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概复习必备-(电子版)

合集下载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作者: ————————————————————————————————日期:ﻩ航空航天概论要点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1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运动。

航空按其使用方向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

军用航空泛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

民用航空泛指利用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非军事性飞行活动。

民用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两大类。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者宇宙航行。

航天实际上又有军用和民用之分。

1.2飞行器的分类、构成与功用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称为飞行器。

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

航空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气球飞艇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机倾转旋翼机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飞行器。

航天器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1.3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783年6月5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用麻布制成的热气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人H.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了一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操纵的气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月17日,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飞,当天共飞行了4次,其中最长的一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1947年10月14日,美国X-1研究机,首次突破了“声障”。

喷气式战斗机(我国习惯称歼击机)的更新换代代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

航概复习资料

航概复习资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密度低,强度和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减震性能等较好,而且可以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设计。
7. 前、后三点式起落架各有哪些优缺点?为什么现代飞机普遍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
前三点式
优点:着陆简单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侧风着陆较安全,允许强烈制动,着陆滑跑距离较短,飞行员视野佳,发动机喷气对跑道影响小;
10. 简述伯努利方程及其意义。
伯努利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伯努利定理是描述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关系的流动规律。在管道中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管道各处的流体动压和静压之和始终保持不变,即 静压+动压=总压=常数,上式就是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它表示流速与静压之间的关系,即流体流速增加,流体静压将减小;反之,流动速度减小,流体静压将增加。
37. 飞机的纵向(俯仰)静稳定性和重心--焦点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关系?
38.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与飞机有何不同?如何改变直升机的升力?
(1)直升机飞行原理和结构与飞机不同飞机靠它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而直升机是靠它头上的桨叶(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
(2)直升机的结构和飞机不同,主要由旋翼、机身、发动机、起落装置和操纵机构等部分组成。根据螺旋桨个数,分为单旋翼式、双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翼根弦长与翼稍弦长之比;
20. 如何理解机翼产生诱导阻力的原因?
气流经过翼型而产生向下的速度,称为下洗速度,该速度与升力方向相反,是产生诱导阻力的直接原因。
21. 简述襟翼增升的原理。
襟翼开缝的主要作用就是延缓机翼表面的气流分离,襟翼的焦点?
3. 什么是飞行的相对运动原理?
飞机以一定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与远前方空气以该速度流向静止不动的飞机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效果完全一样。

航概复习资料

航概复习资料

1.简述直升机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答:直升机的主要部件是旋翼和机身等。

旋翼既是产生升力的部件,又是产生拉力的部件。

直升机既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能沿任意方向飞行,对起降场地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但飞行速度比较低,航程也比较短。

直升机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军用或民用。

军用方面如战场进攻、侦察、装备运输等,民用方面如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商业运输等。

2.简述飞机在低速飞行时,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答:飞机正常飞行时,流经机翼上表面的空气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根据空气运动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动压大,而静压小,流速小的地方动压小,而静压大。

因此,机翼上表面的静压小于下表面的静压,这样,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一个静压强差,由于下表面的静压大于上表面的静压,这个上下压强差产生的压力是向上的,这也就是升力的来源。

3.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左压驾驶杆,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飞机做何运动?前推驾驶杆,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 飞机做何运动?蹬右脚蹬时,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 飞机做何运动?答: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左压驾驶杆,飞机的左副翼向上偏转,右副翼向下偏转,飞机做向左的滚转运动;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前推驾驶杆,飞机的升降舵向下偏转,飞机做向下的俯冲运动;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蹬右脚蹬时,飞机的方向舵向右偏转,飞机做向右的偏航运动;三、名词解释(共4. 马赫数: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远前方来流速度),与飞行高度上大气中的音速的比值,叫做马赫数。

5. 迎角:在翼型平面上,来流与翼型弦向之间的夹角定义为几何迎角,简称迎角。

6. 音障:亚音速飞机一旦平飞速度向声速逼近时,便发现很难增速,也很难操纵,有时甚至发生自动低头俯冲而失去控制,造成飞行事故的惨剧,这种现象叫做“音障”)7.写出空气动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表达式,并利用它们解释机翼产生升力的现象。

答: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飞机正常飞行时,流经机翼上表面的空气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根据空气运动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动压大,而静压小,流速小的地方动压小,而静压大。

航概复习重点1

航概复习重点1

一.形形色色的飞机航空: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航天: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空间的航行活动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内飞行、主要依靠空气的作用产生托举力的飞行器;航天器:主要在地球大气层外空间飞行(或运行)的飞行器;火箭与导弹: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它可以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飞行;航空与航天的区别• 本质的区别:– 是否主要在大气层内活动– 升力产生是否依赖于空气• 其它区别– 动力是否依赖空气氧化作用– 是否能重复多次使用– 是否直接面向国民生计– 运行速度、工作时间长短机翼数量有多有少单翼机 上下双翼 前后双翼机翼位置有高有低上单翼飞机 下单翼飞机机翼形状千奇百怪平直翼飞机 后掠翼 前掠翼 梯形翼 三角翼 可变后掠翼 倾斜翼 折翼 双三角翼飞机 箭形翼 曲线翼尾翼同样精彩T 形平尾 V 形尾翼 Y 形尾翼 鸭式飞机 多平尾飞机 多立尾飞机 无尾飞机 机身变化多端双机身飞机 短机身飞机 无机身飞机动力安装形式直升机按主旋翼形式分类二、第二单元流体的基本运动定理质量守恒、动量定理、能量定理连续性定理、伯努利定理飞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方法 一:数值模拟 空气动力学 + 运动学模拟二:风洞实验 三:模型自由飞最基本的升力产生装置——机翼 一般来说,弯度越大升力越大 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攻角延缓流动分离和失速的措施 增升装置,改变弯度 增加面积 缝道效应减小阻力,减小诱导阻力大展弦比 减小诱导阻力:椭圆型升力分布 减小诱导阻力 :翼稍装置超音速飞行 空气具有压缩性 马赫数——压缩性的表征 通过激波后,压力密度急剧上升,速度降低,能量损失 产生激波阻力• 减少超音速激波阻力的方法:后掠机翼或前掠机翼 薄翼型 小展弦比 v M a第二章总结:飞行器的阻力•型阻、摩擦阻力、诱导阻力、激波阻力•减小阻力的方法第三章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 时35 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Kitty Hawk海滩,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飞行者一号达芬奇——第一个对飞行进行科学研究的人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爵士奠定了现代航空学的理论基础,1847年-1853年,凯利的滑翔机飞行成功德国人奥图.李林塔尔以生命为代价完善了滑翔技术,并奠定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基础1945年:美国空军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7年:美国人查克·耶格尔驾驶贝尔X-1型飞机第一次以超过音速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发射升空1989年:美国B-2隐身轰炸机原型机试飞2010年美国X-37B太空战机首飞冯如,我国现代航空的先驱第四章影响纵向安定性的气动参数:压力中心重心焦点—升力增量的作用点(气动中心)配平主翼对平尾的遮蔽作用改善平尾气动设计外倾双垂尾推力矢量垂尾——航向安定性的风标腹鳍——补充航向安定性重要:飞机操纵性能的评价●单位舵偏运动参数变化的稳态值●达到稳态所需时间●超调量●操纵灵敏性与安定性的关系人的感觉和习惯第五章直升机常规形式直升机按主旋翼形式分类串列双桨直升机横列双桨直升机共轴双桨直升机旋翼机按尾桨形式分类涵道尾桨直升机环状尾桨直升机环状尾桨直升机第六章飞机结构和材料受到的挑战:受力疲劳冲击载荷热腐蚀气动弹性破坏、•对飞机材料的要求强度、刚度、密度、比强度、比刚度容忍温度变化范围大,热膨胀性能好•抗疲劳抗老化,腐蚀加工性能好,经济性好维护修理方便•衡量飞机结构的指标最大表速过载结构安全性机体寿命飞机的气动弹性问题静气动弹性颤振的原理第七章。

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2017

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2017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飞船与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成 功,刘洋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制成功了V-2弹道导弹。 戈达德为宇宙航行奠定了技术基础,被公认为现代火箭之父。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大型喷气客机Y10于1980年首飞成功。 安225目前世界上起飞重量最大的运输机 米26是目前世界上现役起飞重量最大的直升机 中国明代学者万户在一把座椅背后安装了47支火箭,将自己绑在座椅前尝
临界马赫数
飞机开始产生局部激波所对应的飞行马赫数称 为“临界马赫数”。
临界马赫数/临界速度是亚音速飞行和跨音速 飞行的分界点。
临界马赫数小于1。
减小激波阻力措施
尖锐头部、细长机身 小展弦比机翼 大后掠机翼提高临界马赫数
§2.2.5 空气动力学试验装置
直流式风洞
低速风洞与模型实验要求
回流式风洞
对试验模型的要求 -- 几何相似;运动 相似;动力相似,即模型实验的雷诺数要与飞 机飞行的雷诺数相等。
试了火箭飞行。虽然壮烈牺牲,但被后世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 箭升空飞行的人。 J6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种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并飞行成功。
大气环境
对流层和中间层(或热层)中的空气存在着强烈的对 流运动 平流层内大气只有水平运动(水平风) 能见度较好,喷气式旅客机大多在对流层顶至此层内 飞行。 质量为空气质量的1/4。
(a)升力:失速
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随之增大,但当迎角增大到一 定程度时,气流从机翼前缘开始分离,升力突然下降, 阻力突然增大,这种现象就叫“失速”,失速刚刚开始 时对应的迎角叫失速临界迎角。
(a)升力:增加升力的主要措施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第⼀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类利⽤载⼈或不载⼈的飞⾏器在地球⼤⽓层中和⼤⽓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为的总称。

其中,⼤⽓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层的外缘距离地⾯的⾼度⽬前尚未完全确定,⼀般认为距地⾯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超⾳速战⽃机3.简述直升机的发展史、特点及其旋翼的⼯作原理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向飞⾏但速度⽐较低、航程相对较短;⼯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和推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因此对直升机⽽⾔由旋翼带动空⽓向下运动,每⼀⽚旋翼叶⽚都产⽣升⼒,这些升⼒的合⼒就是直升机的升⼒。

4.试述航空飞⾏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原理A.轻于空⽓(浮空器):⽓球;飞艇。

原理:靠空⽓静浮⼒升空。

⽓球没有动⼒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和操纵⾯,可控制飞⾏⽅向和路线。

B.重于空⽓: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动⼒克服⾃⾝重⼒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升⼒,装有提供拉⼒或推⼒的动⼒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姿态的操纵⾯,滑翔机最⼤区别在于升空后不⽤动⼒⽽是靠⾃⾝重⼒在飞⾏⽅向的分⼒向前滑翔(装有的⼩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升⼒,其旋翼⽊有动⼒驱动,由动⼒装置提供的拉⼒作⽤下前进时,迎⾯⽓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升⼒;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平运动所需要的拉⼒都由旋翼产⽣;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产⽣升⼒和拉⼒。

5.简述⽕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航天器:a.⼈造卫星(科学卫星、应⽤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球探测器、⾏星探测器);B.载⼈航天器:a.载⼈飞船(卫星式、登⽉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航概期末复习题

航概期末复习题

航概期末复习题1、一个完整的灭火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完整的防火系统包括:火警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火警探测系统用来探测火警或准火警条件,并以一定的灯光或音响形式发出火警信号,以便机组人员及时采取灭火措施或自动接通灭火电路进行灭火。

灭火系统用于对飞机发动机、短舱、主客(货)舱、行李舱、APU、燃油箱、某些飞机的机翼内、起落架轮舱以及一些危险区域发生的火灾进行迅速、可靠的扑灭作用。

2、火的种类及对应的灭火剂是什么?火的种类A 类火是由一般燃烧物如木材、布、纸、装饰物等燃烧引起。

B 类火是由易燃石油产品或其他易燃液体、滑油、溶剂、油漆等燃烧引起。

C 类火是由通电电器的短路引起的燃烧。

发现电器短路着火,应立即设法切断电源。

D类火是由某些易燃金属引起的。

3、飞机结冰对飞信性能的影响是什么?飞机防冰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结冰对飞行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严重时导致坠机事故发生。

重点体现在:A.机翼、尾翼前沿结冰使翼型改变,降低升力,破坏操纵性能;B.进气道前缘结冰则会导致进气不畅,影响发动机推力,如果冰层碎裂,冰块吸入发动机还可能打坏发动机;C.空速管或天线结冰影响仪表的指示;D.风挡结冰妨碍驾驶员视线。

热气防冰、电热防冰、机械防冰和化学溶液防冰A.气热防冰。

用于机上防冰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机翼前缘、尾翼前缘、发动机进气道前缘。

喷气飞机的热气源引自发动机压气机,活塞发动机则要用加热器加热空气,把热空气通过导道送到需防冰的部位防止结冰。

B.电热防冰。

利用电阻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防冰。

主要用于面积较小、又较为突前的部位。

如空速管和风挡玻璃的防冰。

空速管内装有功率很大的电阻丝,在结冰时通电把冰融化;风挡玻璃则通过玻璃上的金属涂层加热。

C.化学溶液防冰。

使用防冻液喷洒到防冰表面进行防冰或除冰。

防冰液是冰点很低的化学液体,用酒精和甘油的混合物或是异丙基酒精,它们使水的冰点降低或使结冰融化,主要用于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防冰或小型飞机的机翼等部位的防冰。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概重点《第一章》1.按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飞行器分哪几大类?(P1 )【1.1 】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航空器按照产生升力的原理如何分类? (P2)旋翼机与直升机的区别。

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别(P4、5)精品文档,超值下载2.【按升力原理分类】:空气静力飞行器、空气动力飞行器【旋翼机与直升机的区别】:外形相似但飞行原理不同,直升机的发动机直接带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可以垂直起飞和悬停;旋翼机的发动机不直接带动旋翼,而是靠前进时相对气流吹动其旋转,像飞机一样滑跑起飞,不能垂直起飞和悬停,仅用于游览救护和体育活动。

【气球和飞艇的主要区别】:1、气球更具流线型,2、飞艇是一种装有安定面、方向舵和升降舵的流线型气球,并装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产生拉力。

3、气球是不带动力系统的空气静力飞行器,自由气球不能控制飞行方向,只能随风漂流,但垂直方向可以操纵。

【P2】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出现过的超声速客机。

(P7)【最大的运输机】:俄罗斯:安-225【超声速客机】:英法联合研制“协和”飞机和俄罗斯的图-114超声速客机4.航天器分类(空间探测器与空间站的区别)。

(P10、13)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P10】【空间探测器与空间站的区别】:空间探测器是指对月球、其他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探测器,也称深空探测器。

空间站是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基地,又称轨道站或航天站。

【无人航天器与载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载人航天器具有生命保障系统。

5.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典型飞机、直升机的编号(AH-64)。

(P289-290)【附录P289-290】6.导弹按弹道及构造特点的分类?(P15)分为弹道式导弹、有翼式导弹(巡航导弹、可做高机动飞行的导弹)7.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类飞行器的首次发明是哪个国家的?(P15-41)*重要:国家、人物(第一架飞机、第一次升空、第一个载人航天站、航天飞机、突破音障(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是不能突破“音障”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德国使用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航概复习

航概复习
13.场压高度:起飞&降落用
14.海平面气压高度:爬升&降落用
15.标准气压高度:巡航用
以……..为基准面,飞机高度上表示出来的高度
16.航线:飞机从地球表面一点到另一点预定的路线
17.航路:民航局批准的空中通道,此通道上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和飞行情报服务
18.适航性:适航器适合在空中飞行的性质或性能。
1)国家管理:优:可以迅速适应国家政治任务的需要,容易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配合,集中力量,统一调度。
缺:和当地政府、经济社团联系不密切。不能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考虑,容易产生矛盾。
2)当地政府:优:能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机场统一协调起来,调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
缺:当局空管容易和非本地航空公司产生利益矛盾。
2.时刻:描述运动顺序性
3.时间:描述运动持续性
六.交通管理
1.发展阶段
2.飞行规则:目视、仪表、通用
3.气象条件高于VMC—目视,低于—仪表
4.空中交通管理的组成:空中交通服务,空域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5.空中交通服务的组成: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告警服务、飞行情报服务
6、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额组成:区域管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机场管制服务
7. VIP旅客
名词解释
1.航空制造业:用最新的技术制造航空器及其设备。
2.民用航空:用航空器从事民间活动,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3.商业航空: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客货运的航空活动。
4.通用航空:商业航空其余部分的民用航空。
5.中国民航总局:负责民航安全,进行国家主权和交往的事务。
6.航空公司:用航空器进行生产运输。
7.飞行情报服务的组成:航站终端自动播报服务、空中交通咨询服务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

民航概论总复习题(说明:黑体字题目系分析题和简答题,其余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一、 绪论部分1、 飞行器一般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3类:航空器,航天器,导弹和火箭2、 大气层如何分层,各有什么特点?适合飞机飞行的大气层是哪层?根据各层温度特征,分为五层逃逸层适合飞行的为平流层:温度基本不变;没有水蒸汽,几乎没有云雨等气象现象,对飞行有利,这层几乎没有上下对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空气质量不多约总重的1/4不到。

以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可将大气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 1 )对流层温度随高度而降低,空气对流明显,集中了全部大气质量的约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低纬度地区平均 16-18km ,中纬度地区平均 10-12km ,高纬度地区平均 8-9km 。

(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部到 50-55km ,随着高度增加,起初气温不变或者略有升高;到 20-30km 以上,气温升高很快,可到 270k-290k ;平流层内气流比较稳定,能见度好。

( 3 )中间层, 50-55km 伸展到 80-85km ,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垂方向的运动,顶部气温可低至 160k-190k 。

( 4 )热层,从中间层延伸到 800km 高空,空气密度级小,声波已难以传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 5 )散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空气极其稀薄,大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飞机主要在对流层上部和同温层下部活动。

3、 第一架飞机诞生的时间是哪一天,由谁制造的?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4、 何谓国际标准大气?因为大气物理性质(温度、密度、压强等)是随所在地理位置、季节和高度而变化的,为了在进行航空器设计、试验和分析时所用大气物理参数不因地而异,也为了能够比较飞机的飞行性能,所建立的统一标准。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 航空器按照产生升力的原理是如何分类的?2. 第一架可载人动力飞机发明者,时间,飞机型号?3.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六号、七号)和飞船上的宇航员,以及中国探月卫星?4. 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导弹等?5. 我国古代的发明对现代航空技术发展的启示?6. 地球大气层共分为哪五层?各层有什么特点?喷气式客机在哪一层飞行?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喷气式客机飞行在:平流层7.流体连续方程和伯努利定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用公式表示?公式中每一部分代表什么意义?管道流动中的气流特性变化规律(低速和超声速)?8. 掌握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写出升力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分析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升力的因素:a.气流的速度对升力的影响: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例b.空气密度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空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机翼面积对升力的影响:机翼面积大,升力大。

升力与机翼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例。

d.机翼弯度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弯度的增大而增大。

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弯度的增大而减小e.机翼表面质量对升力的影响:光滑的表面质量-- 临界迎角,最大升力系数都增大f.机翼展弦比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展弦比增大而减小;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随展弦比增大而增大;机翼的升力线斜率随展弦比增大而增大g.机翼后掠角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临界迎角随后掠角增大而增大;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随后掠角增大而减小;机翼的升力线斜率随后掠角增大而减小h.机翼前缘半径对升力的影响:机翼的升力随空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i.机翼翼型相对厚度对升力的影响:实验表明:相对厚度在12%-14%的翼型,其相对厚度在12%-14%的翼型,其升力比较大j.机翼最大厚度位臵对升力的影响:最大厚度位臵靠前,升力较大。

最大厚度位臵靠近翼弦中央,升力较小。

9. 翼剖面升力系数与迎角关系曲线。

航概备考复习资料(航概·导弹引论·西工大2012修订版)

航概备考复习资料(航概·导弹引论·西工大2012修订版)

航概备考复习资料(航概·导弹引论·西工大2012修订版)一、名词解释总冲:决定于推力的大小和工作时间的长短,用Io表示,定义为推力对时间的积分:Io=∫P dt。

比冲:指发动机燃烧1kg质量的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Is表示,Is=P/m。

推力:作用在发动机表面上各种力的合力,与飞行速度无关。

比推力:每秒钟消耗1kg质量的推进剂所产生的推力的大小。

俯仰力矩:作用在导弹上的空气动力在OY轴方向上的分量与压力中心Xp 到质心Xg之间的距离的乘积Mz=Y·(Xg-Xp)。

气动力矩:作用在导弹上的气动力作用点如不通过导弹的质心,就会产生绕质心的力矩。

绕OZ轴为俯仰力矩,绕OY轴为偏航力矩,绕OX轴为滚动力矩。

下洗角:翼尖涡流使流过弹翼的空气产生下流速度ω,而向下倾斜形成下洗流,气流方向向下的倾斜角即为下洗角ε。

破片战斗部的杀伤动能:战斗部外壳炸裂成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破片,并使这些破片具有一定的飞散速度,从而使破片获得一定的杀伤动能,Ei=(Gi·νi^2)/2g。

调制盘:一个用投红外材料做极板,表面按一定图案镀银的圆片。

是用来确定目标相对于导弹的位置和抑制背景干扰。

副翼:滚转通道的操纵面。

音速:由空气弱干扰引起的空气密度微小变化将以一定速度向四周传播,即为音速。

马赫数:扰动源运动速度ν与当地介质音速α的比值Ma=ν/α。

临界马赫数:导弹局部表面出现超音速气流对导弹具有的飞行马赫数。

激波:物体以超音飞行时,前方的空气来不及让开发生堆积而受到强烈压缩所形成的很薄的空气层。

影响激波强度的因素;激波面的角度、导弹的飞行马赫数。

膨胀波:当超音速气流绕经凸角流动时,相当于流动截面逐渐扩大,于是气流会发生膨胀,在气流的转折点将形成一个扇形的膨胀区域,即膨胀波。

机动性:导弹能迅速改变飞行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能力。

稳定性: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干扰,使其偏移原来的飞行状态,当干扰消失后,导弹恢复到原飞行状态的能力。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课共18页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课共18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课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航空航天概论要点(正式稿)第⼀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1 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载⼈或不载⼈的飞⾏器在地球⼤⽓层中的航⾏运动。

航空按其使⽤⽅向有军⽤航空和民⽤航空之分。

军⽤航空泛指⽤于军事⽬的的⼀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等。

民⽤航空泛指利⽤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军事性飞⾏活动。

民⽤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航空两⼤类。

航天是指载⼈或不载⼈的航天器在地球⼤⽓层之外的航⾏活动,⼜称空间飞⾏或者宇宙航⾏。

航天实际上⼜有军⽤和民⽤之分。

1.2 飞⾏器的分类、构成与功⽤在地球⼤⽓层内、外飞⾏的器械称为飞⾏器。

在⼤⽓层内飞⾏的飞⾏器称为航空器。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本按照天体⼒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类飞⾏器。

1.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1783年6⽉5⽇,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布制成的热⽓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H.吉法尔在⽓球上安装了⼀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来带动⼀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个可以操纵的⽓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17⽇,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者”1号进⾏了试飞,当天共飞⾏了4次,其中最长的⼀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飞⾏了260m的距离。

这是⼈类历史上第⼀次持续⽽有控制的动⼒飞⾏。

1947年10⽉14⽇,美国X-1研究机,⾸次突破了“声障”。

喷⽓式战⽃机(我国习惯称歼击机)的更新换代代表了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

⽕箭之⽗:俄国的K.齐奥尔科夫斯基1957年10⽉4⽇,世界上第⼀颗⼈造地球卫星从苏联的领⼟上成功发射。

1969年7⽉20⽇,“阿波罗”11号飞船⾸次把两名航天员N.阿姆斯特朗和A.奥尔德林送上了⽉球表⾯。

1986年1⽉28⽇,“挑战者”号发射升空不久即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2⽉1⽇,载有7名航天员的“哥伦⽐亚”号航天飞机结束任务返回地球,在着陆前16分钟发⽣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机上航天员全部罹难。

航概复习必备 (电子版)

航概复习必备 (电子版)

1.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2.中国第一位女航员刘洋乘坐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进入太空。

3.2011年11月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的是神州八号。

4.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发射成功是在2008年。

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飞船进行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5.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客机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6.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时间2007年十月24日,西昌。

7.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这标志中国大型民用客机和大型运输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8.二零零五年十月把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

9.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十月15日成功发射!把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

10.航空是指载人和不载人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11.航天是指载人和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

12.中国孔明灯是现代热气球的雏形。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靠空气的静浮力升空。

13.静动升力组合飞艇,静升力占总升力的60%到70%。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考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

14.飞机动力的装置核心发动机。

滑翔机是指无动力装置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

15.轻型直升机一般采用滑橇式起落架。

多数直升机采用轮式起落架。

16.具有隐身性能的直升机美国科曼奇。

17.美国贝尔研制的v22鱼鹰属于倾旋转翼机。

18.中国春秋时期的风筝被看为现代飞机的雏形。

19.1783年11月21日两个法国人完成人类首次乘坐航空器飞行的伟大壮举。

20.飞机诞生之前在操纵稳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德国的李林达尔。

21.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持续动力可控飞行。

22.机枪射击协调装置首先在德国的福克单翼飞机上获得使用。

航空航天概论.pdf

航空航天概论.pdf

第四章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航空航天概论§4.1§4.2§4.3§4.4§4.7§4.5§4.6§4.8§4.1飞行环境4.1.1 地球4.1.2 地球大气层4.1.3 标准大气回目录页4.1.14.1.1 地球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它存在着绕自身轴的自转和围绕太阳的公转。

地球为一椭球体,其半长轴为6378.1km,半短轴为6356.8km,扁率约为1/298。

可以近似认为地球是半径为6370km 的球体。

地球的质量为5.977×1021 ton。

4.1.2(1)4.1.2 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指的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气体包层。

根据大气层的某些特征,可将其分为五层,即:4.1.2(2)※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对流层→对流层也称为变温层,是最贴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其上界随地球纬度和温度等而变化。

→由于地球对大气的引力,对流层包含了所有大气质量的3/4左右,因此该层大气密度最大,大气压力最高。

→在对流层内,气象情况复杂。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界的上面,其顶界离地球表面约为30km。

→这一层内的大气质量约占大气总质量的1/4不到一些。

→在平流层内,空气只有水平方向的流动,通常也没有复杂的气象情况。

→在离地球表面25km以下,空气温度几乎不变,所以该层又叫做同温层。

中间层→中间层从离地面30km到80~100km止。

→中间层内含有大量的臭氧,空气非常稀薄,大气质量仅占大气总质量的三千分之一。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

电离层→电离层位于中间曾之上至离地面500km 左右。

→这一层里,空气极其稀薄。

→由于太阳辐射的各种射线和宇宙射线使大气分子电离成离子和自由电子,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具有很强的导电性。

→在电离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故又称为热层或暖层。

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2018.pdf

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2018.pdf

航空航天发展史1783年法国的蒙哥尔菲兄弟首次制成载人热气球成功升空。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世界第一架成功飞行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飞行者一号。

1947年美国空军试飞员查尔斯上尉首次突破音障。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1年前苏联发射第一个载人航天站“礼炮号”。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可重复使用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试飞成功。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

2005年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发射。

2007年我国嫦娥1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飞行器分类航空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航天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火箭和导弹:一次性使用的可以在大气层内外飞行的飞行器飞机按用途分类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研究机地球大气层对流层:不利于飞行器的飞行平流层:大气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中间层:电离层:极光现象散逸层流体连续方程:Slvl=S2v2=S3v3=const伯努利定理:静压+动压二总压空气动力:空气流过物体或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飞机编号方法中国:用途中文第一个字:运8,直10,歼6美国:用途英文首字母俄罗斯:设计局代号机翼升力通常,机翼翼型的上表面凸起较多而下表面比较平直,再加上有一定的迎角。

这样,从前缘到后缘,上翼面的气流流速就比下翼面的流速快;上翼面的静压也就比下翼面的静压低,上下翼面间形成压力差,此静压差称为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

影响升力的因素机翼面积的影响相对速度的影响空气密度的影响机翼剖面形状和迎角的影响临界迎角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随之增大,但当迎角増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从机翼前缘开始分离, 升力突然下降,阻力突然增大,这种现象就叫“失速”,失速刚刚开始时对应的迎角叫失速临 界迎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指南BUAA-SE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5081050 李永威/主编1.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2.中国第一位女航员刘洋乘坐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进入太空。

3.2011年11月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首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的是神州八号。

4.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发射成功是在2008年。

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飞船进行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5.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客机ARJ21-700在上海首飞成功!6.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时间2007年十月24日,西昌。

7.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这标志中国大型民用客机和大型运输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8.二零零五年十月把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

9.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十月15日成功发射!把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

10.航空是指载人和不载人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11.航天是指载人和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

12.中国孔明灯是现代热气球的雏形。

轻于空气的航空器靠空气的静浮力升空。

13.静动升力组合飞艇,静升力占总升力的60%到70%。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考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

14.飞机动力的装置核心发动机。

滑翔机是指无动力装置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

15.轻型直升机一般采用滑橇式起落架。

多数直升机采用轮式起落架。

16.具有隐身性能的直升机美国科曼奇。

17.美国贝尔研制的v22鱼鹰属于倾旋转翼机。

18.中国春秋时期的风筝被看为现代飞机的雏形。

19.1783年11月21日两个法国人完成人类首次乘坐航空器飞行的伟大壮举。

20.飞机诞生之前在操纵稳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德国的李林达尔。

21.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持续动力可控飞行。

22.机枪射击协调装置首先在德国的福克单翼飞机上获得使用。

23.涡轮喷气发动机解决了飞机突破声障的问题。

24.美国的f80飞机是喷气式战斗机!美国的x1研究机首次突破声障。

25.一九六八年苏联首先试飞超声速旅客机。

26.1969年,英法合作研制的协和号超声速旅客机试飞成功!2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客机A380.。

28.隐身飞机第一个实用型号f117。

29.装有远距离搜索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海上目标的是空中预警机。

30.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喷气式战斗机!31.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现代空军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标志。

32.空中战争的雏形在海湾战争中第一次展现。

33.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空战是科索沃战争。

34.在阿富汗战争中无人飞机第一次向目标发射武器标志着无人航空作战平台进入实战阶段。

35.四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美国的f22。

36.前掠翼飞机x29。

图示无人机为全球鹰。

37.北约组织的NH-90直升机属于第四代直升机。

38.大型液体火箭的成功发射,奠定了现代航天技术的基础。

39.航天技术的核心是火箭推进技术。

40.航天器和自然天体不同的是它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改变运行。

41.数量最多的航天器是人造地球卫星。

42.世界上第一种也是唯一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是航天飞机。

43.1957年十月四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4.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45.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

46.一九七一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号。

47.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试飞成功!48.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49.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50.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51.美国航天飞机于2011年全部退役。

52.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结束最后一次航天任务宣布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

53.国际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

54.国际空间站建设共有16个国家参与。

55.国际空间站全部建成总质量超过400吨。

56.目前使用的通讯卫星一般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57.中国第一代超声速战斗机是歼六。

58.中国二代超声速战斗机歼七。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战斗机,歼十。

59.中国的超七战斗机也称枭龙或FC1。

60.枭龙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巴基斯坦参与开发的新型战斗机!61.中国的歼轰七飞机也称飞豹。

62.歼十一战斗机是在俄罗斯苏27基础上自行生产的第三代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

63.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二零于2011年一月11日,首飞成功!64.雷达探测装置是探测战斗机的最有效方法。

65.高超声速飞行指飞行器飞行马赫数大或等于五的飞行。

66.北航设计制作的北京一号飞机可载八人。

67.首次成功飞越世界屋脊的中国自行研制飞机是运十。

68.中国启动的研制适应中国西部高原机场起降和复杂航路营运要求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项目ARJ21。

69.AC313中国第一个完全按照适航条例规定和程序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输直升机。

70.第一次把模拟假人带入太空的神州三号飞船。

71.神州四号飞行试验彻底解决座舱有害气体超标的问题。

72.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73.中国载人飞船主着陆场在内蒙古。

74.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是由北京航空学院师生研制的北京二号。

75.中国的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系列。

76.中国的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系列。

77.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78.从1970年至零三年十月长征运载火箭已形成四个系列。

79.截止到2005年中国已成功发射的长征火箭共有14个型号。

80.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度在五百千米以下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和其他航天器。

81.长征二号f是长征二号家族中最新改进型号,主要用于发射中国的神舟系列飞船。

82.一九九九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个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送入地球轨道。

83.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8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可将25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近地轨道,14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85.中国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共发射三颗卫星。

86.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由五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

87.大气层的排序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88.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89.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先基本不变,在升高。

90.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

91.高空对流层指中间层。

热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92.航空器的飞行环境是大气飞行环境。

93.范爱伦辐射带存在与地球空间环境的磁层。

94.在标准大气状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三百四十一米每秒。

95.大器的绝对温度和摄氏温度差值二百七十三。

96.流体的可压缩性越大声速越小。

97.随温度升高气体黏性增大。

98.理想流体忽略粘性。

99.不可压缩流体密度不变。

100.流动马赫数越大,空气受飞行引起的压缩程度越大。

101.管道运输石油时对石油加温可以减小损失和液体的粘性有关。

102.马赫数可作为空气所受压缩程度大小的指标。

103.流体的连续方程遵循质量守恒。

104.气流在收缩管道中连续流动时其质量流量将随面积的减小而不变。

105.根据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方程流管横截面积变大平均流速必然减小。

106.伯努利定理是在流体运动中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07.超声速气流在变横截面管道中流动时,横截面积的变化引起的密度变化占主导地位。

108.在飞机失速前迎角增大升力增大。

109.为进一步提高飞机升力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动状态,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延缓气流分离。

110.采用襟翼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加升力。

111.激波阻力不属于低速飞机阻力。

112.由于大气黏性而产生的摩擦阻力。

113.减小飞机迎风面把飞机设计成流线型是为减小压差阻力。

114.伴随升力而产生诱导阻力。

115.飞机采用翼梢小翼式为减小诱导阻力。

116.飞机加装整流片是为了减小干扰阻力。

117.声障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激波阻力所造成的。

118.超声速灰机,机翼展弦比较小。

119.超声速飞机机翼的梢根比较小。

120.超声速飞机机身的长细比较大。

121.超声坐飞机机翼的后掠角较大。

122.超声速飞机机翼的相对厚度较小。

123.在超声速扰动源运动过程中扰动源的扰动区在马赫锥面内。

124.超声速气流流过时激波气流的速度将减小。

125.激波波面之后气流密度增大。

126.激波始终是随着飞机的飞行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

127.超声速飞机机翼的前缘设计成尖锐形状是为减小激波阻力。

128.当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临界马赫数,机翼上就会出现局部激波。

129.在低速飞行情况下通常选用大展弦比平直机翼。

130.在高亚声速飞行的民用飞机通常选用,后掠机翼以延缓激波的产生。

131.在超声速飞行情况下,可选用三角机翼减小波阻。

132.对军用飞机来说飞行速度一般指最大平飞速度。

133.对民用飞机来说飞行速度一般指巡航速度。

134.当飞机达到理论静升限时飞机此时垂直上升速度为零。

135.当作战飞机需要迅速增大速度,来提高轰炸和射击的准确度,通常采取的措施俯冲。

136.当作战飞机需要同时改变飞行方向和增加飞行高度,通常采取战斗转弯。

137.过失速激动是指飞机在超过失速仰角飞行状态下,仍然有能力,对飞机的姿态做出调整,实现快速机头指向完成可操纵的战术机动。

138.尾旋的旋转轴是翻转轴,俯仰轴,偏航轴。

139.飞机重心在焦点之前当飞机受到扰动机头上扬时产生下俯的稳定力距。

140.飞机只要产生侧滑,就会产生方向稳定力距。

141.采用腹鳍是为了使飞机具有足够的方向静稳定性。

142.采用机翼上反角是为了使飞机获得更好的横向静稳定性。

143.驾驶杆左右摆动时飞机的副翼将发生偏转。

144.驾驶员向前蹬左右脚蹬飞机的方向舵将发生偏转。

145.副翼主要操纵飞机的滚转运动。

146.升降舵操纵飞机的俯仰运动。

147.方向舵操纵飞机的偏航运动。

148.升降舵在飞机的水平尾翼上。

149.方向舵在飞机的垂直尾翼上。

150.副翼在飞机机翼的后缘外侧。

151.襟翼在飞机机翼的后缘内侧。

152.直升机拉力的改变主要靠调节桨叶桨距来实现。

153.直升机向前飞行须让旋翼旋转锥向前倾斜。

154.直升机操纵中,使桨叶生力周期改变,产生周期挥舞运动的是变距操纵。

155.直升机操纵中,使各片桨叶安装角同时增减来改变旋翼拉力采用总距操纵。

156.直升机操纵中,通过改变尾桨的推拉力来实现航向操纵的是脚操纵。

157.发射窗口是指允许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的时间范围。

158.航天器回收的再入阶段是从进入大气到距地面10-20KM的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