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大纲

合集下载

心理学 大纲详要

心理学 大纲详要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 psychology)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灵魂”(psyche)和“解释”(logos)(二)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思维、想象志向、价值观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意志过程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一)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孔子、孟子、荀子)(二)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冯特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

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的一个牧师家庭,早年习医。

185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857—1874年在该校任教,曾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

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他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心理学专著,冯特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我国:1889年,颜京翻译了美国海文的《心灵学》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18年,陈大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国成立了心理学会1、心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2、心理学的结构体系1).基础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2).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三、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奠基人:冯特(德国)代表人物:铁钦纳(英国)主要观点:心理学应研究人的意识,即直接经验,人的经验可以分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普通心理学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72学时。

6、总学分:4学分。

7、先修课程:哲学、心理统计学、人体生理解剖学。

二、课程目标普通心理学的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一、从日常现象谈心理学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的几类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心理机制、心理本性。

二、心理学的门类(一)心理学的分类问题(二)心理学各分支三、心理学的作用(一)理论作用(二)实践作用第三节心理学的方法一、实验法二、其他相关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二、现代西方三大心理学流派三、当代心理学主导方向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发展(4学时)第一节心理的起源一、无机物的反映形式二、生物的反映形式三、动物简单的反映形式第二节动物心理的发展一、感觉阶段二、知觉阶段──灵长目以下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三、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第三节人的心理的产生及其反映形式一、人类的起源二、人类心理的产生三、人的心理反映形式──意识第四节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体心理的发生二、个体心理的发展三、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4学时)第一节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种类和机能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第二节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网络一、神经元的结构和类型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三、神经元的联系第三节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一、脑的感觉机能系统二、脑的运动机能系统三、大脑皮质的联络机能第四节条件反射学说一、神经活动的反射性质二、条件反射的建立三、条件反射的抑制四、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第五节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二、神经-体液调节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4学时)第一节环境的内容一、环境及其对心理的制约作用二、环境的要素第二节团体一、团体及其分类二、团体中的人际关系三、团体对个人的心理影响第三节典型的大众心理现象一、舆论二、风俗三、时尚第四节个体的社会化一、影响儿童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二、青少年期的社会化三、成年期的社会化问题第五章动机(4学时)第一节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二、生物性需要三、社会性需要第二节动机及其作用机理一、动机及其功能二、需要、诱因与动机三、动机的种类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第三节动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一、动机理论二、动机研究方法第四节价值观一、什么是价值观二、价值观的表现形式第六章意识(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二、意识与无意识第二节几种意识状态一、睡眠二、梦三、催眠第三节注意及其品质一、注意及其特性二、注意的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种类五、注意的品质第四节注意理论一、知觉选择模型二、反应选择模型三、智源限制理论第七章感觉与知觉(6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感知及其特性二、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三、知觉的组织与解释第二节感觉的基本规律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三、感觉适应四、感觉对比五、联觉第三节知觉组织一、知觉的对象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第四节物体知觉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三、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一、错觉及其种类二、错觉理论第八章记忆与表象(5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记忆及其基本环节二、记忆的种类三、记忆系统第二节感觉记忆一、图象记忆二、音响记忆三、感觉记忆的特性第三节短期记忆一、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二、短期记忆的特征第四节长期记忆一、长期记忆的习得二、长期记忆的保持三、长期记忆的提取四、遗忘及其原因第五节记忆表象一、表象的特性二、表象理论第九章思维与言语(5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思维及其特性二、思维的心智操作三、思维的种类第二节概念形成一、概念及其结构二、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三、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握第三节问题解决一、问题及其解决二、问题解决的途径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四节创造思维一、创造思维及其过程二、创造思维的特性第五节言语一、语言与思维二、言语活动的特点与种类三、言语获得理论四、言语理解五、言语产生第十章情绪(5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情绪及其和需要的关系二、情绪体验的维度第二节情绪种类一、人类情绪的基本类别二、情绪状态三、情感种类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一、表情与识别二、情绪的生理反应第四节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二、坎农-巴德情绪丘脑学说三、情绪的认知理论四、沙赫特情绪三因素理论五、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第十一章意志(4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意志及其行动特征二、意志过程三、意志品质四、认知、情绪和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意志心理结构一、期望与报负水平二、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三、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择第三节意志的控制与失控一、意志控制二、失控反应第十二章智力(5学时)第一节智力与智力测验一、智力的界说二、心理测验的必备条件三、智力测验的发展第二节智力理论一、心理计量取向的智力理论二、多维取向的智力理论三、认知发展取向的智力理论第三节智力发展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第四节智能特殊者一、超常二、能不足第十三章人格(6学时)第一节气质及其动力特征一、几种气质学说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第二节性格形成一、性格的外部表现二、性格结构三、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第三节人格理论一、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分析三、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第四节人格评估一、投射测验二、主体测验三、自陈量表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测量法五、课程考核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叶奕乾《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张履祥《普通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心理学提纲

心理学提纲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及其发展规律二、心理学研究内容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心理状态:注意状态、睡眠状态等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核心)产生:心理学有短暂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四、心理学体系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心理学体系行为主义(华生,桑代克,托尔曼、斯金纳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等)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勒温、费斯汀格等)五、心理学的性质: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3、心理学具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性质.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2、调查法:书面调查(问卷法)口头调查(晤谈法)3、个案研究4、测验法5、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物有规律的应答。

2、反射的种类: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习得的反射。

条件反射形成条件:1、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2、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强化);3、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3、两种信号系统(1)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2)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言文字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谈梅止渴、望梅止渴、偿梅止渴)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1)区别a.所属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独有的b.基础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c.广度和丰富性不同:第一信号系统限于具体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代表一类刺激物(2)联系a.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b.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有调节作用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1、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指主体意识以外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一、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教授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本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

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要求“普通心理学”课程以基础知识为教学核心,重点在于介绍心理学关于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同时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大纲依据本教学大纲编制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依据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2、依据于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育部“心理学理科人才基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3、依据于本课程的教材。

4、依据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新生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能力特点。

5、依据于国外同类教材和课程改革的手段与技术。

五、教学原则1、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强调学科前沿发展的原则;4、重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则;5、动手操作的原则。

2024心理学考研大纲原文

2024心理学考研大纲原文

2024心理学考研大纲原文考查目标1. 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

2. 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3.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1.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2.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3. 自我的发展规律与教育自我发展概述; 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教育启示。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3.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三)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4.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1. 智力差异与教育2. 人格差异与教育3. 性别差异与教育二、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学习的一般概述1.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其生物与社会意义关于学习的定义;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2. 学习的分类学习主体分类; 学习水平分类; 学习性质分类;学习结果分类。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2.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行为矫正技术;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3. 社会 (观察) 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结构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学习的发现与接受之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以及对心理学的分类。

掌握心理学的三大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和理论特色;几种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从而从总体上对心理学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的哲学背景soul)、认识论(epistemology)、人性(Human Nature)二、西方哲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On the Soul)、伊壁鸠鲁的幸福哲学、犬儒主义、皮浪的怀疑论(Skepticism)、斯多噶主义(Stoicism)、基督教的产生和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19世纪的世界第二节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三个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8个方面:心理的生理基础、个别差异研究、感觉与知觉问题、动机与情绪、学习心理研究、社会心理学、身心发展问题、异常行为与治疗二、从门类来分包括:基础心理学类: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类: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样本的研究调查法:大样本的调查实验法:严格限制条件的研究第二章人格心理学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人格的概念以及不同的心理学家在人格概念上的争论,掌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大五人格理论和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思路。

从而对作为个体内在心理特征的人格和与之相关的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格理论试图从人的自然生物本性和人的社会文化属性相统一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人们行为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312心理学大纲2024

312心理学大纲2024

心理学大纲2024目录1.导论2.发展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4.社会心理学5.人格心理学6.心理测量与评估7.精神病理学8.心理治疗与干预1. 导论•心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研究方法和伦理负责•主要领域和应用2. 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老年发展心理学•跨文化发展心理学3. 认知心理学•注意与感知•学习与记忆•思维与推理•语言与沟通•决策与问题解决4. 社会心理学•自我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群体和集体行为•社会认知与认知偏差•社会影响与态度形成5. 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人格心理的性格特质•人格与情绪•人格发展与变化•人格心理与心理健康6. 心理测量与评估•测量与测验•心理评估方法•阈值与准确性•积极心理学的测量•测量与评估工具的应用7. 精神病理学•精神障碍与症状•精神疾病的分类与诊断•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理学与社会•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与实践8. 心理治疗与干预•治疗方法和治疗师的角色•心理治疗的流派和理论•心理治疗的技术和策略•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心理治疗与患者自我管理以上为《心理学大纲2024》的概要。

本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了解心理学各主要领域的内容,并为未来深入学习该学科提供指导。

课程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各方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到心理学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的重要性,并培养相关的研究和思考能力。

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思考:行为和心理有没有联系?解析: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可能探讨其内部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二)人的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

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

分类:它们有的属自然现象,有的属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除此之外,在人的一切活动——劳动、学习和游戏中,还有一种最复杂最奇妙的现象,这就是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客观存在,同时又纷繁复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大类。

2、心理学的流派;(一)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基本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有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基本观点:意识是变化的,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以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心理学关心思维是由哪些成分构成,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关心思维在人适应环境过程中具有哪些作用。

(三)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柯勒-------基本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例如,一支乐曲,对人来说是一个整体,若把它分拆开成为各种音符,则就不会产生听到该曲调的心理感受。

(四)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基本观点:反对意识研究,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法。

他甚至自信地宣称,社会若需要某类人,他就可以把任何智力与身体正常的人,教导成为所想要的人,如数学家、文学家、音乐家、律师或军官,也可以让他成为乞丐、流氓或罪犯。

(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必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心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含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选择使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有两大类: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2.心理学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边缘或中间科学。

3.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陈述、解释、预测、调节和控制。

5.在科学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流派。

6.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个案法、测验法和调查法等。

7.当代心理学学科分支很多,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人物和意义。

只要有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

8.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也是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体系。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基础【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知识,以及加工、存储并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学习内容】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对内外部刺激信息的传递与加工、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脑机制及其与心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导论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无变化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测验法
4 调查法
5 个案法
无变化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
无变化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无变化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无变化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无变化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无变化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无变化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无变化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无变化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无变化
1 神经元
2 突触
3 周围神经及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无变化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 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心理学347大纲书目

心理学347大纲书目

心理学347大纲书目
心理学347大纲书目:
1. 《心理学导论》- 约翰·W·蒙亚,丹尼尔·C·洛夫特
2. 《社会心理学》- 戴维·G·迈尔斯,亚伯特·帕金斯
3. 《认知心理学》- 约翰·R·安德森
4. 《发展心理学》- 菲利普·赖克,洛伦兹·布里斯特尔
5. 《心理测试与测量》- 亨利·J·艾布尔
6. 《医学心理学》- 查尔斯·D·普鲁卡
7. 《学习心理学》- 路易斯·E·博尔曼
8. 《异常心理学》- 丹尼斯·D·萨尔
9. 《人格心理学》- 克里斯托弗·R·卡特尔
10. 《心理统计学》- 弗雷德·C·巴特勒
11. 《儿童心理学》- 吉恩·E·罗古尔斯
12. 《组织心理学》- 斯蒂芬·罗宾斯
13. 《心理辅导与咨询》- 伊丽莎白·霍普
14. 《心理学信息处理导论》- 弗兰克·兰斯,沃尔夫冈·埃言霍尔茨
15. 《动物心理学》- 恩斯特·J·斯特林伯格。

心理学大纲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2002.4)(2004.4):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诞生标志:德国冯特(心理学鼻祖)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冯特铁钦纳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斯杜威提出意识流3. 行为主义心理学德毕生斯金纳4. 格式塔心理学德魏太默考夫卡苛勒整体大于部分之和5. 精神分析学派奥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6.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马斯洛罗杰斯7. 认识心理学美奈瑟采取“口语报告”的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心理测量学五:生理心理学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缺点: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二: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优点:精确。

缺点:工具决定测验的准确性。

三:实验法(2002.10)(2003.10):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优点:科学缺点:变量难以控制四: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优点:短时间内可大规模调查。

缺点:被动。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第二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意识的性质意识(2002.4)(2004.1)(2004.4)(2006.4)(2007.4):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050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 :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4选用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雪主编.2014主要参考书:1.《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2版,AlanCarr 著,丁丹等,20132.《持续的幸福》,浙江人民出版社美)塞利格曼著,赵昱鲤译,20123.《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任俊著,2006一、课程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t is a science about happiness that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perfect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psychology to study the positive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strengths, advantages and virtues. Positive psychology mainly studie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二、教学目的与任务《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长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不同,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规律包括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等。

(二)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4、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四)思维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学纲要

心理学纲要

《心理学》辅导纲要第一章心理学概览一、主要内容:1.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现象产生的根源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2.科学心理学的发展;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二、重点掌握:1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2 现代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 心理科学大致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

4 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两个时期。

5 心理现象的产生有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两种根源。

6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7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8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

9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10长期以来,关于如何解释新生儿和10岁儿童之间的广泛差异存在先天论/天性/遗传决定论和后天论/经验/环境决定论两种争论。

11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12 PET和FMRI分别代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象技术。

13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①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

②把行为反应看作可理解,预测,控制的。

③查看反应出现的可观测的结果。

14经验主义是由洛克提出的,这种观点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技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暇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15了解当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即生物学的观点、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观点、进化论观点和文化观点,以及每种观点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神经科学基础一、主要内容:1、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功能;二、重点掌握:1.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大脑。

2024 心理学大纲

2024 心理学大纲

2024 心理学大纲一、导论 -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二、认知心理学 1. 信息加工理论 - 感知和知觉的基本过程 - 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 - 思维和推理的过程2.学习与记忆–古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记忆的类型和特点–遗忘的原因和防范策略3.语言与沟通–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组织和理解–言语和非言语沟通的比较三、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 - 儿童认知和感知的发展 - 社会和情感发展 - 性别认同和角色形成2.青少年发展–青少年身体和性别发育–青少年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青少年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3.成人发展–中年危机和生涯发展–老年人认知和情感变化–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四、社会心理学 1. 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 - 社会认知和情感的作用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社会支持和人际冲突解决2.领导与影响–领导理论和风格–影响和说服的机制–领导力的发展和培养3.集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群体决策和合作–群体行为的影响和后果五、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 1. 精神障碍和心理治疗 - 常见精神障碍和病因分析-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评估 - 心理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2.应激与适应–应激的类型和反应–应对和适应的方式–应激管理和心理韧性的培养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组织文化和领导行为–职业发展和职业倦怠的预防六、实验与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设计 - 实验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则 - 随机分组和双盲实验 -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和伦理问题2.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样本选择–量表的设计和信效度检验–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3.观察和个案研究–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的特点–个案研究的设计和分析–观察研究的可靠性和效度综上所述,本文档概括介绍了2024年心理学的大纲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导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应用心理学以及实验与研究方法等多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1 :《保持自信》no2: 《我好!你好!》no3: 爱情心理学no4: .婚姻心理学no5: 个性与价值—重写你生活的脚本no6: 人的潜能与价值no7.动机与人格no8.第三次思潮:马斯洛心理学no9.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no10 (大众心理学丛书1)生活心理学no11 社会心理学no12 笔迹探秘《成长与烦恼—青少年心理咨询手记》280 王裕如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315 韦彦凌等《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297 主编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咨询》308 陶秀英林劲松等《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393 马建青《家庭故事—心理随笔1》196 (香港)李维榕《家庭故事—心理随笔2》170 (香港)李维榕《家庭故事—心理随笔3》174 (香港)李维榕《健康地迈向生活—心理咨询六十例》247 黄京尧《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354 温泉润《临床医师诊疗全书:现代心理治疗手册》281 许又新等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532《人格的健康与治疗手册》536 沙莲香《现代心理学丛书咨询心理学》224 张人骏朱永新袁振国《现代心理咨询1000问》634《心理冲突与解脱—现代心理治疗》288 左成业钟友彬等编著《心理热线咨询》222 郑瞻培《心理障碍咨询》579 赵友文杨晓玲宋燕华《心理诊所—现代人心理问题解题》176 台湾游乾桂《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364 曾文星徐静《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461 主编张小乔《心理咨询概论》260 汤宜朗,许又新编著《心理咨询纪实-骚动的心灵》287 周绍辉《心语_心理咨询案例》331 李荐中著《一个心理咨询医生札记》133 谭玉慈《医学心理咨询方法》262 徐俊冕著《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心理咨询丛书3》297《咨询心理学》752 邓明昱郭念峰【人本主义心理学】《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人寻找自己221 [美]罗洛·梅《爱与意志》427 罗洛梅(美)《第三次思潮:马斯洛心理学》204 弗兰克戈布尔《动机与人格》441 [美]马斯洛《二十世纪文库-人的潜能和价值》515 [美]马斯洛《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184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189 方展画《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110 [美]夏洛特布勒等著陈宝铠译《社会心理学丛书存在心理学探索》217 美A·H·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342 马斯洛《走向人格新大陆健康人格的探索》452 许金声【梦的解析】《梦的解析》507 奥弗洛伊德《梦的精神分析》194 [德]弗洛姆《梦境与潜意识》168 [美]里查德·戴明等《梦境中的男女关系》305 方刚《梦:内心的声音—梦与心理健康》240 朱建军孙新兰《夜间风景梦一位心理医生谈梦与人生》361 [台湾]王溢嘉严曼丽《梦的真谛》170 [英]查尔斯·莱格夫特【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心理学通览--行为主义》317 [美]约翰布鲁德斯华生《感觉良好》241 [美]戴维·伯恩斯《现代行为医学》360 邓文浩、何慕陶《新潮文库104 行为主义的“乌托邦”—当代行为主义大师》216 史基纳《新行为主义学习论》374 章益《行为疗法》208 张亚林《行为医学概论》295 谢启文【人际交流分析和交往心理】《保持自信》279 (美)哈里斯(Harris,T.A.)《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399 金盛华杨志芳赵凯《好恶心理学—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67 [日]诧摩武俊《人际关系心理学》233 齐藤勇《我好!你好!》274 (美)托马斯·A·哈里森《我行—你也行》285 [美]托马斯·A·哈里斯《心理与人生译丛论强者——强者的诞生》301 [美]M·詹姆斯《行为的心理》289 [美]埃里克伯恩张庆镒彭吕等译《知己丛书天赋成功》270 [美]缪里埃尔·詹姆斯【精神分析学】《荣格心理学导论》267 [瑞士]F.弗尔达姆刘韵涵译《精神分析学译评丛书爱的艺术》112 埃·弗洛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神分析引论》377 [奥]弗洛伊德《自卑超越》242 [奥]A·阿德勒《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些什么》225 [英]大卫斯特福克拉克《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370 [美]伯纳德派里斯方永德等译《可理解的荣格:荣格心理学的个人方面》377 [美]哈里·A·威尔默著杨韶刚译《人及其表象377》[瑞士]c·g·荣格等《荣格心理学纲要》222 卡尔文·S·霍尔《说爱—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人生视角》237 埃·弗洛姆《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44 美卡伦·霍妮《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366 [瑞士]C·荣格《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精神心理学》209 H.B.丹尼什(瑞士)《寻找自我》346 [德]埃里希·弗罗姆《微精神分析学》371 [瑞士]方迪尚衡译《精神分析的危机》172 [美]埃里希弗罗姆《一个幻觉的未来》226 [奥]弗洛伊德杨韶刚译《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84 [奥]弗洛伊德《生命之爱》161 [德]E·弗洛姆《生活的科学》203 阿·阿德勒《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351 钟友彬《精神分析入门》136 [美]约瑟夫·洛斯奈《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理解人性210 [奥]艾·阿德勒《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191 美艾布拉姆森《自我的挣扎》378 荷妮《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119 [美]C.S.霍尔《跨世纪》丛书从弗洛伊德到荣格无意识心理学比较研究297 [美]l·弗雷罗恩《精神分析入门——150问题的解说与释疑》151 约瑟夫·洛斯奈(美)《精神分析学与微精神分析学实用词典》182 [瑞士]方迪【自我心理调适】《超越个人危机》209 [美]安·K·丝蒂芬《感悟自身—青年心理障碍及其自我调适》182 胡栩鸿张双武《个性与价值—重写你生活的脚本》206 罗兰·帕克(美)《快乐的自我--自我发现与心理调适实用方法》184 [美]J.P.韦斯《强者的秘诀》200 雷娜·哈蒙《巧解心结—解除心灵的困惑》159 张伯源郭念锋《青年六大心理障碍—孤独、自卑、依赖、焦虑、抑郁、嫉妒》276 张国钧张新芬《青年之友丛书情绪的控制和调节》202 张殿国《去争取——如何改变你的命运》250 [美]艾琳·C·凯苏拉《如何改变自己》190 乔治·威伯格《心理励志人生,另一种解答》221 鲍森、布朗、沃尔夫《心理励志与成功有约全面造就自己》244 柯维《心理学自助餐——答60自我与家庭心理问题》206 顾修全《心理自我测评与调适——心理天平自我调衡》242 赵有业《拯救心灵》522 董兴文,鲁龙光著【恋爱婚姻心理】《少女俱乐部》丛书脸红的时刻127 中国妇女杂志社《爱得过分的女人》219 [美]罗宾·诺伍德《爱河鸳盟—婚姻家庭心理漫谈》227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爱是一种选择》273 (美)劳勃·汉菲特等《婚恋心理障碍的防治-一位心理咨询医师经验谈》176 谭玉慈《婚姻心理分析》226 [日]国分康孝《婚姻心理学》323 汤祷《困惑三部曲——害羞·寂寞·爱》226 (台湾)吴静吉《离婚心理》247 徐安琪《两颗心如何融为一体》212 [美]乔伊丝·休格特《男人的感情世界》155 梅尔勒·塞恩《女性心理丛书情感与人生》218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女性研究丛书女性心理学与性别差异》301 钱铭怡苏彦捷李宏《日常应用心理丛书家庭心理漫谈》286 黄京尧《日常应用心理丛书恋爱心理探幽》278 黄京尧《现代青年的性意识》258 [日]大西诚一郎等《心理学丛书爱情心理学》166 刘达临【战胜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胆怯者成功之路》138 岛田男《考试焦虑的诊断与治疗》130 郑日昌《克服恐惧》271 (英)伊萨克·马克斯(IsaacMarks)著《妙手回春——日常心理障碍的自我排除》252 [美]史考托·佩克《让你更出众_曲伟杰心理咨询书系之一》274 曲伟杰著《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145 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著《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265 (日)森田正马著《神经症》267 许又新《神经质的人——症状分析及其对策》127 [日]斋藤茂太著金初政译《神秘的潜力——论抑郁》241 [美]弗利德里希·弗拉赫《抑郁症基础与临床》361 蔡焯基主编《战胜人类第一心理杀手》249 余展飞,谢铜华,林香玲编著《走出抑郁》248 [英]特罗茜·罗尔【心理测试/职业测试】《求职择业丛书》之二认识你自己——择业自我测试163 林永和《心理学译丛(4)了解心理测验过程》192 [英]查尔斯·杰克逊《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心理测验和自测(续集)》273 刘援朝【心理学概论】《普通心理学》374 主编喻国华徐俊贤《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476 张小乔编著《西方心理学史简编》317 沈德灿孙玉兰滕桂荣编著《现代西方心理学十大学派》257 苋珉珉《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445 杨清《现代心理学概述》235 佐伯茂雄野野村新田之内厚三《现代心理学体系》297 [美]丹尼尔n 鲁滨逊杨韶刚等译《心理学》432 南京师范大学主编《心理学150问》315 车文博《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210 卡尔文·S·霍尔费农·J·诺尔贝(美)《心理学史》150 高觉敷【儿童/青少年心理】《当代青年心理丛书青年心理健康顾问》374 孙昌龄《儿童与青少年情感健康》444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青年的烦恼与出路》178 张春兴《青年心理学》264 王垒《认知发展心理学》395 主编林崇德沈德立《拥抱太阳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心理分析》294 潘玉明郭瑞芳【其他心理学著作】《生活心理学》135 吴静吉《笔迹探秘》365 刘兆钟编著《国外社会学丛书社会心理学》473 [美]克特·W·巴克《健康人格丛书人性的充分发展——新的观点带来新的生命》130 约翰·鲍威尔(美)《教育心理学讲座》275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启蒙与求索的轨迹——现代青年思维论》269 肖峰《认知心理学601》[美]j.r.安德森杨清张述祖等译《社会问题速写丛书失衡的心理世界——心理异常面面观》147 肖峰《社会心理学》382 李钊龚亚铎等《失眠与睡眠》173 库宝善庄鸿娟《实用催眠术》406 江波《市场心理学》237 [联邦德国]彼特·萨尔曼《现代管理心理学论组织中的个体、同事和团体》418 [美]哈罗德·J·莱维特《消费心理学》246 张义爽《心理学词典》328 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134 皮亚杰《新精神医学丛书精神病理学——精神症状的分析》274 许又新著《性心理学》558 霭理士《学习与教学心理学》310 [日]山内光哉《应用心理学丛书学习心理学》267 万云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