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家具通用术语全解
包浆---------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皮壳---------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
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鼓腿膨牙---------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形。
三弯腿---------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落膛---------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束腰---------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
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
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托泥---------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
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抱肩榫---------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所用的榫卯。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夹头榫---------这是案形结体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
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
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随案面重量。
插肩榫---------也是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结构实质是相似的,也是足腿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上部也开口,嵌夹牙条。
但足腿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条与足腿相交处剔出槽口,使牙条与足腿拍合时,将腿足的斜肩嵌夹,形成表面的平齐。
此榫的优点是牙条受重下压后,与足腿的斜肩咬合得更紧密。
罗锅枨---------也叫桥梁枨。
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
霸王枨---------霸王枨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并用梢钉固定,其下端则与足腿靠上的部分结合在一起。
榫头是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然后向上一推就挂在一起了。
“霸王”之寓意,就是指这种结构异常坚固,能支撑整件家具。
挤楔---------楔是一种一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区别
喜欢红木的朋友都知道,目前海南黄花梨由于受到政府保护,新料根本就无以为继。
而老料也面临着挖掘殆尽的状况,那么经常被奸商用来冒充海南黄花梨的越南黄花梨状况如何呢?
其实,在越南,这种俗称为越南黄花梨的资源情况也绝不容乐观,现在越南黄花梨的木料,已经涨到近10万/吨,而板材则更加昂贵了,好一些的的则要卖到20万/吨,目前上涨的趋势应然很牛气冲天,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越南黄花梨资源的紧张状况了。
而目前,有一部分称其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料,其实是从老挝进口的“香枝木”,根本不是产自越南本地,质地、颜色、纹理等等要比越南产的差不少。
遗憾的是,国际上并没有为越南黄花梨进行正式名称的登记注册,因此这种树木一直存在命名的准确性问题,中国红木标准把它叫做“越南香枝木”,而人们更乐意叫它为“越南黄花
梨”。
那么,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先从生物角度了解一下。
海南黄花梨学名“海南降香黄檀”,为蝶形花亚科黄檀属香枝木类树种,是生长在我国海南的一种珍贵树木。
而越南黄花梨就像上面所说,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官方分类和名称。
但如果从微观上分析这两种木材的结构,其结果恐怕并不能准确区分出这两种木材,权威的中国林科所经过鉴定目前也只能告诉你,它们都是香枝木而已。
所以有些人说,这两种树木本是同种,只是因为生长环境不同而造成其质地、粗细、花纹、香味等等不同,虽然这种说法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但是其所说的环境的因素确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因为即便是海南黄花梨,也会因为生长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其外观、质地的差异,所以在海南黄花梨中又有了油梨、糠梨之分,有经验的黎人甚至会根据经验进行更加细的分类。
对于如何分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则可谓是众说不一,基本上流行的说法就是从花纹、颜色、质地、香味、还有木屑泡水颜色等等来分辨,但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以上这些,都不足以准确区分它们。
下面仔细给朋友们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1、颜色。
海南黄花梨之所以在明代收到文人雅士的挚爱,那就是因为海南黄花梨的颜色以及花纹表现的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具体说,那就是一个字:“雅”,既不喧闹也不会过分沉寂,灵动中透着稳重,高雅中透着轻盈,说白了,就是活泼与沉稳的极致美丽的结合。
因此,只要多看看海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再多看看越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基本上就可以区分个7、8成了。
总结来说,海南黄花梨的颜色要比越南黄花梨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却要活跃的多,整体颜色偏于亮橙色。
2、花纹。
和上面所说的颜色一样,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也是组成其“雅”的一部分,纹理无规律可言,但却绝不凌乱,墨线色黑纯且清晰,反差较小,花纹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而越南黄花梨花纹相对海南黄花梨“雅”的成分就少了一些,但多了些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反差相对较大,给人一种鲜艳亮丽的感觉。
3、质地。
关于质地,好多朋友都说越南黄花梨木质粗软,而实际情况并非全部如此。
越南黄花梨中有不少质地优良的,坚重沉水自然不在话下,棕眼也十分细密,甚至超过不少海南黄花梨。
当然,海南黄花梨质地好的占大多数,而越南黄花梨中质地又如此之好的占小部分而已,因此,除去以上两点,单纯分辨其木质,并不能很好区分它们。
4、香味。
这一点的判断非常主观,经常流传的海南黄花梨辛辣香,越南黄花梨酸香的说法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困难,一来,原材料随着放置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来,不同产地的黄花梨香味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样的海南或者越南黄花梨,生长地点不同的话,香味也是有差别的。
但大体上说,它们的香味还是可以用“雅”来衡量,海南黄花梨的味道特别浓的不是非常多,大多是清雅温柔,而越南黄花梨气味清淡的占大多数,少有的香味浓的但却比较激烈,还有一点,就是海南黄花梨的香味虽然淡雅,但散发香味的时间却比较长,放在干净的手中把玩的手链,一个星期后还会闻到隐约的降香味,而越南黄花梨就会闻不到什么香味了。
5、木屑泡水。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到底出自哪里,但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最不可靠,我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用海南黄花梨的木屑泡过水,无论如何,那种颜色要说是绿色的话,也是极其牵强的。
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其木屑泡水的颜色基本上都是淡黄色,很类似刚泡的花茶颜色。
非要说有绿色成分的话,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实际感觉了。
其泡水的颜色有深有浅,但根据深浅,是不能准确分辨它们的。
6、荧光。
木材中单宁含量的不同,造成它们的荧光感觉有所不同。
从统计学意义上说,海南黄花梨的荧光感要比越南黄花梨的荧光感强一些,但这都是从整体上说的,如果要从个体上来说,比较一块海南黄花梨的木头和一块越南黄花梨的木头哪一个荧光感强显然也是没有意义的。
好的越南料仍旧可以在这一点上把一部分海南料比下去,显然,这对我们的买家来说无异于误导了。
所以说,比较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闻、多上手,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想要通过有限的区别去准确区分它们似乎很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网络上,有一些卖家用来
冒充海南黄花梨的越南料用以上的方法判断经常会让人拿不准,其中原因,除了是自己见得少,经验少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卖家使用一些越南黄花梨的根料来年冒充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的有些根料在颜色、纹理、木质上非常类似海南黄花梨的油梨,尤其是黑颜色浓重的越南料,乍一看,真的非常类似,很容易让买家上当。
其实这种木料并不少见,因为越南黄花梨树木要比海南黄花梨树木粗大很多,根系也要发大不少,非常类似海南黄花梨油梨的根料也会有很大块被刨出来,做成小物件出售,所以要请朋友们看清,看仔细了。
其实分辨这种东西也不会很难,关键就是多看。
从经验来说,这种越黄的根料黑色部分和海南油梨的黑色部分是有些许差别的,对于大部分木料来说,海南料的黑色纯净,而越南根料的黑色中夹杂着非常浅显的红色,非黑色部分的反差要比海南料大一些。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黑色部分的反光感觉,众所周知黑颜色会吸收大部分可见光线,所以在黑色部分你很难观察到反射光线的差别,但像上面的帖子所说,木材中的单宁成份的含量是造成木材产生荧光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一点,造成了它们两种木材的的黑色部分的反光差别有了一些扩大,自然分辨它们就会容易一些了。
首先,把抛光得很好的海南料和越南料放在一起,你会发现,海南料的反光要比越南料“入木三分”一些,就是说,光线是从木材的表面下面发出来的,看表面好像罩了一层清漆,而越南料的这种感觉就不是那么明显了,其实这一点光看文字理解起来虽然不困难,但我觉得还是要见实物为佳,真的比较过了,也就不难体会这一点了,以后才不会被这种冒充行为坑去了银两。
紫檀
紫檀是一种稀有木材,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
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常“紫檀”(以下所述“紫檀”为小叶檀)。
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
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木: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
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
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
紫檀是豆科的一属,约有十五种,多产于热带。
其中有两种分法。
紫檀,俗称小叶檀;一为蔷薇木,俗称大叶檀。
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
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
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较浅些。
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
我国自古认为紫檀木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比黄花梨的要少,若是大型家具,因材料难得,更视为珍品。
虽然紫檀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拟的。
紫檀木在家具木材中最为名贵,主要产于热带地区的南洋群岛。
其木质坚硬,体重,会沉入水中。
色紫黑,没有疤结,有细微蟹爪纹。
清代中期以后,紫檀木材告罄,货源中断,原材紧缺,所以清中期以后,家具生产以红木替代。
红酸枝
[1] 红酸枝木: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
隶豆科,黄檀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2] 红酸枝作为红木木材,是有历史渊源的。
清代中期以来,紫檀(檀香紫檀)和黄花梨(降香黄檀)日渐难求,开始从南洋(东南亚一带)进口木材以替代,当时它有“紫榆”之称,因有酸香气,广东称之为“酸枝”,因颜色大多为枣红色,长江以北多称之为“红木”或“老红木”,也就是现在的红酸枝木类。
红酸枝木的木质仅次于檀香紫檀,优于鸡翅、花梨。
[3] 《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①黄檀属(Dalbergia)树种;②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200微米;③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
密度大于0.85g/cm3;④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
红酸枝木与黑酸枝木的区别就在木材心材的颜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
本类树种有: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大乔木,分布于东南亚;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is,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交趾黄檀Dalbergia ochinchinensis,中乔木,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绒毛黄檀Dalbergia frulescensvar,大乔木,主要分布于巴西;中美洲黄檀Dalbergia granadillo,大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等地;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veri,中至大乔木,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和老挝;微凹黄檀Dalbergia retusa,中乔木,主要分布于中美洲。
都是红酸枝,但红酸枝木的材质有所不同,心材材色有深有浅,材色约分为偏红色系和偏褐色系。
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气干密度1.0 g/cm3,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
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
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绿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
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
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
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
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
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4] 目前市场上,红酸枝木多出产于东南亚一带,主要有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
现在入境的木材多为已经粗加工去除边材的方材,一般横截面为30×30cm 以上,大料可达50~60cm ,价格以吨为单位计算,个别也有按根论假的。
红酸枝木材也有圆材的,直径较小,以老挝出产为主,偏紫红色,有黑色纵条纹(业内称“黑筋”),纹理美丽,有类似降香黄檀的鬼脸纹,密度大沉于水,这种情况的为以前的存料较多;材质稍差的,纹理相似,但颜色较浅,不均匀,密度较小多不沉于水,主产于缅甸,价格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
两者材质上差别很大,差价也很大。
目前市场价格为,缅甸材每立方米5000~9000元,老挝材红酸枝每吨12000~20000元不等。
[5] 红酸枝木产量大,有宽大材幅,颜色花纹美丽,材质优良,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类型、款式红木古典家具,也适宜制作装饰工艺品,乐器、雕刻等。
是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金丝楠木
根据《博古要览》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
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古代封建帝王御用的棺椁和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同时还是古代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的特种材料,该树种自清代起就稀有了。
古往今来,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皇亲国戚;无论是群众、制作厂商,还是学者、古典专家;无不称赞楠木为国产珍贵木材。
纵横世界,在援外的中国式园林建筑营造时,英、美、法、德、和瑞士等国指定要用楠木,可能认为楠木树干粗长通直,尖销度小,很适合使用。
如杨家驹所言,金丝楠木是国人引以自豪的瑰宝,这也是庭院建筑的中国风味更浓。
金丝楠,是非常珍贵的优质良材,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60年)。
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有人据此为金丝楠),即使不上漆,也越用越亮。
树皮薄,有深色点状皮孔;内皮与木质相接处有黑色环状层。
由于早先楠木多是大料,而且树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其木质价值也在一些硬木之上。
所以清宫中不但是重要宫殿的梁柱用楠木,而且经常以紫檀或黄花梨木与楠木相配制作家具,通常如桌面的芯板用楠木,抹边等框架有硬木。
现在,珍稀濒危的金丝楠木,在全国都已属罕见。
现今北京故宫仅存有为数不多的清代的楠木家具,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其中棱恩殿的,殿内的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直径很粗,得要两人
合抱。
民间也收藏有楠木的罗汉床、拔步床和雕刻的飞罩、牌匾、楹联、和对联等。
如今,金丝楠木制品已经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古典收藏品。
老红木
以明清时期各类硬木家具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家具,历来被人们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工艺美术史及古代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更是享有极高的盛誉。
所谓老红木家具 其材质是特指从印尼等地引进的酸枝木,特点是木质坚硬,纹理光滑细密。
它与眼下市场上的红木首先从材质不是一个概念:市场上的新红木家具大多为缅甸和越南红木、花梨木或鸡翅木,这些红木的硬性指标不及老红木,故被人称为新红木。
除材质本身的特点 老红木家具是指材料放置40年以上 成品60年以上才算得上是老红木家具,所以真正的老红木家具是清中期至民国期间加工的精品家具。
以材料算 据今应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价格分析(2004年)目前市场上新式的红木家具,其主要成分是由红木、酸枝木、花梨等,如果做工精细,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但和古典家具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以乾隆年间的大号太师椅三件一套为例,其价格在14到15万元之间,而新式仿制的红木家具的价格为1.4到1.5万元。
现在,有许多商家用各种手段将家具故意做旧。
专家分析,硬木家具的价值增长是呈跳跃式的。
老家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文物价值,材质、做工(纯手工),这都是新式家具所不及的。
新式红木家具按其不同种类最好的30到35元每公斤,最差的1.5到2元每公斤,投资者还要先认清再选购。
红木广泛分布在广东、云南、印度等地方,材质坚硬,仅次于紫檀。
清代中期以后,高级家具大部分采用红木,有的红木貌似花梨木,往往乱真。
但它没有闪烁的斑斑金点和鬼面花纹等花梨木的特点。
红木文化
红木从明清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珍爱,红木起源于明朝1405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回国用红木压船舱,木匠们把带回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供帝后们享用,到后期红木大量输入及王朝灭亡才流入发展到民间。
“红木”不是泛指所有红色木材,也不是一种木材,而是当前国内红木用材约定俗称的统称。
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它的范围是五属八类。
五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力木属。
八类:紫檀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香枝木类、花梨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
紫檀木:亦称“青龙木”。
堪称稀世瑰宝的紫檀被世人誉为“木中之王”。
紫檀木生长于热带丛林,因其材质绝伦,生长缓慢是一种百年生长一寸的硬木,非数百年不能成材,加之紫檀十檀九空出材率极低,故十分珍贵,自古以来都有“寸檀寸金”之说。
市场上的紫檀木家具,有时也有货不真材不实的,这使得许多人望檀怯步。
大家很希望能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判定紫檀木的方法。
玩家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了一个“五步紫檀鉴别法”,是否非常科学,未做考证。
但经验之谈,可能会对广大收藏者有所帮助。
鉴别紫檀木,可以利用对比法,通过感官对比木纹和手感来判断。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五步紫檀鉴别法”。
第一步是“看”
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察颜观色。
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
一般来说,掂紫檀物件的数量超过八百件,手感就有了。
什么是手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步是“闻”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
“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或者无香气都可疑。
“卢氏黑黄檀”有酸香味,气味比较浓。
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沫。
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
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听其声音如何?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掌握“看”、“掂”、“闻”、“泡”、“敲”五步紫檀鉴别法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如果有行家指点,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
鉴别紫檀有无捷径,其实可说无也可说有。
无捷径是说扎扎实实地积累;有捷径就是:勤看、勤掂、勤闻、勤泡、勤敲。
酸枝木:俗称“老红木”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由于加工时散发出一种带有酸味的辛香故名:酸枝木。
酸枝木分黑酸枝和红酸枝二大类。
黑酸枝木:心材为紫黑、深紫和红褐色,带黑色条纹,以其物稀而价高,一经打磨平整润滑给人一种醇厚含蓄的美,其价值仅次于紫檀木。
红酸枝木:生长轮明显,心材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
木质坚硬沉重通常沉于水,有紫黑色条纹和山水纹有油脂者为上乘,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上佳材料。
香枝木:属降香黄檀类,又名:海南檀、降香木、俗称:黄花梨,为我国海南特有之珍稀树种,此树种已基本绝迹。
其木质坚硬、颜色不静不宣,视感极好,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有降血压、血脂之功效。
黄花梨颜色以黄色为主调,此色调同深色木纹织成美丽的天然图案如:鬼脸、狐斑等,在明亮的光照下反射出金光并散发出香气。
黄花梨表面有光泽,有辛辣香气;结构细而匀,耐腐强度高;故十分珍贵。
花梨木:其木纹有“鬼面者”亦类“狸斑”又名:“花狸”别名:香红木,紫檀属树种分布于印度、东南亚热带地区。
它的特点边材黄白色到灰褐色;芯材浅黄褐色、橙褐色、红褐色到紫褐色;材色较均匀,可见深色光泽,纹理呈雨线状、色泽柔和,重量较轻能浮于水中。
花梨木由于价格适中是目前红木家具的主要材料。
乌木:柿属树种中具有黑色心材的珍贵树种,被世人誉为珍木。
乌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乌木类木材习惯上分为:乌木(角乌);绿木(茶乌)乌纹木(条纹乌木)。
生长轮不明显,心材全部乌黑无香气木质结构细腻、坚硬如铁,通常沉于水。
乌木无大料,故大件器物甚少,多用于制作筷子。
角乌:纯黑甚脆;茶乌:自番舶来、质地坚硬、散发出清香,置水侧沉;条纹乌木:间有浅色条纹。
在日本,乌木类木材统称:黑檀木。
鸡翅木:崖豆属或铁力木属是最美木纹的木材,产于热带雨林其材质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波纹,纤细浮动,状如山峰,形似鸡翅,故名。
其子为红豆有“相思木”之称。
鸡翅木有新老之分,老鸡翅木纹理致密;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纹理浑浊不清。
鸡翅木木质坚硬有苍古之气质。
鸡翅木因含有细微的沙砾等杂质,故难以加工,市场上已很难见到成套的鸡翅木家具了。
瘿木:中国古代称树因病而生成树瘤为瘿。
一般木材局部长瘤并不稀奇,但少数名贵木材长出瘤较大,树的全部营养集中在树瘤上,这种树瘤内部纤维组织产生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美丽花纹,我们将其称之为“瘿木”其中以花梨瘿最为名贵。
以上八类都属于红木范围。
红木的剖面紫红晶莹、鲜艳无比、花纹变化莫测如笔画墨染,红木表面历经打磨犹如婴儿肌肤。
红木质地华美,因此红木一经中国文化和工艺的点化,便成绝代珍品,价比黄金、可传世收藏,是送礼和自用的上乘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