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是哈尔滨市四大支柱支柱产业之一,拥有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200余家,年整车生产能力逾突破30万辆,零部件产品涉及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等多个品种,已形成了以哈飞汽车集团公司为中心的汽车整车、汽车配件、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园区和贸易与服务园区。

政策导向“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汽车制造,做大做强小排量汽车和经济型汽车,开发高中档汽车,实现车型广谱化、系列化。

形成微型、经济型、中级、中高级四个整车平台和与之配套的四个发动机系列,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型汽车,推动轻型车、客车行业发展。

大力发展零部件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加快新车型开发。

”和“以哈飞集团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在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与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展”的目标。

2.汽车后市场产业人才需求巨大
2001至2006年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11年比2010年保有量增加23%。

目前,截止2011年8月哈尔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81万辆,现有3000多家汽车销售、维修及装饰美容企业,从业人员仅3万人。

按照汽车保有量与售后服务从业人员10:1计算,中高端技术人才缺口1万人。

预计2015年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0万辆,每年新增人才缺口5000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从业人员中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员工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仅占17.8%;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偏低,仅占53.35%;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队伍不稳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二、可行性分析
1.先进的办学模式,覆盖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
面向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以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为龙头,带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销售、保养与维修、零部件销售、二手车服务和售后服务业务管理等岗位的中端人才。

2.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实习基地
校内汽车技术实训中心,设备价值100万余元。

建有发动机、
自动变速器、电气、底盘等汽车基本技能实训室,检测与维修仿真实训室及新技术培训中心。

校外建有多家合作紧密的企业实习基地。

3.优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现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双师型”教师。

在华阳汽贸大众、奥迪、红旗、丰田、现代、宝马等销售服务公司聘请指导学生实践的师傅20余名。

4.融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
教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

以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主制定课程能力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效果明显。

小、中、大周期工学模式,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小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周有2个工作日在企业实习;“中周期工学模式”即每学期均有2—4周在企业进行综合实习;“大周期工学模式”即有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开展,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

将所学一一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一一在课堂
中求解。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管理,使企业文化、企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心中。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面向汽车后市场,依托与校外公司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在产学一体、循环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构建以岗位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

借鉴先进培训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

同时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二)建设目标
围绕哈尔滨汽车产业强力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建设特色专业群,并为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支持、项目开发等服务。

校企共建“学校工厂”实训基地、“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优质核心、实训课程。

成为哈尔滨市汽车技能人才培养中心、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汽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汽车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和汽车职教资源共享中心。

立足哈市辐射全省,创建国家品牌专业。

(三)具体指标
1.建成以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为龙头,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为支撑的专业群。

至2013年,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成国家品牌专业。

2.完善“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教学环境基础上,把企业维修工厂建在校内,扩大生产性实习基地规模,继续推进以“2+1”为主的循环工学教学模式(第2、3、4、学期每周三天校内学习,二天企业实习),校企高度融合、携手育人,实现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培养学生。

3.总结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完善校企双重管理机制,制定校企共管、全程监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4.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德国奥迪培训模式,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程,校企共同开发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

重点建设汽车动力总成大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5门核心模块课程(群)和汽车技术服务岗位、汽车销售顾问岗位2门顶岗实习模块教程,编写5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建设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

5.将汽车学院实训中心建成汽车销售服务模拟4S店教学场所,新建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汽车维修工厂,使学生生产性实训数达到实训总数的80%。

建设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5个。

6.面向社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年对外培训1500人次;为职业院校提供模块化教学资料库和人才培养标准指标共享型资源库。

四、建设内容分析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五同”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依托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与行业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以“学校工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构建课程体系
以汽车技术服务、汽车销售顾问、售后服务企业管理等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生产性作业项目工作流
程,校企共同开发建设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教程。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建成以职业素质化课程、专业能力综合化课程、岗位技能模块化课程为基础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

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重点建设汽车动力总成大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5门核心模块课程(群)。

将汽车营销建设成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将汽车动力总成大修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和汽车故障诊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建成模块化校本教材体系
根据汽车发展、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模块化教学的需要,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项目教材,保证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不脱节。

计划到2013年,完成1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建设《汽车技术服务岗位》、《汽车销售顾问岗位》顶岗实习
模块教程。

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岗位细分,并依照岗位要求、工作规范、业务范围、技术标准等建设单元模块群。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模块,完成实习任务。

(三)打造高质量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企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人,引进汽车4S店服务技术总监、能工巧匠5人来校客座任教,兼职教师规模达到5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

(四)校企共同管理制度及人才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对课程教学中各项教学任务、项目任务从设计到实施到最后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体系,突出过程监控,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1.构建校企工学结合共同管理制度。

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采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认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办法,确保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不脱节,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搭建合作平台。

实现顶岗实习员工化管理,建立企业考核认定与学院实习
成绩考核一体化机制。

2.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改革评价机制,采取校企共同考核的办法,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业专家等参与的考核小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定、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3.依托校企合作,学生和员工身份合一的优势,深化职业素质培养。

(五)建设一流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完善现有实训室,添置发动机实训室、电气系统实训室、底盘实训室设备及工具。

新建汽车销售服务模拟4S店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及汽车钣金维修仿真实训车间,购置教学软件,并与现有实训室构成模拟汽车销售服务企业。

使实训教学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模拟生产环境,仿真生产过程,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新建集教学与生产一体化的汽车维修工厂,提高学生实际岗位工作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范围及领域,继续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并与25家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签订
合作协议。

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的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六)形成优势明显的专业群
建成以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为龙头,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为支撑的面向汽车后市场的专业群,通过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推进以真实企业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共享教学资源,共享优质课程,开发11门专业群综合化、模块化课程,形成9本课程讲义。

采用国内进修、企业培训等方式,投资100万元培养专业群骨干教师。

(七)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教师参与“汽车销售服务店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客户流失的探讨”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其生产经营服务。

发挥奥迪培训中心的技术优势,合作开发汽车技术培训课程,对外培训企业员工350人次/年,下岗再就业培训400人次/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人次/年,社会职业资格鉴定300人次/年。

面向哈尔滨市开展汽车类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培训100
人次/年。

通过网络资源,发挥辐射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同类院校及专业提供服务与支持。

为哈尔滨汽车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真实企业任务(项目任务)为载体的模块化教学资料库和汽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指标资源库。

五、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袁冰洁校长组织领导,下设建设项目办公室。

每个专业群建设和服务设施、大的设备、资金等都设专人负责。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例会制,定期对建设项目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从组织领导方面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