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最新)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当时的快乐心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事物的探究兴趣,激发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当时的快乐心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失望”、“突然”、“冒”等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用品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板书课题《充气雨衣》,让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
(3)学生交流学习课文的心得,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失望”、“突然”、“冒”等,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当时的快乐心情。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交流处理问题的方法。
5.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齐读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充气雨衣”为主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感情投入情况。
2. 学生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如作文的想象力、生字词的掌握等。
二年级充气雨衣教案
二年级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充、膝”等 14 个生字,会写“充、泳”等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感受小林爱思考、勤实践的品质。
2、教学难点(1)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原理。
(2)引导学生从小林的发明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不方便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不方便的事情,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发明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充气雨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林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充气雨衣?(2)指导学生理解“雨衣能挡雨但不透气”这句话。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小林是怎样做的?(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
(3)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引导学生体会小林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品质。
3、学习第五自然段(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雨衣下摆粘不住裤腿。
4、学习第六自然段(1)小林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3)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体会小林的创新思维。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设计原理和制作材料。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设计原理、制作材料和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及其与传统雨衣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或图片。
2.有关充气雨衣的资料。
3.制作充气雨衣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充气雨衣样品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充气雨衣与传统雨衣的区别。
2.探究教师简要介绍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和设计原理。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充气雨衣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制作教师讲解制作充气雨衣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按照制作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与评价各组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5.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充气雨衣还可以应用在哪些场合?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布置作业: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性的雨衣。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充气雨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反馈:学生对充气雨衣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制作,课堂氛围活跃。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创新性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课堂氛围活跃。
2.创新思维:学生在设计充气雨衣时,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
3.实践能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了充气雨衣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设计原理和制作材料,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
关于《充气雨衣》的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关于《充气雨衣》的教案设计【优秀3篇】篇一:《充气雨衣》教案篇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
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篇二:《充气雨衣》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充气雨衣的原理介绍2. 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3. 充气雨衣的试穿与评价4. 充气雨衣的改进与创新5. 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原理讲解,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充气雨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和改进创新方向。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充气雨衣样品、制作材料(塑料薄膜、针线、气球等)、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制作充气雨衣的材料包,包括塑料薄膜、针线、气球等。
3. 场地:教室或实验室,具备通风、光线充足的条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充气雨衣样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充气雨衣原理:详细讲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其结构与功能。
3. 演示制作步骤: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充气雨衣,边演示边讲解制作要领。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步骤,自己动手制作充气雨衣。
5. 试穿与评价:学生试穿自己制作的充气雨衣,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强调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作业布置2. 调查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制作充气雨衣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良。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专心思索,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具预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2.小组内沟通、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得意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玩耍,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这时,有一件特别奇怪的雨衣消失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更喜爱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创造的吗?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它。
(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创造了什么?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熟悉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教师”) 2.合作沟通,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沟通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构造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美丽、旋转、赞扬、联欢会、展览台、缓缓张开、慢慢模糊、五颜六色指读——齐读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其次课时一、复习稳固,积存字词。
1.摘苹果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懂得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一个小孩穿着充气雨衣在雨中玩耍。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字词造句。
2.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雨衣图案。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下雨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穿着充气雨衣的感觉,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充气雨衣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充气雨衣》原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充气雨衣》原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通过阅读,培养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3.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充气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它有什么特点?(二)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3.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想要发明充气雨衣?3.教师继续提问:小朋友是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充气雨衣有哪些优点?(三)科技改变生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充气雨衣,还有哪些科技产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未来有什么影响?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科技改变生活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充气雨衣》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技产品,避免沉迷于科技产品而忽略了现实生活。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小朋友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谁能来说说,他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学生甲:“小朋友是在下雨天看到别人打伞不方便,雨衣又不够防水,所以想到了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引入主题: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充气雨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呈现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习关于充气雨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二)讲授新课(1000字)
-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充气雨衣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动手操作:
-设计制作简易充气雨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
3.实践与操作: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易的充气雨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与反思: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充气雨衣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充气雨衣。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制作简易充气雨衣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学会在合作中交流、分享、互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技创新,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
(二)教学设想
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学生通过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充气雨衣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生字词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采用认读、书写、运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生字词。
a.初步感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充气雨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字词。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充气雨衣的特点、优点和作用。
2.教师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3.教师总结课堂表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雨衣的奇妙。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用“……像……”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衣的奇妙。
2. 学会用“……像……”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雨衣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雨衣的特点。
(2)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会充气的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充气雨衣的课文。
2. 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辅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语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充气雨衣像动画片里的变形金刚呢?(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5. 想象拓展(1)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有一件这样的充气雨衣,你会在雨天做什么?(2)学生分享,激发想象力。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充气雨衣的课文,了解了雨衣的奇妙之处,还学会了生字词。
希望大家在雨天都能用到这件神奇的充气雨衣,快乐地度过雨天。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用“……像……”造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实际场景或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特定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023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6篇
2023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6篇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二、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
可采取如下方式:开火车轮流读、小老师领读、抽字卡快速读等。
3、再读课文。
(1)通过识字练习,能把句子读通顺,准确。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感知课文内容4、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看──雨水流到裤腿上↓想──改雨衣↓做──铁丝圈气囊↓受到大家称赞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
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__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
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由于__“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
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注身边科技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充气雨衣原理和制作过程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充气雨衣》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充气雨衣的实物或图片。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充气雨衣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雨衣的了解和经历。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充气雨衣》。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问题。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举例运用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重点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操作,理解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课文《充气雨衣》的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 学生选一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明天分享给同学们。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准备回答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充气、雨衣、设计、实验、成功”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
(2)学生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主要内容的理解。
3. 课文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作者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最终成功设计出充气雨衣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物道具,如充气雨衣,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充气雨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讲述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充气雨衣》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生字词,正确书写。
3.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充气雨衣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作者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创新的想法?如何实现?2.各组汇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家长签字确认。
七、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建议。
教学资源:1.课文《充气雨衣》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充气雨衣》中描述的发明过程,感受作者的创新思维。
2.学习生字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其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科学原理及其创新点。
2.激发学生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展示充气雨衣实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学生回答:“充气雨衣,下雨天穿。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雨衣》语文教案年级:小学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充气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雨衣的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讨论与思考(1)小组内讨论:充气雨衣的原理是什么?(2)小组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充气雨衣?(2)学生动手制作:根据讨论结果,尝试制作简易的充气雨衣。
(3)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发现其他应用充气原理的物品,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待环保的态度和做法。
(2)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运用充气雨衣保护环境。
六、教学步骤(续)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充气雨衣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b.充气雨衣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c.故事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填空、选择、连线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读和书写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对故事情节有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如充气雨衣,表现出较高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优点以及故事中人物的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在小组讨论、动手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见过或使用过的充气雨衣的经历,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充气雨衣的趣味性,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3.教师简要介绍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如“充”、“气”、“雨”、“衣”等,让学生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关爱他人等价值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4.家庭互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共同探讨充气雨衣的创意设计。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5.观察任务:布置学生课后关注生活中的发明创造,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科技创新。在下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充气雨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并掌握生字词,如“充气”、“雨衣”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训练,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设计一款独特的充气雨衣,并写一篇关于充气雨衣的小短文。
五、作业布置
1.家庭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设计一款独特的充气雨衣,并绘制出设计草图。在草图旁边用文字描述你的设计理念、充气雨衣的特点和功能。这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表达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它是如何工作的?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认读和书写“雨衣、气球、塑料”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育学生珍惜资源,提倡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特点。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对充气雨衣原理和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雨衣相关的词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生字词,尝试正确书写。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科学原理。
5. 小结与作业: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内容概述:继续学习课文,深入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学习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步骤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具、课件】
投影仪、卡片。
【首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猜谜语,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
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2、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3、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4、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⑴ 互做监督员:
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⑵ 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⑶ 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⑷ 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
⑴ 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⑷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
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⑴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⑵ 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图片(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二度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小黑板认读生字。
⑵ 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 游戏识字:
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⑷ 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⑸ 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谈谈初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二、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用喜欢的方式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 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 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 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 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 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五、总结
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
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六、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