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习3

一.阅读下文言文,完成1-8题。

叔孙通(1)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了。”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旦明主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2)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于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3),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如也,我几不脱于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候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意从汉。

注释:(1) [叔孙通] 姓叔孙,名通,薛人,后归汉,司马迁誉之为“汉家儒宗”。

(2) [四方辐辏] 车辐辏到毂(gǔ),比喻天下归于一统。(3) [一袭] 一套。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时以文学征征:征召。

B.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特:只。

C.诸言盗者皆罢之罢之:罢免官职

D.郡守尉今捕论捕论:捉拿定罪。

2.对下列句子中“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及梁之薛,叔孙从之(2)败于定陶,从怀王

(3)汉王从五诸候入彭城(4)汉王败而西,因意从汉

A.(1)(2)(3)(4)意义与用法都相同

B.(1)(2)(4)意义与用法相同,(3)不相同

C.(1)(3)(4)意义与用法相同,(2)不相同

D.(1)(2)(3)意义与用法相同,(4)不相同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1)与(2)意义不同,(3)与(4)用法相同

B.(1)与(2)意义相同,(3)与(4)用法不同

C.(1)与(2)意义不同,(3)与(4)用法不同

D.(1)与(2)意义相同,(3)与(4)用法相同

下列4-6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4.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

A.陈胜在山东省举行起义,使者听了这个消息

B.陈胜在山东省举行起义,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

C.陈胜在崤山以东起事,使者听到了这个消息

D.陈胜在崤山以东起事,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

5.人臣无将,将起反

A.做人家的臣子不能没有将领,没有将领就会反叛朝廷

B.天子的臣下不得图谋不轨,图谋不轨就是反叛朝廷

C.天子的臣子不能没有将领,有了将领就不会反叛朝廷

D.做人家的臣子不得图谋不轨,图谋不轨就把他遣返回家

6.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后者下史

A.于是秦二世叫御史查阅诸儒生的档案,凡有反叛言论的一律加以惩办

B.于是秦二世派御史查究,凡有反叛言论的儒生都交给法官去惩办

C.于是二世叫御史查阅诸儒生的档案,有反叛言论的儒生交法官惩办

D.于是秦二世派御史查究,把那些说陈胜是反叛的儒生交法官惩办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二世好大喜功的一组是

(1)二世召博士诸生以问(2)二世怒,作色

(3)二世喜,曰:“善。”(4)诸生言盗者皆罢之

(5)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6)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A.(1)(3)(5)B.(2)(3)(5)

C.(1)(5)(6) D.(2)(4)(6)

8.下面对秦二世和叔孙通所作的评价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胸中无韬略,遇事无主见,是一个平庸君主。

B.叔孙通善观颜察色,会投机钻营,是知识分子中的败类。

C.秦二世不辨是非,滥用刑罚,是一个昏庸的暴君。

D.叔孙通迎合世俗,随抛而变,是一个善于应付的人。

二.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6题

公孙杵臼,程婴者,晋大夫赵朔客也。晋赵穿弑灵公,赵盾时为贵大夫,亡不出境,还不讨贼,故《春秋》责之,以盾为弑君。屠岸贾者,幸于灵公。晋景公时,贾为司寇,欲讨灵公之贼。欲诛盾之子朔,遍告诸将曰:“盾虽不如,犹为首贼。贼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君不闻,是无君也。”……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天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公孙杵臼谓程婴曰:“胡不死?”婴曰:“朔之妻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无何而朔妻免,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朔妻置儿裤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乎,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

(刘向《新序·节土上》)

9.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亡不出境亡:逃亡 B.欲讨灵公之贼贼:盗贼

C.吾徐而死徐:缓一步 D.祝曰:“赵宗灭乎……”祝:祷告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幸”字相同,两个“请”字不同

B.两个“幸”字相同,两个“请”字也相同

C.两个“幸”字不同,两个“请”字相同

D.两个“幸”字不同,两个“请”字也不同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故《春秋》责之《春秋》是战国时左丘明著的一部史书。

B.公孙杵臼、程婴者,晋大夫赵朔客出。公孙:姓氏名

C.贾为司寇司寇: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D.吾先君以为无罪先君:指已经死去的国君。

下列12-14题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2.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A.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怀着儿子,逃到宫中躲藏起来了。

B.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怀着孩子,逃到国君的宫室里躲藏起来。

C.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生下孩子,逃到宫中躲藏起来了。

D.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的姐姐,逃到晋景公的宫室里生了一个孩子。

13.(1)何以惩罪(2)胡不死

A.(1)为什么去惩罚罪人(2)怎么个死法

B.(1)为什么不惩罚罪人(2)为什么不去死呢

C.(1)怎么惩罚有罪的人(2)为什么不死难呢

D.(1)凭什么惩罚有罪的人(2)谁叫你不死难呢

14.(1)无何有朔妻免(2)即不灭乎

A.(1)因没有什么罪赵朔的妻子被免死了(2)即使不灭族呢

B.(1)不多久赵朔的妻子就被免罪了(2)不马上灭族呢

C.(1)不多久赵朔的妻子幸免于罪(2)如果不马上灭族呢

D.(1)不久赵朔的妻子就分娩了(2)如果赵氏家族不灭绝呢

15.关于《春秋》对赵盾责备的原因,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盾知道赵穿要杀死晋灵公,但赵盾知情不报B.赵盾当时任上大夫

C.赵盾逃亡却不出国境D.赵盾回朝廷又不追究凶手

16.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对赵盾的责备是不公正的。 B.屠岸贾灭赵盾全家的理由是正确的。

C.公孙杵臼、程婴有门客候嬴之风。D.赵氏孤儿在搜捕时未哭泣是偶然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4题。

苏轼,字字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江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单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水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2),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1)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骀,尾属于城。而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注:(1)范滂(pāng)(137年-169年)东汉人,曾任汝南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而被逮时,其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即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33岁死于狱中。(2)涂潦(láo):泥水。(3)锸(chā):即锹。

17.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程氏)慨然太息:长叹B.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C.首起戏骀,尾属于城。属:归属D.城不沉者三版。版:筑墙用的夹板18.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