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合集下载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措施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措施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措施地下防水是地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建筑物或地下结构免受地下水的侵蚀和渗透。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细部构造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措施。

1.地下墙体防水地下墙体防水是地下工程中最常见的防水措施之一、为了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地下室的墙体内部,可以采用以下细部构造措施:-地下墙体外侧可涂刷防水涂料,如聚氨酯涂料、环氧涂料等,形成一层防水膜。

-在墙体内部设置排水层,以便将墙体内部的水分及时排除。

-在墙体外侧设置排水板,用于分散地下水压力,减少墙体的渗透压。

-在地下墙体与地下室地板的交界处,可以设置防水挡水带,增强防水效果。

2.地下室地板防水地下室地板防水也是地下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地下室内部不受地下水的渗透,可以采取以下细部构造措施:-在地下室地板内部设置防水层,一般使用聚乙烯防水膜、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在地下室地板与地下墙体的交界处,设置挡水带或挤压胶带,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分渗入。

3.地下室顶板防水地下室顶板防水通常采用以下细部构造措施:-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防水层,一般使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涂料等。

-防止渗漏点,如电缆穿越处、管道穿越处等,需要设置密封胶带或密封胶条,保证防水效果。

4.基坑防水在开挖地下基坑时,为了防止地下水涌入基坑造成工程进展受阻,需要采取以下细部构造措施:-在基坑周边设置围护结构,可以采用钢板桩或水泥桩等,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

-在基坑内部喷涂防水剂,形成一层防水膜,防止地下水渗透。

-设置排水系统,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设施,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

总结起来,地下防水的细部构造措施包括墙体防水、地板防水、顶板防水和基坑防水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水层材料、密封胶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024.1.29-[国企]建筑防水工程细部构造做法+BIM三维图

2024.1.29-[国企]建筑防水工程细部构造做法+BIM三维图
图 13 屋面落水口内排做法图
1、侧排地漏的安装平外墙装饰面,管口岀水处低于露、阳台、屋面装 饰面层 10mm。地漏周围 500mm 范围内地面向地漏方向 5%坡度找坡。侧排地 漏四周增加防水附加层。
2、屋面外露竖向水落管每节不少于一个管卡,且安装牢固;管卡间距 为 900~1500mm。水落管内径应不小于 75mm,距墙应不小于 20mm,排水口距 水簸箕宜为 150-200mm;管卡应设在靠近水落管接头处、弯头处。
1、地下室穿墙螺杆宜采用三段式止水螺杆。 2、防水施工前须剔除塑料垫块。 3、浇水湿润清除孔内杂物,周边浇水湿润。 4、用防水砂浆封堵内外侧螺杆孔凹槽并压实抹平。 5、防水构造如下图 2 所示。
1
图 2 止水螺杆处防水细部做法图 1、“L”、“Z”、“T”、“十”等异形止水钢板均需提前在场外预制 加工。 2、止水钢板焊接采用双面满焊,焊缝要饱满。 3、防水构造如图 3 所示。
图 7 卫生间侧立面防水节点图
5
1、套管周圈须满焊 100 长 2mm 厚的翼环。 2、防水附加层须向迎水面外延 250mm。 3、套管须内高外地,向外 1%坡度设置。
图 8 穿墙管防水节点图 1、预留洞口严禁用砌块砂浆封堵,须用高一标高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封 堵。 2、须将预留洞口凿出斜口,利用止水螺杆将模板固定,利用投料口进 行砼浇筑。 3、砼强度达 75%后剔除料口与墙齐平,抹灰收口。在迎水面粘贴防水卷 材,卷材须向洞口周边各外延 50mm。
11
图 17 上人屋面通气管出屋面做法图
12
图 12 不等高屋面变形缝做法图
8
1、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必须设在最低处,屋面直式水落口周围半径 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 5%,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部不小于 50mm,并应粘接牢固。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 20mm、深 20mm 凹槽, 嵌密封材料。

与防水施工有关的规范解读

与防水施工有关的规范解读

7、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
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3℃/d,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见图4.1-7。
图4.1-7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砼温控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降温法,在砼施工前 布冷水管,通过循环冷却水 降温,从砼内部进行温度控 制;另一种是保温法,砼浇 筑成型后,通过保温材料、 碘钨灯或定时喷浇热水、蓄 存热水等方法,提高砼表面 及四周散热面的温度,从结 构物的外部进行温度控制。
(2)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砼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20mm厚1; 2.5水泥砂浆层。 15、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 涂;接槎宽度不应小于l00mm。见图4.1-12。
防水涂料施工 时需要根据厚 度要求分层刷 涂或喷涂,涂 层厚度要均匀, 不得漏刷漏涂; 接缝涂刷宽度 不小于l00mm。
地下 防水 工程
细部构造防水 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
4.1-14。
金属板的拼接及金 属板与工程结构的 锚固件连接应采用 焊接。
钢筋焊牢,也可在金属防水层上焊接一定数量的锚固件。见图
4.1-14。
金属板的拼接 及金属板与工 程结构的锚固 件连接应采用 焊接。
图4.1-14 内侧金属板防水层
19、主体结构外侧设置金属防水层时,金属板应焊在混凝土
结构的预埋件工。金属板经焊缝检查合格后,应将其与结构
间的空隙用水泥砂浆灌实。见图4.1-15。
金属板表面有锈蚀、 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 其深度不得大于该板 材厚度的负偏差值。
图4.1-15 外侧金属板防水层
20、膨润土防水材料应采用水泥钉和垫片固定。立面和斜面上 的固定间距宜为400—500mm,平面上应在搭接缝处固定。 膨润土防水材料应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应大于l00mm。 搭接部位的固定位置距搭接边缘的距离宜为25~30mm,搭接 处应涂膨润土密封膏。平面搭接缝可干撒膨润土颗粒,用量宜 为0.3~0.5kg/m。见图4.1-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推荐下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推荐下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在修编过程中,修编组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在总结我国地下工程防水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广泛征球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中设计、施工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在整体结构上,按地下工程结构主体防水、细部构造防水、排水的思路重新划分章节,进行改写;在设计内容中,增加了对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量化、对采用不同施工方法的地下工程制定相应防水设计方案等内容;对常用防水方法和材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塑料防水板防水层”的内容,对选用的材料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性能指标,对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的选取提出了新的规定;在细部构造防水内容中,增加了“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的防水做法,对变形缝的设计、施工补充了有关内容;增加了“逆筑结构”有关防水做法。

经修订,原规范(GBJ108-87)10章32节179条现为10章36节285条,这将为保证地下工程防水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4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6 地下工程排水 7 注浆防水 8 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 9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 10 其他规定 附录A 安全与环境保护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为新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 3.1.4、3.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同时废止。

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内容的差异为: 1.提高了防水等级为二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标准 1.1 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新规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标准,其湿渍面积由原规范规定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提高到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4处减少到3处。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8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8.1 变形缝8.1.1 细部构造: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8.1.1-1、图8.1.1-2、图8.1.1-3。

图8.1.1-1 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外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图8.1.1-2 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嵌缝材料;4—背衬材料;5—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图8.1.1-3 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8.1.2 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

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

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8.1.2。

图8.1.2 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1—结构主筋;2—混凝土结构;3—固定用钢筋;4—固定止水带用扁钢;5—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双头螺杆(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篇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在修编过程中,修编组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在总结我国地下工程防水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广泛征球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中设计、施工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在整体结构上,按地下工程结构主体防水、细部构造防水、排水的思路重新划分章节,进行改写;在设计内容中,增加了对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量化、对采用不同施工方法的地下工程制定相应防水设计方案等内容;对常用防水方法和材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塑料防水板防水层”的内容,对选用的材料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性能指标,对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的选取提出了新的规定;在细部构造防水内容中,增加了“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的防水做法,对变形缝的设计、施工补充了有关内容;增加了“逆筑结构”有关防水做法。

经修订,原规范(GBJ108-87)10章32节179条现为10章36节285条,这将为保证地下工程防水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4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6 地下工程排水7 注浆防水8 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 9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 10 其他规定附录A 安全与环境保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为新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同时废止。

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内容的差异为:1.提高了防水等级为二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标准1.1 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新规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标准,其湿渍面积由原规范规定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提高到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4处减少到3处。

GB 50108 202x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202x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目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 1
国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公告
2
1总则
3
2术语
4
3地下工程防水 设计
5 4地下工程混凝
土结构主体防 水
6地下工程排水
5地下工程混凝土 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7注浆防水
1
8特殊施工法的 结构防水
2
9地下工程渗漏 水治理
3
10其他规定
4
附录A安全与环 境保护5本规范来自词说 明3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3.1一般规定 3.2防水等级 3.3防水设防要求
4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
4.1防水混凝土 4.2水泥砂浆防水层 4.3卷材防水层 4.4涂料防水层 4.5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4.6金属防水层 4.7膨润土防水材料防水层 4.8地下工程种植顶板防水
5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5.1变形缝 5.2后浇带 5.3穿墙管(盒) 5.4埋设件 5.5预留通道接头 5.6桩头 5.7孔口 5.8坑、池
6地下工程排水
6.1一般规定 6.2设计 6.3材料 6.4施工
7注浆防水
7.1一般规定 7.2设计 7.3材料 7.4施工
8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
8.1盾构法隧道 8.2沉井 8.3地下连续墙 8.4逆筑结构 8.5锚喷支护
9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
9.1一般规定 9.2方案设计 9.3治理材料 9.4施工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GB 50108-202x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GB 50108-202x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方案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方案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方案一、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及防水方案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按围护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多少划分为四级。

渗水量成线说明渗水连续,流量很大,已形成成形的流水通路,已在四级之下,不合格,必须渗漏保修。

要说绝对没有湿痕一般不容易,混凝土带裂缝工作很正常,连钢产品浇注成型,用探伤仪才能发现。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来确定工程的防水等级。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也可按工程组成单元划分;一个地下建筑结构可分为若个部分不同防水等级。

对防潮要求较高的工程,除应按一级防水等级外,还应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不渗水还要防潮比一级还要高。

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在进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时,遵循“防排结合,刚柔并用,多道防水,综合治理”的原则,并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要求,结合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标准,选择合理的防水方案。

防水混凝土结构方案,卷材防水层方案,防水砂浆可以作为防水系统一道。

参照屋面防水等级对应做好地下结构防水工程除防水混凝土结构之外的多道设防要求。

地下工程的防水方案:1利用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来达到结构防水要求的,这是地下工程最普遍采用的必备的基本防水方案。

2设置附加防水层。

在地下结构表面另加一层防水层。

如抹防裂水泥砂浆防水层、贴卷材层或刷涂料防水层等。

3防排结合的防水。

采用防水加排水措施方案,适用于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工程。

排水通常可用盲沟排水、渗排水与内排法排水等方法把地下水排走。

这里指外排水,尽量减少流向或渗入地下结构的水量。

对于防水等级为1级或2级的重要地下防水工程,可以是采用两道或多道防水方案的结合,满足防水使用要求。

二、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1.防水混凝土性能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根据地下结构的防水等级和使用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不应小于0.6MPa,即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6。

防水混凝土是一种富砂浆混凝土,要求水泥浆除满足填充、粘结作用外,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浓度)良好的砂浆包裹层,将粗骨料充分隔开,有切断石子间相互连通的渗水通路,从而使混凝土具有密实性和抗渗性,达到防水的要求。

地下工程防水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地下工程防水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高层建筑和多层住宅进年来的广泛普及,车辆平均拥有量的增加,停车位数量需求的随之增加,地下室开发与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大。

相关数据表明,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失效、渗漏水的状况普遍存在,但地下室防水一旦失败从技术上说很难补救,而且相关花费成本也会很高,维修工期长,不只影响结构安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也无法保证。

地下室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一般采用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两道防水方式。

结构自防水主要是指,结构钢筋混凝土自身具有自防水功能,外防水附加柔性防水材料。

工程实施过程中,附加防水层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接头多,采用空铺法,施工中一旦有损坏或接头有渗漏,受压力作用,地下水渗入到外防水层内部,外防水层就失去了防水作用。

柔性外防水层因房屋整体荷载的增加,在地基及垫层变形、沉降的情况下,在每平米几十吨的压力下,容易受到损坏。

所以地下室附加外防水层的防水作用在理论上存在,但在实际使用中未能充分发挥防水作用,实际要依靠结构钢筋混凝土的自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不渗漏的关键要保证抗渗混凝土浇注密实、不留缝隙。

因此工程实践中,可以取消地下室附加外防水层,以节约地下室防水费用,降低工程造价。

结构混凝土自防水材料具有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的性能,是无机多孔复合材料,如果能采取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措施,就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的布局,减少渗漏水的可能,处理得当就可完全阻挡侵入的地下水。

原材料精选,合理配比混凝土,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CCCW)抗裂密实剂与DPS 减水剂等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

在原材料优选和混凝土级配优化方面,首先,各种原材料质量必须高,含泥量等多项要求要严格符合。

水泥要选用水化热较低的品种,来避免水热化,硬化收缩产生裂缝的情况。

粉煤灰加一些的话,可以用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紧密性和抗渗性。

为了减少混凝土中毛细孔、沉降缝隙、接触孔等,阻断其形成渗水通道,要严格对水灰比、含砂率、水泥用量和灰砂比进行控制。

工程施工细部做法之防水工程

工程施工细部做法之防水工程

工程施工细部做法之防水工程一、防水混凝土施工缝:1、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需要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2、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3、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嵌固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所选止水条应具缓胀性能,其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5、施工缝采用中埋止水带时,应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二、变形缝防水施工:1、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采用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2、中埋式止水带在转角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

止水带的接槎不得甩在转角处,且应留在边墙较高部位,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3、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防止位移。

中埋式止水带变形缝:专用止水带钢筋套:4、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时,应将止水条嵌固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所选止水条应具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三、后浇带防水施工:1、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m~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增加附筋。

后浇带防水结构:2、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防水设防要求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防水设防要求

防水设防要求3.3.1 地下工程的防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特别是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的防水。

目前结构主体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其防水效果尚好,而细部构造,特别是施工缝、变形缝的渗漏水现象较多。

针对目前存在的这种情况,明挖法施工时不同防水等级的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分为四部分内容,即主体、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诱导缝)。

对于结构主体,目前普遍应用的是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当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一级时,应再增设两道其他防水层,当工程的防水等级为二级时,可视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应再增设一道其他防水层。

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除了确保工程的防水要求外,还考虑到下面的因素:即混凝土材料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永久性材料,但通过长期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会受地下水侵蚀,其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现在我国地下水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受污染比较严重,而防水混凝土又不是绝对不透水的材料,据测定抗渗等级为P8的防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为(5—8)×10-10cm/s。

所以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混凝土结构、钢筋的侵蚀破坏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防水等级为一、二级的工程,多是一些比较重要、投资较大、要求使用年限长的工程,为确保这些工程的使用寿命,单靠防水混凝土来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其效果是有限的,而防水混凝土和其他防水层结合使用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对于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应根据不同防水等级选用不同的防水措施,防水等级越高,拟采用的措施越多,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目前缝隙渗漏率高的状况,另一方面是由于缝的工程量相对于结构主体来说要小得多,采用多种措施也能做到精心施工,容易保证工程质量。

暗挖法与明挖法不同处是工程内垂直施工缝多,其防水做法与水平施工缝有所区别。

这次修编在表3.3.1—1主体结构防水措施中增加了膨润土防水材料,施工缝防水措施中增加了预埋注浆管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地下防水规范强制性条文

地下防水规范强制性条文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3.1 一般规定3.1.8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1 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 防水混凝土的抗掺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3 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4 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5 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防倒灌措施。

3.2 防水等级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4 地下结构混凝土主体防水4.1 防水混凝土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2 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3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4.1.18 防水混凝土伴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2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3 卷材防水层4.3.4 卷材防水层为一或二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6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2.4mm。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5.1 变形缝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9 其他9.0.5 明挖法地下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水位应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

降水作业应持续至回填完毕。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处理

55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 施工缝 对拉螺栓
1.引言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由于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技术还有待进 一步完善,同时,施工中又很少去跟踪检查、旁站监督,故许多细 部处理欠妥,导致工程完工后出现问题,严重的影响使用,造成 人力、物力、财力大量浪费。其中包括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 墙构件、转角等建筑特殊部位,关系到地下室防水质量,须制定 周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措施,才能确保防水施 工质量。 2. 防水的基本原理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刚柔相 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 鉴定并经实验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 工艺的基本原则。 3. 防水的细部构造处理 3.1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的处理 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是防水结构容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 位,其细部构造应采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等高分 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 得留施工缝,在底板与墙体连接处必须留置时,应在施工缝中间 埋设橡胶或金属止水带(图1)。垂直施工缝可在缝隙处设置一竖 向同墙高的宽200mm的钢板止水带。水平施工缝应做成水平缝、 阶梯缝、凹凸缝等形式(图2)。在施工缝、变形缝及后浇带上浇筑 混凝土前,应将旧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 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与混凝土同成分的 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 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1.砂浆面层 2.止水带 3.填缝油膏 4.沥青麻丝 5.砂浆垫层 6.砂浆找平层 7.防水附加层 图1
a)平口缝
b)阶梯缝 图2
c)凹凸缝
3.2 穿墙管道的处理 地下工程一般穿墙管道安装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施工中均应该进行防水处理。在穿墙管道处混凝土结构浇筑前 应预留套管,并应在套管上满焊止水环或翼环。为保证防水效 果,应注意套管的选用及套管与混凝土的连接。套管内径要求与 穿墙安装管道间10mm~20mm的缝隙,穿墙管道安装后须在缝隙 中嵌填聚氨酯等密封材料,且管道根部做防腐、防水等处理,浇 筑混凝土时套管周围要用细石混凝土填筑并振捣密实(图3)。

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细部构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细部构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细部构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项名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防水专业岗位证书。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外墙防水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屋面防水工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混凝土结构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基坑干燥。

2、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小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2、防水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3、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

4、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防水卷材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1、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45°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2、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500mm。

3、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互相垂直铺贴。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立面施工时,在自粘边位置距离卷材边缘10-20mm内,每隔400-600mm应进行机械固定。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10J301搭接宽度:1、弹性体改性沥青卷材、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100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80mm.2、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100/60mm(胶粘剂/胶粘带);聚氯乙烯防水卷材>60/80mm(单焊缝/双焊缝)、100mm(胶粘剂);3、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100mm(粘结料);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70/80mm(自粘胶/胶粘带)。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一、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要求和原则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要求(1)地下工程必须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2)地下工程必须从工程规划、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全面系统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

(3)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

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4)地下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用其他防水措施。

(5)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诱导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

(6)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风井等,应有防倒灌措施,寒冷及严寒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

(7)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8)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2.地下防水设计的原则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内容(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三、材料选用1.防水混凝土(1)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

1)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MPa;2)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3)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4)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1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1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防水施工之细部构造施工要点

防水施工之细部构造施工要点

防水施工之细部构造施工要点沟、孔、槽、埋设件(1)预留孔槽、埋设件;少量在结构主体上的埋设件,宜预埋。

只有采用滑模式施工,确无预埋条件时方可后埋,但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否则应局部加厚。

采用刚性内防水时,预留孔内的防水层宜与结构防水层有效连接。

(2)预留孔槽、埋设件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设端部或预留孔底部的混凝土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时,必须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2)预留地坑、孔洞、沟槽内的防水层,应与孔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3)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螺栓或套管应满焊止水环或翼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做法,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

采用塑料套管穿墙做法,须用电钻钻拉去除后堵严。

预留通道接头分两次浇筑的地下工程通道,应按变形缝的构造做好接头的防水。

先做的部分,应对防水层、防水构件做好预留与保护工作;后做的部分,应对预留的防水层、防水构件做好衔接工作。

预留通道接头两侧结构的最大沉降差不得大于30mm.接头采用符合防水措施。

固定可卸式止水带的螺栓应预埋,否则,用金属或尼龙膨胀螺栓固定,金属螺栓可选用不锈钢产品或金属涂膜、环氧涂层、防锈涂料等进行防锈处理。

接头混凝土施工前应将先浇结构混凝土表面的混凝土凿毛,露出预埋的钢筋或接驳器钢板,与后浇混凝土内的钢筋焊接牢固后再行浇筑。

桩顶单纯竖向抗压桩可以断桩顶的钢筋和混凝土,将防水层连成一片。

而符合受荷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的桩顶一般不能断筋断混凝土,可采用刚性防水材料作防水层,如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砂浆、水泥基深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剂水泥砂浆等。

其中以喷涂30厚1: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水泥砂浆的防水效果较为理想,且施工又简便,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的产量由试验确定。

刚性防水层从桩头经由桩壁与地板下的柔性防水层在垫层基面进行搭接,搭接宽度≥100mm,柔性防水层的收头用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作者:————————————————————————————————日期: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5.1 变形缝
Ⅰ 一般规定
5.1.1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

5.1.2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Ⅱ 设计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5.1.5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5.1.6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本规范表3.3.1—l、3.3.1—2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5. 1.6—l、 5.1.6—2、 5.1.6—3。

5.1.7 对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2mm厚的紫铜片或3mm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见图5.1.7。

Ⅲ 材料
5.1.8 橡胶止水带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性能应符合HG 2288—92的规定。

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5.1.9 遇水膨胀橡胶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表8.1.5—2中的规定。

5.1.10 嵌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应小于o.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300%,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8020。

Ⅳ 施工
5.1.1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 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

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

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

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5.1.11;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
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5.1.12 安设于结构内侧的可卸式止水带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所需配件应一次配齐;
2 转角处应做成45°折角;
3 转角处应增加紧固件的数量。

5.1.13 当变形缝与施工缝均用外贴式止水带时,其相交部位宜采用图5.1.13—1所示的专用配件。

外贴式止水带的转角部位宜使用图5.1.13—2所示的专用配件。

5. 1. 14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橡胶复合的复合型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

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5.1.15 嵌缝材料嵌填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并涂刷与嵌缝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嵌缝时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隔离的背衬材料;
3 嵌填应密实,与两侧粘结牢固。

5.1.16 在缝上粘贴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在缝上设置隔离层,而后再行施工。

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4. 3.4.4中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