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习报告总结

遗传学实习报告总结一、前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现象、遗传规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通过本次遗传学实习,我对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在观察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染色等技巧。
观察结果表明,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具有周期性、有序性和稳定性。
2. 基因重组实验进行基因重组实验,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DNA中,通过转化剂将重组DNA导入到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菌。
实验中,我掌握了PCR扩增、DNA连接、转化等关键技术,了解了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
3. 遗传连锁分析利用遗传连锁分析方法,研究两个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遗传连锁分析软件,解读遗传连锁图谱,推断基因间的距离和连锁关系。
4. 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利用化学物质诱导突变,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突变体,并通过PCR、序列分析等技术进行鉴定。
在此过程中,我掌握了突变体的筛选方法,了解了基因突变的特点。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实验,掌握了遗传学基本实验技术,如显微镜观察、染色、PCR、DNA连接、转化等。
2. 加深了对遗传学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我将抽象的遗传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遗传学的本质和内涵。
3. 培养了科研思维: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科研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验,互相学习、交流,从而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体会本次遗传学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对遗传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让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共同进步。
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报告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记录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深入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
材料与方法:1. 显微镜:用于观察细胞分裂的细节。
2. 细胞样本:我们选择了洋葱的根尖作为观察对象,因为根尖细胞在分裂活跃,且细胞数量众多。
3. 盐水:用于制作细胞悬液,保持细胞的正常状态。
4. 盖片和载玻片:用于制作细胞悬液的载体。
5. 染色剂:我们使用了伊红染色剂,用于增强细胞的对比度,便于观察。
实验步骤:1. 将洋葱根尖切下并放入盐水中,用镊子轻轻剥离外层的细胞。
2. 将剥离的细胞放入盖片上,并加入一滴盐水制成细胞悬液。
3. 加入一滴伊红染色剂,轻轻搅拌均匀。
4. 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调整镜片至合适的放大倍数。
5. 仔细观察细胞的各个阶段,并记录下来。
结果与讨论:经过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分为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前期:在这个阶段,细胞核开始逐渐变大,染色质开始凝聚成染色体。
细胞核膜开始消失,纺锤体逐渐形成。
早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进一步凝缩,纺锤体的纤维开始连接到染色体的中央区域。
这个阶段是有丝分裂的关键时刻。
中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纺锤体的纤维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细胞开始缩小。
晚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分离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纺锤体的纤维逐渐消失,细胞核膜开始重新形成。
末期:在这个阶段,细胞完全分离成两个子细胞,并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核。
细胞开始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通过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分裂的机制。
有丝分裂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过程,确保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分裂过程中的准确传递。
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负责将染色体正确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引言:有丝分裂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它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了解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大麦芽酵母细胞- 甘露醇溶液- 乙醇- 青霉素-链霉素溶液- 无菌玻璃片- 显微镜方法:1. 将大麦芽酵母细胞培养在含有甘露醇的培养基中,保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2. 取适量的培养基中的细胞液滴于无菌玻璃片上。
3. 使用另一片无菌玻璃片将细胞液均匀涂抹开,使其形成一个薄而均匀的细胞涂片。
4. 将细胞涂片浸泡在青霉素-链霉素溶液中,使细胞固定。
5. 用乙醇进行脱水处理,使细胞涂片干燥。
6. 将细胞涂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记录所见现象。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涂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麦芽酵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可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阶段:在前期,细胞核逐渐变大,并且染色质开始凝聚成条状。
此时,细胞核膜逐渐消失,细胞质中出现纺锤体。
中期阶段:在中期,染色质进一步凝聚成染色体,并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区域。
纺锤体的纤维逐渐伸长,将染色体拉向两侧。
后期阶段:在后期,染色体分散在两个细胞极端,纺锤体逐渐退缩。
同时,细胞核膜开始重新形成。
末期阶段:在末期,细胞核膜完全形成,染色体解开,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有丝分裂是一种有序而复杂的过程,它确保了细胞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
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凝聚和分散是细胞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
3. 纺锤体的形成和运动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拉动染色体的运动,确保了染色体的平分到两个新细胞中。
4. 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细胞处于哪个阶段。
结论:有丝分裂是生物体中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观察大麦芽酵母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物质的传递。
遗传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观察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
3. 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可以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经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观察,可以了解植物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分裂的机制。
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 95%乙醇- 冰醋酸- 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 镊子-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吸水纸实验步骤:1. 材料处理:将洋葱根尖洗净,放入盛有95%乙醇的烧杯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冰醋酸的烧杯中浸泡30分钟,以固定细胞。
2. 制片:将固定好的根尖放入盛有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的烧杯中染色5分钟,然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滴加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 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记录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4. 绘图:根据观察结果,绘制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示意图。
实验结果:1. 前期:染色体开始凝缩,呈细长条状,染色质逐渐消失,核仁消失。
2. 中期:染色体高度凝缩,呈X形,位于细胞中央,纺锤丝连接着染色体的着丝粒。
3. 后期: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纺锤丝断裂,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 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开始解螺旋,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并观察到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形态和数目变化,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篇一: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邓正强组员: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 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 1、实验材料:蚕豆干种子、 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 3、实验试剂: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1:1)、1mol/L HCl 溶液、0.01g/ml 龙胆紫染液或0.02g/ml 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 1. 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根尖备用。
2. 蚕豆茎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茎尖备用。
3. 蚕豆幼芽: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幼芽备用。
生物实验报告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有丝分裂实验目的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细胞生命的延续和增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通过准确地将一份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两份,然后将这两份染色体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前期是指染色体开始凝聚,成为可见的条状结构;中期是指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和增粗,同时细胞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后期是指染色体在细胞中排列整齐,准备分离;末期是指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完整的新细胞。
实验材料1. 大麦芽(或其他适用的种子)2. 显微镜3. 蒸馏水4. 10% 氯化钠溶液5. 甲醇-乙醇(1:3)固定液6. 甲醇-醋酸乙酯(3:1)溶液7. 蒸馏水洗涤液8. 甲醇实验步骤1. 取一小勺大麦芽,将其放于一个宽口培养皿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2. 将大麦芽放入恒温箱中,在25-30度的恒温条件下培养4-6小时。
3. 用显微镜观察大麦芽中有丝分裂的情况。
4. 用显微镜观察大麦芽中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拍照记录。
5. 将大麦芽放入离心管中。
6. 加入等体积的10%氯化钠溶液,并轻轻摇晃离心管,使芽籽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7. 使用离心机离心5 分钟。
8. 倒掉上清液,并加入甲醇-乙醇固定液,使其完全覆盖芽籽。
9. 放置室温下5 分钟,再次离心去掉甲醇-乙醇固定液。
10. 加入甲醇-醋酸乙酯溶液,浸泡5 分钟。
11. 用蒸馏水洗涤液洗涤离心管三次。
12. 用甲醇洗涤离心管三次。
13. 将芽籽取出并放入一个平底玻璃皿中,加入甲醇。
14. 用显微镜观察芽籽中有丝分裂的情况。
15. 用显微镜观察芽籽中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拍照记录。
实验结果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成功观察到大麦芽和芽籽中的有丝分裂现象。
在大麦芽中,我们观察到了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染色体分布和细胞核变化。
实验讨论有丝分裂是细胞生命的基础,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邓正强组员: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1、实验材料:蚕豆干种子、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3、实验试剂: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1:1)、1mol/L HCl溶液、0.01g/ml龙胆紫染液或0.02g/ml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1.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0:30或下午14:00~16:00进剪下根尖备用。
2. 蚕豆茎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00~10:30或下午14:00~16:00进剪下茎尖备用。
3. 蚕豆幼芽: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00~10:30或下午14:00~16:00进剪下幼芽备用。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
实验材料:1. 植物根尖组织样品2. 盐水和冷冻甘油溶液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注射器、刀片和镊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段植物根尖,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用注射器将冷冻甘油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并用镊子将根尖细胞捞出,放在冷冻甘油溶液中。
3. 使用刀片将细胞轻轻切碎,然后将玻片盖在细胞上。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并以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首先,细胞核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细胞核周围开始出现较浓的染色质。
然后,染色质会排列成长而细的纺锤体,纺锤体两端各有一个星状结构,称为中心体。
之后,染色质开始聚集在纺锤体的等分线上,这是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表现。
最后,染色质开始在等分线上分离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染色体的一条亚单体,随后分离得更远,细胞核也开始变长。
最终,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完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核的染色质聚集、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以及新的细胞核形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有丝分裂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对细胞核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遗传学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相关分子机制。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
告
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步骤。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光学显微镜
2. 植物根尖切片
3. 甲醇
4. 乙醋酸
5. 蘸片
6. 封片胶
7. 甲基绿染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根尖切片,切割植物的根尖,并用蘸片将根尖切片放置在甲醇中固定。
2. 沥干切片上的甲醇,加入少量的甲基绿染液,静置5-10分钟。
3. 将切片放置在乙醋酸中进行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料。
4. 将切片沥干,用封片胶将切片盖在玻片上。
5. 用橡皮筋将封片胶固定于玻片上,避免切片移动。
6. 使用光学显微镜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入40倍或100倍镜头观察切片。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胞核变形,染色体逐渐凝聚成条状,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体上对齐分布。
染色质开始分裂,染色体分成两个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然后分别迁移到细胞两极,细胞质分裂成两个细胞。
实验结论: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裂、染色体排列和移动、细胞质分裂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完成了细胞的复制和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常见的一种方式,能够保持染色体的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有丝分裂 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和生长。
其中,有丝分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载片、显微镜盖玻片、甲醇、无水乙醇、酚酞溶液、染色剂(如吉姆萨染液)2. 实验步骤:a. 准备细胞样本:从洋葱的根尖组织中取得细胞样本。
b. 固定细胞:将细胞样本放在玻璃载片上,滴加甲醇进行固定。
c. 染色处理:将固定的细胞样本浸泡在染色剂中,以增强细胞结构的可见性。
d. 制作载玻片:将染色后的细胞样本放在玻璃载片上,并加上显微镜盖玻片。
e. 观察细胞: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样本,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有丝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
有丝分裂前期:在这个阶段,细胞核开始准备分裂。
核膜逐渐消失,染色质开始凝缩成染色体,而且呈现出X形。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有丝分裂中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形成一个称为纺锤体的结构。
纺锤体的纤维开始连接到染色体上的结构点,这些结构点称为着丝粒。
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能够在细胞中均匀分离。
有丝分裂后期:在这个阶段,染色体被纺锤体拉向细胞的两极。
细胞开始变形,形成两个称为子细胞的结构。
染色体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核膜开始重新形成。
有丝分裂末期:在这个阶段,细胞完全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细胞核重新形成。
这两个子细胞可以继续进行细胞周期的下一个阶段。
通过观察和研究有丝分裂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关键过程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通过复制和分离染色体,确保每个子细胞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引言: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加深对细胞分裂机制的理解。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玉米种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将玉米种子浸泡在适量的生理盐水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发芽。
2. 等待玉米根部生长到一定长度后,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滴在根尖处,使细胞根尖部分活化。
3. 用显微镜将根尖部分剪下,放在载玻片上。
4. 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5. 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变化和分裂现象。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根尖细胞,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变得更加明显,呈现出明亮的圆形结构。
随着细胞核的准备阶段,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
染色体逐渐变得更加紧密,可以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条纹状结构。
接着,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排列成两行,形成纺锤体。
纺锤体的形成是有丝分裂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起到将染色体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作用。
在纺锤体的引导下,染色体开始分离,一半移向一个极端,另一半移向另一个极端。
最后,细胞质开始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细胞质逐渐收缩,最终分裂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这标志着有丝分裂的完成。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有丝分裂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过程,它确保了细胞的遗传物质能够均匀地分配给子细胞,从而保证了细胞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
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凝聚和分离是关键步骤。
染色体的凝聚保证了染色体能够在分裂过程中不被损坏,并且能够均匀地分配给子细胞。
染色体的分离则确保了每个子细胞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染色体组成,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完整性。
此外,纺锤体的形成也是有丝分裂的重要过程。
纺锤体的形成需要依赖于细丝的组装和排列,它起到将染色体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作用。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实验现象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先进行染色体复制,然后将复制的染色体均匀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中都会发生,它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和细胞数量的增加。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我们首先选取了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豌豆进行实验。
我们在实验室中培养了一组豌豆根尖细胞,并进行了染色体的准备。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豌豆的染色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的早期阶段,豌豆的染色体呈现出长条状,称为染色质。
随着有丝分裂的进行,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
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组成,它们通过一个特殊的结构——着丝粒相连。
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开始排列在细胞中央的平面,形成一个称为纺锤体的结构。
纺锤体由纺锤丝组成,它们通过着丝粒将染色体牵引到两个细胞极端。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被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此时,染色体逐渐变得较为松散,形状也变得不规则。
实验二: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变化除了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我们还对细胞质进行了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的早期,细胞质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胞器,如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随着有丝分裂的进行,细胞器逐渐向两个细胞极端分布。
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质开始收缩,形成一个称为胞质分裂带的结构。
胞质分裂带由一系列蛋白质纤维组成,它们将细胞质分割成两个部分。
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胞质分裂带逐渐收缩,最终将细胞质分割成两个子细胞。
此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重新分布到两个子细胞中。
实验三: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除了观察染色体和细胞质的变化,我们还对细胞周期进行了观察。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个有丝分裂到下一个有丝分裂的时间间隔。
我们发现,在有丝分裂的早期和中期,细胞周期较长。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植物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特性。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和特征。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盐水、醋酸乙醇、苏木精、甲醛、卵白、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a. 将洋葱根尖切片,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细胞膨胀。
b. 将浸泡后的洋葱根尖放入醋酸乙醇中固定。
c. 用显微镜观察固定后的洋葱根尖,找到有丝分裂发生的区域。
d. 将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切片放入甲醛中固定一段时间。
e. 用苏木精染色,使细胞核染成红色。
f. 用卵白脱色,使胞质透明。
g. 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发现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特征。
首先,在有丝分裂开始的前期,可以看到细胞核变大,并且开始出现染色体的凝聚。
这个阶段被称为前期。
接下来是有丝分裂的第一个重要阶段——纺锤体形成期。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排列成纺锤形,并且纺锤体的纤维开始从两个极端向中央延伸。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排列。
第三个阶段是纺锤体收缩期。
在这个阶段,纺锤体的纤维收缩,使染色体分离成两部分,并向两极移动。
这个过程保证了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染色体组。
接下来是核分裂期。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分离成两个完整的一套,并且细胞核开始分裂成两个。
这个过程确保了每个新细胞都有自己的细胞核。
最后是细胞分裂期。
在这个阶段,细胞开始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
每个新细胞都包含了一套完整的染色体和细胞核,从而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细胞的繁殖。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细胞的分裂,更是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细胞繁殖的基础。
对于植物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过程,深入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特性。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植物专题专题一植物染色体专题实验摘要:植物染色体的研究,因为有了细胞壁的存在,所以要比动物的复杂一些,在本专题中,着重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多倍体组型。
在有丝分裂中,分为有丝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期,其中有丝分裂期又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减数分裂中,除了有第一次减数分裂与第二次减数分裂的区分外,其特点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特别长。
在观察多倍体时,诱导而得到的同源多倍体比一般的个体染色体有成倍增加的现象。
关键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正文: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前言:实验原理: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有进行细胞分裂的分生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它生长活跃的部位。
其分裂的方式是有丝分裂,从这些地方取材,经过固定、解离、染色、压片,则可以在一个实验材料的不同部位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因为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要比分裂期长很多,所以在观察材料时多数细胞并没有处于细胞分裂期。
固定是指用化学药剂(常用Carnoy固定液95%乙醇:冰醋酸=3:1,其中的乙醇是脱水剂,冰醋酸是一种膨胀剂)既将细胞迅速杀死又可以保持细胞真实生活状态的过程。
解离的目的是将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质和纤维素破坏掉,在制片过程中细胞容易分散开,常用的解离方法是酸解。
在进行染色体计数的实验时,则要对实验材料进行前处理,阻止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止在分裂的中期,这时细胞的染色体散落在细胞核中,便于观察。
通常所用的试剂为0.05-0.1mol/L的秋水仙素溶液,起到打断纺锤丝的目的。
经实验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是: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浓缩,复制已完成,着丝点未分开。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相连,且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数染色体数的最佳时期。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向两极。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解螺旋,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实验试剂、器材:1、材料大蒜(Allium sativum 2n=16)2、试剂95%乙醇、冰醋酸、石炭酸品红、1mol/L HCl、0.05%-0.1%的秋水仙素。
遗传学实验报告总结

遗传学实验报告栀子花开8 6生物有志班梦想实验学院实验1 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制备一、实验目的主要掌握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技术;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如根尖、茎尖、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活跃的细胞分裂。
通过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固定处理,酶解和染色,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长度较短,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易于记数和分析。
因此,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进行药物或冰冻处理,可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
同时,对组织细胞进行酸性水解或酶解处理,降解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和细胞的纤维素壁,使细胞易于散开。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大麦、玉米及洋葱等根尖。
显微镜、水浴锅、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小瓶、酒精灯、滤纸等。
固定液:95%乙醇:冰醋酸=3:1;染液:甲基改良品红;处理液:0.002M8-羟基喹林水溶液,0.075M KCl;酶解液:2.5%纤维素酶和2.0%果胶酶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步骤1:1、浸种催芽:取少许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水浸没,于30℃左右浸种1-2天。
当种子萌动时,把水倒去,在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
2、预处理:根长至0.5-1.0cm时切取根尖,投入0.002M8-羟基喹林水溶液中处理;18℃,1-1.5h。
3、前低渗:吸去预处理液,加入0.075M KCl,或水低渗处理10-30min。
4、固定:用95%乙醇:冰醋酸=3:1固定30min以上,也可固定后放入4℃冰箱保存。
水洗3次,每次10min。
5、酶解:加入2.5%纤维素酶和2.0%果胶酶水溶液,在37℃酶解处理70-120min(根据软化程度而定)。
6、后低渗:倒去酶液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在水中停留30min以上,即可直接用于制片。
也可换入固定液保存。
7、火焰干燥制片:放2-3个根尖在载片上,加一小滴固定液,用镊子将根尖敲碎至浆状。
再滴2-3滴固定液,迅速用镊子夹住载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着火,然后吹灭火焰。
有丝分裂 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引言:有丝分裂是生物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它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通过有丝分裂,细胞能够复制自身并传递遗传信息。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记录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从而深入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璃片、玛尔斯特隆染色剂、显微镜标本切片。
方法:1. 将一滴玛尔斯特隆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2. 取一片标本切片,放在染色剂滴上;3. 将盖玻片轻轻压在切片上,使染色剂均匀分布;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在前期,细胞的染色体开始凝聚,变得更加可见。
染色体由复制的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组成,并通过着丝粒与纺锤体相连。
在这个阶段,核膜开始分解,纺锤体开始形成。
中期:在中期,染色体排列成一个纺锤形的结构,纺锤体的纤维开始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此时,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中央移动。
后期:在后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中央,并在纺锤体的拉力下开始分离。
每个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被拉向细胞的两侧。
末期:在末期,染色体完全分离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同时,核膜开始重新形成,纺锤体逐渐消失。
最终,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包含完整的染色体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
有丝分裂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调控机制。
这种分裂方式保证了每个新细胞都能得到完整的遗传信息,从而保证了生物种群的稳定和遗传多样性。
结论:通过观察和记录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我们深入了解了细胞的生命周期和遗传机制。
有丝分裂是一种高度有序的过程,通过精确的调控机制,保证了每个新细胞都能得到完整的遗传信息。
这个实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奠定了基础,也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遗传实验3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3、实验材料及实验器具和药 品
实验材料:蚕豆根尖。
实验器具:镊子,培养皿,温度计,温 浴锅,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显微镜等。
药 品:秋水仙素、卡诺氏固定液、盐酸、 碱性品红、改良苯酚品红等。
4、有丝分裂过程
5、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特点:
(1)前期主要事件是:①染色质凝缩,②分裂极确立与 纺锤体开始形成,③核仁解体,④核膜消失。 (2)中期:指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姊妹染色单 体开始分向两极的一段时间;纵向观看动物染色体呈辐射状 排列。染色体两边的牵引力就像拔河一样达到平衡。 (3)后期:指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当 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标志这一时期结束)。 (4)末期:末期是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新 细胞为止的时期。末期涉及子核的形成和胞质分裂两个方面。
实验三
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பைடு நூலகம்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常见方 式,存在于所有的细胞当中。这一过程 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结果形成两个核,分裂为两个细胞,每 个核中含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染色体数 目不减半。
2、实验目的
①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 ②掌握植物有丝分裂样品的制备方法, 学会观察各种有丝分裂的细胞。
有丝分裂间期
有丝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末期
有丝分裂末期
有丝分裂(显示纺锤体)
6、实验步骤:
自来水浸 泡蚕豆
1-2天注 意换水
萌发3~4天 (60℃水 浴锅中)
取根尖 (1~1.5cm) 秋水仙素处理 3—4小时 洗后用改 良苯酚品 红染色
卡诺氏固定液固 定24小时 ,70%的 酒精保存(4°C)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引言:有丝分裂是指真核生物细胞在有核分裂时,通过对核和细胞质的复制和分离,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的过程。
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体内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一次有丝分裂实验,包括实验过程、结果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有丝分裂的过程,深入了解有丝分裂的机制,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水蚤样本- 显微镜- 丝状染色体的显微镜制片术用荧光颜料方法:1. 取一定量的水蚤样本,将其置于显微镜镜下,调节镜头,观察水蚤样本的细胞结构。
2. 将荧光颜料与水蚤样本接触,使细胞染色体清晰可见。
3.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拍摄照片作为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水蚤样本中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细胞核的分裂,随后是细胞质的分裂。
在细胞核的分裂中,细胞核膜会开始分解,染色体会缩短和变厚,并在细胞质中排列成一个线状结构。
接下来,纺锤体出现并排列在细胞的两极,然后纺锤体纤维开始缩短,将染色体拉向两极。
最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被均匀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讨论与分析:据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有丝分裂是一个高度有序和精确的过程。
在细胞核的分裂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是关键步骤,其中纺锤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纺锤体纤维的缩短和拉动可以确保染色体的准确分离,从而避免细胞子代中遗传信息的损失。
此外,细胞质的分裂也是保证子细胞的形成和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步骤。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了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许多关键蛋白质和酶起到了信号传导、调控和协调的作用。
这些调控机制可以确保有丝分裂的顺利进行,以及细胞健康和正常发挥功能。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对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丝分裂是一种高度有序和精确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制和分离,确保子细胞的形成和功能的顺利发挥。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5404第组
组长:陈行简;组员:贺子璇闫思旭江怡帆单元森;
(一)实验原理
1、植物的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
的变化情况不同,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一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二)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若干、盐酸、染色液、光学显微镜、镊子
(三)实验步骤
1、取少量洋葱根放入盐酸中浸泡,3分钟后取出放入清水中漂洗。
2、将洋葱的根尖部分切下,并将其放入染色液中染色。
3、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
洋葱根尖捣碎,盖上盖玻片并压紧。
4、在低倍物镜下扫视整个洋葱根尖,观察、辨认根尖的结构,再找到分生区的
细胞。
5、找到分生区后,换上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光圈把视野物像调整清晰,
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观察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四)实验现象
(五)收获体会
1、使有丝分裂在脑海中有了更为形象更为深刻的印象。
2、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实验仪器的方法。
3、小组配合更加默契。
有丝分裂遗传学实验报告

用蒸馏水洗净材料,再用卡诺氏固定液室温下固定至少 30-60 分钟。固定的材料如 暂不制片,可经 90%酒精→80%酒精→70%酒精(各半小时)浸泡进行转换,最后 置于 70%酒精内放入 0-4℃冰箱,约可保存半年。如保存时间太长,需重新固定后 再用。
1、洋葱(2n=16)根尖(老师预先放入离心管中),充分吸去试管里的液体。 2、到水浴锅加预热好的 1N HCl 60℃,8-10 分钟 3、水洗 2-3 次(加 5-10ML 水),每次 1-2 分钟 4、吸净水分,加入 Schiff 试剂(老师统一加),在黑暗条件下染色至少 30 分钟,也 可过夜(每组一个带盖瓷缸,千万不要洒的到处都是) 5、漂染液冲洗三次(5 ML),每次至少 1-2 分钟(漂染液每次大组一份,放在水池上) 6、水冲洗三次(每 4-6 ML),每次 1-2 MIN, 放于蒸馏水中待用 7、取根尖(紫红色部分)置载玻片上,加一滴 45醋酸(或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压片。
2到水浴锅加预热好的1nhcl60810分钟3水洗23次加510ml水每次12分钟4吸净水分加入schiff试剂老师统一加在黑暗条件下染色至少30分钟也可过夜每组一个带盖瓷缸千万不要洒的到处都是5漂染液冲洗三次5ml每次至少12分钟漂染液每次大组一份放在水池上6水冲洗三次每46ml每次12min放于蒸馏水中待用7取根尖紫红色部分置载玻片上加一滴45醋酸或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压片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
加倍后有丝分裂前中期
秋水仙素加倍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 40*10
实验分析: 1、压片时用力要轻,否则很容易压坏盖玻片 2、压片是竖直用力不要移动,否则可能会使细胞破损 3、调焦时要细心,在对好焦之后图片会清晰很多。
实验一
洋葱根尖 Feulgen 染色、有丝分裂制片及染色体变异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蒸馏水洗净材料,再用卡诺氏固定液室温下固定至少 30-60 分钟。固定的材料如 暂不制片,可经 90%酒精→80%酒精→70%酒精(各半小时)浸泡进行转换,最后 置于 70%酒精内放入 0-4℃冰箱,约可保存半年。如保存时间太长,需重新固定后 再用。
1、洋葱(2n=16)根尖(老师预先放入离心管中),充分吸去试管里的液体。 2、到水浴锅加预热好的 1N HCl 60℃,8-10 分钟 3、水洗 2-3 次(加 5-10ML 水),每次 1-2 分钟 4、吸净水分,加入 Schiff 试剂(老师统一加),在黑暗条件下染色至少 30 分钟,也 可过夜(每组一个带盖瓷缸,千万不要洒的到处都是) 5、漂染液冲洗三次(5 ML),每次至少 1-2 分钟(漂染液每次大组一份,放在水池上) 6、水冲洗三次(每 4-6 ML),每次 1-2 MIN, 放于蒸馏水中待用 7、取根尖(紫红色部分)置载玻片上,加一滴 45醋酸(或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压片。
实验一
洋葱根尖 Feulgen 染色、有丝分裂制片及染色体变异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 2、掌握 Feulgen 染色方法 3、熟悉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PB12207007 王思雨
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 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 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有大量处于分裂 高峰期的细胞,此时经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在显微镜下可 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制备好的制片,置于显微镜上,先用低倍镜(10×10)寻找具有分裂相的细胞,再转 换到高倍镜(10×40)下观察。
实验结果:
1、正常洋葱根尖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 40*10
有丝分裂后期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 40*10
有丝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 40*10 2、秋水仙素加倍细胞
秋水仙素,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 仙碱。纯秋水仙素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 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 毒。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 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虽然 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自 1937 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罗等植 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素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 育种。
细胞内的 DNA 在 1N HCl 60℃水解时部分地破坏了脱氧核糖与嘌呤碱之间的糖苷 键而使嘌呤碱脱掉,从而使脱氧核糖的第一个碳原子上潜在的醛基获得了自由状态。
漂染液 蒸馏水 45%醋酸 1NHCL
实验方法和步骤
带盖瓷缸(内有保鲜膜)
洋葱根尖:通过休眠的洋葱鳞茎,经日晒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根部与水接 触,20-25℃光照条件下培养 2-3 天以后,待根长 1-2cm 或更长时,与上午 9:00-11: 00 剪下根尖备用。
为获得较多中期分裂相的细胞,且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方法 如下(取其一即可): (1)0.05%-0.2%的秋水仙碱水溶液处理 2-4 小时; (2)0.002M 的 8-羟基喹啉溶液处理 3-4 小时; (3)根尖浸在蒸馏水中于在 1-4℃低温下处理 24 小时。
用无色的亚硫酸品红(schiff 试剂)去染经酸解的细胞时,可与染色体 DNA 上游 离的醛基结合,生成呈红色的醌式结构,从而使 DNA 分子着色。这一反应是 1924 年 由 Feulgen 和 Rossonbek 所发现和确定的,已广泛用作鉴别 DNA 的一种特异性检查 方法。
实验用品
解剖针 载玻片 盖玻片 离心管 试管架 吸水纸 长滴管 废液缸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
加倍后有丝分裂前中期
秋水仙素加倍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 40*10
实验分析: 1、压片时用力要轻,否则很容易压坏盖玻片 2、压片是竖直用力不要移动,否则可能会使细胞破损 3、调焦时要细心,在对好焦之后图片会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