合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模式,希望能够给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数学概念,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或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数学概念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数学概念。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概念的乐趣;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建模的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以互动为特点的。
数学学习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考和成果。
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启发,激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探究
( 1 O ) 一 3 x y 3 z
体系中掌握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这就要 例1 中给出一些代数式让学生辨析, 找出 求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教材和学生 并相 互讨论 , 由不能准 确判 断 的认知水平 、思维发展 状况和 具体 的教学 目 念, 在寻找新 J 日 概念之 间联系的基础上 掌握 概 其 中的单项 式, 的题目发现对概念没有理解透彻的地方。 同学 标,采 取灵 活的教学策略及有效的教学措施 , 念
( 5 ) 2 们
( 6 ) b ( 8 )
1 r
清晰, 语句简明, 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所以本节
课概念的教学环节 为: 体会感知 认识概 念—— 巩固概念应用辨析——深入认识灵活应用 。 下 面具体说一说每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
一
( 7 ) 一 3 x + 4 x y z — y z ( 9 )
发现都是表示数与字母乘积的 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 对于单项式、 整式这样的 算的共同特点, 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代数式就叫做 它不仅 能使 已有 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 , 数学概念, 表达清晰, 语句简明, 较容易理解和 代数式。 掌握体会 由“ 感知认识概念——巩固概念应 单项式。 单项 式概念 是在代数 式概念 的基础上 而且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更深入 。 学生能够体会到代数式是“ 用代 用辨析——深入认识灵活应用” 三个教学环节 感知渗透的,
观的感性知识。数学概念的引入, 应从实际出
与 ,在提出疑问后有的同学根据单项式的
斗
念、 硬背概念。 因为数学学科的严谨推理性, 决
发,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通过与概念有明显联 定义辨析的非常到位, 如 紧紧抓住单项式表示数 定了搞好概念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首要条件。 系、 直观性强的例子, 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 字与字母 的乘积 这一本质特称 , 必将 表现 出思路 闭塞 , 逻辑 解决疑 问的同 果学生概念 不清 , 体验中感知概念, 形成感性认识, 通过对一定 时深入理解了概念。 对法则、 定理的理解更无从谈起。因此, 在理解概念后再让学生举 紊乱, 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 分析, 提炼出感性材料 出单项式的例子,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的本质属性。在“ 单项式” 概念的教学中, 先通
数学教学是玩概念还是玩技巧?论文
数学教学是玩概念还是玩技巧?摘要:当前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题型+技巧的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必须要改变这种模式,以反比例函数的解题教学为例,回到概念中去,让学生养成从基本的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题型+技巧;概念;反比例函数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的现状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教学简而言之就是题型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会布置大量的习题,即便是一堂概念教学课亦如此,概念教学往往走走过场,花个四、五分钟的时间就可搞定,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做大量的习题,课后当然会布置一大堆的习题给学生。
一个知识点讲完,教师恨不得把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各种题型都让学生做一遍,这期间教师要查资料,收集题型,出练习卷,批改,讲评;学生则淹没在波涛汹涌的题海里。
在这个功利性的社会里看来这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师,他会说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中考,因为众所周知的中考数学试卷的题量非常大,时间又很紧。
让学生碰到每道题目细细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好是看到题目就能马上把这道题目的正确做法反应出来,形成一种本能的刺激——反应,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正确率。
但是这种刺激——反应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大量的题型教学,面对每一种新的题型出现,教师肯定会讲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我的理解是每种题型就像一把锁,解题技巧就是开这把锁的钥匙。
技巧+技巧,技巧何其多也!可以想象老师就是个刀耕火种的教书匠,整天忙于找各种不同的钥匙,然后再把这些钥匙交给学生,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冰冷的机器,记不住这么多的钥匙,结果可能是一种特殊题型可能讲过了五、六遍,班上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这时候老师是既痛苦又烦躁的;还有一种结果是试卷上如果出现了没有讲过和练过的题型,那学生肯定的不会的,可能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能做出来。
这时候老师会自我安慰没做出来正常的,没讲过嘛!同时又会埋怨出题的人出题的角度的太刁钻。
他们深信学生第一次接触一种题型需要的是技巧,但是这种题型反复出现,再刁钻的技巧也会变成一种技能,一旦学生实现了技巧到技能的过渡,那么刺激——反应就形成了,应付考试就会变得无往而不利了。
如何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新课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2 基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 21年 霸j 2 础 育 坛[ 2 第6 0
的意义 ,但要注意 ,约定式不能随心所欲 ,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2 .描 述 性 定 义 、
三 、 对 概 念 理 解 的 途径
1 让 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 对新 的概念要进行 反复 阅读 ,找 出关键 的字 眼 ,让学生理
数学是一 门严谨 的科 学 ,每个 新概念总要 用一些 已知的概
例 念来定义 ,而这 些用于定 义的 已知概 念又必须用 另一些 已知 的 解概念 的本质 . 如 ,当我 们学 习了分解 因式 的定 义后 ,抓住
积 概念 来刻 画 ,从而构成 了一个概念的系列 . 在概念的系列 中,是 “ ”这 个 字 眼.
于四边形这个属概 念 ,平行 四边形 和梯 形都是它 的种概念 ,它 们的种差是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和 “ 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 组
对边不平行” .
先固定其 中一个 圆 ,然后 移动另一个 圆 ,同时观察它与第一个
圆的位置关系 ,通 过这一 实验学生能得 出两个 圆的位置关 系有 五种 . 1 外 离 , 2 外切 , 3 相交 ,( ) () () () 4 内切 ,( )内含 ,并让 5
都 参与到反馈学 习的活动 中来 ,让学生 主动思考 ,让 每一个学 的学 习 目标有不 同的层次类型 ,有 的只需要知 晓 ,有 的需要识 生 都有表 达感悟 和体会 的机会 ,使检 测反馈 的过 程落实 下来 , 记 ,有 的是技 能型的需要掌握 ,有 的是情感态度价值 观类 型的 达到应有 的效果. 需要感悟和体会等.我们在课堂实践中 ,在进行学案设计 时,就
绩 ,陷入 无休止 的题海之 中. 中数 学概念教 学应该 呈现概念 的 初 大小 ,统称为三角形 ,也就是说三角形 的概念 ,就是指所有 的
“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认识【摘要】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教学风格,数学概念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认识1.问题的提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帮助他们(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这就清楚地表明,探究府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
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进行探究活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创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上学期,我们课题组对“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总结出“启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其流程大致分为六个步骤:情景导入一自主探索一课上交流一归纳小结一反馈评价一升华提高。
本学期,我们对六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上述模式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2.“启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及认识课型1、形成性概念教学模式1.1 模式结构图1.2 操作实践及认识。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一种是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形成是在大量的感性认识下,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不少的概念学习仍可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1.2.1 情境导入环节。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但都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
创设情境,呈现刺激模式,就是为概念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呈现的刺激模式或者是经验事实,或者是典型事例,或者是直观演示。
这些刺激模式应该是出自于学生熟悉的生产和生活背景,而且是正面的肯定例证,数量和刺激强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变化性且新颖有趣,并宜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分析比较。
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以“函数”为例
2023年第36期教育教学SCIENCE FANS 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以“函数”为例符 丽(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甘肃 陇南 742500)【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
通过调查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发现大部分教师仍在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实施教学,剥夺了学生探索概念形成过程的权利,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数学概念教学,可以在改善当前教学现状的同时,促使学生学有所获。
文章以“函数”为例,沿着支架式教学流程,具体论述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概念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3)36-0131-03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为其搭建有利于其理解知识的“支架”,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包括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教学流程,且这五个教学流程没有先后顺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确保真正地给予学生学习支持。
而学生获得学习支持后,可以发挥自主性,使用不同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地分析、判断、总结,顺其自然地建构认知,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探索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学生认知数学概念的关键。
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在应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模式,单向地向学生传授数学概念知识。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浮于表面,尤其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改善当前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下面以“函数”为例,详细阐述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3篇_初二数学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3篇_初二数学一、注重概念教学理念的创新(一)以适学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应改变以往完全将概念教学集中在抽象的教学材料方面,可适时引入一定的情境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具体中可引入相关的数学故事或数学趣闻等。
如关于数学概念的形成,可引入“杨辉三角形”概念的提出或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过程等,也可将国外许多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象棋发明者塞萨的事迹等内容融入课堂中,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内容为例,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为学生讲述笛卡尔的故事,笛卡尔通过对蜘蛛结网的观察而推出由点的运动可以形成直线或曲线,进而得出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此时学生便会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产生一定的求知欲望,既增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
(二)注重对概念教学“形式”与“实质”关系的处理教学中的“形式”可理解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概念与定理,而“实质”为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如关于代数式教学过程中,不必对代数式给予更多繁琐的定义,其会为学生带来更多抽象性问题,可首先在概念引入前列举相关的代数式使学生从中体会代数式的内涵。
再如,初中数学中的乘法公式教学内容,只需使学生理解字母a与b即可,不必要求学生完全进行文字叙述,如(a+b)(a-b)=a2-b2,对括号内项特征掌握后便能理解该公式,当面对其他如(a+b-c)(a-b+c)类型题时,学生能够直接通过平方差公式的概念对其进行解答。
另外,在其他内容教学中如平行线判定或方程教学中也需注意“形式”与“实质”关系的处理,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训练。
二、对概念教学内容的创新现阶段,大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体系上仍存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及教师的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所以需改变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具体创新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数学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模式课教学心得
浅谈数学模式课教学心得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成为一线教师的共同追求。
对什么是好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钻研教材和教参,找准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参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意图和教学目标的。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
教师要想上好课,就应当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方向。
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每个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所得。
以前我认为教学目标写在教案上就行了。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进,从使用“目标教学法”,到现在的“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模式,我才发现只有教学目标找准了,教学过程的设计才能有明确方向。
因此,我现在教学中很注重教学目标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教参的目标是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而根据我多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改写和省略有些混淆,因此,在上课时出示给学生的目标,增加了:观察今天学的数和昨天学的数(整万)有什么不同。
上课时,教师结合这个目标设计问题学生就明白了什么样的数可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所以钻研教材,找准教学目标,是上一节好课的前提。
二、真实有效地设计师生互动是上好课的核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大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所以这个环节不能摆花架子,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与边的关系”时,从四根中任选出三根,首尾相连的围成三角形,四人一组,把围三角形的情况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学生对黄白红能否围成三角形发生了争议,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再拼一拼,学生通过拼,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发现两条短边的大于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数学概念作为数学学科的基本细胞,在教学中大量存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离开数学概念,人们便无法构成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更无法构建起数学理论的大厦。
本文就数学概念的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拙见,与同行共同研究。
本文从数学概念的教育理论入手研究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9-01
1 数学概念的含义及特点
概念是思维的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现象的关键、本质属性的反映。
数学概念则是一种数学思维形式,是人脑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应。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概括和形成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数学证明等其他思维形成的基础,并通过这些思维形式,形成新的数学
概念,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普遍性、确定性、简明性、辩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其中抽象性和系统性是数学概念的两大基本特性。
2 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形成
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是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子中出发,从他们实际体验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来
的,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2.2 概念同化和顺应
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新概念,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这就是顺应。
同化和顺应包括如下过程:首先,学习者要将新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原认知结构中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明确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关系,并能把它从原有概念中分离出来。
其次,要把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融合在一起,纳入认知结构中,以便记忆和应用。
概念同化和顺应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其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要具备同化型概念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
3 数学概念教学的模式
3.1 有具体事实概括出新概念的模式
这是一种侧重于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过于简单、知识过于具体而贫乏时,往往需要从大量地具体例子出发,利用他们在实际经验中的一些生动事例,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初步形成一个新概念。
这种模式在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数学课程时运用较多。
例如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通常先研究下面两个问题: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问题和曲线的切线斜率问题。
这两个问题所求的量都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当
自变量增量趋近于0时的极限,这样找到了共同特征后则给出导数的概念;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导数概念基础上,我们再提出非均匀杆曲线密度问题,学生就能顺利地回答出线密度即为密度函数对长度的导数,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启发、发现的教学方法,避免出现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使学生形成一个稳定的、清晰的、可分辨的概念,能较自然地形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1)列举大量学生熟悉有关事实,进行辨别,概括出事实的共同属性。
2)进一步概括出关键属性,形成新概念。
3)对新事例能抓住关键属性进行识别,从而达到对新概念的理解。
3.2 利用已有知识引入新概念的模式
随着学生数学知识掌握量的增多,其认知结构中会积累大量的数学概念。
这时再学习某些新的数学概念,就不需要而且也没有必要个个都从具体事例出发去归纳,而可以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以概念同化和顺应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模式。
例如,当学生接触到一般切线的概念时,首先想到圆的切线的定义,“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同化);然而,对一般曲线来说,直线可能会有两个以上公共点的清醒,这时便要启发学生改变圆的切线定义的图式,想到利用过圆上一点的割线的极限位置同样也可以给圆的切线重新下定义。
这时学生原来切线定义的图式有了质的变化,而建立起来一种新的图式,这样曲线的切线就可以利用过曲线上一点的
割线的极限位置来定义(顺应),从而形成了一般曲线切线的新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特别是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掌握的有关概念都应该是清晰的、稳定的、明确的。
2)给出定要简明,要揭示其本质属性。
3)通过适当正、反实例练习,使学生能把握概念的关键属性,使新概念不与相关概
念混淆,使新概念从本质上被纳入认知结构中。
3.3 上述两种模式的教学过程
(1)概括。
概念形成依赖的主要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和顺应依赖的主要是对感性经验的抽象概括。
(2)表达。
对某类具有相同关键特征对事物加以命名,并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陈述其定义。
(3)识别。
在给出概念表述以后,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对知识是真正理解了,还是机械记忆?是根据关键特征掌握概念,还是根据无
关特征回答有关概念问题?这些可通过一些新例子,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关键属性,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4)运用。
要在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多加强训练,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把两种概念教学模式结合使
用的,尤其是以第二种模式为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
对于认知结构比较简单、接受能力、概括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以更多地运用第一种教学模式;对于认知结构已有较大的发展、学过的知识较多的学生,可以更多地运
用第二种教学模式。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程度较高、难于理解的数学概念,两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